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韓國資訊 > 韓國農民是怎麼種的

韓國農民是怎麼種的

發布時間:2022-06-25 17:57:49

① 走近韓國:看看韓國農村是什麼樣子的

我在韓國上高中
首先呢
請不要誤解韓國農村
韓國地少
農村也少
我們所說的韓國農村
通常只是韓國的貧民窟
一般農村都是類似於國內城鄉結合部
大高樓
農民住在上面
地在下面
美國的話也不乏這種地方
主要只是國人有偏見
喜歡拿一些個例對圖來論全罷了
大多數這樣噴的人
甚至連家鄉都沒出過

② 韓國農村和中國農村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別再被韓劇的假象所欺騙,韓國農村與中國農村對比,差距太大了。

都知道電視里總是給我們呈現出一種他們的農村生活特別美,特別閑的狀態。而且哪怕你住到再偏僻的地方,帥氣的男主也還是能夠找到女主。似乎有種在他們那,遍地都是好看的人,對顏值控們來說可能就是最大的吸引吧。所以有的人就很希望去韓國看看,覺得那裡景美人也美。但是其實根本不是我們想像中的或電視劇里的那樣。

好多村子裡過的日子要比那些不在農村裡的人還好呢。每家都只需要二三十萬就能蓋著兩層的小樓,而且現在也有很多好的政策去幫助他們改善生活。例如農民種地會有補助,生病住院了都有補助等等,他們不僅環境好,還到處都有賣菜的地方,新鮮還不貴,想吃什麼就買什麼;多餘下來的地就自己種,想吃什麼菜就種什麼。再吃不完的就拿出去賣,這也是能想到最悠閑的生活了吧,完全自給自足,簡直就是現代桃花源呀。尤其是冬日的下午曬曬暖陽沒事喝喝下午茶或者去看看。

③ 為什麼韓國的農民,日本的農民都比自己的國家城裡的人富

在中國,所有土地歸屬國家,農民只是「租用」國家土地來種植。是國家的長工。在國外,私人土地是私人土地,所有產值和權益歸屬持有者。簡單說,大家一樣工作,一個是老闆,掌握定價權,公司所有權及所有財政大權,哪怕1個月1千元,只要公司不倒,他依舊是富人。另一個是小工,只是拿工資辦事,看老天臉色決定收入,自然會貧窮。(政府掌握著定價權和所有權)中國對私有財產的保護是比較蒼白和薄弱的,按照國家說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都屬於人民」那麼你的所有財產也屬於人民,當人民需要時,你的財產就不是你的財產,那就是人民的財產。可是人民到底是什麼?

④ 韓國的農業主要分布在哪

在農業方面,韓國是個不折不扣的發展中國家。韓國農民收入提高很快,主要得益於農產品的提價、嚴格的貿易保護和高額的政府補貼等。而政府持續數十年的新村建設,並沒有有效遏止農村人去樓空的趨勢,西方式的城市化和工業化的老路還在韓國復制。

從上世紀70年代的「新村運動」到80年代的「漢江奇跡」再到90年代的「IMF危機」和如今的「外資撤退潮」,韓國經濟的大起大落和成敗經驗讓世人矚目。2005年韓國人均國民收入達到16291美元,進入發達國家之列。這其中,農民收入達到城市居民收入的78.2%,更讓不少國人視為鄉村建設運動的典範。經常被引述的事實是,40年前的韓國,農民生活是「住草屋,點油燈,吃兩頓飯」,而如今韓國農村實現了農業機械化、村村電氣化、交通網路化、教育普及化、流通服務城市化、住房磚瓦化等,韓國農民收入一度向城裡人看齊……可是,依照筆者的親身體驗,與韓國總體社會發展相比,農業依然是韓國發展的軟肋,並且漸漸成了韓國經濟改革的拖累。這是中國在新農村建設中當引以為鑒的。

⑤ 韓國人是不是有的人也依靠種地為生

那是當然,盡管韓國土地面積小,多山地丘陵,但是東亞人一定是吃米飯的,韓國總不能全進口吧,雖然韓國平均國民水平很高,但是不乏有窮人存在,種地是基本的為生之道,即使是富人,也會通過科技種地發家。

⑥ 從窮國走向發達國家,韓國農村是如何崛起的

韓國之所以能夠崛起的如此之快,主要是在農村韓國開展了新農村運動。新農村運動,其實最主要的目的是改變當時韓國農村落後面貌,緩解農村發展滯後情況的一種農村建設性行動。同時這項運動也是韓國工業反哺農業,實現工業和農業雙農的一種經濟行動。這種行動在韓國農村取得了非常大的效果,成功的帶動了韓國農村的發展。

除此之外,韓國政府還注意對農民的教育工作。當時韓國政府針對農民展開了大量村民新村教育,讓倫理教育和相關技術得到普及。因為在以前這些韓國農民都抱有著聽天由命的思想並沒有積極創新的精神,在這種運動的倡導之下,這些韓國農民開始學會獨立並且學會創新。不僅如此,當時韓國還利用那些西方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力的方法,開始大量吸引外資,讓自己的國家得到發展。


⑦ 韓國真實的農村什麼樣子,為什麼說韓劇欺騙了中國人

真是的韓國農村根本不像韓劇里演的那麼好,其實也是破破爛爛的。在很多人眼裡,韓國是一個發達國家,有很多富人,喜歡去韓國旅遊,但韓國也有窮人。事實上,他們的生活和我們國家的農村沒有什麼不同。韓國的農業資源相對稀缺,有183.56萬公頃可耕地是世界上人均可耕地最少的國家之一。


中國農村地區的許多房子是鋼筋混凝土建造的,而韓國農村地區的房子是木頭建造的,看起來非常獨特。韓國農村隨處可見攤檔市場,各種大小設計的攤檔和彩色棚,還有戶外攤檔。近年來許多韓國女性都想嫁到中國!每個地區都有富人和窮人。我們應該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工作,一定會過上美好的生活。

⑧ 韓國從世界最窮國到發達國家,韓國農村是如何走向現代化的

韓國農村的現代化之路得益於1970年韓國政府頒布的「新村運動」。「新村運動」是一項基於改變農村落後面貌、農業發展滯後狀況的農村建設行動,也是韓國及時開始工業反哺農業、工農業雙贏互動的經濟行動。

韓國農業農村的騰飛過程中,工業部門的興起給農業發展帶來資本積累、硬體提升、國際貿易通道,乃至向農業部門提供高素質勞動力。解決農業問題,「頭痛」不能只「醫頭」。現代農業的發展,不能單打獨斗、畢其功於一役,沒有強大的工業基礎,現代農業是不可能發展的。

⑨ 韓國「新村建設」與我國「新農村建設」之同異

中韓新農村建設:比較與借鑒

包宗順

一、中韓新農村建設異同比較

1、相似之處

(1)農村內部問題基本相似。中國當前農村中面臨的許多宏觀方面問題,韓國在1970年代初也同樣存在。這些問題包括:農村人口比重大,人多地少、農村勞力剩餘,農業經營規模小,農村基礎設施薄弱,農村教育和文化衛生事業落後,農民文化素質低下,農村年輕人鄙視和離棄農業,等等。韓國開始實施新村運動的1970年,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45%,人均耕地僅0.6畝。而據2004年底的統計,中國鄉村人口仍佔58.24%,人均耕地也只有1.5畝。

(2)城鄉發展失衡基本相似。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韓國與我國目前的情況類似,處於工業化和城市化起步階段,在城市與農村、農業與非農業、大城市與小城鎮之間的各個方面均存在很大的空間差異,工農業發展嚴重失衡,農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擴大。目前我國城鄉發展失衡矛盾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懸殊的嚴重程度均超過韓國新村運動當初起步時的狀況。如,1970年韓國的城市化率為55.3%,2003年中國城市化率為40.5%。1970年韓國農民收入相當於城市居民收入的75%,而2005年中國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255元,農民收入僅相當於城市居民收入的31%。

(3)社會矛盾基本相似。1970年代初,韓國由於工農業和城鄉之間差距的擴大,存在就業難、學潮、民主政治制度的不成熟等諸多因素。當前中國城鄉差距擴大,新增勞力就業困難,老百姓普遍覺得上學難和貴、看病難和貴,購住房難和貴,部分官員貪贓枉法,社會矛盾有所加劇。

2、差異之處

(1)經濟發展階段不同。韓國新村運動起始於1970年,當時韓國正值工業化起飛前夜。而現今我國許多地區目前已進入了工業化的中後期階段,經濟發展階段明顯比韓國新村運動起步時高。不同的發展階段,「三農」問題的表現和主要矛盾也明顯不同,當年韓國新村運動要解決的是農民基本生活問題,而我國現階段建設新農村,是在解決基本生活基礎上,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而解決工農差距、城鄉差距、農民與市民差距日益擴大的問題。

(2)農業保護水平不同。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長期以來一直通過徵收高額農業稅和以工農產品剪刀差的方式,積累工業化發展資金。近年來,全國各地雖已陸續取消農業稅,但政府財政對農業的補貼仍很少。這是中國農村居民收入水平低、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與中國相比,韓國農業經營規模也很小,農業勞動生產率也不高,但韓國農村居民收入水平卻不低。原因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政府的高額補貼。韓國農業補貼佔GDP的4.7%,居全球前列。二是由於政府對國內農產品實行高保護價格。長期以來韓國對農產品進口高額征稅,並且實行嚴格的配額制度,韓國農產品價格之高,是世界有名的,比國際農產品價格平均高2.85倍。

(3)農村工業化發展路徑不同。韓國是由集中到分散,中國則由分散到集中。韓國工業化初期階段,製造業主要集中在首爾和釜山都市區。1973年韓國提出了「新村工廠」計劃,通過一系列金融和稅收優惠政策,吸引工業投資到農村地區。中國自上世紀70年代起,農村工業自發地在各地農村中興起並獲得長足發展。工業布局過於分散導致的規模不經濟、工業分散布局形成的環境污染和治理的不便,成為制約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引導鄉村企業向工業園區集中——便成為中國各級地方政府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二、「新村運動」可資借鑒的成功經驗和引以為鑒的問題

中韓兩國地緣相近,經濟、社會和人文背景相似,韓國新村運動的許多好經驗,如「勤勉、自助、合作」精神、「獎勤罰懶」激勵機制、健全高效的指導、研究和培訓機構、社會各界廣泛、積極參與等,值得我國在新農村建設中大力借鑒和吸納。對此,很多研究多有介紹和談及。但也有幾個問題,需要我們引以為鑒。

1、「新村工廠」計劃,違背了工業布局的客觀規律

1973年韓國提出「新村工廠」計劃,推出該計劃的目的,是為了通過農村工廠化來提高農村非農業收入,從而縮小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和促進農村社會發展。同時,還試圖以此達到促進工業重新布局,將首爾、釜山都市區的工廠擴散到農村去的目的。但工業布局有其客觀規律性和科學性,農村交通不便、產品運輸成本增加、新村工廠普遍存在吸收勞動力困難問題、掌握技術後的熟練工不斷向大城市流動、帶來農村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一直困擾著「新村工廠」。新村工廠計劃最終放棄了。

2、農業過度保護,面臨難以承受的國際自由發展貿易沖擊

長期以來,韓國對進口的農產品課以很高的關稅,以此來保護本國農民的利益。在韓國的進口農產品中,100%以上高關稅的農產品多達142個。據韓國農村經濟研究院估算,如果以降低關稅、減少補助、開放農產品市場為主要內容的多哈回合談判達成協議,韓國的大米種植農戶的收入將減少10%-40%左右。事實上,1995年以來,開放貿易體系已對韓國農業形成了巨大的沖擊。盡管這些年來韓國政府採取給予農民農業補貼等許多優惠政策,但收效並不明顯。主要表現,一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擴大,1994年韓國城鄉居民收入幾乎沒有差距,但是到了2004年,農民收入只有城市工人的77%左右;二是農戶的負債率直線上升。很多農戶舉債過日子,甚至有人認為韓國的農家經濟已經到了破產的邊緣。

3、新村運動推動的「非民主形式」及其缺陷

韓國學者對其新村運動存在問題的看法,具有獨特的視角。一種代表性觀點認為,「新村運動」是由韓國中央政府(內務部)主導的事業,具有傳達上級旨意的自上而下運動的性質,其形式是非民主的,由此導致的一系列問題包括:其一,新村運動內容不能充分反映各地農村的特點和迫切需求;其二,自上而下以支援為主的事業,不知不覺中助長了農民的依賴思想,減弱了農民新村建設的自覺性;其三,追求外在、規模化的形式以及論成果為主的事業促進方式,妨礙了精神開發事業,降低了開發質量水準;其四,邊實踐邊歸納總結,理論准備的不足給發展帶來了一些缺陷。

(作者為江蘇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⑩ 韓國的農業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韓國農業資源稟賦非常稀缺,現有耕地面積1835.6千公頃(18.4%是農耕地),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積最少的國家之一。韓國農產品因此較多依賴國外進口。除了大米和薯類能基本自給外,其他糧食85%需要進口。另外韓國60%以上的牛肉、魚貝類,20%水果、禽肉和奶都需要從國外進口,只有砂糖和蛋可以完全自給。

韓國政府對農業一直採取保護扶植政策,農業補貼占韓國GDP的4.7%,居世界前列。韓國在農產品貿易上實行許可制和高關稅制以保護本國農業發展。韓國的農產品價格比國際農產品價格平均高2.85倍。不過在全球貿易自由化的進程中,韓國也不得不逐步開放農業市場。這使得相應的國內生產大幅度地減少。韓國農民經常組織遊行示威反對開放農產品市場。此外,韓國農民還宣揚「身土不二」的理念,勸誡韓國人要吃本國米、水果、肉等,以抵制外國農產品。

閱讀全文

與韓國農民是怎麼種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4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