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韓國公洲在哪裡啊現在的地名叫什麼那邊好象有個學校是怎麼樣的
公州市(공주시),舊稱熊津、熊川。位於韓國忠清南道中央。是百濟的古都。面積940.18平方公里、人口141,472人。
地理:
公州市位於首都漢城以南150公里,與扶余郡佔有錦江中、下游。由於黃海水位的差異,有時可以沿錦江航行至公州。市的南部是雞龍山國立公園,西北部與燕岐郡相接。公州市是忠清南道道廳所在地大田廣域市的衛星城市。韓國計劃於2030年把行政首都遷移至本市。
歷史:
475年 - 百濟文周王由漢城遷都至熊津(公州)
538年 - 百濟聖王遷都扶余
686年 - 新羅統一、熊津州設置都督府
757年 - 改稱熊川
940年 - 高麗太祖改稱公州、設置都督府
983年 - 升格公州府
1896年 - 忠清道南北分割, 忠清南道監営(相當於道廳)所在地
1931年 - 升格公州邑(町)
1932年 - 忠清南道道廳移轉大田邑
1971年 - 武寧王陵發掘
1986年 - 升格公州邑、市
1995年 - 公州市、公州郡統合
2004年 - 韓國通過未來將行政首都移至燕岐・公州地區。
行政:
市長
吳英姬, 韓國少有的女性市長
教育:
國立公州大學
國立公州教育大學
公州映像情報専門大學
友好都市:
日本滋賀県守山市
日本熊本県菊水町
旅遊:
雞龍山國立公園:
1968年12月31日指定為國立公園的雞龍山以公州市、大田、雞龍市、論山市分界, 忠南地方第一名山,作為車嶺山脈與蘆嶺山脈之間形成的山地,因為山脊很像戴雞 冠的龍就稱做雞龍,風水地理上也是名山,與民間信仰有密切關系的神靈之山。
雞龍山為我國名山,祭大祀的地方,主峰的上峰(天皇峰845.1m)乃至連天峰(738.7m)、 三佛峰(750m)、文筆峰(796m)以及觀音峰、道德峰、神仙峰等大小峰連接著。這些 山峰之間有7個溪谷與3個瀑布,更為佳境,山谷位置東鶴寺、甲寺、新元寺等悠久 的寺廟。 在春天,東鶴寺進口的櫻花隧洞,在夏天,東鶴寺山谷的深綠,在秋天,甲寺和龍 門瀑布周圍的楓樹,在冬天,三佛峰和自然形成的雪景非常美麗。
② 首爾面積相當於中國哪個城市
首爾面積相當於中國的浙江省。韓國的總面積為99000平方公里,我國江蘇省面積為102600平方公里,浙江省面積為101800平方公里,重慶市面積為82000平方公里,浙江最接近。
首爾(Seoul),全稱首爾特別市(서울특별시、서울特別市),韓國首都,國際化大都市,韓國第一大城市,韓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首爾市內的南山位於市中心,高度為270米,山頂建有高達240米的首爾塔。首爾在漢江的下游,距離朝鮮半島西海岸只有30公里。漢江自東向西緩緩流過,水面寬400到1000米左右。城市沿著平緩的河谷迤邐鋪展,自然地分為南北兩個區域。在城市的四周,圍繞著海拔500米左右的低山和丘陵,如列城郭,起到天然的護衛作用。
③ 首爾相當於中國哪個城市大小
首爾相當於中國的大連市的面積大小,首爾是韓國的首都,面積600多平方公里。韓國的總面積為99000平方公里,我國江蘇省面積為102600平方公里,浙江省面積為101800平方公里,重慶市面積為82000平方公里,浙江最接近韓國國土面積。
首爾地域概況
首爾是韓國最大的城市,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前稱漢城,2005年1月19日正式在國際上改稱首爾,是韓國的首都和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
這里是韓流之都,可以在大街小巷尋覓韓劇場景,有可能在不經意的角落間與偶像相遇。這里是購物之城,物美價廉的韓國彩妝,全線齊全的國際大牌,還有時尚感十足的韓流服飾,是所有女性夢寐以求的血拚之都。除了體驗最摩登的現代生活,瘋狂購物以外,還可以見到這里古老的一面。
④ 韓國的首都是哪裡
名稱 原稱漢城* 韓文為�1�9�3�5 韓文�1�9�3�5�5�8�1�7�2�7 簡稱 �1�9�3�5 韓漢文 �1�9�3�5特別市 羅馬字 Seoul Teukbyeolsi 有關改名的趣聞 香港有兩首粵語流行曲以這次改名事件為題材,分別為周國賢的《漢城沉沒了》及李克勤的《情非首爾》。兩首歌都借用這次改名事件來比喻世上沒有永世不變的愛情。 相關數據 面積605.33平方千米(234 sq mi) 人口(2006年) 10,356,000(都市圈:二千三百萬) 人口密度 17,108/平方千米 (44,310/sq mi) 政府 首爾(漢城)特別市政府 市長 吳世勛 行政區 25區 位置126°58』E 37°33』N 全年平均氣溫13°C 象徵 市花:連翹 市鳥:喜鵲 市樹:銀杏 地理位置 [編輯本段] 韓國首都漢城(韓式漢語稱為首爾,Seoul,「首都」的意思)是韓國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也是全國陸、海、空交通樞紐。位於朝鮮半島中部、地處盆地,漢江迂迴穿城而過,距半島西海岸約30公里,距東海岸約185公里,北距朝鮮平壤約260公里。全市南北最長處為30.3公里,東西最長處為36.78公里,總面積605.5平方公里。 漢城(首爾)全市被海拔500米左右的山和丘陵所環繞,市區的40%是山地和河流。整座城市北部地勢較高。北漢山、道峰山、鷹峰構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東北部有水落山、龍馬峰,南部有官岳山、三聖山、牛眠山等,東南部和西部是百米左右的丘陵,形成了首爾的外廓。城市的西南部為金浦平原。城中部由北嶽山、仁旺山、鞍山等環繞成內廓,中間形成盆地。 韓國第一大江──漢江自東向西穿城而過,把首爾分為南、北兩部分,流經市區的河流長度約41.5公里,寬度為400~1000米,水深達6~10米。江中由沖積而形成的兩個島嶼──汝矣島(約7平方公里)和蠶島 行政區劃 [編輯本段] 首爾特別市由25個區(�7�9)、15,267個洞(�9�4)組成。「洞」相當於中文的「村」。這一萬五千多個洞,又由112,734個「番地」(�0�7�3�1)所組成。 有首爾地鐵作為大眾交通工具聯系這些地區。 首爾的二十五個區的名稱分別詳列如下:(以韓語次序排列) 韓語區名 漢字區名 英文拼音 �7�6�8�7�7�9 江南區 Gangnam-gu �7�6�9�4�7�9 江東區 Gangdong-gu �7�6�1�6�7�9 江北區 Gangbuk-gu �7�6�1�9�7�9 江西區 Gangseo-gu �7�1�2�4�7�9 冠岳區 Gwanak-gu �7�8�3�5�7�9 廣津區 Gwangjin-gu �7�9�0�9�7�9 九老區 Guro-gu �8�5�4�3�7�9 衿川區 Geumcheon-gu �8�5�3�9�7�9 蘆原區 Nowon-gu �9�3�1�6�7�9 道峰區 Dobong-gu �9�4�9�7�0�1�7�9 東大門區 Dongdaemun-gu �9�4�3�2�7�9 銅雀區 Dongjak-gu �0�3�5�5�7�9 麻浦區 Mapo-gu �1�9�9�7�0�1�7�9 西大門區 Seodaemun-gu �1�9�4�1�7�9 瑞草區 Seocho-gu �1�0�9�4�7�9 城東區 Seongdong-gu �1�0�1�6�7�9 城北區 Seongbuk-gu �2�2�5�1�7�9 松坡區 Songpa-gu �2�0�4�3�7�9 陽川區 Yangcheon-gu �2�2�9�4�5�5�7�9 永登浦區 Yeongdeungpo-gu �3�0�1�1�7�9 龍山區 Yongsan-gu �3�1�5�0�7�9 恩平區 Eunpyeong-gu �3�6�0�9�7�9 鍾路區 Jongno-gu �3�6�7�9 中區 Jung-gu �3�6�9�6�7�9 中浪區 Jungnang-gu 居住人口 [編輯本段] 10,373,234人(2000年12月末)。其中男性5,166,605人,女性5,144,709人。居留的外國人為61,920人,以中國人、美國人及日本人為主。 10,277,000(2003年) 10,356,000(2006年) 自然氣候 [編輯本段] 漢城(首爾)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1.8度,四季分明。春、秋季節少雨,氣候溫和。夏季受季風影響,高溫多雨。冬季比同緯度其他城市寒冷。 歷史背景 [編輯本段] 漢城(首爾)古時因位於漢江之北,得名「漢陽」。14世紀末朝鮮王朝定都漢陽後,改名為「漢城」。近代朝鮮半島受日本殖民統治期間,漢城改稱「京城」。1945年朝鮮半島光復後,更名為韓語固有詞,羅馬字母標記為「SEOUL」,語意為「首都」。 漢城(首爾)作為首都已有近600年的歷史,相傳公元前18年,百濟始祖溫祚王南下在今城址上修築慰禮城定都,後改稱首爾。公元392年~475年高句麗佔領這一地區,將漢江南北地區稱為北漢山州,把現在首爾附近稱為南平壤。7世紀中葉,新羅統一朝鮮後,將此地編入漢山州。高麗成宗(公元960~997年)將此地升格為楊州牧(高麗12牧之一)。 1068年又將其升格為三小京(西京、東京、南京)之一的南京,成為城市。1104年建成南京新宮,1308年升格為漢陽府。朝鮮王朝李成桂於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在此大興土木,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遷都此,稱漢城府。1910年日本強占時,改稱京城府。1945年朝鮮半島光復後,更名為韓語固有詞,羅馬字母標記為「SEOUL」,語意為「首都」。1949年8月,韓國將首爾定為「首爾特別市」。 百濟時期 今天的首爾東南在古代曾經是百濟王國的都城,稱慰禮城、漢山城。史書記載百濟王「烝土築城,作樓閣台榭,無不壯麗」。百濟比流王二十四年,內臣佐平優福據城反叛,王發兵討之。當日的慰禮城遺址,就在今日松坡區的奧林匹克公園內。現時公園還遺有當年的數幅城牆,被稱為夢村土城。真平王三十年,高句麗以兵六千攻百濟,戰於漢山城,新羅將軍朱珍領甲卒三千來援,大破麗兵。 統一新羅時期 百濟亡國之後,漢城地區被新羅佔領,名字先後改為漢山州、漢陽郡。新羅憲德王十七年,溟州郡王金周元子之子金憲昌謀叛欲立都於漢陽,北漢山州都督聰明擒誅之。 高麗時期 在高麗時期,由於漢陽位處於朝鮮半島的心臟地帶,鄰近漢江,掌握了國家的命脈,所以11世紀時漢陽被封為王京(開京)之外的「小三京」之一。 高麗文宗二十三年創新宮於南京。肅宗元年,大臣金謂磾請遷都南京。肅宗六年置南京,九年建成南京宮闕。忠烈王九年,王與公主(元世祖女)獵於南京,此後屢次巡幸。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高麗遷都漢陽,洪武十六年二月還都開京。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裵克廉監修漢陽宮闕,七月遷都漢陽,命安宗源、尹虎留守松京。洪武二十四年二月,恭讓王遷都至漢陽,後仍還都開京。 朝鮮時期 李成桂建立朝鮮王朝之後,覺得高麗的王京(今朝鮮開城)王氣已經十分薄弱,於是由權仲和、鄭道傳等人擇定佳地,在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開始在漢江之北的漢陽營建新都。這里山環水抱,北有北漢山、北嶽山,東有洛山和龍馬山,西有仁王山,南有南山和漢江以南的冠岳山,漢江自東向西環抱城南,呈龍砂水穴「山水襟帶」的上好風水格局。城內大興土木,營建宮殿、宗廟、社稷、兩班衙署、道路。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李成桂將都城從開京遷移到了漢陽(Hanyang,�6�3�2�0),並正式命名為漢城(Hanseong,�6�3�1�0)。在朝鮮王朝時期,漢城又稱「都城」、「京」。 〖城池〗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首築漢城都城,征安州以南民夫十一萬九千,始於正月,停於二月,至秋又征江原、慶尚、全羅三道民夫七萬九千,始於八月,終於九月,使平壤伯趙浚等監築,建成城牆長度計九千九百七十五步,十一月移都於此。永樂十九年(1421年)又改築都城,發諸道丁夫三十萬築城,乃成。 漢陽城牆為石築,周圍一萬四千九百三十五步,以周尺量之,為八萬九千六百十尺;以里作之,為四十一里一百七十五步。高四十尺二寸,女堞四千六百六十四,雉城六處,曲城一處,城廊七十五所。 古漢陽城有八門,包括四大門和四小門。它們的名字分別是:崇禮門(南大門,2008年2月11日木結構遭焚毀)、興仁之門(東大門)、敦義門(西大門,俗稱新門)、肅靖門(北淸門);惠化門(東小門)(初名弘化門,中宗六年(1511年)為避昌慶宮東門弘化門之號而改為今名)、昭德門(西小門 ,避章順王後之諱,改昭義門)、光熙門(水口門)和彰義門(俗稱紫河門)。英祖十九年(1743年),都城門無醮樓處並令設立門樓。漢陽城外西郊曾經有迎接中國使者的「迎恩門」,韓國獨立後拆除,新設獨立門。
⑤ 古代韓國是現在哪裡
韓國國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陽翟(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滅鄭國後遷新鄭(今河南鄭州新鄭)。
《史記》記載秦吞並韓國時韓的疆域范圍:「九年,秦虜王安(韓最後一個王),盡入其地,為穎州郡。」以上資料說明,韓的領土范圍大致應是黃河以南,故不包括河北,在穎水之濱,故在河南界內,鄭州、洛陽之間,西北與山西接壤,南不過淮河一線(當時是楚地)。
韓國(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諸侯國之一,是戰國七雄之一,與魏國、趙國合稱三晉,國君為姬姓韓氏,是晉國大夫韓武子(晉武公叔父)的後代。公元前453年,晉國的韓、趙、魏三家大夫滅智伯荀瑤,瓜分晉地,是為晉陽之戰。
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認,正式位列於諸侯,韓國建立,建都於陽翟(今河南禹縣)。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國,遷都新鄭(今河南鄭州)。前325年魏惠王與韓宣惠王(韓威侯)在巫沙會面,並尊為王。前230年韓國被秦國所滅,所在地設置潁川郡。
中國古代史中,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的韓國,中原地區晉三分為韓、趙、魏三家。約公元前11世紀武王滅商後的西周時期,周朝實行分封制,大封諸侯。周成王時,周公旦攝政,平息了商紂王子武庚和管叔、蔡叔的叛亂。
周成王再次分封,封其弟於韓,國在燕國之西,即今山西河津縣東北。這就是中原的韓國,也就是後來有名的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的故國。韓國的先人春秋時為晉國大夫,受封於韓原(今山西河津縣東北)。春秋末年,韓貞子遷於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西南)。
⑥ 韓國面積和人口有多少
韓國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人口5170萬。
1、領土
韓國國土三面環海,西南瀕臨韓國西海(黃海),東南緊接大韓海峽(朝鮮海峽),東邊是韓國東海(日本海),北面隔著三八線(朝韓非軍事區),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相鄰,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約占朝鮮半島總面積45%)
韓國地勢北高南低,東高西低,其中三分之二是山地。北起黃龍山縱貫東海岸的太白山脈是韓國最長的山脈,全長約500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構成韓半島南部的脊樑。由於東海波濤的侵蝕,太白山脈東坡是懸崖峭壁和岩石小島,西坡和南部較緩,形成平原和許多近海島嶼和小港灣。
2、人口
韓國是單一民族國家:18,2015年的人口普查結果為5106.9萬。韓國是高人口密度國家,2015年人口密度約為每平方公里509人,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
人口分布在韓國很不均勻,人口大多居住在城市,城市化率為82.5%。
氣候
韓國屬溫帶大陸性濕潤和副熱帶濕潤氣候。一年四季分明,春、秋兩季較短;夏季炎熱潮濕;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韓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都會超過30℃。冬季氣溫寒冷,內陸地區最低氣溫可達-20℃。首爾1月份的平均氣溫范圍是-7℃到1℃。首爾8月份的平均氣溫范圍是22℃到30℃。
南部沿海地區冬季的溫度會高些,而內陸山區的氣溫則非常低。
韓國年平均降水量為1500毫米左右,由南向北逐步減少。
⑦ 公辰離首爾多遠
首爾離38線40公里,平壤是168公里」
⑧ 想問下金在中的出生地實在韓國公州,還是在光州
出生地:忠清南道公州市
⑨ 韓國首都叫什麼是哪裡
原來叫漢城.
漢城市今年1月宣布,將該市中文譯名改為「首爾」,韓方希望在中國也使用這一新譯名。此間專家認為,韓國首都使用中文譯名「首爾」,符合國際慣例,也符合中國有關外國地名翻譯使用規定。
首爾歷史悠久,古時因位於漢江之北,得名「漢陽」。14世紀末朝鮮王朝定都漢陽後,改名為「漢城」。近代朝鮮半島受日本殖民統治期間,漢城改稱「京城」。1945年朝鮮半島光復後,更名為朝鮮語固有詞,羅馬字母標記為「SEOUL」,語意為「首都」.
漢城 (Seoul) ,人口1027.7萬(2003年)。2003年12月,韓國國會通過《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決定將行政首都從漢城遷往中部地區。2004年8月,韓國政府最終確定並正式公布了新行政首都的地址,位於韓中部地區的燕歧—公州將成為新的行政首都。韓國政府定於2007年7月在燕歧-公州動工建設新行政首都,在2020年和2030年分別形成擁有30萬和50萬人口的城市。自2012年至2014年,韓國主要國家行政機關將遷往新行政首都。2004年10月,韓國憲法法院裁決,韓國國會2003年12月通過的《新行政首都特別法》違反憲法 。韓國政府制訂的將行政首都從漢城遷往中部地區的計劃將因此被迫停止執行。2005年1月,漢城市市長李明博在漢城市政府舉行記者招待會,宣布把漢城市的中文名稱改為「首爾」,「漢城」一詞不再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