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唐朝時期世界各國都是什麼時期
唐朝(618年—907年[1] ),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東邊,日本飛鳥時代(600-710),奈良時代(710-7940,平安時代前期(794-967年)
朝鮮,統一新羅時代
越南,基本歸唐管轄。
西南,印度,拉其普特時期
中東,阿拉伯帝國(阿拉伯語:الامبراطورية العربية,632年—1258年),唐代以來的中國史書均稱之為大食,而西歐則習慣將其稱作薩拉森帝國
北方,俄羅斯,6世紀,東斯拉夫人逐漸向俄羅斯的歐洲部分等地區遷徙。862年,以留里克為首的瓦朗幾亞人征服東斯拉夫人,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建立了基輔羅斯。12世紀分裂為若干獨立公國。1237年蒙古軍隊入侵,建立欽察汗國。
歐洲,英國
居住在德國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麥南部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以及來自萊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從5世紀中葉起陸續侵入不列顛。入侵過程延續約一個半世紀。入侵者洗劫城鎮和鄉村,不列顛人被殺戮或淪為奴隸,有的被驅趕到西部、西北部山區,或被入侵者同化,形成後來的英格蘭人,或稱英吉利人。
到7世紀初,入侵者先後建立起7個強國:東部和東北部盎格魯人的麥西亞、諾森伯利亞和東盎格利亞,南部撒克遜人的威塞克斯、埃塞克斯和蘇塞克斯,東南部朱特人的肯特。這個時期史稱「七國時代」,也成為了後來的英格蘭王國的雛形。英格蘭這個名字源自「盎格魯人」(Angles),其原名「Engla-lond」意為「盎格魯人之地」,後音譯變成了England。而古英語就是盎格魯人的語言的意思。至今,盎格魯撒克遜還用來代指英國人或者英國後裔。
6世紀末,基督教傳入英國。597年,羅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590~604在位)派修士奧古斯丁到英格蘭傳教。到7世紀下半葉,英格蘭全境基本上都皈依了羅馬基督教。
丹麥入侵
從8世紀末開始,以丹麥人為主體的斯堪的納維亞人屢屢入侵英國。為抗擊丹麥人,威塞克斯王國國王埃格伯特(約802~839在位)於827年統一七國,建立統一的英格蘭王國。
到9世紀末,丹麥人已在大不列顛島上建立大片居留地。879年,阿爾弗烈德大王和丹麥人訂立條約,將英格蘭東北部劃歸丹麥管轄,稱為「丹麥區」。
10世紀初,阿爾弗烈德大王的後繼者逐漸收復丹麥區。
法國,法蘭克王國成立,丞相丕平成實際統治者。加洛林王朝,查理大帝
好累,其他的你自己網路吧
⑵ 唐朝中後期相當於日本和韓國的哪個朝代
唐王朝公元618—907年(唐王朝剛剛建立朝鮮半島進入三國時代最終被新羅統一)。
朝鮮半島:新羅王朝公元前57年~935年。
日本:奈良時代即以奈良(平城京)為都的時代。自710年(和銅三年)定都平城京,至784年(延歷三年)遷都長岡京,共計74年。平安時代即以平安京(京都)為都城的歷史時代,始於794年(延歷十三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終於1185年(文治元年)鐮倉幕府成立,歷經400年。
⑶ 中國的唐代時韓國是什麼朝代
對對年表就一清二楚了。
高麗、新羅、百濟、萁子朝鮮、衛氏朝鮮
太祖 李成桂 1335年—1408年,在位期間1392年-1398年
定宗 李芳果 1357年—1419年,在位期間1398年-1400年 太祖嫡次子
太宗 李芳遠 1367年—1422年,在位期間1400年-1418年 太祖嫡五子
世宗 李 祹 1397年—1450年,在位期間1418年-1450年 太宗嫡四子
文宗 李 珦 1414年—1452年,在位期間1450年-1452年 世宗嫡長子
端宗 李弘暐 1441年—1457年,在位期間1452年-1455年 文宗嫡子
世祖 李 瑈 1417年—1468年,在位期間1455年-1468年 世宗嫡次子,端宗之叔父
睿宗 李 晄 1450年—1469年,在位期間1468年-1469年 世祖嫡次子
成宗 李 娎 1457年—1494年,在位期間1469年-1494年 世祖嫡長子德宗李暲嫡次子,睿宗侄子
燕山君 李 隆 1476年—1506年,在位期間1494年-1506年 成宗長子
中宗 李 懌 1488年—1544年,在位期間1506年-1544年 成宗嫡長子,燕山君之弟
仁宗 李 岹 1515年—1545年,在位期間1544年-1545年 中宗嫡長子
明宗 李 峘 1534年—1567年,在位期間1545年-1567年 中宗嫡次子
宣祖 李 昖 1552年—1608年,在位期間1567年-1608年 中宗庶七子德興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明宗庶侄
光海君 李 琿 1575年—1641年,在位期間1608年-1623年 宣祖庶次子
仁祖 李 倧 1595年—1649年,在位期間1623年-1649年 宣祖庶五子元宗李琈之長子,光海君庶侄
孝宗 李 淏 1619年—1659年,在位期間1649年-1659年 仁祖嫡次子
顯宗 李 棩 1641年—1674年,在位期間1659年-1674年 孝宗嫡子
肅宗 李 焞 1661年—1720年,在位期間1674年-1720年 顯宗嫡子
景宗 李 昀 1688年—1724年,在位期間1720年-1724年 肅宗庶長子
英祖(英宗) 李 昑 1694年—1776年,在位期間1724年-1776年 肅宗庶四子
正祖(正宗) 李 祘 1752年—1800年,在位期間1776年-1800年 英祖次子庄獻世子李愃之次子
純祖(純宗) 李 玜 1790年—1834年,在位期間1800年-1834年 正祖庶長子
憲宗 李 奐 1827年—1849年,在位期間1834年-1849年 純祖嫡長子孝明世子(翼宗/文祖)李旲的嫡子
哲宗 李 升 1831年—1863年,在位期間1849年-1863年 庄獻世子第三子恩彥君李裀之孫,父為恩彥君第三子全溪大院君李壙
高宗 李 熙 1852年—1919年,在位期間1863年-1907年 庄獻世子第四子恩信君李禛之曾孫,祖父南延君李球為仁祖嫡三子麟坪大君第六代孫,父為南延君第四子興宣大院君李昰應 純宗 李 坧 1874年—1926年,在位期間1907年-1910年 高宗嫡長子
⑷ 韓國在唐朝是叫啥
唐朝早期,朝鮮半島是三國分裂狀態。
唐朝聯合西南的新羅國,消滅了其他兩國。並瓜分了兩國領土。基本上以大同江為界。北方歸唐朝,南方歸新羅。當時平壤在北方。
之後,就是唐朝和新羅國共同佔有朝鮮半島。
唐朝滅亡後,新羅國也逐漸崩潰,出現後三國時代。其中的高麗國消滅了其他國家,獨占朝鮮半島。
現在的韓國按地理位置應該屬於那時的新羅王國。
⑸ 與中國各個朝代相對應的韓國各朝代都是什麼
1、中國的秦漢時期---朝鮮半島屬於「三韓」時期(馬韓、辰韓和弁韓)
古代朝鮮半島南部有三個小部族,它們是馬韓、辰韓、弁韓,合稱三韓。當時朝鮮半島北部為漢四郡(衛滿朝鮮被漢朝所滅,設立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及臨屯郡,史稱漢四郡)。
2、中國的魏晉秦漢南北朝時期至唐朝前期---朝鮮半島的「三國」時期(高句麗、新羅、百濟)
朝鮮三國時代(삼국시대)是指在公元前57年到公元668年之間占據遼東和朝鮮半島的三個國家高句麗(註:不同於高麗)、百濟、新羅。7世紀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南地區,開啟了統一新羅時代。
朝鮮半島三國時代與中國三國時代的不同,它不是由一個國家分裂而形成而是三國不同發展而形成的,最後也未統一到同一個國家。「三國時代」一詞存在爭議,高句麗歷史應該歸屬中國。
3、唐朝前期至五代十國中期---朝鮮半島屬於新羅時期
新羅(韓語:신라,英語:Silla,公元前57年~935年),朝鮮半島歷史上的國家之一,其母體為三韓之中的辰韓,首都位於金城(今韓國慶尚北道慶州市)。
4、五代十國後期至明朝前期---朝鮮半島屬於高麗時期
高麗(918年-1392年),又稱高麗王朝、王氏高麗,是朝鮮半島古代國家之一。公元918年,泰封君主弓裔部下起事,擁立王建為王,935年合並新羅,936年滅後百濟,實現了「三韓一統」。高麗都城為開京(今朝鮮開城)。
國土大體上相當於今天朝鮮半島中南部,11世紀中葉後以千里長城與遼、金為界。西北在12世紀的高麗睿宗時期達到鴨綠江沿岸,東北在高麗末年的恭愍王時期擴張到甲州(今朝鮮甲山郡)、吉州(今朝鮮吉州郡)一線。
5、從明朝中後期到清朝末期---朝鮮半島屬於李氏朝鮮
朝鮮王朝(朝鮮語:조선왕조,1392年—1910年),又稱李氏朝鮮,簡稱李朝,是朝鮮半島歷史上最後一個統一封建王朝 。
1392年,李成桂取代王氏高麗而建國。朝鮮王朝的首都初在高麗王朝的故都開京(今開城;又稱松都),1395年定都於漢城(今首爾)。1398年,第一次王子之亂後再度遷都開京;1400年,第二次王子之亂後最終定都漢城。經過對北方的開拓,到15世紀中葉,朝鮮王朝的國土基本定型,大致相當於當今朝鮮和韓國的總和,北方以鴨綠江和圖們江同中國為界。
⑹ 中國唐朝貞觀之治的時期,韓國處於什麼時代那時候女子服飾是怎樣的
處於新羅,百濟對峙時期。
新羅完全適用唐代公服制度是在真德女王2年間(公元648年)。金春秋前往唐請兵的時候請求唐太宗修改章服,要求跟隨中華服飾制度,所以唐太宗賜了衣、帶等。在真德女王3年間施行「始服中朝衣冠」第一次開始穿中國衣冠。在文武王4年(公元665年),連婦女的服制也按唐制來制定,自韓國官服制度轉換成唐代服飾制度後,一直到朝鮮王朝末期都沒有改變。
⑺ 我們國家是唐朝的時候,韓國叫什麼
那時候朝鮮半島有新羅、百濟、高句麗三個國家,其中高句麗主要位於現在朝鮮,新羅大體在韓國本土部分,百濟領土在半島南端含濟州島。因此根據你的問題,韓國那時候分為新羅和百濟兩個小王國。
⑻ 唐朝鼎盛時期的時候,韓國和日本是什麼樣的
唐初時日本不統一,大化改新後大和國時代結束,到唐朝中葉進入奈良時代(因為定都奈良)。那時日本屬於比較落後弱小的封建國家,模仿中國,與中國交好,派遣遣唐使來中國。對中國年年進貢,歲歲稱臣。生產力發展水平相當於我們的商周,漢朝。遣唐使帶去了很多先進的生產技術,經濟也在聖德太子的執政下大力發展。
韓國沒日本那麼好運統一了,南韓北韓真是從歷史上打到現在。那時候還沒有韓國,只能說是朝鮮 半島,在遼東半島上有三個少數名族國家,百濟、新羅、高句麗(不是高麗),這三個國家互相共存。女子服飾跟漢服差不多,稍加改進。
那時候處於新羅,百濟對峙時期。有點像我們國家的戰國時期,三足鼎立。那個時候韓國還沒有發明文字,也是全用的漢字,如今他們的古籍里,能找到的也全都是漢字。
韓國比之日本要稍微好一點,畢竟離我們比較近,可仍然落後我們一百多年。但他們似乎不願意承認這段歷史。
⑼ 韓國在唐朝是叫啥求答案
現在的韓國按地理位置應該屬於那時的新羅王國。
韓國,全稱大韓民國(Republic of Korea),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西瀕臨黃海,東南是朝鮮海峽,東邊是日本海,北面與朝鮮相鄰。總面積10.329萬平方公里,主體民族為朝鮮族,通用韓語,首都為首爾。
1948年,朝鮮半島南北先後成立大韓民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950年,爆發朝鮮戰爭,1953年7月27日,依朝鮮停戰協定,朝韓雙方停戰。20世紀60年代以來,韓國政府實行了「出口主導型」開發經濟戰略,經濟高速增長。
2021年7月2日,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在第68屆貿易和發展理事會會議中通過韓國地位變更案,正式將韓國認定為發達國家。
韓國是一個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是APEC、世界貿易組織和東亞峰會的創始成員國,也是經合組織、二十國集團和聯合國等重要國際組織成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