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出師表是什麼意思
《出師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帥給君主上的奏章。這種表,或表明報國之心,或呈獻攻城掠地之策。歷來以戰名世者甚眾,以表傳後者頗少。惟獨諸葛亮的《出師表》不僅存之典冊,而且燦然於文苑。
臣諸葛亮上言:先帝創立帝業還沒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現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吳三國,我們蜀國人力疲憊,物力又很缺乏,這確實是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刻。然而,侍衛大臣們在宮廷內毫不懈怠,忠誠有志的將士在疆場上捨身作戰,這都是因為追念先帝在世時對他們的特殊待遇,想報效給陛下啊。陛下確實應該廣泛地聽取群臣的意見,發揚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揚志士們的氣概;不應該隨隨便便地看輕自己,言談中稱引譬喻不合大義(說話不恰當),以致堵塞忠臣進諫勸告的道路。
皇宮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宮吏都是一個整體,對他們的提升、處分、表揚、批評,不應該因人而有什麼差別。如果有營私舞弊、違犯法律和盡忠行害的人,陛下應交給主管的官吏,由他們評定應得的處罰或獎賞,用來表明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方針。不應偏袒徇私,使得宮內和宮外有不同的法則。侍中郭攸之、費禕、侍郎董允等人,他們都是忠良誠實的人,他們的志向和心思忠誠無二,因此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留給陛下。我認為宮中的事情,無論大小,陛下都應征詢他們,然後再去實施,這樣一定能補求欠缺疏漏的地方,獲得更好的效果。將軍向寵,性格和善,品德公正,精通軍事,從前經過試用,先帝稱贊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議推舉他做中部督。我認為軍營中的事務,都應與他商量,這樣一定能使軍隊團結協作,將士才幹高的差的、隊伍強的,都能夠得到合理的安排。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前漢興隆昌盛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後漢所以傾覆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時,每次與我談論這些事,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感到嘆息、惋惜痛心的。侍中郭攸之、費禕,尚書陳震,長史張裔,參軍蔣琬,這些都是忠貞賢良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麼漢室的興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來是一介平民,在南陽親自種田,只求能在亂世中暫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諸侯面前有什麼名氣。先帝不因我身世卑微、見識短淺,反而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廬里來訪問我,向我征詢對當今天下大事的意見,我因此十分感激,於是答應先帝願為他奔走效勞。後來遇到失敗,我在戰敗的時候接到委任,在危難的時候奉命出使東吳,從那時到現在已經二十一年了。先帝(劉備)知道我謹慎,因此在臨終前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我(諸葛亮)。自從接受任命以來,我日夜憂慮嘆息,擔心不能將先帝的託付的事情辦好,有損先帝的聖明。所以我在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荒涼的地方。現在南方已經平定,兵器已經准備充足,應當鼓舞並率領三軍,向北方平定中原。希望全部貢獻出自己平庸的才能,鏟除姦邪凶惡的曹魏,復興漢室,回到原來的都城洛陽。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並忠於陛下的職責的本分。至於對政事的斟酌興廢,進獻忠誠的建議,那是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責任。
希望陛下把討伐奸賊、復興漢室的任務交給我,如果沒有完成,就請治我重罪,來告慰先帝在天之靈。如果沒有勸勉陛下宣揚聖德的忠言,就責備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怠慢,來揭露他們的過失;陛下自己也應該認真考慮國家大事,征詢治理國國的好辦法,聽取正確的意見,深切追念先帝的遺訓。如果能夠這樣,我就受恩感激不盡了。現在我就要辭別陛下遠行了,面對奏表熱淚縱橫,不知說了些什麼。
『貳』 《出師表》是什麼意思講的是什麼
1、意思:《出師表》是諸葛亮在公元227年出兵伐魏,臨行時寫給劉禪的奏章。
2、內容:當時劉備已經死了四年,蜀國和吳國的聯盟已經破裂,荊州已經失守,蜀國實際只佔有益州,實力本來不厚,再加上連年戰爭,國力更加睏乏。於是諸葛亮派人和吳國修好,又親自領兵平定了南方少數民族地區的叛亂,穩定了後方,然後趁魏國君主曹丕身死、魏國大將司馬懿被貶的機會,抱著「不伐賊,王業亦亡;帷坐而待亡,孰與伐之』』的心情,出兵北伐,企圖鞏固蜀漢政權、消滅魏國進而統一中國,復興漢室。
『叄』 為什麼韓國人一定要會背出師表他們跟諸葛亮有什麼關系
毛關系!邊垂野人最會搶別人的歷史文化,自己沒有文化經典,就想把中華文化名人拉過來,一群SB!更可笑的是,現在竟然出現了許多「亮黑」,邊垂野人竟然如此重視文化名人,國人卻是輕視,這不是一種絕妙的諷刺?!
『肆』 經常在韓國節目X-Man里發現"出師表"這個詞 ,是什麼意思啊麻煩韓飯可以幫我解釋一下``
不知親有沒有度過諸葛亮的《出師表》?是其向皇帝言明忠誠與決心的表文,其實節目里的「出師表」也類似,明星嘉賓在節目開始前或選擇CP前,講一段話或表演一段節目來表明決心,旨在讓明星Show出自己,也增加節目的可看性。
韓國文化與我們的古漢語息息相關吶~
『伍』 韓國人也背出師表么
背啊!他們怎麼能不背啊,韓國比較正式的文字都是漢字,明朝的時候是咱中國的附屬國啊,看大長今了嗎?那些丑帽子大官整天都說什麼大明大明的,萬曆年間被打得皇帝都跑到中國了,還是明軍幫其趕走了日軍。明朝滅亡後,他們皇室還反清復明呢。
不過說到出師表,就自然聯想到三國,其實韓國倒是不太迷三國,就沒有日本那麼強烈的三國情結,你看現在的日本動畫漫畫,三國題材井噴啊!!大概古時候的兵書就是三國演義哦!
強烈討厭韓國,什麼?端午節是他們的?我去!你們那臉皮到底是有多厚啊?!
『陸』 韓國 重視 出師表
《新娘18歲》,也有的翻譯成《朗朗和檢察官》。
韓國不重視諸葛亮,片中是因為男方家是個傳統的家族,喜歡按照以前的模式走。
『柒』 b站背出師表是什麼梗
「背出師表」出自韓國電視劇《新娘十八歲》。
因為劇中的女主角背誦了一首出師表,從而被豪門公子看中,然後就嫁入了豪門,於是被網友們戲稱為只要會背出師表就能嫁入豪門。
劇情簡介
《新娘十八歲》又譯名(朗朗和檢察官),是2004年韓國kbs2電視台一月上檔的月火迷你連續劇,由金明旭、金正奎共同執導,韓智慧,李東健、劉惠晶、李多海等主演。
該劇是一部以類似漫畫手法展現的清新愛情喜劇。女主角是古怪精靈的十八歲高中小太妹,而男主角卻是嚴肅認真的二十八歲英俊檢察官,兩人的家族長輩訂下娃娃親,由命運的安排相遇,直到相知、相愛的故事。
『捌』 出師表是講了什麼事
1、意思:《出師表》是諸葛亮在公元227年出兵伐魏,臨行時寫給劉禪的奏章。
2、內容:當時劉備已經死了四年,蜀國和吳國的聯盟已經破裂,荊州已經失守,蜀國實際只佔有益州,實力本來不厚,再加上連年戰爭,國力更加睏乏。於是諸葛亮派人和吳國修好,又親自領兵平定了南方少數民族地區的叛亂,穩定了後方,然後趁魏國君主曹丕身死、魏國大將司馬懿被貶的機會,抱著「不伐賊,王業亦亡;帷坐而待亡,孰與伐之』』的心情,出兵北伐,企圖鞏固蜀漢政權、消滅魏國進而統一中國,復興漢室。
『玖』 韓國「出師表」是什麼意思
不知親有沒有度過諸葛亮的《出師表》?是其向皇帝言明忠誠與決心的表文,其實節目里的「出師表」也類似,明星嘉賓在節目開始前或選擇CP前,講一段話或表演一段節目來表明決心,旨在讓明星Show出自己,也增加節目的可看性。 韓國文化與我們的古漢語息息相關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