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韓國的正規語言是漢語嗎
韓語和漢語是有互通的地方,但不是漢語。其中,韓語的輔音有19個,母音有21個(母音包括單母音10個,復合母音11個)收音有27個,韓語的有些發音就是中文的漢語拼音。
『貳』 為什麼韓國古代還是用的中國字,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自己的韓文的
韓語(朝鮮語)是李氏王朝的世宗大王在十五世紀中期發明的,世宗大王發明韓語時候,看到窗子受陽光的照射在地上留下了一個個窗格的影子,於是他靈機一動,就根據地上的一個個窗格影子發明了韓語的各個聲母和韻母,最終由聲母和韻母組合成了韓語。
1446年,朝鮮王國世宗李祹正式公布新創制的文字,詔書稱為「訓民正音」,即教百姓以正確字音。正式名稱為「諺文」(非正式文字),新文字發明後,世宗提倡在公文和個人書信中使用「訓民正音。他將「訓民正音」作為錄用官吏的科舉考試的必考科目,在錢幣上刻印了「訓民正音」。
發明韓語以前,高麗王朝使用的文字都是漢字,無論是大臣上書皇帝,還是科舉考試選拔人才,用的都是中文,因為一直以來中國的文化對古代韓國(即高麗)影響極大,歷代高麗王朝都向我國的中原政權(除了宋朝)稱臣。
由於我國古代在政治和文化上對高麗的巨大影響,韓國古代通用漢字也就不足為奇了。
(2)韓國中國語言是什麼擴展閱讀
組字規則
朝鮮文組字的時候以音節為單位,一個音節組成一個朝鮮字,每個字母的排列遵循「從左到右,自上而下」這兩個基本規則。朝鮮語的音節由初聲輔音、中聲母音和終聲輔音三個部分組成。
在語言的實際應用中,有的音節備全了三個部分;有的音節只有初聲輔音和母音,沒有終聲輔音;而有的音節沒有初聲輔音,卻有母音和終聲輔音;更有甚者只有母音。
聲母-韻母的音節:根據母音字母所屬的種類不同,組字的規則分做三種
輔音字母添加在豎立類母音字母的左邊(從左到右);輔音字母添加在躺卧類母音字母的上方(自上而下);輔音字母添加在復合類母音字母的左上方。
只有韻母的音節:用不念聲的輔音字母「ㅇ」充當音節的聲母部分。然後根據聲母-韻母的音節的組字規則組字。有韻尾的音節:韻尾字母一律添加在「聲母韻母結合體」的正下方。
『叄』 韓國人現在說的話是中國人漢朝說的語言嗎
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是全部,韓國有自己的語言,而漢語是外來語,頂多是借用一些而已,就像樓上所說,頂多是一些詞彙的叫法而已。
因為很多的事務都是漢朝或是唐朝人介紹給朝鮮的,他們從來沒見過,所以就跟著中國人的叫法,這也就是你所說的現象。
中國漢朝唐朝的官方語言變化很大,但是沒有滅絕。漢朝的官話好像應該是廣東等地的方言,唐朝應該是客家話,待考證。
『肆』 請問韓國的國語是什麼呀韓國人大都說什麼語言還有就是,什麼叫做韓國外來語
韓國說的是韓國語,屬於黏著語。韓國人說的是韓國語。韓國外來語,怎麼說呢,就是以前韓國語中沒有這個詞,根據國外的發音翻譯過來的,比如說像漢語說的「沙發」,以前漢語沒這個詞,根據英文的發音創造的。
『伍』 韓國的通用語言是哪種(相當於中國的普通話)
韓國語(한국어,Korean)韓國的官方語言,而在朝鮮稱為朝鮮語,二者本質相同。
『陸』 韓國古代使用的是中國的漢字,那他們的語言也是漢語嗎
http://ke..com/link?url=Dee4u0ehzl55dcJQgwhTX4wgcOV-5f-JHL8egXyk_GJzE-
朝鮮半島的歷史。
一四四六年,朝鮮第四代王世宗大王發明創造了本民族文字——「訓民正音」。
十四世紀之前,朝鮮一直沒有自己的文字,沿用漢字達一千多年之久,書寫歷史、記錄典籍、發布法令……都用漢字。但是,只有朝鮮貴族、官員會使用,普通平民根本不認識漢字,只能以口頭方式進行文化交流。平民的生活知識、農耕經驗和耕種方法,因為沒有自己的文字記錄下來,無法長久地流傳下去,民眾對擁有自己民族文字的願望比較強烈。
中國的明朝時期,朝鮮是中國的附庸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上都得到一定的發展。第四代王世宗大王為了發展民族文化,推進國家獨立,解決老百姓識字問題,開始苦思冥想,夢想創造出一種獨特而又易學易懂的本土拼音文字,讓普通平民也可以輕松自如地駕馭朝鮮語言。於是他本人和「集賢殿」的許多優秀學者組成一個班子進行研究,還特意派遣一位知名學者,前後十幾次到中國學習、研究漢字精髓,歷時三十年之久,最終在一四四六年發明創造了本民族文字——「訓民正音」。
「訓民正音」的發明創造,雖然意味著朝鮮文字的正式誕生,但是並不意味著真正使用。由於中國漢字在朝鮮的強大文化影響力,朝鮮文字一直作為「朝語拼音」而存在,被婦女和沒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使用,被稱為二流文字,而朝鮮的貴族、官員還是繼續使用漢字。
不過,「訓民正音」的發明創造,雖然意味著朝鮮文字的正式誕生,但是並不意味著真正使用。由於中國漢字在朝鮮的強大文化影響力,朝鮮文字一直作為「朝語拼音」而存在,被婦女和沒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使用,被稱為二流文字,而朝鮮的貴族、官員還是繼續使用漢字。
朝鮮拼音文字的廣泛使用是從二十世紀初才開始的,比世宗大王頒布「訓民正音」晚了四百五十年。有人指出原因是清皇朝的衰落,對外影響力下降,朝鮮要文化獨立,還有朝鮮的語言屬於阿爾泰語系,與中國的漢藏語系不太一樣,漢字無法充分表現朝鮮語的發音和朝鮮民眾的思想感情。
二戰結束後,朝鮮半島分裂為朝鮮和韓國兩個國家。北方兩次廢除漢字,在使用的「朝鮮文」中,不允許加入漢字,中國吉林省朝鮮族自治區的學校所傳授的語言文字,就是純朝鮮文。南方則在「韓文」中,允許少量使用漢字。世宗大王創造的拼音文字在朝鮮被稱為「朝鮮文」,在韓國被稱為「韓文」,其實都一樣,區別只是韓文中加進少量漢字。大韓民國《憲法》中使用的漢字就佔全文的四分之一。
二○○五年二月九日,韓國政府宣布:在所有公務文件和交通標志等領域,全面恢復使用已經消失多年的中國漢字和漢字標記,以適應世界化的時代潮流。並且提出了《推動漢字並用方案》,為了發展韓國的傳統文化,促進與東亞漢字文化圈國家的積極交流和推動韓國觀光事業的大力發展,將目前完全使用韓國文字的公務文件改為韓、漢兩種文字並用,以解決韓文難以清楚地表明漢字含義的歷史難題。
方案指出:凡地名、人名、歷史用語等不寫漢字就容易發生混亂的語匯,均在韓文後面註明漢字。為了給中國和日本的觀光者提供方便,將逐步在道路交通標志上實行漢字和英語雙重標記。
韓國前總統金大中說:「韓國的各種歷史古典文章和史料仍以中國漢文書寫,如果無視中國漢字,將難以理解我們的古典文化和歷史傳統,有必要實行韓、漢兩種文字同時並用。」韓國的許多專家、學者和居民都強烈呼籲加強漢字教育,要求全面恢復使用中國漢字。
在韓國,開設中文課程或專業的大學,上世紀八十年代只有二十多所,如今已增加到三百四十七所。韓國教育部長表示,到二○○七年全國所有中小學都會普遍開設漢語課程。漢語水平考試的成績,已經成為許多大企業用人及升職的標准之一。韓國在中國大陸的留學生已逾五萬人,他們成為中韓經濟文化交流的骨幹。
研究東亞文化卓有成效的專家令人信服地指出,中國人幾千年的文明是韓國、朝鮮、日本的母體文明,這些國家以中國文化為基礎,融合本國文化之後成為東亞的亞文明,子體的亞文明必然與母體文明形似。文化上的「廢除」行為,卻使他們逐漸失去了母體文明的靈魂!如果不與中國母體文明再次聯接,韓文、朝文、日文、甚至越南文,都將成為風幹了的、沒有靈魂的文化木乃伊,所以韓國政府全面恢復使用中國漢字是必然和明智的歷史抉擇!
『柒』 韓國的通用語言是哪種(相當於中國的普通話)如果去韓國不會那裡的「普通話」是寸步難行的
你好,這個問題很好
我以前在韓國的地方大學讀的大學
然後去首爾度的研究生
所以,韓國的普通話相當於首爾話(北京話)
他們也分方言的,其他地方雖然能聽懂,但是差異是蠻大的,濟州島直接韓國人douban聽不懂的
期望採納~詳細請咨詢
『捌』 韓國屬於什麼語言
是韓語。
發音跟閩南語和日語很相近,我本身是個閩南人,看韓國片時覺得有的發音和閩南語一樣的,像了解等等。。他們叫人名時和漢語相近,哈哈,其實日語和閩南語也相近啊。。
『玖』 韓國說什麼語言
朝鮮語,韓國人自稱叫韓語,始於朝鮮李朝世宗大王李 祹(1397年—1450年,1418年-1450年在位)發明的新文字「訓民正音」,後來一度不用,1955年正式被定為官方語言,朝鮮也是這語言,韓語採用中文字音和朝鮮本土方言合成,一般還有中國之乎者也是的特定語言模式,如,nayou,simida,gu,yo,nimida等!朝鮮自古就用中國語言和制度,世宗大王發明的新文字並未被廣大士大夫認可,不過由於簡便好學,在民間廣泛傳播,在李朝,下等人說朝鮮語,貴族則是用中文,朝鮮的歷史書也全是中文!後來李朝滅亡,朝鮮成為日本殖民地,韓語更加普及,之後成為官方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