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外國戰爭故事:推羅圍攻戰
公元前332年1月,地中海東岸一處地方,帳幕連營,人吼馬嘶,日夜喧騰不休。堆積如山的石塊和木頭從附近源源不絕地運來,然後被修築成一條堤壩向大海中伸去。亞歷山大東征中最艱苦卓絕的一次戰役——推羅攻城戰開始了。
「讓我們把戰爭帶給亞洲,把財富帶回希臘。」希臘最著名的雄辯家當初這么說時,希臘各個城邦都認為這是夢話。因為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斗得跟烏眼雞似的希臘各個城邦,這時正走向窮途暮路。想不到僅隔數年,馬其頓的國王亞歷山大就率領著浩盪的大軍踏上了征服亞洲的道路。
馬其頓原本不過是希臘北部一個貧瘠的、默默無聞的蠻邦,腓力二世在位期間,這個王國才開始強盛起來。公元前338年,腓力二世在喀羅尼亞城下擊敗由一些城邦結成的反馬其頓聯盟,真正確立起他在全希臘的霸主地位。之後,腓力便以「替希臘人報仇」為借口,倡議並且組織了一支強大軍隊准備討伐波斯。但是,公元前336年夏天,腓力就被波斯派遣的刺客殺死在他女兒的婚禮上。亞歷山大,腓力的兒子,繼位時剛滿20歲。波斯皇帝原以為至少能多睡幾天安穩覺,想不到亞歷山大比他英雄的老子更英雄,把波斯帝國的催命的喪鍾敲得那麼急。
亞歷山大受過很好的教育。他的老師是希臘最博學的亞里士多德。15歲時,亞歷山大就表現出勇敢、倔強和自負的非凡性格。有一次,腓力買來一匹駿馬,性情非常暴烈,沒有一個騎手能馴服它。亞歷山大站在一邊,看到平日那些自命不凡的騎手不是騎不上去,就是騎上去被它三顛兩蹦就摔下來,不禁自言自語說:「不是馴服不了,而是膽量太小啊。」腓力聽了這句話很生氣,斥責說:「你不應該取笑長輩,因為你也沒有辦法馴服它。」亞歷山大卻說:「我能馴服它。」他勇敢地走近駿馬,抓住韁繩,輕輕撫摸拍打它以減少它的敵意,再慢慢把馬頭轉過來望著太陽,因為他知道馬是害怕自己影子的。猛然,亞歷山大踏著馬蹬,縱身一躍上了馬背,那馬又叫又跳,接著如離弦的箭向前奔去,剎那間就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腓力和所有在場的人都驚得目瞪口呆。沒過多久,亞歷山騎著渾身汗水的駿馬又回到父親眼前。腓力這時抱著亞歷山大說:「我的孩子,我這個王國對你已經太小了,你去開辟新的王國吧!」亞歷山大做了國王,幾個星期內就平息了因父王猝死而引發的宮廷內爭和希臘其它城邦的蠢蠢欲動,又經過連續兩次驚人的戰役,鞏固了北面和西面的疆界,樹立了他的威信。前前後後只有一年多時間,亞歷山大就銜接上他父王的未竟霸業。公元前334年春天,亞歷山大已經率領著3萬名步兵、5000名騎兵渡過赫勒斯灣海峽。
這一年5月,亞歷山大的軍隊在普洛海(今馬爾馬拉海)南岸的格拉尼庫斯河畔首戰告捷。之後,為掃清通住中亞的道路,亞歷山大的軍隊橫掃愛琴海東岸,戰無不勝,所向無敵,一年多就完全控制了整個小亞細亞。公元前333年11月初,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帶了號稱60萬的大軍與亞歷山大一決勝負,戰場在敘利亞地區的伊蘇城。結果,剛一接戰,波斯的軍隊就被亞歷山大雷霆萬鈞的凌厲進攻嚇破了膽。你看,亞歷山大在陣中左右馳騁,高聲呼喊著他的將領們和有過戰功的士兵的名字,幾萬名官兵們從四面八方扯開嗓子向他呼應,沒等波斯軍前列的弓箭手反應過來,馬其頓軍就如狂風暴雨一般席捲到面前。大流士三世第一個慌了神,調頭就逃,連他的母親和據稱是亞洲第一美女的老婆以及兩個女兒都丟棄在戰場上不要了。伊蘇一戰,波斯軍遺棄在戰場上的屍體有11萬具。
格拉尼庫斯之戰和伊蘇之戰是亞歷山大東征中最著名的「四大會戰」中的兩次。馬其頓軍隊取得伊蘇會戰的勝利後,沒有一鼓作氣追殺大流士三進,或者向波斯帝國的心臟地區進軍;而是把鋒芒指向敘利亞和腓尼基。這里是波斯海軍的大本營,特別是腓尼基的艦隊,是波斯艦隊中最強大、最精銳的部分。亞歷山大的目標很明確:徹底摧毀波斯的海軍力量,掌握制海權。
亞歷山大開始東征的時候,曾帶了160艘戰艦。但在小亞細亞沿岸的幾次戰役中,他發現他的海軍根本無法與數量上絕對優勢並且訓練有素的波斯海軍作戰,就把這支艦隊解散了。後來,波斯海軍先後奪取過幾個位置重要的海島,甚至把戰艦開到了赫勒斯灣海峽的出口,大有把戰火引到馬其頓和希臘本土去的意思。幸虧大流士三世沒有艦隊司令那般雄心壯志,當波斯艦隊正勝利前進時,他卻為救燃眉之急從艦上抽調了名士兵上岸。亞歷山大對此不免心有餘悸,如果波斯艦隊行動得逞,不但會使他亞歷山大這次遠征前功盡棄,甚至可能使他無家可歸。所以,亞歷山大決定放大流士三世一馬,先利用伊蘇大勝的有利時機,解決掉他的後顧之憂。
亞歷山大對自己的計劃充滿信心。因為有一個預兆:在他率軍渡過赫勒斯灣海峽的時候,人們曾看見有一隻鷹落在亞歷山大艦尾後的海岸上。希臘有一個傳說:說古時弗里吉亞有一個窮人叫戈爾迭翁,種著一小片窮瘠的土地。他家裡只有兩對牛,一對牛耕田,另一對牛拉車。有一回,戈爾迭翁正耕地,忽然一隻老鷹落在他的牛軛上,老是在那裡落著不走,直到卸牛時才飛去。戈爾迭翁很驚訝,於是就去找預言家占卜。後來一個打水的姑娘聽了他訴說,就告訴他要回到原地向宙斯獻祭,在那個姑娘的幫助下,戈爾迭翁祭祀了,並且娶了那姑娘為妻。他們生了一個兒子叫邁達斯。弗里吉亞苦幹內戰時,邁達斯長大成人,他俊美而高尚。弗里吉亞人得到神諭說將有一輛戰車給他們載來一位國王,他將制止內戰。果然不假,一群人正議論這件事的時候,邁達斯就架著牛車,帶著他的父母來了。弗里吉亞人於是斷定來人準是神諭中所說的那個要坐戰車來的人,於是就封他為王。做了國王的邁達斯制止了內戰,就把他父親的牛車作為一件特殊的禮物獻給宙斯,感謝他派那隻神鷹下凡。亞歷山大就這樣解釋眼前的預兆:那隻鷹現在站在他這一邊。
不達,人們看見它的時候,它是落在陸地上的,這意味著他亞歷山大將從陸地上打敗波斯海軍。那輛戰車還有另一個故事,說誰要是能解開車軛上的繩扣,他就應當成為亞洲的霸主。亞歷山大到了小亞細亞中部的戈爾迭翁這個城市時,抑制不住內心強烈的願望,還特意去看了那輛戰車。戰車上彌那個繩扣是用山茱萸樹的皮擰成繩子結的,誰也看不出繩子的頭尾,亞歷山大仔細看了,也想不出什麼法子把繩扣解開,於是他抽出寶劍一劍砍去,大聲叫喊:「我把它解開了!」公元前333年冬天,亞歷山大揮軍沿地中海東岸迅速向南挺進。沿途,腓尼基的比布羅斯、西頓等城邦都望風而降,主動迎接亞歷山大入城。因為,波斯軍在伊蘇會戰中的慘敗像晴天霹靂,使許多臣服於波斯的城邦和地區感到震驚和絕望。大勢所趨,推羅(今黎巴嫩南部提爾市)也派了代表在半路迎接亞歷山大。亞歷山大讓代表回去,說他打算到推羅向一位英雄獻祭。推羅城裡有一座最古老的神廟,供奉的是希臘神話中最大的.英雄赫拉克勒斯,亞歷山大要祭的就是他。推羅的代表回去後把這件事向市民們宣布時,推羅人說他們願意接受亞歷山大的治理,但決不能允許任何波斯人或馬其頓入進城。實際上,仍在觀望的推羅人是在耍滑頭。他們既不想得罪波斯人,也不想得罪亞歷山大。亞歷山大得到這樣的答復後,非常惱火,立即召集將領們做了攻打推羅的布置。
腓尼基25個城邦中推羅最強大。這座城市建築在離岸約1600米的一個海島上,城牆高大堅固,正對大陸的東面竟有50米高,環城的海水有5米深。
雖然這個島城不大,周長不足9000米,人口卻有4萬人。島城的東面還有兩個葫蘆狀港口,北面的一個叫西頓港,南面的一個叫埃及港,兩港肚大口小,易守難攻。推羅艦隊以兩港為基地,不斷環島巡邏,戒備森嚴。
亞歷山大沒有艦隊,攻城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從海岸築一道堤壩通過推羅城,變海戰為陸戰。馬其頓的戰士熱切地動手進行著這項工程,亞歷山大也是這樣,他整天和那些築堤的士兵們在一起,對工程的每一步驟都親自指導,對幹活的人給予鼓勵,幹得特別出色的還發獎品。開始,工程進展順利,因為靠近陸地的地方都是淺灘和一片片泥地。但築堤工程推進到水比較深、快接近推羅城時,就變得越來越困難了。推羅的戰艦不斷從南北兩個方向騷擾,一會兒攻擊這邊,一會兒攻擊那邊;高聳的城頭上排箭紛紛射下,無情地殺傷不能還手的馬其頓戰士。馬其頓人不得不製做了兩座木塔推到堤壩盡頭,木塔外裹生牛皮,上面又安裝了許多擂石器。這樣,築堤的戰士就有了安全的遮掩;而且如果推羅人乘船過來襲擊,塔上還可以放箭投石,驅趕他們,停頓的工程才又繼續下去。
推羅人很快又找到了對付馬其頓軍的新辦法。他們把一隻運輸騎兵用的大船加高木板舷牆,裝滿干樹枝、木屑、刨花、松脂、瀝青、硫磺等易燃物。
西風一起,推羅人就用一艘戰艦拖著它駛向堤壩,接近堤壩的那兩座木塔時,他們就把那些易燃物點著,松開火船。頓時一片火海,大火很快就撲到木塔上;戰艦上的推羅士兵還向救火的馬其頓人射箭。接著,城裡的市民也蜂擁而出,乘著小船沖到堤壩上,搗毀了護堤的木樁木柵。
亞歷山大從兩次失敗中感到,眼前的戰斗,必須依靠海軍。不然,控制不了海面,要攻下推羅是不可能的。他帶著一支衛隊親自到西頓等城邦搜集戰艦,同時命令繼續加寬堤壩,建造更多的木塔和攻城武器。一些日子以後,亞歷山大臨時組建了一支有150艘戰艦的艦隊。並且,塞普勒斯等地的城邦得知大流士三世在伊蘇吃了敗仗,也帶著140艘戰艦來投靠亞歷山大。亞歷山大帶著這240艘戰艦回到推羅,准備打一場海戰。
寬闊的海面上,240艘戰艦逆風停泊,一字兒擺開了陣勢,每艘戰艦上都配置了最英勇驍戰的近衛步兵,亞歷山大在最前沿的位置,盔甲明亮,帥旗飄揚。推羅人原先決定,亞歷山大從海上進攻,就在海上跟他打,但他們看到這樣一支陣容嚴整、數量又出乎意料之外的敵艦時,大為驚駭——一直到現在,他們還不知道所有的塞普勒斯和除推羅之外的所有腓尼基戰艦都站到了亞歷山大一邊。於是,推羅人隨即放棄了正面交鋒的打算,只是把戰艦縮在兩個港口內。
推羅海軍拒絕對陣,亞歷山大就命令自己的艦隊主動進攻,試圖沖進港口。在西頓港,腓尼基的戰艦跟停泊於最外側的3艘推羅戰艦頭頂頭干起來,並把它們打沉了。但那幾艘戰艦上推羅水手都悠然自在地游到岸邊他們自己人那裡去了。推羅人是把他們的戰艦密密麻麻地擠塞在狹窄入口處的,馬其頓的戰艦幾次攻擊都不能有大的突破。亞歷山大便讓艦隊停止攻擊,停泊在新修的堤壩附近。第二天,他下令塞普勒斯戰艦封鎖西頓港,部分腓尼基戰艦封鎖埃及港、剩下的一些戰艦原地待命。這時,築堤工程已經完成,木塔、攻城器械如擂石器、撞城糙也已造好。有些放在堤壩上,有些在亞歷山大從西頓帶來的一批運輸船上。
一切准備就緒,馬其頓軍就從堤壩上和海面上同時發起了總沖鋒。然而推羅人事先也作了充分的准備,他們不僅加固加寬了城牆,在城垛口豎起木塔;還把大量的石塊拋擲到城牆四周的水裡,形成了許多石堆。推羅人從木塔里向外投射出密集的箭石,壓得堤壩上的馬其頓士兵根本抬不起頭來,並且用帶火的箭攻擊馬其頓的艦船,尤其那些水中的石堆發揮了很大作用,使得馬其頓的攻城艦船挨不上城根就擱淺了。
堤壩上和海上的進攻受挫。馬其頓戰士現在要忙著對付那些石塊,從海里把石頭搬走,這件事干起來可不像陸地上那麼容易。而且,推羅人把他們的一些船裝上鐵甲,沖向馬其頓戰艦拋錨處,砍斷戰艦的錨索,使它們不能在城下停泊。不過,亞歷山大也如法炮製,把一些30槳大船裝上鐵甲,橫泊錨前,組成一道鋼鐵屏障。即使如此,推羅人又改派一些潛水員潛到水下把錨索割斷。於是,亞厲山大又讓士兵們把麻索改成鐵索。終於,馬其頓人清除了水中的石塊,完成了對推羅誡的包圍。
推羅城現在四面受壓。面對這個不利局勢,推羅人決定發動一次偷襲。7月的一天中午,3艘5排槳、7艘3排槳的推羅戰艦滿載著精兵,悄悄地向塞普勒斯艦隊駛去。開始的時候,推羅的艦只成單行輕輕搖櫓,慢慢前進,靜靜地也無人喊號子,塞普勒斯海軍一點也沒有警惕,士兵們一個個和往常一樣上岸吃飯、休息。突然,快接近目標時,推羅戰艦在高聲呼喊的號子聲中一排排槳整齊而有規律地劃著,全速沖過去。塞普勒斯艦隊受到意外的攻擊。
許多戰艦被撞壞擊沉。擔任警戒的士兵立即發出警報。這天亞歷山大雖然也上岸吃午飯,但沒有像往常那樣休息。聽到警報後,他立即命令腓尼基艦隊加強防守,防止敵人襲擊;接著親自帶著一部分戰艦支援塞普勒斯艦隊,並沿城牆打擊著已沖出城來的推羅人。城頭上的推羅守軍看到亞歷山大出征,於是就大聲向他們出擊的戰士們呼喊,並發出各種信號,叫他們趕緊往回撤。
但出擊的推羅戰士已陷入混戰之中,在一片震耳欲聾的喧鬧聲中,既聽不到他們夥伴的喊叫,也無法擺脫出去。等他們看到逼近的亞歷山大,撤已經太晚,只好慌忙掉頭向港內逃跑,這時,亞歷山大帶領的戰艦中有幾艘已經從左後方沖過來擋住了退路。有幾艘推羅艦僥幸逃出險境,絕大部分都受到亞歷山大所率戰艦的沖擊,兩艘被俘,其餘的被打得失去了戰鬥力。
海戰的勝利使馬其頓軍大受鼓舞,因攻也日漸激烈。馬其頓人把擂石器調上去攻城。當他們從堤壩上向城牆擂石時,簡直看不出有什麼效果,因為這一段城牆異常牢固。在東北面,有一批裝著撞城槌的攻城船也未成攻。於是,亞歷山大又帶著一批攻城的艦船開到東南面的一處城牆下。在這邊,一開始轟擊,城牆就被打得鬆鬆垮垮,有一部分塌了。亞歷山大十分高興,命令攻城艦船繼續攻擊,迫使推羅人全力以赴地保護突破口,造成其他各處兵力的空虛和不足;命令塞普勒斯艦隊和腓尼基艦隊向南北兩個港口同時發起主動攻擊;命令另外一部分艦船裝載擂石器,帶上弓箭手和石彈繞城行駛進行機動射擊,從四面八方打擊推羅人,使他們感到處處危急,喪失鬥志。
在馬其頓軍全面攻勢下,東南方那個突破口完全打開了。亞歷山大每次戰役中總是在戰斗最激烈、最困難的地方。他所率領的攻擊艦船一挨上城根,兩條搭板就迅速地搭上了城牆,突擊隊是由亞歷山大的皇家衛隊組成。第一個登上城去的是突擊隊長阿德米塔斯,他站在城上鼓勵戰士們住上沖。推羅人奮力阻擊,阿德米塔斯表現出他是一個真正的勇士,最終被長矛刺中犧牲了,跟著他爬上去的20個突擊隊員也陣亡了。緊接著,亞歷山大率軍沖上去,他沖在最前面,一手持盾,一手持著長矛。一員敵將看見他盔甲光耀奪目,料定必是重要的人物,大膽地帶著幾個推羅士兵沖過來要限他肉搏。亞歷山大挺起長矛,左挑右刺,一口氣撂倒好幾個。那個敵將趁亞歷山大尚未收回長矛,掄刀就朝他頭上砍去。只見亞歷山大丟開長矛,一個閃身抽出了寶劍,朝對手當胸一劍,一下子戳個透心涼。亞歷山大又隨即飛起一腳,將敵將的屍首踢到城下。這時,推羅人都不敢靠近他了,而是遠遠地向他投擲各種東西,手裡有什麼投什麼,抓到什麼扔什麼。跟著亞歷山大沖上來的,以及仍在船上還沒有沖上來的突擊隊員看到他們的國王遭到圍攻,個個熱血沸騰,他們高喊殺聲向敵人撲去,三下兩下便打退了阻擊的敵人。接著,他們又佔領了突破口側面的城牆,一個個地奪佔了一些城樓和城樓之間的障壁。
與此同時,南北兩個港口的戰斗也正緊張進行。南面,腓尼基艦隊,搗毀了木柵,沖入埃及港,把停在里邊的敵艦猛打一陣,在水面上打壞一部分,其餘的都推到岸上,北面,因為西頓港連水柵都沒有,塞普勒斯艦隊就直接闖入港內,佔領了城市北部。
推羅人看見城牆失守,紛紛退入皇宮,佔領了一個聖陵企圖繼續堅守。
亞歷山大率領近衛軍窮追不舍,發起攻擊,很快沖垮了他們的防禦,並殺死了許多逃跑的敵人。不一會,從南北港口和城牆突破口開來的後續部隊全部進入城內,控制了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圍攻長達7個月之久,馬其頓一方陣亡400人,是出征以來付出代價最大的。推羅陷落後,馬其頓人早已按捺不住的怒火燥發了。更因為推羅人曾活捉過一些馬其頓士兵,他們把這些戰俘拖到城牆上,故意在眾目睽睽之下砍死並扔到海里。因此,攻進城去的馬其頓士兵不論見到什麼人都狠命砍殺。
推羅城一片血海,8000推羅人被砍倒在血泊中,3萬人被俘後淪為奴隸;只有極少數人因為逃在赫拉克勒斯的神廟中得到亞歷山大的赦免,他們是推羅國王和部分名流要人及一些從迦太基來的香客。
為慶祝勝利,亞歷山大舉行了全軍全副武裝大遊行,海軍也舉行了大檢閱,在神廟的大庭院里還舉行了體育比賽和火炬賽跑。亞歷山大進軍的下一個目標是:埃及。
B. 科希馬戰役的科希馬方向的戰斗與大轉折
總的態勢看,英印軍隊在英帕爾方面還處於守勢,但蒙巴頓和斯利姆還是開始著手反擊了。第一次主動進攻實際上是在5月15日開始的。那天,英印第17師的第48旅楔入日第33師團的後方,並在鐵定一英帕爾公路上第33號里程碑處修築起工事。日軍暴跳如雷,把33師團後方的一切可用的部隊包括後勤部隊都一股又一股地投入了反撲。4天以後,日第15師團也上來一部分加入反撲,但還是被擊退了。隨後,英印第48旅向北推進到莫伊朗,他們經過激烈的戰斗,在那兒設下了另一個立足點,威脅著日軍第33師團的後路。
6月初,日本駐緬方面軍司令河邊正三帶病視察了帕萊爾第33師團陣地,聽取了師團長田中信男的戰況匯報,並親自向他宣布東京大本營將他由少將晉銜為中將的提升命令。歸途於6月5日在東枝會見了牟田口軍司令官。河邊正三認為本次戰役已呈膠著狀態,沒有什麼獲勝的希望,繼續拖下去只會給日軍帶來不利,不如撤退。牟田口則態度堅決地說:「英帕爾之戰關系重大,決不能半途而廢!方面軍司令官閣下,應支持我們繼續進行下去。」 於是河邊正三無奈,還是同意牟田口把英帕爾之戰繼續打下去。
帕萊爾在英帕爾的東南方向,是牟田口主攻部隊的集結出發地域。為了再盡最後一次努力,牟田口決定變更主攻正面,向英帕爾以北迂迴,企圖從北面打入英帕爾。雨季已真正開始了,傾盆大雨沖刷著大地,小徑車道變成了溜滑難行的泥漿帶,叢林就像一座蒸汽彌漫的綠色地獄。日軍穿過屍體狼藉、散發著惡臭的叢林向前推進。6月10日,日軍與英印第20師在叢林里迎面相遇,隨即展開了殘酷的拉鋸戰。由於日第33團連續幾個月的苦戰,全部馱牛,馱羊和大部馱馬已被當作充飢物吃掉或逃散,靠人背肩扛的彈葯已經幾乎用盡,但官兵們在「武士道」精神的支撐下,在叢林里一面和飢餓、疾病搏鬥,一面在連綿的陰雨中作決死的戰斗。至22日,竟奇跡般地突破了英印軍隊的堵截,沖出了叢林,打到了英帕爾的邊緣。日軍官兵們,「遙望英帕爾市街,祈禱著作戰成功」。
但是,此時的日軍第33師團和配署的第15師團一部,已精疲力竭如強弩之末,它們的實際戰鬥力與當初渡過親敦江進入印度時相比,下降到30%以下,部隊經連日激戰,疲憊不堪,官兵們缺乏給養,口糧從出發時的6兩降到4兩、3兩、1.5兩,甚至0.3兩,子彈供應不足,士兵被命令每天只許發射30發子彈,後來只發放20發子彈,根本沒有力量再進攻了,甚至沒有擊退對方的反攻之力。它們在英帕爾平原的邊緣地帶正面臨著潰滅的危機。 這就是牟田口廉也中將有勇無謀的冒險結果。如果一支軍隊經過一系列苦戰,面臨的卻是上門去送死,或者潰逃,那麼又何必派去呢?日軍大大低估了對手的軍事和物質實力。
而英軍戰前非常重視物資、器材和技術方面的東西,按照西方人的觀點,戰斗的勝負取決於後勤補給。當英印士兵打仗時能得到充足的彈葯、食物、甜酒甚至換洗的襯衣,而日軍士兵卻啃野菜、嚼生稻穀;當英印第17師的一個營重新佔領吐特姆以掩護師主力向英帕爾撤退,而在吐特姆遭包圍時,士兵們在高地上唇乾舌焦、口渴如焚,又找不到水源,蒙巴頓立即命令空軍不惜一切代價去空投貯水袋,從而使士兵們頑強地堅守在那裡。而日本官兵卻在忍飢挨餓甚至子彈都得不到補給,而牟田口也沒有辦法解決部隊的給養供應。
日軍抵進到英帕爾平原的邊緣地帶,英軍早已有所准備。此前,那裡所有的後勤部隊和皇家空軍地勤人員都接到蒙巴頓司令部的通知,要仿照若開戰役中的後勤掩蔽所的模式,由駐英帕爾平原內的各單位,分別用坦克和鐵絲網建成起一處處環形工事,等待日軍來攻擊。不過,已經彈盡糧絕的日軍第33師團確實再也無力進攻了,田中信男中將默默地等待著牟田口軍司令官撤退的決斷。而蒙巴頓和斯利姆中將,也忙於調兵遣將,在嚴陣以待的同時,部署著展開反擊的方案。英帕爾正面的戰事,暫時平息了下來。
隨著雨季的到來,日軍大批士兵開始染上了瘧疾、痢疾、霍亂、流感等疾病,尤其是軍隊的剋星——傷寒,更是蔓延猖獗。由於缺乏葯品和醫療器械,只好眼巴巴地看著那些患病的士兵遭受病痛的折磨。「士兵們的皮膚常常布滿潰瘍和膿瘡,穿著濕透了的衣服躺著任隨螞蟻去叮咬。」雨季的叢林就像是一座蒸氣彌漫的綠色地獄,那些被飢餓和疾病折磨的士兵一個個瘦骨嶙峋,成千成千死去。
在科希馬方向,東印度那加蘭邦首府科希馬,位於英帕爾以北50英里,是一座海拔5000英尺地勢險要的高原小城。該城是塊避暑勝地,當時城內居民不過萬人。烏科魯爾在它的東南面,是科希馬通往印緬邊境道路的必經之路。
由於盟軍在東印度的阿薩姆邦建立了空運和反攻基地,而阿薩姆邦好像一座楔入緬甸北部的狹長半島,日軍要摧毀這個基地,就要越過屏護阿薩姆半島的兩道門戶——英帕爾和科希馬。所以牟田口中將在進攻英帕爾的同時,即以其第31師團為主力並配署第15師團部分兵力,直撲科希馬。
3月8日,佐藤幸德中將率領第31師團乘木筏和小船陸續渡過親敦江。在唐都和霍馬林一帶,他們稍事停留休整後,即分成3個縱隊向科希馬挺進,其中,走在最前面的一個縱隊是由宮崎繁三郎少將所轄的旅團。英國人承認:「這些亞細亞式納粹沖鋒隊員,作為徒步行走的步兵來說,也許可算是世界上最頑強的了。他們在叢林中行軍一天所經過的路程,相當驚人;他們在科希馬周圍出現的時間,比原先預計的要早。」宮崎少將率領的先頭部隊與第15師團的一部相配合,先是擊潰了守衛山夾庫地區的一個英印旅,然後向科希馬逼進。另外兩個縱隊則由佐藤師團長親自率領,從霍馬林出發,進攻烏科魯爾,奪取這個通往科希馬的交通要道。
斯利姆中將原認為,科希馬四周山嶺陡峭,叢林濃密,日軍所能派去的兵力至多不會超過一個配備輕武器的步兵聯隊。但是,情況卻愈來愈明顯:日軍向那裡的進攻是整整一個師團的兵力。而科希馬城的守軍只有一個500來人的西肯特步槍營!在科希馬以西30英里的迪馬普爾軍用物資中轉站則僅有一個連在守衛。斯利姆將這一危急情況報告給蒙巴頓,蒙巴頓立即從第5和第7英印師中抽調部隊前去增援,並令其直轄的第3特種突擊旅作好空運准備。另外,他命令此時尚駐在印度境內的「欽迪」第23遠程突破旅前去掩護利多,並急令英第2師從印度內地趕來加強科希馬。
科希馬之戰,首先是由駐扎在該城東面約30英里的阿薩姆團和阿薩姆武裝警察打響的。這些由英國軍官指揮的阿薩姆士兵,乃是首次參加戰斗。但是,他們為保衛自己的家鄉而戰,表現得異常勇敢。這些阿薩姆士兵以傷亡慘重的代價,阻滯了精銳的日軍第31師團的進攻,從而贏得了十分寶貴的時間。同時,他們在退至科希馬時,又承擔了搶築防禦工事的重任。在連綿不斷的山丘上,阿薩姆士兵沿著一條長1英里的山脊構築起防禦陣地,把這個山中避暑勝地改造成一個堅固的堡壘。
負責科希馬城防務的是H·U·理查茲上校。他命令城內所有能參加戰斗的人都必須拿起槍,文書、給養員、在醫院里的輕傷員統統被組織起來。當日軍第31師團的1萬多官兵氣喘吁吁地爬上布拉馬普特山頂,逼近科希馬城時,第5英印師的第161旅已經空運來到,並駐守在迪馬普爾前面8英里的尼丘加德山口。蒙巴頓覺得保衛那個軍用物資中轉站更重要。他估計,敵人如果佔領了科希馬,會很快向迪馬普爾發動進攻。但是,正如斯利姆後來說的:「佐藤毫無例外地是我所遇到的日軍將領中最無見識的一個。他奉命攻佔科希馬,並在那裡構築工事固守。他那傻瓜頭腦中只有一個目標——打下科希馬。」實際上,他此時本可以毫不費力地分出一部分兵力攻擊科希馬,而同時用師團的主力去進攻防禦能力尚不強大的迪馬普爾,獲取了那裡堆積如山的各種物資,他拿下並堅守科希馬才會有保證。佐藤的第31團最後之所以從科希馬前線撤走,缺糧少彈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4月4日,蒙巴頓命蒙蒂·斯托普福德少將接管科希馬防守的指揮權。此時,佐藤已擺開了進攻的架勢。當天,日軍躍出叢林,發起沖鋒。雖然英軍前哨部隊奮勇還擊,但是一些陣地還是落入敵手。日軍已經取得了進攻這個堅固堡壘的立足點。然而,在他們還未來得及發起主攻時,斯托普福德已命令英第161旅的一個先鋒營開進科希馬。幾個小時後,一連拉傑普特兵借暮色的掩護來到科希馬。其中,一個排回來時還護送著200名能行走的傷兵和非戰斗人員。他們剛從敵人身旁悄悄走過,日軍就完全包圍了科希馬,並切斷了科希馬一英帕爾公路。當時科希馬守軍總共已有3500人。第161旅的大部分部隊被阻,無法打進去,情況萬分危急。
幸運的是,蒙巴頓派來的空軍掌握著那裡的制空權。在整個白天里,英美軍戰斗機和戰斗轟炸機怒吼著俯沖下來,幾乎貼著叢林樹頂對日軍轟炸掃射,從而加強了防守部隊的火力。同時,英國運輸機還給守軍空投彈葯、葯品、食物和飲水。這樣,佐藤將無論如何大發雷霆,他的部隊仍然無法擊潰守軍,完成對科希馬的佔領。不久,佐藤停止採用在白天出動步兵輪番沖鋒的辦法。日軍的傷亡如此慘重,以致他不得不在夜間才派士兵出擊,可是一到天亮,在英軍的炮轟和空襲下,夜間戰斗的成果又化為烏有了。
防守部隊的傷亡也與日俱增,越來越感到疲憊困頓。他們且戰且退,到4月6日退入要塞山上的主要陣地。日軍已經截斷了守軍唯一的水源,所以他們只能完全依靠空軍低空投下的那些裝滿飲水的車輪內胎了。起初,他們守衛著一塊大約有1平方公里的地域,但是,他們現在拚死堅守的陣地,只有原來的一半左右。在他們周圍各處,在下面的山坡上、在叢林圍繞的山谷里,都躺滿了一排排日本兵的屍體。從某些方面來說,指揮第31師團的佐藤中將是個典型的武士道軍人——剛毅勇猛,冷酷無情。他的最明顯的特點是硬拼蠻干。在稱得上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幾條羊腸小道上,佐藤不惜士兵的生命,把他手下的人馬一批又一批地驅趕往上沖。
守軍被迫一步步向後退,陣地一寸寸向內收縮。於是,就在加里松山中央那座被稱為「避暑別墅山」的小山頭上,展開了一場白刃戰。現在,日軍已經近在眼前,就在科希馬地區助理專員優美的花園和網球場上,雙方混戰一團。日軍為了爭奪每一碼土地,都不得不付出傷亡十幾人的代價,最後終於在這兩處地方取得了立足點。但守軍也並未撤離,日軍士兵挖掘的散兵坑,最近的與守軍的戰壕相距不過二三百米。而佐藤卻發電給牟田口軍司令官稱:「我部已經完全佔領了科希馬。」
4月8日,蒙巴頓命令向科希馬緊急空投兩營傘兵。但不少士兵卻不幸降落在日軍陣地上,被日軍擊斃或成了俘虜。雙方的陣地,確是太近了。10日,蒙巴頓指示已陸續抵達科希馬附近的第2師和第7師部隊,集結於迪馬普爾,然後向科希馬守軍靠攏。15日,英第2師的一個旅突破了日軍的阻擊與第161旅會合。隨後,第2師的另一個旅在坦克、大炮和飛機的支援下,沿公路發動強大攻勢,猛撲主要制高山脊。4月18日,英軍突破了日軍的戰線:一個旁遮普營設法穿過一個溪谷,與科希馬的守軍會合了。第二天,大量的食品、飲水和葯品也送來了。4月20日,英第2師的主力部隊終於打到了硝煙彌漫、彈坑累累的山頂上,解救了科希馬守衛部隊。
包圍雖已解除,但要徹底擊敗日第31師團也確非易事。日軍仍盤踞在科希馬城外一條長達6公里的叢林密布的制高山脊上,扼守著構築得很深的暗堡陣地。這是一座林中要塞,兩邊的綠色峭壁上,長滿了密密層層的樹木和雜草,根本無法攀爬。第2師的官兵多數時間駐在中東和印度內地等處,還不習慣在叢林中作戰,蒙巴頓此時的預備部隊不多,也只好派他們前來參戰。盡管該師向敵陣地發起一次次果敢的進攻,但付出了重大傷亡也並不能迫使敵人後退一步。而只要日軍第31師團守在這個陣地上,迪馬普爾—英帕爾交通線就始終要受到威脅,並影響英軍在英帕爾方向的防禦。蒙巴頓深知這一點。於是,他一面繼續向迪馬普爾空運部隊,一面派「欽迪」旅去佔領東南面的傑薩米,以堵擊來自親敦江的日軍援兵,並切斷佐藤部隊補給物資的供應線。
英第2師當前的任務有兩項:既要竭盡全力把日第31師團趕下那道山脊,又要協助科希馬守軍擊退敵人對已化為一片焦土的要塞山發動的瘋狂反撲。他們和日軍殺得難解難分,但直到4月30日,也沒有奪下對方的那道山脊陣地。進攻被迫停止了下來,第2師重新整頓隊伍,以作最後的突擊。5月3日,該師在炮兵和坦克的火力掩護下,發起了一次全面進攻。
這次進攻由斯托普福德少將親自指揮。戰鬥打響後,英軍向日軍的地堡和炮兵掩體發動猛攻,猛烈的炮火使科希馬周圍叢林密布、水汽熏蒸的群山石崩地裂。然而,當英國步兵喘著粗氣好不容易爬上山頂時,卻到處都遭到設在那裡的日軍幾十個隱蔽陣地內交叉火力的無情掃射。英國士兵一批批躺在血泊里。直到當日黃昏,繼續湧上來的英軍才佔領了一個制高山脊的一部分,並且緊緊咬住日軍不放。5月7日,斯托普福德經斯利姆和蒙巴頓批准,把第7英印師的第33旅也投入戰斗,進攻一個叫做賈伊爾山的地堡密布的高地。但當日的進攻除扔下幾百具英印士兵的屍體外,毫無結果。3天之後,第33旅再次對賈伊爾山發起猛攻;同時,英第2師也對縱向的山嶺展開進攻。英軍在付出相當大的代價之後,終於佔領了賈伊爾山上的大部分日軍陣地。次日,增援部隊也爬上山去,並開始清除日軍的布雷區和開辟道路,使坦克開了上去,從而直接加強了英軍的火力。
5月13日,在賈伊爾山上殘余的日軍陣地也被英印士兵佔領。不久,科希馬城內的一些日軍據點,在英軍里應外合的攻擊下紛紛遭到摧毀。許多盤據在地堡深處不肯投降日軍官兵,被英軍坦克的平射炮或綁在竹桿頭上的高爆炸葯所消滅;還有一些日本兵從掩體沖出來與英軍拚命,結果也死在槍口和刺刀之下。
科希馬初戰告捷的消息,使蒙巴頓非常欣喜。5月15日,他致電斯托普福德,對他的勝利表示祝賀,同時告誡他:「日本第31師團並未被完全擊潰,雖然他們的士氣已開始崩潰,但仍在那一帶堅持著,我們的部隊不可有絲毫的懈怠。」
至此科希馬方面的戰事已發展到這樣的局面:日軍在科希馬外圍制高山脊上長達6公里的陣地,相當一部分還在日軍的手裡;有些地段雖已被英軍圍住,但他們仍在幾乎是難以攻破的山間暗堡里負隅頑抗。對攻擊者來說,在綿綿陰雨的沖刷下,那些一般高達3000多英尺、四周叢林密布的險峻的群山變得泥濘溜滑,幾乎無法攀爬。這是令英軍各級指揮官都感到頭疼的事情。然而,又是那個長著「傻瓜頭腦」的佐藤中將。幫助英國人解決了這個難題。
佐藤幸德見英軍取得了初步進展,天氣也越來越惡劣,連日陰雨連綿,便向軍司令官提出了放棄科希馬陣地、向能得到補給的地點後撤的報告。
芒累,日第15軍戰斗指揮所內。牟田口接到這個報告大為震驚,牟田雖在戰略全局上考慮不周,但在戰役問題上還是頗有一套。他立即電告佐藤,指出:「當今正值『烏』號作戰成敗的關頭,實屬全軍危急存亡之秋,堅決要求無論如何必須固守科希馬戰線。因為第31師團一旦後撤,開放了科希馬至英帕爾的道路,必將造成全軍崩潰。這一點已是洞若觀火。」
不過,佐藤並沒有接受牟田口的要求。他的後勤補給線被蒙巴頓的空軍掐住,雨季也使僅有的一二條叢林小道變得更加泥濘難行。補給上不來,士兵們半飢半飽怨聲一片。於是,他將牟田口的電報扔在一邊,下令全師團作放棄陣地撤退的准備。6月初,佐藤親自率領師團主力,帶著1500名傷病員開始退卻,只留下宮崎繁三郎帶一支小部隊執行截斷英帕爾至科希馬道路的任務。留下這點兵力來執行這樣艱巨的任務,無非是應付一下牟田口而已。
而且,佐藤撤出科希馬戰線的行動,對一直在英帕爾以北至科希馬以南地區,同第31師團背靠背進行作戰的第15師團一點也未通報,使這個師團一下子陷入被英軍南北合圍的危險境地。此時,該師團的山內正文師團長正發瘧疾卧病在床,代行他指揮的師團參謀長是個新手,在官兵中威信不足、指揮不力,友鄰部隊的撤離更使這個師團雪上加霜。
牟田口得知第31師團擅自撤出科希馬戰線的消息後,急派軍參謀長久野村趕去制止。久野村在伏米內迎面碰上了退卻途中的佐藤,指責他擅自撤退違犯軍令,同時向他傳達軍部的新指令:「和第15師團的南翼接上,轉而加入進攻英帕爾的戰線。」
佐藤脖子一梗:「我師團在毫無希望得到補給的目前情況下,難以執行軍部的指令。」說罷,甩開久野村,率領他的人馬繼續後撤。
久野村回到芒累向牟田口報告,牟田口怒不可遏,當即決定撤銷佐藤的職務,由河內槌太郎接任師團長。並決定由柴田卯一接替卧病不能視事的山內正文,任第15師團的師團長。對此,服部卓四郎在其《大東亞戰爭全史》里寫道:「前此,第33師團長柳田中將已被罷免,現在又換了兩位師團長。在大戰過程中更換全部師團長,這種不祥事件,在具有光榮傳統的日本陸軍史上向無此例。
英軍接到科希馬戰線的日軍有撤退跡象的報告後,立即展開了反擊,英軍盯上了烏科魯爾。這里是日第31師團撤回緬甸的必經之地,現在由日第15師團的部分部隊負責把守,拿下了烏科魯爾,就會卡住這股日軍的退路,進而全殲它們。蒙巴頓命英第2師和第7英印師陸續向馬奧集中,然後奪取烏科魯爾。
第31師團放棄科希馬實際上就斷送了日軍最後一拼的企圖,日軍在英帕爾-科希馬戰役的結局毫無疑問是以大潰敗收場了。
C. 各朝關於邊塞戰爭的詩句
1、《出塞》【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復入塞,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並客,皆向沙場老。
莫學游俠兒,矜誇紫騮好。 3、《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4、《出塞》【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5、《涼州詞》【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6、《關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7、《從軍行》【唐】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8、《塞上聽吹笛》【唐】高適 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戌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9、《漁家傲·塞下秋來》【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10、《塞下曲·其二》【唐】盧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11、《塞下曲·其三》【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12、《使至塞上》【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邊塞詩 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古 從 軍 行 李頎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萄入漢家。
從 軍 行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關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塞下曲六首(選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望 薊 門 祖 詠 燕台一望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雲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前出塞九首(選一) 杜 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軍 城 早 秋 嚴 武 昨夜秋風入漢關, 朔雲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 莫遣沙場匹馬還。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 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 一夜徵人盡望鄉。
塞 下 曲(二首) 盧 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征 人 怨 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 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 萬里黃河繞黑山。
雁門太守行 李 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隴 西 行 陳 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 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 猶是春閨夢里人。
己 亥 歲 曹 松 澤國江山入戰圖, 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 一將功成萬骨枯。
《從軍行七首·其四》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誓不還.
《從軍行七首·其五》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從軍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從軍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王 維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
王之渙 《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李 白 《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高 適 《燕歌行》
邊庭飄颻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李 頎 《古從軍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千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張 籍 《沒蕃故人》
前年戍月之,城下沒全師.蕃漢斷消息,死生長別離.
無人收廢帳,歸馬識殘旗.欲祭疑君在,天涯苦此時.
描寫邊塞戰斗的詩句有:
1、《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三》
唐代: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譯文:
夜靜月黑雁群飛得很高,單於趁黑夜悄悄地逃竄。
正要帶領輕騎兵去追趕,大雪紛飛落滿了身上的弓刀。
2、《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譯文:
五月的天山仍是滿山飄雪,只有凜冽的寒氣,根本看不見花草。
只有在笛聲《折楊柳》曲中才能想像到春光,而現實中從來就沒有見過春天。
戰士們白天在金鼓聲中與敵人進行殊死的戰斗,晚上卻是抱著馬鞍睡覺。
但願腰間懸掛的寶劍,能夠早日平定邊疆,為國立功。
3、《塞下曲》
唐代:許渾
夜戰桑乾北,秦兵半不歸。
朝來有鄉信,猶自寄寒衣。
譯文:
桑乾河北邊一場夜戰,秦地士兵一半未能歸營。
早晨後方送來一位士兵的家信,告訴他寒衣已經寄來。
4、《塞下曲》
唐代: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譯文:
牽馬飲水渡過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風如劍如刀。
沙場廣袤夕陽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見遙遠的臨洮。
當年長城曾經一次鏖戰,都說戍邊戰士的意氣高。
自古以來這里黃塵迷漫,遍地白骨零亂夾著野草。
5、《古塞下曲》
唐代:李頎
行人朝走馬,直指薊城傍。
薊城通漠北,萬里別吾鄉。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戰場。
軍書發上郡,春色度河陽。
裊裊漢宮柳,青青胡地桑。
琵琶出塞曲,橫笛斷君腸。
譯文:
遠行的人早早就騎上了駿馬,行途直指薊城的旁邊。
薊城北通大漠,我萬里辭別故鄉。
大漠瀚海上,燃起萬千烽火,黃沙之中,曾是千百年來的戰場。
軍書急迫,發至上郡,春色青青,越過了中州河陽。
長安宮中的柳條已經婀娜多姿,塞北地區的桑條依然顏色青青。
琵琶嗚咽,彈出令人淚垂的出塞曲,橫笛聲聲,令人肝腸寸斷。
王昌齡 《塞下曲》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平沙日未沒,黯黯見林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從軍行七首·其四》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誓不還。
《從軍行七首·其五》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從軍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從軍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王 維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
王之渙 《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李 白 《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高 適 《燕歌行》
邊庭飄颻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李 頎 《古從軍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千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張 籍 《沒蕃故人》
前年戍月之,城下沒全師。蕃漢斷消息,死生長別離。
無人收廢帳,歸馬識殘旗。欲祭疑君在,天涯苦此時。
盧 綸 《塞下曲四首》
(其 一) 鷲翎金僕姑,燕尾綉蝥弧。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其 二)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其 三)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其 四) 野幕敞瓊筵,羌戎賀勞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柳中庸 《徵人怨》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王昌齡 《出 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范仲淹 《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
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
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涼州詞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古從軍行 李頎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燕歌行 高適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於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當恩遇恆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後。
少婦城南欲斷腸,徵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颻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1: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唐代)《出塞二首》
翻譯:如果有衛青、李廣這樣的將軍立馬陣前,一定不會讓敵人的鐵蹄踏過陰山。
2:流水本自斷人腸,堅冰舊來傷馬骨。——盧思道(隋代) - 《從軍行》
翻譯:別離後的時光飛逝似流水使人有斷腸之痛,那塞外的苦戰和寒冷連戰馬之骨都屢屢受傷。
3: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高適(唐代) - 《燕歌行》
翻譯:山川荒蕪,塵土滿天,塞外的游牧民族和風雨一樣,時常侵擾國家關隘。
4: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韋元甫(唐代) - 《木蘭歌》
翻譯:早晨屯兵在雪山之下,夜晚在青海湖畔扎營。
5: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范仲淹(宋代) - 《漁家傲·秋思》
翻譯:從四面八方傳來邊地特有的聲音隨著號角響起。重重疊疊的山峰里,長煙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緊閉。
6: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李白(唐代) - 《關山月》
翻譯:戍守兵士遠望邊城景象,思歸家鄉不禁滿面愁容。
7: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李益(唐代) - 《夜上受降城聞笛》
翻譯:不知何處吹起凄涼的蘆管,一夜間徵人個個眺望故鄉。
8: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王昌齡(唐代) - 《出塞二首·其一》
翻譯:秦漢以來,明月就是這樣照耀著邊塞,但是離家萬里的士卒卻沒能回還。
9: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李白(唐代) - 《關山月》
翻譯:浩盪長風,掠過幾萬里關山,來到戍邊將士駐守的邊關。
1: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李白(唐代) - 《關山月》
2: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唐代) - 《出塞二首·其一》
3:
乃翁知國如知兵,塞垣草木識威名。
敵人開戶玩處女,掩耳不及驚雷霆。
平生端有活國計,百不一試薶九京。
阿兄兩持慶州節,十年騏驎地上行。
潭潭大度如卧虎,邊頭耕桑長兒女。
折沖千里雖有餘,論道經邦正要渠。
妙年出補父兄處,公自才力應時須。
春風旍旗擁萬夫,幕下諸將思草枯。
智名勇功不入眼,可用折箠笞羌胡。——《送范德孺知慶州》宋代:黃庭堅
4: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關山月》唐代:李白
5: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漁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
王昌齡《從軍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涼州詞(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燕歌行(唐)高適
漢家煙塵在東北,
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
天子非常賜顏色。
從金伐鼓下榆關,
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
單於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上,
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生死,
美人帳下猶歌舞。
示兒(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
南望王師又一年。
1、《使至塞上》
唐代: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譯文:
輕車簡從將要去慰問邊關,路經的屬國已過居延。
像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邊塞,北歸大雁正翱翔雲天。
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黃河邊上落日渾圓。
到蕭關時遇到偵察騎士,告訴我都護已經到燕然。
2、《涼州詞二首·其一》
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譯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夜光杯之中,正要暢飲時,馬上琵琶也聲聲響起,彷彿催人出征。
如果醉卧在沙場上,也請你不要笑話,古來出外打仗的能有幾人返回家鄉?
3、《雁門太守行》
唐代: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譯文:
敵兵滾滾而來,猶如黑雲翻卷,想要摧倒城牆;戰士們的鎧甲在陽光照射下金光閃爍。
號角聲響徹秋夜的長空,邊塞上將士的血跡在寒夜中凝為紫色。
紅旗半卷,援軍趕赴易水;夜寒霜重,鼓聲郁悶低沉。
為了報答國君的賞賜和厚愛,手操寶劍甘願為國血戰到死。
4、《月夜憶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譯文:
戍樓上的更鼓聲斷絕了人行,秋夜的邊塞傳來了孤雁哀鳴。
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
雖有兄弟但都離散各去一方,已經無法打聽到他們的消息。
寄往洛陽城的家書常常不能送到,何況戰亂頻繁還沒有停止。
5、《從軍行》
唐代: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譯文:
邊塞的報警烽火傳到了長安,壯士的心懷哪能夠平靜。
辭別皇宮,將軍手執兵符而去;圍敵攻城,精銳騎兵勇猛異常。
大雪紛飛,軍旗黯然失色;狂風怒吼,夾雜咚咚戰鼓。
我寧願做個低級軍官為國沖鋒陷陣,也勝過當個白面書生只會雕句尋章。
D. 戰爭場面描寫
這時候,江面風力逐漸減弱,宋軍水師開始了猛烈的反擊。在海鰍船上踏車的都是初臨戰陣的民工。他們毫無懼色,十分勇敢。士兵和民工們都說:「我們只有齊心協力,才能消滅敵人,求得生存!」宋軍海鰍船沖入金軍船隊,同金軍展開激戰。海鰍船船體大,裝有踏輪,速度比較快;金軍的戰船船體小,速度又比較慢,大部分被宋軍的海鰍船撞沉了,半渡的金兵大半死在江中。完顏亮並不甘心失敗。他把其餘的船隻重新集結起來,准備再次發動進攻。黃昏以後,有一隊宋軍從別處撤退下來,路過採石,虞允文叫他們打著旗,擂起鼓,從山後繞到江邊。完顏亮以為是宋軍援兵來到,不敢再戰,慌忙命令金軍船隊往後撤退,舍舟登岸。虞允文命令強弩手乘勝追射,把金軍殺得大敗。完顏亮率領殘兵敗將,仍舊退回到和州。
韓信領兵來到前線,看到蒲坂形勢險要,魏王豹又派有重兵把守,知道要從正面進攻很難取勝。經過一番研究,他決定採取聲東擊西避實就虛的戰法。他把漢軍大營隔河設置在蒲坂對岸,在軍營附近插滿了旌旗,並且把漢軍方面所有的船隻都集中到這里來;白天叫士兵們擂鼓吶喊,夜間燈火通明,調兵遣將忙個不停。表面上,漢軍好像是要從這里渡河,實際上韓信卻把漢軍主力偷偷地向北調動,選擇夏陽(今陝西省韓城縣南)作為渡河地點。
漢軍按照韓信的計劃布置完畢,已經天色微明了。韓信親自率領漢軍,打著大將的旗號和儀仗,敲起戰鼓,吶喊著向井陘口殺來。陳余看到漢軍發起了進攻,認為消滅漢軍的機會到了,立刻傳令趙軍出擊。趙軍漫山遍野,向漢軍沖來,雙方大戰了很長時間。韓信張耳假裝戰敗,把旗鼓儀仗都扔掉,向綿蔓水方向後退。趙王歇和陳余看到韓信張耳後退,誤認為漢軍真的打了敗仗,就命令全體趙軍空營而出。十幾萬趙軍一面爭著搶奪戰利品,一面追趕韓信張耳。
再說滎陽-成皋的正面戰場,按兵力,尤其是開始階段,項羽比劉邦大得多。從漢王二年四月到漢王四年十月,在兩年多的時間里,楚漢雙方你爭我奪,你出我進,展開了拉鋸戰,互有勝敗。在這過程中,劉邦逐漸由弱變強,力量日益壯大,越來越掌握著戰爭的主動權;恰好相反,楚軍由於戰線太長,東奔西跑,疲憊不堪,力量日益削弱,越來越處於被動地位。尤其是漢王四年十月,汜水一戰,漢軍大勝,成皋楚軍全軍覆沒。滎陽-成皋的爭奪戰結束了,楚漢相爭進入了新的階段。
岳雲來到潁昌,兀術果然親自率兵來攻。岳雲和王貴合力攻殺,城內守軍便把預備兵力投入戰斗,岳家軍鬥志愈加旺盛。岳軍以騎兵800擔任正面沖鋒,步軍列置左右兩翼,來對付金軍的騎兵。雙方從早上殺到中午,岳家軍的將士無一人怯戰後退。岳雲手執雙錘,在敵陣中往來沖殺。雖然身受重傷,血染戰袍,仍然浴血奮戰。接著董先胡清率部趕到,投入戰斗,終於把金軍打敗,殲敵5000餘人。
袁崇煥採取堅壁清野的策略,讓城外的居民攜帶防守器具,全部遷入城內,然後放火燒掉城外所有民房,使敵人到來時沒有任何可以利用的掩體。袁崇煥刺血為書,激勵士氣,並向他們下拜,表示抗敵的決心。將士們大受感動,都表示願意同寧遠城共存亡。袁崇煥還發出緊急公文給前屯和山海關的守將,讓他們把逃跑到那裡的官兵一律斬首,用以懲戒那些臨陣脫逃的怕死鬼。袁崇煥採取了這一系列果斷措施,全城軍民都決心各守崗位,嚴陣以待,奮勇殺敵。
虞允文和將領們研究了作戰方案,決定採用水陸部隊互相配合,以水戰為主的戰法。步兵和騎兵埋伏在長江岸邊高地後面。水軍船艦分成五隊:選擇精兵藏在海鰍船(一種用車輪激水的快速戰船)內,停泊在大江中流,作為主攻部隊;用兩隊海船組成東西兩翼配合主力;另外兩隊隱藏在港汊中間,用作襲擊敵船和後援之用。採石的宋軍,經過虞允文這一番整治和調撥,由原來的散兵變成同仇敵愾的戰斗部隊了。
項羽殺了宋義以後,就派英布蒲將軍率領兩萬人做先鋒,渡過漳水,切斷秦軍運糧的甬道,把章邯和王離的軍隊隔離開。然後,項羽率領主力部隊隨後急進。在渡河的時候,項羽下令把全軍的釜甑(飯鍋)通通砸破,把所有的渡船一律鑿沉,把營帳全部燒毀,士兵們每人只准帶三天的干糧,准備和秦軍決戰,不獲勝利,決不活著回來。項羽的決心和勇氣,對全軍起了極大的鼓舞作用。楚軍一到戰場,就把王離的軍隊包圍起來,以雷霆萬鈞的氣勢,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動,同秦軍展開了激戰。楚國士兵無不以一當十,向秦軍猛沖猛打猛追,不給秦軍以喘息的機會。經過九次激烈的戰斗,楚軍把秦軍殺得大敗。這時候,其他的援救趙國的軍隊也都投入了戰斗,殺死秦將蘇角,活捉王離,迫使另一名秦將涉間自殺。秦軍主力被擊潰了,鉅鹿得到了解救。
在新軍開始潰敗的時候,王鳳指揮城裡漢軍乘勢殺出,夾攻新軍。這時候的新軍由於主帥陣亡,士氣一落千丈,已經完全失去戰鬥力,像山崩一樣的垮下來,將士們只顧爭著逃命,互相沖撞踐踏,死傷的人不計其數,那些虎豹犀象等野獸也早已脫韁逃走。正當新軍望風潰逃的時候,天空忽然陰暗下來,接著狂風呼嘯,雷電轟鳴,大雨傾盆而下,昆陽城北的滍〔治〕川立刻暴漲起來。風聲雷聲雨聲水聲和漢軍的喊殺聲匯成一片,簡直要把喪魂落魄的新軍淹沒了。
漢軍開到夏陽以後,韓信命令士兵做了大批的小口木桶,幾個木桶連成一體,上面綁上木排,倒扣在水面上,作為渡筏。這種渡筏既平穩,浮力又大。漢軍乘著這些渡筏,從夏陽偷渡過去。魏軍在這里根本沒有設防,漢軍很順利地渡過了黃河,攻下了魏的後方重鎮安邑(今山西省安邑縣東北)。這時候,魏王豹慌忙領兵迎戰,可他哪裡是韓信的對手?沒有多少天,韓信指揮漢軍把魏軍打得大敗,最後活捉了魏王豹,把他送到駐扎在滎陽的劉邦那裡。
幾天以後,項羽領兵進入咸陽,殺了秦王子嬰,搜羅了無數奇珍異寶,虜掠著大批婦女,放火燒掉秦朝的宮殿,然後回兵東去。人民對項羽的這些做法大失所望。項羽分封許多擁兵割據的六國舊貴族為王;封劉邦為漢王,讓劉邦從關中地區遷到漢中和巴蜀。項羽自稱西楚霸王,地位最高,實際上要指揮一切諸侯王。項羽的分封,違反了當時人民渴望統一的願望,非常不得人心。
劉牢之接到命令,就在當天夜裡,帶領5000名北府兵,借著星光,向洛澗出發。聽說要向秦軍發動攻擊,北府兵人人摩拳擦掌,戰斗情緒異常高昂。晉軍來到離洛水10里路的地方,劉牢之接到前哨的報告說:梁成的部隊,在洛水對岸紮下了營寨,黑壓壓的一大片,但是一點動靜也沒有,好像已經進入夢鄉了。劉牢之立即向部隊下了急行軍的命令。北府兵5000人馬涉水而過,像猛虎下山一樣,勇猛地沖破了秦軍的前沿陣地,吶喊著殺進了敵人的大營。正在酣睡的秦兵還沒有來得及弄明情況,許多人就被晉軍殺死了。梁成從夢中驚醒,聽到帳外的廝殺聲,嚇呆了。他慌慌張張地爬起來,披上鎧甲,翻身上馬,正想抵抗,只見劉牢之一馬當先,手執長槍,直向梁成的營帳沖來,正好和梁成相遇。兩人大戰了十幾個回合,梁成膽怯手軟,漸漸招架不住,被劉牢之一槍刺於馬下。
劉秀等人把從定陵郾城調來的幾千援軍,開到昆陽城郊,在離新軍四五里的地方,列成陣勢,准備接戰。劉秀觀察了敵軍陣勢,決定先發制人。他親自指揮步兵和騎兵1000人作前鋒,向敵軍勇猛地沖殺過去。王尋王邑驕傲輕敵,認為漢軍人少,只調幾千人來迎戰。漢軍奮勇進攻,一下子就殺死了許多敵軍。經過這場小的戰斗,劉秀發現新軍士氣低落,不願作戰,於是乘勝繼續猛攻,又斬殺新軍1000多人,取得了初戰的勝利。
秦兵沿河岸層層布陣,晉軍要想渡河,困難很大。秦軍雖然在洛澗吃了敗仗,銳氣受到一些挫折,但是人數仍然比晉軍多好幾倍。謝石和謝玄認為:晉軍現在只要能夠抓緊時間,爭取主動,進行速決戰,就有取得勝利的可能。要不然,如果苻堅的人馬全部到齊,勝負就很難預料了。他們進一步制定了引誘秦軍進行速決戰,並且力爭一舉擊潰秦軍的作戰計劃。
劉秀看到新軍士氣越來越低落,認為殺敵取勝的條件已經成熟。他把3000名精兵組織成敢死隊,迂迴到城西南,出其不意地渡過昆水,向新軍的大本營發起猛烈的沖擊。一時間鼓號之聲響徹雲霄,喊殺之聲震動天地。驕傲輕敵的王尋王邑看到漢軍兵力不多,仍然認為不堪一擊,也不進行戰斗部署,親自指揮10000多人出陣迎擊劉秀;並且命令其餘各軍不得擅自行動。漢軍由於接連取得勝利,膽氣更壯。而新軍士兵大都是臨時脅迫來的農民,他們痛恨王莽,都不願意打仗,諸將又借口王邑已經下了「不許擅自行動」的命令,樂得按兵不動,因此漢軍沖入新軍陣內,竟沒有遇到多少抵抗,無不以一當百,如入無人之境。漢軍越戰越強,猛攻猛打,勢不可擋。沒費多少工夫,就把王尋王邑親自指揮的一萬多新軍殺得大敗。劉秀率領漢軍乘勝追擊,在陣上殺死了王尋。
韓信張耳帶著漢軍主力部隊退到綿蔓水邊,和原來背水列陣的一萬漢軍會合起來,重新同趙軍展開激戰。前面是傾巢追趕過來的敵兵,背後是水深流急的綿蔓水,在這緊要關頭,漢軍要麼是向前拚死殺敵,要麼是後退淹死水中。只見漢軍將士們人人奮勇,個個爭先,無不以一當十,拚死戰斗。趙軍依仗人多勢眾,往來沖殺了很多次,仍然攻不破漢軍陣地。韓信張耳指揮的漢軍,就這樣把十幾萬趙軍牢牢地拖住在綿蔓水邊。
苻堅聽到梁成被殺和洛澗失守的消息,又接到晉軍大隊人馬開到淝水東岸的報告,開始覺得情況有點不妙。他急忙和苻融登上壽陽城樓,觀察對岸晉軍的動靜。他向東望去,只見晉軍陣容嚴整,旗號鮮明,一座座營帳整齊地排列在淝水河畔。八公山的腳下,不時傳來一陣陣的操練聲。苻堅不由得暗暗吃了一驚。一陣北風呼嘯掠過,苻堅頂著風向北遠遠望去,恍惚之間,只見八公山上,漫山遍野都是晉軍。
風越刮越緊,雪越下越大,天氣越來越冷。猛烈的北風卷著飛雪,向將士們迎面撲來,他們的臉和手早已麻木,似乎骨頭都凍透了。旗幟凍裂了。戰馬凍得不敢嘶鳴,只能踏著厚厚的積雪艱難地前進。
二十四日,在努爾哈赤的指揮下,後金軍對寧遠城展開了激烈的攻城戰。袁崇煥親自指揮明軍,張弓射箭,發射各種火器,狠狠打擊後金軍。戰鬥打得激烈的時候,城上的箭和炮石就像雨點一樣地發射出去,後金軍被打死打傷的很多。努爾哈赤親自督戰,企圖鑿城而入。頑強的後金士兵,頭上頂著擋箭牌,冒著箭石火器,帶著攻城器械,前隊倒下,後隊又跟了上來,誰也不敢後退。明軍雖然個個奮勇,但是城中炮石火器畢竟有限,又不可能指望高第派兵來援,
在這種形勢下,袁崇煥認為明軍利於速戰速勝。他命令炮手們對准後金軍密集的地方,開炮轟擊。只見炮聲響處,煙火騰空而起,後金軍血肉橫飛,一片一片地倒了下去。這時候天色漸漸昏黑,在硝煙彌漫中,後金軍的進攻暫時被打退了。
秦軍包圍趙軍的捷報傳到秦國都城咸陽(今陝西省咸陽市西北),秦王就親自來到河內(今河南省沁陽縣一帶),把當地15歲以上的男丁全部組成軍隊,調到長平戰場,占據長平東北面的高地,切斷趙括的援兵和糧運。在秦軍的四面合圍下,趙軍增援部隊無法通過,軍隊的給養也斷了來源。到了這年9月,趙軍斷糧已經46天,士兵們餓得沒有辦法,就暗自互相殺食,情況極為嚴重。趙括組織了四支突圍部隊,一齊鳴鼓沖突,企圖打開一條出路,可是一連突圍了四五次,都沒有成功。他在絕望之下,決定挑選一支精銳部隊,全部披上厚甲,騎上戰馬,由他親自率領,強行突圍。不料趙括剛出現在陣前,就被秦軍亂箭射死。趙軍失去了主將,沒人指揮,立刻陷入混亂。秦軍趁機發動猛烈進攻,把趙軍殺得大敗。長平之戰,以秦軍大勝,趙軍慘敗告終。
在兩軍相持階段,能否不斷地補給軍糧,會直接關繫到戰爭的勝敗。一天,曹軍的探子偵察到,有幾千輛袁軍的糧車,正往官渡這邊押運過來。押運官韓猛是個有勇無謀的人,打起仗來輕敵少備。荀攸聽到這一情況,便建議曹操派兵去劫奪袁紹的糧車。曹操派部將徐晃和史渙率兵前往,在半路上打跑了韓猛,燒掉了他押送的全部糧車和軍用物資。到了十月,袁紹又派人從河北運來一萬多車軍糧,囤積在大營以北40里的故市烏巢(都在今河南省延津縣境內),還特派大將淳於瓊帶領一萬人駐在那裡保護。由於上次糧車被燒,沮授這次特別提醒袁紹,要他另派一員戰將率領一部分軍隊駐防在淳於瓊的外側,以防曹軍偷襲。
項羽派蒲將軍率兵晝夜兼程,從三戶津向南渡過漳水,再次打敗秦軍,切斷了章邯的退路。項羽又率主力部隊猛攻,在汗水(漳水支流,在今河北省臨漳縣附近)把秦軍打得大敗。章邯接二連三地遭到失敗,既無援軍,又怕被秦二世和趙高殺害,再次向項羽求降。
王邑王尋拒絕了嚴尤的建議,決定先破昆陽,再進兵宛城。新軍全部兵力42萬人,把一座小小的昆陽城包圍了幾十層。他們在昆陽城外紮下幾百座營盤,真是旌旗蔽野,塵土遮天,擂鼓吶喊的聲音一直傳到幾十里外。王尋王邑一面命令士兵挖掘地道攻城,一面用沖車猛烈地撞擊城門。漢軍頑強抵抗,新軍沒能把城攻破。王邑又命令士兵推出十多丈高的樓車,靠近城牆。樓車上的士兵居高臨下,對著城中放箭和發射石塊。新軍的箭和石塊像雨點般地向城裡射來。城中的人不能出門行走,老百姓要到井邊汲水,都得背著一塊門板擋住箭石。王尋王邑更加得意,認為攻破昆陽,是早晚之間的事,只須坐等破城的捷報,再不去留心其他事情了。
完顏亮過高地估計了他自己的力量,過低地估計了南宋軍民的力量。就在他出兵南犯的前後,南宋的義軍領袖魏勝和王友直,起兵收復了長期淪陷的海州(今江蘇省新海連市)沂州(今山東省臨沂縣)和大名(今河北省大名縣南)。各地義軍的反抗斗爭,有力地擾亂了金軍的後方,分散了金軍的兵力。在金軍內部,從完顏亮出兵那天起,先後就有兩萬多人在半路上開了小差。更加嚴重的是,一部分女真貴族利用完顏亮率軍南下的機會,發動政變廢除了他的帝號,擁立完顏雍為新皇帝(即後來的金世宗)。可是當時走在南侵路上的完顏亮還蒙在鼓裡。
台灣海岸線很長,可以登陸的地點很多,鄭成功選擇鹿耳門登陸台灣,是經過周密考慮的。鹿耳門位於赤嵌城台灣城附近,一入鹿耳門,就可以控制赤嵌城及其港口,斷敵出海之路。但鹿耳門形勢非常險峻,由鹿耳門外海進港只有兩條航路:一條是一鯤身和北線尾島中間的南航道。這條航道,口寬水深,但有敵艦防守,荷蘭人在台灣城上又置重炮控制了航道,要想通過,需要付出很大代價。另一條是北線尾島北部的鹿耳門航道,即北航道。這條航道,闊僅里許,迂迴曲折,水中沙石淤淺,是荷蘭殖民者疏於防範的一條航道。通過此航道,可在赤嵌樓北部的禾寮港登陸。鄭成功決定從北航道突入,他所以作出這樣抉擇,一是了解荷軍在此並未設防,二是有何廷斌等熟悉航路的人作向導,並掌握了該處的潮汛情況。
雙方又相持了幾個月,楚軍的軍糧眼看就要吃光了。進攻吧,力量不足;撤退吧,漢軍就會追過來,真是進退兩難。同時,彭越的軍隊又不斷地擾亂楚軍的後方,多次截斷楚軍的補給線,而且還聽說韓信破齊後又將向楚軍進攻。項羽感到形勢確實嚴重,才不得不同劉邦訂立和約:以鴻溝(在滎陽南面)為界,鴻溝以西的地方歸漢,鴻溝以東的地方歸楚,雙方分疆而治。
十一月二十七日黎明,金將完顏元宜率領將士們來到完顏亮的御營。完顏亮聽到喧嘩聲,從夢中驚醒,還以為是宋軍來劫營。他急忙披衣坐起,早有一支羽箭嗖的一聲射入帳中,完顏亮揀起來一看,不覺大驚,原來是金軍的箭。他正要去取弓反射,已被營外金軍一陣亂箭射中了。金軍將士一擁而入,見他倒在地上,四肢還在動彈,就用繩子把他勒死了。這個殺人不眨眼的暴君,終於落得了悲慘可恥的下場!
在圍困台灣城的同時,鄭成功為了解決軍糧補給問題,一面派遣楊英和何廷斌深入各鄉社查抄荷軍所藏米粟,一面不斷派人回金門運糧。同時還命令圍城部隊實行就地屯墾,全體官兵「有警則荷戈(武器)以戰,無警則負耒(農具)以耕」,自己動手生產,解決糧餉,嚴禁侵犯民田,這些措施深深地受到台灣人民的擁護。台灣城附近的高山族人民紛紛前來歡迎和援助鄭成功,配合鄭成功大軍打擊敵人。有一次,有14名荷蘭士兵流竄到新港地方,高山族人蜂擁而上,把他們全部消滅掉。台灣人民還給鄭成功通風報信,並引導鄭軍堵塞台灣城的水源,來坐困敵人。由於台灣同胞的擁護和支援,鄭成功大軍前進道路上的障礙被掃清了。
在煙火彌漫中,曹操帶領著殘兵敗將,向華容(今湖北省監利縣西北)小道撤退。不料中途又遇上狂風暴雨,道路泥濘。簡直沒法通過。曹操命令所有老弱殘兵,找來樹枝雜草,鋪在爛泥路上,騎兵才勉強地走了過去。可是那些老弱殘兵,被人馬撞倒,受到踐踏,又死傷了不少。劉備周瑜的軍隊水陸並進,把曹操一直追趕到南郡(今湖北省江陵縣境內)。經過這次大戰,曹操元氣大傷,兵員損失了一大半。他只好留下一部分軍隊防守江陵和襄陽,自己率領殘部退回北方去了。
陳友諒軍隊人數眾多,水軍船艦又高又大,在兵力上仍然處於優勢。面對著這樣的強敵,朱元璋把水軍分為11隊,每隊都配備火銃長弓大弩,作戰的時候,先發火銃,再射箭,最後是白刃廝殺。朱元璋部下的大將徐達首先率軍出戰,擊敗了陳友諒的先鋒部隊,殺死1500人,繳獲一艘大型戰艦,勝利回營,朱軍士氣更加旺盛。在一次戰斗里,陳友諒的勇將張定邊沖到朱元璋乘坐的戰艦面前。由於水淺,朱元璋的戰艦擱住了,動彈不得。牙將韓成為了保護朱元璋脫險,自己穿戴好朱元璋的衣帽,跳入水中。敵軍以為朱元璋已經投水,就放鬆了圍攻。朱元璋的大將常遇春一箭射中張定邊,敵軍戰船才開始後退。趁著江水漲潮,朱元璋的戰艦才駛離了險地。
這次金軍南犯,兀術親自率領精銳的「鐵浮圖」和「拐子馬」15000餘騎,准備以此抄襲岳家軍的大本營,進而消滅岳家軍的主力。「鐵浮圖」是兀術的特種騎兵,人馬都披上厚重的鎧甲,以三騎為一隊,作為正面沖鋒隊。每向前進,就用障礙物堵塞後路,只許進,不許退。「拐子馬」指的是左右翼騎兵,作戰時,配合「鐵浮圖」從兩麵包抄。這種騎兵隊伍都是由女真人組成的。打起仗來,像圍牆鐵幕一般,很難對付。岳飛認為「鐵浮圖」和「拐子馬」雖然厲害,但還是可以利用它的弱點,找出對付的辦法來。他發現「鐵浮圖」的馬腿安不上鐵甲,只要馬腿被砍斷,騎在馬身上的士兵就要跌下。因此,他機智地指揮將士手持馬扎刀長斧和敵人對陣。宋軍上砍敵兵,下砍馬腿,金兵馬倒人也跟著倒,人馬大亂。岳飛提槍躍馬,親臨戰陣。他在敵陣中左右開弓,往來沖殺,將士們見了,勇氣倍增。岳飛的心愛部將楊再興單騎突入敵陣,左沖右突,銳不可擋,差一點把金兀術活捉住。這次大戰,從申時(下午四時左右)打到黃昏,金軍有的被宋軍殺死,有的被馬踏成爛泥,死屍布滿原野。
第二天,努爾哈赤又組織了優勢兵力,命令將士們個個身披鎧甲,頭頂盾牌,向明軍再一次發起強大攻勢。雙方激戰了一整天,後金軍用盡了各種攻城辦法,明軍也竭盡全力來防守。後金軍的箭矢像飛蝗般地越過城牆,大隊人馬隨著跟了上來。明軍將領們急不可待,都希望袁崇煥趕快下令發炮還擊。袁崇煥卻很沉著,向大家輕輕搖了搖手。後金軍繼續向前移動。袁崇煥在女牆上注視著,等敵軍蜂擁到比較近的地方,他才大聲命令:「開炮!」剎時間炮聲震天,只見大批後金軍又紛紛倒了下去。僥幸沒有被打中的,慌忙回身逃命,你沖我撞,互相踐踏,隊伍大亂。努爾哈赤也在激戰中受了重傷。
從戰爭開始到結束,朱元璋一直親自指揮將士,堅持戰斗,雖然身邊的衛士都戰死了,仍然不肯後退一步。又經過幾次激烈的戰斗,朱軍控制了湖口,陳友諒軍一敗再敗,並且糧食已經吃光,實在打不下去了。陳友諒見大勢已去,只好帶著殘兵敗將,從湖口突圍,不料在突圍的時候被飛箭射死。張定邊用船裝上陳友諒的屍首,和太子陳理一起,連夜逃回武昌。第二天,陳友諒的副丞相陳榮等收集全部殘余水軍50000多人,向朱元璋投降。鄱陽湖之戰,以朱勝陳敗告終。
淳於瓊戰敗被殺的消息傳到官渡前線,張合看到大勢已去,又聽說郭圖在袁紹面前誣陷他,他既氣憤,又害怕,便同高覽把全部攻城機械燒掉,一同到曹營去投降。袁軍本來已經軍心動搖,一見主將投降,就更加慌亂,全部潰散。曹軍乘勢反擊,袁軍大敗,主力差不多全部被殲滅,袁紹和袁譚只率領著800名親兵逃回黃河以北。
這年八月,苻堅徵集的各州兵馬,共計有步兵60多萬,騎兵27萬,羽林軍3萬,號稱百萬大軍。苻堅任命苻融為征南大將軍,和鮮卑貴族慕容垂一起,率領25萬步騎兵為先鋒部隊,從長安出發。他還任命一個羌族的將軍姚萇〔chang常〕為龍驤〔xiang相〕將軍,率領四川的部隊,沿著長江順流而下。苻堅親自率領主力大軍從長安出發,一路上人喊馬嘶,旌旗遮天,大道上擠滿了前秦的軍隊,連同車輛馬匹糧草輜重,前前後後足有幾百里長。被強迫征來的士兵只惦記著自己家裡的事,不願意替苻堅打仗。有一部分將士一路上搶掠老百姓的財物,鬧得城鄉雞犬不寧。前秦的軍隊雖然多,但是紀律很壞,士氣低落,缺乏戰鬥力。
陳友諒果然親自率領水軍順流東下,先到大勝港,打算從這里登陸。可是這里的港口很窄,大船開不進去,而且發現朱軍早有準備,就急忙掉轉船頭,直接駛往江東橋。到了近前,一看是大石橋,不是木橋,陳友諒不禁大吃一驚;接著按照約定信號,連喊「老康!」又沒人答應。陳友諒這才恍然大悟,自己受了康茂才的騙,趕緊指揮部隊撤退。
曹操方面軍隊人數少,軍糧又很困難,戰爭如果曠日持久地僵持下去,對曹軍不利。面對這種情況,曹操本人曾一度動搖,打算退守許都。曹操的謀士荀彧為他分析戰爭的前途,認為這次戰爭是打敗袁紹的好機會。他勸曹操要盡最大努力,爭取最後勝利。曹操接受了荀彧的意見,堅定了和袁紹周旋到底的決心。他一面命令部隊繼續固守官渡,一面密切注視敵人的動態,尋找有利時機,進行最後決戰。
白起針對趙括沒有作戰經驗魯莽輕敵的弱點,決定對趙軍採取迂迴包抄的戰術,並進行了具體的戰斗部署:第一,在長壁構成一個袋形陣地,以主力部隊堅守營壘,阻止趙軍的進攻;第二,把原來在第一線上的軍隊作為誘敵部隊,命令他們受到趙軍進攻就向長壁撤退,引誘趙軍深入包圍圈;第三,在長壁的兩翼布置精兵22000人,准備出其不意地插入趙軍的後方,斷絕它的糧道,並協助長壁的部隊,包圍來進攻的趙軍;第四,另外再派出騎兵5000人插入趙軍營壘的中間,把趙軍分割成為兩部分,使趙軍首尾不能相顧。
戰事已經結束。秋天的暮色中,紅色衣甲的步兵騎兵已經退到主戰場之外的南部山頭,大纛旗上的「晉」字尚依稀可見。主戰場北面的山頭上黑蒙蒙一片,黑色旗甲的兵團整肅的排列在「風」字大纛旗下嚴陣以待,憤怒的望著南面山頭的晉軍,隨時准備再次沖殺。南面山頭的晉軍,也重新聚集成步騎兩陣,同樣憤怒的望著北面山頭的紫風軍,同樣准備隨時沖殺。
操吳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凌余陣兮躐(lie)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埋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桴兮擊鳴鼓。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E. 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跡是什麼
波斯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它人口眾多、經濟發達,地域廣闊。現在的土耳其、黎巴嫩、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伊拉克、伊朗、阿富汗、阿拉伯半島及印度兩河流域地區,當時都在它的統治之下。波斯帝國的首都設在波斯波利斯,它的最高統治者是被尊為「萬王之王」的皇帝大流士三世。
大流士三世擁有一支紀律嚴明,多達幾十萬人的皇家軍隊。而亞歷山大的軍隊,包括步兵、騎兵、海軍,總數不超過3萬人。可是這支軍隊卻以少勝多,打敗了強大的波斯軍隊。
亞歷山大是在公元前334年春率領馬其頓和希臘聯軍渡過達達尼爾海峽,進入波斯境內的。大流士三世在接到這一軍事情報後,不屑一顧不屑一顧:認為不值得做。地說:
「我們有幾十萬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希臘人早已是波斯人的手下敗將,現在小小的亞歷山大隻有幾萬人的軍隊,這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由於大流士三世的無知,加上狂妄自大狂妄自大:極端地自高自大。,失去了反擊亞歷山大的戰機,致使亞歷山大一路暢通,一直進逼到波斯帝國的首都波斯波利斯。到了這個時候,大流士三世才如夢初醒,慌忙調集帝國大軍約60餘萬,駐守在距首都不遠的戰略重鎮伊蘇斯。
伊蘇斯北面靠海,南面是平原,地域不大。大流士三世採用陣地戰的辦法,把步兵置於平原地帶,擺成一塊塊方陣,以弓箭和盾牌來抵擋亞歷山大騎兵的沖擊,而把波斯騎兵置於方陣後面,來沖擊亞歷山大的步兵。
大流士的軍隊在伊蘇斯不過剛駐紮下不久,他的軍隊主力還沒有完全配置好,那幫女眷們驚恐不安的吵鬧聲已弄得他心神不寧,他悔不該帶著這幫累贅!有些軍官們眼見大戰在即,紛紛在夜間悄悄送走了一些家眷,大流士三世無暇去過問他們,只要不影響白天的戰斗就行。大流士三世並不是個庸才,想當初他繼位為王時,不是也曾東征西討,平定過四處的叛亂嗎?大流士三世在給自己打氣,一定要鎮靜,挫敗那小子的狂妄野心!
天色大亮時,濃霧漸漸散去,大流士三世終於得到了敵人已經逼進的警報,一支三萬多人的馬其頓——希臘聯軍迅速地出現在伊蘇斯城南約二十里的地方!
戰爭迫在眉睫,但大流士三世還要炫耀一下皇帝的排場!
在河岸的高地上舉行了簡短而隆重的朝拜儀式:頭戴高高的金質皇冠、身著紫色王袍的大流士三世神態威嚴地站在一方猩紅色的地毯上,接受文武百官和士兵們的朝拜。他手中黃金鑄成的「權杖」在陽光下熠熠(yì)生輝,花白鬈曲的長胡須在微風中抖動。他的身後是數十名高擎羽扇和遮陽傘的侍衛和隨從,在他們的簇擁下,大流士三世威風凜凜地款步而行。他繞過了正中的僱傭軍,徑直走向自己位於內側的精銳部隊。騎兵身穿飾滿鱗片的鎧甲,頭戴粗麻布胄,配備有弓、劍和盾。而且所有的戰馬都配有鎧甲和披胸。長矛手身穿用白色粗牛皮張起來的騰葉形騰盾牌,長及膝下,右手持有長約六臂、矛身底端飾有金制或銀制小球的長矛。步兵身穿短袍,厚如麻布被套,可以抵擋利劍的穿透,腿上有脛甲,頭盔中間隆起,形狀頗似三重冠。他們手持鐵制戰斧或大刀,勇猛無比。這些步兵被稱為「不死的步兵」,因為他們的人數永遠保持小變,隨時有預備隊補缺。
大流士登高遠望,他身後是一眼望不到邊的黑壓壓的車隊,他稍稍放下了心。
這時候,河對岸升起了一陣煙塵,起初像是一團白雲,但過了片刻便像是平原上漫長地伸展起的一道黑煙,亞歷山大的軍隊已來到了陣前。只見武器的寒光閃耀,方陣兵步法勻整而穩健,只有隆隆的腳步聲和奔騰的馬蹄聲。
亞歷山大率精銳部隊在右翼,左翼仍由帕米尼歐指揮,是希臘盟軍和騎兵大隊,中間是馬其頓方陣。河岸大多陡峭,有些易於突破的地方已被波斯軍隊設上了柵欄。在波斯軍隊的射程以外,兩軍隔岸相峙。當充分了解了地形之後,亞歷山大的右翼率先發起了沖鋒。方陣兵也開始向前推進,這是條小河,根本阻擋不了銅牆鐵壁般的方陣軍。
萊西馬庫指揮的阿格瑞安部隊再顯威風,數十隻石弩載著巨大的碎石塊和箭頭射向對岸。還沒來得及張弓搭箭的波斯射手們被這突如其來,從天而降的石塊和箭頭砸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亞歷山大帶著衛隊和騎兵迅速沖入河中,轉眼間就躍上了對岸,與岸上大流士三世的左翼部隊殺作一團,亞歷山大的右翼已佔了上風。
亞歷山大以神速行動,突破了波斯軍的左翼,又直搗中鋒,與尚在河中的方陣軍相配合。亞歷山大威風凜凜,在陣前縱馬飛馳,為將士門加油鼓勁,號召他們要做忠誠的男子漢。
馬其頓方陣以其雷霆萬鈞雷霆萬鈞:比喻威力極大。之勢讓波斯軍隊潰不成軍,無法抗擊。波斯的僱傭軍被方陣兵切成幾塊並很快像割草那樣大批撂倒在岸上,屍體紛紛向河中滾落。其餘的僱傭軍這才放棄了抵抗,他們開始了公開地、全面地潰退。
亞歷山大的衛隊簇擁著亞歷山大,高聲吶喊,向中間的大流士三世的衛隊沖殺過去。大流士三世的皇家衛隊拚死護駕,而大流士本人則坐上戰車向後躲避,剛才趾高氣揚的神態,已消失了,急忙命令軍隊撤退。
在潰退中,驚恐萬狀的大批人馬擠在狹路中胡亂沖撞,加上後面馬其頓騎兵的緊追不舍,成群的波斯士兵被踩在腳下或馬蹄之下。大流士三世的戰車走在潰軍的最前頭。他的衛兵早已失散,自顧不暇了,馬夫也不見了,大流士三世只好親自駕車狂奔。勿忙中他跨上了一匹戰馬,轉向僻靜的山路。
大流士敗逃的消息已在敵軍中傳開,本來波斯人的右翼方陣和騎兵已迫使帕米尼歐的軍隊在河中後退,稍稍佔了上風,這時他們也無心戀戰,人人丟盔棄甲爭相逃命。
亞歷山大率領著騎兵一馬當先,沖進了大流士的軍營。營帳里一片狼藉,一群貴婦人正縮成一團,掩面哭泣。亞歷山大感到不可思議,大流士三世在倉皇逃命時竟丟下了他的家眷!把他的母親、妻子、女兒如同丟靴子一樣給甩了!
亞歷山大沖出營,縱馬狂奔,他要親手活捉這個不可一世,如今卻落荒而逃的「萬王之王!」可是由於夜幕的降臨,大流士三世早已逃得無影無蹤。月光下,亞歷山大發現了被大流士三世丟棄的戰車、盔甲和長袍,他只好把這些當作戰利品帶了回來。
這次戰役是亞歷山大入侵波斯帝國以來,取得最輝煌勝利的一次戰役。亞歷山大僅用不到3萬人的部隊就打敗了60餘萬的波斯軍隊,可謂世界古代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
亞歷山大在打敗了大流士三世後的當天晚上,來到了還沒有被摧毀的大流士三世的大帳。帳內陳設豪華,擺滿了各種珍寶。
在浴室里,亞歷山大看到那裡的水管、大水罐和首飾盒全是造型優美的金製品,浴盆里彌漫著香料和膏脂的撲鼻香味,深有感慨地對侍從們說:
「看來這才像個國王的樣子啊!所以,我們還是要把仗打下去。東方國家遍地是財富,只要佔領了這些地方,你們要什麼有什麼!」
亞歷山大洗完澡,剛要進晚餐,忽然有人來報,說戰俘營里發現了大流士的母親、妻子和兩個未婚的女兒。亞歷山大沉思片刻,便決定親自去看望。他對大流士的母親說:
「你們仍然可以像過去一樣,過著舒適的生活。因為我是同大流士打仗,對頭只有大流士一人,你們並不負戰爭的責任。」
亞歷山大善待大流士親屬的舉動,贏得了波斯帝國的大臣們的心,許多跟著大流士逃亡的官員們聽說只要歸順亞歷山大就可以保命,因而便紛紛返回。這為鞏固他新佔領的地區、徹底打敗大流士起了重要作用。
之後,亞歷山大乘勝前進,接連攻克了波斯帝國的數座城鎮。公元前332年,又以和平方式佔領了埃及。然後回師,在一個名叫推羅的地方圍住了大流士三世的軍隊。在此情況下,大流士三世乞求與亞歷山大講和,表示願意割讓幼發拉底河以西的領土,並向馬其頓賠償大筆款項。可亞歷山大拒絕講和。
公元前331年在尼尼微與大流士三世的軍隊展開了一場決定性的戰爭。結果,大流士三世徹底戰敗。此後,他率領不多的殘兵逃到了米底首府,被米底的總督殺害。
大流士三世的死,標志著波斯帝國的瓦解,亞歷山大成了波斯的新主人。隨後,亞歷山大又率軍向中亞細亞遠征,相繼佔領了一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