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韓國為何歸還志願軍遺骸
因為早在2013年的時候,中國就已經和韓國達成協議,雙方按照協議規定,韓國要歸還中國志願軍遺骸,因此,在接下來的幾年當中,韓國陸續把境內的志願軍遺骸交還給中國。
因為每個人都知道,一旦選擇逃避戰爭,那麼自己的國家要再一次遭受戰爭的侵害。當時的新中國已經不能再承受戰爭的痛苦了,必須要把戰爭阻擋在國門之外。就在這樣的條件下,中國軍人選擇出國作戰,經過無數日夜奮斗和艱苦卓絕地斗爭,我們取得了戰爭的勝利,為以後的發展贏得了寶貴機遇。雖然在這場戰爭當中我們損失慘重,但為中國以後的發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貳』 怎麼確定在韓國挖掘出來的人體骨頭是中國軍人的
韓國送還中國的志願軍遺骸可能出錯?21日,韓國國防部發言人在記者會上確認,韓軍內部調查結果顯示,移交至中國的朝鮮戰爭中國人民志願軍遺骸有可能與朝鮮軍人的遺骸混淆了,或者是殘缺不全的遺骸。
「是嗎?」韓國駐華使館參贊林始興2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看上去對相關事件尚不了解。在與韓國國內溝通之後,他對記者說,「軍方是在對這種可能性進行調查,目前還沒有結論,質疑者也沒有提出確鑿證據」。林始興表示,檢查確定遺骸身份「應該很難」,據他了解,韓國軍方通過挖掘的服裝、物品加上其他科學方法、方式來予以確認。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韓國遺骸挖掘工作主要有四個步驟:首先是准備工作,包括分析歷史資料和參戰人員陳述,通過現場試驗挖掘確定挖掘范圍,並與土地所有者達成合作協議;接下來是挖掘和收集遺骸;第三步是進行身份確定,包括服裝、各種證明、科研人員肉眼辨識和DNA檢測等;第四階段是後續措施,屬於韓國軍人的安葬在首爾顯忠院或大田顯忠院,屬於聯合國軍的交由本國,屬於朝鮮人民軍和中國志願軍的則臨時處置。
2013年6月韓國總統朴槿惠訪華提出歸還中國志願軍遺骸後,位於京畿道坡州市積城面沓谷里山55號的「敵軍墓地」引起多方關注,這里安葬著1100多具在朝鮮戰爭中犧牲的中朝軍人遺骸。當年7月,《環球時報》記者曾到此采訪。公墓佔地6009平方米,分第一墓區和第二墓區。」第一墓區安葬的是朝鮮軍人遺骸,中國志願軍的遺骸安葬在第二墓區,那裡也有部分朝鮮人民軍的遺骸。整個墓地的設計坐南朝北,據說是讓這些客死他鄉的軍人們能夠向北回望自己的故鄉。據了解,墓地剛建成時非常簡陋,都是很小的墳頭,墓碑也是木製的,而且有段時間疏於管理,雜草叢生。2012年8月至12月,韓國國防部投入5億韓元整修。 摘自環球時報
『叄』 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是怎麼回事
01『肆』 為什麼韓國不一次性把中國志願軍都歸還了
為什麼韓國不一次性地把中國志願軍的遺骸全一性次歸還給我國?這裡面有很多的歷史和政治問題的存在,有一個逐步溝通到最後達成一致的過程。
根據以上的分析,我們就可以知道,其實韓國政府在最還中國志願國遺骸這件事上雖然有過遲疑和觀望,但是還是經過兩方人員的共同努力已經取得了比較大的進展,相信今後的工作會更加的順暢。不管怎麼說,我們都希望遠在他鄉的英烈們早日回家,這不僅是中國人民的期望,也是一切愛好和平的世界人民有共同期望,讓我們銘記戰爭給全世界人民帶來的重大創傷。珍惜我們現在來之不易的和平時期。
『伍』 志願軍烈士遺骸的歸還背景是怎樣的
半個多世紀前,上百萬中國軍人滿懷報國激情踏上抗美援朝戰場,有些人從此魂斷異國,埋骨他鄉。他們在韓國政府和中國政府高層攜手努力推動下,以一種特殊方式踏上回家的路。他們的遺骸,將在戰友、親人和故鄉人民的迎接下,下葬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2013年,中韓雙方本著友好協商、務實合作的精神,達成了將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歸還中國的協議。自2013年6月起,中韓雙方進行了坦誠會商。經過雙方相關部門多次磋商,最終確定交接相關事宜。2013年底,中韓雙方就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問題達成共識。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已完成起掘、乾燥、鑒別、遺骸遺物分類整理記錄及裝殮等工作。
2014年,韓國國防部發言人金珉奭表示,這是中韓雙邊關系的新里程碑,為推動東北亞地區和平作出良好表率。據韓國方面介紹,這些烈士都是在朝鮮戰爭期間戰斗最為激烈的江原道橫城、鐵原、洪川以及京畿道漣川、加平等地犧牲的。韓國國防部表示,如果在發掘韓國陣亡將士時發現新的志願軍烈士遺骸,韓方將按照相同的程序定期向中方歸還。
(5)韓國是如何分辨歸還中國志願軍遺骸擴展閱讀:
第七批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
2020年9月,中韓雙方已協商達成共識,韓方將於2020年9月27日向中方再次移交一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及相關遺物。在此以前,雙方將於2020年9月26日在韓國共同舉行裝殮儀式。
中韓雙方遵循人道主義原則,本著友好協商、務實合作的精神,從2014年至2019年已連續六年成功交接599位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今年是按照中韓雙方達成的共識實施的第七次交接。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中韓兩國有關部門一直保持溝通,開展抗疫及相關合作,克服疫情影響等實際困難推動此次交接工作順利實施。
今後在韓發掘出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韓國將繼續移交給中國,中韓有關部門將進一步加強烈士遺骸相關合作。
『陸』 為什麼韓國交還志願軍遺骸
為什麼韓國交還志願軍遺骸
為什麼韓國交還志願軍遺骸,世界不和平,只是我們有著強大的祖國在庇護著我們,戰爭時犧牲的戰士也要回家,韓國歸還遺骸目的不單純,但卻是好事,下面分享為什麼韓國交還志願軍遺骸。
因為早在2013年的時候,中國就已經和韓國達成協議,雙方按照協議規定,韓國要歸還中國志願軍遺骸,因此,在接下來的幾年當中,韓國陸續把境內的志願軍遺骸交還給中國。
回顧那場70年前的戰爭,自己不得不為中國軍人豎起大拇指,因為在70年前新中國剛剛成立武器,裝備還遠遠落後於世界上的發達國家,但是當祖國面臨侵犯的時候,無數的中國軍人毅然絕然地拿上武器奔赴朝鮮戰場,目的就是保家衛國。
在激烈的朝鮮戰場上浴血奮戰,譜寫了一曲曲盪氣回腸的英雄史詩。憑借頑強的戰斗意志和堅忍不拔的毅力,中國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勝利,為中國以後的幾十年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現在的中國已經全面強大起來,但是我們也不能忘記70年前曾經為國家和民族付出的人。如果沒有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浴血奮戰,可能我們今天依然還處在戰爭當中。
70年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義無反顧。踏上朝鮮戰場這樣的英雄壯舉,就算放到今天,也依然能讓人感到熱淚盈眶和豪情萬丈,每個人都知道戰爭,其實都非常殘酷,因為一旦發生戰爭就會有死亡中國軍人在面對如此殘酷的條件下依然沒有選擇退縮,在敵我雙方差距非常大的情況下,選擇了英勇亮劍這樣的一種精神,我認為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寶貴的精神。
當我們看到很多年輕人面對生活中的困難,選擇放棄時,自己內心也非常悲痛,因為在70年前有很多年輕人和我們一樣朝氣蓬勃,為了建設新中國,甘願付出自己的一腔熱血。但是戰爭的突然襲來,讓這群年輕人放下自己的夢想,穿上軍裝拿起武器奔向朝鮮戰場,他們雖然知道一旦奔赴前線,自然而然要面臨死亡,但每個人都選擇了戰爭,沒有去逃避戰爭。
因為每個人都知道,一旦選擇逃避戰爭,那麼自己的國家要再一次遭受戰爭的侵害。當時的新中國已經不能再承受戰爭的痛苦了,必須要把戰爭阻擋在國門之外。就在這樣的條件下,中國軍人選擇出國作戰,經過無數日夜奮斗和艱苦卓絕地斗爭,我們取得了戰爭的'勝利,為以後的發展贏得了寶貴機遇。雖然在這場戰爭當中我們損失慘重,但為中國以後的發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1、歸還志願軍遺骨是韓國自願提出的
事實上,韓國第一次將志願軍遺骨送還中國,是在1954年,也就是朝鮮戰爭結束後的第二年,獨立後的韓國就一次性交付了10000名志願軍遺骨,這也是目前韓國交還志願軍遺骨數量最大的一批,而且在第一批交付完成後,韓國就曾表示將會繼續對志願軍遺骸進行挖掘,並逐步歸還
當然,這里要說明一點,韓國並不是對志願軍遺骨有崇高的尊重,才不惜花費巨大代價挖掘,這裡面還有一位大哥,那就是在戰場上被我們打敗的美國,從一戰開始,美國就成立了一家機構名叫「戰俘與失蹤者辦公室」,主要的職責就是在世界范圍內尋找陣亡士兵的遺骸
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後,美國就要求韓國盡量尋找士兵遺骸,並送回本國,作為小弟,老大都發話了哪有不遵從的道理,所以從1954年,韓國就開始大力發掘士兵遺骸,不過在戰場上,我們的士兵與對手通常是混在一起的,所以找到後韓國也就做了個順水人情,送還給我們
2、條款和經費的限制
即便是戰爭,為了維護人性,也要有條款的存在,從二戰中的《日內瓦公約》到《朝鮮停火協議》,很多規定中都明確了士兵遺骸的處理方式,其中公認的條款就是,非敵對關系的士兵遺骸,在挖掘獲取後,應給予相應的尊重,可以經過兩國溝通後運送回國,若未及時溝通,當地機構也應建立公共陵園並長期維護,以方便逝世者的親人祭拜
在大哥的監督下,韓國自然會按照規則辦事,但這里有個問題,那就是韓國本身的面積非常狹小,即便挖掘到了志願軍遺骸也無力建造大型的陵園安放,所以交還給我們才是最符合條約和省錢的做法
3、交還遺骨對韓國有利無弊
無論是將遺骸交還給美國還是中國,韓國都是在向世界范圍傳遞善意,哪怕是我們,即便對韓國的民眾有很多不滿,但在歸還遺骨的操作上,誰也挑不出他們的毛病,這就是有利於形象的一面,甚至就算近幾年我們的關系非常緊張,但每到這個時刻,我們總會對他們的行為比較寬容
雖然有這些外在條件干擾,但在我個人來看,我們更希望烈士回國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國的英雄,要由國人來領回家供奉,別人,我們不放心」
2021年9月初,韓國交送回了第八批烈士遺骸,這些犧牲在國外70多年的英雄們,終於魂歸故土,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感動,還有愈演愈烈的愛國情懷,當一個國家的英雄回到故土的時候,整個民族都應為止沸騰
我們該如何評價朝鮮戰爭?
你很難想像,一群連武器、穿衣、飲食都不能正常保證的軍隊,會有勇氣對抗當時最強幾個國家的聯軍,更難想像的是,他們不僅敢打,而且還打贏了,一隻兔子拿著搬磚揍服了最強的幾個國家,從此世界上再也沒人敢對種花家大聲說話
朝鮮戰爭是我中華民族自鴉片戰爭和甲午海戰被打趴下後,第一次可以站出來,跟世界列強抗爭的戰爭,是名副其實的立國之戰
事實一:交還遺骸是韓國總統提議的
2013年6月,當時的韓國總統朴槿惠,在訪華的期間,主動向我方提出:韓國保存有360具中國志願軍的遺骸。
朴槿惠說,這些遺骸一直由韓國政府妥善保存,但是,中國遺屬似乎更期待他們回家。
朴槿惠的提議,很快得到了中方的欣然響應。
於是,後來在朴槿惠的安排下,韓國向我國交還志願軍遺骸。
並且,韓國有關部門依據歷史資料記錄的戰場地點,有意識地開展搜尋、發掘志願軍遺骸的工作。
事實二:此舉有利於韓國形象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韓國向中國交還志願軍遺骸,表面上是造福中國,實際上,也是在造福韓國自己。
也就是說,韓國交還志願軍遺骸的舉動,使韓國向亞洲各國乃至全世界,展現了韓國從容、體面、大度、不計前嫌、高大上的國家形象。
這種舉動,其實是行為人給他自己臉上貼金的。
利人,利己,不得不說,這其實是一招妙棋。
『柒』 韓軍怎樣挖掘志願軍遺骸 挖掘鑒別面臨諸多難題
據了解,遺骸鑒別包含四步驟
韓國國防部遺骸發掘鑒別工作主要分為4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調查和探測,包括根據戰史研究、附近居民和參展老兵的口述進行分析和鑒別;進行現場勘查驗證,識別是否為當年戰斗現場;確立年度挖掘計劃,並對挖掘部隊和人員進行相關培訓。
第二階段是發掘和收集,由專業人員採用挖掘文物的方式進行精密挖掘,對挖掘出的遺骨進行詳細記錄,對遺骨按照傳統方式放入由梧桐樹木材做的棺槨中;在發掘現場的部隊設立臨時靈堂,並進行悼念。
第三階段是確定身份,包括由工作人員憑借肉眼對遺骨的年齡、性別進行初步甄別,同時根據遺骨狀況和遺物情況初步辨別敵我;對於韓軍戰死者遺骨,使用專用車輛送往位於首爾的中央鑒識所,對於朝鮮人民軍和中國志願軍的遺骸則送往位於坡州的「朝鮮軍人、中國軍人墓地」臨時安葬,對每具遺骨都進行編號;進行法醫學分析,並動用尖端設備進行鑒別,包括根據遺骨分析戰死者的性別、年齡、人種、個人特徵等,利用3D掃描機、廣譜儀、牙齒X光分析儀等進行詳細分析;對遺骨採集DNA樣本,並對遺物進行附加詳細檢驗;對遺骨DNA與申報的戰死者遺屬DNA樣本進行對比,並確定具體的親屬關系;對於未能確定明確身份的遺骨,將放置在特定保管盒內長期保存。
第四階段是後續措施,包括對已明確身份的遺骸,將任命當年所屬部隊的師長作為通報官向家屬進行通報,並每年1-2次集中安葬於國立大田顯忠院;對於沒有辨明身份的戰死者遺骸,每年在國立顯忠院舉行一次紀念活動;對於「聯合國軍」戰死者遺骸,將通過與相關國家協商後通過「聯合國軍司令部停戰委員會」交還本國;對於朝鮮和中國志願軍的遺骨,通過位於板門店的停戰機構磋商交還日期,而移交之前將暫時安葬於「朝鮮軍人、中國軍人墓地」,該墓地距離三八線只有5公里。目前,埋葬在這里的志願軍遺骸已全部交還中國。
挖掘鑒別面臨諸多難題
今年韓國國防部遺骸發掘鑒識團的發掘任務已經確定,從今年4月開始至11月結束,發掘地點包括江原道、首爾市、京畿道、慶尚南道、慶尚北道、忠清北道、全羅南道、全羅北道等,其中靠近三八線的江原道和京畿道仍是挖掘重點。目前,韓國朝鮮戰爭軍人遺骸發掘工作仍面臨不少困難:首先,由於陣亡者死亡的確切消息不足,因此埋葬位置很難具體掌握。現在主要依靠當年老兵的回憶和當地居民的證詞加以判斷,但老兵們的年齡已經很大。其次,准確確定本人身份目前只能依靠DNA檢驗,這需要戰死者的家屬積極提供DNA樣本。第三,由於國土開發和建設等,很多當年的戰斗地形已經破壞,因此遺骸挖掘和鑒別工作可以說是在與時間賽跑。
之所以在韓國挖出的志願軍遺骸較少,韓國《朝鮮日報》此前的一篇報道可能講出了部分原因。據韓國史料記載,1951年4月,韓國軍隊6個師的19個團在該地區與中國志願軍的4個師展開激烈陣地爭奪戰。此役韓軍陣亡19人,失蹤1608人(實際上相當部分陣亡),損失慘重。當時中國志願軍在撤離時將本國士兵的遺體都帶走了,而韓軍部分士兵的遺體被丟棄在山坡上,後來被當地村民掩埋。
韓國國防部相關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其實大部分志願軍遺骨通過遺物用肉眼就可以辨別,遺物既可能是軍服、靴子、鋼盔、槍支、彈葯、挎包等軍用品,也可能是眼鏡、戒指、煙斗甚至家人照片等私人物品,這些都能從一個側面辨明身份。而對於一些難以辨認的遺骨,只能鑒定DNA。如果今後韓軍在發掘朝鮮戰爭陣亡者遺骸過程中再發現志願軍遺骸,將參考此次的程序,每年定期歸還中方。▲【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王剛】
『捌』 怎麼確定這些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
目前在韓國挖掘的戰死士兵的遺骸身份確定,首先是工作人員憑借肉眼對遺骨的年齡、性別進行初步甄別,同時根據遺骨狀況和遺物情況初步辨別敵我的。
『玖』 韓國為什麼向中方送還志願軍烈士遺骸
維持中韓關系,特別是因薩德問題矛盾激化的今天。
『拾』 志願軍遺骸怎麼回事
志願軍遺骸指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的戰斗中(1950年10月到1953年7月)中壯烈犧牲的志願軍戰士。其中由於作戰范圍橫貫南北朝鮮全境,死亡人數尤其巨大。在已經解密的資料中記載,中國在這次戰斗中派出志願軍100多萬人,抗美援越的戰斗中大概傷亡人員有30多萬人,其中大概有18萬人的志願軍戰士遺骸還留在異國他鄉。由於在戰役中志願軍戰士多次攻入現韓國境內作戰,因此有很多戰士將生命留在了現在的韓國。這也就是現在在韓國有大量中國志願軍戰士遺骸的根本原因。
志願軍遺骸的接收工作表示我們國家尊重歷史和那麼為了國家利益犧牲自己的先烈。同時我們也通過這種方式牢記戰爭給全世界人帶到的痛苦經歷。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此史為鑒、勵精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