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韓國國寶是什麼
第一號國寶的崇禮門(亦稱南大門)
㈡ 韓國的國寶是什麼動物
韓國的國寶動物是韓國虎。虎是朝鮮民族的神獸,是朝鮮民族的民族象徵,韓國對其官方稱呼為朝鮮虎。韓國虎跟東北虎同源,歷史上朝鮮半島山多,老虎非常多,甚至被稱為猛虎之國。雖然如今朝鮮虎已經非常稀少,但韓國虎已經滲入韓國文化的方方面面。
韓國的俗稱之一太極虎,1986年首爾亞運會吉祥物就是太極虎多里韓國百年名校高麗大學直接將虎頭作為學校的校徽。校方說:虎是朝鮮民族的神靈,具有勇猛、決斷、敏捷、威嚴的特徵。
朝鮮民族的文化中很多與虎有關,源於韓國人對老虎的信仰。韓國人稱之為朝鮮虎,實質與我國的東北虎同源。上世紀五十年代起,野生東北虎在朝鮮半島逐年減少,但韓國人仍稱自己的國家為青龍白虎之邦,青龍和白虎分別是東西方的守護神。在1988年舉辦的漢城奧林匹克運動會中,虎還被選為吉祥之物。
㈢ 誰知道韓國的四大國寶是什麼
李孝利的屁股 米娜的腰 蔡妍的微笑 嚴正花的騷 韓國的四大國寶!
㈣ 韓國的國寶是(動物)
應該是老虎
但韓國人未稱之為國寶
韓國文化中很多與虎有關,源於韓國人對老虎的信仰。韓國人稱之為韓國虎(高麗虎),實質與我國的東北虎同源。
1950年,東北虎從韓國土地上消失。雖然野生的虎已滅絕,但韓國人仍稱自己的國度為「青龍白虎之邦」,「青龍」和「白虎」分別是東西方的守護神。在1988年舉辦的漢城奧林匹克運動會中,虎還被選為吉祥物。
對韓國人來說,韓國虎是無價之寶,是寶貴的文化遺產,在韓國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
韓國人對野生動物的認識中,最為獨特的一點是對老虎的喜愛、尊重的思想。在4000多年前的建國神話中,虎與熊就同時出現。虎與熊都很想化為人,做韓民族的祖先「桓因」的配偶。桓因為了考驗他們,讓他們在洞穴里過100天,只允許吃大蒜。不過,老虎等不及100天,未能實現化為人的心願。在韓國人民的心中,有時虎被視為權力和制度的象徵。虎有時被韓國民間稱為「山神爺」,是正義的化身。即使在很久以前韓國經常發生虎患時,人們仍並不把虎看成邪惡或凶暴的動物,反而把它視為拯救善人的吉祥動物。人們不願惹「山神爺」生氣,而願以謙虛、善良的心態面對自然。人們對老虎的這種信賴,使人們作為自然的一部分與自然和諧共處。
在韓國,從15世紀初到20世紀初,500年朝鮮王朝時期,老虎出沒的記錄較多,並且出沒的地方也包括整個朝鮮半島地區。在當時,虎皮被視為珍品,王室每年從全國收集10張~30張虎皮,向中國等周邊國家派出使節時一定贈送虎皮。
㈤ 韓國四大國寶是什麼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寶,在韓國,古跡、文物、傳統文化都有一個響亮的美稱:「文化財」。韓國人認為,先祖留下來的文物、古跡、傳統文化都是國家發展的無價之寶和巨大財富。到韓國旅遊,無論是在首都首爾(漢城),還是在千年古都慶州,甚至在偏僻的鄉村小鎮,都可領略到文化財的魅力。其醒目的編號,令人過目難忘。
韓國將文化財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眼睛可以看到的有形文化財,例如古代建築、瓷器、雕塑、字畫等。另一類是眼睛看不到的無形文化財,例如傳統舞蹈、音樂、民間工藝等。根據韓國《文化財保護法》規定:「在有形文化財中,具有重要文物價值的為『寶物』;在『寶物』中,最具人類文化價值的稀世珍寶則是『國寶』。」對於國寶的確定,雖沒有明確規定,但有一條界限,即要被選入有形文化財,必須要有50年以上的歷史價值,國寶則必須有100年以上的歷史價值。韓國目前被國家定為國寶並編號的文物古跡共308件。
㈥ 被列為韓國第二十一號國寶是什麼
佛國寺背依青山,碧溪川流,林木茂密,掩映在綠葉之中的山門上書有「吐含山佛國寺」6個金黃色大字。步入山門,並排而建的兩座雙層石壇迎面高聳,石壇的兩邊架有四座石橋。紫霞門有青龍、白雲二橋,據說走過橋便是渡過彼岸到達佛國樂土;另一門安養門亦有蓮華、七寶二橋,據說通過安養門也代表進入了極樂凈土。橋下以前曾建有象徵著寺院與塵世相隔的九品蓮池,後遭毀壞。沿寺院大門內的花崗岩石階向上,可到達大雄寶殿。大雄寶殿的兩側各有一塔,東塔稱多寶塔,高10.4米,是建在雙層基座上的三層石塔,為新羅石造美術的代表作品,被列為韓國第二十號國寶。該塔雖為石造但卻採用木塔樣式而建。西塔稱釋迦塔,高8.2米,是新羅的典型石塔,外形質朴,勻稱美麗,被列為韓國第二十一號國寶。這兩座塔均是新羅時期寶塔中最精美的,曾經使當時的佛國寺成為最流行的「雙塔」格局的典型。佛國寺內的主殿有大雄殿、極樂殿、毗盧殿和觀音殿,殿的規模都不大,裡面所供奉的佛像面部上唇部位都長著鬍子,類似於中國唐朝以前佛像的造型。
㈦ 韓國四大國寶是什麼
韓國四大國寶是:
1、鄭雨盛。
鄭雨盛,1973年3月20日出生於韓國首爾特別市,韓國男模特、演員。以廣告模特的身份轉戰演藝界,參演了《九尾狐》,通過這部影片,鄭雨盛被觀眾認識。
憑借電影《阿修羅》獲得第37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男演員提名和青龍電影獎最佳人氣演員,並憑借該片獲17屆釜山影評獎最佳男演員獎。
2、蘇志燮。
蘇志燮飾演《主君的太陽》中的朱中元,展現了全新的形象。劇中,他冷淡的氣勢里時而透著溫柔,成功結合唯我獨尊的財閥與可愛甜蜜的雙重魅力,備受觀眾喜愛,熟悉蘇志燮的人都知道他私下是個不愛說話的人。
3、李秉憲。
李秉憲有著少年般的迷人微笑,成熟男人的強烈魅力,曾與崔真實並稱為韓劇「金童玉女」。他英俊得近乎完美的臉龐迷住了大批韓國女性,他的肩膀被認為是最可靠的,甚至還被稱為「國民驕傲」。李秉憲不愧為韓國最帥的四大國寶級男星。
4、元斌。
無論是誰,他都關心備至,從出道到大紅大紫,元斌有一點最為難得的品質值得所有人稱贊:他從不將人氣和金錢作為追求的目標,只是兢兢業業的將演員作為自己畢生的職業,腳踏實地的努力工作。
㈧ 韓國的國寶動物是什麼
韓國的國寶動物是韓國虎。
對韓國人來說,韓國虎是朝鮮民族的無價之寶,是寶貴的文化遺產,在朝鮮民族的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韓國官方稱呼為朝鮮虎。
(8)韓國國寶是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朝鮮民族的文化中很多與虎有關,源於韓國人對老虎的信仰。韓國人稱之為朝鮮虎,實質與我國的東北虎同源。
上世紀五十年代起,野生東北虎在朝鮮半島逐年減少,但韓國人仍稱自己的國家為「青龍白虎之邦」,「青龍」和「白虎」分別是東西方的守護神。在1988年舉辦的漢城奧林匹克運動會中,虎還被選為吉祥之物。
韓國百年名校高麗大學直接將虎頭當作學校的校徽。校方解釋說,虎是朝鮮民族的神靈,具有勇猛、決斷、敏捷、威嚴的特徵。
在《三國遺事》中,老虎多次以神的使者身份或者神的身份出現,拯救了某位王。在《五洲衍文長箋散稿》中,老虎也被稱為山君,是將老虎崇拜和山嶽崇拜融合在一起,老虎成為山神或者山神的使者。
㈨ 各個國家的國寶分別是什麼
1.俄羅斯的國寶:北極熊
北極熊(拉丁學名:Ursus maritimus (Phipps, 1774),是熊科熊屬的一種動物,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又名白熊。皮膚為黑色,由於毛發透明故外觀上通常為白色,也有黃色等顏色,體型巨大,兇猛。
北極熊的視力和聽力與人類相當,但它們的嗅覺極為靈敏,是犬類的7倍;奔跑時最快速度可達60km/h,是世界百米冠軍的1.5倍。由於全球氣溫的升高,北極的浮冰逐漸開始融化,北極熊昔日的家園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在未來的不久很可能滅絕,需要人類的保護。
5.英國的國寶:知更鳥
知更鳥(英文名稱:Robin)是一種小型鳴禽,分布於歐洲、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英國的知更鳥常會飛到園丁身邊找蟲子吃,至於它在歐洲大陸的近親,比起它來便要野性得多了。
英國人無論到那兒定居,心裡總懷念著知更鳥,因而把一些外表大致相仿,其實種屬迥異的鳥類,也稱為知更鳥。於是就出現了印度「知更」、北美「知更」和澳洲「知更」。在亞洲、歐洲和北美洲都有分布
㈩ 韓國的國寶是什麼
國寶1號」爭論十年
建於朝鮮王朝1398年的「崇禮門」,作為文物古跡的代表而被定為「國寶1號」。提及國寶編號的歷史,韓國人經常痛心地說,「與其說自豪,倒
不如說屈辱」。韓國的國寶編號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那時,朝鮮半島已淪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侵略者為把朝鮮半島的文物古跡據為己有,開始實施大規模的「寶物」編號。為體現殖民地特徵,日本強行把韓國的國寶貶為「寶物」。從1933年至1943年的10年間,日本侵略者共在朝鮮半島進行了8次調查和編號,劃定了591件文化財。1934年,日本人將崇禮門(當時叫南大門)劃定為「寶物1號」,這個編號並不代表優劣順序。
1945年8月15日,韓國光復。1955年,韓國成立了「國寶、古跡、名勝、千年紀念物保存會」,正式將日本劃定的「寶物」更名為「國寶」。1962年,韓國制定了《文化財保護法》,正式將韓國的文物古跡分為「國寶」和「寶物」兩大級別。雖然在文化財的保護上有了這些新變化,但韓國卻依舊沿襲了日本對國寶的編號順序,這就為「國寶1號」風波埋下了隱患。1995年,韓國光復50周年時,韓國掀起了對文化財編號的廣泛批判。
今年11月初,韓國部分群眾團體和學者再次對「國寶1號」提出質疑,呼籲「應更換國寶1號」,理由是「這是日帝劃定的,必須更換」。一些學者還提出,韓國的國寶1號應是《訓民正音》。《訓民正音》(朝鮮時代,1446年)意為教百姓以正確字音,代表韓國語言的文字體系,屬於世界文化遺產。但韓國文化財委員會最終決定,繼續保留「國寶1號」的劃定。
讓老百姓「知道、找到和保護」
韓國在國寶保護上也走過彎路,曾為發展經濟拆毀過一些古建築。然而,政府、研究部門和市民團體很快認識到了保護文化財的重要,越來越多地關心歷史建築和文化遺產。1997年是韓國的「文化遺產年」,韓國政府提出的一個重要
口號就是「知道、找到和保護」,引導國民認同和關心文化遺產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