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麼舉報代購最有用
法律分析:法律沒有規定一個具體的流程,需要根據當事人的具體情況來確定,如果涉及被騙,金額較大的,建議及時報警,警方會立案處理。如果涉嫌金額較小,可以想購買的平台投訴或者向消協投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七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第八條 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後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❷ 韓國網購如何投訴
1向網購交易平台投訴
消費者可向網購交易平台提供假冒偽劣產品照片、聊天記錄、交易記錄等相關記錄,進行投訴或舉報。即使店家消失無蹤或者無法聯系,如果網購平台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也要承擔賠償責任。
2向消費者協會投訴
與普通商品一樣,網上購物的商品發生消費糾紛,也可撥打12315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同樣消費者也應保存好購物憑證等證據。
3向12345投訴
各地政府部門為加強公共服務,設立了12345市民服務熱線。市民撥打熱線後,受理員會將投訴及時轉交相關部門辦理。
4向公安機關報案
當欺騙情節嚴重,涉及金額較多時,就需要向公安部門報案,請求公安部門介入,不僅可避免更多消費者上當受騙,也可為自己爭取減少財產損失的可能。
❸ 韓國化妝品代購淘寶被投訴怎麼辦
沒辦法嘍,就看你為什麼被投訴了
❹ 代購偷稅漏稅如何處理
海關總署8月1日實施的第56號公告《關於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有關監管事宜的公告》引發大量網友關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個人代購如果不報關繳稅,可能涉嫌走私,人人可舉報。」類似消息在網上流傳。
一定數量要報關
海關總署對公告的解讀,讓不少個人代購商鬆了一口氣。但這並不表示任何個人代購都屬合法行為,如果超過「合理范圍」,將寄到或帶到境內的物品進行二次銷售,仍涉嫌偷稅漏稅,甚至構成走私。天津海關通關咨詢服務中心有關人員表示:「個人運送物品通關時,如果貨物達到一定數量要經海關報關,並繳納相應稅款,否則涉嫌走私。」
根據《海關法》相關規定:「進境居民旅客攜帶在境外獲取的自用物品,總值在5000元人民幣(含5000元,下同)以內的,海關予以免稅放行。」「郵遞進境物品應繳進口稅超過50元人民幣的一律按商品價值全額征稅。」據了解,目前海外代購多以郵寄方式為主。也就是說,所寄物品一旦應繳稅費超過50元的,都必須按商品價值全額繳稅。
為了逃避納稅,許多個人代購商便將所經營的進口貨物拆分成多票,偽報為個人物品,利用個人物品免稅額優惠規定,通過郵遞、快件渠道進境。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為了逃避監管,不少商家故意將商品官方價格寫低,甚至將商品的標簽、發票與貨物分開郵寄。「進境包裹多,海關抽查不過來」是逃稅代購商存在的普遍心理。
但代購商「化整為零」的方式並不一定能逃避法律責任。比如2012年廣為人知的「空姐代購案」,法院認定李某偷逃稅款,判了3年有期徒刑。其實,根據《海關法》規定,不管是自帶入境或是郵寄,只要沒按規定報關納稅就涉嫌走私。但要達到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的認定,需要符合主觀故意行為與偷逃稅款5萬元兩個標准。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海關新政施行,有望使規模性的跨境電商成為「正規軍」。本市一家電商企業負責人林先生告訴記者,自己的網站經海關認可並與海關聯網後,海外代購行為得到規范。林先生還表示,「海關要求提前備案貨物信息,信息包括海關認可的貨物10位海關商品編碼及物品8位稅號。這意味著對於消費者來說,貨物是不是從國外進來,有沒有通過海關檢查和繳稅,海關系統上會一清二楚,買到假貨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
❺ 因為淘寶商品標題里包含「韓國」被職業打假人舉報,請問如何處理在線等!急
首先確認一下電話是不是質監局的,如果不是直接忽略;
萬一被職業打假盯上了的話就耗著,及時修改描述,千萬別想著私了,不然以後你的店就天天被盯著了,注意,以後就不是一個人盯著,而是一群或者是一大群。總之就是耗著、熬著,找證據支持自己,實在堅持不住了最多退一賠三,下架刪除。
❻ 怎麼舉報個人代購
法律分析:舉報個人代購可以向海關和商務部舉報,如果代購人代購的數量較大,出具不了正規的發票,其行為就涉嫌非法經營,可以向稅務等相關部門舉報,或者向公安機關報案。
所代購的東西,有很多涉及國家專管,如葯品、醫療器械、化學產品等,都需要專門的特許,沒有生產經營的資格和證書,是不能經營的。你可以向相關部門舉報,要求查處其違法行為。國家相關部門查處後,會將其打入黑名單給海關。
第一要掌握確鑿證據,最好要有海關的通關單,
第二最好有他們利益鏈的證據,包括他們的分配額度。
第三最好掌握他們的相應的代購渠道,有上下利益鏈更好。
舉報的方式可以是網上舉報,也可以是電話舉報,更可以是書面舉報。舉報的時候最好是實名,這樣核實查案的時候更加方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❼ 如何舉報微信里的韓國代購
微信的代購是無法舉報的,除非你數額過大而且對方確實存在違法嫌疑,你可以報警處理,不然只能當做花錢買教訓了。
❽ 代購屬於違法犯罪么
代購不屬於違法犯罪。
「代購」不等於「違法」,需要把握一定的限度,普通人出國回來買點東西,可以不繳稅,享受一定實惠。另外,代購生意也可以在合法范圍內做,比如一些代購網站,對國內稀缺商品進行國外采購,而後快遞給客戶,他們會在最終價格上計入稅款,或者客戶簽收時補繳稅款,這也沒有問題。
「海外代購並不違法,逃稅才是犯罪。」
按照海關的規定,5000元以下的自用物品免稅,而如果轉售用以贏利,則屬商業目的的貨品,再小的量也不能免稅
(8)韓國代購被舉報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熟人海外代購:借熟人去香港或者出國之機,讓其代購一些商品,大都是化妝品、手錶之類的小件奢侈品,這就是熟人海外代購。熟人海外代購十分常見,而且在所有海外代購中存在的風險其實是最小的。
但即使這樣,熟人海外代購仍然有可能面臨如下問題:首先,如果實際購買人指示不清,名義購買人購買到的商品不符合其要求,這種情況下,根據代理制度,實際購買人只能自己承擔損失,且不能直接去要求海外的零售商退貨,因為其不是買賣合同的直接相對人。
其次,如果購買的商品存在質量瑕疵,甚至對商品的使用者產生了損害,實際購買人想對海外零售商訴求賠償,存在兩大障礙,即法律的適用以及合同的相對性。
就法律適用而言,因為名義購買人與海外零售商的購買合同在香港等地訂立,可以適用香港本地法律,而損害發生在內地,又可適用《合同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就可能涉及法律適用沖突的問題。
另外,如果要援用《合同法》,名義購買人為合同的當事人,實際購買人直接起訴零售商違約,鑒於合同的相對性,原告身份會受到置疑。
❾ 最近我一妹兒海外代購一韓國包,結果被海關扣住了,怎麼辦啊這補稅應該誰負責急
扣關補稅很正常的,正常情況下,物流公司會給你一張單子,補稅單,你填好給回物流公司,他們再幫你補稅報關,時間上要晚一段時間,然後就會到你手上了。
對海關來說,補稅一般是找物流公司要,物流公司再找收件人要,收件人如果和發件人有什麼其他協議,就另外算了。總之物流報關公司不交稅,海關不會放行貨物過關的。
所以物流公司會給你一張補稅申請書,你按要求填好,就行了
❿ 代購假貨怎麼舉報
法律分析:1、先保留有效證據。如果發現買的東西是假貨,不管之後要怎麼維權,首先就是收集證據。可以直接保留商品,並用相機拍下商品各個角度的照片,以備在投訴時拿來使用。
2、接著跟商家協商。收集整理到證據之後,可以直接找商家溝通,一定要清楚說明商品屬於假貨,並要求商家及時給出處理,要求退貨或是賠償。
3、要求商家給賠款。如果商家有明確的告示,要求「假一賠一」或是「假一賠十」,如果都沒有的話,可以主張「假一賠三」,即要求商家除了退款外,還要按實際支付商品價款的二倍進行賠付。或是主張「雙倍賠償」,即要求商家對商品所付款的一倍進行賠償。
4、向當地工商部門、消費者保護協會投訴。如果商家拒絕賠償或是賠款不如願的話,那麼建議可以向工商部門、消費者保護協會進行投訴。
5、直接去法院起訴。經過投訴調解後還是不能解決的話,那麼消費者只能將收集整理到的證據,拿到法院去起訴解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四十四條 消費者通過網路交易平台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服務者要求賠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