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韓國的習俗
韓國習俗:
韓國政府規定,韓國公民對國旗、國歌、國花必須敬重。在重要活動開始前播放國歌時,在場人員須起立。外國人在上述場所如表現過分怠慢,會被認為是對韓國和韓民族的不敬。韓國立法在公共場所全面禁煙,吸煙需到指定地點,不能邊行走邊吸煙。
由於受儒教影響較深,尊敬長者、孝順父母、尊重老師是韓國全社會風俗,重視地位、輩分、老幼、男女之別。對地位高、輩分高的、年長者和男性都要表示尊重,說話要用尊稱,見面要先問候,同行時要讓路。對師長和有身份的人,遞交物品時要用雙手,並躬身行禮。
㈡ 韓國的禮儀風俗都有哪些
韓國飲食風格介於中國和日本之間,多數人用餐使用筷子。萊料以高蛋白食物為主,輔以蔬菜。喜食湯和飯(牛肉湯、排骨湯等和在飯中)、火鍋、湯面、冷麵、生魚片、生牛肉、什錦飯等。也喜歡熱辣口味。在宴會上,韓國人習慣互相斟酒,喝交杯酒;受人勸酒時不可拒飲;不勝酒力時杯中應留點酒;對於醉酒者,他們多持寬容的態度。受人敬菜時要禮貌地推讓兩次,第三次才欣然接受。飯後被人邀歌時不可拒唱。
韓國的民族服裝是:男子穿襖、坎肩、褲、長袍,上下一色,且多用白色;女子穿襖、裙、長袍,裙子長而肥大,豐滿流暢。現代男女也常穿西式服裝,講究服飾。進屋脫鞋是他們的傳統習慣。他們也用炕,炕內用熱水管取暖。
韓國人注重禮儀。見面必互致問候,男子見面微鞠躬,互握右手或雙手,分手也鞠躬。男子不得主動與女子握手。初次見面,交換名片。韓國人多以軟飲料待客,客人必須接受主人提供的茶點。韓國人在一起聊天,都不談本國政治、經濟、妻室等話題,但喜歡詢問個人情況。他們自尊心極強,不容公開被人批評或異議。在社交場合,男女必須分開。在公開場合,得讓男土先行,各種會議發言者致辭都把「先生們」放在「女士們」之前。尊敬師長,使用敬語,不得當長者面抽煙、戴眼鏡。上門造訪習慣帶上小禮品,但不送外國煙;接物時必須用雙手,不能把禮品當場打開。在任何場合的坐姿都不能叉腿。
韓國節慶較多。農歷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節日活動類似我國春節。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傳統飲食是種果(栗子、核桃、松子等)、葯膳、五穀飯、陳茶飯等。農歷4月8日為佛誕節及頌揚女性的春香節。農歷5月5日為端午節,家家戶戶都以食青篙糕,掛菖蒲來過節。農歷8月15為中秋節,農歷9月9日為重陽節。清明掃墓,冬至吃冬至粥(摻高梁面團子的小豆粥)。除上述傳統節日外,韓國人還重視聖誕節、兒童節(5月5日)、恩山別神節(3月28日至4月1日)等。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有射箭、摔跤、拔河、鞦韆、跳板、風箏、圍棋、象棋等。
韓國人喜歡單數,忌諱雙數。忌用「四」(韓語音同「死」)。忌用一個手指指人。站立交談時不能背手。女子發笑時必須掩嘴。
韓國人見面時的傳統禮節是鞠躬。晚輩、下級走路時遇到長輩或上級,應鞠躬、問候,站在一旁,讓其先行,以示敬意。男人之間見面打招呼互相鞠躬並握手,握手時或用雙手,或用左手,並只限於點一次頭。女人一般不與人握手。
在韓國,如有人邀請你到家裡吃飯或赴宴,你應帶小禮品,最好挑選包裝好的食品。席間敬酒時,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後鞠躬致祝辭,最後再倒酒,且要一連三杯。敬酒人應把自己的酒杯舉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對方的杯身。敬完酒後再鞠個躬才能離開。做客時,主人不會讓你參觀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處逛。
韓國人用雙手接禮物,但不會當著客人的面打開。不宜送香煙給韓國友人。酒是送韓國男人最好的禮品,但不能送酒給婦女,除非你說清楚這酒是送給她丈夫的。
韓國政府規定,韓國公民對國旗、國歌、國花必須敬重。不但電台定時播出國歌,而且影劇院放映演出前也放國歌,觀眾須起立。外國人在上述場所如表現過分怠慢,會被認為是對韓國和韓族的不敬。
與年長者同坐時,坐姿要端正。由於韓國人的餐桌是矮腿小桌,放在地炕上,用餐時,賓主都應席地盤腿而坐。若是在長輩面前應跪坐在自己的腳板底上,無論是誰,絕對不能把雙腿伸直或叉開,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貌或侮辱人。未徵得同意前,不能在上級、長輩面前抽煙,不能向其借火或接火。吃飯時不要隨便發出聲響,更不許交談。進入家庭住宅或韓式飯店應脫鞋。在大街上吃東西、在人面前擤鼻涕,都被認為是粗魯的。
在韓國人面前,切勿提「朝鮮」兩字,也不要把「漢城」說成「京城」。照相在韓國受到嚴格限制,軍事設施、機場、水庫、地鐵、國立博物館以及娛樂場所都是禁照對象,在空中和高層建築拍照也都在被禁之列。
◆飲食
韓國餐蔥蒜、生薑、辣椒很多,若難適應,可自己帶一些可口的小食品(如榨菜等)。在濟州島一定要吃生猛海鮮,因為那兒的海產品絕無污染。
◆打電話
賓館會增加服務費,所以最好不要在房間里打電話,最經濟的方法是買一張電話卡(隨處有售)到卡式電話機打。
韓國是世界上最早推廣CDMA移動技術的國家,國內的CDMA133的手機開通了國際漫遊和國際長途後,可以直接在韓國使用。如果是GSM制式的手機,則無法在韓國使用,可事先到中國移動的營業點租借韓國手機帶去使用。韓國國內接聽電話免費。
◆購物
漢城有一個繁華地下商業網。很多地鐵入口和地下過道,都通向這種令人驚奇的能買到廉價物品的地下商業網道。不過,在漢城的商業區中,外國人光顧最多的要算與美軍主要駐地鄰近的梨泰院了。在仁寺洞,也稱為瑪麗小巷,聚集了許多古玩和藝術品商店。南大門和東大門是韓國最大的綜合批發市場,市場內有數千家店鋪和貨攤,以日用商品品種繁多和價格便宜聞名。每日夜半時分到凌晨4時,來自全國各地的零售商來此進貨,這里便呈現一片繁忙的批發夜市的景象。漢城還有大量各種專業市場,其中包括專賣補品和東葯(韓葯)的京東市場,以及亞洲最大的電子市場龍山電子市場。韓國大多數露天市場於星期日關閉,但其他大型讓利商店和百貨公司都在周日營業。
㈢ 韓國有哪些習俗
韓國人講究禮貌,待客熱情。見面時,一般用咖啡、不含酒精的飲料或大麥茶招待客人,有時候還加上適量的糖和淡奶。這些茶點客人必須接受。
韓國人初次見面時,經常交換名片。韓國很多人養成了通報姓氏習慣,並和「先生」等敬稱聯用。韓國一半以上居民姓金、李、朴。韓國人業務洽談,往往在旅館的咖啡室或附近類似的地方舉行。大多數辦公室都有一套會客用的舒適的傢具,在建立密切的工作關系之前,舉止合乎禮儀是至關重要的。韓國人注重服飾,男子穿西服、系領帶。
如果邀請去韓國人家裡做客,按習慣要帶一束鮮花或一份小禮物,用雙手奉上。不要當著贈送者的面把禮物打開。進到室內,要把鞋子脫掉留在門口。
韓國的農歷節日和我國差不多,也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
韓國人以米飯為主食,早餐也習慣吃米飯,不吃粥。還喜歡吃辣椒、泡菜,吃燒烤的時候要加辣椒、胡椒、大蒜等辛辣的調味品。湯是每餐必不可少的,有時候湯里放豬肉、牛肉、狗肉、雞肉燒煮,有時候也簡單地倒些醬油、加點豆芽。韓國人還對邊吃飯邊談話非常反感。
韓國人不輕易流露自己的感情,公共場所不大聲說笑。特別是女性在笑的時候還用手帕捂著嘴,防止出聲失禮。在韓國,婦女十分尊重男子,雙方見面的時候,女性總會先向男性行鞠躬禮、致意問候。男女同座的時候,往往也是男性在上座,女性在下座。
韓國人對「4」非常反感。許多樓房的編號嚴忌出現「4」字;醫院,軍隊絕不用「4」字編號。韓國人在喝茶或喝酒的時候,主人總是以1、3、5、7的數字單位來敬酒、敬茶、布菜,並忌諱力用雙數停杯罷盞。 韓國的文化受中國影響十分明顯,早在唐朝時期,朝鮮半島的新濟國就專門派人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以及治國的策略,甚至有些東西直接照搬照抄地拿回去,中國的文化對新濟國影響十分久遠,新濟也因為吸收了中國的文化而強大起來因此統一了朝鮮半島。 韓國是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國家,在文學藝術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韓國的美術主要包括繪畫、書法、版畫、工藝、裝飾等,既繼承了民族傳統,又吸收了外國美術的特長。韓國的繪畫分東洋畫和西洋畫,東洋畫類似中國的國畫,用筆、墨、紙、硯表現各種話題。此外還有各類華麗的風俗畫。與中國、日本一樣,書法在韓國是一種高雅的藝術形式。韓國人素以喜愛音樂和舞蹈而著稱。 韓國現代音樂大致可分為「民族音樂」和「西洋音樂」兩種。民族音樂又可分為「雅樂」和「民俗樂」兩種。雅樂是韓國歷代封建王朝在宮廷舉行祭祀、宴會等各種儀式時由專業樂隊演奏的音樂,通稱「正樂」或「宮廷樂」。民俗樂中有雜歌、民謠、農樂等。樂器常用玄琴、伽耶琴、杖鼓、笛等。韓國民俗樂的特色之一是配上舞蹈。韓國舞蹈非常重視舞者肩膀、胳膊的韻律。道具有扇、花冠、鼓。 韓國的舞蹈以民族舞和宮廷舞為中心,多姿多彩。韓國的戲劇起源於史前時期的宗教儀式,主要包括假面具、木偶劇、曲藝、唱劇、話劇等5類。其中假面具又稱「假面舞」,為韓國文化象徵,在韓國傳統戲劇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韓食以泡菜文化為特色,一日三餐都離不開泡菜。韓國傳統名菜燒肉、泡菜、冷麵已經成了世界名菜。 韓國是一個十分重視教育的國家。全國各類大專院校數以千計。延世大學和高麗大學等享譽世界,此外,還有成均館大學、西江大學、中央大學、慶熙大學、漢陽大學、檀國大學、建國大學、忠國大學、世宗大學、梨花女子大學、慶北大學、忠北大學、浦項工業大學、釜山大學、釜山外國語大學、仁荷大學、仁濟大學等享有名譽。 服飾 韓服是韓國、朝鮮、以及中國朝鮮族的傳統服裝,起源於中國明朝的服裝--儒裙,優雅且有品位。近代被洋服替代,只有在節日和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裡穿。女性的傳統服裝是短上衣和寬長的裙子,看上去很優雅;男性以褲子、短上衣、背心、馬甲顯出獨特的品位。白色為基本色,根據季節、身份,所選用的材料和色彩都不同。在結婚等特別的儀式中, 一般平民也穿戴華麗的衣裳和首飾。最近,增加實用性的生活韓服很受歡迎。 體育 韓國在1988年成功舉辦了漢城奧運會,2002年也成功舉辦了日韓世界盃及釜山亞運會. 宗教信仰 薩滿教 薩滿教起源與中國東北民族,是韓國最古老、最原始的一種宗教,起源於原始社會人們對自然和鬼神的崇拜。朝鮮新石器時代的先民信奉泛靈論,認為山川、天體、岩石、樹木等自然界萬物皆有靈魂。而且他們認為人類也有靈魂,並且永不消亡。他們想念善良的神靈會給予人帶來吉祥,而邪惡的神靈則會帶來惡運。至今,薩滿教仍是韓國人的基礎宗教,部分人仍保留著薩滿教的信仰。而對現代人來說,薩滿教儀式中富有表現力的驅妖降魔的內容,則成了音樂、舞蹈、戲劇等現代藝術中一個多姿多彩的組成部分。 佛教 佛教是公元4世紀由中國傳入朝鮮半島的。佛教作為韓國歷史悠入的宗教教派,一直對韓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產生著巨大的影響。現在韓國佛教共有26個宗派,9,200多座寺廟和1,100多萬名信徒,是信徒最多的宗教。 儒教 儒教是公元前6世紀中國孔子創立的倫理和宗教信仰。儒教的基本倫理思想為仁、義、禮、智,是用於齊家治國的一種倫理體系。 公元初期儒教傳入朝鮮半島。千百年來,儒教的倫理道德思想和生活哲學一直影響著韓國。時至今日,儒教思想已經滲透、紮根於韓國社會之中,這尤其體現在教育、禮儀等方面。同時,它在韓國的經濟發展、社會現代化進程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流行與風尚:整容 在一般的國家裡,明星演員整容是比較平常的事,普通人整容一般不多。 然而在韓國,整容即使對於普通人來說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整容醫生也很多。早期整容以女性為主,但近年男性整容的數量急劇增加。 甚至就連政界要人,也有熱衷整容的。韓國前總統盧武玄就曾經在就職期間整過容。此類事情在其他國家較少有所聽聞。 國鳥 韓國國鳥為喜鵲。 重要節日 韓國民眾最重視中秋節及聖誕節。 1月1日 元旦—新年,1月1日、2日為國家規定的公休日。國歷正月初一/民俗日—也稱陽歷新年,以祭祖的家庭典禮、特製的食物、傳統游戲來慶祝。全家人團聚,親朋好友間互相拜年歡度佳節。 3月1日 獨立運動紀念日 紀念1919年3月1日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獨立運動。 4月5日 植樹節 這一天,政府官員、教師、學生以及全國各地成千上萬的韓國人按照政府的重新造林計劃植樹。 5月5日 兒童節 這一天為兒童舉行各種慶祝活動,讓他們與父母一起盡情遊玩。 8月15日 光復節 1945年的這一天,韓國從日本35年的殖民統治中解放出來,獲得獨立。 陰歷8月15日 中秋節(或稱豐收節) 這是一年中重要的全國性節日之一。這一天要擺設筵席,各家要在家族墓地舉行紀念儀式,晚上要一起賞月。 陰歷10月3日 開天節 這一天是傳說中檀君於公元前2333年建立韓國的日子。 12月25日 聖誕節 和西方一樣,基督教徒和其他國民都慶賀這個節日,紀念耶穌誕生。
㈣ 韓國的傳統文化,和習俗。
韓國傳統文化:
1、韓服
韓服是中國明代漢服傳入朝鮮後發展而成的服飾,它融合了直線和柔和曲線的特點。韓服基本色為白色。根據不同季節,不同身份其著裝的穿法、布料、色彩不同。如遇結婚等特別日,平民也穿貴族們穿的華麗顏色的韓服和裝飾品。
2、高麗人參
韓國的四季氣候特別適合栽培人參,在世宗時代已經有栽培人參的技術,而人參對降雨,溫度,有特別要求現在日本的切片人參,美國的花期人參等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形態各有差別。
3、泡菜
韓國人是一天三頓離不開泡菜的民族。吃辣泡菜歷史是自從1700年代引進了辣椒之後開始的。泡菜種類大致分為辣白菜、蘿卜泡菜、小蘿卜泡菜、黃瓜泡菜等。
4、烤肉
在韓國的飲食文化中,能跟泡菜相媲美的就是烤肉,雖然都會致癌。作為韓國的另一種代表飲食已經得到本國的認可。
5、佛國寺
佛國寺,建造於八世紀中葉新羅時代,是韓國最具代表性的佛教建築物。 1995年12月,被世界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6、石窟庵
石窟庵表現出新羅人的藝術靈感和技術是拂教文化的精華。石窟庵受東海升起的陽光照射發出拂光,是為消除大海的波濤而建造在山頂上。
從而表現了抵禦外敵,保護家園的心願。 在世界上特別受扶桑人歡迎的一種宗教藝術,應該以莊重,嚴肅的態度對待。1995年12月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7、韓國文字
雖然韓文的歷史很短暫,但它具有自己的獨創性。由於韓文的出現,韓國的識字率不到百分之十,其文化教育水平得到很大提高。1443年,世宗大王為了讓大眾更容易掌握和記錄文字,仿效漢字開發出了一套簡單的文字,這就是韓文的由來。
8、跆拳道
跆拳道是韓國的傳統武術,是國際上公認的一種體育運動。
9、假面劇
假面劇為韓國民眾劇的開端,產生於朝鮮時代。
10、宗廟祭禮樂
宗廟祭禮樂是朝鮮時代世子大王們祭日時引用中國古代音律演奏的音樂,是重要的無形文化題材。1447年世宗大王以韓鮮的創始為內容作曲的。宗庄祭禮樂發揮了朝鮮音樂界固有的特性,被評論為其樂曲構成接近完美。
11、雪岳山
雪樂山分為內雪樂、外雪樂和南雪樂。內雪樂有彎曲的峽谷,盡顯秀麗的女性美。外雪樂由奇岩絕壁組成,盡顯雄偉的男性美。雪樂山以其著名的岩石、稀有動植物、周邊的劃雪場和海水浴場而聞名,成為韓國(南朝鮮)的觀光名勝。
韓國習俗:
韓國人崇尚儒教,尊重長老,長者進屋時大家都要起立,問他們高壽。和長者談話時要摘去墨鏡。
早晨起床和飯後都要向父母問安。父母外出回來,子女都要迎接。乘車時,要讓位給老年人。吃飯時應先為老人或長輩盛飯上菜,老人動筷後,其他人才能吃。
韓國人見面時的傳統禮節是鞠躬,晚輩、下級走路時遇到長輩或上級,應鞠躬、問候,站在一旁,計其先行,以示敬意。男人之間見面打招呼互相鞠躬並握手,握手時或用雙手,或用左手,並只限於點一次頭。
鞠躬禮節一般在生意人中不使用。和韓國官員打交道一般可以握手或是輕輕點一下頭。女人一般不與人握手。
在社會集體和宴會中,男女分開進行社交活動,甚至在家裡或在餐館里都是如此。
在韓國,如有人邀請你到家吃飯或赴宴,你應帶小禮品,最好挑選包裝好的食品。席間敬酒時,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後鞠躬致祝辭,最後再倒酒,且要一連三杯。
敬酒人應把自己的酒杯舉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對方的杯身。敬完酒後再鞠個躬才能離開。做客時,主人不會讓你參觀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處逛。
要離去時,主人送到門口,甚至送到門外,然後說再見。
韓國人用雙手接禮物,但不會當著客人的面打開。不宜送外國香煙給韓國友人。酒是送韓國男人最好的禮品,但不能送酒給婦女,除非你說清楚這酒是送給她丈夫的。
在贈送韓國人禮品時應注意,韓國男性多喜歡名牌紡織品、領帶、打火機、電動剃須刀等。女性喜歡化妝品、提包、手套、圍巾類物品和廚房裡用的調料。孩子則喜歡食品。如果送錢,應放在信封內。
若有拜訪必須預先約定。韓國人很重視交往中的接待,宴請一般在飯店或酒吧舉行,夫人很少在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韓國傳統文化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韓國風俗與禁忌
㈤ 韓國有哪些習俗
國人講究禮貌,待客熱情。見面時,一般用咖啡、不含酒精的飲料或大麥茶招待客人,有時候還加上適量的糖和淡奶。這些茶點客人必須接受。
韓國人初次見面時,經常交換名片。韓國很多人養成了通報姓氏習慣,並和「先生」等敬稱聯用。韓國一半以上居民姓金、李、朴。韓國人業務洽談,往往在旅館的咖啡室或附近類似的地方舉行。大多數辦公室都有一套會客用的舒適的傢具,在建立密切的工作關系之前,舉止合乎禮儀是至關重要的。韓國人注重服飾,男子穿西服、系領帶。
如果邀請去韓國人家裡做客,按習慣要帶一束鮮花或一份小禮物,用雙手奉上。不要當著贈送者的面把禮物打開。進到室內,要把鞋子脫掉留在門口。
韓國的農歷節日和我國差不多,也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
韓國人以米飯為主食,早餐也習慣吃米飯,不吃粥。還喜歡吃辣椒、泡菜,吃燒烤的時候要加辣椒、胡椒、大蒜等辛辣的調味品。湯是每餐必不可少的,有時候湯里放豬肉、牛肉、狗肉、雞肉燒煮,有時候也簡單地倒些醬油、加點豆芽。韓國人還對邊吃飯邊談話非常反感。
韓國人不輕易流露自己的感情,公共場所不大聲說笑。特別是女性在笑的時候還用手帕捂著嘴,防止出聲失禮。在韓國,婦女十分尊重男子,雙方見面的時候,女性總會先向男性行鞠躬禮、致意問候。男女同座的時候,往往也是男性在上座,女性在下座。
韓國人對「4」非常反感。許多樓房的編號嚴忌出現「4」字;醫院,軍隊絕不用「4」字編號。韓國人在喝茶或喝酒的時候,主人總是以1、3、5、7的數字單位來敬酒、敬茶、布菜,並忌諱力用雙數停杯罷盞。
㈥ 韓國的禮儀,文化,都有哪些風俗習慣呢
1、中秋節祭拜祖先。
韓國人今天已經開始慶祝中秋節,中秋節在韓國被稱為「秋夕」,在韓國被看作是與春節同樣重要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假期期間,韓國人要祭拜祖先。
2、分享美食。
韓國的中秋美食豐富多樣,有不可缺少的傳統點心松餅、口味豐富的炒雜菜、香噴噴的串串煎餅、秋季滋補美食之牛肉白蘿卜湯和韓式燉牛排等。
3、水果
為慶祝中秋佳節,家家戶戶還備著蘋果、梨、米酒、油蜜果、葯果等水果和零食。韓國人的中秋美食相對來說比較清淡,但卡路里也不低。
4、松餅
每逢中秋,中國人吃月餅,韓國人則吃松餅。香甜可口的松餅因蒸餅時墊有松針而得名,是用米粉蒸制而成的貝殼狀米糕,有皮有餡。
5、串串煎餅
串串煎餅也是韓國的傳統節日美食,各色蔬菜、肉類串好之後,再裹上蛋液和麵粉後,放在平底鍋上油煎。金黃色的串串煎餅香氣十足,口感驚艷,因為不是炸物,香而不膩。但吃上4個串串煎餅,花上1個多小時去跑步才能消滅這些卡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