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韓國為什麼是發達國家
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是韓國面積小,人口有限。
沒想到吧,姿勢君前面說韓國地理位置不好,資源少國家小,現在怎麼又會成為韓國的優勢了呢?當然咱們客觀的說,韓國的土地貧瘠,難以供養出太多的人口,並且資源匱乏這些都是事實,但這些劣勢也成為了發展的優勢。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韓國的對外開放,接受了西方發達國家的技術和資金。
換個通俗的說法就是韓國在二戰之後有美國的援助,所以有資金有技術,只要韓國提供地和人就行了,那美國援助韓國的代價是什麼呢,就是韓國需要接受美國的掌控。
與之類似的還有日本,所以咱們看看日本和韓國的下場,這條路我們能走么?吃人嘴軟拿人手短,我國一定要走獨立自主的道路,而且就憑我國這么大的體量,只有自己當老大這一條路,也依附不了其他國家。
第三點,產業結構的轉型。
到了上世紀80年代,韓國開始將經濟中心向高新科技產業轉型,向電子工業、汽車、文化產業等方向發展,比如大家所熟知的三星、現代等韓國企業。
經濟
20世紀60年代,韓國經濟開始起步。70年代以來,持續高速增長,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從1962年的87美元增至1996年的10548美元,創造了「漢江奇跡」。
1996年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同年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創始國之一。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韓國經濟進入中速增長期。
產業以製造業和服務業為主,造船、汽車、電子、鋼鐵、紡織等產業產量均進入世界前10名。大企業集團在韓國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主要大企業集團有三星、現代汽車、SK、LG等。
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韓國經濟明顯下滑。韓國政府迅速採取包括大規模財政刺激等一系列政策,金融市場全面回暖,實體經濟企穩回升,企業和消費者信心不斷增強,成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中率先走出谷底的國家。
以上內容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韓國國家概況
Ⅱ 為什麼韓國是發達國家
第一,國土面積小,人口數量有限,這是韓國能夠成為發達國家的地理優勢,國土面積小,人口數量有限,在短時間內,就可以讓經濟奇跡惠及全國,而像中國、印度這樣的大國,成為發達國家,則需要有一定的時間,因為各地區有差異,若論單個省份,中國東部一些省份的一些地方,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已經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了,中國接近或達到發達國家經濟水平的地區加起來,其國土面積,應該不小於韓國。
第二,韓國開放的時間早,在每一個歷史階段都充分利用了西方發達國家的資金和技術,韓國因為有美軍的存在,而不必首先發展軍事工業,亦不必首先取得獨立自主的地位,所以,韓國在1960年就開始積極參與國際分工,發展出口導向型的外向型經濟,充分發揮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利用西方國家的資金和技術,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Ⅲ 韓國為什麼會成為發達國家
《韓民族新聞》7月5日的社論稱,韓國提升為發達國家,主要是因為經濟規模的快速增長和國際地位的提高。韓國外交部稱,此次韓國進入發達國家行列是「名副其實」,並得到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一致認可,這也意味著韓國是通過實踐踐行「貿易是經濟發展重要手段」這一貿發會議願景的典範。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數據,韓國去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為1.5512萬億美元,居世界第10位。根據WTO的統計,韓國去年出口額為5125億美元,居世界第7位。202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3.1497萬美元,居世界第26位。
韓國從受援助國轉變為援助國:
《韓國日報》5日稱,從2010年加入經合組織發展援助委員會,韓國從受援助國轉變為援助國。但韓國政府目前對外援助規模僅為國民總收入的0.15%,在會員國中屬於較低水平。
如果說韓國能發揮獨特作用的話,那就是在發達和發展中國家充當中間角色,以盡可能減少雙方的誤解和沖突。
以上內容參考 京報網-聯合國認定,韓國轉為發達國家
Ⅳ 韓國為什麼會成為發達國家,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出來混就需要站隊,最先跟老大表忠心的,都會受到提拔
國家與國家,其實和人與人很相似,只不過有時候更虛偽一些,有時候更暴力一些。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國家與國家相處也如混江湖。在上世紀中葉,美國通過兩次大戰確定了新任扛把子的地位,那個時候亂世尷尬剛結束,新老大微信尚未建立,潛在的挑釁無處不在,因此,美國曾兩次赤膊上陣去和不聽話的小弟掐架,就在大家都旁觀看戲的時候。剛剛因前任老大——日本破產而一窮二白的韓國,也主動請纓加入了戰爭。
打鐵還需自身硬,勒緊腰帶,獨裁強權造就了韓國的今天
雖然說韓國崛起是很多人,很多事綜合作用的結果,但其中的一個人確實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他的上台卻不是那麼光彩!
他就是朴槿惠的父親朴正熙,其人在中國人心中有著一段不為人知的“黑歷史”,1942年朴正熙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而後來到東北參與清繳抗日武裝力量。日本戰敗投降後,朴正熙返回韓國。
於1961年依靠軍事政變上台的,其後一直擔任韓國總統,直到1979年遇刺身亡。正是在他用軍事獨裁手段統治韓國的18年裡,韓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工業現代化,優惠政策吸引外資,鼓勵出口型企業創收,國家資本扶持重點潛力行業,其中就包括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三星。
雖然後來朴正熙遇刺身亡,但他所遺留下來的是,已經是一個生機勃勃的韓國了,各項事業也都已經步入正軌。等到1988年韓國漢城奧運會舉行,韓國已經大半年身子邁入發達國家行列,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後記:
看完上面的內容,或許我們就會明白,為什麼韓國在近些年一直都對美國馬首是瞻,韓國總統也都成為高危職業的原因。畢竟當傀儡誰心裡好受,青瓦台旁就有美國的軍事基地。
當初國家為發展經濟而舉全國之力扶植的公司,因為缺乏相關制約機制,自打朴正熙被刺殺後,就越發尾大不掉,甚至倒逼政府,讓韓國逐漸淪為財閥代言人!
Ⅳ 韓國那麼窮為什麼發達國家
2007年韓國GDP突破10000億美元,人均GDP突破20000美元,世界第11大經濟體。
1910年8月,日本迫使大韓帝國簽訂《日韓合並條約》,正式吞並朝鮮半島。
1919年4月11日,「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中國上海成立。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輾轉杭州、嘉興、鎮江、長沙、廣州、柳州、綦江等地,於1940年到達重慶。今天的韓國政府以在上海成立臨時政府的1919年作為「大韓民國」開國元年。
韓國國名源於古時朝鮮半島南部的部落聯盟「三韓」(辰韓、馬韓、弁韓),在中國東漢、三國時代,三韓的政權即被中原稱為「韓國」,如《三國志·烏丸鮮卑東夷傳》中記載:「桓、靈之末,韓濊強盛,郡縣不能制,民多流入韓國」。
這是朝鮮半島政權被稱為「韓國」的最早記錄。此後朝鮮半島的許多政權雖然不以「韓」為國號,但仍以「韓」或「三韓」作為其別稱而沿襲下來。至1897年10月,朝鮮高宗建立大韓帝國,使「韓國」作為朝鮮半島國家的正式國名而登上歷史舞台。
1919年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於中國上海,雖然改變政體,但仍沿用「韓國」的國名。1948年8月15日起朝鮮半島南部的國名就被定為「大韓民國」,簡稱韓國。
Ⅵ 韓國為什麼能夠成為發達國家
先從地理看,韓國兩面臨海,而且國土偏北這就意味著國家氣候宜人而且不會過於炎熱還不受到熱帶風暴、颶風之類的煩惱相對來說天災較少,雖然國土面積小但是瀕海啊,海里的資源遠比陸上的豐富的多。經濟上韓國的經濟起飛主要源於全球供應鏈的產業轉移,從二戰後,世界工廠從美國到歐洲到日本到韓國再到中國台灣然後才是到中國大陸的沿海地區現在往東南亞和中國中西部轉移。日本一開始替歐美代工然後通過開奧運會擴大國際影響國家主導創立自主品牌如SONY佳能等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實現經濟起飛,而經濟發展的同時就意味著勞動力不在便宜一些低附加的零部件就向外部轉移,其主要方向就是韓國和中國台灣,台灣姑且不論韓國真正的經濟騰飛也是一樣從開奧運會然後大公司比如三星啊、LG啊什麼的打出牌子,其發展道路是比較類似的,然後有些發展以後也開始向中國進行產業轉移長三角、珠三角不也發展起來了?國家越小其實有時候越好發展,全球人均GDP第三的冰島靠什麼起來的?就是靠給英國人弄金融服務業,英國人口是他們的20多倍不出幾年就把冰島從小漁村弄成金融奇跡了。回來說韓國,中國的山東、廣東、浙江、上海僅僅從經濟總量上看基本已經跟韓國差距不大,北京、上海、深圳的人均GDP也是跟人家處於同一個數量級,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由於北京、上海舉辦奧運會和世博會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現代化程度不比紐約、東京、巴黎這種國際性大都市差多少甚至由於我們的設施比較新可能還要更加先進,如果中國的沿海地區單拿出來屬於低等或者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但是我們的廣大中西部地區還是貧窮落後的,這一方面和國家政策有關,也跟地理環境密不可分,為什麼沿海發展快?交通方便,一艘輪船裝個上萬噸沒有問題,可要是用火車裝要多少節車皮啊,運輸成本太高削弱競爭力,這又能看出兩邊都臨海國家的優勢了。如果單純計算像韓國那麼大面積的地區發展成較發達地區中國的速度明顯比韓國日本快的,現在國家整體產業在向中西部轉移,人力、地皮等優勢會使中西部在未來20-30年內達到目前東部的水平,到那時候我們國家在人均的統計上就會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了。
Ⅶ 韓國為什麼這么厲害,短短幾十年裡成為發達國家
一、集中力量發展大企業,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
我們都知道,一個國家的經濟至關重要。而韓國在當時其實非常的貧窮,加上國土面積狹小,可以說十分的難以發展起來。所以,對於韓國來說,如果想要在短時間內整個國家的經濟都能夠快速發展,就需要對某些領域重點扶持。
二、抱緊美國的大腿,通過戰爭「創收」。
韓國是美國的小弟,我想少有人不知道的吧。可以說,韓國能有現在的發展,美國也功不可沒。在美國和越南戰爭的時候,由於戰況的焦灼,美國急需支援。當時為了能請動韓軍出戰,美國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比如美國承諾不會削減韓國軍隊援助、支持韓軍現代化建設、為韓國的經濟發展提供財政支持等等。這也導致韓國在這場戰爭了大發「戰爭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