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韓國有什麼文學作品,以及知名作家
韓國知名作家可能就李清俊
1966年李清俊畢業於漢城大學德語系。1965年,他以短篇小說《退院》獲《思想界》雜志新人文學獎,兩年後再以《白痴和傻子》獲東仁文學獎,從此在文壇立足。他以短篇聞名,作品逾百篇。英文的《朝鮮時報》稱,李清俊的作品影響了一代韓國作家。他的小說《西便制》寫的是一個朝鮮傳統說唱樂「盤索里」大師帶著養子養女浪遊全國的故事,1993年由韓國導演林權澤搬上銀幕,大獲成功,成為首部觀眾過百萬的韓國電影。此外,根據他的小說改編、由女明星全度妍主演的電影《蟲子的故事》還獲得了戛納電影節的最佳女演員獎。李清俊的小說在中國也有出版。2006年,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了他的《你們的天國》(金冉譯),講海島麻風村的故事。。
⑵ 誰知道韓國的三大名著
沈青傳也叫沈青王後傳
講的是孝女沈青為了給盲人父親治眼睛,把自己賣了300袋米,去做祭海神的童女,在海里邊碰上四海龍王救了她的命,送回人間,陰差陽錯當了王後。
為了尋找父親好像開了100天不多少天的盲人宴會,結果最後一天他父親來了,他父親知道女兒沒死,非常高興,但是看不見,大怒,非要睜眼,,結果真的睜開眼了,呵呵。記的那個場景下雨吧,,小時候看的電影記不太清。
父親從街坊借奶養大了沈青,很愛她,就是聽信了,騙子說可以治眼睛的謊話。
興夫傳就是很經典的神話了。
興夫和玩夫是出生在一個富家的兄弟,父母死了以後,玩夫做為兄長,財產都自己拿了,玩興夫趕出家門。
一天,興夫家的草屋檐下搭屋的小燕子腿受傷了,興夫一家很疼惜,給小燕子治好了傷。
冬天小燕子南飛,來年春小燕子長大飛回來了,嘴裡還叼個還福字的冬瓜籽,興夫一家用心種起來了。
結果冬瓜非常大,大的熟了以後用鋸來鋸,結果第一個瓜里邊全是金銀珠寶,第二個是絲綢和衣服,第三個出來瓦匠工匠給蓋了一座大瓦房。
玩夫聽說以後,也養了燕子,可是燕子不受傷,所以他用手拆斷了燕子的腿,然後再治好傷。後來燕子也給玩夫帶了冬瓜籽,不過鋸開第一個出來一個和尚要玩夫交300袋大米,第二第三也都是要財物的。
第四個以為是金子,結果是大便。玩夫家發了大洪水。
後來玩去找興夫,興夫很高興的迎接了他,玩家也有悔意。
⑶ 亞洲四大古典名著什麼
不客氣的問一句,提問的應該不是中國國籍吧,亞洲四大古典名著就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吳承恩所著的《西遊記》, 曹雪芹所著的《紅樓夢》,施耐庵所著的《水滸傳》,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亞洲范圍內沒有能超越這四本的。所以這四本就是亞洲四大古典名著,其他人就別想往自己臉上貼金了。
⑷ 三大名著有哪些書
人間喜劇 - 霧都孤兒 - 傲慢與偏見 - 德伯家的苔絲 - 呼嘯山莊 - 雙城記
⑸ 韓國名著《春香傳》描寫了一個什麼故事
小說《春香傳》是朝鮮人民在長期口傳中形成的一部古典文學名著。據說,故事最早產生於十四世紀高麗時代,直至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李朝英、正(註:英、正時期系指李明二十一代王英祖(1724-1776)和二十二代王正宗(1776-1800)統治時期。)時期才最後形成一部完整的作品。
在朝鮮,《春香傳》的故事情節是家喻戶曉、盡人皆知的。它分上、下兩卷。上卷寫退妓(註:退妓指改籍的藝妓。)月梅之女春香清明游春於廣寒樓巧遇兩班翰林之子李夢龍,二人相互傾慕,私自結為夫婦。李翰林不久調任京師,命夢龍先行,春香、夢龍不得不依依惜別。下卷寫新任南原使道卞學道到任後強迫春香為其守廳(註:守廳是作妾之意,但又不是正式之妾。),春香不從,被迫下獄,命在旦夕。夢龍在京應試中舉,任全羅御使,暗察南原。他查明卞學道作惡真相,微服親赴卞學道壽宴,丟下諷刺詩一首予以抨擊。事後,將卞學道革職懲處,春香、夢龍重獲團圓,共赴京師。
這樣一個帶點感傷,最後以大團圓結局的故事,為什麼會在李朝末期廣為流傳,演變為定型小說《春香傳》呢?簡單說這是因為《春香傳》表達了當時朝鮮人民的思想和情緒,朝鮮人民也要通過《春香傳》反映他們的愛憎和願望。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的李朝封建社會,貴族階級驕奢淫逸,兩班統治黑暗腐朽,人民群眾倍受迫害和剝削。農民起義、市民斗爭及實學思想家對封建制度的揭露和抨擊,都已進入了高潮,李朝封建制度已瀕於崩潰。《春香傳》就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在人民的口傳中臻於完善的。
由此可見,《春香傳》絕不是一部單純的戀愛小說。它僅以愛情故事為情節線索,而以反對卞學道的斗爭為中心事件。抨擊李朝官僚腐朽統治。歌頌人民的反抗斗爭則是它的主題。這個主題在小說所寫「金樽美酒千人血」一詩中就作了點示。
小說主人公是退妓月梅之女成春香。作品在流傳過程中,朝鮮人民對她的不幸遭遇寄予了深切同情,而對她剛強不屈的品質又給以熱情贊頌。她是李朝末年爭取愛情和婚姻自由的朝鮮婦女優美形象的代表。
婚姻應該是愛情的結合。年輕的春香按照這樣一條標准,對自己「終身大事」作了自由地抉擇。她雖是退妓之女,但「自幼剛強有志,氣量過人」。「從不喜那儇薄之輩」,夢想著「共結同心」的愛情。廣寒樓巧遇兩班翰林之子夢龍,春香突破了身分等級思想的束縛,毅然與夢龍結為夫婦。但婚姻問題畢竟是社會問題,搖搖欲墜的李朝統治者仍繼續維護森嚴的階級身分制度來延長其黑暗統治。所以在夢龍不得不隨父進京離開南原之際,他們自由結合的婚姻愈益顯出身分和階級的高低差別,春香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利和人格,起而與封建社會展開了正面的沖突與斗爭。
春香與社會的第一次沖突,發生在春香與夢龍之間,屬於兩種思想的矛盾。一方面,春香始終對愛情堅貞不渝。她選擇夢龍絕非為了攀附名門,熱戀中她曾提醒夢龍兩家之間有「貴介」與「蓬門」之別,直待夢龍「意決情真」方才結合。另一方面,貴公子夢龍在即將離別南原的關鍵時刻,竟相信封建家訓,「娶藝妓之女做妾,不但敗壞門庭,而且……一定要斷送前程」,並向他曾熱戀過的春香表示「我二人就不能不分手了」。這無疑是夢龍對封建傳統觀念屈服的表現。
矛盾發生在春香、夢龍之間,實際卻是自由婚姻和當時「尊卑貴賤」身分等級制度的沖突。當時,春香就向夢龍指出,「你休以為春香是個賤女,因而任意拋棄」。並進而斥責不合理的等級制度:「貴族兩班,個個狠毒!恨哉!恨哉!尊卑貴賤,委實可恨!誰都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不曾想世界上竟有這等狠毒的兩班!」這是春香出自肺腑要求愛情自由的呼聲,也是對身分等級制度的悲憤抗議和嚴肅批判!
春香與社會的第二次沖突,發生在春香與卞學道之間,這是春香對兩班階級、封建制度直接的、尖銳的矛盾與斗爭,這場斗爭,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壓迫者與反抗者之間的階級沖突。
這場沖突的起因是春香不從卞學道為守廳,卞學道利用特權將春香囚入死牢。春香是封建暴政的受害者,但同時又是它的揭露者和抗議者。公堂之上,春香面斥卞學道,「那劫持有夫之婦的人,為何無罪?」「你是臨此治民還是專用酷刑來把人薅惱?」接著,又進一步揭露:「使道士大夫,不把四政司,不知四十八方南原百姓的苦,但知枉法去徇私」。她公開提出,要「伸冤雪恨」,「願得七尺劍,刺殺賊讒奸」。她相信,「無罪之人總有翻身日」,「使道必然沒有好下場」。這里,春香悲憤交集的控訴和抗議,正表達了當時朝鮮人民對封建制度久積的憤懣和仇恨。春香從爭取個人愛情自由到維護自己人格尊嚴逐步展開了反對官僚暴政的斗爭,這場沖突就大大增強了春香形象的社會意義。這就使春香成為當時朝鮮人民的思想、情緒、意志和願望的表達者。
李夢龍是封建末期出身於兩班階級,具有一定進步思想的知識分子。早期,他是一個追求個性解放、要求婚姻自主的貴公子;科試及第受任全羅御使時的夢龍,是封建統治階級內部與卞學道相對立的「清官」形象。他與當時社會腐朽兩班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和人民群眾有一定的聯系。他暗察南原,注意傾聽下層群眾的呼聲。他自己就說過:「要知城裡事,須問種田人」。他還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許可權內按照民意懲處貪官污吏。最後,他在卞學道的生辰壽宴上丟下諷刺詩一首:
金樽美酒千人血,
玉盤佳餚萬姓膏,
燭淚落時民淚落,
歌聲高處怨聲高。
詩歌無情揭露了卞學道一夥花天酒地殘酷剝削人民的罪行,集中表達了廣大群眾對道德腐敗,行為丑惡的封建官僚的憤懣和抗議。事後,及時罷職卞學道,清理獄犯,與春香團圓,一同反京。
在封建制度敗落、人民斗爭高漲的年代,出現象李夢龍這樣的「清官」是可能的。但要徹底解決李朝腐朽的封建制度與人民大眾之間的尖銳矛盾,一個出身兩班貴族的「清官」,用「御使出道」、革職罷官的方法是絕對不能完成這個歷史任務的。夢龍的形象只是表明,當時朝鮮人民需要借這個理想「清官」的形象,來表達自己反對社會丑惡、改變社會現狀的願望而已。
卞學道是李朝末年封建官僚的典型。驕奢淫逸,枉法徇私是他的特徵。小說中,他與春香、夢龍及廣大群眾處於對立地位。他本來就是一個「刁鑽乖僻」的「失德小人」,卻被官僚統治集團繼續任命為南原使道。他身負重任卻不理政事,反依仗權勢,迫害百姓,甚至欲置春香於死地。卞學道的貪婪、橫暴,正說明了李朝封建社會腐朽敗落,已接近死亡的邊緣。
春香、夢龍、卞學道的形象是當時朝鮮社會不同階級人物的典型代表。此外,書中還刻畫了侍女、書童、藝妓等人物形象,豐富了作品的社會生活畫面,表現了作者對下層人民的同情。
在藝術上,《春香傳》是一部具有民族特色和民間文學風格的中篇小說。小說的結構具有民間故事的特點:有頭有尾,故事性強。小說「上卷」從春香出生寫到與夢龍戀愛、別離,為故事的「開端」;「下卷」緊接上文,展開了廣闊的社會畫面和一個個波瀾起伏的斗爭場面:春香勇斗卞學道、御使暗察南原、獄中相會、壽宴填詩、革職罷官等,一步步將故事情節推向高潮,突出了作品主題。「上卷」著重抒情,「下卷」著重敘事,最後以大團圓結局,化悲為喜。整個作品顯得完整、統一、和諧,具有古典藝術的情趣。
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春香傳》和許多民間文學作品一樣,對人物外形、心理、人物環境的描寫,是和小說情節的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的。而且這種描寫,又明顯地表現了作者的褒貶,表達了人民群眾的情緒。刻畫春香,作者結合游春、戀愛、結婚等情節,用細筆描畫了她的外形、情態、心理;更通過別離、審訊、坐監等場面,表現她追求平等、不畏強暴、勇於斗爭的內在思想和品質。人物是現實的,又是理想的。書中夢龍的形象突出運用對比手法,在情節發展中表現他的思想和性格。作家對他是有褒有貶,基本肯定,也有批評。對於貪官卞學道,則運用漫畫手法勾畫他的丑態,表現了人民群眾對封建官僚的憎惡和否定。由此可見,《春香傳》的基本創作方法是現實主義的,但也包含著浪漫主義的因素。
《春香傳》的文體和語言具有民間文學的特點,「說唱」結合。「說」的部分用散文寫成,「唱」的部分則用韻文。散文通俗易懂,用於敘事;韻文優美典雅,用於描寫和抒情。小說中,人物的語言也用散文、韻文寫成。春香的語言散、韻相間,時而高亢激越,時而低沉婉轉,表現了她豐富的內心世界和高尚品質;夢龍的語言多用韻文,反映了他的教養和身分;卞學道的語言皆用散文,顯得矯揉、粗暴、武斷;農夫的歌詞樸素而又和諧,表現了勞動者的本色。
《春香傳》還引用了許多民歌、童謠、成語、警句、俚語和小故事,更增強了作品的民族、民間文學特色。書中還提到中國古代作家的詩歌典故,這些,和具有朝鮮民族特色的東西揉和在一起,混然一體,相映成趣,更體現了小說的古典風格。
《春香傳》在長期流傳過程中,也受到了封建意識的滲透。表現在一方面以「聖君聖德」、「人壽年豐」、「太平盛世」等頌詞來稱頌已臨近崩潰的李氏王朝;另一方面,又宣傳「天地神靈」、「神鬼報應」、「苦盡甘來」等宗教迷信觀念。這些不能不影響作品思想和形象的完美。
總的說來,《春香傳》是朝鮮人民集體創作的一部優秀的古典文學名著,是朝鮮人民寶貴的文學遺產,它深為廣大朝鮮人民所喜愛,至今,它仍然給我們以優美的藝術享受。
⑹ 朝鮮的哪部作品與中國的紅樓夢,日本的源氏物語並稱亞洲三大古典巨著
《春香傳》,最早產生於十四世紀高麗恭愍王時代,18世紀末、19世紀初才最終形成完整的作品。是朝鮮人民家喻戶曉的一部古典文學名著。在韓國古典文學史上的地位,正如《紅樓夢》之於中國古典文學一樣。故事講述了藝妓成春香和貴公子李夢龍之間迂迴曲折的愛情故事,根據不同版本的流傳,兩人的結局也不盡相同。它和中國《紅樓夢》、日本《源氏物語》作為亞洲三大古典巨著。多年來被譯成漢、英、法、俄、德、日等十幾種文字,甚至被編入了韓國高中國語課本。
⑺ 韓國有什麼名著(不要是言情小說)深層次的一些書籍
恐怕比較出名的就是春香傳,其實這本書源頭還是中國。
其他的如新羅殊異傳等小說也比較知名,都是古典類的。
但是名著在我眼裡這些還算不上,哪能和中國的比擬。
⑻ 韓國的經典故事
《興夫傳》《春香傳》《沈清傳》是朝鮮三大古典名著。
《興夫傳》是在朝鮮民間傳說的基礎上形成的小說,同時流行的藝術形式還有童話和唱劇。「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這部小說的中心內容。哥哥諾夫貪婪、殘忍,為富不仁,對窮苦的弟弟興夫百般折磨、虐待。興夫因為救活了一隻摔傷的乳燕,燕子給他銜來一粒葫蘆種子,從結出的葫蘆里得到大量的金銀財寶、牲畜、糧食和一座富麗堂皇的房舍。諾夫見財心動,故意摔傷一隻燕子,然後再救活它,企圖得到同樣的報答。結果從葫蘆里出現的卻是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頓時弄得他傾家盪產。興夫不念舊惡,接濟哥哥,同過富裕生活。小說對興夫懦弱性格的描寫以及結尾的處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前半部所表現的貧富矛盾的尖銳性。
《沈清傳》沈清出生七天後喪母,在盲父沈學圭撫育下成人。父女二人相依為命,艱難度日。他們受了夢雲寺僧人的欺騙,相信捐獻三百石供米求助神靈,能使盲人重見天日。沈清求告無門,決心作自我犧牲,賣身商賈,充當投海祭神的供品。孝心感動了上蒼,沈清得救,做了王後,父女重逢。沈學圭一喜之下,雙目復明。作品著力刻劃了沈清的善良性格,對貧苦人民的處境充滿同情,而且表現了他們之間的互助互愛精神。
⑼ 韓國有哪些名著
樓主你難道不知道棒子說中國的《紅樓夢》是抄襲韓國的《菊花開時》嗎?並且有個2b韓國歌手認為中國的紅樓夢還比不上它們的大長今!
韓國這個棒子,除了抄襲、佔有,根本沒有什麼名作,以下如果算名作,只有兩部:
《非主流編年史》
《歷史以來整容技術的研發:如何不讓鼻子掉下來》
⑽ 在世界范圍,有影響力的韓國作家有哪些
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每個時代都涌現出過許多有影響里的作家,冰心、張愛玲都代表著時代的印記,時代的不同,文學作品也天差地別,國外也是如此,在世界范圍,有影響力的韓國作家有哪些?李清俊,許多作品都被翻拍為電視劇,受到許多人的喜愛和追捧;金河仁,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許多作家在世界上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韓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作家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發現、挖掘,濃厚的韓式寫作風格,能讓我們深刻了解韓國這個國家的特色,對於文學,我們可以廣泛吸收,體會不同國家的文學作品,感悟不同國家的人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