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韓國資訊 > 韓國有哪些大的企業

韓國有哪些大的企業

發布時間:2022-09-04 05:16:03

❶ 韓國有五大財團還是十大都有哪幾大

韓國有四大財團,分別是三星集團、現代集團、LG集團、SK集團。原來是五大財團,其中大宇集團在1997亞洲金融危機中破產;剩下的四大財團是韓國政府重點扶植的。

韓國四大財團:

1、三星集團

三星集團創建於1938年,貿易業起家。主要系列公司有:三星物產株式會社、三星電子、三星重工業、第一毛織等。現任會長李健熙。三星集團的總資產額為170.4億美元,2003年實現銷售額101.7億美元,其中純利潤5.6億美元;2004年出口額突破500億美元,占韓國出口貿易總額的21%。

2、現代集團

現代集團始建於1946年,建築業起家。60年代後期開始發展重工業,1997年擁有62家子公司,經營范圍涉及建築、汽車、造船、鋼鐵、鐵道車輛、海運、金融、貿易等多個領域,職工總數、資產額和銷售額曾雄踞韓國財團企業之首,在世界500強企業(美國企業除外)中,位居50位左右。

3、LG集團

LG集團創建於1947年,化工產業起家。現擁有37家系列公司,國內工廠有40多家,國內研發機構70餘家,職工總數為7萬多名;在海外設有法人130多家,分公司120多家,研發機構10餘家,海外職工總數為5.5萬名。集團公司2004年總銷售額達82萬億韓元,實現純利潤4萬億韓元。

4、SK集團

SK創建於1953年,紡織業起家。經營主要集中於能源與化學、電信、物流、金融等四大行業。截至2004年,SK的資產總額為52.4萬億韓元,當年銷售額為56.4189億韓元,實現純利潤4.6萬億韓元;擁有職工約25000人,人均銷售額達22.4萬韓元。

(1)韓國有哪些大的企業擴展閱讀:

財團和其他形式的法人相比,有著明顯的特點,主要有:

1、實力強

財團的實力和穩定性增強,行業色彩日益淡薄。一方面,財團所控制的資本十分巨大;另一方面,財團所控制的部門也日益增多,遍及重工業、輕工業、傳統工業、新興工業、生產部門、流通部門等。

2、控制力強

財團對國家的控制和利用增強。各大財團的巨頭親自出馬擔任國家首腦和政府部門要職,出面組織各種民間機構,對政府施加影響和壓力,以控制國家機器。

3、家族色彩

財團的家族色彩淡化。各財團之間相互滲透和融合,使一些財團由戰前的單個家族控制變為多家族控制,很多財團雖保持原來的家族名稱,但實際已由幾個甚至更多的家族所支配,財團的資本進一步社會化了。

❷ 韓國三大企業分別是哪三個

韓國三大企業分別是:LG集團 、三星集團 、現代集團。

韓國LG集團於1947年成立於韓國首爾,位於首爾市永登浦區汝矣島洞20號。是領導世界產業發展的國際性企業集團。LG集團目前在171個國家與地區建立了300多家海外辦事機構。事業領域覆蓋化學能源、電子電器、通訊與服務等領域。

三星集團是韓國第一大企業,同時也是一家大型跨國企業集團,為三井住友(三井財團)的子公司。三星集團包括眾多的國際下屬企業,旗下子公司有:三星電子、三星物產、三星航空、三星人壽保險等等,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等眾多領域。

現代集團曾是韓國5大財團之一,世界五百強排名36名。創始人鄭周永從1946年至1951年期間先後創建了現代汽車、現代土建、現代建設等公司,70年代又建立了現代重工業公司,從而使現代集團成為以建築、造船、汽車行業為主,兼營鋼鐵、機械、貿易、運輸、水泥生產、冶金、金融、電子工業等幾十個行業的綜合性企業集團。

❸ 韓國最大的紡織企業

韓國大一纖維紡織有限公司。
韓國紡織業生產和市場紡織業是韓國製造支柱產業之一,在經濟發展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韓國作為亞洲發達國家之一,經濟發展迅速,開發前景廣闊。上世紀60年代,韓國紡織業以其低成本優勢快速發展滿足內需,從1955年開始,韓國紡織服裝業開始出口,有力地推動了韓國的經濟。在二十世紀70年代初期,出口額達到全國出口總額的40%,一度引領著韓國經濟增長。

❹ 為什麼只有5000多萬人口的韓國,卻能誕生16家世界500強企業

韓國在電子、 汽車 、金屬等傳統製造業上表現出了很強優勢,但在金融、通信、食品、流通等服務業領域和宇宙航空、防衛、醫葯等尖端產業領域,韓國卻沒有一家企業躋身500強名單。

分別為:

1 三星電子 (12名)電子

2 現代 汽車 (68名) 汽車

3 SK集團(84)煉油

4 LG電子(178)電子

5 韓國浦項制鐵公司(184)金屬

6 韓國電力公司(188)電力

7 起亞 汽車 (219) 汽車

8 韓華集團(244) 保險

9 現代摩比斯公司(380)

10 三星人壽保險 (421)保險

11 GS加德士(438) 煉油

12 SK海力士公司(442)半導體

13 三星C&T公司(458)貿易

14 KB金融集團 (471)金融

15 LG DISPLAY公司(483)電子

可是我們看看日本,人口只是韓國的兩倍而已,500強公司就佔到了51家,可以說比韓國更厲害。韓國的500強中雖然數量有15家,但是排名前100的只有三家,而中國則達到20家左右。我們可以看到,韓國在行業方面具有集中性,比方說電子、 汽車 、金融是韓國500強的三大支柱。

韓國發展早期是藉助了西方國家的產業轉移的西風,後來則藉助了中國崛起的東風,兩股東西風都被韓國趕上了,自然也就發展的比較好了。

從條件上來說,靠近日本和中國,口岸多,有天然的條件。

從文化上來說,是傳統的儒家文化圈,具有文化上的便利。

從時間節點上來說,又早於中國這個最大的經濟體,具有先發優勢;

從國際格局上來說,受到日本和美國的戰略支援和配合。

韓國是一個小國家,國土面積只有10.021萬平方公里,但人口密度很大,不到德國的1/3,不到英國的一般,可是工業實力非常強大,以國內GDP1.53萬億美元。

韓國經濟發展可用一句高速來形容。1953年韓國人均GDP66美元,中國54美元,兩國都是窮得叮當響,差距不大。而到了2017年韓國人均GDP飆升到了2.97萬美元,已經是名副其實的發達國家。而中國雖然增速也很快,達到8827美元,

韓國經濟發展走的是扶植大集團的發展思路,而不是發展一些中小企業。目的就是傾國家之力,打造有競爭力的韓國工業,因為韓國周圍大國林立,危機感很大。因此韓國國家不大,可是擁有10多家超級跨國集團公司。最大的就是三星,接著就是現代、SK、LG和樂天,斗山、韓進、錦湖韓亞、浦項制鐵和韓華。

像三星集團橫跨手機、半導體晶元、面板、造船、軍工、化工、地產、金融、人們對三星的電子產品津津樂道,想不到的是世界上知名的地標級高樓,吉隆坡雙子塔,台北101,還有最高的迪拜哈利法塔都是三星地產建的。其產值是韓國GDP D的25%.想想都是可怕的,一家企業占據一個國家GDP的1/4.

三星的崛起與政府資源的配置有極大關系,美朝戰爭結束以後,形成了三八分界線,美國大力扶持韓國,開始大規模軍事經濟援助。韓國政府勒緊褲腰帶,把美國援助的20多億美元物質賣掉,把賣物質的錢用於發展國內的工業,以貸款和投資的方式向大型企業集團進行資源傾斜,三星等超級集團與政府有密切往來,近水樓台先得月,獲得了發展的先機,這種發展模式與我國的紅頂商人是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開放之初,我國不少紅頂商人官商不分,也是迎來快速發展。韓國也不例外,在政府扶持下,成為超級壟斷集團。

就是現在,韓國的一些大集團也與政府高官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像三星就與下台的前總統存在很多的扯不清理還亂的關系。

(漂亮的韓國空姐)

韓國是二戰以來全球少數幾個由貧窮國家成功轉型為發達經濟體的國家。這樣的國家或地區不超過10個。2017年韓國GDP達到1.53萬億美元,排名全球第12位。2018年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中,有16家韓國企業入圍。其中包括了知名的三星電子、現代 汽車 、起亞 汽車 、浦項制鐵、LG等企業。

別看16家世界500強企業,看起來並不算多。是放在國際上,對比韓國還確實真厲害。有很多GDP超過韓國的國家,比如印度、巴西、俄羅斯還沒有韓國的世界500強企業多。

一個面積只有10萬,人口5000萬的小國家,為什麼能取得如此大的經濟成就?他的經濟是怎麼實現起飛的?如何從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成功轉型為發達的工業國?韓國學者宋丙洛寫過一本書叫做《韓國經濟的崛起》,或許他能解開我們的疑惑。

首先,相對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為韓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前提。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朝鮮王朝內部便一直處於動盪不安的局面。1912年日韓合並,但戰爭對梅並沒有結束。日本以朝鮮半島作為戰爭涵養基地,極大程度的掠奪了朝鮮半島發展的經濟資源,一直到二戰結束。朝鮮戰爭結束後,朝鮮半島才迎來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

第二,韓國選對了一條經濟發展道路,就是出口導向型經濟戰略。出口導向型經濟戰略是亞洲很多國家和地區從落後成為富裕的這個關鍵。亞洲四小龍基本都是採用這個經濟戰略。我國大陸經濟崛起,和出口導向型經濟戰略也有很大的關系。韓國對出口都特別依賴,2018年韓國出口額超過6000億美元,占其GDP的比重接近40%。韓國很多大型企業有一半的營收都來自海外。

第三,韓國政府大力推動經濟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從朴正熙時代開始,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資源搞經濟建設,韓國新村運動就是從那個時代開始的。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拉動國內鋼鐵、建材、化工產業的發展,同時也為日後的經濟起飛做了鋪墊。

根據《財富》公布的2018年世界五百強企業,韓國有16家企業上榜,這16家企業如下。其中三星電子的營收達到2119.4億美元,是韓國實力最強的五百強企業。

相對中國的120家企業來說,韓國的五百強企業數量確實說不上多,但是放眼全球,韓國五百強企業的數量只比美國、中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這六個國家少。韓國國土面積只有10萬平方公里左右,人口5000多萬,能夠誕生16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確實非常了不起。

韓國是二戰以來世界上少有的幾個由貧困國家成功發展成為發達國家之一。其實世界上發達國家有二三十個,但是人口超過5000萬的發達國家只有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和韓國,這幾個發達國家五百強企業數量都達到14家以上,位居世界前十。從這方面來看,似乎還是有一些規律可尋。

韓國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產業,經濟迎來了騰飛。在八十年代就與我國的香港、台灣以及東南亞的新加坡並稱為「亞洲四小龍」,其實,除了韓國,亞洲四小龍其它成員的五百強也不少,我國台灣有9家,香港有7家,新加坡也有3家。

2017年韓國GDP達到了1.53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12,經濟實力不弱。不過韓國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它的幾大財團,這方面韓國和日本有點像。目前韓國有五大財團,分別是三星、現代、LG、SK和樂天,韓國的16家世界五百強企業,有11家是這幾大財團的旗下企業。我們以三星為例,從上面圖片紅色方框的韓國三家世界五百強企業——三星電子、三星人壽保險、三星物產,都是三星集團旗下企業,據說三星集團貢獻了韓國GDP的1/5以上。

韓國不過5000萬人口,卻能誕生15家世界500強企業,這和韓國的舉國體制有關。因為韓國的國體(人口、面積、資源)比較小,所以為了獲得比較優勢,韓國必須扶植大企業,整個韓國由四家大財團和八家超級企業組成,領頭的三星甚至占韓國經濟總量的20%以上。

沒有政府的強力支持,是不可能出現這樣的現象的。

其次是由於美國的扶持,由於美國獲得韓國的軍事指揮權,所以韓國可以一心一意發展經濟。為了遏制中國、俄羅斯和朝鮮,美國也大力扶植韓國的發展,為韓國經濟騰飛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目前強大起來的韓國,也不甘心於歷任總統任人擺布成為階下囚的命運,開始和美國爭奪軍事指揮權,美國則要求韓國大幅駐韓美國的費用。

第三是因為韓國政府抓住了機遇,第一次產業轉移,韓國抓住機遇承接歐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與香港、台灣、新加坡並稱為「亞洲四小龍」;在此基礎上,韓國先於三者一步,開始專業升級,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目前韓國的三星在手機、半導體、存儲器等領域世界領先,其造船業和 汽車 產業在全世界也有很大的優勢。同時韓國還大力發展 娛樂 業,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最典型的就是亞洲金融危機和端午節等申遺),韓國的韓流、日本的漫畫、中國的玄幻,被並列為亞洲三大文化產品,強大的文化軟實力為韓國經濟保駕護航。

實際上,一個國家的經濟發達程度,與人口的多寡,面積的寬廣程度,沒有直接聯系,俄羅斯的面積1700多萬平方公里,是韓國的170倍,但是GDP卻沒有韓國高。奈及利亞擁有1.8億人口,是韓國的3倍,但是GDP總量卻不足三十分之一。

那麼韓國為什麼會誕生16家世界500強呢?這就要從「 漢江傳奇 」說起!

二戰結束後,韓國還處於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經濟發展十分落後,1961年的韓國,當時的人均GDP只有100美元。後來韓國發生了軍事政變,朴正熙上台,在農業和工業上進行改革,再加上得到美國的援助,韓國用40年時間,將首爾從一個農村變成了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同時韓國開始轉型成為一個外向型經濟國家,出口行業成為韓國的主導產業,這40年間,韓國逐漸形成了電子產業、 汽車 產業、重工業、零售等產業,同時走出了破局代表的三星、現代、LG、起亞等世界500強企業。

所以,韓國的崛起,誕生了16家世界500強,最根本有三個原因:

1:經濟改革與轉型

2:發展外向型經濟

3:美國的援助

韓國和日本一樣,很多資產都在海外,曾幾何時,韓國把樂天超市開到了中國各地,韓國的 娛樂 明星遍布中國,韓國的整容技術在中國市場最吃香。韓國的 美食 ,在中國也很受歡迎。

中國人慢慢對韓國的產品和服務產生了一種崇拜感,前些年的「韓流」確實讓大家都「感冒」了。

綜合來看,韓國的經濟強大,最主要還是自身的高 科技 、高技術含量的產業發達,同時就是積極擴展海外市場,把產品賣到全球各地,把鈔票賺回家,所以,韓國走出了眾多優秀的企業,分別是:三星電子、現代 汽車 、LG、浦項制鐵公司、起亞 汽車 、現代重工、韓華集團、SK集團、現代摩比斯公司、樂天百貨、 LG DISPLAY公司、 GS加德士、三星人壽保險、韓國天然氣公司等世界五百強企業。

韓國是少有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人口5000萬,但是gdp總量排名世界前列,有許多世界500強企業,許多公司是全世界人民耳熟能詳,產品也滲透到全世界人民的生產生活中,而且韓國不僅僅只是經濟發達,軟實力同樣不俗,韓國文化輸出非常成功,尤其是影視文化影響很大,

韓國的成功是因為韓國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

韓國在朝鮮戰爭之後,獲得了美國的重點支持,韓國因此可以既實行市場化,又實行產業保護,當國家產業弱小的時候進行政府扶持和保護,當產業強大後又逐漸開放,這使得韓國企業的成長環境非常優越,既有適當的保護,同時又參與國際競爭,適當的保護有利於初期成長,市場化有利於企業發展壯大,迴避了過度保護造成的依賴性和缺乏競爭力,

韓國地處朝鮮半島南部,三面環海,交通便利,非常有利於經濟發展,與幾個經濟大國日本,中國,美國,歐盟等聯系非常方便,同時與原料能源出口國同樣聯系方便,韓國的地理位置換成任何國家發展都不會差,

韓國人民工作勤奮,國民凝聚力非常高,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韓國經濟遭受重創,面臨巨額國際債務,韓國甚至出現家庭主婦捐首飾支持政府還債,這些行為會給國際 社會 留下極佳的印象,對韓國充滿信心,而信心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的因素,

其實東亞地區只要碰到合適的機會發展都不差,韓國只是其中之一,

上世紀五十年代,朝鮮戰爭結束,韓國在美國的幫助下建國,由此成為半獨立的資本主義國家。

面對一窮二白的面貌,韓國舉步維艱,為讓韓國這個盟友渡過難關,以便對其北方鄰國構成挑戰,美國施以援手,給予物質、技術及資金等多方面援助,使得韓國逐步由落後的農業國變成一個欣欣向榮的工業化國家。

在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型及資本技術型演變過程中,韓國領導層認為,要想使國家達到像西歐那樣富裕發達的程度,必須大力發展壟斷性行業企業,做大做強企業集團發展實力,以此推動國家整體經濟邁上高水平。

基於這樣的設想,從朴槿惠父親朴正熙起,就大力扶持財閥企業集團,諸如三星、現代、LG、浦項制鐵等十餘家大型跨國企業集團,由此推動了韓國經濟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也帶動了國內相關產業行業的突飛猛進的發展。於是「漢江奇跡」橫空出世。

就拿三星而言,前總統朴槿惠就曾直言,三星集團這些國際知名企業集團都是韓國國民的衣食父母,足見這些財閥集團的實力和財勢。有人甚至將大韓民國稱之為三星共和國,這是不無道理的。因為三星企業集團的經濟產值在整個韓國GDP中竟然占據25%的份額,涉及房地產、通訊、造船、化工、金融等多個領域。

三星是如此,其他大型企業集團當然也是跨行業跨領域,在多方面卓有建樹。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政府的政策傾斜。為什麼三星太子李在鎔犯法能夠赦免,而朴槿惠不能,就在於三星這類大企業在國家中的舉足輕重的地位,不能倒。

然而,有利有弊,韓國5000多萬人口擁有世界500強企業十多家,這些大企業大集團富可敵國,一定程度上對國家政權構成了挑戰,如果哪位總統不按照財閥的要求行事,可能離下台也就不遠了。

韓國非常小,國土面積只有10萬平方公里,但是韓國gdp增長太快了,1953年gdp是66美元,現在已經高達2.97萬美元,我國現在是8800美元,韓國gdp是我國的三倍。

韓國在企業發展上就是國家之力扶植大公司,提升大公司的競爭力,所以韓國擁有16家超級跨國集團公司。因為韓國資源少,國家只能花大力氣扶植大公司,獲得快速發展。

其中韓國最大的公司是三星,很多人把韓國稱之為三星城。其次是現代、SK、LG和樂天,斗山、韓進、韓華、錦湖韓亞、浦項制鐵等公司。

韓國企業另一個特點是的企業和國家利益交換和糾葛,國家介入企業,企業控制國家,比如選擇元首等都是和企業強相關的,特別是三星對政府官員可以說是極大的決定權。這也是為什麼三星一直屹立不倒。

三星公司的產值是韓國GDP的25%,牢牢控制了韓國經濟發展。

❺ 上海的韓國企業有那些

韓國衣戀時裝(上海)有限公司韓國大隆企業上海分社韓國鮮京企業株式會社上海代表處韓國日向集團三星集團LG集團SK集團韓國維娜化妝品公司韓進海運(中國)有限公司新世界股份(就是E-MART)上海錦湖日麗有限公司(廠)三星火災、韓亞航空、大韓航空等一類的辦事處SK國際貿易、三星貿易、樂金產電、中技-鮮京之類的貿易公司、韓華商業設備(上海)有限公司等。
據統計,截至2019年10月,閔行區有韓國企業762家,佔全區外資企業總數的10.5%;今年1-10月,累計投資總額17.8億美元;主要集中在零售和批發業、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行業。在這里,匯聚了一大批優秀的韓國企業,如:衣戀時裝(上海)有限公司、現代機器人(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樂扣樂扣貿易有限公司等,為推動閔行區域經濟發展不斷增添新動力。
為積極承接進博會溢出效應,促進韓中兩國企業間的經貿交流與合作,閔行區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韓國貿易投資對接會,參與本次對接會的韓國企業近100家。這是繼2018年韓洽會成功舉辦後,閔行區與韓國企業深入交流的又一次重要活動。

數據統計,韓國企業在首屆進博會上的參展面積6409平方米,現場達成采購成交金額總計23.8億美元,成果頗豐,意義重大。而2019年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繼續為韓國企業來華投資打開開放的大門。

會上,閔行和韓國雙方代表就各自的發展情況、投資環境做了推介,希望雙方圍繞各自需求,發揮各自優勢,積極尋求切入點,探索新型合作模式,協同創新、互利共贏,為雙方未來合作更加積極、平穩向前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韓國貿易協會會長沈_碩表示,本次對接會為閔行與韓國企業間的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韓國貿易協會期待在本次座談會上雙方集思廣益,商討對策,為發掘經濟增長新動力創造條件、提供可能。

❻ 韓國有那些著名的企業啊

2005年排名:
55
Samsung
Electronics
三星電子
98
Hyundai
Motor
現代汽車
103
Hyundai
現代
105
Samsung
三星
123
SK
鮮京
222
Samsung
Life
Insurance
三星人壽保險
244
LG
Electronics
樂喜金星電子
300
Korea
Electric
Power
韓國電力
362
SK
Global
鮮京全球

❼ 韓國有哪些大財團

韓國有四個財團,第一大財團是三星,三星大家都比較熟悉了,作為韓國第一大財團,旗下關系企業70多家,三星有20多種產品世界市場佔用率居全球之首,目前擁有三家世界500強,分別是三星電子(第12),三星人壽保險(第421),三星物產(第458)。可以說,韓國人從出生到死亡,都離不開三星。

LG

四大財團擁有的世界500強企業達10家,並且各自都有2-3家世界500強,所以強者恆強,這些大企業利用各自的優勢,不斷開拓新的業務領域,逐漸壟斷了韓國大部分的經濟領域,過去這些企業對韓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❽ 韓國有什麼支柱產業想知道大概的基本情況

三星集團是韓國最大的企業集團,包括26個下屬公司及若干其他法人機構,在近7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近300個法人及辦事處,員工總數19.6萬人,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等眾多領域。
集團旗下3家企業進入美國《財富》雜志2006年世界500強行列,2003年三星集團營業額約965億美元,品牌價值高達108.5億美元,在世界百大品牌中排名第 25位,連續兩年成為成長最快的品牌。集團旗下的旗艦公司 -- 三星電子在2003年《商業周刊》IT百強中排名第三,日益成為行業領跑者,其影響力已經超越了很多業內傳統巨頭。
三星有近20種產品世界市場佔有率居全球企業之首,在國際市場上彰顯出雄厚實力。以三星電子為例,該公司在美國工業設計協會年度工業設計獎 (Instrial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簡稱IDEA)的評選中獲得諸多獎項,連續數年成為獲獎最多的公司。這些證明三星的設計能力已經達到了世界級水平。2003年三星在美國取得的專利高達1313項,在世界所有企業中排名第九。

韓國三星集團是一個具有六十年歷史,集電子、機械、化工、金融及貿易服務為一體的集團。三星集團是韓國的特大型集團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
三星集團目前約有26.7萬名員工,分布在世界66個國家。三星集團1997年營業額為961億美元。其中電子行業263億美元(27.4%)、機械行業63億美元(6.5%)、化工行業21億美元(2.2%)、金融業262億美元(27.2%)、貿易及其它行業352億美元(36.7%)。

三星電子
在世界上最有名的100個商標的列表中,三星電子是唯一的一個韓國商標,是韓國民族工業的象徵。

三星電子的主要經營項目有五項:通訊(手機和網路)、數字式用具、數字式媒介、液晶顯示器和半導體。
其經營范圍有電子、化工、造船、造紙、製糖、紡織、通信、飛機、金融、保險、建築、旅遊、醫療、汽車、媒體等諸多領域。
目前共有62個子公司,其中三家是全球500強企業,總資產高達1070億美元。2004年三星出口總額(592億美元)占韓國出口總額(2720億美)的20.7%。員工平均年薪高達7130萬韓圜(約台幣209萬),集全國最好的人才於一身。三星在全球市場舉足輕重,是韓國的驕傲。

二、SK集團,
由1953 年地方的一個小織物工廠開始發展,一直到今天成為了韓國經濟生長的命脈 。

涉及領域:
石油化纖領域 ,
參與世界各地的石油開發事業,目前已經參與了11個國家的16個油田的開發;

信息通信領域,
1996年,SK世界首次成功的將CDMA方式的數據行動電話推向市場,使韓國躋身於通信強國的行列。2004 年成功的發射了 DMB 衛星, 將利用衛星的多媒體服務推向市場,開創了無論何時 ,何地都可以全面利用信息的「無處不在」時代。

地位,規模水平:
韓國第三大跨國企業,主要以能源化工、信息通信為兩大支柱產業,旗下有兩家公司進入全球五百強行列。目前, SK 及其附屬機構在全球擁有 30,000 多名員工、 124 個辦事處和子公司。 2005 年,SK 集團銷售額達到592億美元,其人均動生產率是韓國國內最高水平。半導體、造船、汽車、家電和石油化工是韓國的五大傳統支柱產業 正在發展新興的五大產業,即信息、游戲、納米技術、生物及光產業。

❾ 韓國有哪些大公司,不要說娛樂公司!!

1.三星集團
2.現代汽車集團
3.SK集團
4.LG集團
5.樂天集團
6.現代重工業集團
7.GS集團
8.韓進集團
9.韓華集團
10.斗山集團
11.錦湖韓亞集團
12.STX集團
13.LS集團
14.CJ集團
15.新世界集團
16.東部集團
17.現代集團
18.大林集團
19.富榮集團
20.KCC集團
21.東國制鋼集團
22.曉星集團
23.OCI公司
24.現代百貨集團
25.韓進重工業集團
26.熊津集團
27.可隆集團
28.永豐集團
29.現代產業開發集團
30.東洋集團

閱讀全文

與韓國有哪些大的企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38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1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90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3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8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51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9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45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0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4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3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44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975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99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5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7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1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3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