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exo的大多數歌曲屬於什麼類型
基本上屬於K-Pop,從細節看,出道曲《MAMA》這首歌的風格來看,走的是SMP風格。SMP是SM公司為代表的典型的韓國音樂的一種風格,表現大多就是《MAMA》《WOLF》《HISTORY》那種華麗的舞台效果,節奏感十足的音樂。SM公司家很多組合都走這個風格,像SuperJunior、BoA、東方神起以及始祖H.O.T,強調舞台與音樂結合,很適合現場。另外也有其他風格的,《LOVE ME RIGHT》是一首突出朋克旋律和樂器節奏的感覺鮮亮的舞曲,而《TRANSFORMER 》則是R&B歌曲。
【PS:所謂SMP就是〔SM MUSIC PERFORMANCE〕的縮寫。SM是韓國最具影響力的娛樂公司,SMP風格是由SM的一位名叫俞永鎮的幹事提出來的,由於他是從舞蹈藝員開始發跡的,所以對於舞蹈和音樂的融合理解比一般人高,作出在舞台中把所有魅力爆發出來的音樂。從HOT開始,就以韓國國內20歲以下的年輕人群體為主要對象,用SMP風格爭奪這個市場。
SMP通常具有以下特點:一、歌詞內容多為控訴社會,改造社會,強調個人價值。二、舞台風格華麗,歌曲節奏感強,適合FANS尖叫。(從SM家的粉絲應援中就可以看出)三、舞蹈編排絢麗,服裝多走視覺系路線。 ,另外SM家的愛豆跳起舞來非常整齊,這也是其他公司無法復制的一個特點。
SMP是舞台中心藝術,常運用在歌唱團體組合中,強調舞台表演和音樂的共同融合。通常來說,如果只聽歌,是很難理解這些歌所表達的意思,甚至會覺得這些歌很奇怪,因為SMP歌曲是根據組合中各人的聲音特性進行分配演唱,很可能包含的不是一種風格,而是多種風格的融合】
滿意的話求採納,謝謝。
⑵ 韓國演歌和日本演歌的區別是什麼
區別如下:
韓國「演歌」(韓語寫作트로트;英語一般寫作Trot)是朝鮮半島的傳統流行音樂,被稱為朝鮮半島最早期的流行音樂。
韓國人聲稱韓國演歌早在日治時期之前就已出現,與日本的演歌並不相同,盡管兩者的音樂很相似。韓國演歌據說源於狐步舞(Foxtrot)的音樂,所以它的韓語名稱亦取自狐步舞的英語的最後幾個音節。這種舞布曲調有簡單輕快的樂曲,而trot的主題幾乎是明快輕松的。
韓國受到日本演歌的強烈影響,現在是以「狐步」稱呼【譯按:トロット,即fox trot】。戰後朴正熙政權時期,雖將「狐步」指為「演歌」一詞的韓語用法,但仍不少人使用「ヨンガ」(yonga)稱之。
後來,基於東洋色彩去除運動(倭色追放運動),由日語訛變而來的「演歌」讀音——「ヨンガ」——這種名稱變得無法使用,遂專以「狐步」(fox trot)稱之了。
雖然韓國trot和日本演歌有關系,但是韓國trot里的傷感相對少一點,節奏感更強,或者是用歡快的曲調唱出悲傷的心聲比如trot 名曲《太陽升起的日子》宋大倌的,實在沒想到他還是trot歌手,原本以為他只是喜劇演員。
狐步舞曲的節奏基本節奏型是中慢板的X X
X X(嘭 嚓 嘭 嚓)或者是嘭 嚓嚓 嘭 嚓或嘭嚓嘭嚓 嘭 嚓)只要仔細聆聽,在演歌中也存在著大量這一類節奏特點的歌曲。基本節奏就是XX XX或者X XX X X,拍子是2/4或4/4,這就是所謂的「trot」。
Trot風格的歌曲一般曲調歌詞都簡單,朗朗上口。但是直譯起來跳躍性會比較大,還是要根據韓語語法和語境。
有趣的是,將演歌和trot進行對比,二者就像是水與火的區別,就像是二者的國民性格。
在裝扮上,trot追求誇張的表情,閃亮的禮服,華麗的舞台,豐富的動作,似乎要用身體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一舉手一投足都要與歌詞,情感相符合。因為做出這樣的裝扮似乎更加親民,更能調動觀眾情緒,提升舞台氣氛。
演歌:是日本特有的一種歌曲,可以理解成日本的經典老歌,它是綜合江戶時代日本民俗藝人的唱腔風格,融入日本各地民族情調的歌曲。是日本古典藝能與現代流行音樂的過渡,以民俗民風、感情瑣事為頌詞的歌曲。
曲調悠長婉轉多變,猶如人的心結,多是抒發成年人內心憂愁的歌曲。早期以一人邊演奏邊唱,另一人表演為撮合,後來演變成獨唱也可。
曲調和演歌的歷史。
曲大部分採用ヨナ抜き音階。簡單來說,就是大調去掉fa和si,小調去掉re和sol。這樣的曲子,曲式比較整齊,旋律接近人的自然美感。缺點是:過於單一不富於變化。
這種曲調是由於1930年代古賀政男的曲子流行而確定下來的。而曲調確定前的演歌,都是各種民謠調加上政治傾向的詞,在街頭被演歌師演唱的宣傳歌曲。隨著唱機和廣播的推廣,古賀政男的曲子流行,演歌的定義開始發生了變化,逐漸形成了演歌的雛形。
因此首先這里要糾正的是:「日本演歌=日本老歌」這個說法是不嚴謹的。同樣,戰前流行歌同演歌混同也是不嚴謹的。
這個裡面還有一個問題,在1930年當時古賀政男的作品恰恰被稱為「流行歌」的典型作品,但隨著演歌定義的變化,在60年代古賀政男和美空雲雀的合作,以及戰後諸多演歌歌手的翻唱之後,逐漸被視為演歌的源頭。
(概念就是這樣被偷換掉了。當然古賀政男戰前的大多數作品仍被視為流行歌)。
在1950年代,大眾音樂形式在經過流行歌——戰時歌謠——布吉伍吉的變化後,再度向演歌傾斜,這主要歸結於布吉伍吉風潮中出現的大歌手美空雲雀的轉向。
在這之後,望郷歌謠的春日八郎、三橋美智也、任俠路線的鶴田浩二,浪曲出身的三波春夫、村田英雄,還有泣き節大歌手島倉千代子相繼出道,電影明星石原裕次郎和小林旭進入歌壇,開始了演歌的復興時期。
和戰前的大部分「流行歌」也基本上可以有一個比較顯著的區分。同時,演歌開始向日本傳統音樂浪曲風格靠攏的嘗試也得到了成功。
進入1960年代,北島三郎、橋幸夫、都はるみ、青江三奈、水前寺清子、千昌夫、森進一、藤圭子(宇多田光的母親)、小林幸子這些基本至今活躍在舞台上的演歌巨匠的出現讓演歌迎來了全盛期。
演歌的變種ムード歌謠的興盛多少讓正統演歌的地位有一些動搖。而青春歌謠,rhythm歌謠以及後期GS boom的到來,讓更加西洋化的Pop開始嶄露頭角。
1970年代是日本音樂的黃金期,folk,new music和GS boom的繼續和由於電視的普及而流行的アイドル歌謠曲的登場打破了演歌一家的局面,但在這其中演歌開始定型。
老歌手生命力建在的同時,五木ひろし、八代亜紀、森昌子、石川小百合、細川貴志等大歌手的出道更加豐富了演歌演唱的內涵,ムード歌謠同演歌也開始合流,一些演歌歌手也試圖跨界尋求突破。
1980年代開始由於演歌逐漸被視為一種有歷史的音樂形式,鮮有創新。但由於卡拉ok的興盛使演歌在80年代前半期再度流行起來。大川榮策,細川貴志都是其中的翹楚。J-pop定義的出現讓演歌和歌謠曲在80年代中後期迅速衰落,逐漸退出了最中堅的音樂市場。
1990年代,隨著早期和全盛期一些演歌巨匠相繼辭世,開始了不振的時期。不過隨著伴奏樂器的多元化和一些演歌歌手的出現還是有了一定的發展。
坂本冬美在90年代中也值得一談。演歌的最後一張百萬單曲大泉逸郎的《孫》也誕生在1999年。2000年後,冰川清志的走紅讓演歌有了一些回復的跡象,演歌作為音樂形式的一種仍然在音樂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⑶ 韓國音樂有那些曲風
原帖地址:http://..com/question/37833319.html?si=2
trot,按文中說法,trot是韓國歌謠的主要節奏類型,而trot源自fox trot(狐步舞曲),那麼,狐步舞曲的節奏是什麼特點呢?它的基本節奏型是中慢板的X X X X(嘭 嚓 嘭 嚓)。有關狐步舞曲的音樂網上有很多提供試聽的,可以自己找找。
咱們先聽一首文中提到的菅原都々子的《連絡船の唄》(昭和26年的錄音)。
再聽聽前天剛分享的田端義夫的《奄美育ち》,基本節奏型是X XX X X(嘭 嚓嚓 嘭 嚓),有時會出現XXXX X X(嘭嚓嘭嚓 嘭 嚓),這也是一個變型。老田的其它幾首歌也可以體會一下,聽聽是不是能摸索到一些規律性的東西。
其實只要仔細聆聽,在演歌中存在著大量這一類節奏特點的歌曲,雖然會有一些變型,但基本節奏就是XX XX或者X XX X X,拍子是2/4或4/4,這大概就是所謂的「trot」吧?!
通過以上日本及韓國歌曲的比較,似乎從主觀上已能感受到trot是什麼東西了。但我畢竟不是專業人士,實在不能再具體地闡明一些什麼。也許俺所說的過於片面、一葉障目、盲人摸象,甚至完全就是錯誤的,可笑之極。不過好在俺不是專業人士,不怕出醜,所以更多的還望各位一起來討論指正,我只是拋塊磚頭了。
TORT歌手有:
張潤貞
太真兒
宋大官
金惠燕
雪雲道
羅勲兒
朴尚哲
뚜띠(Ttutti)
韓國當紅偶像團體superjunior的成員還專門組成過superjunior-T,出了TROT專輯,大受歡迎
其實TROT風格是韓國中老年人受歡迎的風格,但現在隨著偶像歌手的演繹,在年輕人中也逐漸受到喜愛
除了韓國獨有的trot曲風,韓國的流行音樂的風格跟歐美差不多,很多年前韓國舞曲盛行(這個大家都知道把~)現在一些大受歡迎的組合,像東方神起,superjunior,天上智喜等等都是以DANCE風格為主。但是舞曲中也有很大的區別,像東方神起之類的的風格比較強烈,是常見的POWER DANCE的風格。而另一類,以前的高耀太,現在的Typhoon則都是兩男一女式的舞曲組合,是韓國特有的舞曲風格
現在韓國是ballade大熱,很多歌手開始轉向敘事類抒情曲,這類體裁的歌曲一般有著悲傷的唱腔,凄涼的歌詞,配上感人的MV,很能引起共鳴。這類歌手有:韓國的國民組合SG WANNABE,SeeYa,MC THE MAX,BIGMAMA,Brown Eyed Girls等等。還有R&B/soul和POP類曲風也相當受歡迎,其中POP依舊是韓國音樂的主力,一般新人歌手較多以POP曲出道。相較之Hip-hop/Rap和ROCK在韓國就比較小眾,但是也會有一些大受歡迎的HIPHOP組合或ROCK BAND,比如:EPIKHIGH,MC夢,BIGBANG,BUZZ和新人樂隊FTISLAND
韓國最小眾的音樂類型應該是JAZZ,Folk /Country,Electronica,幾乎沒有歌手會以這類曲風為主
但是如今的流行音樂沒有嚴格的區分,一手歌其實是可以綜合各種元素的,比如現在很流行的Ballade+rap風格,一般的DANCE曲或POP曲也都會加RAP,或者HIPHOP曲加入Electronica的元素
POPING是街舞的一種,其實都是HIPHOP的音樂中比較適合跳POPING的歌而已
==========================偶是自己有話說的分割線======================
wonder girls是走復古風的
⑷ 韓國trot歌曲和日本哪種歌曲同屬於同一種風格的歌曲
演歌
trot是韓國歌謠的主要節奏類型,而trot源自fox trot(狐步舞曲),它的基本節奏型是中慢板的X X X X(嘭 嚓 嘭 嚓)。
先聽一首文中提到的菅原都々子的《連絡船の唄》(昭和26年的錄音)。
再聽聽前天剛分享的田端義夫的《奄美育ち》,基本節奏型是X XX X X(嘭 嚓嚓 嘭 嚓),有時會出現XXXX X X(嘭嚓嘭嚓 嘭 嚓),這也是一個變型。老田的其它幾首歌也可以體會一下,聽聽是不是能摸索到一些規律性的東西。
實只要仔細聆聽,在演歌中存在著大量這一類節奏特點的歌曲,雖然會有一些變型,但基本節奏就是XX XX或者X XX X X,拍子是2/4或4/.
⑸ 目前很流行的韓國歌曲,都是什麼風格的歌
電音較重的音樂
電音用數碼信號模擬各種樂器音色,從而製作(或演奏)出來的音樂為電子音樂;通常由計算機或合成器模擬。有兩種方式實現:
1、將樂譜輸入計算機,製作成擴展名為mid的文件,由計算機直接可以播放,這是我們通常所說的MIDI;再進一步還可以通過錄音製作成MP3、MP4或CD格式,製作成可用於銷售的CD唱片;
2、直接由電子合成器模擬樂器音色,有合成器演奏員直接演奏出來。也屬於電子音樂的范疇
1)House(浩室舞曲) 節奏輕快,各種的旋律加上好聽的Vocal,在歐美國家House舞曲是很多同志朋友們的最愛
(最愛)(2)Techno(電子舞曲) 速度快,節奏強,是搖頭族朋友們的最愛,他們會一面跳一面大叫"搖阿~~~搖阿~~~搖阿~~搖!!"手持螢光棒在空中飛舞,非常High
(最愛)(3)Trance(迷幻電子) 這是電子舞曲的另一種,節奏比較軟,帶有點迷幻及一點頹廢感覺另一種的High
(4)Big Beat(大節拍之聲) Big Beat包含了非常多的舞曲元素(有Electro.Hip-Hop.Band.Jazz.......很多元素),最佳代言人就是目前全世界最紅的DJ/製作人Fatboy slim(流線胖小子)
(5)Drum `N` Bass(鼓打貝斯之聲) Jungle(叢林之聲)和Drum `N` Bass是屬於同一類型舞曲,曲如其名,又強又快的速度,加上大量的鼓聲與貝斯音,在歐美非常受歡迎,DJ Goldie是Jungle/Drum舞曲中的佼佼者
(6)Lation(拉丁舞曲) 強烈的中南美洲style,聽了會讓你不由自主的想搖擺起來,Ricky Martin,Mark Anthony和Jennifer Lopez等都是目前舞曲和流行界最擅長拉丁舞曲的藝人
(7)Break Beat(碎拍節奏) 和Big Beat(大節拍之聲)是屬於同類型的舞曲,知名的Break Beat藝人或團體有Apollo 440(阿波羅440),The Freestyles(自由型式),leftfield(左外野二人組)及Underworld(地底世界合唱團)等
(8)Hip Hop/Rap(擺臀/饒舌舞曲) Hip Hop及Rap舞曲是跳街舞朋友們的最愛舞曲類型,原自於美國的黑人,以說唱的方式加上結合Jazz.R`N`B及Funky等音樂元素的舞曲
(9)Reggae/Ska(雷鬼樂) Reggae應該算是Jamaica(牙買加)的民謠,就有像我們的原住民或客家民謠,Raggae的舞曲類大至上分兩種,節奏較慢的稱為DanceHall Reggae,節奏較快有點恰恰的味道稱為SKA,知名藝人或團UB40,Inner circle(同心園合唱團)shaggy(夏奇)等
(10)Old school/Miami beat(老式學院派/邁阿密之聲) 也是黑人饒舌舞曲的一種,美國東岸的黑人比較喜愛,速度比一般的Hip Hop舞曲來的快,常可以在NBA球賽中場啦啦隊表演時聽到這類舞曲
(11)R`N`B(節奏藍調) R=Rythem(節奏),B=Blue(藍調),R`N`B是美國黑人樂的主流派,也是全世界歌手爭相模仿的曲風,如杜德偉.陶吉吉及日本的宇多田及Misia都是把R`N`B唱的非常好的亞洲歌手
(12)Tribal(部落舞曲) 曲風原自於非洲部落的原住民音樂,使用各種非洲傳統打擊樂器取樣加上現代舞曲節奏合成的一種,傳統加現代型的舞曲曲風
(13)Mambo(曼波舞曲) 復古的曼波樂加上現代的舞曲風格而成,也帶有非常強烈的拉丁中南美洲Style,熱情洋溢讓你聽了有如至身於嘉年華會的感覺,不想搖一下也難
(14)Cha Cha(恰恰舞曲) 這種音樂是中.南部朋友的最愛之一,並且不斷研究創新各種花式cha cha舞步,常可在舞池中看到十幾二十個人跳一樣的舞步,同時cha cha舞曲也是DJ們的救命歌(也就是說只要一放出cha cha大家就會向舞池集中,各個跳的很快樂)
(15)Hip House(擺臀浩室) 從字上大家就可看出Hip Hop加House的意思,黑人饒舌歌加上浩室舞曲的節奏,可算是一種蠻新的曲風,最佳代表作就是 Run D.M.C的It's like that
⑹ 在日本叫演歌、韓國叫trot,中國這類歌曲叫什麼風格呢
你好!
中國的嘛,專業點兒說就是民族唱法,也就是所謂的主旋律民歌。現代演歌≈新民歌,傳統演歌≈正統民族唱法。我個人認為,演歌就是日本的民族唱法的傳統流行音樂表演形式。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⑺ 超急~!!關於韓國傳統音樂……
韓國演歌(朝鮮語:트로트、트롯트或뽕짝;英語一般寫作Trot)是朝鮮半島的傳統流行音樂,被稱為朝鮮半島最早期的流行音樂。韓國人聲稱韓國演歌早在日治時期之前就已出現,與日本的演歌並不相同,盡管兩者的音樂很相似。韓國演歌據說源於狐步舞(Foxtrot)的音樂,所以它的韓語名稱亦取自狐步舞的英語的最後幾個音節。這種舞踏有簡單輕快的樂曲。
韓國受到日本演歌的強烈影響,以「狐步」稱呼【譯按:トロット,即fox trot】(進入昭和後,民眾歌謠起了變化以來),使得大眾歌謠有了分野。到了戰後朴正熙政權時期,雖將「狐步」指為「演歌」一詞的韓語用法,但仍不少人使用「ヨンガ」(yonga)稱之。後來,基於東洋色彩去除運動(倭色追放運動),由日語訛變而來的「演歌」讀音——「ヨンガ」——這種名稱變得無法使用,遂專以「狐步」(fox trot)稱之了。
按文中說法,trot是韓國歌謠的主要節奏類型,而trot源自fox trot(狐步舞曲),那麼,狐步舞曲的節奏是什麼特點呢?它的基本節奏型是中慢板的X X X X(嘭 嚓 嘭 嚓)。有關狐步舞曲的音樂網上有很多提供試聽的,可以自己找找。
咱們先聽一首文中提到的菅原都々子的《連絡船の唄》(昭和26年的錄音)。
再聽聽前天剛分享的田端義夫的《奄美育ち》,基本節奏型是X XX X X(嘭 嚓嚓 嘭 嚓),有時會出現XXXX X X(嘭嚓嘭嚓 嘭 嚓),這也是一個變型。老田的其它幾首歌也可以體會一下,聽聽是不是能摸索到一些規律性的東西。
其實只要仔細聆聽,在演歌中存在著大量這一類節奏特點的歌曲,雖然會有一些變型,但基本節奏就是XX XX或者X XX X X,拍子是2/4或4/4,這大概就是所謂的「trot」吧?!
Trot意思是狐步舞曲。它的基本節奏型是中慢板的X X X X(嘭 嚓 嘭 嚓),
是一種韓國民謠,在韓國中老年人中很流行的曲風,純正的Trot需要技巧。不過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歌手演唱,走輕快風格。Trot代表歌手有太真兒,張允珍。 張真英的愛情的電池在09很火,她是最年輕的一個trot歌手。
싱랄라
http://222.161.138.14/imdjmusic/372/8268/2008011011999286203.wma
朴尚哲 無條件
http://wma.nowok.net/gm/13408/11.wma
로꾸거
http://222.161.138.14/imdjmusic/1940/6739/2007022311722563561.mp3
첫 차
http://222.161.138.14/imdjmusic/1940/6739/2007022311722563572.mp3
나 같은건 없는건가요
http://222.161.138.14/imdjmusic/1940/6739/2007022311722563583.mp3
⑻ 韓國的trot是什麼意思
韓國的Trot意思是狐步舞曲。是一種韓國傳統流行樂風格,代表歌手有太真兒和新生代很火的洪真英朴玄彬等。
因為tort歌曲大部分非常的風趣,所以表演者一般都會穿的比較喜慶一點,表情也可能誇張些,因此有些偶像也會偶爾參與一下tort表演。
(8)韓國演歌屬於什麼類型擴展閱讀:
Trot分類
1、老派Trot
狐步舞在西方傳入並從日本殖民時期解放之前製成的trot。
2、傳統Trot
有五音階,雙倍節奏和緩慢的BPM。有觀點認為,這和現代Trot歌手的主要收入來源活動用的舞台不太吻合。
3、悲歌Trot
強調哀愁情緒的Trot,被稱為厄運女王的李美子的歌曲很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