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韓國資訊 > 韓國的佛教是哪個派別

韓國的佛教是哪個派別

發布時間:2022-07-28 01:10:35

1. 簡述佛家在韓國的發展

問:蒙恩的小孩

你說:韓國目前總人口的70%是基督徒! 所以佛教在韓國已經消逝!

在此勸告你說話不能吹牛,不然上帝要把你仍到地獄里頭。因為你沒有榮耀他,反而侮辱了他。請看大韓民國駐華使館韓國新聞處介紹韓國的宗教概況吧:
韓國憲法保障宗教自由。根據1995年的社會統計調查,50.7%的韓國人信教。在宗教人口中,佛教徒佔46%,其次為新教徒佔39%,天主教徒佔13%。(大韓民國駐華使館韓國新聞處)
http://chinese.korea.net

請問你的數據怎麼來的?信口雌黃,羞不羞。

佛教是公元372年高句麗時代由中國前秦時期名叫順道的和尚傳入韓國的。公元384年,摩羅難多和尚由中國東晉將佛教傳入新羅。由於佛教適合充當以佛為單一的崇拜對象和以國王為單一權力象徵的統治結構的精神支柱,佛教受到了三國統治者的支持。

在王室的贊助下各地建造了大量寺廟,佛教徒的人數也不斷增長。6世紀時,韓國的僧人和工匠攜帶著經文和宗教器物前往日本,在那裡形成了早期佛教文化的基礎。

新羅於公元668年統一了韓半島,此時盡管仍遵循儒教的方針治理國家,但已將佛教奉為國教。由於王室好佛,這一時期佛教藝術和寺廟建築十分繁榮,在新羅首都慶州建造了佛國寺,以及其他佛教建築物。由於貴族沉迷於奢侈的生活,作為國教的佛教開始衰落。後來佛教創立了禪宗,這一教派主張苦修悟道。

繼之而起的高麗王朝的統治者更加熱衷於扶持佛教。高麗時期,由於貴族給予了充分的支持,佛教藝術和佛教建築繼續繁榮。這一時期出現了《高麗大藏經》。1392年,李成桂起義自立為朝鮮王國開國君主,他努力清除佛教對政府的影響,並採用儒教作為治理國家和維護倫理道德的指導原則。在朝鮮王朝歷時5個世紀的統治時期,任何復興佛教的努力都遭到儒家學者和官員的強烈反對。

日本於1910年強占朝鮮並使之成為殖民地之後,曾試圖用日本的佛教來同化韓國各佛教派別。但是這些企圖均以失敗告終,反而導致韓國人對本國的佛教重新產生了興趣。在過去的數十年中,韓國的佛教經歷了一種力求使其自身適應現代社會變革的發展過程。有一些和尚來到城市中傳播佛教,但絕大多數僧人仍在深山之中嚴守戒律,坐禪修煉。目前有一大批僧人在國內外的大學中從事佛教學術研究。韓國佛教的坐禪入定的修煉方法逐漸興起,很多外國人在全羅南道的松廣寺和首爾以及其他城市的寺院中跟隨韓國僧人學習坐禪入定。

2. 佛教分為哪些宗派

佛教傳播到每一個地區以後,由於受到當地社會、政治、文化的影響,形式和內容都有相應的變化,形成許多宗派。

1、中國:

有漢語系、藏語系和巴利語系三大系統。它們在發展過程中各自形成一些學派和宗派。漢語系佛教主要有天台宗、三論宗、法相宗、律宗、凈土宗、禪宗、華嚴宗、密宗等;藏語系佛教主要有寧瑪派、噶當派、噶舉派、薩迦派、格魯派。此外還有希解、覺宇、覺囊、夏魯等幾個小派。

2、日本:

有天台宗、真言宗、凈土宗、凈土真宗、禪宗(臨濟、曹洞、黃檗)、日蓮宗、律宗等;現代尚有屬於日蓮系的新興宗派創價學會、立正佼成會等。

3、韓國:

有曹溪宗、天台宗、涅槃宗、太古宗和圓佛教等。

4、斯里蘭卡:

早期有大寺派、無畏山寺派和祇多林寺派;現代有暹羅派、阿摩羅普羅派、羅曼那派等三大派。

5、越南:

有滅喜禪派、無言通禪派、草堂禪派、竹林禪派、了觀禪派和禪凈合一的蓮宗派等。

6、緬甸:

早期有僧伽羅僧伽派、末羅姆摩僧伽派、偏袒派、全纏派,現有善法派、瑞琴派、門派等。

7、泰國、柬埔寨、寮國:

主要佛教宗派有法相應部和大部派。

3. 佛教有幾大教派分別是什麼

佛教分為三大教派,分別是禪宗、凈土宗、密宗三派。

全世界佛教分為三大體系:主要流行於東南亞的上座部佛教;流行於中國本土、朝鮮半島、日本的漢傳佛教;流傳在西藏、蒙古地區的藏傳佛教。

就漢傳佛教的修行方式來說來說,主要分為禪宗、凈土宗、密宗三派。禪宗重視個人的宗教體悟、凈土宗以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宗旨。

佛教有大乘與小乘之分,最初傳入中國的是小乘教,大乘教稍晚也傳了進來。在中國,佛教的研習者根據自己的理解,把佛教的教義加以發揮,就形成了不同的教派。

魏晉南北朝時小乘佛教占優勢,隋唐時代則大乘教興盛,當時主要有十個佛教教派,比較興盛的有八個,它們都是大乘教,而那兩個不太興盛的都是小乘教。

(3)韓國的佛教是哪個派別擴展閱讀:

隋唐佛教的發展,對文學、藝術也提供了絕佳的題材與靈感,當時文人學士對於佛教的磅礴精深與僧侶的精神修養,產生崇高的敬意,歸向者頗多,如韓愈、白居易、柳宗元、王維、李翱、裴休等,都與佛教有深厚的因緣,因此蘊含佛教哲理的詩文創作也應運而生。

又由寺院的講經發展至社會的俗講也甚為流行,進而創作了許多變文作品。隨著變文的流傳,又發揮成多彩多姿的經變圖相,更增添寺院畫像以及繼南北朝以來持續開雕的石窟壁畫的內容。

此外,隋唐佛教的興盛也引起韓、日各國的仰望,紛紛派遣學僧前來學習觀摩,韓國方面有義湘、太賢、惠日、法朗、信行、道義等,日本有道照、智通、玄昉、智鳳、最澄、空海等。韓、日佛教因此獲得大規模的開展。

4. 佛教到底有幾個流派啊

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無數宗派。

漢傳佛教大致分為十宗:十宗中包括了八個大乘宗派,分別為「禪宗、天台宗、華嚴宗、密宗、法相宗、律宗、三論宗、凈土宗」;兩個小乘宗派,分別為「俱舍宗、成實宗」。

以禪宗為例,禪宗分為五家七宗,即臨濟宗、曹洞宗、溈仰宗、雲門宗、法眼宗五家,加上由臨濟宗分出的黃龍派楊岐派。

少林寺為禪宗祖庭,曹洞宗道場。

以密宗為例,一般不稱「密宗」而稱「密教」,其它九宗稱為「顯教」,因在中國還未開宗立派便在法難中消失,密教在唐朝尤為興盛,故此稱「唐密」。唐密幸得傳入日本韓國,在日本開宗立派。密教(唐密)傳入日本,開宗為「真言宗」。分為:高野山真言宗(金剛峯寺)、真言宗御室派(仁和寺)、醍醐派(醍醐寺)、大覚寺派(大覚寺)、東寺派(東寺系末寺)、東寺真言宗(東寺)、真言宗山階派(勧修寺)、泉涌寺派(泉涌寺)、善通寺派(善通寺)、智山派(智積院)、豊山派(長谷寺)。諸派之下,有開諸流。

此圖為密教宗派。

諸佛立教,祖師開宗。佛教正如大樹,一根樹幹上長出眾多枝葉。佛教的宗派就是大樹上的枝葉,枝葉又開花結果,繁茂無比。

5. 韓國佛教的介紹

據《三國史記》所載,高句麗小獸林王二年(372年),中國前秦國君苻堅遣順道法師及使者齎來經書、佛像;小獸林王四年,秦僧阿道亦前來弘揚佛法;翌年,王為二僧建肖門寺和伊弗蘭寺,這是韓國佛寺建築的開端,佛教由此正式傳入韓國。至枕流王元年(384年),佛教由東晉的梵僧摩羅難陀傳入百濟;而新羅則直到公元417年以後,佛教才由高句麗僧人傳入。佛教傳入前,朝鮮半島人民崇拜鬼神,信奉巫教,因此佛教初傳時期亦被視同民間信仰一般,以王室貴族為中心,進而形成護國祈福的國家信仰。
高句麗因國土與中國東北接壤,又時值中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因此,佛教的發展受中國北朝影響較大。帝王多信佛,更有不少高僧東渡日本弘法,其中惠慈法師被日本聖德太子禮請為師;爾後慧灌則任僧正之職,並為日本三論宗始祖,佛教因此廣為傳揚。直到榮留王七年(625年),王遣使入唐傳入道教後,佛教的發展才受到抑制。當時道教雖興,高句麗卻也走上滅國之路(675年)。 朝鮮半島三國中,佛教雖最晚傳入新羅,但發展卻最為興盛。及至真興王年間(540~575年在位),佛教的發展已是如日中天。新羅在統一朝鮮半島前,高僧圓光和慈藏都曾前來中國參學,回國後不僅大弘佛法,且極受朝廷重視,奉旨輔佐國政。新羅統一朝鮮後,佛教受中國唐朝的影響,大乘各宗傳入,元曉、義湘大師弘傳華嚴;圓測、太賢大師宣揚法相,因此,華嚴、法相兩宗最為盛行。另外凈、律、密等宗派也日漸弘傳,禪宗在新羅後期至高麗初年已發展為九派之多。概言之,新羅佛教因受到王室的大力推崇,寺院遍布,碩德輩出,著作豐富,確為後繼的高麗佛教奠定了發展的基礎。
初期
佛教受到民間信仰的抵抗——通過527年異次頓的犧牲方才獲得合法地位。
中後期
新羅成為佛教王國——允許出家、興建佛教寺院、實行僧官制度、派遣留學僧等
眾多新羅國王擁有自己的法號 :法興王(法空)、真興王(法雲)
元曉 :佛教的大眾化、 佛教的統一
慧超 :往五天竺國傳
彌陀思想的流行 :以念佛可以極樂往生——佛教的大眾化 高麗的創國者太祖,是有名的佛教護法仁王,他深信高麗的建國是憑仗佛力之故,因此大力保護佛教,訂定信佛事佛的訓要。至此,信佛護教、祈求國泰民安便成為高麗王室的一大傳統。其中,為了攘敵救國而雕印的《高麗《大藏經》》最具歷史意義。高麗時代常遇外敵入侵的困境,因此常以建寺、舉行法會等各種佛事為國祈福消災,這是「 祈福禳災,鎮護邦國」的國家思想形成的原因。另外,對僧尼的統理政策,除承繼新羅時期的僧官制度外,還仿照進士科舉制度,遴選優秀僧侶授予僧階。
高麗佛教發展大致上可分為兩個時期:
前期:高祖至肅宗時期(918至1105年)。此時中國佛教仍繼續傳入朝鮮,同時深入普及於社會,華嚴、法相、禪宗法脈持續,國師大覺義天由宋回國後,創立天台宗。
中後期:自睿宗即位後形成的民族佛教。主要是指智訥所創的曹溪宗禪法,本宗成立後,廣為高麗百姓所接受,不僅超越禪門九山,後來由中國再傳入的臨濟禪,也用曹溪宗的名義弘揚,成為本土化的大宗派。綿延至今,在韓國佛教中,仍最具代表性。
高麗時期的佛教的地位——國教
高麗佛教的「韓國特色」在於它不再僅僅是來世的宗教,同時也是今生的宗教
天台宗和曹溪宗 :試圖實現教宗和禪宗的結合
《大藏經》 :藉助佛力克服外侵 (契丹、蒙古)
高麗佛教的發展極為輝煌,直到末年儒學興起,逐漸形成一股排佛的思潮,為李朝的崇儒排佛埋下了伏筆。
公元1392年,李朝太祖推翻了高麗,建立了朝鮮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李朝(1392~1910年)。李朝初年仍延續了高麗時代以佛教治國的傳統。然而當孔聖人的虔誠崇拜者——太宗登基後,韓國佛教的發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太宗登基伊始便確立了「崇儒排佛」的基本國策。故自太宗至顯宗(1401~1674年)兩百多年間,朝廷屢次頒行毀寺滅佛、迫僧還俗、禁止僧侶進城等種種限制性措施,使得本已興盛一時的佛教日益式微。 佛教東傳朝鮮半島,據三國史記卷十八等載,高句麗小獸林王二年( 372年),中國前秦國君苻堅遣使者及僧侶順道齎來佛像、經論;又二年,秦僧阿道來朝。翌年,敕為二僧建肖門寺及伊弗蘭寺,是為韓國有佛寺之始。又十年(384年),印度沙門摩羅難陀至百濟弘法,新羅則直到528年才有佛教傳入。
佛教初傳朝鮮半島時,與當時半島上原有之習俗相融合,目的僅在祈福,此為初傳時之相容時期。至6世紀初,名師輩出,如百濟僧謙益求法印度,攜回梵本阿毗曇藏及五部律,譯出律部72卷,是為百濟律宗之祖;時曇旭、惠仁等並著律疏36卷,皆奉藏於台耀殿。高句麗僧惠慈於推古天皇三年(595年)東渡日本,後與百濟僧惠聰同至飛鳥法興寺,並同為聖德太子之師;惠聰後被推許為佛教棟梁。
於高句麗、百濟、新羅等三國之中,以新羅佛教最盛,遠赴中印求法者最多,高僧亦輩出如雲。其中,圓光於南朝陳時來中國游學,精通涅盤、成實、攝論等學。元曉來唐未果,曾注釋佛經81部,闡揚一乘圓教。義湘亦來唐參謁中國華嚴宗二祖智儼,回國後大力弘揚華嚴宗。又慈藏曾與弟子僧實等十餘人來唐,歸國後攜回《大藏經》一部及諸幡幢、花蓋等,王曾命於芬皇寺講大乘論,其思想以律學及華嚴為主,曾建通度寺戒壇及大和寺塔。圓測於15歲來唐,曾參學各處高僧講筵,專學唯識學,曾蒙唐太宗頒賜度牒。惠通弘傳密法,為真言宗鼻祖。至新羅統一時期(668~935年),韓國佛教已漸脫離中國影響,更具韓國特色。 諸宗之中,以禪宗傳入最晚,卻後來居上。最早將禪宗傳入韓國者為法朗及其門人信行(704~779年,又名神行),信行所傳者為中國北宗神秀之法脈。信行之後,有道義者,曾來唐參謁智藏,並嗣其法,歸國(821年)後,欲興南宗禪法而未果,遂於雪岳山隱居,後由再傳弟子普照大興其宗風。道義之同門洪陟,於智異山創建實相寺,大興禪法,是為朝鮮佛教『禪門九山』之濫觴。
禪門九山無不源於中國曹溪六祖惠能,然與中國禪宗五派(臨濟、曹洞、溈仰、雲門、法眼)並無關連。九山者,實相山派、迦智山派、闍崛山派、桐里山派、聖住山派、師子山派、曦陽山派、鳳林山派、須彌山派。此外,凈土信仰亦頗盛行。 公元935年,新羅為高麗所滅,佛教亦出現另一嶄新面貌。
於高麗時代(935~1392年),教宗與禪宗盛行,尤以禪宗,繼新羅末期之教勢而盛於高麗時代;華嚴宗與法相宗亦各形成其宗派,而持續教脈。自大覺國師義天以後,創立天台宗,給予教禪兩宗影響甚巨。高麗時代之佛教,正值外敵入侵與國家混亂之難局,欲以佛德或神力共度時艱,因而有多種法會、法席、道場、設齋等佛事活動,此乃『祈福禳災,鎮護邦國』之國家思想的形成。據《東國通鑒》等載,太祖即位(918年)時,即設八關會、燃燈會;翌年將都城遷往開城,興建宮殿之時,於京內創建法王、慈雲、王輪、內帝釋、舍那、天禪、新興、文殊、圓通、地藏等十寺。光宗(950~976年 在位)於城南建大報恩寺為太祖追福。並設僧階,定國師、王師之制;時毗盧遮那懺悔法、無遮水陸會、齋僧等佛事頻繁。顯宗(1010~1031 在位)時,為攘斥契丹之兵,而發願雕刻《大藏經》,此即高麗藏之初雕版。 高麗時代高僧輩出,如早期之道詵、廣學、大緣、法印、利嚴、慶甫、利讓、璨幽、允多等,其中,利嚴為太祖之師,璨幽曾來唐,依投子山大同修學,並得其心印,歸國後,曾受太祖、惠宗、定宗、光宗等四代帝王皈依,光宗特賜『證真大師』之號,並封為國師。此外,如智宗、道峰等,均曾來宋參學,受永明延壽之心印,歸國後,活躍一時。舉揚華嚴學之均如,頗受光宗崇信,嘗致力於南嶽智異山、北嶽浮石寺等兩派華嚴學之融會貫通。

6. 韓國佛教的特點

佛教東傳朝鮮半島,據三國史記卷十八等載,高句麗小獸林王二年( 372),中國前秦苻堅遣使者及僧順道齎來佛像、經論;又二年,秦僧阿道來朝。翌年,敕為二僧建肖門寺及伊弗蘭寺,是為韓國有佛寺之始。又十年(384),印度沙門摩羅難陀至百濟宣教,新羅則遲至五二八年始見佛教興隆。 佛教初傳朝鮮半島時,與當時半島上原有之 習俗相融合,目的僅在祈福,此為初傳時之相容時期。至六世紀初,名師輩出,如百濟僧謙益求法印度,攜回梵本阿毗曇藏及五部律,譯出律部七十二卷,是為百濟律宗之祖;時曇旭、惠仁等並著律疏三十六卷,皆奉藏於台耀殿。高句麗僧惠慈於推古天皇三年(595)至日本,後與百濟僧惠聰同至飛鳥法興寺,並同為聖德太子之師;惠聰後被推許為佛教棟梁。 於高句麗、百濟、新羅等三國之中,以新羅佛教最盛,入中、印求法者最多,高僧亦輩出如雲,其中,圓光於南朝陳時來中國游學,精通涅盤、成實、攝論等學。元曉來唐未果,曾注釋佛經八十一部,闡揚一乘圓教。義湘亦來唐參謁中國華嚴宗二祖智儼,返國後大力弘傳華嚴宗。又慈藏曾與弟子僧實等十餘人來唐,歸國後,攜回大藏經一部及諸幡幢、花蓋等,王曾命於芬皇寺講大乘論,其思想以律學及華嚴為主,曾建通度寺戒壇及大和寺塔。圓測於十五歲來唐,曾參學各處高僧講筵,專學唯識學,曾蒙唐太宗頒賜度牒。惠通弘傳密法,為真言宗祖師。至新羅統一時期(668~935),佛教已漸脫離中國,樹立朝鮮佛教獨特之教學。 諸宗之中,以禪宗傳入較晚,卻後來居上。最早將禪宗傳入韓國者為法朗及其門人信行(704~779,一名神行),信行所傳者為中國北宗神秀之法脈。信行之後,有道義者,曾來唐參謁智藏,並嗣其法,歸國(821)後,欲興南宗禪法而不果,遂於雪岳山隱居,後由再傳弟子普照大興其宗風。道義之同門洪陟,於智異山創建實相寺,大興禪法,是為朝鮮佛教『禪門九山』之濫觴。 禪門九山無不源於中國曹溪六祖慧能,然與中國禪宗五派(臨濟、曹洞、溈仰、雲門、法眼)並無關聯。九山者,實相山派、迦智山派、闍崛山派、桐里山派、聖住山派、師子山派、曦陽山派、鳳林山派、須彌山派。此外,凈土信仰亦頗盛行。西元九三五年,新羅為高麗所敗,佛教亦出現另一嶄新之面貌。 於高麗時代(935~1392),教宗與禪宗盛行,尤以禪宗,繼新羅末期之教勢而盛於高麗時代全期;華嚴宗與法相宗亦各形成其宗派,而持續教脈。自大覺國師義天以後,成立天台宗,給予教禪兩宗影響甚鉅。高麗時代之佛教,正值外敵侵入與國家混亂之難局,欲以佛德或神力克服此一情勢,而有諸種法會、法席、道場、設齋等佛事之設置,此乃『祈福禳災,鎮護邦國』之國家思想的形成。據東國通鑒等載,太祖即位(918)時,即設八關會、燃燈會;翌年將都城遷往開城,於建宮殿之同時,於京內創建法王、慈雲、王輪、內帝釋、舍那、天禪、新興、文殊、圓通、地藏等十寺。光宗(950~976 在位)於城南建大報恩寺為太祖追福。並設僧階,定國師、王師之制;時毗盧遮那懺悔法、無遮水陸會、齋僧等佛事頻繁。顯宗(1010~1031 在位)時,為攘斥契丹之兵,而發願雕刻大藏經,此即高麗藏之初雕版。於高宗(1214~1259 在位)時,因蒙古兵入侵,藏於符仁寺之初雕版全毀於戰火。至西元一二五一年,經過多年之努力,再雕版大藏經始告完成,總計六五二九卷八一二五八版,收藏於江華城西門外大藏經板堂,後移至海印寺收藏迄今。 高麗時代之高僧輩出,如早期之道詵、廣學、大緣、法印、利嚴、慶甫、利讓、璨幽、允多等,其中,利嚴為太祖之師,璨幽曾來唐,依投子山大同修學,並得其心印,歸國後,曾受太祖、惠宗、定宗、光宗等四代帝王皈依,光宗特賜『證真大師』之號,並封為國師。此外,如智宗、道峰等,均曾來宋參學,受永明延壽之心印,歸國後,活躍一時。舉揚華嚴學之均如,頗受光宗崇信,嘗致力於南嶽智異山、北嶽浮石寺等二派華嚴學之融合會通。 開立天台宗之大覺義天,為文宗之第四王子,十一歲出家,於靈通寺爛圓處得度,並修學華嚴教觀。於宣宗二年(1085)來宋,歸國時攜回章疏等三千餘卷,後編成『新編諸宗教藏總錄』三卷,並著有『新集圓宗文類』等十餘部三百餘卷。 高麗時代之佛教,自天台宗立宗後,原來興盛之禪宗(曹溪宗)逐漸衰頹,雖有坦然等高僧極力挽回禪宗之頹勢,卻一蹶不振,直至普照知訥時,始中興禪宗,形成一新局面。 高麗時代之佛教,於王室及為政者之保護下得以成長興盛,至西元一三九二年高麗滅亡,佛教亦隨之呈現衰勢。李朝建國後,強烈的興儒排佛思潮,令佛教趨於抑壓受難之時代。睿宗(1469 在位)曾訂定度牒之制,員額為禪宗、教宗各三十名;此外又禁止寺剎之創建。其後之成宗(1470~1494 在位)、燕山君(1495~1505 在位)、中宗(1506~1544 在位)等諸帝皆采排佛政策。至明宗(1546~1567 在位)之初年,太後攝政,欲復興佛教,故佛教一度顯現再興之機,然其後因明宗親政,恢復興儒排佛政策,佛教遂再陷頹敗之勢。惟此時期仍見高僧大德,如無准己和(1376~1433)撰『顯正論』以駁斥排佛論;西山休靜(1520~1604)大振禪風,今韓國僧徒多屬此法系。與休靜法系抗禮者,有浮休善修(1543~1649)與碧岩覺性(1575~1660)之法系。另有晦庵定慧(1685~1741)著「華嚴經疏隱科』、『禪源集都序著柄』,與鏡嚴應允(1703~1804)二人並稱教禪兩宗之大宗師。李朝末期,因諸師之努力,終於一八九五年解除僧侶不得入京之禁令,四年後,於京師創建元興寺,並設置『朝鮮佛教總宗務所』,朝鮮佛教乃得復甦。 一九一○年,日本並吞朝鮮,翌年發布『朝鮮總督府寺剎令』及『寺剎令施行規則』,而將教團分為三十本山(一九二四年加華嚴寺成為三十一本山),形成三十個教區。一九一二年將朝鮮佛教稱『禪教兩宗』,並以覺皇寺為中央教堂,而設置三十本山會議所。三十本山則各制定寺法,後因反對教團被總督府監督,乃於一九二一年召開全國僧侶大會,決議於覺皇寺設置『朝鮮佛教禪教兩宗中央總務院』,以統轄全國寺剎;翌年反對派亦於覺皇寺設置『朝鮮佛教禪教兩宗中央教務院』。一九二五年兩院達成協議,合並組織『財團法人朝鮮佛教中央教務院』,以為中央統一之宗務機構,統轄全國三十一本山。其後將宗名改為『曹溪宗』,並建立太古寺作為其總本山。 此外,圓佛教為新興於本世紀初之佛教宗派,創教者少太山(1891~1943)以修行門(真空妙有)與信仰門(因果報應)為基本教義,立精神修養、事理研究、作業取捨等三學,以教化信徒,並創立圓光大學培育人才,教勢頗盛。 於佛教教育方面,一九○六年於元興寺創建『明進學校』以為僧侶之教育機構,該校後來改組為『佛教師范學校』。一九一六年中央總務院於漢城設立『佛教中央學林』,為培養教界人才之學林,以修身、宗乘、余乘、宗教學、布教法,及哲學、理、數、史、地等一般學科教育青年僧侶。同時在地方亦以寺院為中心而成立地方學林。然因中央學林曾為韓國獨立運動之根據地,故於一九二二年遭廢止。其後屢經變遷,而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東國大學。 佛教之教育機構除上述之外,尚有中央僧伽大學,及附設於寺院之講院等。其中,東國大學及圓光大學成為韓國佛教研究之二大中心,並產生諸多傑出學者。佛教期刊、學報方面,自一九一○年發行佛教雜志『圓宗』後,陸續有朝鮮佛教月報、海東佛報、佛教振興會月報、朝鮮佛教界、佛教、佛教學報、韓國佛教學、韓國宗教、圓佛教思想等刊行。 現代韓國佛教分為十八宗派,其中,以曹溪宗與太古宗為二大主流,茲據韓國寺剎資料叢書4(1983)所載,將主要宗派之僧侶數(總數二○七五五)及信徒數(總數一一一三○○○○)列表如下。 韓國之宗教,尚有基督教、天主教、儒教、天道教等宗教。天主教約於二百年前傳入韓國,戰後基督教甚盛,其教勢幾有凌駕佛教之勢,至一九八三年,教徒人數已逾九十四萬。〔日韓佛教研究(現代佛教學術叢刊(82))、朝鮮佛教通史(李能和)、韓國佛教史(愛宕顯昌)、韓國佛教史(金煐泰)〕

7. 韓國日本佛教宗派問題

韓國的情況不知道。

在日本很多寺院有坐禪。相應來說禪宗的人應該是多一些。但是從信奉的角度來看,各個宗派都很多。由在家居士構成的創價學會,應該是人數很多的。以讀誦法華經為本宗。

8. 韓國有佛教嗎有和尚嗎

佛教起源於印度,公元四世紀經中國傳入韓國。據!三國史記∀記載,高句麗第十七代國王小獸林王二年(公元372年),前秦王苻堅派遣使節及浮屠順道給高句麗送去佛像和經文,小獸林王投誠敬信,遣使致謝並貢以方物。兩年後,即公元374年,僧阿道赴高句麗,次年春天,小獸林王創建肖門寺和伊佛蘭寺,以供順道、阿道居住和傳教之用。從此,韓國始有佛教流傳

9. 韓國信仰什麼宗教

1、佛教

佛教於2世紀(AD372)高句麗小獸林王時傳入韓國,並相繼對百濟,新羅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被聯合國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佛國寺和石窟庵就是新羅佛教的藝術品。佛教歷史悠久,對韓國文化影響重大。至今,韓國國內還保存有眾多建築物,雕塑,繪畫,工藝品等種類多,價值高的佛教遺產。

2、基督教及天主教

1882年同美國建交後,基督教傳入韓國。由於基督教與朝鮮社會的基本價值觀相互矛盾,早期信徒們曾遭受到迫害。但基督教徒積極參加反殖民運動,而且教會也促進了教育的發展,因此逐漸被大眾所接受。現在韓國教會還在海外進行傳教活動,韓國國內約25%的韓國人信仰基督教。

天主教最初是被作為西方學問,由朝鮮的明朝使臣介紹而傳人韓國的,.1784年他在北京受第一次洗禮,回到韓國之後,建立了天主教教堂。當時雖受到殘酷的迫害,仍有許多人信仰天主教。現在天主教擁有200多萬名信徒。

3、儒教

儒教強調「仁」的根本重要性,曾是古代韓國社會的共有思想。儒教與韓國人的價值觀念相結合,對韓國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儒教是韓國的倫理體系,也是韓國人的生活方式,及國家法律不可缺少的因素。曾是朝鮮時代主要思想的儒教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具有實踐意義的實學。

儒教在韓國人的意識中根深蒂固,這一點可以從眾多的儀禮中得到證實。包括流傳至今的意識(宗廟祭禮:在宗廟的王族祭禮;釋尊大祭:在成均館為孔子和其理論及中國和韓國的聖賢而進行的祭禮)。

4、巫俗信仰

韓國人的生活中浸透著多種巫俗習慣。巫俗信仰自古就蘊藏於民間信仰間,與原始社會信奉上天的信仰有著密切的聯系。韓國巫俗信仰的突出特點是用人與魂的溝通來解決人間的問題。這可以從現在舉行的各種儀式中看出來。

(9)韓國的佛教是哪個派別擴展閱讀:

韓國本土的薩滿教:

在古代,那裡的人經常會藉助薩滿儀式,來向神靈傳達自己的願望。這些薩滿儀式主要分成兩種:

一種就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跳大神」。

另一支,則是更為日常化的「行大禮」。

一般來講,跳大神只有專職的巫師才有資格進行,因此只有在遇到重大問題時,古代朝鮮人才會祭出「跳大神」。

比如電影《哭聲》里,因為女兒遭到附身,主角別無選擇,才請來薩滿巫師,到家裡跳大神。

而在日常生活中,古代朝鮮人則通過「行大禮」,來與神靈溝通。當時的人們相信,藉助跪拜,人可以建立和神靈的聯系,並把自己的意願轉達給神靈。

閱讀全文

與韓國的佛教是哪個派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