導航:首頁 > 韓國資訊 > 韓國為什麼修建宮殿王宮

韓國為什麼修建宮殿王宮

發布時間:2022-06-21 05:48:22

❶ 古裝電視劇中,為什麼韓國的皇宮只有中國的縣衙那麼點

電視劇沒有錢,搭景簡陋。韓國的王宮是按照中國的親王府的規制建造的。而且一國的國王,比親王有錢得多。王宮要比王府更大。怎麼可能只有縣衙一點點。建議你去次韓國。韓國的故宮還在的。你可以去看看。是不是像縣衙一樣大。

❷ 為什麼昌德宮被稱為'韓國的故宮'

昌德宮(,韓語:창덕궁英語:Changdokkung)又名東闕,位於韓國首都首爾(舊稱「漢城」),是朝鮮王朝時期五大宮之一,也是朝鮮王宮里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宮殿。始建於1405年,後經多次重建,最大時有宮殿建築230多間,現存建築13座60餘間,包括敦化門、仁政殿、大造殿、後苑等。整個昌德宮佔地面積40.5公頃,其中後苑佔地達30公頃。昌德宮原本是朝鮮國王的離宮,朝鮮王朝後期則代替景福宮長期作為正宮使用。昌德宮的殿閣完全按照自然地形設計而成,是朝鮮王宮中最具自然風貌的宮殿。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入為世界文化遺產。

❸ 韓國宮殿

景福宮(Gyongbokkung) .
位於韓國首都漢城市中路區世宗路1號,是一座著名的古代宮殿,是李朝始祖太祖李成桂於公元1394年開始修建的第一正宮,其構造酷似北京的故宮有拾階而上的殿堂,方方正正的樓閣,每個門楣上都有中文字樣。中國古代《詩經》中曾有「君子萬年,介爾景福」的詩句,此殿籍此而得名。宮苑正殿為勤政殿,是景福宮的中心建築,李朝的各代國王都曾在此處理國事。此外,還有思政殿、乾清殿、康寧殿、交泰殿等。宮苑還建有一個10層高的敬天奪石塔,其造型典雅,是韓國的國寶之一。景福宮宮外建有圍牆,圍牆長3626米、高6.7米。王宮的南面有光化門,東邊有建春門,西邊有迎秋門,朝北的為神武門。光化門里有興禮門,興禮門外有一條東西向的運河,河上橫跨一造型精巧的錦川橋。在宮苑蓮池的中央有一石舫——慶會樓,曾是當年國王大宴賓客的樓閣。1553年由於火災燒毀了宮北角的一部分,日軍入侵時又將宮苑的大部建築物破壞,到1865年重建時只有10個宮殿保持完整。得以倖存至今的建築是舉行君王繼位大典和文武百官朝禮儀式的勤政殿以及用作迎賓館的兩層建築慶會樓等。宮內設有國家博物館和民俗博物館,展出由朝鮮各個歷史朝代的珍貴文物,約8萬件。
http://travel.people.com.cn/GB/41634/41707/3539808.html有圖片

❹ 韓國故宮面積57萬,歷史比北京故宮還長,為什麼毫無名氣

❺ 韓國五大宮殿的歷史

景福宮
景福宮是太祖李成桂於1395年下令新建的朝鮮王朝法宮,與東闕(昌德宮)、西闕(慶熙宮)相較之下位置較北,因此又被稱為「北闕」。景福宮(史跡第117號)是五大宮闕中,規模最大、建築設計最美麗的宮闕。在景福宮勤政殿登基的朝鮮君王有第2代定宗、第4代世宗、第6代端宗、第7代世祖、第9代成宗、第11代中宗與第13代明宗等 。
景福宮內大多數建築物都在壬辰倭亂期間被燒毀,高宗時期在興宣大院君的主導下重建了約7,700間的建築。但之後又因明成皇後被刺事件的發生,王朝隨之沒落,景福宮也逐漸喪失其王宮的作用。景福宮內最具朝鮮代表性建築的慶會樓與香遠亭蓮花池,至今仍保有當時的面貌。勤政殿的月台(宮殿正殿前寬廣的台)與石雕
等,也都是當時雕刻藝術的代表。興禮門外西側建有國立古宮博物館,景福宮內香遠亭東側則有國立民俗博物館。


昌德宮
昌德宮(史跡第122號)為1405年景福宮完工之後另外建造的別宮,位於正宮景福宮的東側,因此也被稱為『東闕』。在錦川橋(1411年)及敦化門(1412年)相繼建立後,從朝鮮第九代成宗開始的歷代君王都在這里生活和辦公,也成為擔任正宮用途的宮闕。壬辰倭亂時,昌德宮遭遇祝融之災,而後於1611年光海君時期重新整修宮闕。集人工及自然美景於一身,因此吸引眾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參觀,宮內還有仁政殿、大造殿、宣政殿、樂善齋等文化財遺跡,非常引人注目 。
1997年12月在義大利拿波里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委員會議上,將昌德宮及水原華城一並列入世界遺產的名單之中。另外2010年11月於首爾舉行之『G20高峰會議』期間,各國領袖夫人當時也受邀參觀昌德宮這個最具代表韓國之美的著名旅遊景點。昌德宮後苑是在太宗時代建立而成,為君王及王公貴族的休憩之處。後苑又被稱為北苑或禁苑,直到高宗以後才被改稱為秘苑。低矮丘陵和山谷盡量保持原來的自然面貌,僅有在需要補修的地方才以人工修復,是韓國非常知名的宮中庭院。到處可見芙蓉亭和芙蓉池、宙合樓和魚水門、暎花棠、不老門、愛蓮亭、演慶堂等亭池造景,尤其每逢秋季楓葉轉紅、落葉紛飛時的美麗景色更是令人嘆為觀止。世宗大王為侍奉上王太宗,而於1418年建立壽康宮,即是昌慶宮的前身。而後的成宗以及之後的朝鮮歷代王們,為侍奉世祖的王妃貞熹皇後、德宗的王妃昭惠王後、睿宗的王妃安順王後,先後建造了明政殿、文政殿、通明殿,並命名為昌慶宮。昌慶宮
昌慶宮有悲痛的歷史。壬辰倭亂時曾燒毀過,李適之亂及丙子胡亂也遭逢祝融。肅宗時仁顯王後與張禧嬪、英祖時被關在米缸冤枉而死的思悼世子等故事,皆深埋在昌慶宮的歷史洪流中。
史跡第123號的昌慶宮在日帝時代被降級為昌慶園,並做為動物園使用。為消除日帝統治陰霾,在全民族的努力下,於1987年重新找回了宮闕原有的面貌。內有弘化門、明政殿(朝鮮王朝的正殿中歷史最悠久的建築)、通明殿、養和堂、春塘池等。* 主要文化財- 弘化門(寶物第384號)、明政門(寶物第385號)、明政殿(國寶第226號)、通明殿(寶物第818號)、玉川橋(寶物第386號)
德壽宮
史跡第124號的德壽宮原本並非王宮,原來是成宗的哥哥月山大君(1454~1488)的宅邸,因1592年壬辰倭亂時宮殿幾乎全毀,於是從1593年開始將當時的德壽宮做為行宮使用。逃難至義州的宣祖回到漢陽後就居住於德壽宮,宣祖後的光海君於1608年在這個行宮里即位,1611年把行宮更名為慶運宮,而後7年內都將這里當作王宮使用。1615年移至昌德宮後,便把宣祖的繼妃仁穆大妃幽禁於此。1618年廢止仁穆大妃的尊號,並將慶運宮貶稱為西宮。1623年仁祖反正,仁祖將光海君廢位後,於此處的卽阼堂即位。而後移至昌德宮後的270年間,一直都將這里當作別宮使用。1897年高宗皇帝從俄羅斯公館回宮後,再次將此處做為王宮。自此時起又恢復了慶運宮的名號,而規模也再次擴張。1907年在高宗讓位給純宗後,就算王宮已移回昌德宮,高宗仍然將這里當作住所。為了祈求高宗皇帝長命百歲,而將慶運宮稱為德壽宮。因這樣的緣由,最近也有不少聲音主張將昌德宮恢復其原本慶運宮的稱呼。過去的德壽宮內曾有許多建築,而現今18,635坪的范圍內僅剩大漢門、中和殿、光明門、昔御堂、浚明堂、卽阼堂、咸寧殿、德弘殿及石造殿。德壽宮內含著舊韓末時期的悲劇,高宗皇帝在日帝的脅迫下讓位,並送了許多女性到日本。而後於1919年1月22日在德壽宮被日帝下令毒殺,這也是造成3·1獨立運動的主要契機。* 大漢門 - 大漢門是現在德壽宮的正門,原名為大安門,是宮廓的東門。大安門於1906年重建,並冠上'大漢門'的名稱,匾額是由當時漢城府判尹南廷哲所題字。* 光明門 - 這是王寢殿咸寧殿的正門,光武8年(1904)被大火焚毀後,同年又再次重建。1938年隨著石造殿美術館的開幕,原位在貞洞的興天寺梵鍾與昌德宮報漏閣的自擊漏移至現在的位置,同時也將此門轉移重建。* 石造殿 - 大韓帝國時期接見外國使臣的地方。光武4年(1900)動土、隆熙3年(1909)竣工的石造建築,也是朝鮮王朝最後興建的大規模建築。建築物外觀為19世紀初歐洲流行的新古典主義樣式,正面的柱子上部以愛奧尼亞柱方式處理,室內使用洛可可風格裝飾。整體為3層樓建築,1樓是接見場所,半地下層用做侍從們等待的地方,2樓為皇帝的居處。光復後曾做為美蘇共同委員會會議場、國立博物館、國立現代美術館及宮中遺物展示館等使用。* 咸寧殿 - 被指定為寶物第820號的咸寧殿建於1897年,曾是高宗皇帝居住的建築。1904年因火災燒毀,同年復原後直至今日。1919年1月21日高宗皇帝在咸寧殿與世長辭,之後一直閑置。現今於此處擺設當時使用過的傢具、書畫、器皿等,重新呈現100多年前宮中的生活。* 中和殿 - 大韓帝國的正殿,可以看出朝鮮第26代王高宗(1852~1919,在位1863∼1907)對於建設近代國家的自信。特別是正殿內的御座正上方龕室內可看到一對龍,這與正殿天花板上的龍紋一樣,代表德壽宮是當時大韓帝國皇帝的皇宮。現在的中和殿在1902年時原為重層建築,1904年火災燒毀後,1906年以單層形式重建。(周六、日開放時間:09:00~16:00)* 重明殿 - 重明殿是俄羅斯建築師Seredin Sabatin所設計,從1897年起建照至1901年,是為皇室圖書館。地上2層、地下1層的西式建築,最初的名稱為漱玉軒。2009年12月復原,2010年8月起做為展示館(『大韓帝國命運交替之處-德壽宮重明殿』)對一般明重開放。(參觀諮詢 02-732-7524)- 平日 : 上午自由參觀,下午1、2、3、4時 (下午參觀時間需事先經由網路預約)- 周末 : 上午10、11時,下午1、2、3、4時(上午、下午參觀時間需事先經由網路預約)* 此外還有昔御堂、浚明堂、卽阼堂、靜觀軒、德弘殿、報漏閣自擊漏等 。
慶熙宮
慶熙宮位於首爾西側,是朝鮮後期的離宮,也被稱為西闋。 所謂的離宮就是指皇帝避難的地方。慶熙宮是朝鮮時代仁祖至哲宗10代國王的離宮。依山而建的慶熙宮既有傳統美感又具有歷史意義,當時慶熙宮里還有同德壽宮相連的天橋,由此可知是一座規模很大的宮闕。宮內以正殿崇政殿為首,有資政殿、寢宮隆福殿、會祥殿等100多棟大大小小的建築物。但1908年日本入侵時,日本人將京城中學遷到這里,大部分宮殿被拆遷。慶熙宮的正門興化門現在被用作新羅酒店的大門,崇政殿則成了東國大學的一部分。現在大學遷往其它地方,崇政殿正在被復修。
慶熙宮附近還有首爾歷史博物館和貞洞大街,繁華的鍾路也相離不遠。游覽過慶熙宮後沿著貞洞大街還能繼續參觀德壽宮。而通往德壽宮的石墻路是首爾最雅緻的街道之一,非常有名。

❻ 韓國五大宮殿的介紹

韓國五大宮殿位於韓國首都首爾中心,分別為景福宮、昌德宮、昌慶宮、慶熙宮和德壽宮。這些宮殿均興建於朝鮮王朝時期,卻因為壬辰倭亂及之後的日本殖民統治被燒毀或荒棄。

❼ 為什麼韓國的宮殿都這么矮小

韓國的皇宮是景福宮,就在首爾,我曾去過,確實非常小,比沈陽的故宮還要小很多,與北京故宮那是天差地別了。可能是因為國家小,資源有限,無法修建大規模的皇宮建築吧。

❽ 韓國首爾宮殿介紹~~

* 昌慶宮
概況介紹

昌慶宮建於成宗14年(1483年),此宮是成宗專為奉養世祖妃貞熹王後、睿宗妃安順王後、德宗妃昭惠王後等三位大妃所建。昌慶宮與昌德宮相連,形成了名為「東闕」的宮殿區。昌慶宮除了作為獨立的宮殿之外,還補充昌德宮內不足的居住空間。所有的殿閣在壬辰倭亂時期被燒毀,並在1616年重建。但是又因為1830年的大火災,內殿被燒毀。幸運的是,我們現在還可以從這場火災中倖免的明政殿、明政門、弘化門中了解到17世紀朝鮮王朝時期的建築風格。
走過昌慶宮的正門弘化門,即可看到禁川,它位於弘化門與明政殿正門之間。禁川不僅用來區分禁城與百姓的區域,而且還象徵著進宮者需要端正儀態之意。明政殿是現存宮殿的正殿中歷史最久的正殿,顯示了當時建築藝術崇尚華美的風格,並且不同於其他宮殿朝南的特點,其方向則朝東。經過崇文堂、涵仁亭、歡慶殿、景春殿即可到達王妃的寢宮通明殿,它是昌慶宮內殿中規模最大的宮殿,被美麗的蓮池圍繞的美景令人印象極其深刻。據說在肅宗時期,禧嬪張氏因為在這里埋了詛咒仁顯王後之物而被賜死。此外,昌慶宮的文正殿曾是正祖的父親思悼世子被關進糧櫃的地方。昌慶宮的美景與發生在此的朝鮮王朝的故事具有獨特的吸引力,建議您到此游覽時,最好可以邊聽著解說員的說明慢慢地欣賞。昌慶宮還通過天橋與進行朝鮮王朝歷代王與王妃祭祀的宗廟相連,因此可以在參觀完畢後至宗廟進行游覽。

• 休息日:每周二

※ 持昌慶宮觀覽入場券可以觀覽宗廟

• 觀覽入場券:

- 個人:成人(19歲以上)1000韓元/人;青少年(7-18歲)500韓元/人。

- 團體:成人 800韓元/人(30人以上);青少年 400韓元/人。

德壽宮
概況介紹

德壽宮曾是朝鮮王朝第七代君王世祖之孫月山大君的私邸。一百多年後宣祖最初將德壽宮作為正宮使用。其後光海君、仁祖直到高宗皇帝都居住在此。德壽宮是韓國近代史的重要舞台之一,也是唯一同時擁有近代建築及西方庭院的宮闕。

德壽宮除了正殿的中和殿以外,保留著石造殿、靜觀軒等近代建築以及西方風格的庭院。1919年以後,德壽宮成為接待貴賓的場所,而且解放以後多用於美蘇共同委員會場,國立美術館等。除此之外,宮內還有光明門,昔御堂, 浚明堂, 即祚堂,還有國王寢宮-咸寧殿, 高宗皇帝接見國內外貴賓的德弘殿,以及宮廷文物展覽館和德壽宮美術館。

德壽宮的建築風格不像景福宮那樣宏偉巨大,但是德壽宮卻展現著無限中西洋結合的和諧之美。特別是咸寧殿至石造殿堪稱最佳的散步之路。春天萬物復甦、百花盛開,這里將給每位遊客以最暖的春意;夏季宮內的鮮花草木、以及飛濺的噴泉將為您帶來一絲夏日的清涼;秋季金黃的銀杏、緋紅的楓葉都展開笑容迎接前來遊客;冬季這里似乎是一個白雪覆蓋的童話王國,給無數遊客以別有的冬日美韻。因此眾多情侶、新婚伴侶都將來到德壽宮用照相機留下這美麗的景色,同時德壽宮也是各種聚會的絕佳空間。

觀覽須知

• 觀覽時間

- 售票及入場時間:9:00 ~ 20:00

- 退場時間:21:00

• 休息日:每周一

• 觀覽入場券

- 個人:成人(18歲以上) 1,000韓元, 青少年(7歲至18歲) 500韓元。

- 團體:成人 800韓元(20人以上), 青少年 400韓元(10人以上)。

※ 每月第二、第四個周六青少年(7歲至18歲)免費入場。

※ 德壽宮美術館觀覽時,須在美術館另外購買入場券。

景福宮

景福宮概況介紹

景福宮是朝鮮王朝最大的法宮,座落在北嶽山下,正門光化門前有一條寬闊的六曹大街(現在的世宗路),是國都首爾城市計劃的核心。景福宮的名字是由朝鮮王朝的開國功臣鄭道傳根據中國的詩集《詩經》中的「君子萬年,介爾景福」中的「景福」兩字命名的。因位於首爾北部又被稱為「北闕」的景福宮是在1395年由太祖李成桂所建,但在1592年壬辰倭亂時被全部燒毀,並於高宗在位時的1868年重新修建。在景福宮重建時期,宮內興建了王及大臣們的政務機構、王室成員的生活設施、供休息的後苑等三百多棟雄偉的建築。但是在被日本佔領期間,大多數建築都被燒毀或拆除,只有極少的中心建築物倖免於難,不過在景福宮與世宗路之間建立的朝鮮總督府掩去了景福宮。在1990年,政府正式推進了景福宮復原工程,拆除了總督府,復原了興禮門一帶,並再現了王與王妃們的寢殿、東宮、乾清宮、太原殿等建築物的原貌。
現在到景福宮游覽時,可以看到現存最大的木製建築物勤政殿等各種歷史文物,而且還可以欣賞到靜靜地矗立在蓮池上的慶會樓的風雅之姿。宮殿的屋頂曲線優美,充分展現了東方的建築之美,絲毫不遜色於世界上的任何建築。高低錯落有致的古建築物形成了完美的均衡,沿著其間交織的步道漫步景福宮時,會感覺到自己似乎變身為過去時代的王與王妃。在銀杏樹染成黃色的秋日,漫步在景福宮石磚路上,可同時感受秋日韻味和歷史芳香,這絕對是極佳的人生體驗。

景福宮觀覽須知

• 觀覽時間

- 3月至10月:09:00-18:00,(入場17:00以前)

- 11月至2月:09:00-17:00,(入場16:00以前)

- 5月至8月周末及法定節假日:09:00-19:00

• 休息日:每周二

• 觀覽入場券

• 一般觀覽

- 個人:成人(19-64歲) 3000韓元/人

- 青少年(7-18歲)1500韓元/人

- 兒童(6歲以下)免費

- 團體:成人 2400韓元/人(限20人以上)

- 青少年1200韓元/人(限10人以上)

· 慶會樓與乾清宮

目前,慶會樓與乾清宮的特別觀覽項目暫不對外開放。其中,慶會樓由於內部修正等原因暫時休館;而乾清宮則只可在宮殿外部觀賞,無法進入內部進行參觀。

• 所持觀覽券可以進入景福宮、國立故宮博物館、國立民俗博物館。

• 外語介紹

- 英語: 11:00, 13:30, 15:30
- 日語: 10:00, 12:30, 14:30
- 漢語: 10:30, 13:00, 15:00
- 出發地:興禮門內景福宮咨詢室前
- 所需時間: 1小時至1小時半

· 2009年-2010年冬季入場時間

- 期間:2009年11月1日起至2010年2月28日止

- 入場時間:09:00-16:00(售票時間至16:00止)

- 觀覽時間:09:00-17:00

昌德宮

概況介紹

昌德宮建於1405年,是正宮景福宮的離宮。因為位於景福宮的東側,昌德宮與昌慶宮一起被稱為「東闕」。所有宮殿在壬辰倭亂時期被燒毀後,昌德宮被光海君重建後充當了正宮的角色,直到高宗重建景福宮為止,昌德宮也因此成為了國王居住時間最長的宮殿。昌德宮的後苑由各種各樣的亭子與蓮池、樹木與岩石構成,在韓國最美麗庭院。在現存的朝鮮王朝的宮殿中,原貌保存得最良好的昌德宮體現了自然與和諧,並於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第383號寶物敦化門是國王巡幸時所使用的門,通過這座門之後即可在東側看到首爾歷史最悠久的橋——錦川橋,走過錦川橋就到達了昌德宮的心臟仁政殿(第225號國寶)。宣政殿、熙政堂後便是王妃們居住的內殿中首屈一指的大造殿,游覽完大造殿走到殿後,一個美麗的庭院便在眼前展開。據說在宮殿後建造庭院是出於王妃入宮後不能走出宮門的原因,由此可知將自己的一生奉獻出國王的人生多麼凄婉。參觀完昌德宮內所有建築物的話,可以走進後苑。昌德宮後苑內蔥郁的樹林與蓮池、大大小小的亭子充分利用了周圍的自然景緻。並且這座後苑很好地體現了先賢們建造庭院的方法,具有珍貴的歷史及建築史價值。160餘種樹木構成了後苑蔥郁的樹林,其中還有樹齡超過300歲的古木。當看到後苑內花與樹組成的林子時,心中難免會產生諸如「這里是首爾的中心嗎?」這樣的疑問。正祖曾與大臣們垂釣的芙蓉池畔的芙蓉亭,令所有人都會為四季變化的美景而驚嘆。芙蓉池中的水並不是由外面引入,而是由地底湧出的水填滿的,因此時刻充滿著清澈的水。除了每周四是自由觀覽日之外,其它時候只能在指定時間進入昌德宮,需與解說員一同游覽。並且在網上申請就可以游覽玉流川和樂善齋路線,參觀久未開放的兩處著名旅遊景點。

觀覽須知

• 一般觀覽

- 不可自由觀覽,必須在指定時間內,隨介紹員一道觀覽(時間1小時20分鍾)。

- 外國人介紹服務時間,本國人禁止觀覽(與外國人同行者除外)。

- 每周四為自由觀覽日,不可進行一般觀覽。

- 休息日: 每周一

- 觀覽入場券

個人:成人(19-64歲)3000韓元/人;

青少年(7-18歲)1500韓元/人;

兒童(6歲以下)免費

• 自由觀覽

- 觀覽時間: 4月至11月每周四 09:15至18:30 (16:30以前入場)

※ 11月根據日落時間,觀覽時間將會有一定的調整。

- 觀覽入場券: 成人(19歲以上)15,000韓元 , 青少年(7歲至18歲)7,500韓元

- 人員限制: 1日最多入場人數為1,000人

- 觀覽區域: 昌德宮全部區域,包括玉流川以及後院(未公開區域、錫福軒以及壽康齋除外)

- 觀覽介紹: 出租語音介紹器(無介紹人員)

❾ 韓國五大宮殿,能看出和我國古建築的區別嗎

韓國五大宮殿位於韓國首都首爾中心,

分別為景福宮、昌德宮、昌慶宮、慶熙宮和德壽宮。

這些宮殿均興建於朝鮮王朝時期,

卻因為壬辰倭亂及之後的日本殖民統治被燒毀或荒棄。

閱讀全文

與韓國為什麼修建宮殿王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