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韓國每年高考的時間是幾月幾號
通常情況下韓國高考在每年11月的中旬舉行。具體的時間每年的安排都不一樣,不是固定的日期。
韓國高考年份的叫法與中國不同。在韓國「2022學年度的高考(2022학년도)」是指2021年11月中旬舉行的高考,這是由於韓國高考學年度的叫法是取決於學生入學的年份,而韓國大學生一般是在高考後的第二年春季入學。
錄取程序:
出題機關韓國教育過程評價院公布考試答案,公布考試成績。學生此後可以報選三所大學,然後在次年1月至2月參加各所大學自主出題的復試。
學生和學校是多重選擇的形式,比如一名學生同時報選首爾大學和延世大學並且都被錄取,這時就由學生自己決定去哪所大學。與中國的學期時間不同,韓國每年春季的3月為第一學期。
B. 在韓國,為何高考的經歷者稱高考為「地獄考試」
高考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如果說中國的獨木橋有一尺的話,那韓國的獨木橋就應該是一寸了,那韓國高考究竟是為何被考生們稱為“地獄考試”呢?
韓國高考雖然和中國高考的科目相差不多,都是五科左右,但是韓國高考的時間安排卻要比中國緊密的多。同樣多的科目中國會分在三天考完,每天上午下午各考一門;可是韓國就不一樣,韓國的學生們要在一天的早上八點到晚上六點完成考試,期間每場考試之間僅有20分鍾的休息時間。大腦一整天都是滿負荷運轉,還要在每場考試的間隙中間抓緊時間復習,高考是人生的第一場重要考試,本來心理壓力就大,時間還這么緊湊,那一天真的是度日如年!
C. 韓國高考考幾天,都考什麼科目
韓國高考,考1天,5門功課,分別是語文、數學、數學Ⅰ、英語、社會探究。
一、定義:
1、韓國高考,又稱「大學修業能力考試」,考生要在一天內考完5門科目。韓國高考在每年11月的中旬舉行,每年都有數十萬名考生參加考試,錄取率只有50%。
2、在高考當天,整個韓國的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緊張氣氛,曾有韓國學生形容本國高考是場「核戰役」。
二、文理分科:
韓國的高考分文理科,又設文理科的必考及選考考試科目和任選考試科目一共5科24門。
1、語文為文理科必考科目;
2、數理一共3門,分別為共同數學、數學Ⅰ、數學Ⅱ,文科要考前2門,理科3門全考;
3、社會探究分為3門,共同社會、國史、倫理,文理科都要考。另外,文科考生還要從政治、經濟、世界史、世界地理等5門中選1門;
4、外語分為外語一(英語)和外語二(包括德語、法語、西班牙語、中國語言等)。
三、錄取程序:
1、出題機關韓國教育過程評價院公布考試答案,公布考試成績。
2、學生此後可以報選三所大學,然後在次年1月至2月參加各所大學自主出題的復試。
3、學生和學校是多重選擇的形式,比如一名學生同時報選首爾大學和延世大學並且都被錄取,這時就由學生自己決定去哪所大學。與中國的學期時間不同,韓國每年春季的3月為第一學期。
D. 韓國學歷鑒定考試和高考的區別
考試形式上的區別。
韓國鑒定考試是自考,而高考統一考試。
韓國鑒定考試是指因為特殊情況沒有參加入學考試而是以另一種對自學者進行考試的方法考入高中。
而韓國高考全稱為「大學修學能力考試」,考試科目為語言、數理、社會或科學探究、外語和第二外語等5門。
E. 在當下形勢之下,韓國採取了怎樣的方式進行高考的
12月2日,在韓國京畿道城南市,工作人員在設於某高中的高考考點進行消毒作業。
受新冠疫情影響,原定於今年11月19日舉行的韓國大學修學能力考試(相當於中國的“高考”)被推遲至12月3日舉行。高考前夕,韓國各地考點進行消殺等准備工作,以確保高考在安全的環境中進行。
誠韓國高考錄取
韓國教育部於2002年初實施新的高考制度。新制度的最大特點是對考試成績不再計算總分,而將各科目的考試成績分別打分,然後依據分數段確定各科目的等級以及綜合等級。
等級分為9等,比例根據每年的考生人數確定。韓國的高考成績只佔50%,其他的成績是平時的表現和社會活動情況。還有,如果在高中時期在某個學科領域有過一些成績,那麼即使高考成績不達線,也可以申請很好的學校。
韓國高考錄取方式近些年做了非常大的改革,不再是一次大考定終身,開始採取靈活的錄取方式,比如有一種叫內審的錄取方法,就是看學生平時學習成績和在學校的表現,以這種辦法錄取學生。
近年來靈活錄取的比例是越來越大。
F. 韓國式的「高考」韓文怎麼寫
韓國的高考叫「대학수학능력시험(大學修學能力試驗)「
一般簡稱用的多
「수능(修能)
或者
수능시험(修能試驗)"
G. 關於韓國的高考
韓國高考又稱「大學修業能力考試」(簡稱「修能」考試),考生要在一天內考完4門科目(上午8時40分開始考國語,休息20分鍾後開始考數學。下午考英語,最後是分文理科的選擇科目考試)。之後還要經過大學的層層面試才能被錄取。據韓國高等院校教育協會統計,今年韓國各大學計劃總招生67萬人,遠高於考生人數,但其中4年制大學只計劃招生377463人,比去年減少了約1.2萬人。
在韓國,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延世大學等名校畢業生在社會各個部門占據要職,因此進了名校就意味著擁有了良好的人脈關系,「已成功了一半」。在很多韓國家長心中,能否考上名校不但關乎孩子的前途,甚至還影響婚姻,「從名牌大學畢業,在相親時才能找到合適的對象」。這無形中帶給考生巨大壓力。每年考試時,高一高二的學生們還要舉標語,喊口號為考生加油打氣。這種助考形式也給考生們增加了心理壓力。
如果高考落榜,依然抱著上名校希望的學生只能復讀再考,還有些人不得不直接就業。在重壓之下,有些人想到靠作弊騙取好成績。2004年,韓國發生學生利用手機集體作弊事件,7所高中的240名學生涉案,社會輿論一片嘩然。媒體在抨擊這種不光彩行為的同時,也在反思高考這種憑成績給學生打上等級烙印的制度存在的弊端。不光是作弊,一些承受能力差的學生甚至因高考自殺。近幾年常有考生因成績不好而自殺的事情發生。
殘酷的高考也給韓國家庭增加了負擔。高考如今在韓國已形成一個產業,各私立補習學校紛紛利用學生和家長的心理開辦各種輔導班。學生們從學校下課後,不是回家,而是直奔補習班學習到深夜,有些學生甚至白天上課睡覺,晚上到補習班學習。據韓國媒體報道,去年,除在公立教育的投入外,韓國家庭在子女私教上的花費已居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之首。
「四進五齣」彰顯競爭壓力
有韓國媒體這樣形容高考:「這是一年一度決定人命運的大型活動,比死刑更殘酷,只有少數人能在高考後成為貴族,大多數人都將淪為被害者。」然而高考只是彰顯韓國社會競爭壓力的一個側面。韓國人從小就被家長塞進各種輔導班裡接受錘煉,競爭意識自此就已深深被植入韓國人心中。成年後,韓國男子還必須忍受近兩年的強制兵役,承受身體和精神上的煎熬。進入社會則意味著一種新的競爭壓力。金融危機後,韓國經濟形勢不算太好,青年失業率已接近8%。如果不努力保持知識的更新,很快就會在無情的考核評價中遭人拋棄,整天為失業憂心忡忡。因此,「四進五齣」(一天睡4個小時,就會金榜題名;一天睡5個小時,就要名落孫山)不只是用來形容高三學生生活的苦痛,而已成為韓國社會的流行觀念。
H. 韓國什麼時候高考
韓國在每年11月份第二周的周四進行高考,名為「大學修業能力考試」。考試從當天上午8時40分開始,下午5時結束。要在一天的時間內考完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社會、科學等所有五門科目。
I. 韓國有高考嗎
韓國也有高考,韓國高考又稱「大學修業能力考試」,是韓國的全國性學業水平測試,在每年11月的中旬舉行,考生要在一天內考完4門科目。 每年都有數十萬名考生參加考試,錄取率只有50%。
J. 韓國有成人高考嗎
有,韓國的成人高考直接翻譯叫做「平生教育(평생교육)」,性質和中國的成人高考一樣,必須是在職人員才能報名,管理比中國要嚴得多,但是不針對外國學生!一般沒個學校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