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哪個省哪個城市離韓國最近
中國山東省威海市離韓國最近。
威海是山東省地級市,位於山東半島東端,北、東、南三面瀕臨黃海,北與遼東半島相對,東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西與山東煙台接壤。威海是中國大陸距離日本、韓國最近的城市、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北洋海軍的發源地、甲午戰爭後被列強侵佔並回歸祖國的「七子」之一。
(1)中國哪個海岸可以去韓國擴展閱讀:
威海市東西最大橫距13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81公里,海岸線長985.9公里。威海市包括環翠區、文登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進出口加工保稅區、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海新區、榮成市、乳山市。
1984年威海成為第一批中國沿海開放城市。 2017年入選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2018年1月入選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2017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24。2018年10月,威海獲評健康中國年度標志城市。
『貳』 韓國和中國之間的海叫什麼名字
韓國和中國之間的海叫黃海
黃海是中國與韓國之間圍繞的邊緣海, 是一個近似南北向的半封閉海域。它在西北以遼東半島南端老鐵山角與山東半島北岸蓬萊角連線為界,與渤海相接;南以中國長江口北岸啟東嘴與濟州島西南角連線為界,與東海相連。黃海平均水深90米,(另一說為44米 )海底比較平坦,大部分水深60米以上。黃海的名稱來源於它的水域水色呈黃色。
在1128年到1855年700多年間,黃河曾江蘇北部匯入黃海,海水的泥沙含量慢慢增高,黃海屬於東海的一部分,清朝初期,黃海海域曾被稱為「東大洋」,把現在的東海一帶稱為「南大洋」;清朝末期,在1908年以後出版的地圖中均已使用今名。
(2)中國哪個海岸可以去韓國擴展閱讀:
黃海是由中國的部分大陸架和朝鮮半島圍成的一個半封閉的內海,它是由中國,朝鮮,韓國三方共同擁有。
按國際法規定,距海岸24海里內為毗鄰區,200海里內為專屬經濟區,在海底還有200~350海里的大陸架,這些區域雖然沿岸國沒有主權,但擁有司法、經濟開發一類的權利,都不屬於公海。黃海基本上沒有公海,由於寬度不超過400海里,中、朝、韓、三國的專屬經濟區是連在一起的。中國在黃海專屬經濟區面積最大,韓國次之,朝鮮最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海
『叄』 從中國去韓國的船 在哪些城市有直達 在購票時需要注意點什麼
從青島坐船有直達韓國仁川的船,不過你也可以乘坐旅遊觀光的輪船去韓國,比如像鬱金香號之類的油輪,我大姐在韓國,據她說坐游輪會感覺更浪漫一些!船票問題,和普通船票是一樣的,注意簽證那些就可以!不過選坐大韓航空的飛機也可以2個小時左右就能到達,希望可以幫到你!
『肆』 中國怎麼坐船去韓國
可以坐船的地方很多
從東到西依次排列如下:
丹東、營口、大連、秦皇島、天津、煙台、威海、石島(通往全北君山)、青島、日照、連雲港
大部分到韓國的仁川港。
『伍』 韓國航線的主要港口包括哪些
主要有:
中文名 英文名
釜山 Busan
木浦 Mokpo
南浦 Nampo
仁川 Inchon
光洋 Kwangyang
具體的主要港口包括:
韓國共有釜山、光陽等9個主要港口,按地理位置劃分歸屬為三個區域:南海岸地區、東海岸地區、西海岸地區. 南海岸港口:光洋港、馬山港、釜山港等; 東海岸港口:蔚山港、浦項港、東河港等; 西海岸港口:仁川港、群山港、木浦港等.
『陸』 從中國哪些港口可以直達韓國光州港
上海可以直達,其他大部分地方都是到仁川轉乘。也可以從濟州或首爾轉,不過時間長一點而已。你是從哪裡去,是去幹嘛的呢?
『柒』 中國的哪個省離韓國最近啊
中國山東省威海市離韓國最近。
威海是山東省地級市,位於山東半島東端,北、東、南三面瀕臨黃海,北與遼東半島相對,東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西與山東煙台接壤。威海是中國大陸距離日本、韓國最近的城市、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北洋海軍的發源地、甲午戰爭後被列強侵佔並回歸祖國的「七子」之一。
(7)中國哪個海岸可以去韓國擴展閱讀:
威海市東西最大橫距13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81公里,海岸線長985.9公里。威海市包括環翠區、文登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進出口加工保稅區、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海新區、榮成市、乳山市。
1984年威海成為第一批中國沿海開放城市。 2017年入選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2018年1月入選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2017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24。2018年10月,威海獲評健康中國年度標志城市。
『捌』 韓國距我國最近的港口城市是哪一個
平澤是韓國距我國最近的港口城市。 平澤簡介 -面積:452.26平方公里 人口:35.84萬 自然地理:離韓國首都首爾70公里。,位於韓國西海岸中部,京畿道最南端, 歷史:平澤歷史悠久,早在公元100年左右的「三韓時代」當地便已建城,時稱淵達部曲。後幾次更名,940年,振威縣編入水州,改稱平澤縣。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1995年5月10日,松炭市、平澤市、平澤郡等被分別廢除,設立了城市農村復合形態的平澤市。 平澤-經濟概況 平澤市水陸交通便捷,1986年開港,1995年被指定為三大對華貿易港之一,五大重點投資項目之一。預計到2011年為止,將建成62個泊位、年吞吐量為6200萬噸的國際貿易大港,成為首爾及中部地區的貨物集散中心。平澤市在繼續發展傳統農業的同時,還大力開發汽車、電子等科技產業及化工、電力、物流等,堅持走產業化、信息化道路,目標是發展成為21世紀的國際物流城市。 --- 平澤市位於韓國北部京畿道的南端,是一個瀕臨黃海的港口城市。現有人口約36萬,面積452平方公里。全市由宋彈市、平澤市、平澤郡三部分組成。市鳥:白鷺,市花:梨花,市樹:松樹。現任市長金善基。共有浦升國家產業園區,平澤地方產業園區,松炭地方產業園區,獐堂地方產業園區,秋八地方產業園區,漁淵-韓山地方產業園區,七槐地方產業園區7個產業園。主要產業有汽車和電子等。平澤港現有4個3萬噸級的泊位,計劃再新建14個泊位,預計到2011年,共建成62個泊位,年吞吐能力預計達6200萬噸,從而躍升為韓國的第二大港。 平澤市交通發達。密如蛛網的高速公路網是它的特色。平澤距漢城僅80公里,與漢城和釜山之間有京釜鐵路和高速公路連接,與其他周邊城市的交通也相當便捷。
『玖』 中國哪裡有求於韓國
歷史上高麗和中國的關系
1、 朝鮮人的由來
關於朝鮮的由來有很多說法,有「東夷說」、「檀君說」、「箕子說」等等,我個人認為以「箕子說」最有可能。據記載,前1050年,周武王滅商,紂王的叔叔箕子逃到朝鮮半島北部,受當地東夷的擁戴,當上了古朝鮮國王,這是朝鮮半島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同時,韓地的商朝貴族也逃跑來到朝鮮半島南部,當上了當地通古斯新土著的首領,並自稱HAN民族,即「韓」民族。我認為這也正是「韓國」的國號由來。
2、 漢朝時期的高麗
公元前3世紀,燕國入侵,箕子朝鮮喪失了遼河以西的領土。
秦始皇雄才大略、殺伐決斷,不過我一直沒有看到關於秦始皇和高麗之間的歷史軌跡交叉點,也許是因為我的閱讀面太窄了,如果有那位兄弟姐妹知道,敬請賜教。
公元前194年,中國西漢時期,燕國貴族衛滿反漢,東逃到朝鮮,推翻箕子第40代孫,建立衛氏朝鮮。這是朝鮮半島歷史上的第二個異族政權。衛滿建都王險城(今平壤),朝鮮半島土著真番、臨屯等部族都服屬衛滿。這段歷史還曾經被大文豪施耐庵引用,李逵在勸宋江造...反稱帝時就引用過這個典故,想以李逵的知識層次所了解的應該都是人盡皆知的常識,所以現在韓國人不應對此提出疑義。
漢武帝劉徹為防禦匈奴,加強了北方邊郡的守衛。公元前108年夏衛滿朝鮮為漢朝所滅,漢朝把朝鮮改為直屬政區,設置樂浪、玄菟、真番、臨屯4個郡,史稱「漢四郡」。
在這一時期,漢字開始傳入朝鮮半島,自此中國文言文長期是朝鮮唯一的書寫文字,HAN是「大」的意思,當時朝鮮半島還沒有漢字,後來漢字傳入朝鮮,「HAN」被寫作「韓」字。並不像現在韓國人所說的,他們的文字是自創的。
3、 魏晉時期的高麗
漢末,公孫康據有遼東,割樂浪郡之一部分置帶方郡,238年魏國司馬懿滅公孫淵,魏國控制朝鮮半島中北部。這些史實在《三國演義》里也略有敘述。
313年,高句麗趁西晉的混亂和衰落,吞並了帶方、樂浪,成為朝鮮半島最強大的國家。 六世紀上半葉,以平壤為中心的高句麗乘北魏內亂,佔領中國領土(今遼寧省和河北北部);加上扶余祖籍和韓王族祖籍又都在此,所以現在的韓國人聲稱「遼寧和河北省都是韓國領土」。
420年,南朝宋順帝為了牽制強大的高句麗,策封百濟王和倭王,但新羅與南朝宋沒有聯系。
4、 唐朝時期的高麗
隋煬帝曾三征高麗。
唐太宗時期,為與高句麗爭雄,新羅與百濟結盟。 660年,百濟與高麗、靺鞨率兵侵其北界,攻陷三十餘城,新羅再向中國告急。唐朝在新羅的配合下,滅百濟,再於668年滅高句麗。當時,朝鮮半島3/4的土地入於中國,新羅王國局促在半島東南角1/4的土地上。新羅王國對中國並吞了那麼多土地而竟沒有分給它一點,深為不滿,開始暗中向龐然大物的中國挑戰,到處發動民變,促使平壤孤立。
公元671年,新羅開始自身反抗中國統治,攻下了安東都護府,恢復了全部百濟領土。盡管如此,中國軍隊仍不放棄對原來百濟和高句麗領土的要求,直至公元735年,才承認大同江以南的領土屬於新羅。 新羅據有西海岸的仁川灣,便於直航中國。從4世紀末起,新羅先後與中國的前秦、南齊、梁、北齊、陳、隋、唐通交,大力吸收中國文化。
5、 宋、元時期的高麗
新羅後期,王族間因爭奪王位,戰亂頻繁,民不堪命,紛紛起義。最後一個造...反領袖、貴族家庭子弟王建成了弓裔的首席大臣。公元935年王建接受了後百濟的自動投降,翌年,王建又接受新羅景順王的遜位。 王建建立了王氏朝鮮,把自己王朝的國號定為「高麗KOREA」。 高麗建國後,乘靺鞨族渤海國衰落之機向北擴張,把疆界延伸到鴨綠江下游南岸。高麗自建國後,先後接受過唐、後晉、後周、宋、遼、金、元的冊封。後周使員雙翼956年到高麗被挽留,任主考官知貢舉,以詩賦頌策取進士。
高麗王朝同建於960年的我國北宋王朝有著密切的友好關系。高麗與北宋通過兩國使臣、留學生、僧侶、商人等人士往來,增進了相互了解和友誼,促進了兩國關系的發展和社會進步。高麗王朝為了使佛教興旺,向北宋請佛經,派僧侶入宋求法,歡迎宋僧來高麗傳法,並雕刻了大量佛經。
蒙古人把死不臣服的遼國難民追趕到高麗境內。在那以後,高麗便接連地遭到蒙古人的入侵。1258年,高麗國王王皞hào降服蒙古,許蒙古置京、府、縣達魯花赤72人監。1274年,元朝強征高麗2.5萬人進攻日本,但是失敗了。元順帝曾娶高麗女子奇氏為皇後,高麗人在華學習、在元做官不少,奇氏之弟老的沙、同鄉朴不花均成為元之權臣。
白蓮教韓宋起義軍攻陷遼陽進入高麗,高麗投降。可是,這批部隊軍紀敗壞,引起高麗痛恨。高麗使用美人計劃將其大部分殺死,只剩下萬餘人輾轉脫險,逃回中國,又被等待他們的蒙古人一網打盡。
6、明、清時期的高麗
明朝高麗關系已達很危險的地步。1388年,辛禑忽然想起來向中國索取鴨綠江北岸鐵嶺之南的事,在四世紀末,那是被高句麗王國佔領的一片土地,其後曾被渤海、遼、金、元反復占之。他以為中國大亂未定,可趁火打劫了,於是動員全國軍隊,分道並進。當軍隊發現是進攻中國時,大為驚恐。左軍都統使李成桂反對辛禑和都軍相崔瑩進攻中國遼東,以糧不繼退師,李成桂兒子被殺,李成桂便從鴨綠江口的威化島回軍京師,發動政變,廢辛禑,放逐崔瑩,控制高麗軍政大權,自立為王,1392年向中國上奏章謝罪,請求冊封,請更國號。明太祖朱元璋命其國名為古號朝鮮,准其為朝鮮國王,高麗王朝遂亡。李氏朝鮮尊明朝為永世的父國和天朝,直到甲午戰爭後朝鮮「獨立」為止。
清乾隆也曾三征高麗。
1894年,朝鮮南部的全羅道爆發農民起義,當朝鮮邀請清朝出兵鎮壓時,日本乘機也出兵朝鮮。但是很快起義平息。這時清軍在牙山,而日軍卻已駐守在仁川及朝鮮內地,清朝建議同時撤兵,日本卻拒絕撤軍。清朝只好先撤軍。日軍沖進中國駐朝鮮使館,撤下國旗。
1882 年,袁世凱隨淮軍將領吳長慶進駐朝鮮,在吳1885年去世後,升任為大清國駐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全權代表,袁世凱設計幫助韓王和王妃明成王後也就是閔氏除掉政敵大院君,得到了朝鮮最高統治者的賞識,當時執掌朝鮮大權的其實是閔妃,她聽從袁世凱建議,組建義勇團,並任用袁世凱為練兵大使,使義勇團成為維護閔妃統治集團統治的重要力量。
1895年4月,《中日馬關條約》簽定,中國承認朝鮮「獨立」,並且割地賠款。
7、民國時期的高麗
1919年4月,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上海成立。1921年,孫中山在廣東就任非常大總統,以國賓禮接待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專使申圭植。1925年,蔣介石下令黃埔軍校接納韓國臨時政府推薦之朝鮮學員;1926年,軍校武漢分校設立韓國特別班。1931年九一八以後,東北境內的中朝抗日武裝組成聯軍。1932年一二八抗戰期間,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鼓動韓人參戰。
30年代,日本為了侵略中國,將朝鮮作為「鞏固的後方」,實行「皇國臣民」化。同時,日本佔領中國東北,扶持成立偽滿洲國。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在此期間,日本為了達到霸佔中國東北的目的,大批朝鮮人和請文明用語移居中國東北,朝鮮人與原有的朝鮮族成為中國東北人口眾多的少數民族。
1932年,金日成創立抗日游擊隊,活躍在中國東北和中朝邊境。金日成和楊靖宇在共同的抗日軍事斗爭中,私交很好。金日成的兒子金正日就是出生在中國長白山游擊隊營地(後偽稱出生朝鮮)。現在這里成為朝鮮人民朝拜的聖地。
1933年一月蔣介石在南京密會韓國臨時政府領袖金九,達成優先培養朝鮮軍事幹部的共識。中央軍校特別班一期、洛陽七分校、空軍筧橋航空學校等繼續招收朝鮮學生,僅南京湯山軍委幹部訓練班朝鮮革命幹部訓練隊便有一百餘名韓國學員陸續畢業。1935年11月,韓國臨時政府遷至中國首都南京。
1942年起,中國加速游說美蘇政府承認朝鮮獨立。1943年中國終於說服美國接受韓國「未來的」獨立;隨後英國在開羅宣言、斯大林在德黑蘭會議方附和美國。戰後朝鮮被蘇、美實際分割,若無中國堅持反對,列強已擬定由聯合國暫時「四國託管」朝鮮。
結論
從以上所列舉的史實可以看出,古代的高麗僅僅佔有朝鮮半島的南部,並且在不同時期都向中國的帝王俯首稱臣,僅僅佔有朝鮮半島的南部,並且在不同時期都向中國的帝王俯首稱臣,所以只能算作中國的一個諸侯,還是一個不太順從的諸侯,中原興則高麗順,中原衰則高麗進。
而且,高麗王朝的政治、經濟等制度大部仿效我國的唐朝和宋朝,建立起中央集權制的國家機構。在官制方面,高麗初期中央機構設三省(內議、廣評、內奉)、六尚書(選官、兵官、民官、刑官、禮官、工官)、九寺等,後期設三省(內史門下省、尚書都省、三司省)、六部(吏、兵、戶、刑、禮、工部)、中樞院、御史台、國子監、大理寺、藝文館等。
縱觀高麗歷史,整個是中華文明的翻版。
『拾』 韓國離中國哪個城市近
韓國離中國威海市、榮成市最近。威海市是中國大陸距離日本、韓國最近的城市,是山東省地級市,位於山東半島東端,北、東、南三面瀕臨黃海,北與遼東半島相對,東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西與山東煙台接壤。榮成市位於山東半島最東端,三面環海,海岸線長500公里,與韓國隔海相望,是中國距韓國最近的地區。
威海市航運線發達,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重要的通商口岸。威海港是我國通往朝鮮、韓國、日本等等東亞國家最便捷的出海口。在1990年,威海市成為我國第一個開通到韓國的航線,成為我國對韓國運輸最快、航班次數最頻繁的港口之一。
由於和韓國來往頻繁,威海市和韓國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處,威海市韓國的鄰國文化的交流使得威海市變得更加多元和包容。
榮成市擁有石島、龍眼兩個一類開放港口,至韓國平澤、仁川的客貨班輪。在威海機場可乘機飛往韓國的仁川和境內的部分省會城市和沿海開放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