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韓國申遺里哪些是屬於中國文化的呢
2015年12月2日,韓國申遺又成功了。拔河這項在中國已有2400年歷史的的活動,成為了韓國的榮耀。想想就氣人,還有哪些成為韓國文化遺產的中國國粹?
之後,他們還急匆匆地向聯合國提交了漢服的申遺書,甚至稱連漢字都是韓國人發明的。照這個速度下去,中國人去韓國認祖歸宗的那天已經不遠了。
不過冷靜下來看看中華文化的流向,唐朝的文化跑去了日本,明朝的文化則去了韓國。傳統文化基本流失海外。可能這句話許多人不愛聽,但是還真要感謝日本和韓國,如果沒有他們,中華文化又靠誰來傳承呢?靠鍵盤俠們?還是靠噴子?都不是!靠的是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靠的是國家的支持,靠的是心中的敬畏!
⑵ 韓國申遺都申了哪些
王焱:從宏觀上說,東亞共處於一個文化圈內,東亞國家的文化既有其統一性,也有其分疏性。具體到這個事情,韓國江陵端午祭和中國端午節都在農歷五月初,體現出東亞文化在時間上的統一性;但兩者的具體內容上又有一定差別,如中國端午節包含了吃粽子、賽龍舟、紀念屈原等一系列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而韓國江陵端午祭實際上是由舞蹈、薩滿祭祀、民間藝術展示等內容構成,又體現出東亞文化的分疏性。東亞統一的地緣特色與其分疏差異同時得到了展現。
王學泰:韓國的江陵端午祭本身是一種祭祀活動,主要是祭祀地方的保護神和英雄等,還有一些群眾性的娛樂活動。它原名「江陵祭」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直到1926年,因為其時間是從每年的陰歷四月十五持續到五月初七,與中國的端午節相近,才更名「江陵端午祭」。中國很少有如此規模群眾性的祭祀活動。
劉魁立:有一點可以說明,包括我們自己國內,對於一個民俗節日的詮釋,也不盡然相同。南方過節和北方過節都不一樣。南方很少像北方這樣吃餃子,過年的整個方式,甚至在時間長短上,都有些差異。北方過年時間很長,南方很快就要耕作,氣候的原因,所以比較短。過去在南方有這樣一個說法:「冬至大於年」,在某一個歷史時期,過冬至的隆重程度有時不亞於過年。這就是說每一個地方,在自己的民俗活動上,都有自己的特點。而這一普遍性和特異性的結合,是民俗事項的一個非常重要特點。
所以,就算韓國從我們這里,作為一種人類文化財富而共享了的話,他們自己也會有很多的變異,何況我們和他們又是兩個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國家,另外又經過了相當長的不同的歷史發展道路。而且,現在他們的端午祭還有其他一些活動,包括大型的演出,把各國的舞蹈(藝術團體)請來,這些與我們有很大的差異。
⑶ 韓國灘塗申遺成功,曾因面積不夠大被聯合國退回,韓國的世界遺產還有哪些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的增長,相信很多網友在網路上總是能夠獲得自己想要知道的一些相關的新聞,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相信很多網友這段時間在網路上都已經聽到了這樣的新聞,那就是韓國灘塗終於申遺成功,不過大家也知道,因為這處遺址曾經因為面積不夠大被聯合國退回,在當時也是吸引了很多網友的激烈討論。不過小編說的不是這樣的東西,而是想要說的是韓國這么努力的申請世界遺產,那麼究竟韓國的世界遺產有哪些?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明顯的知道韓國的世界文化遺產還是非常多的,而且這些年來韓國一直都在對自己國家的世界遺產不斷的進行相關的保護工作,當然,如果有感興趣的朋友,有機會也可以去韓國的這些地方,去體會一下這些世界遺產的魅力。
⑷ 韓國申遺了中國的什麼
1、中國節日「被韓國」。2005年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2、中醫「被韓國」。2014年,韓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的該書初刊本被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但該書95%的內容均輯錄自中醫著作,並非原創。
3、中國風水「被韓國」。從2003年開始,韓國對「中國風水」進行了重新梳理,還將其列為韓國國家遺產名錄和申報世界遺產項目。
4、韓國的申遺項目拔河得到了超過半數的成員國的支持,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4)韓國申遺哪些物質遺產擴展閱讀:
韓國的「端午祭」並非中國傳統意義上端午節;韓國沒有所謂的「中醫申遺」,只是將一本叫《東醫寶鑒》的醫書申報世界紀錄遺產;「活字印刷術申遺」同樣屬於張冠李戴,韓國只是有一本佛經入選世界紀錄遺產,這本佛經被認為是現存最古老的金屬活字印刷品。
「申遺」不是專利申請,不等於商標注冊,不是說一個國家申請了某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就等於擁有了該項目的所有權,對於兩個遺產國家共同擁有的同源共享的項目,每一個國家均可以單獨申報,如果列入代表作名錄之後,也不妨礙其他的國家再次單獨申報。
另一方面,「申遺」的本質,是從全人類的角度出發,展示和傳承人類文明的燦爛成果,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既不是一個國家文化水平高下的評判,也無關民族文化的自信與否。
目前,我國共有38個非遺項目入選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優秀實踐名冊,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締約國中入選項目最多的國家,也是三個名錄都有入選項目的唯一國家。
⑸ 韓國到底搶了中國多少文化遺產韓國目前還在申請中國的什麼文化遺產
韓國已經搶了我們的端午節和活字印刷
我不希望若干年後有人對我說棒子國旗上的八卦圖是他們自己的創造
以下評論是從天涯轉的:
不要以為外國人都知道是中國的,除了幾個漢文化學者,你以為有幾個外國人對東亞文化的起源分得清楚?美國有本著名刊物今年曾經有個世界上文化影響最大的10個國家的排名,韓國排在裡面理由之一居然有端午節!!!---這就是謊言重復千遍的結果,這就是螞蟻啃樹的結果.你的替身,正慢慢地改變了別人眼裡你自己的臉.
韓國為什麼要申請風水,這是處心積慮的.韓國本身的國旗就是剽竊中國八卦的結果,而八卦理論正是風水理論的核心.如果我們失去了世界對風水文化文化宗主國的承認,那我們失去的不但是八卦,還有在此基礎上的四吉獸(青龍白虎等),中國古建築古墓葬的理論基礎的國際承認!!!我們將徹底失去的是港澳台同胞對大陸文化保護的信任!!!"
我死了,我的子孫還在,我要他知道這是中華文化,覺不能讓他以後拿著孔子,屈原,中醫,針灸,粽子,八卦跟我說——看「大」韓文化多麼久永,八國聯軍搶了中國的實物,棒子又想來搶我們的文化根基,其心之險惡真令國人警醒。漢城改成首爾,顯示他之強大;國旗太極怎麼到不改了,還來搶我們的「風水」,這種有選擇的明搶暗偷,真是讓我輩之人感到如芒在刺
請韓國放棄對中國文化的覬覦。風水學是中國的,這絕對是個無法改變的事實!另外,聲稱孔子是韓國人,儒家思想講究的就是禮儀廉恥,多麼的諷刺,你們本身的行為就與儒家思想相悖,你們知道什麼是廉恥嗎?
剛才看到新聞,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大和尚昨天上午在法堂為11名韓國前來受戒的弟子頒發了戒碟,完成皈依、受戒儀式,成為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的國外皈依弟子。韓國人到中國少林寺學中國佛學固然讓人高興,但是,卻不能不為中國的少林寺憂心。若是其他國家的人,我們都能安心,但韓國人,大韓民族過往的所作所為讓人心寒。端午節,這個我們祖宗留下來的節日,我們祖祖輩輩一直過著未曾遺棄的節日,為了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每年農歷五月初五裹粽子、賽龍舟的節日,到了韓國人那裡,就是他們的了。我都想不明白韓國人拿什麼臉去申請的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想不明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是做什麼的,中國政府的文化部門是做什麼的?我也想不...
展開全文»
⑹ 韓國到底申遺了中國多少東西
韓國在歷史與文化問題上,一向是出了名的喜歡撒潑耍賴,尤其與中國之間。在韓國的歷史教科書中,將中國的渤海國與他們的新羅國並列為「韓國南北朝時代」,將中國的地方政權高句麗與沒統一的百濟、新羅並稱為「三國時代」。
而另一方面,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韓國,也非常喜歡搶在中國前面,將很多中國文化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能夠申遺的項目實在太多,根本忙不過來,韓國連拔河、泡菜、暖炕都拿出來了)。
位於中國東北的歷史政權高句麗,曾經橫貫遼東與朝鮮半島北部,從魏晉南北朝時代延續到隋唐,是一個地方強國,中原王朝將其視作心腹大患。
高句麗的主體是中國東北古代民族扶餘人,而領土主體也位於中國境內,即便朝鮮半島北方也是當年的「漢四郡」故土。
當年的高句麗,留下了大量的王城、王陵遺跡,如今大多都位於中國境內,也有零星散落在朝鮮境內。朝鮮一直想將高句麗遺跡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卻一直沒有成功。
2003年,中國將境內高句麗王城、王陵與貴族墓葬群申遺。第二年,在蘇州舉行的世界文化遺產會議上,中國與朝鮮境內的高句麗遺跡正式申遺成功。
然而,韓國人開始對中國抗議,揚言高句麗是韓國的古代歷史文化組成部分,甚至無理要求中國將很多高句麗文物「交還」韓國,中國自然嗤之以鼻,根本沒有理睬。
因為高句麗遺跡的確在中國境內,韓國底氣不足的同時,表面上沒有再繼續聲索高句麗的文化繼承權,而背地裡卻小動作不斷。
比如在教科書中架空歷史,對高句麗時代的歷史各種亂寫。最經典的就是隨便滅高句麗失敗後,曾經入主中原,地域遼闊到雷人的地步。
而韓劇中也出現了大量高句麗題材,比如《朱蒙》《淵蓋蘇文》等,伸出出現了唐太宗李世民被射瞎的劇情,天雷滾滾令人無語。
韓國人聲稱高句麗是他們的祖宗,而事實上,高句麗不僅與如今的韓國沒有任何的民族繼承關系,甚至對於當年朝鮮半島土著政權——百濟、新羅等三韓部落來說,高句麗還是「入侵者」,韓國爭搶別國文化,已經到了可怕的地步。
⑺ 韓國端午節申遺成功,盤點韓國申遺中國哪些東西
"被火炕":韓國計劃申請的是具有朝鮮民居特色的「溫突」系統,與東北暖炕確有區別
事件經過:近日,國內媒體又傳出,韓國國土海洋部擬將暖炕技術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並稱韓媒體擔心,擁有火炕生產技術的中國可能成為韓國申遺的主要障礙,為搶先機必須加快進程。於是網友開始吐槽東北常見的土炕也要被韓國搶走了。
核心錯誤:理解偏差、報道添油加醋
真相還原:韓國計劃申請的傳統"溫突"系統與中國人理解的"火炕"並非完全一個概念。
2014年3月17日,的確有《朝鮮日報》刊登消息稱韓國政府有意計劃申報朝鮮"暖炕",但在此之前先要進行4個月的基礎調查。不過,韓國計劃申報的取暖設施學名為"溫突",其發音Ondol更為英語、日語等社會所廣泛使用,專指朝鮮民居特色的地熱取暖系統。它與中國人熟知的東北火炕並非重合概念,公元7世紀開始在朝鮮半島上廣為流行的溫突主要為整間房間全鋪式地暖,當地居民也因此至今保持低坐卧的起居習慣。
"被端午":韓國"江陵端午祭"確實入選世界遺產名錄,但與中國端午節內涵完全不同
事件經過:2004年5月,中國媒體開始接連報道「中韓端午之爭」,稱韓國准備將端午節申報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傳出中國也在准備將傳統節日打包集體申報,但媒體還渲染稱「一旦被韓國搶先申報,中國將被奪走端午節的擁有權」。2005年11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將韓國申報的端午祭確認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後,這場「端午申遺之爭」被媒體宣判為韓國勝出。此後,「中國端午節被韓國搶走了」一說在國內流傳至今。
核心錯誤:混淆概念、曲解背景
真相還原:韓國的「江陵端午祭」確實入選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但是根據申報內容,韓國的「江陵端午祭」並非中國人理解的端午節,兩者僅僅時間有重合而已,前者指在每年農歷4月到5月初,韓國江陵地區舉行的薩滿祭祀、歌舞表演、民俗游戲等一系列慶祝活動,並非中國傳統意義上為紀念屈原的「龍舟粽子節」。另外,世界遺產不是認證「專利」,不存在「搶注」和「排他性」,事實上2009年,中國的端午節已經被聯合國收錄進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根本不存在「韓國搶走了端午」一說。
"被中醫":韓國沒有"中醫申遺",只是將一本叫《東醫寶鑒》的醫書申報世界紀錄遺產
事件經過:2006年10月5日,有國內媒體援引一位民俗專家的話稱「韓國在成功申報端午祭之後,擬將中醫改為韓醫申報世界遺產」,隨即引發輿論嘩然。經網友多方轉載後,還傳出「韓國稱李時珍是韓國人」、「連同《本草綱目》、人參、針灸一起收入囊中」等傳言。
核心錯誤:信源不實、以訛傳訛
真相還原:韓國沒有申報過中醫,只是將一本叫《東醫寶鑒》的醫書申報世界紀錄遺產。
所謂世界紀錄遺產更准確的說應是世界記憶項目,專門為避免珍貴文獻被遺忘、破壞而設立,中國的《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也被列入其中。而據收錄介紹中稱,《東醫寶鑒》是一本編纂於韓國的醫學網路全書,記錄了東亞醫學的發展。另外,2010年中國已經將中醫針灸技術成功申報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了。
"被印刷術":韓國並未將活字印刷術申遺,只有一本佛經入選世界紀錄遺產,被認為是現存最古老的金屬活字印刷品
事件經過:中韓學者關於「金屬活字印刷術」的起源早有爭議,自2001年韓國一本古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為現存最古老的金屬活字印刷品之後,國內媒體也開始陸續關注,如2007年《新快報》的系列報道中稱「韓國『掠奪』活字印刷發明權」。而日前索契冬奧會閉幕式上,韓國冬奧官方宣傳片因出現類似活字印刷的鏡頭,被網友再次質疑韓國將活字印刷術也「申遺」了。
核心錯誤:理解偏差、嫁接事實
真相還原:韓國並未將活字印刷術申遺,申報的同樣只是一本叫做《直指心體要節》的佛經,2001年被收錄進聯合國世界紀錄遺產,入選介紹稱為現存最古老的金屬活字印刷證明。
另外,韓國也並未將金屬活字印刷術單獨申遺,倒是中國的木活字印刷術已經在2010年被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被漢字":韓國從未將漢字"申遺",此說法是由中國網友杜撰,再經媒體以訛傳訛
事件經過:2006年10月14日,有網友將國外論壇上一則關於"韓國人發明了漢字"的討論帖翻譯之後搬到了天涯論壇上,10天之後,廣東媒體《新快報》在報道此事時,附加引用了一位網友的博客內容,且註明該消息暫時無法證實。該博客稱"韓國《朝鮮日報》10月10日報道,韓國首爾大學歷史教授朴正秀經過十年研究和考證後,認為是朝鮮民族最先發明了漢字,並建議韓國政府向聯合國申請漢字為世界文化遺產。" 但一年之後,《新快報》在2007年12月12日推出"中韓文化之爭"系列報道時,直接用那篇"無法證實"的韓國報道再次做證據,稱漢字"申遺"在韓國已經熱了一年多。
核心錯誤:杜撰消息、媒體以訛傳訛
真相還原:韓國從未將漢字"申遺"。
2007年12月13日,韓聯社發布文章稱中國媒體所報道內容毫無根據,純屬"誤傳",據調查,首爾大學的韓國歷史系和東方歷史系裡並沒有朴正秀其人,韓國政府也並沒有準備為漢字申請世界遺產。而且,韓國《朝鮮日報》也從未發表過上述有關文章,該消息完全是中國網友杜撰而成。
"被書法":韓國從未計劃申報書法,該消息純粹是中國媒體捕風捉影,甚至又反傳入韓國
事件經過:2008年3月11日,有上海媒體《新聞午報》稱韓國繼端午、中醫之後, 又將申遺項目投向了書法,並提出要廢除中國"書法"、日本"書道"等名稱,而統一使用韓國的"書藝"。報道還呼籲為"搶注商標",中國應盡快啟動申報程序。
核心錯誤:捕風捉影、媒體二次加工
真相還原:韓國從未申報過書法或書藝。
2008年3月13日,韓國文化遺產廳的世界文化遺產負責人出面澄清,稱韓國政府沒有申請書法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計劃。而有意思的是韓國媒體對此的報道還是來自中國媒體的二手消息,韓聯社稱"韓國將為書法申請世界遺產的消息在中國國內引發爭議",但消息來源卻是香港《文匯報》援引《新聞午報》的內容。另外,其實中國書法已經於2009年成功入選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被風水":韓國從未准備申報"風水地理說",該新聞完全是中國媒體憑空捏造
事件經過:2007年12月17日,同樣是《新快報》的系列報道,稱「從2003年開始,韓國在國立中央博物館的主導下聯合數十個機關對『中國風水』進行了重新梳理,准備申報世界遺產項目」,並且「計劃在2008年之前完成『風水申遺』的收集整理等准備工作,如果沒有特別的原因,則可能會申報成功的。」由此有國內風水愛好團體紛紛呼籲保護中國「傳統文化」,自發組織申遺材料。
核心錯誤:捏造新聞、假借權威
真相還原:韓國從未准備申報"風水"。
2007年12月18日,韓國《東亞日報》即刊發報道澄清消息,稱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和文化財廳確認後發現這並不是事實,韓國政府從未計劃要申請風水地理說。
"被祭孔":韓國沒有就祭孔大典進行申遺,"孔子是韓國人"的消息也同屬國內論壇杜撰
事件經過:近年來,韓國祭孔大典每年都會引起國內關注,2006年10月,國內各論壇開始傳出韓國要拿祭孔去申報世界遺產,《新快報》在10月25日的報道中引述論壇消息,稱「韓國人已經在准備拿祭孔大典去申請世界文化遺產,而中國的論壇上卻還在為應不應該祭孔吵個不停」,甚至《南方周末》在2008年2月的采訪中,有前文中出現過的民俗專家信誓旦旦舉例稱2007年,韓國人將「祭孔大典」進行了正式的文化遺產申報。
核心錯誤:網友杜撰,以訛傳訛
真相還原:韓國沒有就祭孔大典進行申遺,除國內論壇外,並未見韓國媒體有相關報道。
韓國的祭孔大典准確名稱應為釋奠大祭,祭拜的不僅僅是孔子,而是包括孔子及其他聖賢,其中也包括韓國的聖賢。另外,關於「孔子是韓國人」的消息等也是國內謠傳。不過韓國倒是真有一項祭祀項目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不過是早在2001年就入選的王室宗廟祭祀。
"被泡菜":不是泡菜被申遺,而是"製作越冬泡菜文化"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事件經過:2013年11月,韓國將泡菜申遺的消息傳至國內,並且隨後的12月5日傳出,韓國泡菜已經入選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引發國內網友紛紛吐槽,「泡菜都能申遺刀削麵、蘭州拉麵也應該能申遺」。
核心錯誤:宣傳誤導、理解偏差
真相還原:韓國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不是泡菜這一食物,而是"製作越冬泡菜的文化"。
根據官網申報介紹,製作越冬泡菜這一活動增強了韓國人的民族認同感,並能促進家庭成員合作,也提醒了人類社會需要與自然和諧共處。而在2013年10月,因韓國方面錯誤宣傳"泡菜入選遺產名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負責人對此進行了否認並給予警告,具體的食物會被商業利用,目前還沒有入選過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⑻ 2018年,中國,韓國,日本,這三個國家有申遺成功的世界遺產嗎
1)2018年,中國沒有申遺成功的世界遺產;
2)2018年,韓國有申遺成功的世界遺產:大興寺、麻谷寺、浮石寺等7座建於山上的古寺廟;
3)2018年,日本有申遺成功的世界遺產:長崎市基督教傳教的建築遺跡。
⑼ 韓國把中國的什麼申遺成功了
泡菜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在亞塞拜然巴庫通過決議,正式將韓國的腌制越冬泡菜文化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至此,韓國共擁有16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江陵端午祭、板索里(韓國清唱)、宗廟祭祀等。
(9)韓國申遺哪些物質遺產擴展閱讀:
泡菜是一種以蔬菜為主原料,各種水果、海鮮及肉類為配料的發酵食品。它不但味美、爽口,而且具有豐富的營養,是韓國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主要菜餚之一。在「泡菜王國」韓國,有超過300種不同泡菜,其中最常見的是辣白菜泡菜、白菜塊泡菜與蘿卜塊泡菜。
韓國泡菜的製作方法各不相同,每家每戶都會添加各自不同的調料與輔助食材,因此對韓國人來講,泡菜有「媽媽的味道」。泡菜製作的基本程序大都包括清洗、切塊(片、條等)、腌漬、抹醬料、保存等步驟。韓國各地有許多泡菜博物館,並常常舉行各種與泡菜相關的文化體驗活動,向市民及外國人充分展示獨特的泡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