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韓國的職務稱呼如「社長、理事、室長、常務」相當中國的什麼樣的職稱
韓國公司的職位排列如下:
1、會長=董事長
2、副會長
3、社長=總經理
4、副社長
5、專務理事
6、常務理事
7、理事
8、監事
9、顧問
10、部長
11、本部長
12、部長代理
13、次長
14、室長
15、課長(也就是科長)=中國公司的主任
16、課長代理
17、代理
18、系長
19、主任
20、職員
至於他們是管什麼的嘛!會長和社長、中國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的性質一樣。
專務理事、常務理事和理事組成的理事會性質就和中國公司的董事會的性質是一樣的,他們大部分都是公司的大股東。
剩下的職位就要看他們的部門而定了,一般都會有生產部、管理部、生產管理部、購買部、計劃室等諸多部門,各自的部長、次長、課長負責管理自己部門的事情
㈡ 韓國的社長,會長,常務,代表,分別代表咱們的什麼職位
1、會長:會長指一個組織的最高領導人、決策者,在某種情況下會被稱為「老大」、「頭頭」等。在日本和韓國,用於公司職務則代表最高位階的董事長。
2、社長,韓國的一些店長、經理也稱社長。如我們經常在韓劇中聽到某某社長,這個社長通常是指店長,經理一類的人。
3、代表,這個職位相當於中國的總監。所以韓劇中經常出現的就是某人被叫做「XX代表」就類似於我們國內稱呼別人張總李總這種稱呼是一樣的。
4、常務:主持日常工作。如:常務委員;常務理事。一般情況下,常務領導比常規領導權力要大一些,比如常務委員比委員要大,常務副縣長比副縣長要大。
(2)韓國職位如何稱呼擴展閱讀:
韓國的其他職位:
1、本部長:本部是大企業里的大事業部,只有大企業才有本部的說法。 本部長的等級僅次於社長,本部長相當於一個區域地域或者領域的負責人。
2、次長:這是一個副職的稱呼,也是只有大型企業或者政府部門才會設置的職位。在部長和代表以下,負責輔助部長及代表的一個管理職位。
3、課長:這是一個小部門主管的職位,類似於中國公司的部門主管,因為韓文和日文里沒有主管這個詞,所以這個職位被稱作課長或者室長,職能與部門主管一樣。
㈢ 韓國職場各級稱謂(從大到小)都是什麼
會長,常務理事,次長,部長,所長,科長,代理
㈣ 韓國的室長,社長,會長……是怎麼分大小級別的
韓國公司職位:
1、會長= 董事長/總裁。
2、常務/理事= 董事。
3、次長= 大公司部門經理/中小企業副總。
4、部長= 部門經理(管理多個科的頭)。
5、課長=主管, 一個小部門的負責人。
6、社長= 老闆,老總(飯店超市老闆等也包含)。
7、室長= 主管,比課長低一級,有的公司沒有此崗位。
8、代理= 一般工作經驗3年就自動成為代理,所以是基層員工。
9、社員= 普通員工,代理也屬於社員一級。
10、實習生= 為轉正努力的小白。
會長一般指一個組織的最高領導人、決策者,在某種情況下會被稱為「老大」、「頭頭」等。在日本和韓國,用於公司職務則代表最高位階的董事長。
社長是韓國公司最常見的頭銜, 就像中國的「老闆」一樣。 有時根據每個公司的情況職位設置會略有不同。
(4)韓國職位如何稱呼擴展閱讀:
一、會長其他例子
1、學校有部分協會,最高負責人稱會長
2、在社會上有大大小小、各門各類的協會,最高負責人亦稱「會長」
3、國產動畫片《我叫MT》中的聯盟公會會長。後在公會權力的爭斗中離開,後又神秘回歸,PVP高玩PVE小白並且還白得發亮。 打卡拉贊又當了帝王,口頭詞;我以暗夜男的人頭作證。
二、社長
1、日本、韓國的公司一般稱為會社,其首腦人物也稱為社長。日文中即寫為「社長」(繁體),韓文中寫為사장。
2、韓國的一些店長、經理也稱社長。如經常在韓劇中聽到某某社長,這個社長通常是指店長,經理一類的人。
㈤ 請問社長,會長,代表,本部長在韓國分別代表什麼職務啊
會長:相當於中國公司的董事長,總裁,執行者,為公司的所有者。
社長:相當於中國公司的總經理,單個公司的負責人和最高權利人。
代表:相當於中國的部門主管。
本部長:相當於中國的區域主管。
韓國和日本都是株式會社的公司,所以在韓國的公司名稱里一般都能看到(株)的字樣,韓國基本都是類似中國的股份有限制似的公司,一般都是私有公司 。
(5)韓國職位如何稱呼擴展閱讀:
會社在韓語中也是一個詞彙,表示公司,有限公司等。
韓國公司中的職位排列:
1.회장/會長
會長就是整個集團(由多個子公司組成)最高的職位了,相當於是董事長。一般由年紀威望比較大的人擔任,小公司可能沒有這個職位。
2.부회장/副會長
僅次於會長的就是副會長了。
3.사장/社長
接著是社長,相當於集團公司總經理,或單個子公司的最高決策人,CEO,法人代表(대표)。
4.이사/理事
理事一般就是公司的大股東,從高到低又有전무이사/專務理事,상무이사/常務理事,이사/理事,這些僅在法人企業(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
5.부장/部長
部長就是某個大部門的最高領導者,管理一個部門的事物。
6.차장/次長
這個職位處於部長和課長之間,相當於副部長。
7.과장/科長/課長
科長:大學某個學科的學科長,或者醫院某個科室的科長。
課長:公司中一個相對獨立的小部門的責任人。
8.계장/系長
一般公司里這個職位在2000年後漸漸地就不再使用了,一些生產型的企業或者中小企業還依然會使用這個稱呼。
9.대리/代理
代理相當於副課長,一般是工作三至五年的社員。
10.주임/主任
一般是工作兩到三年的社員。
11.사원/社員
實習轉正後的職員。
12.인턴/實習生
新進公司的實習生,實習期一般為三個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會社
㈥ 韓國職務名稱!
會長(董事長)
|
社長(總經理)
|
理事(經理)
|
部長(部長)
|
次長
|
課長(科長)
|
代理
|
社員(職員)
根據實際需要會增加若干個副職和其他職位,如室長、系長、組長等職。
㈦ 韓國的代表是什麼職位
韓國代表相當於我國國內的部分主管。
社長相似國內的總經理。會長相似國內的董事長。常務相似國內涵副總經理。代表相似國內的部分主管。本部長相似國內的區域主管。
會長:Chairman & CEO
副會長:Vice Chairman & CEO
社長:President & COO
副社長:Senior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專務理事:Senior Managing Director & CFO
常務理事:Managing Director
理事:Director
監事:Auditor General
參謀:Advisor
部長:General Manager
本部長:Director
會長,在韓國的公司中會長一職就類似與中國的董事長,是一個公司實際的掌權人。只有大型或者超級大型的公司才會設有這個職位,一般的小公司只到社長,往上沒有更高的職位了。
社長,這個職位可高可低,可嚴肅可賣萌。正規的大型公司中社長一職相當於中國公司里的總經理負責運營統籌實際事務。而市井小店的小老闆也被叫做社長。
㈧ 韓國公司職員職稱是什麼
一般大型的韓國公司職位名稱如下:
1、會長:理事會(董事會)會長,相當於中國公司的董事長
2、副會長:副董事長
3、社長:會社社長,相當於中國公司的總經理
4、副社長:副總
5、專務:高級常務董事
6、常務:常務董事
7、理事:董事,也即公司大股東
以上職級為任員級別,即為公司的高層管理
8、部長:部門經理
9、次長:部門副經理
10、科長:科長或一般經理
以上職級為公司中層管理
11、代理:副經理,主管
12、社員:職員
當然,這跟公司規模、行業也有關,要根據實際情況判斷,有的稱謂是職級,有的是職責稱謂,不太一樣。
(8)韓國職位如何稱呼擴展閱讀:
眾所周知,韓國的職場文化的世界上數一數二壓力大的地方,等級文化的森嚴加上前後輩的概念,加班,周末工作都是常有的事情。
然後辦公座位分布:新員工坐在最外側離通道最近的位置,向內依次是代理、科長、次長,一個team光線最好的位置肯定給部門長。
以上是韓國職場的辦公室情況,下面介紹韓國職場文化:
1、絕對服從文化
在韓國公司里,上級作出指示後,下級的責任是理解並執行這些指令。下級服從上級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只要公司上司下達指令,下級不會多問,無條件服從!
2、嚴格的職場禮儀
韓國人見面時的傳統禮節是鞠躬,下級走路時遇到長輩或上級,應鞠躬、問候,站在一旁,讓其先行,以示敬意。在稱呼上多使用敬語和尊稱,很少會直接稱呼對方的名字。
3、 早到晚退文化
其實就是半強迫式的自願加班。由於在公司要對上司絕對服從,上司沒有離開公司,下級絕對不能先行離開。而且下級每天早上要比規定的上班時間提早到公司。
4、 聚餐文化
多數公司為了增近員工間的關系,會在下班後安排員工聚餐。通常一次聚餐會轉場3次,第一場主要為了吃晚飯填飽肚子,第二場主要是為了喝酒,第三場主要去ktv等娛樂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