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浙江什麼時候可以趕超韓國
世界上的人都知道,韓國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經濟發達,2007年的人均總產值達22000美元。但面積狹小的韓國在經濟騰飛時,卻面臨著資源、人才、戰爭等各個方面的限制。
浙江是中國經濟發達地區之一,在地理面積、人口總量、地理位置等方面與韓國相似。雖然浙江2007年的人均GDP為6500美元,但是浙江有強大的祖國作為後盾,各種資源非常豐富,因此其GDP總量四年翻一番的發展的速度肯定比韓國要快。因此我預言,3個4年後的2021年,浙江全省GDP總值將趕超韓國。
㈡ 為什麼韓國那麼小的國家,卻能夠比浙江還發達
韓國是屬於發達國家的行列,在於他們國家最早是得於於美國的經濟支持,讓他們能很好的發展經濟,科技,民生,也是從代工發展起來的,日本也是一樣,現在我們國家也是一樣的,只不過他們發展的比我們早,比我們快,地方小,經濟就好發展,就好管理,現在韓國是屬於中等發達國家
㈢ 為什麼浙江的經濟比韓國落後
浙江是一個省,其發展由中央政府來統籌,而中央政府對國家發展又要全國統籌,所以就使浙江未將自身潛力完全發揮。如果中國像美國一樣,各州有較大權力的話,浙江發展可能比現在好些,但超韓國還是相當困難的,畢竟韓國屬於現代化發達國家···
樓主以人口和面積比較有誤區,經濟主要是和政治掛鉤的··
㈣ 中國的江浙滬經濟最發達的3個地區,加起來能不能超過韓國全國的GDP
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一向為世人所公認,不管是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從來沒有人懷疑過。然而,這一地位近來卻頻頻遭受質疑。一些發達國家開始質疑12月12日,日本媒體報道,日本政府將在2006年後,不再向中國提供新的無償貸款。上月底,在緬甸出席東盟10+3首腦會議時,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曾對記者公開表示:「中國快到從ODA(政府開發援助)畢業的時候了,因為中國經濟發展順利。」之前,日本外相町村信孝在參議院回答質詢時說:「由於中國經濟的發展,今後對華政府開發援助將減少,日本認為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從ODA畢業是適當的。」12月7日,商務部在北京召開了第五屆捐助國協調會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人口基金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銀行、亞洲銀行等國際組織,歐盟以及英國、德國、加拿大、比利時、日本、澳大利亞等二十多個援助國的代表出席了會議。歐盟駐華使團參贊曼特先生在發言中說:「許多歐洲人都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得那麼好,不需要國際援助了。要說服大家相信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處於發展中國家低端水平發展中國家是相對於發達國家而言的,指的是那些尚未跨進現代高度技術社會門檻的國家。聯合國191個成員國中,發達國家不過三四十個,其餘150個左右都是發展中國家。全球60億人口中,發達國家人口佔10億,發展中國家佔了50億。而在全球社會財富佔有方面,發達國家佔了百分之七八十,發展中國家只佔有百分之二十多。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很大成就,但是與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相比,人均收入還處於較低水平。中國人均GDP排名,排在一百位之後。按照聯合國的標准,中低收入國家為799至2990美元。中國人均收入剛剛超過1000美元,處於中低收入國家的低端水平,是一個剛剛進入中低收入水平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離發達國家還差得很遠。環境質量和人民生活質量也是社會發展程度的重要衡量指標。根據世界銀行的評估,中國幅員遼闊,環境問題也很嚴重,面臨著「最嚴重的環境挑戰」,「中國一些主要城市的空氣和水污染程度是世界上最嚴重的」。中國部分地區居民的居住條件也相當落後。部分沿海地區先富起來並不能掩蓋中西部地區仍然貧窮落後的現實。《日本經濟新聞》12月3日的新聞解讀欄目指出,中國部分沿海地區經濟發展迅速,但許多農村地區卻是需要援助的,因此,中國在整體上仍是發展中國家。文章說,面對地區差距較大的中國,日本不應以自己平衡發展的感覺判斷和調整對華貸款。中國發展需要國際社會支持中國以發展中國家身份加入了世界三大經濟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世界貿易組織,是多邊和雙邊援助的受益國,也是國際開發協會優惠資金的借款國。1978年以來,中國享有幾乎所有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提供的普遍優惠制待遇。二十多年來,中國共接受無償援助56億美元,實施了1000多個項目。近幾年,接受的國際多雙邊援助金額每年穩定在近2億美元。這些無償援助項目涉及扶貧救災、工業技術改造、農業、林業、畜牧業、教育、醫療衛生、艾滋病防治、環境保護、交通、能源、通訊、體制改革、司法合作、人力資源開發和提高政府管理能力等眾多領域,其中70%的援助資金用於中國中西部地區的發展。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易小准在7日的協調會上說,中國人口多,底子薄,生產力水平落後,地區發展不平衡,在發展進程中還不斷出現一些新的問題,比如,地區發展差距繼續擴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持續增加、人口老齡化愈加嚴重、流動人口不斷增多帶來許多社會問題、社會保障能力不足等,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要解決這些問題,除了需要中國自身的努力,還需要繼續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和支持。國際援助對中國的改革開放發揮了其他渠道無法替代的作用。通過接受無償援助,中國獲得了適用的技術知識、必要的技術手段以及新思維和新觀念,使中國的發展少走了許多彎路。今後,在平衡地區發展、加強公共衛生系統特別是重大疾病防治等方面,中國仍需要與多雙邊援助機構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和寬領域的國際合作。另外,中國的發展也是對國際社會的貢獻,特別是在艾滋病防治、環境保護等需要全球共同努力的領域,更是如此。易小准認為,國際多雙邊援助的金額雖然不大,但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的關心,對於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的影響十分積極。在艾滋病防治問題上,一些國際組織幾年前就提醒要注意艾滋病在中國的蔓延,使我們盡早警覺起來。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仍將需要國際多雙邊援助機構的幫助;中國作為受援國,其發展水平離可以「畢業」還差得很遠。
㈤ 韓國選擇城市哪個更好
韓國十大城市排名:第一是首爾,第二是釜山
韓國國土面積很小,只有中國四川省四分之一那麼大。但是,這個這個只有巴掌大的國家,卻能產出比四川省高出兩倍的GDP,可以說是很富裕的了。
十、清州
清州,是韓國內陸城市,正處於韓國最中心的位置。清州不論是地理位置、經濟水平,有點像我國武漢。剛好清州這座城市與武漢又是友好城市。
㈥ 為什麼浙江經濟比韓國落後
韓國6 70年代是經濟騰飛的時候
浙江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整個中國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再說了 有可比性么 一個是國家一個是省份 幹嘛不拿寧夏青海的比 面積還更大呢
㈦ 韓國和浙江實力對比,誰更發達,生活質量更高
基本數據是韓國國土面積10萬平方公里和浙江一樣,人口5000萬也一樣,海岸線也差不多,漢城對杭州,釜山對寧波,但是GDP是1.5萬億美元對7千億美元,為什麼?
看競爭力,三星電子的全球競爭力浙江沒有,只有一個海康威視是一個零頭,汽車有現代,起亞,浙江只有吉利和眾泰,沒有全球競爭力,韓國幾家造船廠是世界前五,造價比中國要低,速度還快,韓國可以自己生產坦克,浙江沒有軍工廠,浙江只有義務小商品批發市場和阿里巴巴網上批發市場,浙江的核心就是小商品,沒有高科技,基本上是從民生領域賺錢,和韓國比發達還早,生活質量其實都差不多,都有別墅有車有飛機有高速,你能說吃泡菜比吃蘿卜乾的生活質量高,浙江的物價更便宜,即使人均GDP趕上韓國,中國的生活質量也比韓國高,用購買力平價計算應該差距是30%
㈧ 韓國最富的城市VS中國最富的城市 哪個城市更牛
上海,簡稱「滬」或「申」,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1] ,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是長江經濟帶的龍頭城市,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2-4]
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別稱申。四、五世紀晉朝時期,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滬」,故上海簡稱「滬」。[5-6] 唐朝置華亭縣。上海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蘊和眾多歷史古跡。江浙吳越文化與西方傳入的工業文化相融合形成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7-8] 1843年後上海成為對外開放的商埠並迅速發展成為遠東第一大城市。[9-10]
上海市總面積6340平方公里,轄16個市轄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11]
2015年,上海GDP居中國城市第一位,亞洲城市第二位,僅次於日本東京。上海是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全球人口規模和面積最大的都會區之一。上海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12] 。2016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305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946.57億元。[13]
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良好的江海國際性港口,設有中國大陸首個自貿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市與安徽、江蘇、浙江共同構成了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首爾(諺文:서울;英文:Seoul),全稱首爾特別市,舊稱漢城。大韓民國首都,是世界第十大城市[1] 、朝鮮半島最大的城市,亞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韓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首爾位於韓國西北部的漢江流域,朝鮮半島的中部。最早為周朝的真番東夷小國的棲居地,1394年朝鮮國王李成桂遷都漢陽並改為漢城。1948年起改稱韓語固有詞「서울」(首都的意思),成為朝鮮半島唯一沒有漢字名的城市。2005年1月,韓國政府宣布「서울」的中文翻譯名稱正式更改為「首爾」。
首爾全市下轄25區,面積約605.25 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極高城市之一。雖然首爾僅占韓國面積的0.6%,但其GDP卻佔全國GDP的21%。[2] 首爾是世界十大金融中心之一,世界重要的經濟中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居世界第五。同時也是高度數字化的城市,網速和數字機會指數均居世界首位。
首爾也是一座年輕的城市,朝氣蓬勃的人群、繁華喧鬧的城市、迷人的自然景觀、悠久的歷史文化。充滿活力的首爾到處呈現出令人心動的景象,擁有漢城大學、高麗大學等大專院校34所,是名副其實的大學之城。
首爾有冠岳山、三角山、仁旺山、景福宮、德壽宮、昌德宮等名勝古跡。市區內的濃蔭下,古老的宮殿、廟宇等同直入雲霄的現代建築群交相輝映,顯示了首爾既古老又現代的歷史和時代風貌
㈨ 韓國和浙江的人均GDP比較
2011浙江人均GDP:9115(美元)
2011韓國人均GDP:22778(美元)
-
其實GDP是虛的東東,不能直接比較。
因為,各國工資水平不同,服務業勞動力價格不同,服務業比重不同,所需物資不同。
-
比如,同樣生產一個饅頭。在中國生產,能創造2毛錢的GDP;在韓國生產,能創造5毛錢甚
至一元錢的GDP。但其實,饅頭還是饅頭,吃起來一樣。使用價值一樣。
-
再比如,同樣是送快遞,中國人送一次,如果能創造三元錢的GDP;在韓國送,能創造十元
錢的GDP。但作為一種服務,滿足用戶的需求是一樣的。
-
反過來,德國人修的下水道,可能100年也不用再維修,也就不能再產生GDP;
但是中國人修的下水道,三天兩頭需要維修,即不斷有維修工程,於是GDP不斷產生。
-
因此,只有人們的生活水平是真實的,GDP只是糊弄人的數字游戲。
㈩ 為什麼浙江經濟總量才是韓國的三分之一
這個主要是因為中國經濟比韓國晚幾十年發展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應該能超越
韓國經濟的主要轉換增長時期(transitional growth)為1963年~1983年。1963年隨著第一次經濟五年計劃的制定實施,工業化正式啟動。60年代 韓國國民生產總值和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都達到7.6%
1970年韓國成為了新興工業化國家
其中1970-1976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為11.2%。(1977年~1981年),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僅為5.8%
1983年韓國經歷了1979年的第二次能源危機,1980年負增長後經濟得以恢復,並在經濟穩定基礎上促進自律化、開放化。」
五五」計劃(1982年~1986年)和「六五」計劃(1987年~1991年)期間,國內生產總值的平均增長率分別為9.2%和9.3%。
[⑯]而經歷了1997年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發展歷史上最為慘痛的挫折之後,在此之前 保持百分之八
韓國經濟正在進行全面改革,並取得了初步成效。 現在每年百分之4左右
中國按一直是倒退的 直到改革開放 才開始發展 所以才30年 他們比我們多了十五年吶
十五年後就因該差不多了
...孩子 這個時代 發展中國家比的是GDP
發達國家都是比GNP 很少比GDP的。。
日本GDP每年下降 但是生活水平一直上升
韓國也是這樣 為什麼因為他們海外投資回報每年都是百分之十幾二十這么長的
我舉個例子溫州是浙江GDP倒數第一 但GNP是全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