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韓國人在稱呼上有什麼講究謝謝!
在社交禮儀上,韓國一般不採用握手作為見面的禮節。握手時講究使用雙手,或是單獨使用右手。在晚輩、下屬與長輩、上級握手時,後者伸出手來之後,前者須先以右手握手,隨手再將自己是左手輕置與後者的右手之上。 在韓國,婦女和小孩一般情況下,婦女不和男子握手,以點頭或是鞠躬作為常見禮儀。 在稱呼上多使用敬語和尊稱,很少會直接稱呼對方的名字。要是對方在社會上有地位頭銜的,韓國人一定會屢用不止。
服飾禮儀
社交場合中,大部分韓國人會講英語,對講日語的人沒有好感。 在韓國,穿衣上不會過於前衛,是莊重保守的。男子一般上身穿襖,下身穿寬大的長檔褲,女子一般是上穿短襖,下穿齊胸的長裙。
餐飲禮儀
韓國人在一般的情況下喜歡吃辣和酸。主食主要是米飯、冷麵。菜餚有泡菜、烤牛肉、燒狗肉、人參雞等等。總體來說,韓國人的菜品種不是太多,而且其中的絕大多數都比較清淡。一般來是說,韓國的男子的酒量都不錯,對燒酒、清酒、啤酒往往來者不拒,婦女則多不飲酒。平日,韓國人大都和茶和咖啡。但是,韓國人通常不喝稀粥,不喜歡喝清湯。韓國人一般不喜歡吃過油、過膩、過甜的東西。不啻鴨子、羊肉和肥豬肉,至於熊掌、虎肉。吃飯時,一般用筷子。為環保,韓國人的會為你提供鐵餐具。與長輩吃飯時不許先動筷子,不可以用筷子對別人指指點點,用餐完畢後將筷子整齊放在餐桌的桌面上。吃飯時,不宜高談闊論。吃東西時,嘴裡響聲太大,也是非常丟人的。在韓國人的家裡宴請時,賓主一般都是圍坐在一張矮腿方桌周圍。盤腿席地而坐。在這種情況下,切勿用手摸腳,伸直雙腿,或是雙腿叉開,都是不允許的。
習俗禁忌
韓國人珍愛白色。國花是木槿花,松樹為國樹,喜雀為國鳥,老虎為國獸。忌諱數字是"4"和"13",在發音與"死"相同的緣故,韓國人對相似的"私""師""事"等最好不要使用。
韓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很強,反對崇洋媚外,倡導使用國貨。在贈送禮品時,最好選擇是鮮花、酒類和工藝品。最好不是日本貨。
韓國有男尊女卑的講究,進入房間時,女人不可以走在男人的前面,女人須幫助男人脫下外套,坐下時,女人要主動坐在男子的後面。不可以在男子面前高聲談論。
㈡ 應該怎麼誇別人家的孩子
1、不要為了取悅大人而「欺騙」孩子,真誠的面對每一個孩子。為了成人世界的交際,通常孩子都是感情的橋梁,誇獎孩子是寒暄最好的方式。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最真實的可愛之處,不要信口開河,信手拈來,那些客套的溢美之詞也不會有真誠的回應。
2、不要一味誇贊外表。對於孩子的贊美大多從外表開始,女孩漂亮、男孩帥氣,並不是不能這樣誇,只是不要一味走外貌協會路線,能更多的走走心,對於品格、行為習慣的贊美對孩子才是最好的鼓勵。無論對自己的還是別人家的孩子。
那麼面對過多的誇贊又怎樣引導孩子有一顆平常心呢?一定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是非觀。「什麼是帥氣?不是穿什麼衣服、長什麼臉孔,知識豐富的男孩最帥氣!這是我一直給老大灌輸的。所以他說出的他們班最帥的男孩是因為這個小朋友懂得知識最多,回答問題最快,所以最帥氣。
我們總是過低的估計了孩子對大人和這個世界的觀察,過高的估計了我們對孩子的理解和把控,所以才會有很多的「不拘小節」,真誠的誇獎、對於美的行為和品格的誇獎才是對孩子有益的行為。
㈢ 怎麼誇獎小孩子
誇獎小孩子可以採用以表揚的方式為主,如告訴孩子,今天寶寶表現得特別乖或者寶寶太懂事了!
㈣ 小孩子的韓語怎麼說
樓上說的意思是:小鬼,我愛你 感覺很貼切``呵呵`` 不過「小孩子」有很多種稱呼:아이(a yi),아가(a ga),애(ai) 你替換用就可以`` xxx,사랑해!! xxx,ca lang hai!
㈤ 韓國人會怎樣回應別人對他的贊美,比如你說她很漂亮或者她得衣服很好看,她怎麼回應你。謝謝。
一般都會欣然接受,然後笑著說謝謝。
韓國人一般不會象中國人,遇到別人的誇贊還要謙讓一番
㈥ 韓國人最常用的禮貌用語是什麼
韓國:禮貌教育從小抓起
初次和韓國人打交道時,發現他們無論大人小孩,在問候別人的時候一定會先鞠躬,至少也是要上身欠一欠,然後面帶微笑地問候。「韓國人為什麼會這么講禮貌?」「韓國人從什麼時候開始養成這個好習慣的?」……這些問題直到兒子上了幼兒園,我才找到一些答案。
兒子初來韓國時剛滿2周歲。記得那時早上送兒子去幼兒園,一直要把他送到班級門口,每次老師一定要馬上迎上來和我們鞠躬問候。剛開始,兒子不懂得向老師問好,但在幼兒園生活幾天以後,他見到老師也會鞠躬問候了。每一次當我要離開時,老師還會要求兒子向我鞠躬道再見,在老師每天這樣的教育下,我也像進行了一次禮貌禮儀的學習。期末,兒子從幼兒園帶回來一張照片,是兒子接過園長頒發獎狀時的情景,只見兒子也是雙手接過獎狀並作鞠躬狀。老師的言傳身教,讓孩子從小感受一點一滴的禮貌教育,這是韓國人講禮貌的原因之一。
另外,孩子的良好禮貌習慣養成和家長教育也是分不開的。有一次,我去一位韓國朋友家玩,她那15個月的兒子雖然還不會說話,但那位媽媽還是馬上叫他向我問候。那個小不點還真的模仿媽媽的動作向我深深地鞠了一個躬。可見,韓國父母對孩子的禮貌教育,從孩子懂事起,甚至是從孩子還不會說話的時候,便滲透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並在生活點滴中不斷得到強化和鞏固。
得一本書上說:禮貌是衡量一個社會、一個民族的文化層次和文明程度高低的一個標准。幾年的韓國生活,我不敢說韓國人的文化層次和文明程度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程度,但他們良好的禮貌禮儀確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初次和韓國人打交道時,發現他們無論大人小孩,在問候別人的時候一定會先鞠躬,至少也是要上身欠一欠,然後才是面帶微笑的問候。與人握手的時候,一定是伸出右手,同時左手搭在右手的小手臂上,上身欠一欠。在一些公眾場合的迎賓小姐,在向大家鞠躬的時候,一定是鞠躬後上身在下面停留幾秒鍾,然後才直起上身的姿勢。韓國人的問候無處不在,走在韓國,無論是在銀行,還是在醫院、百貨商店,你都能聽到他們親切的問候聲,感受到他們的良好禮貌。雖然只是一聲簡簡單單的問候,卻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被尊重和被關心的感覺,心情也會變得很愉快。
「韓國人怎麼會這么講禮貌?」「韓國人從什麼時候開始養成這個好的習慣?」……這些問題一直盤旋在我的腦中,直到兒子上了幼兒園,我才找到一些答案。
兒子初來韓國時剛滿2周歲,對於韓國人的禮貌和語言一點不懂,但幾個月的幼兒園生活後,我卻看到了他身上可喜的變化。以前看見大人無動於衷的他,看見熟人會主動上前鞠躬問候了,遇到不認識的人,只要大人在一旁提醒,他也能上前鞠躬問候,「爺爺好!」「奶奶好!」「老師好!」「小哥哥好!」……才2歲的小人給人家鞠躬也是腰彎得很低,頭差不多快要碰到地上了,作為媽媽的我每每看到此情此景真是又高興又覺得好笑,不禁感嘆幼兒園老師教育作用之大了。
記得那時每天早上送兒子去幼兒園,是一直要把他送到班級門口,每次老師只要在,看見我們到來,一定是馬上迎上來,雙手握著放在小腹部,很正規的和我們鞠躬問候。剛開始,兒子不懂得和老師也要這樣問候,但幾天幼兒園生活後,他也能做到見到老師也象老師那樣問候了。每一次當我要離開時,老師還會要求兒子向我鞠躬道再見,在老師每天這樣的教育下,我也象進行了一次禮貌禮儀的學習。每一次,在幼兒園的走道里,無論遇到哪一位老師,認識的也好,不認識的也罷,她們都一定會主動和父母問候的:「媽媽,您早!」「媽媽,請慢走!」……她們良好的禮貌總讓我有些許的感動。我想老師課堂的教育固然是很重要,但老師對孩子言傳身教的作用也一定是忽視不了的。
春節時小侄子小侄女見面,發現他們對長輩十分尊重,給他們禮物或者壓歲錢時,他們一定是雙手接過,鞠躬道謝的。後來,看見兒子從幼兒園帶來的照片,是兒子接過院長頒發的獎狀的情景,只見照片上的兒子也是雙手接過獎狀身體鞠躬狀的,覺得小孩子從小一點一滴禮貌教育的影響灌輸,也是他們韓國人能夠長大以後這么講禮貌的一個原因之一。
另外,我想孩子良好的禮貌習慣的養成和父母的教育也是分不開的。
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和一位鄰居在電梯里碰見,當時她十歲的兒子也在一旁。我們大人互相問候後,只見鄰居馬上示意兒子向我問候,孩子很聽話,馬上向我鞠躬問候。路過門衛時,媽媽也不忘提示孩子向門衛叔叔問候,我注意到媽媽也是一同問候的。自那次後,那個孩子不管在哪裡看見我,都一定會主動和我鞠躬問候。不只是這個孩子,只要是認識我的孩子,一般都能主動或者在大人的提醒下,和我問候。還有一次去一位韓國朋友家玩,看見了她15個月的兒子,孩子當時還不會說話,但媽媽還是馬上叫他向我問候,只見那個小不點還真的模仿媽媽的動作和我鞠了一個躬。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韓國父母對孩子的禮貌教育,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從孩子懂事起、從孩子還不會說話之際,禮貌教育滲透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禮貌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得到強化和鞏固,難怪……
時常的,在電視、電台會有一些公益廣告,有教育孩子要孝順父母的,也有教育大家節約用水的,也有教育公司職員接電話的禮儀的……在這樣的一個社會大氛圍中,孩子每天受到耳濡目染的影響。就如同我們古代的孟母三遷一樣,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作用之大也是不可忽視的吧。
總覺得,一種好的習慣的養成,不是靠一天兩天的突擊學習就可以學到的,而是要靠日積月累的反復強化、鞏固,才能形成一種習慣,相信禮貌教育也如此。
㈦ 韓國人對中國的看法
我們把韓國人分成兩類,一類是來過中國的;一類是未曾到過中國的。為什麼會這么分呢?因為這中間有很大的差別。整體來說,來過中國的韓國人,80%是誇中國好的。尤其到過北京、上海等地方之後,他們終於了解了中國的發展是多麼迅速,所以也不大敢編瞎話說中國不好。但絕大部分韓國人是沒有來過中國的,中國對於他們來說還是很神秘,他們對中國的了解也只停留於電視、報紙的媒體報道。但是很遺憾,韓國的電視、報紙媒體,是不大會說中國好話的。很多報道中國的新聞,都關注於貧困邊遠山區。而且基本上只要中國有負面新聞,一定會出現在韓國的各大媒體上。本人經歷過最誇張的一次是,前一陣哈爾濱因供水問題,停水四天。這則我認為不是什麼重要事情的新聞,竟然上了韓國的電視新聞。但是回頭想想,我們的新聞似乎也總報國外的戰爭啊,災難啊,也就釋然了。不過,這的確還是影響到很多韓國人看待中國的態度。
因為長期以來都沒有對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發展變化作詳細的報道,韓國人大都不知道中國人到底是怎麼生活的。有的韓國人甚至很白目地問:中國有電視么?中國有蘋果么?跟美國有點相似的是,韓國老百姓們越來越不關心韓國以外的事情,他們總是滿足於自給自足的經濟狀態之中,對於鄰國,尤其是中國的變化,幾乎不大關心。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我保護欲,使得他們看不上任何地方和任何東西,哪兒都沒韓國好。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是,韓國人的這些自大並不是只針對於中國,對很多他們覺得不如自己的國家,他們的態度都這樣。遇到這種人的時候,我常常就是笑笑,笑他們的無知。像我同學在韓國就遇到一個韓國人,他的無知,已經到了無可救葯的地步。那個韓國人去過中國,說中國很多大樓里的電梯,需要專人去管理的,因為中國人都不會按電梯。我同學聽了,差點沒氣暈過去。
韓國的平均收入要比我們高很多,所以韓國人到中國後,就感覺到了物價的便宜,這也是他們愛裝大爺,職高氣昂的原因。他們面對中國人也有那麼點施捨跟憐憫的態度,雖然是對你好,但有那麼點變味。不過我的韓國教授曾經說過一句話,讓我很感動。他當著我的面跟所有的韓國人說:韓國的人口只有4000多萬,但在中國,比韓國人有錢的人遠不止4000萬,所以千萬不要以為中國都是窮人。有錢的中國人,你們都還沒見識到呢。但是可惜的是,能像我教授這么思考問題的韓國人太少了。
另外一點我開篇就提到了,韓國人大部分都非常直接,說話跟待人接物都是這樣。所以他們常常就直接問台灣問題啊,歷史問題啊,從來不避諱。那麼韓國人最關注中國的什麼問題呢?
治安
韓國的治安是比較好的,這點我很羨慕。所以韓國媒體很愛在中國的治安差問題上大做文章。都會一再地提醒來中國的韓國遊客,一定要防小偷,防搶劫。曾和去過中國的一個韓國女生聊過這個問題。她說在中國xx城市讀書的時候,她的宿舍附近八個月內死了好幾個人。每次說到這個問題,我都啞口無言。因為中國那麼大,管理起來的難度,他們是想像不到和無法理解的。
中國到底窮不窮?
去過韓國的人會很納悶,為什麼中國跟電視上看到的不一樣。有些韓國人甚至認為中國只有北京、上海這些地方才比較繁華,其他地方依然是象某些導演拍的那樣,黃土連天。有些韓國人甚至問:你在中國上學,每天要爬山么?韓國土地小,貧富差距也小。所以他們無法理解中國那麼大的土地上,貧富差距是很大的。但是一旦他們去過除北京上海以外城市之後,他們就知道中國老百姓真正的生活水準了。象我同學曾帶他的教授去沈陽,他教授驚訝不已,原來沈陽那麼大、那麼繁華。因為在韓國,大城市真的不多。
中國到底有多大?
韓國人的地理知識是差到一個境界的。他們很多人都還不知道,中國到底有多大。所以當我告訴他們,在中國有的學生上大學後,要坐2天的火車才能回家。他們都嚇得要命。要知道,在韓國,從南到北,也不過5個小時。
中國的空氣
韓國的空氣質量很好。所以一有風沙,韓國人就埋怨說是中國那邊刮過來的,開始聽來很氣,但後來發現這也不能完全怪韓國人,他們的媒體就是這么報導的。比如寒流啊,在他們的嘴裡,都是從中國方向來的。所以很多韓國人覺得中國空氣臟,城市也臟。但就像有位博友留言說的那樣,要感謝中國治理黃沙問題啊,不然韓國也要變成沙漠了。
中國人的生活到底怎麼樣?
韓國土地小,基本上種植的經濟作物很少,所以他們的蔬菜種類,水果種類都少得可憐。桔子永遠都是那麼一種,桃子也是,蘋果也是。你幾乎看不到各式各樣的水果。但韓國人還自認為很不錯了。但來過中國以後,他們就傻眼了,中國超市裡的水果種類,可是應有盡有。豬肉,牛肉便宜到不行,所以他們對於中國的生活到底怎麼樣,還是很糊塗。
歷史問題
這個問題在我來韓國這幾年期間內,只有兩個韓國人問過我。他們都在不斷地鼓吹韓國的那點歷史,然後說中國人擅自把屬於他們的歷史給改了。遇到這種事,我向來不愛爭辯,讓他們自己意淫去吧。對於幾乎沒什麼可值得稱道的歷史的韓國人而言,也就只剩來意淫一下中國的歷史了,不然韓國的那些歷史學家要靠什麼吃飯?
西藏、新疆
如果去過中國的西藏、新疆,韓國人都覺得是非常榮耀的事。對於一個單一民族的國家來說,民族的多元化是他們非常感興趣的。尤其對於西藏和新疆的未知與神秘。讓很多韓國人都希望去那裡看看。
隨著在中國的投資的韓國企業越來越多,再加上中國旅遊業的越來越繁榮,來過中國的韓國人越來越多,對於中國的了解也越來越正面了。這些人對中國的印象是發展太快了。很多韓國人都跟我說,中國將來一定是很強大和很了不起的國家。在韓國,很多很多的漢語學館,是緊隨英語之後的第二大外語。越來越多的韓國人開始加入到學習漢語的行列中來。
韓國人是既害怕我們的強大,又期望我們的強大。害怕我們強大欺壓他們,期望我們強大幫助他們。所以,朋友們,如果遇到很白目和很自大的韓國人,不妨學學我,一笑置之。其實他們本質並不壞,只是比較無知。但何必為了這些無傷大雅的事跟無知的人計較呢?我們只用實力說話,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