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配帶佛珠有什麼講究
最主要的注意事項基本上就只有一條,就是清凈。如果細說起來可以有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第一、不要手腕上帶著念珠去衛生間方便,如果需要去的話可以將念珠摘下放在上衣口袋裡,夏天可以貼身掛在脖子上。
第二、不要在夫妻同睡的情況下戴念珠或者放在床邊。
第三、吸煙或者用手觸摸過從蔥、蒜、韭菜或者飲酒時佩戴念珠,更不要將煙吐到念珠上。
第四、念珠不使用和佩戴的時候應當放在佛堂里或者佛像跟前,有熏香的行人可以在每天早上起來使用之前用熏香熏一下。
第五、不要隨意觸摸其他人的念珠。
第六、念珠不要放在褲子兜里更不要放在屁兜里。
第七、念珠在掛在脖子上或者掛在牆上時應該將佛塔向上。
第八、請不要用摸過肉或者魚等不潔凈東西的手觸摸念珠,在摸念珠之前應當洗手。
第九、在計數的時候,每念完一串的時候,不要將念珠翻轉以後再計數要不間斷的循環計數
㈡ 帶佛珠的講究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時用以計數和束心的工具。
據藏經記載,最上品的念珠是1080粒,這種念珠,因太長,或供極少數大德高僧和潛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會中作為裝飾,此外極少人使用。上品的念珠為108粒(密宗行者為110粒),中品為54粒,下品為27粒。另有42粒、21粒、14粒及凈土宗的36粒、禪宗的18粒等共9種。
佛教念珠的粒數各有其含義: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個數;108粒,是表示單純的108種煩惱,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種無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的,乃住、行、向、地等菩薩乘之階位;27粒的,是表示聲聞之27聖賢;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與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是表示仁王經所說的十四忍(三賢、十聖加正覺)。其餘36、18等粒數的佛珠,有的是為攜帶方便,分108數的1/3或1/6而已,有的則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種神通變化,別無其他深意。
佛珠質料:香木、金俞石、銅、鐵、水晶、真珠、蓮花子、金剛子、間錯種種諸寶、菩提子等十種
時下,許多並非信仰佛教的男士和女士皆以佩帶佛珠為榮,使佛珠儼然成為一種時尚的裝飾品了。其實,在我看來,凡是這些愛戴佛珠的人,是「有善根」的表露,皆應看作是深具善根,無始劫來與佛有緣的人。況且佛陀早有明示:
若復有人手持此菩提珠。不能依法念誦佛名及陀羅尼。但能手持隨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說若善若惡。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所得功德如念諸佛誦咒無異。獲福無量。
念珠乃身外之物, 我們念佛誦經主要是內心, 不要被物所系, 被物所礙。更不要被困
在手上的念珠是什麼質料, 要多少顆數, 要如何掐捻, 要拿在左手還是右手, 放高拿
還是垂下。我們持珠但求方便及自在, 也不必要強求庸人自擾的持珠方法, 如「金
剛經」所說: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 念珠也是相之一, 所
以我們使用時不要過份計較它。
㈢ 佛珠手串,佩帶有什麼講究和說法
手串,只要自己喜歡就好,無論怎麼戴都無可厚非,但還是要遵循一定的規則。在這里稍微科普一下,佩戴手串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黑曜石手串,應該戴在右手,有辟邪招財的功效。雖然戴手串,講究「左進右出」,而把黑曜石戴在右手,可以吸納走人身上的一些不利於健康和財運的濁氣。
黑曜石手串,要定期消磁。因為黑曜石會不斷吸收人身體上不好的濁氣和病氣,但這些不良之氣會在黑曜石上不斷蓄積,卻不能自行卸掉。不良之氣蓄積太多,就會溢出來,對人造成負面影響。所以,黑曜石要定期消磁凈化,才能把上面蓄積的不良之氣祛除。而其他寶玉石手串,不管是佩戴過的,還是新買的,也要不定期消磁。
手串消磁方法:①水晶洞消磁,可以把手串放在商家的水晶洞里消磁,在水晶洞里放置一會兒就行(消磁的過程,必須自己在旁邊監督,以免商家把手串給你偷梁換柱。)如果有財力,自己買個水晶洞也可以,但水晶洞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一般人看不出來),再因其價格高昂,大可不必自己買。②用水晶簇消磁,把手串放在水晶簇消磁,跟放在水晶洞里效果一樣。③用水晶碎石消磁,可以網購一些天然白水晶的碎石(用機器研磨過的,圓潤光滑的小顆粒,論包賣的)。可以買一包水晶碎石,倒進干凈的玻璃罐或陶罐,然後把手串埋到裡面,埋半小時以上,也可以達到消磁的目的。④用海鹽水消磁,把碎塊狀海鹽用水融化,然後浸泡手串消磁——但這種方法,會損傷個別手串的材質,所以盡量不要使用!⑤其他方法:把手串用純凈水洗一下,或在上午9—11點的陽光下稍微晾曬一下,或手拿寶玉石手串在山泉里盪滌幾下,也能起到消磁的作用,但消磁作用不如前三種。有一次,哥拿手串在杭州靈隱寺山腳下的泉水裡涮了幾下,戴上之後感覺不錯啊,感覺那手串特別冰涼清透。不過,在山泉里涮手串,比較危險,容易滑倒溺水,或把手串失手掉裡面,還是盡量不要採用。
寶玉石手串盡量不要混戴,不同材質的寶玉石手串,帶有不同的磁場,而磁場有強有弱。磁場與磁場之間,有時會相互欺侮(不過,一般手串的磁場相容性,還是比較好的)。但是,如果把幾種寶玉石手串放在一起戴,會形成很強的磁場,而磁場太強了反而不好。戴手串本是為辟邪保平安,但磁場太強,反而會招惹一些不好的東西。所以,盡量不要把多條寶雲石手串混戴,在日常戴一串寶玉石手串就可以。如果實在覺得一串太單調,可以將兩串手串搭配著戴(但要上網查一下有無搭配禁忌)。盡量不要戴兩串以上的寶玉石手串,以免磁場過強,不利人的健康和運勢,更是避免不同材質的手串,在佩戴中相互摩擦和磕碰,而對珠子造成傷害。
不要兩只手同時戴手串。有朋友為了追求個性和美觀,在兩個手腕上都戴上手串,但這種方法卻是不好的,對人的運勢極其不利。因為,兩只手同時戴手串,就形成了「拘禁格」(兩只手一起戴的只有手銬),所以,會對人產生不好的影響,阻礙人生運勢的發展。
手串戴在哪只手:戴手串講究左進右出,一般手串都是戴在左手,講究「左進右出」,戴在左手可以招好運和吸納錢財。但黑曜石手串比較特殊,只能戴在右手,並且盡量單獨戴(戴一串即可)。黑曜石的貔貅手鏈,可以戴在右手(也有人說能戴在左手),但無論戴在哪只手,都必須將貔貅的頭部(嘴巴)朝向外面,以便其辟邪和招財納財。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手串該帶左手還是右手,你戴對了嗎??》,說的是在不同場合如何佩戴手串,可以參考一下。
無論佩戴何種材質的手串,都不要讓別人觸摸和把玩,更不要把手串借給別人戴。在手串佩戴中,不要接觸到臟水或污穢的東西,如果萬一沾染盡快清洗。在日常,不要用臟手來觸摸手串,剝過蔥蒜洗過襪子的手,就不要再摸手串,而在做家務和搞衛生前,以及洗澡和刷碗的時候,盡量把手串摘下來。在佩戴手串時,盡量不要接觸煙酒,因為煙熏和酒氣,都對手串不利。在佩戴手串的過程中,人要講究一點修為,注意言行和遠離煙酒,親近高尚並脫離低俗,這樣才能使人與手串相互促進和相輔相成(人養手串,手串養人,相互促進相互輔助)。
盡量不要戴著手串和長佛珠來做家務。其實戴著一串細手串做家務,也沒什麼,只要不弄臟不磕碰,不滑脫掉地上就行。但如果珠子的價值貴重,還是不要戴著手串干臟活兒了。摘下來的手串,可以放置於配套的包裝盒裡。也可以裝在隨身錦囊里,或擱在文玩收納箱里。也可以買一個木質或塑料的托盤,並在托盤里鋪上襯布,然後把摘下來的手串放在裡面,然後擱在家中固定的位置——桌子、茶幾或多寶閣上,或佛像跟前,以表示對手串的恭敬,並便於存放和拿取。不要把摘下來的手串亂丟亂放,以免手串沾上污穢,或者掉地摔傷。
手串的分類:手串根據材質,大致分為寶玉石手串、菩提手串、木質手串、金屬材質和雜料手串五大類,每一類又細分N多個小類別。寶玉石手串(水晶、玉石、碧璽、瑪瑙、蜜蠟、虎睛石等玉石晶石類手串);菩提手串(鳳眼菩提、龍眼菩提、麒麟眼菩提、星月菩提、金剛菩提、菩提根等等,都是一些植物的果實和種子,上百種之多);木質手串(海南黃花梨、越南黃花梨、小葉紫檀、金絲楠、紅酸枝、黃楊木、黃金樟、紅豆杉、雞翅木、麻梨疙瘩等等,材質、品質和價位各異,市場上假貨多真假混雜);金屬材質手串(金質手串、銀質手串、藏銀手串、不銹鋼手串等,108顆不銹鋼珠手串是防身利器,但坐飛機不能佩戴);雜料手串(牛角手串、琉璃手串、陶瓷珠手串、磁石手串、象牙手串等等,都可以歸納在雜料手串這一大類,雜料手串未必不好)。
佩戴手串,要根據季節來佩戴。我遵循的原則是:冬季戴木質手串,春秋季節戴菩提手串,夏季戴寶玉石手串。某些寶玉石手串太過寒涼,而個別手串強大的寒涼之氣有透骨的感覺,所以不適合冬天佩戴,因為太過寒涼不利健康,所以,冬季戴木質手串比較好。而到了夏季,人容易出汗,而某些木質手串在佩戴中應避免沾水,所以,夏季盡量不要戴木質手串(如果人不愛出汗,又身在空調房裡,戴木質手串也行。但不管在冬季還是夏季,不要把手串放在空調下面用風直吹,以免手串開裂)。選擇在春秋季節戴菩提手串比較好,而夏天出汗太多,菩提手串大多都是植物種子,接觸汗液之後容易脫色、變花或霉變。
木質手串在盤玩中有講究,要循序漸進,不要急於求成,要有耐心一點點來。切不可用什麼盤玩神器或快捷方法,來盤玩手串,以免傷害手串的材質,急於求成欲速則不達,難免把手串盤壞了。盤玩不同材質的手串,講究一些技巧和技法,請朋友們參照其他資料,在此概不贅述。但在盤玩手串前,一定要把手洗凈和擦乾,而並不是盤玩任何手串都要戴手套(其實古人盤玩手串,是不戴手套的)。木質多寶手串,盡量不要盤玩。因為不同的材質有不同的油性(分泌不同的油脂),而多寶手串在盤玩中,伴隨手的盤捻揉搓,不同的油脂會混合到一起,難免會把手串盤花。所以,多寶手串盡量別盤。一般的木質和菩提手串,可以盤玩,循序漸進盤出包漿或玻璃底,但也可以不盤。只戴在手上,看著其一天天的變化(顏色的變化),在細微之處體會身邊事物不斷變化的神奇。其實,多寶手串(不管是木質、菩提還是寶玉石),是商家為了牟利而製造出來的,太過花哨有失體面,不太適合成熟和有品位的人士佩戴,盡量不要買。
佩戴適合自己的手串。據說:佩戴手串需要根據人的體質、生肖、星座和生辰八字,以及職業等等,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手串。如果比較注重這個,可以上網查一下,看自己適合佩戴什麼材質的手串。但也可不必在意,只要自己喜歡就好。不同的手串,有不同的助運和養生效果,可以根據需求來佩戴。但也不要過於迷信手串的養生功效,身體不舒服盡早看醫生。適合女人戴的,有養生功效的手串(水晶手串、硨磲手串、瑪瑙手串、碧璽手串、石榴石手串、蜜蠟手串、小葉紫檀、沉香手串、檀香木手串);適合男人戴的,有助運功效的手串(虎眼石、黑曜石、綠幽靈、黃水晶、發晶、小葉紫檀、黃花梨、金剛菩提、太陽子)。
㈣ 佛珠的戴法有什麼講究嗎
男左女右
一,夫妻同房時除去
二,洗澡時除去
三,念經文時數佛珠,萬萬不可數佛頭!佛珠中最大的那顆珠叫佛頭!是代表佛的!數到佛頭時回數!
四,不可摸佛頭,也不可讓別人代你的佛珠
呵呵,希望能幫到你
至於禮什麼佛讀什麼經,可以去寺中問一下,那有佛物流通處,有很種!還有禮佛時跪拜時,雙手一定要張開的,不可合為拳,否則永不超生!切記切記
㈤ 佛珠應該怎麼穿
文玩成為當下比較火熱的話題,佛珠和菩提子成為常見的盤玩物品。關於佩戴佛珠和菩提子還是有一定講究的。
首先佛珠的數量就有講究。不同數量有著不同的寓意,你知道都代表什麼寓意嗎?
1顆一顆珠子串起來,佛家有輾轉合和,轉念一味之意,通常來說這一顆珠子一般有著重要的意義或者非常貴重。穿起來可以當作掛墜或者放在手脖子上。2顆兩顆沒有特殊含義,根據本人的修行領悟,自認為是調和之意,如陰陽調和的調和之數。3顆三顆代表佛家三寶(佛寶、法寶、僧寶)虔誠的僧人一般都有一串。5顆五顆指五乘: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6顆六顆指六根,也稱六門,六門包括了耳、鼻、舌、眼、身、意,指的是人的六種感觀。也稱之為「六根六情」。12顆十二顆指十二因緣,這里的因緣和姻緣不同,在佛學中,提到「十二因緣」一說,世間之事多為因緣而生又為因緣而去。18顆十八顆也是比較常見的,便於攜帶,數字吉祥,佛家有十八羅漢或是佛祖的十八種變化。
21顆二十一顆代表菩薩修行的二十一階。27顆二十七顆我們常見的是人物雕刻珠子,每一顆代表一位聖者,稱作二十七賢聖。36顆三十六顆稱作三十六善神,也是精簡了的108顆,主要是便於攜帶,傳達著化繁為簡,以小見大的智慧。
108顆一百零八顆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十界)指迷與悟的世界,分為十種類:地獄界,餓鬼界,畜生界,修羅界,人間界,天上界,聲聞界,緣覺界,菩薩。這是最普遍的顆數了,這種顆數暗指消除108種煩惱,求得身心安定,化做無欲無求的姿態,是很多修佛者佩戴文玩菩提子所選擇的數目。另外,108也是道家文化中天罡地煞的數目總和,佩戴亦有護身之意。
㈥ 戴佛珠手串有什麼講究
佩戴佛珠手鏈的寓意
「佛珠手鏈」,是指用繩或線將一定數目的佛珠串
在一起,適合於佩戴在手腕上的一種飾品。
佛珠手鏈是一種飾品。佩戴它的人認為佩戴此飾物可以為自己和親朋們帶來好運。
佛珠手鏈在很多旅遊文化景區都能買到,也可去寺廟求得。
佛珠手鏈現已風行世界,在亞洲地區,如中國,韓國、日本尤為常見
佩戴佛珠手串很有講究,不能隨意佩戴,最主要的注意事項基本上就只有一條,就是清凈。
如果細說起來可以有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第一:不要手腕上帶著念珠去衛生間方便,如果需要去的話可以將手串摘下放在上衣口袋裡,夏天可以貼身掛在脖子上。
第二:不要在夫妻同睡的情況下戴手串或者放在床邊。
第三:吸煙或者用手觸摸過從蔥、蒜、韭菜或者飲酒時不能佩戴念珠,更不要將煙吐到手串上。
第四:手串不使用和佩戴的時候應當放在佛堂里或者佛像跟前,有熏香的行人可以在每天早上起來使用之前用熏香熏一下。
第五:不要隨意觸摸其他人的念珠。
第六:念珠不要放在褲子兜里更不要放在屁兜里。
第七:念珠在掛在脖子上或者掛在牆上時應該將佛塔向上。
第八:請不要用摸過肉或者魚等不潔凈東西的手觸摸手串,在摸念珠之前應當洗手。
第九:在計數的時候,每念完一串的時候,不要將念珠翻轉以後再計數要不間斷的循環計數。
第十:不要在持念的時候隨意掄動或擺動念珠,要在腰部以上的位置嚴肅的鄭重的計數。
(本文僅借鑒參考)
㈦ 佛珠有什麼說法
<為什麼要戴佛珠>
「佛珠」的本意是「弗誅」,戴在身上隨時提醒我們,不可誅殺任何有性命的東西,包括人、動物、植物,而且要想盡一切辦法來維護對方的生存,讓他們也能安心地活下去。
有些人原本有很長的壽命,可是他卻誅殺太多的小生命,使這些小生命都沒有能夠活到他們該活的歲數,所以,神把這筆帳記到他身上,把這些小生命短少的歲數,從他的壽命中,扣除了,因此,他便變得很短命。
有些人原本只有很短的壽命,可是他不但很疼惜一些大小動物、植物的生命,而且很有愛心地照料他們、呵護他們,使他們的壽命延長了、增加了。這些延長的、增加的壽命,神也分毫不少地算在這人的生死簿上,使他的壽命也隨著延長了、增加了。
人之所以會死,不是因為他得了不治之症,而是因為他的陽壽已盡。很多人車禍死、墜機死,或各種意外,而突然一命嗚呼。這些人並沒有得什麼不治之症,但該死的時侯,也一樣死了。
人應該自己去努力一點一滴地延長增加自己的壽命,為延長壽命與增加壽命最好的方法,便是不殺生,而放生。
當您不殺生,閻羅王也必不殺您,而當您放生時,閻羅王也必放您一條生路,讓您活下去。
(摘自: http://www.mfzq.com.cn/Blog/Diary.aspx?cid=1000&Data=S&Tid=346346)
【l、古印遺風--佛珠的起源】
佛珠,本稱念珠,是指以線來貫穿一定數目的珠粒,於稱名念佛或持咒時,用以記數的隨身法具。其梵文原語包括四種意義:
(一)pasaka-mala,音譯是「缽塞莫」,意譯作「數珠」。
(二)aksa-mala,音譯是「阿叉摩羅」,意譯作「珠謦」。
(三)japa-mala, 音譯是「渣巴摩羅」,意譯作「念誦謦」。
(四)aksa-sutra,音譯是「阿叉修多羅」,意譯作「珠之貫線」。
而梵語mala是『謦』的意思。通常來講佛珠的最初起源,是由於古印度人有纓珞謦條纏身的風尚(見圖1、2 ),而正是這種風尚的沿襲,逐漸演變成為後世佛珠的使用。
在佛教經典中,有關佛珠的起源,一般都以《木木患子經》所載佛陀對波流離王的啟示作為通說。經文載:
佛告王言。若欲滅煩惱障報障者。當貫木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隨。若行若坐若卧。恆當至心無分散意。稱佛陀達摩僧伽名。乃過一木木患子。如是漸次度木木患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萬。……大善我當奉行。即敕吏民。營辦木木患子。以為千具。六親國戚。皆與一具。王常誦念。雖親軍旅。亦不廢置。
由此可知,波流離王在聽到佛陀的開示之後,便開始用木木患子來製造佛珠,持念「三寶」之名,用以消除煩惱障和報障,這應當是佛教當中,佛珠最初的起源了。
應當指出的是,佛珠雖然現已成為佛教徒的一項重要標志。但如果溯其本源,佛珠卻並非佛教所創用。如古印度婆羅門教中的「毗濕奴派」,很早便有持用佛珠的記載,並且以律典為所依的南傳佛教徒亦不曾流行過佛珠。這在出土文物中,亦有例證。如在印度出土,屬於公元二世紀時代的「龍王皈佛」造像上,有一尊婆羅門像,其頸上是懸掛有佛珠的。我想,這就如同佛教起源於印度,大興於中土「牆內開花牆外香」 的道理一樣,佛珠雖非佛教所創用,但卻正是因為植根於佛教這塊肥沃的土壤中,才有可能成為今日中國漢藏、蒙古、日本。韓國等地區僧尼、居士所攜用的重要法具。
在我國,國人知道佛珠這一稱謂,最早應始於東晉(公元317--420年)時代所翻譯的《木木患子經》,只可惜譯者的名字已經失佚了。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兩晉時期,異域僧侶來華者甚眾,這些外國沙門中必然會有攜帶佛珠而來的。
延至唐代,在佛教大興的時代背景下,記載有關佛珠的經典被廣泛傳譯,先後有天竺僧人阿地瞿多所譯的《陀羅尼集經》、寶思惟譯的《校量數珠功德經》、不空三藏譯的《金剛頂瑜伽念珠經》、義凈三藏譯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等諸多經典。
㈧ 戴佛珠有什麼講究
,既然是佛珠,就跟一般的手鏈、項鏈不一樣,有著特定的宗教文化背景,不管是信不信佛的,其實都有一些需要講究的地方。另外,保養上也有一些講究,如果不注意,可能很快佛珠就褪色或者損壞了。
很多朋友在請購了小葉紫檀佛珠、沉香佛珠等佛珠手鏈或者其他佛教飾品
第一:佛珠不能說買,要說請,跟佛像一樣,請一串佛珠,請一尊佛像。價格都可以說,但不能說買。
第二:佛珠如果暫時除下來,不戴在手上,不能放進褲子口袋,可以包好,放在上衣口袋,最好是襯衣口袋,以示尊敬。
第三:平時放置的時候,不要壓在書本或者其他物體的下面,要安放在上面。也不要放在不整潔的地方,需要包好,放在安全整潔的位置。
第四:檀木佛珠不要沾水,所以洗澡時、游泳時,洗衣服時,或者其他可能會沾水的時候,要把佛珠拿下來,如果不小心沾水了,盡快擦去水。因為水分會檀木佛珠顏色變淺,減少光澤。比如有人用水來洗小葉紫檀,結果珠子就變色了,也沒有一點光澤了。甚至有人用洗潔劑來洗,就更嚴重了。
第五,有香味的佛珠,比如沉香佛珠、檀香佛珠,不戴的時候,不要跟其他有味的東西放一起,要單獨存放,單獨放一個密封袋裡,這樣佛珠的香味不會減弱,也不會串味。
第六,佛珠平時要注意不要碰撞到別的東西上面,尤其是那些七寶類的佛珠和玉石類的佛珠,因為這些佛珠很脆很硬,碰撞容易導致損傷。
第七,佛珠不能被曝曬,因為曝曬容易導致佛珠開裂。
第八,佛珠要經常撥動或者把玩,這樣佛珠上面就逐漸形成包漿,包漿是對佛珠最好的保護層。而且賦予佛珠靈性。
以上,還不是佛珠最重要的講究,佛珠最重要的講究,是看到佛珠,就要起恭敬心,佩戴著佛珠,就等於跟佛在一起,跟佛在一起,當然會得到佛的加持,但是你想想,跟佛在一起,我們的言行舉止當然要很注意了,不能放逸懈怠,不能煩燥自私,不做無謂的煩惱,讓憂愁、怖畏、狂妄等不健康的心理不能籠罩、控制自己。很好地駕馭自己內心,真誠、精進、專注、樂於助人了。
㈨ 戴佛珠有什麼講究手串能當持珠么怎麼個捻法要念什麼咒啊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時用以計數和束心的工具。
據藏經記載,最上品的念珠是1080粒,這種念珠,因太長,或供極少數大德高僧和潛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會中作為裝飾,此外極少人使用。上品的念珠為108粒(密宗行者為110粒),中品為54粒,下品為27粒。另有42粒、21粒、14粒及凈土宗的36粒、禪宗的18粒等共9種。 佛教念珠的粒數各有其含義: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個數;108粒,是表示單純的108種煩惱,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種無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的,乃住、行、向、地等菩薩乘之階位;27粒的,是表示聲聞之27聖賢;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與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是表示仁王經所說的十四忍(三賢、十聖加正覺)。其餘36、18等粒數的佛珠,有的是為攜帶方便,分108數的1/3或1/6而已,有的則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種神通變化,別無其他深意。
心誠就好 別的也沒太多的講究啊 。 主要在與心
㈩ 佩戴佛珠的注意事項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時用以計數和束心的工具。
據藏經記載,最上品的念珠是1080粒,這種念珠,因太長,或供極少數大德高僧和潛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會中作為裝飾,此外極少人使用。上品的念珠為108粒(密宗行者為110粒),中品為54粒,下品為27粒。另有42粒、21粒、14粒及凈土宗的36粒、禪宗的18粒等共9種。 佛教念珠的粒數各有其含義: 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個數;108粒,是表示單純的108種煩惱,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種無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的,乃住、行、向、地等菩薩乘之階位;27粒的,是表示聲聞之27聖賢;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與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是表示仁王經所說的十四忍(三賢、十聖加正覺)。其餘36、18等粒數的佛珠,有的是為攜帶方便,分108數的1/3或1/6而已,有的則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種神通變化,別無其他深意。
名目繁多--佛珠的種類】
佛珠的種類很多。若就其使用方面來講,通常可分為三種類型:
(l)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
(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
(3)掛珠--掛在頸上的佛珠
<為什麼要戴佛珠>
「佛珠」的本意是「弗誅」,戴在身上隨時提醒我們,不可誅殺任何有性命的東西,包括人、動物、植物,而且要想盡一切辦法來維護對方的生存,讓他們也能安心地活下去。
有些人原本有很長的壽命,可是他卻誅殺太多的小生命,使這些小生命都沒有能夠活到他們該活的歲數,所以,神把這筆帳記到他身上,把這些小生命短少的歲數,從他的壽命中,扣除了,因此,他便變得很短命。
有些人原本只有很短的壽命,可是他不但很疼惜一些大小動物、植物的生命,而且很有愛心地照料他們、呵護他們,使他們的壽命延長了、增加了。這些延長的、增加的壽命,神也分毫不少地算在這人的生死簿上,使他的壽命也隨著延長了、增加了。
人之所以會死,不是因為他得了不治之症,而是因為他的陽壽已盡。很多人車禍死、墜機死,或各種意外,而突然一命嗚呼。這些人並沒有得什麼不治之症,但該死的時侯,也一樣死了。
人應該自己去努力一點一滴地延長增加自己的壽命,為延長壽命與增加壽命最好的方法,便是不殺生,而放生。
當您不殺生,閻羅王也必不殺您,而當您放生時,閻羅王也必放您一條生路,讓您活下去
如果你信佛就別那麼戴 當然如果你只是當個裝飾品 那就無所謂。
開過光佛珠的禁忌:
佩帶佛珠應在夫妻同房時摘掉;洗澡時也不應佩戴;數佛珠,不可過佛頭,數到佛頭時要回數;不可摸佛頭,另外平時最好不要讓別人戴你自己的佛珠。
A、不要手腕上帶著念珠去衛生間方便,如果需要去的話可以將念珠摘下放在上衣口袋裡,夏天可以貼身掛在脖子上。
B、不要在夫妻同睡的情況下戴念珠或者放在床邊。
C、吸煙或者用手觸摸過從蔥、蒜、韭菜或者飲酒時佩戴念珠,更不要將煙吐到念珠上。
D、念珠不使用和佩戴的時候應當放在佛堂里或者佛像跟前,有熏香的行人可以在每天早上起來使用之前用熏香熏一下。
E、不要隨意觸摸其他人的念珠。
F、念珠不要放在褲子兜里更不要放在屁兜里。
G、念珠在掛在脖子上或者掛在牆上時應該將佛塔向上。
H、請不要用摸過肉或者魚等不潔凈東西的手觸摸念珠,在摸念珠之前應當洗手。
I、在計數的時候,每念完一串的時候,不要將念珠翻轉以後再計數要不間斷的循環計數。相反轉念珠計數這樣做的人說是不越過佛頭,這是不正確的,應當在同方向繼續撥動計數。任何的經典也沒有翻轉以後計數這樣的記載。在漢地的各個宗派中,正統的教授中也沒有這樣的說法,按照藏傳佛教的說法這樣的翻轉念珠計數是中斷魔在作怪,是正法衰敗引起的魔法亂教的現象。按照漢傳各宗的說法是,法應當同向旋轉不會忽然向順時針又忽然向逆時針轉,所以也沒有將念珠反方向調轉的規則。前者藏傳佛教對於此事說得比較嚴重,後者比較松,但是應當引起使用者對此事足夠的注意。而不應當向很多所謂的大師說的那樣「根據自己保持的習慣」「如果在第八識已經有了這種翻轉念珠的種子就不必改變這個習慣」這都是一種退轉正法的行為,是不可取的。要知道無論是中觀宗還是法相宗都不承認第八識的實有,這在很多的論述中都有論及,所以像前面的那種所謂的「第八識的」「種子」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如果你到印度或者尼泊爾或者康藏地區,這樣的翻轉念珠將是一種很奇怪的行為。因為在古代無論是佛教的發源地還是融合了唐朝時期印度佛教和漢傳佛教的西藏佛教,延續至今都沒有這個傳統。
J、不要在持念的時候隨意掄動或擺動念珠,要在腰部以上的位置嚴肅的鄭重的計數。
民間有說法,左手又叫慈悲之手,佛珠也要戴在左手,另一種說法是從氣脈的角度來說男右女左較好,但也不是必然就要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