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韓國人,白色代表喜事,而紅色卻代表喪事
應該是習俗不一樣把。
就像在韓國最受歡迎的號碼是0000最討厭6666,
在中國則剛好相反
❷ 每個國家過春節的習俗
1.韓國
韓國雖然在春節期間也貼春聯,但是韓國的春聯不同於我國的紅底黑字而是白底黑字的,而且中國一般在臘月二十八,二十九那天貼春聯,而韓國在立春那天貼春聯;
除夕夜裡守歲,有別於中國用鞭炮震懾年獸的故事,韓國則是為防一種名為夜光鬼的怪獸,傳說這種怪獸喜歡偷走住戶的鞋子,一旦他的鞋子被偷走,那麼新的一年他的好運也被偷走了。但夜光鬼喜歡數數,所以他們會在自家院子里放上竹簍等眼多的物品來保護 「鞋子」;
韓國春節也會祭祀祖先,包壓歲錢等,但是不同中國統一紅色的紅包,韓國的紅包五顏六色,其中最常見的是白色;
韓國春節會穿上傳統的韓服,喝年糕湯和辣白菜象徵新的一年團團圓圓。
❸ 韓國貼春聯為什麼是白色的
韓國的春聯文化和我們還是有差異的,春聯白底黑字也是韓國文化傳承下來的。
在老版《封神榜》中,出現了紂王為了營救妲己,把自己王叔比干挖心處死的故事。在比干出殯的時候,用了清一色的紅色。
在現代喪禮上如果出現紅色,是非常不合適的。但是商朝崇尚白色,紅色才是喪事使用的顏色,和現在的情況完全相反。其實,直到目前,一部分東歐國家仍舊採用葬禮使用紅色的習俗,不過和我們的習俗沒有什麼關系。
在一次高規格的葬禮上,東歐人的胸花都是紅色的,與東方人截然不同。商朝滅亡以後,商朝的貴族後裔箕子逃往了半島地區,並且在那裡建立了新的政權。由於自己是商朝的後裔,沿用了很多商朝的老傳統,其中就包括崇尚白色。在箕子朝鮮時期,喪事仍舊沿用紅色。
韓國的一些傳統習俗都和箕子朝鮮時期有關。紅色代表喜事,白色代表喪事,這個模式在半島地區正好反了過來。從隋唐時期開始,半島地區的各個政權都在不斷的學習中原王朝,例如科舉制度、文字等等。
❹ 韓國和中國一樣也過春節,韓國的春聯為何都是白色的
其實貼春聯的國家並非只有我們中國,韓國人也過春節,但非常奇怪的情況出現了,韓國人的春聯都是白色的,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在此後的歷史上,雖然箕子政權最終滅亡,但箕子朝鮮的文化深深影響了半島地區。直到目前,韓國的一些傳統習俗都和箕子朝鮮時期有關。
紅色代表喜事,白色代表喪事,這個模式在半島地區正好反了過來。從隋唐時期開始,半島地區的各個政權都在不斷的學習中原王朝,例如科舉制度、文字等等。
❺ 世界上還有哪些國家有發壓歲錢或紅包的習慣。
壓歲錢,牽系著一顆顆童心,也蘊藏著天下父母殷殷之心。中國內地:讓人歡喜讓人憂的壓歲錢
過年給孩子壓歲錢,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壓歲錢從最初的只是類似錢幣的吉祥物,到現在的流通貨幣,數量也一路水漲船高。城市裡的孩子每年壓歲錢就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少則三、五百,多則成千上萬。孩子們高興了,大人們去擔憂了。給得多了,自己承受不起;給得少了,落人口舌。壓歲錢,某種程度上已經演變為成人交際的砝碼。
不僅如此,對自己孩子收到的壓歲錢,家長也是心驚膽戰,該不該回收?收了怕孩子不高興,年節失睦;不收又怕孩子大手大腳亂花,得不償失。壓歲錢,憑添了父母多少煩惱。
澳門:年初一發「利市」,大人小孩都有份
澳門人過年是從臘月二十八開始的,臘月二十八日在粵語中諧言「易發」,商家老闆大都在這歲晚之時請員工吃"團年飯"以示財運亨通,吉祥如意。而到大年初一這天,澳門人講究「利市」,「利市」即紅包,這天老闆見到員工,長輩見到晚輩,甚至已婚人見到未婚人都得給「利市」。「利市」純粹是以示吉利。
台灣地區:年齡不同,給法各異
台灣地區,年夜飯吃過之後,便是長輩們給子孫贈送"壓歲錢"的時候,給法頗具特色:年齡大的孩子,其"壓歲錢"是用紅紙預先包好遞到他們手裡的;而年幼孩子的"壓歲錢",則是大人們事先用紅線繩纏好並系成一個小套環,套在他們頸項上的。形式不同,寓意一樣,都是希望兒孫們在新的一年裡逢凶化吉,遇難呈祥。
日本:小學生人均壓歲錢2.5萬日元
日本小學館出版社1月15日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今年新年日本小學生收到的壓歲錢平均為25,293日元(約合人民幣1634元)較去年增加了766日元。此項調查已進行了5次,而今年是首次突破2.5萬日元大關。在關於壓歲錢用途的多項選擇中,回答「購買游戲軟體」的比例高達39%,連續4年位居第一。
新加坡:最吝嗇的壓歲錢
在新加坡過年極其輕松,人情往來、賀歲拜年、請客送禮都十分簡單。上門拜年,多是兩個柑桔象徵吉利,也發壓歲錢,但是新加坡家長給孩子派發 「紅包」,數量多而分量輕。他們給的對象是孩子加未婚的男女青年。不論是有親情關系的孩子和青年男女,還是沒有親情關系的孩子和青年男女,只要在節日里問候、來往都給「紅包」。
然而,打開「紅包」抽出的是一張貳元票面的新幣、或兩張貳元票面的新幣,最多是十元。節後,孩子們互問的是你拿了多少個「紅包」,而不問你拿了多少壓歲錢。新加坡人說:「紅包」的作用只在於給孩子節日的氣氛,增加家庭的溫馨,是區別其它節日的一項內容。」
韓國:不發紅包發「白」包
韓國把春節叫「舊正」,與新年稱「新正」相對應。大年初一,舉行了鄭重庄嚴的「祭禮」,吃完大年初一的第一頓「歲餐」(韓國把新年期間的任何食物都叫「歲餐」)——「米糕片湯」之後,就要開始舉行「歲拜」,家中晚輩此時要向父母長輩拜年磕頭,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祝福父母健康長壽。此時長輩要把包好的「壓歲錢」給晚輩。和許多國家習慣送「紅包」,認為紅色代表喜慶吉祥不同,韓國壓歲錢用白紙包,因為古代的韓國人崇尚太陽和純潔的白色,認為白色象徵潔凈、清晰,這也正是韓國艱朴、清純的白表文化的表現之一。
義大利:女妖帶來壓歲錢
義大利人在除夕的夜晚要把家裡不需要的物品扔到院子里或乾脆扔到野外去,據說這樣會在新的一年裡給家裡帶來幸福。此外,人們總在這時給孩子們講關於女妖的童話故事,說女妖偷偷地從煙囪鑽進屋裡,給孩子們送來了壓歲錢和禮物,然後放在他們的鞋子里。在這里,女妖行使著聖誕老人的職責。
法國:趁著清醒發壓歲錢
法國的新年本來是每年4月1日,直到1564年,國王查理九世才把它改作1月1日。1月1日一大早,父母就會趁著自己還沒有醉酒,清醒地時候給孩子發「壓歲錢」,以表示對子女的關愛。因為到了這天晚上,法國人要合家團聚,圍桌痛飲香檳酒,按照傳統,這一夜每個家庭都要喝掉所有的藏酒,以避免來年有厄運;所有的人都應該喝得酩酊大醉,這樣新一年才會有新開始。
朝鮮:壓歲錢發給稻草人
朝鮮人在新年時,家家戶戶貼對聯和年畫。有的人家在門上貼上壽星或仙女的畫像,祈求上天保佑,驅走鬼魅,賜給幸福。元旦黎明,人們把一些鈔票塞進了除夕預先紮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惡,迎接吉祥福星。黃昏,人們又將全家人一年中脫落的頭發燒掉,祝願家人四季平安。元旦日少女們頭戴一種麻制的帽子,稱為「福巾」,身穿帶花紋的五色綵衣,進行盪鞦韆比賽。她們以一處樹花為目標,看誰先踢到或咬到為勝。也有在高處掛上銅鈴的,以先碰響者為冠軍。
希臘:壓歲錢藏在蛋糕里
在每年的一月一日,是希臘民間傳統的年節。元旦,家家戶戶都要做一個大蛋糕來慶祝。做蛋糕時,主人會把壓歲錢(通常是一枚銀幣)放入其中,誰吃到了它,就意味著誰是那一年最幸運的人。
蘇格蘭:壓歲錢丟門口
蘇格蘭人在元旦前夕,家家戶戶門前都會放著一些金錢,沒人看守,盜賊和乞丐在這天晚上,看見了也不動分毫。因為當地風俗,新年前夕,先把金錢放在門外,翌日新年降臨,大清早打開門時,就看見門口有金錢,取其「一見發財」之意。
西班牙:人人攜枚壓歲錢
西班牙人在新年前夕,所有家庭成員都團聚在一起,以音樂和游戲相慶賀。午夜來臨,十二點的鍾聲剛開始敲第一響,大家便爭著吃葡萄。加果能按鍾聲吃下 12顆,便象徵著新年的每個月都一切如意。元旦這天,最忌孩子們罵人、打架和哭啼,認為這些現象是不祥之兆。所以,元旦之日大人總是盡量滿足孩子們的一切要求。同時,這天不論大人小孩人人身上必攜一枚金幣或銅幣以示吉祥。
❻ 用漢字寫對聯的韓國人受關注,韓國人過年有哪些習俗
韓國過春節與我國不同步,白紙寫春聯,本來的喜慶被他們玩壞了!韓國春節為何選“立春”?他們沒學錯,我國古代春節就這么過!廢除漢字50年,韓國人過春節寫春聯,為何依然用漢字?
春節作為一個傳統的節日,在韓國經歷了一段“等待”的歷程,直到1985年,它才以“民俗日”的名稱再次出現在韓國民眾的生活中。1999年,韓國正式恢復了春節這個節日,時間就是中國傳統春節的“立春”日。韓國規定,春節放假三天,是一年中假期最長的,足見他們對春節的重視與依戀。
❼ 韓國人忌諱什麼顏色
韓國人忌諱紅色 ,韓國人是以「白衣民族」自居的。
一、韓國政府規定,韓國公民對國旗、國歌、國花必須敬重。在重要活動開始前播放國歌時,在場人員須起立。外國人在上述場所如表現過分怠慢,會被認為是對韓國和韓民族的不敬。
二、韓國立法在公共場所全面禁煙,吸煙需到指定地點,不能邊行走邊吸煙。
三、由於受儒教影響較深,尊敬長者、孝順父母、尊重老師是韓國全社會風俗,重視地位、輩分、老幼、男女之別。對地位高、輩分高的、年長者和男性都要表示尊重,用尊稱,見面要先問候,同行時要讓路。
韓國簡介歷史背景:
1、大韓民國,簡稱「韓國」。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占朝鮮半島面積的45%),主體民族為韓民族,通用韓語, 首都為首爾。
2、韓國屬溫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3℃-14℃,年均降水量約1300-1500毫米。
三、韓國武裝力量正式名稱「大韓民國國軍」。韓國軍事武力的主要任務是國土防衛和特別是防禦朝鮮軍事威脅,但人道救援和災害救濟亦是其任務之一。
❽ 韓國人用白紙包壓歲錢寫春聯,他們的春節和中國有何異同
受華夏文明的影響,東亞、東南亞諸國,也都保留了過春節的習俗。
中國人的春節是農歷除夕開始的,貼春聯、放鞭炮、穿新衣、走親戚,好不熱鬧喜慶。
與我們相鄰的韓國,至今也保留了過春節的習俗,只是,他們的春節並不是農歷除夕,而是選擇在「立春」這天。
』韓國春節選「立春」!他們沒學錯,我國古代春節就這么過!
雖然現在韓國廢除漢字已近50年,韓文得到很好普及,但是,迎新的春聯,仍由漢字書寫。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只有漢字的形式之美,與對聯的內容之美相互配合,才能展示奉春聯之美。
❾ 韓國習俗中,為什麼辦喪事喜歡用紅色
因為韓國人珍愛白色,他們的國花木瑾花就是白色,而紅色在他們看來就是不吉利的,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家風俗,有的國家結婚都穿紅色旗袍,別的地方就是穿白色婚紗,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風俗不同。
古代的韓國也就是朝鮮,古代的朝鮮層次劃分非常的分明,除了王公貴族,就是普通百姓和賤民,當時王公貴族占朝鮮人口的少數一部分,可以穿著華麗的衣服,但是除了王公貴族之外,其他的人只能穿著非常樸素的顏色,甚至不能穿絲綢只能穿麻料衣服,不過那個時候的普通人也買不起絲綢來穿。所以平民們就撿最簡單的顏色來穿衣服,白色就成立了當時平民們衣服中的主色,當朝鮮大部分人都穿著白衣,所以就有了「白衣民族」的稱謂,白色也就成為了朝鮮人最為喜歡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