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韓國資訊 > 韓國如何看待中國貿易

韓國如何看待中國貿易

發布時間:2022-07-29 17:08:12

① 中國對韓國的貿易是逆差還是順差對中國有利還是不利和日本又是怎樣的貿易平衡

其實你沒有明白一個道理,不論是貿易順差還是貿易逆差都是不好的,經濟穩定發展追求的是貿易平衡。我們國家基本上都是順差,雖然賺到了大量的外匯,但是我國的資源也被國外佔用,而且容易造成貿易摩擦,貿易逆差雖然是進口比出口多,資金流失,但是畢竟進口了許多產品與資源,有利於刺激國內消費。
至於對日韓是逆差,對歐美是順差這是很容易理解的。
對日韓逆差說明我們的進口比出口的多,原因是因為我國從日韓大量進口我國所需的各種資源,導致了逆差;而對歐美順差說明我們的出口比進口多,原因是歐美從我國進口了大量的生活生產的產品品,因此導致順差的。

② 韓國人如何看待中國大陸與台灣的問題謝謝

亞洲四小龍,中國囊括其二,即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早已經順利回歸。中國台灣也將因ECFA,與中國大陸走的越來越近。ECFA一旦正式實施,台灣產品進入大陸,將享受零關稅待遇,這意味著台灣商品在大陸市場上的銷售價格將大大降低,無疑大大提升了台灣商品在大陸市場上的競爭力。

客觀而言,兩岸簽署ECFA,最大最直接的獲益者是台灣本土製造商和農民,這是讓台灣綠營政客膽戰心驚的要害原因。因為過去希望與大陸保持良好關系的,多是台商及其在台親屬,ECFA一旦讓台灣本土廠商和農民享受到大陸市場的蜜糖,會大大改變台灣本土社會對大陸的印象。

沒有想到的是,韓國人竟然對兩岸簽署ECFA反映強烈,甚至有韓國輿論認為,兩岸簽署ECFA,將對韓國構成危機。

韓國人為何如此焦慮呢?

原來,韓國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發展這么多年,與中國台灣地區仍然屬於同一個位面的競爭地位,即台灣地區仍然是韓國最直接的競爭對手,韓國與台灣地區這兩個亞洲小龍仍然需要在包括大陸在內的全球市場上廝殺血拚。

據媒體報道:

「根據韓國貿易協會和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的分析,韓國和台灣對中國出口的20大產品中,液晶顯示器件、石化產品、半導體器件、辦公設備等14種產品呈現重復,規模約占韓國對中國大陸出口總額的60%。而且,如果把比較范圍擴大到50個產品,重復的產品會增加到33個。」

韓國這么多的對華出口產品,與台灣製造商品直接競爭,現在,在兩岸簽署ECFA的情況下,台灣商品享受零關稅,等於台灣商品的大陸市場售價將大大降低,韓國同類商品如果不降價,銷量定會大大萎縮。

於是,兩岸簽署ECFA給韓國造成了一種緊迫感,即要加快與中國大陸談判進程,盡早與中國大陸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並加強與台灣企業合作關系。如果能夠把握並充分利用韓國的這種焦慮心態,大陸與韓國進行自貿談判的籌碼會大大增加吧。

其實,對兩岸簽署ECFA,與韓國一樣同樣覬覦大陸市場的國家,應該與韓國心態差不多。

原來,中國大陸與這些國家進行自由貿易協定方面的談判,總感覺像是求這些國家一樣,現在兩岸一簽署ECFA,台灣地區製造的商品優先享受進入大陸市場上的零關稅,對大陸與這些國家類似的談判會起到推動作用。

正是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海峽兩岸真是和則兩利啊!

不知關於經濟方面的回答你是否滿意!

③ 中國和韓國經濟貿易上有什麼問題

韓中兩國的經濟合作是從貿易方面開始的。通過資本的貿易,我覺得韓國是有對華進行投資任務的。綜合性的合作形式是有必要的,韓中關系過去18年來,因為中國和韓國是不同的社會形態,所以沒法談社會分工的問題。但是在亞洲國家,在東亞國家,中國和韓國如果不參加亞洲分工的話,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原來是垂直性的合作,現在應該發展成橫向的合作。我們同等的對待,像高附加值的產業、技術性產業,還有像資本的合作,通過這樣的關系實現產業的分布,通過共同的研究來實現分工。這種環境下,韓國和中國過去依靠了美國和日本的市場,但是將來由於地區貿易的擴大,我們應該改善一下我們的戰略。21世紀,從地理的角度來講,我們也應該重視中國和韓國、美國和日本的市場,共同創造新的經濟模式的框架,這是非常重要的。
中韓兩國經貿合作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現在中國已成為韓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在中國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資中,韓資位居第三,比重由1992年的1.1%上升到目前的10%。一些韓國大企業在中國市場表現突出,例如三星集團去年在中國的銷售額達240億美元,占其海外營業額的22%,LG在中國的銷售額也達100億美元。
中韓雙方應該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妥善解決。比如承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問題,經過27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經建立和完善了市場經濟的體系,不然中國的市場也不可能成為世界所有跨國公司所矚目的大市場。據中方保守的統計,在中韓雙邊貿易中,中方貿易逆差累計已達到1500億美元,特別近年來,中方貿易逆差在不斷擴大,差不多每年要增長100億美元以上。韓國已經成為中國目前最大的貿易逆差來源國,這表明在世界范圍內,韓國是最成功的以中國為市場來拓展本國經濟的國家。中方願與韓方加強協調與配合,深化雙邊經貿合作,推動東亞地區形成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合作局面。中韓合作,還會具有很多新的特點和機會,還會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④ 中國與韓國的經濟關系

1945年韓國獨立後,並沒有迅速的走上經濟建設的道路,就像中國一樣,很多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函待解決.與中國相似的是,他們也進行了土地改革,實現了相對的均勻分配.但是很快朝鮮戰爭爆發了.戰爭是經濟的雙刃劍,對於朝鮮來說,還是刺痛得更深.戰後的韓國一片廢墟,教授說韓國的首都首爾是韓國人民在一片廢墟上建立起來的.戰後重建持續了五年時間,也學向中國人民一樣,過著忍飢挨餓的生活吧?
然後是1960年的學生運動,使韓國政局動盪,也正是這個時候,備受韓國人尊敬的朴正熙總統登上了歷史舞台,軍人出身的朴正熙.宣布了兩大誓言:一是發展經濟,二就是「掃除國家的腐敗與社會邪惡,重振頹廢的國民道德與民族正氣。」 於是像中國一樣,韓國的經濟在第一個五年計劃內走上了正軌,進入了朴正熙領導下的軍事化高速發展時期.
在第四個五年計劃時期,朴正熙被暗殺,其實這也是在所難免,這位總統應該說是一個鐵腕人物,在他統治事情恨過根本就沒有民主與自由,當然也正是因為他的鐵腕政策才保持了韓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想像他長達18年的政治經濟統治,自然會樹敵無數.就這樣這位韓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猝然的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但是他對發展經濟的決心還是被後面的統治者所繼承,第五個五年計劃後就是著名的三低時代:油價低,國際利率低,美金兌換率低.在這里不得不說韓國一直是在和日本戰爭,在經濟上的戰爭,三低時期正式韓國商品侵佔日本商品所佔領國際市場時期,盡管質量上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低廉的價格使得人們更傾向於購買韓國商品,韓國的主要經濟政策也正是以出口貿易為主.於是韓國的經濟發展達到了一個高峰.
1988年的韓國釜山奧運會,讓韓國沖出亞洲走向了世界,韓國的開放性與國際性在這一年得到很大的發展.

中國同韓國在經濟發展水平上存在若干梯度差和時間差。在經濟近代化、工業化起步上,中國比韓要晚幾十年左右;在產業結構調整和勞動力轉移上,中國比韓滯後幾年左右;在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上,中國70%以上靠資金和勞力投入,而韓50%以上靠科技進步;在研究開發的主體力量上,中國集中於科研所和大學,而日韓則側重於生產企業;在教育發展上,中國比韓落後十幾年。從經濟總體水平看,在宏觀經濟方面中國比韓落後幾年,在工業方面落後10年左右。

中韓經濟關系獲得迅速發展,兩國在雙邊貿易、私人投資、產業合作等領域均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中韓經濟關系的迅速發展,是諸多有利因素共同推動的結果。政治上:東北亞局勢的緩和為中韓經濟關系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中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與韓國北方外交政策的提出和實施為中韓經濟關系的啟動提供了最基本的前提;中韓建交以及建交後兩國高層領導人對中韓經濟關系的高度重視為中韓經濟關系的發展提供了政治保障。經濟上:世界經濟環境的變化和中韓國內經濟環境的變化為兩國經濟關系的發展提供了外在機遇和內在動力;中韓經濟發展戰略的選擇促進了兩國經濟關系的發展;中韓經濟的迅速發展為中韓經濟關系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物質動力;中韓經濟關系已有的成就為進一步擴大中韓經濟關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中韓經濟較強的互補性是中韓經濟關系迅速發展最重要的原因。歷史、地理、文化上:中韓具有地理上的臨近性、文化上的同質性和歷史上的淵源性的特點,這也有利於中韓經濟關系的發展。 但是,在發展中韓經濟關系的過程中,也存在諸多不利因素。政治上:東北亞地區存在安全隱患,這對中韓經濟關系發展所需要的良好的外部環境的形成和

⑤ 韓國經濟對中國到底有多依賴

據韓國貿易協會發布的數據,2016年,韓國對華出口額、進口額比1992年建交時分別增長47倍、23倍。

自韓國決定部署「薩德」以來,在明洞的中國顧客人數大為減少。有媒體預計,今年赴韓中國遊客有可能減少一半以上,甚至六七成。其中,免稅店營業額受到的影響首當其沖。

明洞商戶稱,現在來明洞的人少了很多,基本上都是日本或東南亞的,很多商戶都受到了影響。

⑥ 美國組建最強晶元聯盟,圍堵中國,韓國為何不想摻和

韓國不想摻合是因為他們在中國有很大的投資,每年都會賺取巨大利潤,加入晶元聯盟最多起到討好的作用。美國組建了最強晶元聯盟,打算將日本,韓國,中國台灣組成四角團體,這其中的深意自然不言而喻。一方面能夠強化自己的晶元主導地位,另外一方面也能夠起到圍堵中國的作用。不過四角之一的韓國似乎並不想參與,即便是面對美國的咄咄緊逼,也依然舉棋不定。

最後,加入四方組織對於韓國來說就是一道送命題,畢竟他的命脈掌握在”金主爸爸“的手上,而這邊也不敢輕易得罪。之所以一直舉棋不定,無非就是想要再看一看形勢如何發展。不過美國的這個做法對我國的威脅究竟如何,還要靜觀其變。

⑦ 韓國人怎樣看待中國

一類是來過中國的;一類是未曾到過中國的。為什麼會這么分呢?因為這中間有很大的差別。整體來說,來過中國的韓國人,80%是誇中國好的。尤其到過北京、上海等地方之後,他們終於了解了中國的發展是多麼迅速,所以也不大敢編瞎話說中國不好。但絕大部分韓國人是沒有來過中國的,中國對於他們來說還是很神秘,他們對中國的了解也只停留於電視、報紙的媒體報道。但是很遺憾,韓國的電視、報紙媒體,是不大會說中國好話的。很多報道中國的新聞,都關注於貧困邊遠山區。而且基本上只要中國有負面新聞,一定會出現在韓國的各大媒體上。本人經歷過最誇張的一次是,前一陣哈爾濱因供水問題,停水四天。這則我認為不是什麼重要事情的新聞,竟然上了韓國的電視新聞。但是回頭想想,我們的新聞似乎也總報國外的戰爭啊,災難啊,也就釋然了。不過,這的確還是影響到很多韓國人看待中國的態度。

因為長期以來都沒有對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發展變化作詳細的報道,韓國人大都不知道中國人到底是怎麼生活的。有的韓國人甚至很白目地問:中國有電視么?中國有蘋果么?跟美國有點相似的是,韓國老百姓們越來越不關心韓國以外的事情,他們總是滿足於自給自足的經濟狀態之中,對於鄰國,尤其是中國的變化,幾乎不大關心。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我保護欲,使得他們看不上任何地方和任何東西,哪兒都沒韓國好。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是,韓國人的這些自大並不是只針對於中國,對很多他們覺得不如自己的國家,他們的態度都這樣。遇到這種人的時候,我常常就是笑笑,笑他們的無知。像我同學在韓國就遇到一個韓國人,他的無知,已經到了無可救葯的地步。那個韓國人去過中國,說中國很多大樓里的電梯,需要專人去管理的,因為中國人都不會按電梯。我同學聽了,差點沒氣暈過去。

韓國的平均收入要比我們高很多,所以韓國人到中國後,就感覺到了物價的便宜,這也是他們愛裝大爺,職高氣昂的原因。他們面對中國人也有那麼點施捨跟憐憫的態度,雖然是對你好,但有那麼點變味。不過我的韓國教授曾經說過一句話,讓我很感動。他當著我的面跟所有的韓國人說:韓國的人口只有4000多萬,但在中國,比韓國人有錢的人遠不止4000萬,所以千萬不要以為中國都是窮人。有錢的中國人,你們都還沒見識到呢。但是可惜的是,能像我教授這么思考問題的韓國人太少了。

另外一點我開篇就提到了,韓國人大部分都非常直接,說話跟待人接物都是這樣。所以他們常常就直接問台灣問題啊,歷史問題啊,從來不避諱。那麼韓國人最關注中國的什麼問題呢?

治安

韓國的治安是比較好的,這點我很羨慕。所以韓國媒體很愛在中國的治安差問題上大做文章。都會一再地提醒來中國的韓國遊客,一定要防小偷,防搶劫。曾和去過中國的一個韓國女生聊過這個問題。她說在中國xx城市讀書的時候,她的宿舍附近八個月內死了好幾個人。每次說到這個問題,我都啞口無言。因為中國那麼大,管理起來的難度,他們是想像不到和無法理解的。

中國到底窮不窮?

去過韓國的人會很納悶,為什麼中國跟電視上看到的不一樣。有些韓國人甚至認為中國只有北京、上海這些地方才比較繁華,其他地方依然是象某些導演拍的那樣,黃土連天。有些韓國人甚至問:你在中國上學,每天要爬山么?韓國土地小,貧富差距也小。所以他們無法理解中國那麼大的土地上,貧富差距是很大的。但是一旦他們去過除北京上海以外城市之後,他們就知道中國老百姓真正的生活水準了。象我同學曾帶他的教授去沈陽,他教授驚訝不已,原來沈陽那麼大、那麼繁華。因為在韓國,大城市真的不多。

中國到底有多大?

韓國人的地理知識是差到一個境界的。他們很多人都還不知道,中國到底有多大。所以當我告訴他們,在中國有的學生上大學後,要坐2天的火車才能回家。他們都嚇得要命。要知道,在韓國,從南到北,也不過5個小時。

中國的空氣

韓國的空氣質量很好。所以一有風沙,韓國人就埋怨說是中國那邊刮過來的,開始聽來很氣,但後來發現這也不能完全怪韓國人,他們的媒體就是這么報導的。比如寒流啊,在他們的嘴裡,都是從中國方向來的。所以很多韓國人覺得中國空氣臟,城市也臟。但就像有位博友留言說的那樣,要感謝中國治理黃沙問題啊,不然韓國也要變成沙漠了。

中國人的生活到底怎麼樣?

韓國土地小,基本上種植的經濟作物很少,所以他們的蔬菜種類,水果種類都少得可憐。桔子永遠都是那麼一種,桃子也是,蘋果也是。你幾乎看不到各式各樣的水果。但韓國人還自認為很不錯了。但來過中國以後,他們就傻眼了,中國超市裡的水果種類,可是應有盡有。豬肉,牛肉便宜到不行,所以他們對於中國的生活到底怎麼樣,還是很糊塗。

歷史問題

這個問題在我來韓國這幾年期間內,只有兩個韓國人問過我。他們都在不斷地鼓吹韓國的那點歷史,然後說中國人擅自把屬於他們的歷史給改了。遇到這種事,我向來不愛爭辯,讓他們自己意淫去吧。對於幾乎沒什麼可值得稱道的歷史的韓國人而言,也就只剩來意淫一下中國的歷史了,不然韓國的那些歷史學家要靠什麼吃飯?

西藏、新疆

如果去過中國的西藏、新疆,韓國人都覺得是非常榮耀的事。對於一個單一民族的國家來說,民族的多元化是他們非常感興趣的。尤其對於西藏和新疆的未知與神秘。讓很多韓國人都希望去那裡看看。

隨著在中國的投資的韓國企業越來越多,再加上中國旅遊業的越來越繁榮,來過中國的韓國人越來越多,對於中國的了解也越來越正面了。這些人對中國的印象是發展太快了。很多韓國人都跟我說,中國將來一定是很強大和很了不起的國家。在韓國,很多很多的漢語學館,是緊隨英語之後的第二大外語。越來越多的韓國人開始加入到學習漢語的行列中來。

⑧ 經濟危機影響下韓國對中國的需求

韓國是一個人口相對就多,領土較小,國內市場狹小,自然資源缺乏的高度依賴國際市場的外向型國家.在經濟危機之下,它的國情決定了光靠韓國要戰勝危機是相當困難的,所以,韓國首先希望中國能降低關稅,並且保持中國國內的消費,特別是對電子產品和汽車等的消費的上升.其次,韓國希望中國政府能大量采購韓國貨,再次,韓國希望中國到其旅遊的人總量有大幅度上升,這樣有利於帶動韓國第3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總量.至於人力資源,當然希望高素質且相對低廉的人才進入韓國,這樣有利於韓國產品的更新換代,也不會對韓國人就業造成太大的影響.最後,韓國希望中國的蔬菜和煤炭等降價.希望滿意,謝謝

閱讀全文

與韓國如何看待中國貿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