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韓國的法定節假日有哪些
韓國的法定節假日有:
1月1日:元旦(放假1天)
農歷正月初一:春節(放假3天)
3月1日:三一節(放假1天)
冬至後105天:寒食節
4月5日:植樹日(放假1天)
5月5日:兒童節(放假1天)
農歷四月初八:佛誕節(放假1天)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放假1天)
6月6日:顯忠日(放假1天)
7月17日:制憲節(放假1天)
8月15日:光復節(放假1天)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放假3天)
10月3日:開天節(放假1天)
12月25日:聖誕節(放假1天)
(1)韓國的什麼節8月26擴展閱讀:
中秋節與春節並稱為韓國兩大傳統節日,甚至重要程度要大於春節,一般韓國放假3至6天。按照傳統,人們要回家與親人團聚,拜祀祖先,祭掃墳墓,晚上共同「迎月」。因此,韓國人在中秋節都從全國各地趕回老家團圓,交通非常擁堵,稱為「民族大移動」。
為紀念神話里韓民族的始祖—檀君建國而設立的開天節。檀君是韓民族傳說里的人物、韓民族的始祖,為了紀念他於公元前 2333 年建立古朝鮮這個韓民族最初的國家,於 1949 年將這一天指定為開天節。供奉檀君的 " 檀君祠堂 " 在韓國各地都能看得到,開天節這天在社稷公園也會舉辦紀念活動。
朝鮮時代世宗大王創造了朝鮮半島固有的文字 " 韓文 "。為紀念他的這一偉績,韓國將介紹韓文的書《訓民正音》頒布那天指定為 " 韓文節 "。1970 年 " 韓文節 " 被指定為法定節假日,1990 年 ~2012 年期間因要減少節假日而取消,但從 2013 年開始又恢復為法定節假日。
2. 急!韓國所有的節日(按時間排~)!謝謝!
韓國有四大傳統節日,即春節(農歷1月1日),元宵節(農歷1月15日)、端午節(農歷5月5日)、中秋節(農歷8月15日)著季節的改變,韓國的傳統節日習慣性地重復,充滿民族特色的應季飲食與游戲多種多樣。由於韓國過去曾使用陰歷, 所以至今大部分的節日仍按農歷來計算。韓國是以農耕與儒教思想為基礎的民族,所以傳統節日都是為了慶祝耕種的開始 和結束,感謝祖先與自然而逐漸形成的。下面請看一下韓國節日的意義以及節日時的傳統風俗習慣。農歷1月1日,是在韓國節日當中最隆重的一個。在韓國,新年早上祭祀(向祖先貢獻飲食行大禮)祖先。 意味著新一年的開始。祭祀結束後孩子們向大人拜年,大人還禮祝願。春節那一天吃年糕。這有過了年長一歲的意思。 家屬和親戚們聚在一起玩擲轂游戲(用4個木塊兒玩的韓國傳統游戲),跳跳板(姑娘站在長木板兩端輪流地跳的游戲)等游戲。 並把有"裝福"意思的福笊籬(過濾用的湯勺摸樣的工具)送給別人或掛在家裡。農歷1月15日。新年伊始,迎接第一次圓月,祈求一年的豐裕和平安。 正月15日早上祈求無病吃"鈈飪"(祈求避瘡而吃 花生,栗子,核桃等堅硬的飲食)和 "耳明酒"(為了一年裡兩耳能很好地聽東西而喝的酒)。 早餐吃五穀飯(用大米,江米, 小豆,大豆,高粱做的飯)和野菜(用能吃的草和樹葉做的菜)。並且叫對方的名字,對方答復就說"你買我的熱呀。"這有一年 中夏天不要中暑的意思。正月15日的游戲有兩種;一是放風箏,有消滅一年的災難的意思;二是放鼠火,有驅逐妖魔鬼怪 和害蟲的意思. 據說,正月15日晚上,向圓月許3個願都會實現。農歷5月5日端午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 端午節婦女們用菖浦(用菖浦葉洗頭頭發光澤)洗頭,玩兒盪鞦韆, 男人摔交. 還做樣子像車輪一樣的車輪餅吃,採用這個食品的名字還把端午節稱為車輪節。農歷7月7日。起源於牽牛和織女一年一次相見的傳說,從三國時代起這一天舉行各種活動。人們認為在七夕這天能繼承 織女的紡織技術,所以舉行'紡織'(紡織比賽)。七夕婦女們為子女向牽牛星和織女星許願。農歷8月15日。是用當年出產的水果和新谷准備食物的節日。是在韓國僅次於春節的最大的節日。秋夕這天用新谷做好食品 向祖先祭祀,然後去掃墓(親自去祖先墓地放飲食敬禮)。還用當年生產的谷,斗,栗子等做成松餅吃,玩拔河,羌羌水越來 (大家一起握手劃圓圈轉轉)等游戲陽歷12月12日。是一年中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日子。這天吃放年糕團(直徑 1㎝大小的圓形的年糕)的小豆粥。至今老百姓還相信紅色能驅逐妖魔鬼怪而把小豆塗在牆和門上,每個房間里也都放一碗。
3. 韓國一年中都有哪些節日韓語怎麼說
1、元旦신정
一年的第一天。
2、春節설날
和端午一樣,是韓國的3大節日之一。
3、三一節삼일절
三一節是韓國抵抗日本殖民統治,發表獨立宣言書,向世界宣告韓國的獨立的日子。
4、兒童節아동절
即六一國際兒童節。保障全世界兒童權利的節日。
5、釋迦誕辰日석가탄신일
釋迦誕辰日即是佛教的始祖釋迦牟尼的誕生日,陰歷4月8日。 又稱「初八日」或是「佛祖到來日」。
6、顯忠日현충일
每年6月6日是韓國的」顯忠日」,顧名思義,即為國家獻上赤膽忠誠的日子,時至今天,6月6日則成為一年一度不容錯過的,到烈士公園緬懷為保護國家安全而獻出寶貴生命的烈士英雄的日子·。
7、光復節광복절
為紀念1945年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擺脫了日本殖民,朝鮮半島得到解放,重現光明而設立。
8、中秋節추석
農歷8月15日,秋夕即中國的中秋節。是韓國人十分重視的大節日。
9、開天節 개천절
10月3日。在韓國的開國神話「譚君神話」中,譚君正是在這一天建立了古朝鮮。
10、諺文日 한글날
又稱「韓文日」、「諺文日」、「朝陳語字母日」或「韓國語字母日」,是朝陳夷易遠族懷念訓夷易遠正音創造的懷念日。
11、聖誕節 크리스마스
基督教紀念耶穌誕生的節日。
4. 韓國的主要節日和特有的節日(列出日期)
韓國全國性假日 日期 中文名 備注
1月1日 元旦 新年第一天
農歷正月初一 民俗日 民俗日放假3天
3月1日 獨立運動紀念日 1919年3月1日大規模反抗日本統治的獨立運動周年紀念日
4月5日 植樹節 這一天全國各地植樹造林
5月5日 兒童節 這一天為兒童舉行各種慶祝活動
農歷四月初八 浴佛節 佛寺中舉行庄嚴儀式
6月6日 顯忠日 全國在這一天向陣亡將士獻祭,在首爾國立公墓舉行紀念儀式
7月17日 制憲節 紀念1948年頒布大韓民國憲法
8月15日 光復節 1945年8月15日,韓國從長達35年之久的日本殖民主義統治下解放出來。 這一天還是1948年大韓民國政府成立紀念日
農歷八月十五 中秋節 這是最大的節日之一,家家戶戶在家祭祖或到祖塋掃墓,夜晚賞月,祝禱祈願
10月3日 開天節 紀念檀君於公元前2333年建立第一個韓民族國家的日子
12月25日 聖誕節 韓國的基督教徒和非教徒共同慶祝這一節日
5. 韓國都有什麼節日詳細一點詳細一點
韓國人以正月至三月為春,四月至六月為夏,七月至九月為秋,十月至十二月為冬。其中,表明一年開始的春節是韓國人的最大節日。這天,韓國人祭祖先,向大人拜年。
韓國有四大傳統節日,即春節(農歷1月1日),元宵節(農歷1月15日)、端午節(農歷5月5日)、中秋節(農歷8月15日)。節日期間,多數地方都開展民俗活動,大部分韓國民俗活動集中在正月十五,這與祈求豐收的咒術形式都有密切聯系。代表性的活動有拔河、車戰游戲、踩銅橋、跳園舞等。
過去,節日便是盛大的宗教紀念活動。遠在三國時代,韓國就開始過收獲節和感恩節。這種節日包括扶余的龍鼓節,高句麗的東盟節,東瀛的舞天節。除龍鼓節於農歷12月舉行外,其他的節日活動通常在秋收後的農歷10月間舉行。在後繼的各個朝代中,節日雖有增減,但慶祝秋收和迎接農歷新年的活動一直沿襲下來。節日期間舉家團聚在一起。全家主要穿韓服,舉行祭祖儀式。祭祖完畢晚輩向長輩拜年。
春節
農歷1月1日,是在韓國節日當中最隆重的一個。在韓國,新年早上祭祀(向祖先貢獻飲食行大禮)祖先。
意味著新一年的開始。祭祀結束後孩子們向大人拜年,大人還禮祝願。春節那一天吃年糕。這有過了年長一歲的意思。家屬和親戚們聚在一起玩擲轂游戲(用4個木塊兒玩的韓國傳統游戲)、跳跳板(姑娘站在長木板兩端輪流地跳的游戲)等游戲。並把有「裝福」意思的福笊籬(過濾用的湯勺摸樣的工具)送給別人或掛在家裡。
元宵節
農歷1月15日。新年伊始,迎接第一次圓月,祈求一年的豐裕和平安。正月15日早上祈求無病吃「鈈飪」(祈求避瘡而吃花生,栗子,核桃等堅硬的飲食)和「耳明酒」(為了一年裡兩耳能很好地聽東西而喝的酒)。早餐吃五穀飯(用大米、江米、小豆、大豆、高粱做的飯)和野菜(用能吃的草和樹葉做的菜)並且叫對方的名字,對方答復就說「你買我的熱呀」,這有一年中夏天不要中暑的意思。正月十五的游戲有兩種:一是放風箏,有消滅一年的災難的意思;二是放鼠火,有驅逐妖魔鬼怪和害蟲的意思.。據說,正月十五日晚上,向圓月許三個願都會實現。
端午節
農歷5月5日端午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端午節婦女們用菖浦(用菖浦葉洗頭頭發光澤)洗頭,玩兒盪鞦韆,
男人摔跤,還做樣子像車輪一樣的車輪餅吃,採用這個食品的名字還把端午節稱為車輪節。
中秋節
農歷8月15日是用當年出產的水果和新谷准備食物的節日,是在韓國僅次於春節的最大的節日。秋夕這天用新谷做好食品向祖先祭祀,然後去掃墓(親自去祖先墓地放飲食敬禮),還用當年生產的谷、斗、栗子等做成松餅吃,玩拔河、羌羌水越來(大家一起握手劃圓圈轉轉)等游戲。
此外,韓國還有一些家庭節日。這些節日對所有的韓國人來說都很重要,而且總是要設宴歡慶。這些節日包括:「百日」即嬰孩出生後的第100天;「周歲」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個生日;「花甲」60歲生日,這一天表明一個人已經度過了整整一個甲子的歲月。過去,由於嬰兒死亡串高,人們的壽命期短,因此人們都熱烈慶賀這些節日。
上述這些家庭節日以往都當作節日隆重慶賀,甚至遠房親戚也來祝賀。現在參加這種慶賀的人僅限於自己的家庭成員。越來越多的花甲老人現在已不在家中慶祝自己的花甲壽辰,而是選擇別的辦法,例如選擇出國旅遊來慶賀自己的壽辰。
6. 韓國的大小節日有哪些
1月1日-2日:元旦
盡管韓國人過春節,但陽歷的元旦也有兩天的法定假期而慶祝新年。一般頭一天早上家人在家裡吃年糕湯,下午開始去長輩家拜年或者問候。
陰歷正月初一到初三:春節
春節與中秋節一樣是一年中一家人團聚的最大的節日之一。春節的早晨,大家穿最好的衣服舉行祭祖儀式。祭祀後家庭中的晚輩向長輩拜年,並且接收長輩給的壓歲錢。然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糕湯,韓國人認為吃了它就算長了一歲。下午,人們互相走親戚串門,給親朋好友拜年。春節期間有擲骰游戲,放風箏,抽陀螺,翹翹板等很多民俗活動。
陰歷正月初十五:元宵節
即陰歷每年的第一個滿月,此時農民和漁夫們祈求豐收並進行特殊的游戲。正月十五的早上,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花生和核桃,這是因為他們相信這樣可以趕走一年的酷熱。自古以來,韓國人就認為月圓的晚上很神秘,特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的日子。當月亮升起的時候,人們會望著圓月祈禱,相信願望能夠實現,而農民們也會為今年的收成而祈願。
3月1日:三一節
紀念1919年3月1日興起的反抗日本統治的獨立運動。
4月5日:植樹節
推進國土綠化運動日。這一天,政府官員、教師、學生以及成千上萬全國各地的韓國人按照政府的植樹造林計劃栽種樹木。
5月5日:兒童節
為兒童舉行各種慶祝活動,讓他們與父母一起盡情游樂。
陰歷四月初八:浴佛節
陰歷四月初八是釋家摩尼誕生的日子,佛教信徒們在寺廟中舉行特別儀式並舉行燈會。這天的慶祝活動在提燈遊行中達到高潮。
陰歷五初五:端午祭
來古以來,在插秧結束之後,農民們祈求上天賜予豐收的休息日,跟中國的端午節的時間同時,這也是在古代從中國傳入韓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有很多民俗活動,如摔跤(男子)和盪鞦韆(女子)等。
6月6日:顯忠日
全國在這天紀念護國的英靈們,在漢城的國立墓地舉行紀念儀式。
初伏
三伏(初伏、末伏、中伏)的開始,為了好好度過炎熱的夏天,韓國人有伏日吃參雞湯等保養飲食的習俗。
7月17日:制憲節
紀念1948年制定大韓民國憲法的日子。
8月15日:光復節
1945年日本簽定投降協議,韓國從日本35年的殖民統治中解放出來,而宣布大韓民國成立。
陰歷八月十五日至十八日:秋夕(或稱中秋節)
豐收和感恩的節目,和春節並稱為韓國最大的節日,放三天的假。第一天早晨,人們穿上新衣,帶著用穀食做成的酒和松餅等祭物去墓地掃墓,晚上要共賞圓月,吃松糕。中秋節是韓國最為盛大的節日。
10月3日:開天節
紀念傳說中檀君於公元前2333年創建國家的節日。
10月9日:韓位元組
紀念朝鮮王朝第4代王世宗創造韓國語言的文字體系的日子。
12月22日: 冬至
也是農歷中的一個重要節氣,韓國人過冬至節使用紅豆來做冬至粥的飲食習俗。
12月25日:聖誕節
韓國的基督徒和天主教徒合計達到國民的1/5到1/4。像在西方一樣,無論是不是基督徒都慶賀這個神聖的日子。
簡介:
韓國(諺文:한국),全稱大韓民國,簡稱韓國、南韓或南朝鮮。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占朝鮮半島總面積的45%),主體民族為朝鮮族(韓族),通用韓語(朝鮮語),總人口約5041.85萬(2014年)。首都為首爾(舊稱:漢城;諺文:서울)。
韓國三面環海,西瀕臨黃海,與膠東半島隔海相望,東南是朝鮮海峽,東邊是日本海,北面隔著三八線非軍事區與朝鮮相鄰。朝鮮半島歷史上長期是中原王朝的藩屬國,清末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敗給日本,正式脫離與中原王朝的藩屬關系。1910年朝鮮半島正式並入日本國領土,二戰後光復取得獨立。1950年爆發朝鮮戰爭,南北分裂,北方國家稱朝鮮,南方國家稱韓國。
韓國是20國集團和經合組織(OECD)成員之一,也是亞太經合組織(APEC)和東亞峰會的創始國,是亞洲四小龍之一。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人口出生率和生育率均居世界低位,同時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是OECD國家中青壯年勞動力人口下降最快的國家。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韓國締造了舉世矚目的「漢江奇跡」。是擁有完善市場經濟制度的經合組織發達國家。韓國資訊科技產業多年來一直較強,製造業與科技產業發達,除高速互聯網服務聞名世界外,內存、液晶顯示器及等離子顯示屏等平面顯示裝置和行動電話都在世界市場中具領導地位。
7. 韓國節日有哪些
韓國節日分為「國慶日」、「國旗揭陽日」和「公休日」三種。三一節(3月1日)、制憲節(7月17日)、光復節(8月15日)、開天節(10月3日)和諺文日(10月9日)是韓國的五個「國慶日」。
隨著季節的改變,韓國的傳統節日習慣性地重復,充滿民族特色的應季飲食與游戲多種多樣。由於韓國過去曾使用陰歷,所以至今大部分的節日仍按農歷來計算。韓國是以農耕與儒教思想為基礎的民族,所以傳統節日都是為了慶祝耕種的開始和結束,感謝祖先與自然而逐漸形成的。
文化
韓國在文學藝術等方面都是源於中國文化。韓國人素以喜愛音樂和舞蹈而著稱。韓國現代音樂大致可分為「民族音樂」和「西洋音樂」兩種。民族音樂又可分為「雅樂」和「民俗樂」兩種。韓國的舞蹈以民族舞和宮廷舞為中心,多姿多彩。
韓國的戲劇起源於古代中國,主要包括假面具、木偶劇、曲藝、唱劇、話劇等5類。其中假面具又稱「假面舞」,為韓國文化象徵,在韓國傳統戲劇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8. 韓國的會全國放假的節日有哪些
1月1日 :元旦
2月17-19日 :春節
3月1日 :三一獨立紀念日
5月5日 :兒童節
5月24日 :釋迦誕生日
6月6日 :顯忠日
7月17日 :制憲節
8月15日 :光復節
9月24-26日 :中秋節
10月3日 :開天節
12月25日:聖誕節
• 春節,中秋節:放假3天。
• 父母節(5月8日):兒女們向父母表達感恩和孝心的日子。
• 法定節假日期間韓國的公共機關,銀行等都會停止營業,但是博物館等旅遊景點大都會開放。
9. 8月26 27 什麼日子
8月26日
8月26日是陽歷年的第238天(閏年是239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27天。
大事記
1648年——巴黎人民舉行反對封建專制王權起義
1728年——原籍丹麥的俄國探險家維他斯·白令率領探險隊發現了在亞洲和北美洲之間的海峽。後為紀念他將這一海峽命名為「白令海峽」。
1789年——法國國民議會(Assemblée nationale constituante)於凡爾賽宮通過人權宣言。
1791年——阿根廷激進公民聯盟成立。
1818年——伊利諾州成為美國的第21州。
1847年——利比亞宣布為獨立的共和國。
1883年——荷屬東印度群島上火山爆發,引起的海嘯,使三萬六千人死亡。
1920年——美國婦女獲得選舉權。
1930年——《蘇維埃土地法》頒布。
1936年——《打回老家去》唱遍全中國。
1937年——南口、張家口失守。
1940年——英國皇家空軍襲擊柏林。
1942年——朱可夫任蘇軍最高副統帥。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沖破斯大林格勒防線。
1948年——華北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1949年——解放軍攻佔蘭州。
1966年——納米比亞成立。
1968年——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進駐大專院校。
1972年——第20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聯邦德國慕尼黑舉行。
1973年——中國第一台百萬次計算機試製成功。
198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決定:在中國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省的廈門設置經濟特區。
1981年——鄧小平首次提出「一國兩制」。
1981年——中國國家教委頒布《中學生守則》和《小學生守則》。
1992年——美、英、法在伊拉克領空建「禁飛區」。
2004年——台灣跆拳道女將陳詩欣於雅典奧運跆拳道女子第一量級(49公斤級)為台灣奪下奧運參賽史上首面金牌。
2005年——頗受爭議的電視節目2005快樂中國超級女聲年度總決選於20時30分(UTC+8)唱響。
出生
1728年——約翰·亨利克·蘭伯特,德國數學家和物理學家(1777年逝世)
1743年——現代化學的創始人拉瓦錫誕辰
1789年——李斯特,德國經濟學家(死於1846年)
1790年——漢澤曼,普魯士銀行家、政治家(死於1864年)
1850年——夏·里謝特,法國生理學家,於1913年獲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金(死於1935年)
1901年——陳毅,軍事家、政治家(死於1972年)
1903年——小林多喜二,日本作家(死於1933年)
1905年——馬里安·雷耶夫斯基,波蘭數學家
逝世
1910年——威廉·詹姆士,美國哲學家
1972年——奇徹斯特,英國探險家
1974年——侯德榜,化學家(生於1890年)
1985年——張其昀,中國地理學家、歷史學家(生於1900年)
節假日和習俗
中國——全國律師咨詢日
中國——寧津蟋蟀節(1992年)
8月27日盂蘭盆節(紀念過世的人)
大事記
前55年——凱撒登陸英格蘭。
1689年——中國與俄國簽訂《尼布楚條約》。
1820年——中國道光帝即位。
1847年—— 洪秀全與馮雲山共同制定《十款天條》
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發,造成約36000人死亡。
1891年——法國與俄羅斯簽定防禦聯盟。
190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特里薩嬤嬤出生
1910年——愛迪生發明有聲電影
1910年——北京圖書館成立
1916年——興登堡擔任德軍最高統帥
1928年——凱洛格--白里安公約簽署
1941年——德軍渡過第聶伯河
1945年——美國空運國民黨軍搶占城市
1947年——劉鄧大軍進入大別山地區
1949年——東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979年——英國蒙巴頓公爵遇害
1980年——全斗煥出任韓國總統
1993年——禹作敏違法亂紀被判徒刑
出生
1770年——黑格爾誕生,德國哲學家(逝於1831年)
1871年——德萊塞誕生,美國作家(逝於1945年)
1896年——宮澤賢治誕生,日本作家(逝於1933年)
1913年——毛澤連,毛澤東堂弟。
1929年——阿拉法特出生
逝世
1576年——提香逝世,義大利畫家(生於1477年)
1723年——列文·虎克逝世,荷蘭生物學家
1963年——美國著名黑人領袖杜波依斯逝世
1965年——建築師勒科比西埃逝世
1975年——衣索比亞前皇帝海爾-塞拉西逝世
10. 韓國八月份有什麼節日
1、寒食節:寒食節當天,韓國人為祖先的墳墓除雜草、植新草,這一風俗被稱「改莎草」。
寒食之日,王室都會在王陵和宗廟前舉辦盛大的祭祀活動,民間也都會准備水果、點心、酒釀等簡單的茶禮以饗祖先。這一天還有不生火只吃寒食的習俗,因此人們會在寒食節前一天提前准備好冷盤或艾蒿團等,作為寒食節當天的食物。
2、中秋節:按照傳統,人們要回家與親人團聚,拜祀祖先,祭掃墳墓,晚上共同「迎月」。因此,韓國人在中秋節都從全國各地趕回老家團圓,交通非常擁堵,稱為「民族大移動」。
3、光復節:1945年8月15日,韓國脫離日本長達36年的殖民統治,獲得解放。1948年8月15日,大韓民國正式成立。1949年,韓國頒布法律規定每年的8月15日為韓國國慶日,又名光復節。
4、春節:習俗和中國類似,離開家鄉的人們也會回到故鄉全家團圓。春節當天早上吃年糕湯,穿上韓服向長輩拜年,拜訪親朋好友,互送禮品。
5、釋迦釋迦誕辰日:農歷四月初八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誕生的日子。在韓國,每年的佛誕節前後,民眾都會舉行一系列慶祝活動,包括誦經、法會、游園賞燈等。
(10)韓國的什麼節8月26擴展閱讀
韓國自古即為民俗禮儀之邦,節日眾多,其中盛大隆重的傳統節日更是深深體現韓國人民對傳統的重視。20世紀90年代末,韓國提出了「文化立國」戰略,從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視傳統節日文化的保護、傳承和振興。
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即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也隨著漢文化的傳播很早就傳到了朝鮮半島,成為韓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並傳承至今。
1967年「江陵端午祭」就被韓國政府批准為國家級第13號「重要無形文化遺產」予以保護,每年吸引國內外大量遊客參與和觀光,同時也使人們從中了解韓國的民俗風情。2005年11月25日,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一時間令作為端午節習俗發源地的中國唏噓不已。這一事例足見韓國對傳統節日文化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