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韓國資訊 > 韓國人的春節從什麼時候開始

韓國人的春節從什麼時候開始

發布時間:2022-08-10 07:11:39

㈠ 韓國過春節是什麼時候啊

我們的春節也是韓國人的春節,是同一天。但韓國春節的傳統風俗與中國有區別。在韓國, 春節是僅次於中秋節的第二大節日。 春節在韓國叫「舊正」,也就是農歷新年。

採納哦

㈡ 韓國春節是什麼時候

韓國的春節和中國農歷新年是同一天。韓國稱春節為「舊正」,與稱新年為「新正」相對應,就是舊歷年的意思。國家規定春節放假三天,是一年中假期最長的。

韓國春節(:춘절)又稱舊正(朝鮮語:구정),是韓國的傳統佳節。傳統上又稱「元旦」(朝鮮語:원단)、「元日」(朝鮮語:원일)、「歲首」(朝鮮語:세수)。由於韓國是漢字文化圈國家,過春節習俗與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

不少韓國人特別是年長者都知道自己的屬相,天乾地支在韓國也很流行,比如2005年「雞」年,韓國人稱之為「乙酉年」,2006年「狗」年,韓國人稱之為「丙戌年」,2013年稱農歷癸巳年。

(2)韓國人的春節從什麼時候開始擴展閱讀:

韓國春節習俗

1、拜年這一傳統習俗在韓國稱之為「歲拜」,祭祀結束後便按兒子、兒媳、孫子孫女、孫媳的順序來給長輩行大禮,問候新年,歲拜的叩頭姿勢也非常講究。未成年人給長輩行禮,長輩並不還禮,而成年人給長輩行禮時,長輩會點頭還禮。

長輩還會給小孩子壓歲錢,不同的是,在中國人們認為紅色代表喜慶,將壓歲錢裝入紅色的信封,而在韓國則用各種顏色的信封來裝壓歲錢,韓國人喜歡白色,所以很多人會選擇用白色信封。

2、在韓國,春節是祭拜祖先之日,以對祖上的崇拜與孝思想為基礎,是祖上神靈與子孫共度節日的神聖時間。在大家庭中,以高祖父為中心,每代分家之後,其直系後代聚到一處祭拜。

祭祀的程序嚴格按家譜排序,按輩分及年齡的大小依次向祖先敬香、敬酒、鞠躬、扣頭,感謝祖先的恩澤,並祈求庇護。

從祭祀供品來看,中國使用三牲(一塊豬肉、一隻雞、一條魚)、四果(四季應時水果)、清茶、飯菜和酒。韓國一般使用蔬菜、水果、湯、米飯以及油炸的食品,其擺放規則極其嚴格,有「紅東白西」、「頭東尾西」、「生東熟西」等講究。

㈢ 韓國都有什麼節日.過年是什麼時候

在韓國的節假日,公共機關,銀行,一般公司等都休息。但故宮,博物館,食堂,游樂園等大部分都正常營業,一般的大眾交通設施也會象平常一樣運行,非常方便。
韓國的節假日都有自己的含義,特別是活動和風俗,所以在訪問韓國之前要仔細查看有沒有節假日。

1月1日 新年

世界各地都把新年的第一天看做很有意義的一天。
在韓國到新年的那個時刻(12月31日凌晨零點),會在鍾路2街的普信閣敲響第33次除夕之鍾,鍾聲響過之後,會舉行大型的慶祝活動。
大部分的韓國人把陰歷的1月1日稱做新年,但也有一部分人把新年的第一天稱做過年,1月1日不但是新年的第一天,而且也是民俗的節日。

陰歷1月1日 新年

在韓國陰歷1月1日看做是新年。
韓國人把這一天稱為'新年',這是一年中最大的節日。
到了春節,大部分的韓國人都要回到自己的故鄉,所以大部分的道路上都會擠滿車輛,使人聯想起大型的停車場。在這天所有的商店和企業都會休息。
外國人可能不能理解這樣歸鄉的韓國人,但這是從以前開始傳來的韓國人的傳統,在這天所有的親戚都聚在一起為過世的祖上做祭祀,還有其他各種活動進行。

12月25日,聖誕節

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
全世界的各個國家在這一天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全國的教會都舉行紀念活動,到了凌晨會點燃蠟燭唱贊美耶穌的歌。

3月1日, 三一節

韓國在受日本統治時的1919年3月1日,所有韓國的國民向日本統治者反抗,展開了萬歲的運動,在塔洞公園發表了獨立宣言。為了紀念韓國的獨立意志向全世界發表的這個時刻,把這天定為三一節。

4月5日,植木日

是根據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植木活動,1970年6月25日根據總統令這天成為植木日。
最近植木活動慢慢的淡化,但根據規定國土的70%以上應以綠色的植物覆蓋。

陰歷4月8日,釋迦誕辰日

為了紀念釋迦牟尼的誕生,把這天指定為釋迦誕辰日,又稱為'初八日'。
在全國的寺院里展開紀念活動,寺院的院子和路口掛滿了燃燈,晚上把燃燈點亮,在那裡舉行紀念活動。

5月5日,兒童節

這天是為尊重兒童的想法,謀求兒童的幸福而指定的日子。
這天故宮和其他游樂園都是免費或優惠入場。
這是韓國的兒童1年中最期待的一天。

6月6日,顯忠日

為紀念殉國先烈和為國捐軀的軍人,而制定的紀念的日子。
在國立墓地舉行悼念活動,從上午10點隨著一聲汽笛聲響,全國的國民進行1分鍾的追悼儀式。

7月17日,制憲節

1948年7月17日為紀念韓國最初的憲法制定的日子。
進行熱愛憲法和民主主義的紀念活動。

8月15日,光復節

為了紀念1945年8月15日對日本統治下韓國的獨立和1948年8月15日成立民國政府。

陰歷8月15日,秋夕

秋夕在韓國是新年之後重大的節日,也稱之為'中秋節'。
秋夕是跟西洋的'秋收感恩節'一樣的節日,是感謝一年農產物豐收的日子。
這天也和新年一樣,所有的商店和企業都休息,而且也會有歸鄉大移動。

10月3日,開天節

為了紀念公元前2333年韓國的始祖檀君建立韓國最早的國家古朝鮮而制定的日子。
當時檀君為了向上天做祭祀在江原道摩利山建了塹城壇,這時會在這里舉行再現檀君祭祀的活動。
1月1日-2日:元旦
盡管韓國人過春節,但陽歷的元旦也有兩天的法定假期而慶祝新年。一般頭一天早上家人在家裡吃年糕湯,下午開始去長輩家拜年或者問候。

陰歷正月初一到初三:春節
春節與中秋節一樣是一年中一家人團聚的最大的節日之一。春節的早晨,大家穿最好的衣服舉行祭祖儀式。祭祀後家庭中的晚輩向長輩拜年,並且接收長輩給的壓歲錢。然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糕湯,韓國人認為吃了它就算長了一歲。下午,人們互相走親戚串門,給親朋好友拜年。春節期間有擲骰游戲,放風箏,抽陀螺,翹翹板等很多民俗活動。韓語韓國網站整理 mykrkr.com

陰歷正月初十五:元宵節
即陰歷每年的第一個滿月,此時農民和漁夫們祈求豐收並進行特殊的游戲。正月十五的早上,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花生和核桃,這是因為他們相信這樣可以趕走一年的酷熱。自古以來,韓國人就認為月圓的晚上很神秘,特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的日子。當月亮升起的時候,人們會望著圓月祈禱,相信願望能夠實現,而農民們也會為今年的收成而祈願。

3月1日:三一節
紀念1919年3月1日興起的反抗日本統治的獨立運動。

4月5日:植樹節
推進國土綠化運動日。這一天,政府官員、教師、學生以及成千上萬全國各地的韓國人按照政府的植樹造林計劃栽種樹木。

5月5日:兒童節
為兒童舉行各種慶祝活動,讓他們與父母一起盡情游樂。

陰歷四月初八:浴佛節
陰歷四月初八是釋家摩尼誕生的日子,佛教信徒們在寺廟中舉行特別儀式並舉行燈會。這天的慶祝活動在提燈遊行中達到高潮。

陰歷五初五:端午節
來古以來,在插秧結束之後,農民們祈求上天賜予豐收的休息日,也跟中國楚國的詩人屈原的故事有關。端午節有很多民俗活動,如摔跤(男子)和盪鞦韆(女子)等。

6月6日:顯忠日
全國在這天紀念護國的英靈們,在漢城的國立墓地舉行紀念儀式。

初伏
三伏(初伏、末伏、中伏)的開始,為了好好度過炎熱的夏天,韓國人有伏日吃參雞湯等保養飲食的習俗。

7月17日:制憲節
紀念1948年制定大韓民國憲法的日子。

8月15日:光復節
1945年日本簽定投降協議,韓國從日本35年的殖民統治中解放出來,而宣布大韓民國成立。

陰歷八月十五日至十八日:秋夕(或稱中秋節)
豐收和感恩的節目,和春節並稱為韓國最大的節日,放三天的假。第一天早晨,人們穿上新衣,帶著用穀食做成的酒和松餅等祭物去墓地掃墓,晚上要共賞圓月,吃松糕。

10月3日:開天節
紀念傳說中檀君於公元前2333年創建國家的節日。

10月9日:韓位元組
紀念朝鮮王朝第4代王世宗創造韓國語言的文字體系的日子。

12月22日: 冬至
也是農歷中的一個重要節氣,韓國人過冬至節使用紅豆來做冬至粥的飲食習俗。

12月25日:聖誕節
韓國的基督徒和天主教徒合計達到國民的1/5到1/4。像在西方一樣,無論是不是基督徒都慶賀這個神聖的日子

㈣ 韓國新年是什麼時候

韓國的春節和中國農歷新年時同一天。韓國稱春節為「舊正」,與稱新年為「新正」相對應,就是舊歷年的意思。國家規定春節放假三天,是一年中假期最長的。

中國新年傳統上又稱「元旦」、「元日」、「歲首」。由於韓國是漢字文化圈國家,過春節習俗與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

韓國人講究回家過年,與中國有共同之處。韓國人不管在哪裡工作,也不管離老家有多遠,一到春節,都要趕回家鄉去團聚。父母在的,回到父母身邊;父母不在的,長兄為父,到大哥家與兄弟姐妹團聚。

(4)韓國人的春節從什麼時候開始擴展閱讀:

韓國春節的習俗:

韓國人講究年三十之前必須回家探親。每年除夕之前,就會出現一幅數千萬大軍流動的回鄉場面。昔日車水馬龍的首爾突然清靜下來;平時高朋滿座的飯店也掛上「連休停業」的牌子,也有的貼上「初×營業」的告示。

韓國飯店「三十不開門」的風俗由來已久。韓國人十分講究年夜飯自家動手,並在家裡就餐。他們認為春節是祭奠祖先、傳承孝道的大事。除夕吃團圓飯不僅難得,而且象徵了家族興旺。

韓國的年夜飯講究很多,最大的特點是飯菜一律為傳統飲食,而且全部出自媳婦之手。全家要吃「五穀飯」,即雲豆、大豆、小豆、黑豆和大米混合做成的米飯。另外還要做「打糕」,包韓式「饅頭」。主菜除烤肉外,還要擺上十幾種山野菜或泡菜。

㈤ 韓國的春節是什麼時候

韓國的春節和中國農歷新年時同一天。韓國稱春節為「舊正」,與稱新年為「新正」相對應,就是舊歷年的意思。國家規定春節放假三天,是一年中假期最長的。

中國新年傳統上又稱「元旦」、「元日」、「歲首」。由於韓國是漢字文化圈國家,過春節習俗與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

韓國人講究回家過年,與中國有共同之處。韓國人不管在哪裡工作,也不管離老家有多遠,一到春節,都要趕回家鄉去團聚。父母在的,回到父母身邊;父母不在的,長兄為父,到大哥家與兄弟姐妹團聚。

(5)韓國人的春節從什麼時候開始擴展閱讀:

韓國春節的習俗:

韓國人講究年三十之前必須回家探親。每年除夕之前,就會出現一幅數千萬大軍流動的回鄉場面。昔日車水馬龍的首爾突然清靜下來;平時高朋滿座的飯店也掛上「連休停業」的牌子,也有的貼上「初×營業」的告示。

韓國飯店「三十不開門」的風俗由來已久。韓國人十分講究年夜飯自家動手,並在家裡就餐。他們認為春節是祭奠祖先、傳承孝道的大事。除夕吃團圓飯不僅難得,而且象徵了家族興旺。

韓國的年夜飯講究很多,最大的特點是飯菜一律為傳統飲食,而且全部出自媳婦之手。全家要吃「五穀飯」,即雲豆、大豆、小豆、黑豆和大米混合做成的米飯。另外還要做「打糕」,包韓式「饅頭」。主菜除烤肉外,還要擺上十幾種山野菜或泡菜。

㈥ 韓國都有什麼節日和習俗

韓國人以正月至三月為春,四月至六月為夏,七月至九月為秋,十月至十二月為冬。其中,表明一年開始的春節是韓國人的最大節日。這天,韓國人祭祖先,向大人拜年。
韓國有四大傳統節日,即春節(農歷1月1日),元宵節(農歷1月15日)、端午節(農歷5月5日)、中秋節(農歷8月15日)。節日期間,多數地方都開展民俗活動,大部分韓國民俗活動集中在正月十五,這與祈求豐收的咒術形式都有密切聯系。代表性的活動有拔河、車戰游戲、踩銅橋、跳園舞等。
過去,節日便是盛大的宗教紀念活動。遠在三國時代,韓國就開始過收獲節和感恩節。這種節日包括扶余的龍鼓節,高句麗的東盟節,東瀛的舞天節。除龍鼓節於農歷12月舉行外,其他的節日活動通常在秋收後的農歷10月間舉行。在後繼的各個朝代中,節日雖有增減,但慶祝秋收和迎接農歷新年的活動一直沿襲下來。節日期間舉家團聚在一起。全家主要穿韓服,舉行祭祖儀式。祭祖完畢晚輩向長輩拜年。
春節
農歷1月1日,是在韓國節日當中最隆重的一個。在韓國,新年早上祭祀(向祖先貢獻飲食行大禮)祖先。 意味著新一年的開始。
元宵節
農歷1月15日。新年伊始,迎接第一次圓月,祈求一年的豐裕和平安。正月15日早上祈求無病吃「鈈飪」(祈求避瘡而吃花生,栗子,核桃等堅硬的飲食)和「耳明酒」(為了一年裡兩耳能很好地聽東西而喝的酒)
端午節
農歷5月5日端午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端午節婦女們用菖浦(用菖浦葉洗頭頭發光澤)洗頭,玩兒盪鞦韆, 男人摔跤,還做樣子像車輪一樣的車輪餅吃,採用這個食品的名字還把端午節稱為車輪節。
中秋節
農歷8月15日是用當年出產的水果和新谷准備食物的節日,是在韓國僅次於春節的最大的節日。

㈦ 韓國人過春節嗎

韓國的春節也是農歷大年初一,稱為「舊正」,與稱新年為「新正」相對應。韓國的春節習俗也講究除夕之前回家與家人團圓、祭祀祖先、給長輩拜年及收壓歲錢。

韓國的法定春節假期為三天,即除夕、大年初一及初二。春節期間,大部分居住在城市裡的子女都會回到故鄉的父母身邊。但近年來,生活在地方的父母來到城市裡和子女一起共度春節的現象也愈發增多。假期一開始,韓國的春運大軍便開始移動,各種交通工具也會出現「一票難求」的狀況。

韓國人的春節以「孝」為主線,最重要的活動便是祭祀祖先。祭祀食品及擺放順序都是很有講究的。僅供桌的擺法就有「魚東肉西」、「紅東白西」、「左飯右羮」、「頭東尾西」、「棗栗梨柿」等規矩。

全家人要身著韓國傳統服飾對祖先行大禮,行禮時要按照家譜上的排序來進行。祭祀結束後方可與家人吃團圓飯。年糕湯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食物。韓國人認為,喝了年糕湯,就意味著又長了一歲。

喝完年糕湯,家中的晚輩要向父母長輩拜年磕頭,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祝願父母健康長壽。長輩也要給晚輩壓歲錢。這些活動全部結束以後,一家人會圍在一起玩韓國的傳統游戲——翻板子。

(7)韓國人的春節從什麼時候開始擴展閱讀:

大年初一,韓國人有一個既鄭重又庄嚴的禮儀,就是「祭禮和歲拜」,這是他們春節的核心內容。家家戶戶房屋的正室上方,擺放著祖宗的畫像,供桌上擺著各式供品。

供品不能隨意擺放,而要嚴格按照「魚東肉西」、「頭東尾西」、「紅東白西」、「生東熟西」、「左飯右羹」的規格來擺放。在祭祀的時候,也是嚴格按照家譜排位拜拜,全家人穿著傳統的民族服裝,依次向祖先鞠躬磕頭,祈求家庭平平安安,家人健健康康。

拜完以後,他們才開始吃大年初一的第一餐,這餐同樣有嚴格要求,必須是「米糕片湯」。韓國人把春節食品統稱為「歲餐」。所謂米糕是用大米粉做成,經過壓製成圓柱形後再切割成一片片。

古代的韓國人非常崇尚太陽和純潔的白色,所以白色的小圓狀米糕片既代表太陽,也象徵著辭舊迎新,正月初一早晨吃「米糕片湯」是寓意迎接太陽的光明和萬物更生的純潔。「米糕片湯」所用的湯,在以前是用山雞湯,後來因為山雞越來越少,就改用牛肉湯或普通雞湯。

「米糕片湯」里,也可以加入蘑菇、蔬菜或者韓式「饅頭」的。所謂「饅頭」,是帶餡的「餃子」。他們把「餃子」稱為「饅頭」。

韓國人春節也有互贈禮物的習俗,禮物是牛排、黃花魚、傳統點心等。他們在禮物的包裝上也很有特點,大都是用粉色四方形綢布包紮,給人一種喜慶氣氛。現在的中國人在春節的時候越來越喜歡到外面吃年夜飯,韓國人卻講究自己動手做年夜飯,所以一到春節,那邊的酒店都關門歇業。

㈧ 韓國的春節和中國的春節是同一天嗎

韓國的春節和中國的春節是同一天。韓國也有農歷,跟中國完全一樣,是古代從中國傳過去的,十二生肖也一樣,所以春節也跟中國一樣,是一年裡最大的節日,象徵著新的一年的開始。

韓國沒有正月的概念。中國從正月初一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都是在過年,而韓國只過除夕和大年初一就完了,大年初二、初三就要開始上班。

(8)韓國人的春節從什麼時候開始擴展閱讀:

韓國春節的傳統風俗與中國春節有所不同。春節在韓國叫」舊正「,也就是農歷新年。」舊正「在韓國是僅次於中秋節的第二大全民族節日。每逢春節,全國都沉浸在一片喜悅和祥和的氣氛之中。過春節時,最重要的活動就是祭祀先祖。

韓國人祭祖有嚴格的說法,僅供桌的擺法就有」魚東肉西「、」頭東尾西「、」紅東白西「、」棗栗梨柿「、」生東熟西「、」左飯右羹「等規則。祭祀的程序也很嚴格,每年春節一到,韓國的婦女都穿上漂亮的民族服飾,從早到晚都要在廚房裡忙活。

韓國人春節往往都要互贈禮物,禮物的范圍很廣,如牛排、黃花魚、傳統點心、健康食品以及午餐肉、香油、蘑菇、柿餅、日用品等等。禮物都要包裹起來,而包裹的顏色以嫩粉色居多。

㈨ 朝鮮,韓國,日本的春節是什麼時候

朝鮮的春節是在農歷的正月初一。
春節,朝鮮人也稱陰歷年,歷來是朝鮮人歡慶的節日,全國放假三天。朝鮮人既過陽歷年,也過陰歷年。
朝鮮過春節的風俗與中國基本相同,但朝鮮民族也有獨特的慶祝方式。春節到來時,家家戶戶大掃除,街道和村莊都披上節日盛裝。除夕,親朋歡聚一起,相互拜年,吃自製的打糕、年糕湯、八寶飯和米酒等食品。大年初一,人們到長輩家拜過年後,便去參加民間舉行的各種民俗游戲與文藝活動,或全家人到戶外放風箏、跳跳板、抽陀螺、踢毽子、玩冰車等各種活動。

韓國的春節也是在農歷的正月初一。

韓國稱春節為「舊正」,與稱新年為「新正」相對應,就是舊歷年的意思。國家規定春節放假三天,是一年中假期最長的。
韓國人講究年三十之前必須回家探親。每年除夕之前,就會出現一幅數千萬大軍流動的回鄉場面。韓國人十分講究年夜飯自家動手,並在家裡就餐。他們認為春節是祭奠祖先、傳承孝道的大事。除夕吃團圓飯不僅難得,而且象徵了家族興旺。
在韓國,過春節時,最重要的活動是祭祀祖先。春節這天早上,韓國人早早起床,穿好美麗的韓服,祭祀祖先。韓國人認為,去世的祖先只有在這天才會回來,品嘗祭祀食物。春節最有名的食品是大年初一早晨起來吃的年糕片湯,象徵新的一年團圓美好。

日本的春節是在陽歷的1月1號。
日本人將中國的「春節」稱作「舊正月」,意為舊歷正月。1872年,明治政府修訂歷法,改用太陽歷,稱「新歷」。隨著新歷法的實行,慶祝舊歷正月的習俗也逐漸淡化。但沖繩、鹿兒島的奄美群島等地區還保留著完整的舊歷年俗。
日本的春節與中國春節截然不同。當中國在歡慶元旦的同時日本也迎來了新年。日語:正月 しょうがつ是日本新年的意思,每年的公歷1月1日至1月3日相當於其他東亞地區的春節,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
日本人十分重視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1月3日為全國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稱之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稱之為「除夜」。每年除夜,日本人民都會吃年糕,看紅包歌會戰,這些是傳統節目。除夜日本人民還會祈求神靈托福,送走煩惱的舊年,迎來美好的新年,稱之為「初詣」。各地城鄉廟宇都會分別敲鍾108下,以此驅除邪惡,日本人則靜坐聆聽「除夜之鍾」,鍾聲停歇就意味新年的來到。
在正日,是日本小輩向長輩們拜年的日子,先向父母問安,然後到親友家拜年。日本人在 「正日」這一天,早餐是很豐盛的,吃砂糖竽艿、蕎麥面等,喝屠蘇酒。此後一連三天,則吃素的,以示虔誠,祈求來年大吉大利。

㈩ 韓國的新年在什麼時候

眾所周知,東西方對新年的概念是有所不同的。雖然全世界都以陽歷1月1日作為新的一年的開始,但是東方的大多數國家仍以陰歷正月初一作為新年的開始。農者,天下之本也,對於主要從事農耕生活的韓國人來說,節氣風俗是以太陰歷為基礎的。所以在韓末期陽歷登場之前,韓國人一直以陰歷為標准迎接新年。新年用漢字表示則有元日、元朝、元旦、三元、三始、歲首、正朝、春節、元辰、旦日等。
祭祖與孝思想濃厚的春節
春節(正月初一)是韓民族最大的節日。每當節日來臨就會出現民族大移動,屆時將有一半的人口回鄉探親。省親的人們要在幾個月前預訂回鄉的汽車票或在節日的前幾天乘轎車返鄉,屆時全國的道路將擁擠不堪。
韓國人的春節,是以祭祀祖先和孝思想為基礎的。所以春節也是子孫同祖神團聚,進行精神交流,增進感情的神聖時間。但是,在今天,節假日除上述「神聖」的意義外,也是身陷都市生活和產業社會的人逃脫緊張、壓抑的城市環境,獲得自由的最好時期。
春節的前幾天,大部分人都要回故鄉省親。新年的早晨,人們穿上民族服裝互 相拜年。此時人們便會產生同一民族的民族一體感。所以,不論從社會,還是從國家角度看,春節所具有的增強民族意識、一體感的作用,已超越單純的節日范籌。
正月初一的新年風俗中最重要的一項便是拜年。在先拜過祖先之後依次向祖父母、父母、親戚長輩、街坊鄰居的長輩拜年。來拜年的人若是大人,則要以酒和食品相待。若是小孩子則要給壓歲線。這一天,不論是誰互相見面,都要說拜年話,如「過年好!」、「恭喜發財」、「祝您健康」、「今年一定要考上大學」等,這也叫祝福。新年這一天要准備祭祀桌和年飯以接待前來拜年的客人。不論哪一家,這一天的代表性食品都是年糕湯。 所以吃年糕湯也意味著過年和又長了一歲。
拜年是維系家族的紐帶
正月初一晚上最有趣的風俗是趕走「夜光鬼」。據稱在這一天,夜光鬼挨家挨戶游盪,試穿每個人的鞋,遇到合腳的就帶走。如果誰在這一天晚上丟了鞋,他的運氣就可想而知了。所以這一天晚上,人們大都把鞋放在裡屋早早熄燈入睡。為了防止自己的鞋不被夜光鬼帶走,都要在立柱或大門上放置篩子或簍子。這是因為夜光鬼有一個習慣,見東西就要數一數,當夜光鬼見到了篩子或簍子就要數篩子或簍子上的網眼,當他數完了天也就亮了,等到雞叫,他早已把試鞋的事忘得一干二凈,溜之大吉。
韓國人稱陰歷正月十五「上元」為「大望日」。人們對正月十五的喜愛不亞於新年。
這一天人們要節食,吃用5種以上穀物煮制的五穀飯,祈願豐年。這一天還要吃花生、松子、栗子等堅硬的果實,吃的個數要與自己年齡相同,邊吃邊祈願健康。
據傳這一天,還有一大早就起來,喊「賣暑了」,向別人賣暑的風俗。如果把暑賣掉,就可以保證今年夏天不會中暑。
在正月十五的民俗游戲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放風箏」和「放鼠火」。「放鼠火」是指在正月十五的晚上火燒田埂上的雜草,用來趕走雜鬼迎接神聖的春天。雜草燃燒起來,會燒死害蟲的蛋卵,趕走耗子,還可為田造肥。
放風箏是世界人民都喜愛的一種游戲。韓國人主要在陰歷正月初一到十五之間放風箏。大都在風箏上掛上寫有「去禍迎福」的條幅,等到太陽落山時就拉斷絲線放飛風箏,據傳這有助於防止疾病、事故、荒年等,即去禍迎福。
正月十五,祈願健康的民俗游戲
正月十五,祈願健康的民俗游戲
目前,韓國社會的新年,已受務實主義和經濟發展的影響,出現了新的變化。隨著通信技術的發達,正在形成一種新型風俗。如通過互聯網電話拜年,或通過電腦向遠在海外的親朋好友問候,或發送影像郵件表示問候。
可想而知,全體家族通過互聯網的視像會議系統進行「在線祭祀」的日子也為期不遠了。
在韓國,過陽歷年還是過陰歷年一直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大多數人都認為應該只有一個新年,若要選擇則應選擇陰歷年,即春節。
據調查,元旦連休時一半左右的人是在自己家度過的。他們或是在家休息,或是舉家旅行。而春節連休期間則大多回鄉省親,這一趨勢越來越明顯。
歷史悠久的新年風俗,具有不易變化的慣性。不論當今社會如何西化,政府如何倡導陽歷,甚至在行政上推行陽歷制度,陰歷仍然是韓國人民生活文化中最基礎的部分

閱讀全文

與韓國人的春節從什麼時候開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