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韓國春節哪些風俗跟我們不相似
吃得不一樣,禮儀不一樣!在韓國最重要的日子不是春節是八月十五,他們沒有陰歷陽歷之分所以八月十五最重要,其次是元旦最重要,元旦你可以查一下kbs歌謠,然後是春節,春節只放假三天,而且都會從首爾回到老家過節,街上基本上沒有人,有的連店鋪都不開!他們叫中國100元為大紅幣。
中國人的春節也是韓國人的春節,是同一天。但韓國春節的傳統風俗與中國有區別。在韓國,春節是僅次於中秋節的第二大節日。
春節在韓國叫「舊正」,也就是農歷新年。「舊正」在韓國是僅次於中秋節的全民族節日。每逢春節,全國都沉浸在一片喜悅和祥和的氣氛之中。
過春節時,最重要的活動是祭祀祖先。韓國人祭祖有嚴格的說法,僅供桌的擺法就有「魚東肉西」、「頭東尾西」、「紅東白西」、「棗栗梨柿」、「生東熟西」、「左飯右羹」等規則,祭祀的程序也很嚴格。
每年春節一到,韓國婦女都穿上漂亮的民族盛裝,從早到晚都要在廚房裡忙活,嫁到韓國的外國姑娘也要同韓國婦女一樣從早忙到晚。
祭祀了祖先,晚輩就要給長輩拜年了,長輩要給拜年的晚輩壓歲錢。春節期間,平輩人見面的寒暄是「新年多福」。春節時總有不能回家過年的人或者露宿街頭無家可歸者,政府和市民團體就組織起來為他們過春節,讓他們在春節期間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韓國人春節往往都要互贈禮物,禮物的范圍很廣,如牛排、黃花魚、傳統點心、健康食品以及午餐肉、香油、蘑菇、柿餅、日用品等等,禮物都要包裹起來,而包裹的顏色以嫩粉色居多。
韓國春節的第一道風景是「歸省」———回家探親。每年除夕之前,就會出現一幅數千萬人大流動的回家探親壯觀場面。昔日車水馬龍的首爾,突然清靜起來,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馬路上成串的汽車,變得稀少了許多。然而,在全國各條高速公路上,在各機場、火車站、汽車站里,卻是人山人海。人們利用各種交通工具,趕在大年初一之前回到故鄉。韓國是一個汽車發達的國家,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汽車,每逢春節,300多萬輛私家車,擁擠在各條高速公路上,形成數百公里長的車流。此時,韓國交通台是最忙碌的,不斷報道路況,引導車流,以便讓歸心似箭的人們早一點歸省全家團聚。
大年初一,最鄭重而庄嚴的禮儀是「祭禮和歲拜」。這是春節的核心內容,也是最具特點的第二道風景。在房屋的正室上方,擺放著祖宗的畫像。供桌上擺著各式供品,物品擺放規則極其嚴格,有「魚東肉西」、「頭東尾西」、「紅東白西」、「生東熟西」、「左飯右羹」等講究,供品還有「棗栗梨柿」、「米糕片湯」等。祭祀的程序嚴格按家譜排位,全家身著傳統民族服裝,依次向祖先鞠躬磕頭,祈求祖宗創下的家業興旺發達。
祭禮完畢後,全家才能吃大年初一的第一餐,而這一餐必須是「米糕片湯」。韓國人把春節食品統稱為「歲餐」,「米糕片湯」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第一餐。韓國米糕用大米粉製成,經壓製成圓柱形後再切割成圓形片狀,類似中國的水磨年糕,只是形狀不同。韓國朋友對記者說,古代的韓國人崇尚太陽和清潔的白色,白色的小圓狀米糕片既代表太陽,同時也象徵著辭舊迎新,一切從新開始。正月初一早晨吃「米糕片湯」寓意著迎接太陽的光明和萬物更生的純潔。「米糕片湯」的湯,韓國人也很講究,古時是用山雞湯,如今則用牛肉湯或雞湯。「米糕片湯」里,各地區根據生活習慣不同,有的加點蘑菇、蔬菜,也有放入韓式「饅頭」的。所謂「饅頭」是帶餡的「餃子」,因為在韓國把「餃子」稱為「饅頭」。
吃罷「米糕片湯」,隨後要舉行「歲拜」,家中晚輩向父母長輩拜年磕頭,感謝父母養育之恩,祝願父母健康長壽。此時,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壓歲錢」多少根據家庭經濟狀況而定。韓國朋友介紹說,這種祭禮和歲拜之所以延續千年,關鍵是韓國崇尚儒教,視「忠、孝、禮」為家族之「魂」,世代相傳。「歲拜」之後,全家出動,要到祖先的墓前掃墓,以緬懷祖先的恩德。
韓國春節的第三道風景,是洋溢著傳統風情的全家樂:春節期間要進行歲妝、歲畫、福笊籬、趕夜光鬼等。見面拜年的第一句問候是「新年多福」。在娛樂游戲上,韓國家庭最喜歡玩的是「擲木四」和「花牌」(相當於中國的擲色子和撲克牌)。此外,每個家庭還會准備蜜糯油果、桂皮湯、八寶飯和肉片等食品接待前來拜年的親朋好友。韓國人春節也有互贈禮物的習俗,禮物主要以食品為主,例如牛排、黃花魚、傳統點心等。禮物包裝也有特點,大都是用粉色四方形綢布包紮,給人一種喜慶之感。春節前,各地商場競相推出特色禮品,招攬顧客,價格也隨著行市見漲。韓國人的年夜飯講究自家動手,在家中就餐,幾乎沒有在飯店吃年夜飯的。春節期間,幾乎所有飯店都關門停業。近年來,許多海外打工者來到韓國,為讓外國人能夠體驗韓國春節的歡樂,政府和一些民間團體也組織他們一起過春節。
韓國既是一個非常遵從傳統的國度,同時也是一個現代化生活快節奏的國家,春節讓人們從都市的喧囂繁忙中暫時解脫出來,在家鄉祭祖祈願家庭平安的時候,得到的是一種心靈上的滿足。難怪韓國朋友說,「舊正,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吉祥。」
B. 用漢字寫對聯的韓國人受關注,韓國人過年有哪些習俗
韓國過春節與我國不同步,白紙寫春聯,本來的喜慶被他們玩壞了!韓國春節為何選“立春”?他們沒學錯,我國古代春節就這么過!廢除漢字50年,韓國人過春節寫春聯,為何依然用漢字?
春節作為一個傳統的節日,在韓國經歷了一段“等待”的歷程,直到1985年,它才以“民俗日”的名稱再次出現在韓國民眾的生活中。1999年,韓國正式恢復了春節這個節日,時間就是中國傳統春節的“立春”日。韓國規定,春節放假三天,是一年中假期最長的,足見他們對春節的重視與依戀。
C. 韓國春節的風俗與我國春節的風俗有什麼不同
韓國春節的風俗與我國春節的風俗不同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拜年:
中國人與韓國人到春節時都有拜年的習俗,但是兩國在拜年的細節上有所不同。首先是拜年的順序不同。中國人給父母或其他長輩行禮後,對其他人只是鞠躬或是問候「過年好」。對長輩拜年時沒有固定的順序,只要從年齡大的開始就可以。
拜年這一傳統習俗在韓國稱之為「歲拜」,祭祀結束後便按兒子、兒媳、孫子孫女、孫媳的順序來給長輩行大禮,問候新年,歲拜的叩頭姿勢也非常講究。未成年人給長輩行禮,長輩並不還禮,而成年人給長輩行禮時,長輩一般會點頭還禮。
長輩還會給小孩子壓歲錢,不同的是,在中國人們認為紅色代表喜慶,將壓歲錢裝入紅色的信封,而在韓國則用各種顏色的信封來裝壓歲錢,韓國人喜歡白色,所以很多人會選擇用白色信封。另外,在拜年的時間上也有所不同,在韓國只有除夕和大年初一進行歲拜,而中國的拜年則是從除夕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
二、風俗活動:
在中韓兩國,春節期間的風俗活動有著很大的差異。在中國,舞獅、舞龍、扭秧歌、踩高蹺、貼春聯、放鞭炮是春節特有的民俗活動,其中春聯與鞭炮最具代表性。春聯來源於驅鬼的桃符,而現代的春聯更多地表達了吉祥與祝願。春聯體現了中國獨特的書法藝術,其在唐代產生,在宋代流行,在明代普及,後來流傳至韓國。
韓國至今仍有貼春聯的風俗,只不過多數將貼春聯的日期選擇在立春之日。韓國的風俗活動有花圖、跳跳板、趕「夜光鬼」、看春節特別節目等。傳說初一晚上夜光鬼會到各家各戶試穿每個人的鞋,遇到合腳的就帶走,如果誰丟了鞋,可就要交霉運了。為防止鞋子被帶走,人們大都將鞋放在屋子裡,同時放置篩子或簍子。
三、祭祀:
在中韓兩國的傳統社會中,人們的行為強調禮儀,禮儀的基本精神是誠、敬、愛,即強調真誠之心、恭敬之心與仁愛之心,祭祀能很好地體現這種根本精神。所以在古代社會,中國人和韓國人在過春節時一定會祭祀。中國歷代春節均有祭祖之習俗。但隨著時代的變化,現在的中國人更傾向於清明祭祀或者祭日祭祀。中國春節更強調預示春之開始,慶賀結束了嚴寒的冬日迎來溫暖的春日。
在韓國,春節是祭拜祖先之日,以對祖上的崇拜與孝思想為基礎,是祖上神靈與子孫共度節日的神聖時間。在大家庭中,以高祖父為中心,每代分家之後,其直系後代聚到一處祭拜。祭祀的程序嚴格按家譜排序,按輩分及年齡的大小依次向祖先敬香、敬酒、鞠躬、扣頭,感謝祖先的恩澤,並祈求庇護。
從祭祀供品來看,中國一般使用三牲(一塊豬肉、一隻雞、一條魚)、四果(四季應時水果)、清茶、飯菜和酒。韓國一般使用蔬菜、水果、湯、米飯以及油炸的食品,其擺放規則極其嚴格,有「紅東白西」、「頭東尾西」、「生東熟西」等講究。
四、飲食和服飾:
中韓兩國在春節飲食文化與服飾文化上有很大的差異。中國人很重視團圓,除夕這一天家人們偷快地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春節食品種類繁多,其中餃子是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一般在除夕子時吃「餃子」為「交(餃)子時」之意,蘊含著「吉祥、喜慶、團圓」,另外餃子形似元寶,也有「招財進寶」的寓意。
韓國的春節食品稱為「歲餐」,韓國春節的重頭戲不在除夕而在初一,大年初一不能睡懶覺,要起大早祭祀然後吃「歲餐」,韓國最具代表性的春節食品是「年糕湯」,這是用圓圓的米糕片做成的湯。韓民族素有「白衣民族」的美稱,人們喜歡白色,崇拜太陽,認為白色代表純潔,而太陽則象徵著光明。
春節時,中國人雖然有傳統服飾,但並沒有在春節時一定要穿傳統服飾的傳統,只要穿新衣服或是干凈的衣服即可。相反,韓國人則很重視傳統服飾,認為一定要穿韓服。
D. 韓國過年的習俗是什麼
韓國過年的習俗是:
在韓國,春節是僅次於中秋節的第二大節日。韓國的春節和中國的春節是同一天,也就是中國農歷大年三十,這個假期在韓國有三天的法定假期。過春節時,最重要的活動是祭祀祖先。韓國人祭祖有嚴格的說法,僅供桌的擺法就有「魚東肉西」、「頭東尾西」、「紅東白西」、「棗栗梨柿」、「生東熟西」、「左飯右羹」等規則,祭祀的程序也很嚴格。
過春節時,最重要的活動是祭祀祖先。韓國人祭祖有嚴格的說法,僅供桌的擺法就有「魚東肉西」、「頭東尾西」、「紅東白西」、「棗栗梨柿」、「生東熟西」、「左飯右羹」等規則,祭祀的程序也很嚴格。
每年春節一到,韓國婦女都穿上漂亮的民族盛裝,從早到晚都要在廚房裡忙活,嫁到韓國的外國姑娘也要同韓國婦女一樣從早忙到晚。
祭祀了祖先,晚輩就要給長輩拜年了,長輩要給拜年的晚輩壓歲錢。春節期間,平輩人見面的寒暄是「新年多福」。春節時總有不能回家過年的人或者露宿街頭無家可歸者,政府和市民團體就組織起來為他們過春節,讓他們在春節期間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韓國人春節往往都要互贈禮物,禮物的范圍很廣,如牛排、黃花魚、傳統點心、健康食品以及午餐肉、香油、蘑菇、柿餅、日用品等等,禮物都要包裹起來,而包裹的顏色以嫩粉色居多。
韓國人春節消費比平時大為增加,一些商品價格也上漲。韓國人祭祀時都喜歡用大而好的水果,一個蘋果或者梨差不多要2000多韓元,約合人民幣15元。像牛肉、豬肉、蔬菜、雞蛋、雞肉等副食品的價格,在節日期間往往會平均上漲10%至40%,韓國政府在春節期間常常設法穩定市場物價,保障供給。春節最有名的食品是大年初一早晨起來吃的年糕片湯,象徵新的一年團圓美好。因為韓國人大都在家裡過年,幾乎所有的飯店春節都關門。
在韓國,很多人都穿上一身顏色鮮亮的傳統民族服裝,一家幾口開著汽車奔向故鄉,構成了一幅典型的韓國春節風俗圖。韓國私家車普及率高,大部分人都喜歡開車回故鄉過年。韓國人稱春節回家探親為「歸省」。面對這種「公眾大移動」,交通等部門忙得不亦樂乎。
韓國春節一家人湊在一起玩得最多的要算「花牌」了。據說90%的成年人都會打這種牌。當然有的人也利用春節休假外出旅遊。外國遊客在韓國春節期間可以體驗有著傳統韓國文化特色的跳跳板以及投壺、放風箏等活動,也可以在韓國各地的滑雪場度過白色的春節。
E. 韓國過年有哪些風俗(一條一條的列出來)
韓國稱春節為「舊正」,與稱新年為「新正」相對應,就是舊歷年的意思。國家規定春節放假三天,是一年中假期最長的。
除夕
韓國人講究年三十之前必須回家探親。每年除夕之前,就會出現一幅數千萬大軍流動的回鄉場面。昔日車水馬龍的首爾突然清靜下來;平時高朋滿座的飯店也掛上「連休停業」的牌子,也有的貼上「初×營業」的告示。
韓國飯店「三十不開門」的風俗由來已久。韓國人十分講究年夜飯自家動手,並在家裡就餐。他們認為春節是祭奠祖先、傳承孝道的大事。除夕吃團圓飯不僅難得,而且象徵了家族興旺。連飯店老闆都說,既然家家戶戶都回家過年,廚師和服務員也不能例外。回家祭祖與開業賺錢相比,還是前者更重要。
韓國的年夜飯講究很多,最大的特點是飯菜一律為傳統飲食,而且全部出自媳婦之手。全家要吃「五穀飯」,即雲豆、大豆、小豆、黑豆和大米混合做成的米飯。另外還要做「打糕」,包韓式「饅頭」。主菜除烤肉外,還要擺上十幾種山野菜或泡菜。[3]
正月初一
在韓國,過春節時,最重要的活動是祭祀祖先。春節這天早上,韓國人早早起床,穿好美麗的韓服,祭祀祖先。韓國人認為,去世的祖先只有在這天才會回來,品嘗祭祀食物。韓國人祭祖有嚴格的說法,僅供桌的擺法就有「魚東肉西」、「頭東尾西」、「紅東白西」、「棗栗梨柿」、「生東熟西」、「左飯右羹」等規則,祭祀的程序也很嚴格。祭祀時,在寫著祖先名字的靈位上供上各種食物後,子孫們倒上酒然後行禮。向祖先表達子孫們的感激之情,並祈求祖先保佑一年期間的平安和健康。
祭祀結束後,才能吃第一餐——米糕片湯。韓國人把春節食品統稱為「歲餐」,米糕片湯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道。韓國朋友說,古代韓國人崇尚太陽和純潔的白色。白色的圓狀米糕片既代表太陽,同時也象徵著辭舊迎新。初一的早晨吃上一碗,寓意迎接太陽的光明和萬物更生的純潔。
每年春節一到,韓國婦女都穿上漂亮的民族盛裝,從早到晚都要在廚房裡忙活,嫁到韓國的外國姑娘也要同韓國婦女一樣從早忙到晚。期間全部「歲餐」的製作。媳婦們烹調手藝如何,已成為「好媳婦」的重要標准。每當製作「歲餐」時,各家媳婦各顯神通,還會相互鼓勵。待菜餚擺上餐桌,得到家族稱贊時,媳婦們勞累的辛勞就算得到回報了。
祭祀了祖先,晚輩就要給長輩拜年了,長輩要給拜年的晚輩壓歲錢。拜年的順序應是「祖父母→父母→伯父·伯母→叔父·叔母→兄弟」。春節期間,平輩人見面的寒暄是「新年多福」。春節時總有不能回家過年的人或者露宿街頭無家可歸者,政府和市民團體就組織起來為他們過春節,讓他們在春節期間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過年韓國人春節往往都要互贈禮物,禮物的范圍很廣,如牛排、黃花魚、傳統點心、健康食品以及午餐肉、香油、蘑菇、柿餅、日用品等等,禮物都要包裹起來,而包裹的顏色以嫩粉色居多。
韓國人春節消費比平時大為增加,一些商品價格也上漲。韓國人祭祀時都喜歡用大而好的水果,一個蘋果或者梨差不多要2000多韓元,約合人民幣15元。像牛肉、豬肉、蔬菜、雞蛋、雞肉等副食品的價格,在節日期間往往會平均上漲10%至40%,韓國政府在春節期間常常設法穩定市場物價,保障供給。春節最有名的食品是大年初一早晨起來吃的年糕片湯,象徵新的一年團圓美好。因為韓國人大都在家裡過年,幾乎所有的飯店春節都關門。
在韓國,很多人都穿上一身顏色鮮亮的傳統民族服裝,一家幾口開著汽車奔向故鄉,構成了一幅典型的韓國春節風俗圖。韓國私家車普及率高,大部分人都喜歡開車回故鄉過年。韓國人稱春節回家探親為「歸省」。面對這種「公眾大移動」,交通等部門忙得不亦樂乎。
韓國春節一家人湊在一起玩得最多的要算從日本傳進的「花牌」了。據說90%的成年人都會打這種牌。當然有的人也利用春節休假外出旅遊。外國遊客在韓國春節期間可以體驗有著傳統韓國文化特色的跳跳板以及投壺、放風箏等活動,也可以在韓國各地的滑雪場度過白色的春節
F. 韓國有過春節新年的習俗嗎
韓國和中國文化背景相似,在紀念傳統節日方面也有很多相同之處。韓國人跟中國人一樣,把春節當作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也講究春節一家人團團圓圓。日前記者電話采訪了韓國觀光公社官員,了解了韓國人過春節的一些習俗。 韓國春節-拜年 (圖片由韓國觀光公社提供) 買年貨 主婦最辛苦 吃年糕湯 長一歲 跟中國人一樣,韓國人也要在大年三十當天聚集在父母家吃團圓飯。韓國觀光公社的官員介紹說,韓國人春節和中秋節最大的禮儀就是祭祖。春節前一天晚上,一家人一起製作祭祀食品。因為是向祖先進奉的食物,所以要做得很用心,還要做得漂亮些,以表示對祖先的尊敬。韓國人春節的特色飲食是年糕湯,此外還要准備20多種菜品。韓國的婦女們為此負擔較重,因此也出現了「節日癥候群」的說法。韓國觀光公社的官員說,隨著時代的發展,家裡的男人們節日里也開始幫著婦女一起做家務。此外,社會上還出現了專門供應節日食品的公司,受到一些年輕夫婦的歡迎。 春節當天,一家人會早早起床,穿好華麗的韓服,祭祀祖先。韓國人認為,逝去的祖先只有在春節這天才會回來,吃掉祭祀的食物。祭祀時,在寫著祖先名字的靈位上供上各種食物,倒上酒,然後一家人開始行跪拜禮,向祖先表達感激之情,並祈求祖先保佑家人的平安和健康。 完成祭祀後,大家一起吃早餐,主要就是年糕湯了。切成薄薄的年糕片放上牛肉後做成的年糕湯具有長一歲的意義。吃過早餐後,向家中的長輩拜年並聽長輩們的吉言,此時長輩們還要給孩子們壓歲錢。春節里,一家人會聚在一起玩傳統游戲。其中尤茨游戲最為普遍,紙牌也很受歡迎。此外,一家人可以來到公園等地放風箏,踢毽子等。 韓國春節傳統游戲 歡迎中國遊客到韓國來過年 隨著中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春節出國旅遊的人數不斷增加。韓國是中國的近鄰,不少中國遊客選擇春節赴韓旅遊。韓國觀光公社官員對記者說,韓國歡迎中國遊客到韓國過年。他說,很多家鄉在外地的韓國人都要回老家過年,因此春節期間首都首爾會顯得比較冷清。但是,古宮、游樂園等首爾的主要旅遊地,假期會一直對外開放,並舉辦豐富多樣的活動吸引遊客。春節期間,外國遊客可以悠閑地瀏覽首爾的風景,感受韓國的傳統文化。 近年來,隨著中韓兩國旅遊交流合作的不斷深化,到韓國旅遊的中國遊客數量每年都有增長。據中國國家旅遊局駐首爾辦事處副主任劉海生先生介紹,2008年中國遊客訪韓人數達到117萬人次,同比增長12%。劉海生說,因為中韓兩國文化、歷史背景很相近,中國遊客訪韓時會有一種親近感。 劉海生先生還提醒中國遊客在韓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秩序,尊重當地宗教信仰及風俗習慣。韓國遊行集會較多,中國遊客不要參與、介入。韓國飲食與中國不太一樣,飲涼水、食辛辣是韓國民族飲食的特點。韓國飯店一般不提供免費牙具,遊客要自帶。參觀工廠及生產線,一定要按照要求,遵守紀律。參觀非軍事區(包括三八線),一定要按照規定的時間、路線和要求參觀,不要發生爭執。韓國雖允許持第三國簽證的中國公民可在韓國停留72小時,但為了穩妥,還是提前申請韓國簽證為宜。 在韓國,春節和中秋節被稱為兩大傳統節日,法定假期也最長,都放三天假。這兩個節日,在外工作和學習的子女們,都要回老家與父母團聚。韓國觀光公社官員介紹說,韓國人過節,最講究一家人在家吃年夜飯、祭祖的傳統,因此節前需要置辦很多年貨。而購買年貨主要是由家裡的婦女們來承擔的,所以一到春節韓國家庭主婦們很是辛苦。大部分家庭婦女從春節的前一周就要開始忙碌了。因此在春節前的大型購物超市、百貨商店、市場,到處都是人山人海,門庭若市。一般每個家庭的年夜飯費用大概為20萬-30萬韓元左右(約合人民幣1000元至1500元)。 韓國也有春運 韓國工業比較發達,幾乎每個家庭都擁有一輛汽車。春節期間,人們一般會駕駛自家汽車出行。由於韓國首都地區人口達2000多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春節期間,進出首都的高速公路都將出現嚴重堵塞現象。平時從首爾到釜山需要5個多小時,而今年春節需要8個多小時。很多家庭都是連夜趕路,或者是天不亮就起身,趕在堵車高峰前上路,就是要在大年三十前趕回家。 不願承受堵車之苦的人們,則希望乘坐火車和飛機回家。但因為鐵路和航空運力有限,購票大戰在春節前一個月提前上演,很多人徹夜排隊買票。不過,韓國觀光公社官員介紹說,現在韓國也開始流行反省親。就是說父母離家到首爾或者其它地方與孩子一起過年。因為孩子們工作忙,假期又短,來回跑路很辛苦,所以在外地的父母就提前到首爾來與子女一起過年。 拜年、祭祀、年糕湯 節日禮品中人參最受歡迎 春節臨近,韓國各大郵局和配送公司將迎來一年當中最忙碌的工作時間。工人們要加班加點,分類和配送各式各樣的春節禮品。韓國觀光公社的官員介紹說,選擇春節禮品會根據本人的經濟狀況和流行趨勢而有所不同。一些人參、蜂蜜等健康食品廣受歡迎。據韓國媒體報道,今年韓國各主要百貨店推出的春節禮品當中紅參製品的銷量最大,其次為韓國產牛肉、點心、水果,干黃花魚等。新春佳節到來之際,韓國總統李明博也要送禮品。據報道,春節前夕,李明博向5500名韓國各界人士以及駐韓外交官和記者贈送了韓國地方特產蘑菇和年糕片。大年初一的早晨,已經結婚的人要穿傳統的韓服。一些來家裡祭祀祖先的爺爺們,頭上還要帶上高高的紗帽 在韓國,春節也是一個傳統節日。盡管現在很多韓國人都已經不記得為什麼要過春節,但節日的氣氛還是很濃。 我們家是一個很傳統的家庭,父母退休後回到鄉村和我的奶奶住在一起。春節的前一天,也就是中國的除夕,家裡的女人們會把第二天過年的東西准備好。春節第一天,也就是中國的大年初一,我們韓國要在家裡祭祀祖先。 大年初一的早晨,家人都很早起來,梳洗打扮,換上新裝。已經結婚的人要穿傳統的韓服。一些來家裡祭祀祖先的爺爺們,不但穿韓服,頭上還要帶上高高的紗帽。沒有結婚的年輕男子可以選擇西服,女孩兒也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必須都是干凈嶄新的。父親作為家裡的長子,用繁體的漢字寫一個符,貼在一個傳統的木頭盒子里。全家的男子都要跪下來叩首,女子卻不能參加這個儀式。至於父親寫了什麼,我就不得而知了。只有長子才有資格做這件事情,作為一個女孩兒,這並不是我分內的事情。 擺供品是女人的事情。媽媽和嫂子來做這些事兒,我這個小姑,只是幫忙端端盤子而已。供品有年糕、蔥花餅、油炸的食品、蒸魚、傳統的用米做的餅干、棗、栗子還有蘋果、柿子、西瓜、梨等水果。西瓜是必須有的,盡管在冬天,也需要買到西瓜。梨子跟中國的梨子不同,很大一個,差不多有柚子那麼大。擺供品是有順序的,具體怎麼擺,年輕人都不太清楚了。可能只有媽媽才知道。 父親把清酒倒出來,向祖先敬酒,並象徵性地請祖先們先用餐。祭祀以後,我們就要吃年糕湯了。就如同中國人過年吃餃子一樣。桌子上的供品也可以吃了。吃完以後,爸爸和媽媽就動身到村裡的長輩還有住在附近的家族親戚們家裡拜年了。女人們開始准備午飯,嬸嬸、嫂子們里外忙碌著,但是男人們則什麼也不做,只是躺著看電視。 吃完午飯,全家要拿上供品到祖先的墓上去祭拜。男子雙膝下跪叩首,媳婦盤腿叩首。這些事情都忙完了,嫂子就可以回娘家了。嫂子可以在娘家過一夜,第二天再回夫家。 我們也和中國一樣,會有壓歲錢。大年初一早晨,穿上新衣服,祭祀祖先後,我們要給長輩們叩首。在我家,長輩的順序就是奶奶、爸爸、叔叔們。長輩們會給我們壓歲錢,一般,小學和初中的小孩子會給1萬韓元,高中的是2萬韓元,我在中國當留學生的時候,長輩們認為我需要錢,每個人會給我3萬韓元。每次過春節回到北京,就會知道有些留學生過年期間賺了很多錢。家裡富裕、叔叔又多的留學生,能得到八九十萬韓元。韓幣沒貶值的時候,就相當於八千多人民幣,能買好多東西呢。真是羨慕啊!現在,我有了工作以後,長輩們就不再給壓歲錢了。 中國人過年的時候放鞭炮,韓國過年也有鞭炮。不過,放的人很少,只有小孩子才會玩。韓國在城市也禁止放鞭炮,我小的時候,還曾經跑到郊區偷偷放。我在中國過過春節,中國人喜歡放鞭炮,很響。夜裡,我就睡不著覺了。聽說中國人在除夕要守歲,是不睡覺的。在韓國,很多家庭已經不再傳統地過春節了。年輕人只是在國家3天的法定假日里一起出去玩或者出國旅遊。而在中國,過年的時候,所有的店鋪很早就關門了。所有人都回家過年。我想報個語言學習班,春節期間都不開課。如果,能到中國朋友家裡過春節,我想一定會很熱鬧很特別。 在韓國,很多傳統的東西都快消失了。外來文化的侵入太厲害。很多中國人認為韓國很傳統,實際上是受到韓劇的影響,對韓國文化和現狀有誤解。現在,韓國很多觀念都發生了變化,並不像電視劇里演的那樣家裡的人都生活在一起。父母也會覺得跟孩子生活在一起很不方便。我的家庭是很傳統的,但我父母之前也是住在城市裡,現在是因為退休以後想過平靜的鄉村生活才回到鄉間和奶奶住在一起。現在,在韓國能做泡菜的人已經不多了。媽媽們還會做,可嫂子們就已經不會了。我們想吃,就讓媽媽做,或者出去買。買來的很方便,而且也比家裡做的好吃。但我覺得,以後有機會我還是要學一下做泡菜,這種技術,恐怕以後就沒有了。 小時候,過春節的時候我們有很傳統的游戲。有一種游戲,是小圓石頭上放一個木頭盤子。用手拍木頭盤子一邊,盤子就飛起來,再落下。現在,這種游戲已經沒有人玩了。 大人們會玩一種由47張牌組成的復雜游戲。據說這種游戲來自日本。但是讀音卻是英文的「go、stop」。之所以不讓小孩子玩,是因為帶有賭博性質。我覺得應該比較像中國的麻將吧。 中國有很熱鬧的春節晚會。我覺得,全國人一起在「三十兒」晚上看一台晚會,看完才能過年,這件事情真的很有趣。中國的朋友們告訴我,這已經是中國過年的一個新民俗了。在韓國,並沒有一台全國性的晚會,但是各個電視台都會推出春節特輯,邀請巨星大腕,放新片,氣氛要比平時熱鬧得多。 今年,我回韓國過春節,提前祝所有的中國朋友和韓國朋友,春節快樂!
G. 韓國過年有哪些風俗
元旦上午,已經結婚了,穿傳統韓服。有些人來祭拜他們的祖先的爺爺,頭部也帶來了高紗帽
在韓國,春節是一個傳統節日。雖然很多韓國人不記得為什麼在新的一年,但節日的氣氛還是很強大的。
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家庭,父母退休回村和我的祖母住在一起。春節的前一天,中國的除夕,家裡的女人誰將會成為下一個元旦准備的東西。春節的第一天,中國的年初一,我們韓國人在家裡祭祀祖先。
元旦早上,家庭變得很早就起床,刷牙洗臉,並且改頭換面。結了婚的人穿傳統韓服。一些爺爺來祭祀祖先,不僅穿韓服,頭,但也帶來高的紗帽。沒有結婚的年輕男子可以選擇西服,女孩也可以穿漂亮的衣服,必須都是干凈的和新的。父親,作為長子的家庭,和傳統的中國文字寫一個字元,貼在一個傳統的木盒子。的家庭的男人應該跪下並磕頭,女人是不能參加這個儀式。至於他的父親寫了什麼,我不知道。只有長子才有資格做這件事情,作為一個女孩,這是不是我分內的事情。
放置供品是女人的事情。母親和嫂嫂做這些事情,和我的嫂嫂,只是為了幫助結束段潘茲。產品已經有年糕,蔥花餅,油炸食品,清蒸魚米果,紅棗,栗子,蘋果,柿子,西瓜,梨等水果。西瓜,在冬季,還需要購買一個西瓜。梨,中國梨,偉大的那麼大柚子。下訂單的產品,特別是如何擺動,年輕人也不是很清楚。可能是母親知道。
父親的緣故,倒出來,酒Zuxian京,並象徵性地請祖先的第一頓飯。崇拜,我們會吃年糕湯。正如中國新年吃餃子。在桌子上的產品都可以吃。吃完後,父親和母親離開村裡的老人家庭生活的近親屬回家過年。女人就開始准備午餐,阿姨,妹妹在法律內部和外部的忙,但男人什麼也不做,只是躺著看電視。
午餐後,家庭帶來的產品,以高達崇拜的祖先的墳墓。該名男子雙膝下跪叩首的妻子盤腿叩頭。這些東西都是繁忙的工作,嫂嫂回到家裡。嫂嫂在她家過夜,第二天返回到她的丈夫。
和中國,會有一些錢。元旦早晨,穿上新衣服,祖先崇拜,我們想給長輩磕頭。在我家的長輩,是我的祖母,父親,叔叔的順序。的長老給壓歲錢,一般會給10000韓元,小學和初中的孩子,高中為20,000韓元,當學生在中國,我覺得我需要錢長老,每個人都會給我30000韓元。每一個春節回北京,並會賺很多的錢,要知道,在中國新年期間的一些學生。富裕的家庭,叔叔的外國學生,除,八九十萬韓元。不貶值,韓元,相當於八千多萬元,可以買很多的東西。真的很羨慕啊!現在,我有了工作以後,長輩給的壓歲錢。
中國新年的鞭炮聲,在朝鮮的中國新年爆竹的時間。然而,很少有人把唯一的孩子玩。韓國也禁止設置燃放鞭炮的城市,當我有一次去郊區偷偷放。我在中國的春節,中國人喜歡放鞭炮,很大聲。到了晚上,我無法入睡。我聽說中國人慶祝除夕,除夕不睡覺。在韓國,許多家庭不再是傳統的春節。年輕人出去玩,一起在全國的3天法定假日,或出國旅遊。在中國,過年的時候所有的商店都長期關閉。每個人都回家過年。在春節期間沒有開始,我想向大家報告語言課程。如果一個中國朋友的房子在新的一年,我認為這將是很繁忙,很特別。
在韓國,有很多傳統的東西幾乎消失了。太多外來文化的入侵。許多中國人認為韓國是很傳統的,其實,韓劇,韓國文化和現狀的誤解。現在,很多在韓國的想法發生了變化,而不是像戲劇在我的家裡人住在一起。父母會覺得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們是非常方便的。我的家庭很傳統,但我的父母也住在城前,因為現在想到的一個安靜的村莊退休後的生活,然後返回到農村和奶奶住在一起。現在,在韓國可以做泡菜運行。母親會做,嫂嫂誰沒有。我們捨不得吃,讓母親做,或者出去買。買很方便,但比在家裡還好吃。但是,我認為,有機會,我想了解韓國泡菜,這種技術,恐怕以後是不是。
一個孩子,在新的一年,當我們有一個非常傳統的游戲。一個游戲,是一個小的圓形石頭放在一個木製的板。打了一邊的木盤,飛盤上,然後下降。現在,這場比賽不打一處來。
大的人會打一個復雜的游戲有47卡。有人說,這種來自日本的游戲。但發音的英文是「走,停」。之所以沒有讓孩子們玩,因為賭博性質的。我覺得應該是像中國麻將。
很熱鬧的中國新年晚會。我認為,國家在「30個孩子,」晚上看錶演,閱讀到中國的新年,這件事情真的很有趣。中國朋友告訴我,這是中國的新年,一個新民俗。在韓國,是不是一個國家的黨,但個別電視台將推出春節特別版,邀請超級巨星大腕,把新的電影,和更比平常熱鬧的氣氛。
這一年,我回到韓國的新年,我希望所有的中國朋友提前和韓國朋友,中國新年快樂!
H. 韓國春節有哪些習俗
春節作為一個傳統的節日,在韓國經歷了一段「等待」的歷程,直到1985年它才以「民俗日」的名稱再次出現。1999年,韓國正式恢復了春節這個節日。 在韓國,春節是僅次於中秋節的第二大節日。過春節時,最重要的活動是祭祀祖先。韓國人祭祖有嚴格的說法,僅供桌的擺法就有「魚東肉西」、「頭東尾西」、「紅東白西」、「棗栗梨柿」、「生東熟西」、「左飯右羹」等規則,祭祀的程序也很嚴格。每年春節一到,韓國婦女都穿上漂亮的民族盛裝,從早到晚都要在廚房裡忙活,嫁到韓國的外國姑娘也要同韓國婦女一樣從早忙到晚。祭祀了祖先,晚輩就要給長輩拜年了,長輩要給拜年的晚輩壓歲錢。春節期間,平輩人見面的寒暄是「新年多福」。春節時總有不能回家過年的人或者露宿街頭無家可歸者,政府和市民團體就組織起來為他們過春節,讓他們在春節期間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韓國人春節往往都要互贈禮物,禮物的范圍很廣,如牛排、黃花魚、傳統點心、健康食品以及午餐肉、香油、蘑菇、柿餅、日用品等等,禮物都要包裹起來,而包裹的顏色以嫩粉色居多。韓國人春節消費比平時大為增加,一些商品價格也上漲。韓國人祭祀時都喜歡用大而好的水果,一個蘋果或者梨差不多要2000多韓元,約合人民幣15元。像牛肉、豬肉、蔬菜、雞蛋、雞肉等副食品的價格,在節日期間往往會平均上漲10%至40%,韓國政府在春節期間常常設法穩定市場物價,保障供給。春節最有名的食品是大年初一早晨起來吃的年糕片湯,象徵新的一年團圓美好。因為韓國人大都在家裡過年,幾乎所有的飯店春節都關門。在韓國,很多人都穿上一身顏色鮮亮的傳統民族服裝,一家幾口開著汽車奔向故鄉,構成了一幅典型的韓國春節風俗圖。據預計,在今年三天的春節休假期間,韓國將有3340多萬人前往故鄉。韓國私家車普及率高,大部分人都喜歡開車回故鄉過年。韓國人稱春節回家探親為「歸省」。面對這種「公眾大移動」,交通等部門忙得不亦樂乎。
韓國春節一家人湊在一起玩得最多的要算從日本傳進的「花牌」了。據說90%的成年人都會打這種牌。當然有的人也利用春節休假外出旅遊。外國遊客在韓國春節期間可以體驗有著傳統韓國文化特色的跳跳板以及投壺、放風箏等活動,也可以在韓國各地的滑雪場度過白色的春節。
春節在韓國叫「舊正」,也就是農歷新年。「舊正」在韓國是僅次於中秋節的全民族節日。每逢春節,全國都沉浸在一片喜悅和祥和的氣氛之中。
韓國春節的第一道風景是「歸省」———回家探親。每年除夕之前,就會出現一幅數千萬人大流動的回家探親壯觀場面。昔日車水馬龍的首爾,突然清靜起來,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馬路上成串的汽車,變得稀少了許多。然而,在全國各條高速公路上,在各機場、火車站、汽車站里,卻是人山人海。人們利用各種交通工具,趕在大年初一之前回到故鄉。韓國是一個汽車發達的國家,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汽車,每逢春節,300多萬輛私家車,擁擠在各條高速公路上,形成數百公里長的車流。此時,韓國交通台是最忙碌的,不斷報道路況,引導車流,以便讓歸心似箭的人們早一點歸省全家團聚。
大年初一,最鄭重而庄嚴的禮儀是「祭禮和歲拜」。這是春節的核心內容,也是最具特點的第二道風景。在房屋的正室上方,擺放著祖宗的畫像。供桌上擺著各式供品,物品擺放規則極其嚴格,有「魚東肉西」、「頭東尾西」、「紅東白西」、「生東熟西」、「左飯右羹」等講究,供品還有「棗栗梨柿」、「米糕片湯」等。祭祀的程序嚴格按家譜排位,全家身著傳統民族服裝,依次向祖先鞠躬磕頭,祈求祖宗創下的家業興旺發達。祭禮完畢後,全家才能吃大年初一的第一餐,而這一餐必須是「米糕片湯」。韓國人把春節食品統稱為「歲餐」,「米糕片湯」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第一餐。韓國米糕用大米粉製成,經壓製成圓柱形後再切割成圓形片狀,類似中國的水磨年糕,只是形狀不同。韓國朋友對記者說,古代的韓國人崇尚太陽和清潔的白色,白色的小圓狀米糕片既代表太陽,同時也象徵著辭舊迎新,一切從新開始。正月初一早晨吃「米糕片湯」寓意著迎接太陽的光明和萬物更生的純潔。「米糕片湯」的湯,韓國人也很講究,古時是用山雞湯,如今則用牛肉湯或雞湯。「米糕片湯」里,各地區根據生活習慣不同,有的加點蘑菇、蔬菜,也有放入韓式「饅頭」的。所謂「饅頭」是帶餡的「餃子」,因為在韓國把「餃子」稱為「饅頭」。
吃罷「米糕片湯」,隨後要舉行「歲拜」,家中晚輩向父母長輩拜年磕頭,感謝父母養育之恩,祝願父母健康長壽。此時,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壓歲錢」多少根據家庭經濟狀況而定。韓國朋友介紹說,這種祭禮和歲拜之所以延續千年,關鍵是韓國崇尚儒教,視「忠、孝、禮」為家族之「魂」,世代相傳。「歲拜」之後,全家出動,要到祖先的墓前掃墓,以緬懷祖先的恩德。
韓國春節的第三道風景,是洋溢著傳統風情的全家樂:春節期間要進行歲妝、歲畫、福笊籬、趕夜光鬼等。見面拜年的第一句問候是「新年多福」。在娛樂游戲上,韓國家庭最喜歡玩的是「擲木四」和「花牌」(相當於中國的擲色子和撲克牌)。此外,每個家庭還會准備蜜糯油果、桂皮湯、八寶飯和肉片等食品接待前來拜年的親朋好友。韓國人春節也有互贈禮物的習俗,禮物主要以食品為主,例如牛排、黃花魚、傳統點心等。禮物包裝也有特點,大都是用粉色四方形綢布包紮,給人一種喜慶之感。春節前,各地商場競相推出特色禮品,招攬顧客,價格也隨著行市見漲。韓國人的年夜飯講究自家動手,在家中就餐,幾乎沒有在飯店吃年夜飯的。春節期間,幾乎所有飯店都關門停業。近年來,許多海外打工者來到韓國,為讓外國人能夠體驗韓國春節的歡樂,政府和一些民間團體也組織他們一起過春節。
韓國既是一個非常遵從傳統的國度,同時也是一個現代化生活快節奏的國家,春節讓人們從都市的喧囂繁忙中暫時解脫出來,在家鄉祭祖祈願家庭平安的時候,得到的是一種心靈上的滿足。難怪韓國朋友說,「舊正,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吉祥。」 春節風景一瞥韓國人最喜歡的節日-春節已臨近眼前了。韓國的春節為陰歷1月1日。春節的時候,大部分的韓國人都會回故鄉祭祀並和親人們一起過節。因此,春節已被指定為假日,但是,今年的春節因為正好在周末,所以縮短了假日,非常令人遺憾。假日雖短,節還是要過的。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韓國人是怎樣過春節的吧! 春節前夕 購物!大部分家庭從春節的1周前開始忙碌。平日里生活忙碌的韓國人,很難得的到了春節,才能聚在一起,又是祭祀又是團圓,所以需要購買的東西很多。因此,春節的1周以前就要開始行動了。此時,大型購物超市,百貨商店等真是人群擁擠,好不熱鬧。這時還要購買給親人和朋友們的禮物。其中,肉類,魚類,水果,韓果,年糕湯,各種蔬菜等祭祀材料會按照模樣,色澤,新鮮度等原則嚴格挑選購買。一般每個家庭的購物消費在20萬韓元左右。 故鄉在地方的韓國人提前預訂火車票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此時,高速公路會發生堵車現象,所以比起開車來坐火車是最輕松最准時的交通手段。為了買到火車票,幾乎要從1個月前開始進入爭相購票的『戰爭』階段。此外,為了方便選擇開車回故鄉的人們,韓國的交通廣播會在春運期間隨時播送當時的交通狀況。由於堵車,大約所需時間是平時的2倍。最近,很多在地方的父母還會到首爾看望兒女,在首爾過節。 最受歡迎的春節禮物是什麼? 春節禮物會根據經濟狀況和當時的流行趨勢而有所不同。一直以來,備受歡迎的禮物應該算是百貨商店購物券和現金了。特別是今年由於韓國新幣的發行,在壓歲錢和零用錢等禮尚往來時受到人們的歡迎。因此,提前換錢的人也不少。向父母可以贈送一些人參,蜂蜜等健康食品及按摩等健康,保健用品。向周邊的知人,朋友們可以贈送一些禮物專用生活用品套裝和禮物專用食品套裝等。同時,作為祭祀食品的韓果,水果,干黃花魚等也是不錯的選擇。春節當日>祭祀,做傳統游戲!春節的前一天,整個家族聚在一起做祭祀食物。因為是向祖先進奉的食物,所以要用心做,做得漂亮些,以表示對祖先的尊敬。春節的代表飲食是年糕湯,此外還要做各種其他菜樣兒20多種,很費時間。韓國的婦女們對此負擔較重,因此也出現了「節日癥候群」的說法。最近,韓國有關於節日的『家庭的慶典』的說法。所以家人們無論男女大家共同參與,做節日食物或者是分工製作,在自己家裡做完後帶來。此外,關於節日食物訂做的此類飲食店也層出不窮,並且送貨上門,受到一些年輕夫婦的歡迎。春節這天早上,早早起床,穿好美麗的韓服,祭祀祖先。韓國人認為,去逝的祖先只有在這天才會回來,吃掉祭祀的食物。祭祀時,在寫著祖先名字的靈位上貢上各種食物後,後孫們倒上酒然後行禮。向祖先表達後孫們的感激之情,並祈求祖先保佑一年期間的平安和健康。完成祭祀後,大家一起吃早餐。其中,主要的菜單應該是年糕湯了。切成薄薄的年糕片放上牛肉後做成的年糕湯具有漲一歲的意義。吃過早餐後,向家中的長輩拜年並聽長輩們的吉言,此時長輩們還會給壓歲錢。最近,由於相信基督教的人越來越多,所以不祭祀的家庭也越來越多。春節期間玩兒什麼?結束祭祀後,家人們聚在一起玩兒傳統游戲。其中,尤茨(擲柶)游戲最為普遍。紙牌和 Board Game也很受歡迎。紙牌在玩兒法上要比尤茨游戲復雜且更為有趣,是成人們喜歡的游戲。一盤游戲可以持續3,4小時,兒童們則享受Jenga等Board Game。此外,如果您還想體驗一下兒放風箏,踢毽子等韓國傳統游戲的話,請到古宮或公園來吧。這里,為方便遊客早已為您准備好了啊。最近,春節期間觀賞電影也是一種不錯的享受。春節後從婆家到娘家的大移動!在婆家完成了春節祭禮後,開始向娘家移動了。最近也有些夫婦先去娘家,然後去婆家。無論是婆家還是娘家,都會遵循相同的禮節,拜年,道吉言等。韓國人過春節比較安靜,商店也都紛紛關門休業,街上十分冷清。中國人很喜歡熱鬧,春節期間街上到處是人,十分熱鬧。兩國人過春節的時候都會給晚輩壓歲錢,所不同的是,中國人用紅色的信封包成「紅包」,而韓國人則習慣用白色的信封裝壓歲錢。 韓國據說從新羅時代韓國就開始過春節了,然而在日本對朝鮮半島實行殖民統治時期,過春節被嚴格禁止。當時如果某個孩子的飯盒裡被發現祭祀用食品,這個孩子就會受到處罰。春節作為一個傳統的節日,在韓國經歷了一段「等待」的歷程,直到1985年它才以「民俗日」的名稱再次出現。 1999年,韓國正式恢復了春節這個節日。 在韓國,春節是僅次於中秋節的第二大節日。過春節時,最重要的活動是祭祀祖先。韓國人祭祖有嚴格的說法,僅供桌的擺法就有「魚東肉西」、「頭東尾西」、「紅東白西」、「棗栗梨柿」、「生東熟西」、「左飯右羹」等規則,祭祀的程序也很嚴格。 每年春節一到,韓國婦女都穿上漂亮的民族盛裝,從早到晚都要在廚房裡忙活,嫁到韓國的外國姑娘也要同韓國婦女一樣從早忙到晚。 祭祀了祖先,晚輩就要給長輩拜年了,長輩要給拜年的晚輩壓歲錢。春節期間,平輩人見面的寒暄是「新年多福」。春節時總有不能回家過年的人或者露宿街頭無家可歸者,政府和市民團體就組織起來為他們過春節,讓他們在春節期間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韓國人春節往往都要互贈禮物,禮物的范圍很廣,如牛排、黃花魚、傳統點心、健康食品以及午餐肉、香油、蘑菇、柿餅、日用品等等,禮物都要包裹起來,而包裹的顏色以嫩粉色居多。 韓國人春節消費比平時大為增加,一些商品價格也上漲。韓國人祭祀時都喜歡用大而好的水果,一個蘋果或者梨差不多要2000多韓元,約合人民幣15元。像牛肉、豬肉、蔬菜、雞蛋、雞肉等副食品的價格,在節日期間往往會平均上漲10%至40%,韓國政府在春節期間常常設法穩定市場物價,保障供給。春節最有名的食品是大年初一早晨起來吃的年糕片湯,象徵新的一年團圓美好。因為韓國人大都在家裡過年,幾乎所有的飯店春節都關門。 在韓國,很多人都穿上一身顏色鮮亮的傳統民族服裝,一家幾口開著汽車奔向故鄉,構成了一幅典型的韓國春節風俗圖。韓國私家車普及率高,大部分人都喜歡開車回故鄉過年。韓國人稱春節回家探親為「歸省」。面對這種「公眾大移動」,交通等部門忙得不亦樂乎。 韓國春節一家人湊在一起玩得最多的要算從日本傳進的「花牌」了。據說90%的成年人都會打這種牌。當然有的人也利用春節休假外出旅遊。外國遊客在韓國春節期間可以體驗有著傳統韓國文化特色的跳跳板以及投壺、放風箏等活動,也可以在韓國各地的滑雪場度過白色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