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各國早餐收集
德式早餐:咸麵包的與眾不同
標准配置:煎雞蛋、麵包、蔬菜或水果沙拉、香腸或培根
歐美的早餐有些類似,在德國差別也不大,有時間就去自助餐廳,但是比較貴。在家裡吃的比較多,果醬抹麵包(咸麵包較多)、煎雞蛋、咖啡、果汁,蔬菜沙拉、水果沙拉任選。餐桌上有很多肉類,香腸或者培根,而且口味都比較重。
美式早餐:簡單、普及,來勢洶洶
標准配置:漢堡、牛奶、水果、麥片
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傳染到世界各地,美洲、亞洲、澳洲的大多數城市人都向他們學習。漢堡早餐跟著肯德基、麥當勞來北京很多年了,上班族經常會選擇途經的快餐店買個方便的漢堡,拿著杯可樂、紅茶或者橙汁就上班去了。
中國早餐:傳統的,越來越少
標准配置:豆漿、油條、餛飩、包子、煎餅(北方);河粉、燒賣(南方)
中國人的早餐在北方顯得比較簡單,其實也已經很豐富了,我們吃的都比較可口。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包子和豆漿是全國普及的,南方人則有吃早茶的習慣。也有的地方的人常吃面條、各種河粉、米線,口味比較重,酸辣或者麻辣的都有。
意式早餐:玩浪漫,受青睞
標准配置:咖啡、牛角包、意粉、堅果
義大利人的早餐特別喜歡咖啡,咖啡是歐美大多數人離不開的東西,甚至喜歡黑咖啡。一般來說,可能早餐咖啡,午餐咖啡,晚餐還是咖啡。其實很多餐廳和咖啡館早上都提供早餐,品種非常豐富,牛角麵包、黃油麵包、各種點心、果脯以及杏仁、榛子等堅果碎、奇異果和PIZZA。
泰式早餐:中國南方的影子
標准配置:泰式米粉
去泰國旅遊的時候,只能在酒店吃星級早餐,越是高檔酒店,早餐越相似,都是麵包、水果、果汁等。而泰國人常吃的早餐是小攤小店的牛肉米粉,有一種特製的粘稠狀的汁兒,澆上之後美味無比。也有喜歡早上吃湯飯的,裡面加上鹹菜和花生碎,比較接近中國閩南地區的口味。
日式早餐:和中國最接近
標准配置:牛奶、米飯、鹹菜和醬湯
日本提出「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所以他們的國民整體身高才增長了不少。注重營養的日本人早餐也有兩種吃法,傳統型會吃一些米飯,搭配鹹菜和湯。忙碌的上班族沒有時間准備的話也經常吃兩片麵包,喝點牛奶,匆匆了事而已。
早餐新說教:向南方人看齊 向美國佬學習
「營養飢餓」的說法現在也不算新了,就是說早餐的營養不全面、不豐富。看了各國的早餐傳統,我們覺得大家需要向南方人看齊,花點時間吃早茶。他們的早茶從早上六點一直到中午十一點,有豐富的麵食、米粉、小籠蒸、清水蔬菜,還有地道的甜品。
在廣州看到很多人悠閑地享受慢食的樂趣,把豉汁鳳爪吃得乾乾凈凈,最後還會以雙皮奶或姜撞奶收個尾。而美國人的早餐算是進化中的勝利品,它適合匆忙的上班族,花費時間短,但是有蔬菜、有牛奶、有碳水化合物、有肉類,非常全面。
B. 韓國的傳統早餐是什麼
大醬湯,米飯,泡菜等幾個伴菜.
大醬湯是韓國傳統早餐不可缺少的據說是天然的乳酸菌對消化很好
C. 韓國人早飯吃什麼
韓國人以米飯為主食,早餐也習慣吃米飯,不吃粥。還喜歡吃辣椒、泡菜,吃燒烤的時候要加辣椒、胡椒、大蒜等辛辣的調味品。湯是每餐必不可少的,有時候湯里放豬肉、牛肉、狗肉、雞肉燒煮,有時候也簡單地倒些醬油、加點豆芽。韓國人還對邊吃飯邊談話非常反感。
D. 你喜歡的韓國美食有哪些和中國飲食有什麼異同嗎
對於喜不喜歡韓國美食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因為韓國美食的種類也算蠻多的,有部隊鍋,火雞面,海帶湯,韓國炸雞,炒年糕,魚餅等等,總有一樣會喜歡,總有一樣會踩雷。對於本人來說,在吃過的韓食里,喜歡海帶湯,喜歡炸雞,喜歡烤牛腸,嗯,我就只是不喜歡這種韓式炸醬面,這種的
和中國飲食有什麼不同
韓國飲食的主要特點
營養保健、高蛋白、多蔬菜、喜清淡、忌油膩,喜歡涼辣。韓國准備的食物一般是准備好之後才吃,按開胃菜到甜點的順序,西餐食物和飯的提供方式是顯然不同,主食和副食有明顯的區別,有主食的飯和各種副食的菜餚。一般都會有一份湯。料理的方法也是多樣的。炒、煎、燉等。青菜、蔬菜、醬、醬菜、泡菜、湯、燉菜、燴菜等多種方法做飯吃。醬類、泡菜、醬和黃醬,吃發酵的食物也很多。韓國每餐都是由米飯、湯、各種小菜組成,這種吃法不僅能均勻攝取各種食物,還能達到均衡營養的目的。
中國菜分八大菜系,喜甜喜辣有明顯的地區差異
E. 韓國的飲食習慣是什麼
韓國的飲食習慣是:
1、早餐
韓國家庭以米飯為主食,早餐也習慣吃米飯,不吃粥,但必須喝湯。韓國家庭經常喜歡早餐喝湯和燉菜。包括牛肉湯,被認為是一種宿醉療法,它由豬肉、捲心菜、凝固的牛血和蔬菜組成的湯。
早餐必不可少的還有泡菜,在韓國,被稱為Banchan的泡菜配菜是早餐的一個常見部分。然而,泡菜種類繁多——幾乎總是與早餐以及其他所有正餐一起食用。
泡菜由發酵的蔬菜組成,比如捲心菜、黃瓜或者蘿卜,這些蔬菜被腌制在大蒜、蔥、辣椒和生薑中。其他的泡菜包括namul,這是蒸的。還有jeon,這是一種煎餅,通常有開胃的配料,如土豆或蔥。
韓國人飲食文化最講究小量多樣,不管是窮是富,桌上也不會少於三個小菜。當然了,數量不等同於質量。紫蘇葉泡菜放一碟、蘿卜泡菜放一碟、煮豆子放一碟、紫菜放一碟,豆腐湯盛一碗,那也叫四菜一湯。
受西方飲食的影響,越來越多的韓國人已經開始接受西方早餐食品的概念。因此,很容易在便利店和餐館找到谷類食品、早餐糕點和西方人熟悉的漢堡,三明治等標准早餐。
街頭小販還出售香蕉味牛奶、香蕉玉米餅、甜米粉製成的Chapssal甜甜圈,以及韓式雞蛋烤餅,它類似於在玉米松餅上面加一個煮熟的雞蛋。
2、午餐
韓國家庭的午餐會吃米飯、泡菜和一些小菜,同樣是泡菜佔了大頭,午餐的泡菜種類更多,除了黃瓜白菜和蘿卜,還有青蔥、捲心菜、洋蔥和高麗菜等等。
小菜一般會煎魚、煎蛋或者是午餐肉等等。7個菜裡面基本上都是素的,乍一看還有特別豐盛的感覺,但是真的去吃就覺得口味太單調了。
韓國人和東北人的習慣也有相似之處,他們比較喜歡吃辣椒蘸醬,或者生菜包飯。韓國家庭里邊很喜歡自己做生魚片吃。
而且魚肉都切得比較碎,配菜有生菜葉、薄荷葉、泡菜、酸蘿卜。用葉子包著生魚片,蘸著和著蔥和蒜的辣醬吃。生魚片在夏天吃起來非常爽口。
午餐還有大醬湯,韓國大醬湯是韓國特色料理,韓式大醬湯有熱湯、涼湯兩種。大醬是韓國人最愛的調味料,大醬可用來做大醬湯。大醬是由黃豆經過特殊工藝加工而成,大醬的脂肪含量少,熱量低,用來做大醬湯多食易有飽腹感。
一般在外工作的韓國人午餐愛吃炸醬面,拉麵,石鍋拌飯,涼盆拌飯,紫菜包飯,海鮮餅,各種年糕製品為主力。
有人說韓國飲食清淡為主,這個我不太同意,因為韓國菜幾乎沒有不放辣椒的,而且炸醬面里的韓式春醬,拌飯必備的各種韓國辣醬,辛拉麵的調料等等口味都是很厚重的,不能講它清淡。
韓國飲食給人清淡口感的印象我感覺可能來源於泡菜的清爽口感有一定關系。最主要的可能是韓國料理里油很少,幾乎沒有炒菜。
你說炒年糕?對不起,炒年糕雖然名義上是炒,實際上是類似燉。炒年糕是不放油的,製作過程是先用香菇,一種魚干為主,佐以一眾提鮮吊味的材料熬出鮮味極濃的湯來。
這在炒鍋里加熱這個湯,調進各種醬料,然後下年糕和配料來炒,直到湯基本燒干,醬料包裹年糕段之後出鍋。
3、晚餐
晚餐韓國家庭比較常見的涼盤拌飯。就是人手一個涼盆,國內常見的白鋼大碗,先盛白米飯,然後按自己口味放點各種泡菜,生的青菜,生菜等,煮過的蔬菜,豆芽菜等。
煎過的肉絲,雞蛋什麼的,倒上各種韓式辣醬,咔咔一頓神拌。配個海帶清湯之類的。
晚餐,如果你去韓國人家做客,韓國的主婦告訴你晚上我們吃煎五花肉,或者說晚上我們吃醬湯。那麼請絕對的相信她。
晚上餐桌上一定是居中一個大煎鍋,生菜,五花肉和醬料齊備,四圈六到八個不同種類的泡菜。或者居中是很大一鍋的大醬湯,四周都是泡菜。
韓國人比較喜歡吃螃蟹,他們喜歡把蟹膏和熱乎乎的米飯一起吃。雖然晚餐的種類豐富多彩,但是都是用小碟裝起來,只有幾口的樣子。
因為韓國的肉類食物價格是非常昂貴的,韓國人最愛的五花肉雖然價格偏高,普通老百姓還是能夠吃得起的,但是如果在包裝上寫著國產2個字,那麼這個肉就特別貴了,因為韓國人對國產的東西有著天然的自豪感。
晚餐有些韓國人還愛吃狗肉,韓國確實是有吃狗肉的傳統的,但是現在韓國街邊上基本看不到狗肉館。
去吃狗肉沒有當地人指點幾乎很難找到,而且狗肉湯也不叫狗肉湯了,那個名字翻譯過來大概叫養生湯,保身湯這個樣子。
由於我自己家裡養過狗,我雖然很饞,但是還是不太忍心吃,所以韓國的狗肉味道做得怎麼樣我就不知道了。
F. 韓國和中國的一日三餐,網友相比較後發現了啥區別
韓國和中國的一日三餐,網友相比較後發現了啥區別?
韓國人晚餐其實和午餐沒有多大差別,湯+飯以及他們絕對離不開的泡菜,不過韓國人餐品都是種類多分量少,這跟我們的中國飲食習慣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另外韓國人吃泡麵平均量也是世界第一,泡麵的種類更是數不勝數。那麼你們晚上都喜歡吃什麼呢?對於中國人來說晚上的時候一般都是喝粥搭配菜,當然了,還有人選擇晚上吃面或者吃火鍋等食物。以上就是韓國和中國的一日三餐,網友相比較後發現了這些區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