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以韓國,科威特為例,說明亞洲國家經濟發展的不同模式
科威特是中東產油大國,而且地處中東波斯彎北端,地緣政治地位重要,因此,它可以靠出國石油賺取大量外匯,也因為其產油國和地緣政治地位原因,受歐美大國庇護,政局穩定,國民收入很高。
韓國的地緣政治地位不言而喻,也是受到歐美大國庇護的國家之一。其重視發展汽車等工業製造,同時注重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經濟發展穩定而迅速。
通過對比可知,科威特是依靠能源,韓國是依靠知識技術,二者發展模式不同。但這二者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都有一個共同的不可忽視的因素,那就是西方大國因自身利益需要而對其在政治和國防上做出的庇護,使其能夠在政局比較穩定,外敵入侵威脅大大降低的情況下,較專注於經濟發展。
『貳』 韓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哪些經驗
韓國近40年經濟的快速發展主要依靠的是科技創新。技術進步對韓國經濟增長的貢獻:1970至1979年為12.84%,1979至1990年為18.70%,1990至2000年為39.54%,並推動了三次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經過多年的發展,韓國已初步建立了以企業為研發主體,國家承擔基礎、先導、公益研究和戰略儲備技術開發,大學從事基礎研究,產學研結合並有健全法制保障的國家創新體系。同時,韓國政府在各個階段的重大戰略選擇和適時調整的科技發展規劃是科技創新帶動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而由政府統籌的科技資源在全社會范圍內的合理配置,則是經濟持續增長的必要條件。正是在上述因素綜合作用下,韓國實現了經濟的飛躍。其經驗如下:
1.政府戰略重點的抉擇和適時調整的科技發展規劃是實現經濟飛躍的重要保障
「科技立國」戰略的確立是韓國經濟實現飛躍的重要轉折點。在科技立國戰略的影響和科技政策的引導下,韓國企業經過引進、吸收技術,現在已逐步過渡到自主研發階段。而在這一過程中,政府審時度勢,正確選擇重點產業領域,制定出與經濟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科技發展戰略和規劃,則是韓國成功的關鍵。
韓國的發展經歷了「貿易立國」、「重化工業立國」向「科技立國」戰略的轉變。通過各個戰略的實施,韓國的產業結構也完成了從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密集型、技術知識密集型、再向高新技術產業的過渡。韓國各個發展階段的戰略重點和政策選擇如下:
(1)「科技立國」戰略的准備階段
朝鮮戰爭後到1961年,韓國經濟處於戰後恢復期。這個時期,經濟困難,發展緩慢,國內沒有像樣的技術,也根本談不上科學技術的發展。此時,韓國推行進口替代型發展戰略,產業政策的著重點是保護和促進消費品工業的發展,以滿足內部消費需求,穩定經濟和社會。
在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後不久,韓國將「進口替代」型轉為「出口導向」型戰略。這時產業政策的重點是通過勞動密集型產業加快工業化步伐和資本積累。相應的科技發展重點是加強科技教育,建立技術基礎設施,引進外國的技術和人才等。1963至1969年,科技投資額占國民生產總值(GNP)的比重翻了一番,研究人員增長了2倍。產業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第一、二、三產業在GNP中所佔的比重分別由43.3%、11.1%、45.6%變為28.9%、22.8%、48.3%;GNP年均增長9.1%,人均GNP年均增長12.7%,出口額年均增長34.5%。
在這一階段,韓國科技發展過程中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事件是:在1966年成立了韓國第一所綜合產業研究所——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1967年,韓國政府將原隸屬於經濟企劃院中的技術局擴展為獨立的「科學技術處」(副部級),在發展相對落後的國家中較早地建立起管理科學技術事務的政府機構。韓國科學技術處自建立之日起,就擔負起了管理科技事務和協調國家研發計劃的重任。
20世紀70年代,是韓國國家技術創新體系的充實與發展階段。在這一階段,韓國勞動密集型輕工產業遇到挑戰。需要通過產業結構升級,加快工業現代化進程。產業政策的目標是:強化工業基礎,提高工業資本的有機構成,改善工業技術結構,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出口競爭力。與此同時,也調整了科技發展戰略,重點是進一步擴大技術教育,加強技術引進、消化和改進,資助應用導向的研究和開發。在此階段,韓國政府開始把注意力轉移到積極消化、吸收和擴散引進的先進技術上,國家採取了以下措施:
•在引進先進技術同時,大力發展本國的技術力量,並不斷開發自主技術,提高國家整體的技術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
•在技術引進方式上,嚴格禁止一攬子引進成套技術設備的做法,鼓勵企業有選擇地引進一些關鍵技術、設備。到1978年為止,韓國政府仍對技術引進實行嚴格的監督和審查制度,引進技術的主導權基本上掌握在政府手中。
•為促進科技的發展和產業結構向重化工業的轉變,1973年1月韓國內閣決定建立大德研究學園城,即大德研究中心,這是韓國最大的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它對集中國家的科學技術力量,提高技術創新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基本滿足了日益增長的產業技術需求。
•為鼓勵民間企業培養自身的研發能力及技術創新能力,政府採用了一些激勵措施,誘導企業建立自己的技術開發部門。
•1971年設立了韓國科學院。
•20世紀70年代後期,成立了很多政府資助的研究機構。
(2)「科技立國」戰略的形成階段
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國內外經濟技術環境發生了新的變化。新的科技革命在世界興起,高技術產業迅速發展,韓國科技面臨新的挑戰;70年代由於過分突出重化工業,使得經濟結構失衡,社會再生產比例失調;工資不斷上升使以廉價勞動力成本為支柱的出口工業對外競爭力下降,需要經濟技術革新提高產品檔次,特別是需要以附加價值高的高科技產品,增加出口競爭力。為此,韓國當局將「貿易立國」、「重化工業立國」戰略向「科技立國」戰略轉變。目標是重點發展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高技術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向機械電子等技術密集型高技術產業轉變,開發技術人才以提高生產率。
此階段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對大規模的技術引進項目和高科技引進項目進行組織、管理、協調和促進。為提高國家的創新能力,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促進公共研發機構、企業與大學三者之間的技術合作,充分發揮企業的資金優勢、大學的技術優勢以及研發機構的技術裝備和人才優勢。如,1982年開始實施國際研發事業;促進企業附屬研究所的設立;加強企業的研發投資支援制度。為了克服在重化工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技術界限問題,於1978年實行了技術引進自由化的政策。
另外,自1982年開始,每年每季度都要召開一次由政府各部負責人、科技界、企業界代表參加的科技振興擴大會議,檢查全國科技發展情況。
20世紀80年代,由於貫徹「科技立國」戰略,韓國的科學技術,特別是高新技術發展很快,大大改變了經濟結構,促進了經濟高速增長,特別是出現了第三產業加快發展的趨勢。
(3)「科技立國」戰略的深化階段
90年代末的金融危機使韓國經濟遭受重創。為此,韓國確立了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十大增長產業」,預示著韓國將經歷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和經濟機制的轉型,即通過建立適應高技術的經營管理體制、增加研發投資和提高產業的科技含量,使產業創造出更高的附加值,帶動經濟的再次騰飛。
在這一時期,科技計劃的制定轉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方式。1991年4月,盧泰愚總統發表了科學技術政策宣言,提出到2000年要使韓國的科學技術達到西方7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加拿大、義大利,即G7)的水平。
過去,韓國的國家科技計劃通常由政府資助的非營利研究機構具體執行。在科技計劃制定時,通常是按自下而上的途徑,由基層研究者監測本領域的技術進展,提高研究建議,然後採取同行評議的方法審查這些建設。一般而言,研究者只注意本領域的最新進展,很少關心工業應用的相關性。他們更關心的是如何獲得經費,而不是研發的戰略方向和目標。這種計劃制定方式對於提高國家整體科技實力和競爭力是不利的。因此,韓國從90年代開始把科技計劃的制定轉變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途徑,由政府確定長遠的國家發展目標,選擇技術領域,並徵求基層專家的意見,經過反復調整,制定科技計劃。
為提高科技自主開發能力,政府在持續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時,不斷改革完善科研體制,《尖端技術發展計劃》(G7計劃)、《國策研發事業》、《大型科技研發事業》等新的科技發展計劃相繼出台。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民間企業的研發活動更加活躍,研發投入規模超過政府,大企業研究所在設備、規模、人才等方面都逐漸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形成了以民間為主、政府為輔的技術開發體制。
在這個階段,韓國還實施了科技計劃管理和決策的重大變革——關鍵技術選擇和技術前瞻。韓國從80年代後期開始技術前瞻工作,把這一任務納入到研發管理范圍之內,並且完全由國家機構負責,由韓國科技研究院的研究小組主持。
另外,韓國還著手對國家科研體制和政策進行一系列重大改革和調整。改革和調整國家科研體制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點:
•加強國家對科技工作的宏觀管理與協調。為了迎接未來的挑戰,本著「小而有效的政府」原則,政府於1998年進行了重組,科學技術處被升格為科技部,並進入內閣,地位得到了進一步提高,科技部長官的排位從各部長官的末席一舉躍升到24個部中的第8位,在經濟部門中則僅次於財政經濟部位居第二。科技部不僅地位提高,管理許可權也相應擴大,科技發展政策和計劃的制定實施,各部門研究機構的管理、協調,人才培養、信息擴散和成果轉化等業務,統一劃歸科技部實施。科技部還全面負責協調部門間科技政策和監督落實情況。1999年,在「科學技術委員會」的基礎上建立由金大中總統掛帥的「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該委員會是非常設的、與科技相關的最高政策審議、調整機構。它負責制定科技發展長遠規劃,協調各部門的科技政策,決定科技預算分配原則等,使國家科技管理更具權威性;科技部作為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的秘書處行使職責。
•改組政府科研體系。
•改革科研院所管理體制。
(4)新世紀:面向未來的科技戰略與政策
2000年6月,經韓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NSTC)批准,韓國科技部公布了長期科技發展規劃——《韓國2025年構想》,規劃中提出的重點領域有:信息技術(IT)、材料科學、生命科學、機械電子學、能源與環境科學。其遠景目標是:到2005年,韓國科技競爭力排名要超過其它所有亞洲國家;到2015年,韓國要成為亞太地區的主要研究中心;到2025年,韓國的科技競爭力排名要達到世界第7位。
為了增強科技創新體系的能力,政府應該發送科技環境,並通過實施「選擇與集中」戰略,最大限度地利用科技資源。
在科技政策方向上,韓國政府認為:
•科技體系應該由政府主導的現有體系為私營部門主導的體系。
•應該將注重增加數量的投資擴大戰略轉變為注重效率的投資分配計劃。
•韓國需要學會克服本國自然資源的限制,利用全球的技術、人力資源的信息,以及發展與國際社會的合作。
•為了確保科技創新體系的自力更生,政府應該制定和系統化地實施一些限制對國外先進技術模仿和復制的政策。
韓國在繼續執行既定的中長期科研計劃的同時,採取「選擇與集中戰略」,重點培育未來將成為經濟增長動力的生物技術、納米技術、太空和平利用技術。其發展目標如下:
目標一:2010年納米技術進入世界5強。
目標二:生物技術2010年進入第7位,並佔領世界市場的5%。
目標三:2005年實現衛星及火箭全部國產化和本土發射,2015年完成實用衛星發射,使航天產業進入世界第10位。
2.企業研發主體地位的培育和良好創新環境的形成是實現經濟飛躍的關鍵
韓國的經濟表明,提高國家創新能力,關鍵在於調動企業的力量。韓國政府努力建設一個均衡發展的國家創新體系,鼓勵企業、大學和公共研究機構三方的積極參與,特別是注重企業在技術開發和創新活動中的作用。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舉措,努力培育企業的研發主體地位,為企業創新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1)積極扶持企業研究所的發展
1972年,政府制定了《技術發展促進法》,其宗旨是支持各種私營產業研究組織,如企業研究所、產業研發中心、產業技術研究協會、產業研究集群等。2002年,科技部出台了《產業研究集群支持計劃》,其目的是支持將中小企業研究所劃分為10個研究集群,以便發現共同的凈技術,並開展合作開發。
近年來,企業研究所蓬勃發展。企業研究所從而成為國家技術創新體系中的骨幹力量,大大促進了科技進步及國家經濟發展;形成了企業發展和產品競爭的技術支撐力量;密切了生產與科研的關系,加強了研究成果向實際生產力的轉化。
(2)推行國產化政策,鼓勵國內企業競爭
韓國政府在推行國產化道路上,採取的是對外保護新興民族工業、對內鼓勵國內企業之間競爭的政策。
(3)對技術開發實施稅收優惠政策
此類優惠政策主要包括了技術開發准備金制度、技術及人才開發費稅金減免制度,以及新技術推廣投資稅金減免制度等。為確保政府的稅收支援政策落到實處,通過修改國家有關規定,將技術開發組織(企業研究所等)作為法定支持對象確定下來。同時還修改有關法律,將原來僅適用本國人的研究設備投資和新技術產業化投資5%的稅率減免政策擴大至外國人,以吸引更多的國外資本投向本國高新技術產業。
(4)擴大技術開發資金支持
韓國的技術開發資金支持制度大致分為政策金融、一般金融、技術信用保證基金等形式。政策金融中包括了政府財政撥款和各種政策性貸款。1999年政府用於對企業的研發費支出達1300億韓元,比1998年增加311億韓元,增長31.4%。政策性貸款以低息向企業技術開發項目提供資金支持。此外,國家的科研經費也向企業開放,鼓勵企業參與國家的科研計劃。
(5)強化產學研合作研究
為促進技術創新,政府強調產學研的合作,並制定了一系列法律以及優惠政策。目前產學研合作的形式有合同研究、技術指導、技術培訓、科研器材的共同使用、關鍵技術信息服務、專利使用等。通過產學研協同技術開發活動,既提高了企業技術研發投資的效率,又促進了學校和研究機構的理論研究同產業實踐的結合。
(6)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
韓國政府過去主要支持和培育大企業集團。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後,韓國政府開始意識到中小企業在維持國家競爭力和經濟持續發展方面的作用,轉而扶持中小企業和風險企業的發展,並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給予風險企業50%的稅收優惠、在科斯達克上市的中小企業5年內享受免稅待遇。
1996年7月,模仿美國納斯達克市場,韓國在股票市場上開設創業板科斯達克(KOSDAQ)。科斯達克設立的目的十分明確,即便利高科技企業、知識經濟背景新創業企業及中小企業進行融資。韓國政府高度重視科斯達克市場的發展,把建設科斯達克作為振興韓國經濟的戰略措施之一,且在1999年提出《健全科斯達克市場的政策》,從而為科斯達克的迅猛發展注入活力。
科斯達克具有多元化的上市結構。上市公司涉及形形色色的行業,而不是僅局限於IT等高技術行業。另外,由於科斯達克獨特的市場定位,與韓國證券交易所相比,科斯達克市場上市門檻低,交易費用低廉,符合中小企業和風險企業的特點,從而吸引了眾多高成長、高科技含量的企業上市。
3.合理配置科技資源是實現經濟飛躍的必要條件
韓國在信息產業、汽車產業等諸多國家產業發展領域,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並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國家產業發展戰略。在其成功的各種要素之中,科技管理功不可沒。韓國科技管理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涉及科技的有關部門分工不分家,同心協力地辦事。科技部、教育和人力資源發展部、商務、產業和能源部、文化觀光部等許多部門都不同程度地參與科技工作,在政府政策的引導下,使得有限的科技資源得到合理地配置,形成合力,促進了國家總體目標的實現。具體措施如下:
(1)增加研發投資總量的同時注重研發投資的高效分配
韓國科技實力的不斷加強,首先得益於過去30年中政府研發投入的不斷增加。
韓國政府研發開支占政府總預算的份額也在逐年提高。
另外,在重視研發投資總量增長的同時,韓國政府逐步認識到高效分配研發資源的重要意義。韓國的研發體系在資源的分配和成果的利用與推廣方面比較薄弱。因此,需要改變關鍵投資分配戰略,對投資資源的高效利用給予更高的重視。為了提高研發投資的總效率,需要將資源用在最佳位置。為此,政府加強了對研發經費的管理與監督。
為加強管理,提高研究資源的利用率,政府於1999年1月頒布實施了《關於政府資助研究機構的設立、運作及育成的法律》,對政府資助研究機構的管理體制進行重大改革:按領域分設產業科技研究會、公益科技研究會、基礎科技研究會、經濟和社會研究會以及人文和社會科學研究會等5個研究會。將原屬政府各部門管理的43個政府資助研究機構從主管部門分離出來,劃歸相應的研究會,統一隸屬國務總理室。
韓國政府對研發經費實行多重管理監督,管理監督的主體主要有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國務調整室、企劃預算署、5個研究會、民間機構等。為了提高政府研發經費的使用效率,自1998年起正式啟動對國家研發計劃的調查、分析和評價。根據《科學技術創新特別法》,這項工作每年由科技部長官主持實施,並將結果向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報告。科技部下屬的韓國科學技術評價院具體負責此項任務。
(2)合理設計和調整科研結構
根據韓國現行研究體制,研究所分為三大類,即民間研究所、公立研究所和大學研究所。
4.加強人力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利用
韓國非常重視科技教育、培訓和人力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利用。過去30年中,研發人力資源的數量增加了93倍。
韓國的一些大中型企業財團紛紛獨資興辦企業院校,甚至研究生院,每年可保質、保量地為本企業輸送大批建設與開發人才。如三星企業集團每年用於培養人才的經費高達6000多萬美元,人均投資相當於美國、西歐等大中企業的2倍。
韓國還十分重視職業技術教育和在職技術培訓,以培養中等技術人才和熟練工作。政府認為要達到成熟的工業化水平,其科技人員中科學家應佔5%,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應佔10%,其餘的85%則是具有不同技能的技術工人。
為加強職業技術學校和企業之間的「產學合作」,韓國各地還成立了由學校、產業界、地方自治團體、民間代表參加的「產學合作教育協議會」,計劃、指導和協調該地區「產學合作」。
『叄』 韓國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旅遊,韓國旅遊業非常發達,每年有很多世界各地的人去韓國旅遊,整容行業也比較發達。
『肆』 韓國企業模式
曾作為韓國經濟中流砥柱的韓國財閥到了不得不改變的地步,同樣具有「東方企業家的大企業情結」的中國國企在改革中需要警惕韓國財閥所遭遇過的「陷阱」
韓國財閥經濟處在風雨飄搖之中。8月4日,韓國現代集團峨山公司董事長鄭夢憲因財務困難及涉嫌對朝「獻金案」自殺身亡。而在此之前,6月1日,SK集團的實際領導人、前總統盧泰愚的女婿崔泰源因涉嫌財務欺詐及非法進行內部交易被判刑3年,SK在3月份就因謊報約13億美元利潤而遭韓國公平委員會調查。3月3日,韓國大宇財團總裁金宇中涉嫌經濟犯罪,逃亡海外不知去向,韓國政府發出通緝令向全世界追捕。
這一系列事件反映了韓國新政府經濟改革力度的強化,也促使世人思考韓國經濟模式是否已經走到盡頭?
在今年2月,韓國新任總統盧武鉉在就職演說中宣布將決心完成對韓國財閥集團和金融市場的整頓,採用新的經濟政策,刺激韓國經濟的發展。
財閥當家
韓國財閥曾對韓國經濟騰飛的「漢江奇跡」作出過重大貢獻,韓國之所以能在30年內創造震驚世界的奇跡,其關鍵因素是韓國財閥集團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然而,韓國財閥是在特殊環境下形成的特殊產物,與歐美財團通過市場競爭不斷兼並和聯合的發展道路不同,韓國財閥是在不完全的市場競爭條件下通過政府強有力的扶植和集中支援的方式培育的,財閥從政府那裡獲取各種優惠政策和壟斷權利,政府則通過財閥穩定經濟秩序,搶佔世界市場。
韓國財閥的主要特點是:政府、財閥、銀行形成「鐵三角」關系,大財閥可以輕而易舉地通過政府從銀行得到各種低息貸款、出口補貼和補助金等政策性融資,存在著嚴重的內幕交易,導致市場的不公平競爭和政治上「體制性腐敗」的深厚土壤,1996年金宇中曾因向前總統盧泰愚行賄而被判刑,韓國總統以及高官不斷傳出經濟丑聞,屢禁不止。
高負債經營發展戰略。韓國財閥的高速投資資金主要不是來自利潤積累和股票發行,而是靠舉債借款,其資本負債率遠高於發達國家,1998年3月,韓國前30名大企業集團的資本負債率高達522%多,1999年現代集團負債666億美元,相當於韓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0%,如此高額的負債率,給銀行帶來沉重負擔,也使企業對於內外沖擊的承受力十分脆弱;
「章魚足式」的企業擴張模式。企業規模越大就越能立於不敗之地的「大馬不死」心理成為韓國財閥實行擴張的指導思想,韓國財閥大多為混合型企業集團,規模越來越大,高度壟斷韓國的生產和資本,不少財閥躋身世界大企業行列,大宇財團推行「世界化經營戰略」,幾乎每3天增加1個企業,1995年最大的5家財閥平均擁有42個子公司。
包羅萬象式的經營方針。與歐美成功的大企業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在一個主要領域經營不同,每個韓國財閥的經營領域幾乎都涵蓋第一、二、三產業,各大財閥互不訂購原材料和零部件,甚至建築、運輸、銷售等也是自成體系,形式上看似具備航空母艦的架構,實際都由小舢板拼湊而成,一遇大風大浪,很容易散架翻船。
家族所有權與經營權的統一。韓國財閥一般都以血緣關系為基礎形成,財閥家族成員幾乎占據了財閥公司中75%的總裁和經理董事的職位,所有權與經營權的統一,使韓國大企業的管理難以適應千變萬化的世界市場需要;
企業投資決策滲透入政治因素,脫離經濟發展規律。現代集團為了顯示該集團在南北統一事業上的業績和貢獻,投資4億美元開發朝鮮金剛山旅遊區和開城工業園區,另有1億美元根據政府的意願贈送給朝鮮政府,資金出自集團自身的投資資金,由於該項目無法正常展開,現代集團損失慘遭重,不得不依靠政府的貸款和補貼艱難度日,經營上走入了死胡同,政治上則陷入被反對黨攻擊和司法機關調查的窘境,也成為鄭夢憲自殺的重要原因。
新游戲規則
進入20世紀90年代,韓國財閥經濟模式的不利於世界化市場競爭開始日漸顯露,並為韓國政府逐漸意識,市場經濟原則開始成為政府處理財閥經濟的原則。1997年初,韓國第二大鋼鐵集團「韓寶」破產,韓國政府就沒有援手。但韓國財閥並未從中吸取教訓,反而與政府高官為爭取銀行貸款以維持企業發展,繼續大搞權錢交易,賄賂對象甚至涉及總統。
1997年金融危機的爆發,徹底暴露了韓國財閥「泥足巨人」的真相。本已資不抵債的財閥大企業接踵倒閉或陷入經營危機中,如起亞、漢拿、真露、三美、海天、高麗、大宇、NEWCORD、HAITAI等「非死即傷」,現代、三星、LG、SK等也是負債累累,元氣大傷。韓國歷屆政府傾舉國之力培育出來的巨型財閥集團終於走完了它的輝煌歷程。
1998年2月,金大中總統頒布財閥改革方案,其基本目標是改變財閥控制韓國經濟命脈的狀況和政府、財閥、銀行間的「鐵三角」模式,將扶持發展大企業的政策調整為致力於使中小企業成為韓國經濟的主力。
盧武鉉上台後,這位平民總統顯然對於韓國豪門巨富更無好感。他在選舉公約中表示:要重新加強對財閥企業的出資限制,以削弱財閥的影響力,為中小企業提供擴充事業的機會,並提出要照顧弱勢群體等。新政府將「構築先進經濟系統」作為十大國政課題之一,其主要內容就是改革企業的規章制度。盧武鉉向國民承諾,新政府將致力於韓國經濟力量的分散化,消除韓國財閥集團經營上的暗箱操作,使韓國經濟「更具競爭力和透明度」,他認為一部分持有少量資本的股東通過復雜的內部交易,進行循環投資,互相持股,藉以掌握對公司的支配權,這種韓國式企業所有權結構必須進行改革,他還希望禁止個人通過私人基金會將財富轉移給自己的親戚和後代,以此規避韓國僵化的遺產稅制,將矛頭直指韓國財閥集團。對SK集團的調查是盧武鉉推進財閥改革的一次檢驗。
中國之鑒
值得注意的是,韓國財閥模式雖已不能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但它畢竟是韓國經濟發展的支柱,因調整和改革而引起韓國財閥過度的震動和不安,將不利於韓國經濟的穩定和發展。三星發言人表示:擔心如果對三星集團展開大規模的調查,可能會危害到外國投資者對韓國市場的信心。盧武鉉總統針對有關「特定財閥研究經濟政策的報道,給市場和國內外投資商帶來不必要的混亂」,表示「財閥改革應該通過以國民共識為基礎的相關法案的立法來實現」,「企業支配結構改善,分公司分離等為此而提出的長期性課題」,強調財閥改革將不以人為的強制性手段,而以「自律、分階段、長期「的方式來推進。這表明韓國財閥改革的目的並非拋棄財閥經濟,而將其納入市場經濟管理的軌道,逐步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以適應韓國經濟發展的要求,韓國財閥集團仍將在韓國經濟發展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韓國財閥模式的沒落及其改革,對於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具有重要的警示意義。由於韓國財閥在韓國經濟騰飛過程中的特殊作用以及曾在世界500強中佔有驕人的席次等,在相當一個時期內,韓國的大企業發展模式曾經在中國引起震動和仿效,中國的一些企業家都希望通過政府扶持和大規模兼並擴張來實現進入世界500強的夢想。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後,中國企業領導人雖然已經明白那種片面追求企業規模、盲目擴張的做法不可行,但「做大」、「做強」仍然是一些大型國有企業重組發展的主要思路。韓國財閥經濟模式的一些特徵,除家族一統天下外,其基本的弊病,如依賴政府幹預和扶持、不計效益的業績工程、規模越大越好、高負債運行、壞賬死賬等,中國的國有企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也有人把此稱為中韓企業家特有的「東方企業家的大企業情結」。韓國財閥經濟模式孕育了韓國經濟的重大隱患,使韓國經濟在亞洲金融危機中受到的打擊遠遠大於其他「四小龍」國家和地區。如何規避韓國財閥所走的老路,正是中國各級政府領導人和企業決策者所要考慮和深思的問題。
假如你問的是韓國經濟模式 那就是和中國加強合作,維護亞洲穩定 我覺得這樣回答比較全面了..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伍』 美國、英國、日本、韓國都有哪些經典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從廢墟上爬起來的日本,像謎一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展起來,其國力增長速度之快,令世界震驚。
解開這個謎團,不僅對我國解決目前的現實問題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對我國構思長期的發展規劃、實現民族復興亦具有重要價值。
日本的經濟發展始於1955年。從1955年開始的「神武景氣」19
期間,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12%,消費熱逐漸升溫,從1957年開始,消費品的「三大神器」—洗衣機、電冰箱、黑白電視機迅速普及,進入尋常百姓家。家用工業品的增長率中,電視機達到47倍,電冰箱達到24倍,普通工人2個月的工資即可買1台電視機。日本的消費時代開始來臨。
接著,從1958~1961年,日本經濟又經歷了一場長達42個月的景氣,超過了「神武景氣」,日本人稱為「岩戶景氣」20。在這一期間,國民生產總值每年遞增10%以上。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重化學工業投資迅速增長,生產大幅度增加。鋼鐵、機械、電力等產業部門形成投資引發投資的循環過程。同時隨著工資的提高,食品消費比例下降,耐用消費品、娛樂和交際費用比重增加,娛樂消費意識上升,保齡球、高爾夫球、滑雪、旅行成為時尚,追求生活舒適成為時代潮流,日本出現了「大眾消費社會」。由於消費內容趨於均衡和一致,在將近一半的國民中產生了「中流階層意識」。
從「神武景氣」到「岩戶景氣」,日本經濟的發展,都是以內需的啟動為基礎的,而中產階級的發展壯大,為內需的成長注入了勃勃生機。在此期間,為了扶持本國產業的發展,日本實行了嚴格的進口限制政策。可見,日本經濟的起步,內需的貢獻功不可沒。
受此啟發,日本經濟學家充分認識到了提高國民收入給經濟發展帶來的強大生機。於是,日本推出了更雄心勃勃的計劃,為日本經濟不可思議的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60年12月27日,是改變日本國運的一天。這一天,日本池田內閣為了推動日本經濟的發展,採納經濟學家下村治的建議,通過了國民收入倍增計劃。
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的主導思想是:用國民收入的增長來帶動經濟總量的增長,而不是像傳統的習慣那樣,用經濟總量的增長來帶動國民收入的增長。
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的時間為10年,它把國民收入倍增作為第一目標或者核心目標—10年後實現國民生產總值及人均國民收入增長1倍以上: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年平均增長速度為7.8%,人均國民收入年平均增長速度為6.9%。
具體內容主要包括:充實社會資本;產業結構高度優化,提高高生產率部門在產業中的比重;促進對外貿易和國際經濟合作;培訓人才,振興科學技術;緩和二重結構,確保社會安定。這一計劃的主要目的在於使經濟達到極大的增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實現充分就業,消除日本的經濟結構不平衡狀況。
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在日本實施的結果是: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的實際年平均增長率達到11.6%和11.5%,遠遠超過了計劃規定的目標。1967年,日本提前完成翻一番的目標,實際國民收入增加了一倍。到1970年該計劃完成之時,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已先後超過法國和德國,僅次於美國,躍居世界第二位。
通過另一組數據,我們能夠更清楚地了解日本國力迅速提升的秘密。日本經濟從20世紀50年代進入快速增長時期,在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之後,日本國民工資的增長速度每年比美國快70%,到1980年工資水平就已經與美國持平。高工資提高了消費能力和國民的敬業精神,為其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而持久的活力,使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強國。這說明,國強民富乃是相伴而生,國強必須有民富作為基礎。
現在,我們再拿日本跟美國做一個對比。
美國的黃金發展階段是1942~1962年,其人均GDP在1942年首次超過1000美元,在經歷20年時間後,1962年人均GDP達到3144美元。日本的黃金發展階段是1966~1973年,其人均GDP從1966年的1071美元,經過7年的增長變為1973年的3348美元。
在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階段,美國和日本的政府、企業和居民在初次分配中的份額大致為1:4:5。而在經過了再分配後,1948~1962年,美國企業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佔有主體地位,雖然所佔份額有所下降,但仍在80%以上;政府和居民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的份額均較小,年均不到11%,都呈現緩慢上升趨勢,政府、企業和居民三者之間的最終分配比例關系大致為1:8:1。
1965~1973年,日本的企業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所佔份額較小,平均為7.5%;政府部門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所佔份額也不多,約佔16%左右,變化趨勢是略有上升;居民與非營利機構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佔有主體地位,占國民可支配收入的75%以上,政府、企業和居民三者之間的比例關系大致為1.5:1:7.5。22
通過對比不難發現,日本人均GDP從突破1000美元到突破3000美元,只用了7年的時間,而美國從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到突破3000美元,用了20年的時間。原因在於,日本的財富分配是向居民個人集中的,而美國則是向企業集中的。兩者相比,可以看出:日本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比美國財富向企業的集中,更能促進消費能力的提升。同時,日本居民收入的增長,也為日本海外投資創造了條件,更有利於日本海外資源的收購和海外市場的擴張。
由此,建立在民富基礎上的日本,國力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發展起來。20世紀80年代,日本在美國大肆收購,大有買下整個美國之勢,「美國正在變成日本的第41個縣」的名言在日本廣為流傳。如果不是美國動用貨幣武器給沖昏了頭腦的日本一次刻骨銘心的回擊,今天的日本不知道該多麼令人畏懼!
時寒冰老師的書--中國怎麼辦——當次貸危機改變世界 !記住是次貸危機!
『陸』 韓國靠什麼發展經濟的
現在的韓國主要靠:
鋼鐵、造船、汽車、半導體及數碼產品等製造業。這些領域,韓國有著很強的國際競爭力,多數產品擁有自主品牌,在國際產業鏈中的地位在不斷提高。
『柒』 韓國經濟是如何騰飛的
韓國經濟起飛始於60年代初期,爾後30年來,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據世界銀行《1992年世界發展報告》統計,自1965年至1990年韓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NP)年增長率為7.1%,列世界各國之首。按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莫克爾斯提出的「現代國家主要指標」剖析,韓國1990年人均GNP5400美元,第三產業在GNP所佔比重為46%,非農業就業人口比例、受過基礎教育人口比例、適齡青年接受高等教育人數、城市人口比重、平均人口預期壽命、人口自然增長率等均已達標,可見90年代的韓國已進入國民經濟現代化階段。對外開放進而實現市場經濟國際化被認為是韓國經濟起飛過程中成功的因素之一。國際輿論稱之為「韓國奇跡在戰爭的廢墟上出現」。
一、對外貿易推行由進口替代到出口導向的多邊化發展戰略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一片廢墟上誕生的韓國,復經歷了朝鮮戰爭的洗禮,一直到60年初,其GN22P才達到24億美元。為擺脫戰後的經濟困境,提高本國的生產力水平,最初實施進口替代戰略,對於本國生產需要的原材料和生產資料的進口徵收低關稅,對於准備由本國產品替代的消費品進口徵收高關稅,對於替代進口的國內產業給予財政、金融優惠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穩定經濟和發展生產的積極作用。但是由於進口替代不僅限制了某些國外產品的進口,同時也限制了本國產品的出口,造成既缺乏資源和資本,又缺乏技術和設備的局面,加深了國民經濟對外依賴程度,導致國際收支狀況的進一步惡化,使國內的工業化進展非常緩慢。
50年代與60年代之交,世界上發生了以電子科學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推動了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不斷問世,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世界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世界經濟發展呈現強勁的勢頭,促使國際市場容量日益擴大,刺激了各國之間貿易的持續增長。加上美、日出於全球戰略的考慮,對韓國在資金、技術、物質等方面給予援助,為韓國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提供了較寬活的發展空間。據此,從1964年開始,韓國從進口替代戰略轉向出口導向戰略,把經濟活動的重心由國內市場轉向國際市場,採取外貿多邊化和自由化的政策,參與國際分工和世界市場競爭,以外貿出口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隨後,韓國出口額開始逐年擴大,年均增長達40%以上,在出口貿易的帶動下,韓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國民收入及就業率有了大幅度的增長,到1990年韓國的GDP業已高達2364億美元,30年來增長99倍。
二、以國內產業結構調整目標為依據,促進國內外經濟一體化
60年代初,韓國在轉向出口導向型戰略時,資金缺口很大,投資需要增長很快,據此,韓國政府果斷地作出加快引進外資步伐的決定。韓國引進外資的主要著眼點,一是有利於發展出口和國際收支改善的原則;二是有利於關鍵性工業公益事業發展的原則;三是有利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福利事業作出貢獻的原則。30年來,韓國以國內產業結構調整目標為依據,制定了引進外資的鼓勵和限制政策,一直把技術引進作為引進外資的一個重要方面。在60年代的工業化進程,大膽利用外國先進技術,通過消化、吸收和創新,促進了產業技術的發展,形成以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為基礎的重化工業經濟。80年代以後,重點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以促進產業的升級換代。引進技術的比重,機械製造業佔27.8%,電子工業佔20.9%,石油化工佔16.4%。
韓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為相對剩餘資本集中提供了參與國際分工的有利條件。為了擴大出口市場,穩定國際資源進口,抵制貿易保護主義,強化本國產業的升級,提高產品的競爭力,降低勞動力成本,80年代以來,韓國推行了對外直接投資、建立海外生產基地的策略。韓國政府通過財政、金融等手段鼓勵本國企業向外擴張,在信貸、稅收和保險制度等方面給予優惠。據有關資料顯示,80年代韓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40%以上是靠政府支持籌措資金發展起來的,1988年韓國對外直接投資額為4.8億美元。目前,韓國對外直接投資主要是資源開發型產品投資,服務於國內經濟的發展;其次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投資,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一些本國限制性的產業,同時降低勞動力成本;再次是對發達國家投資,藉以達到引進高科技和現代管理手段的目的。既實現了國內產業結構的現代化,又促進了國內外市場的一體化。
三、加快金融業對外開放步伐,逐步邁向資本市場國際化
60年代後,韓國為擺脫國外的資金援助,求得經濟獨立,有計劃地建立了各種金融機構,發展各類金融市場,逐步完善了金融體系。80年代初,韓國加快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步伐,加強國際金融中心的籌建,到90年代初,除國家中央銀行(韓國銀行)在國內建有15個分行,在海外設有8個分支機構外,大力發展商業銀行,其中包括全國性市中銀行(又稱存款銀行)5家,擁有資產約占商業銀行資產總額的75%,其分支機構達1857個;地方銀行12家,擁有資產約占商業銀行資產總額16%;外資銀行69家,其中最多的是美國,美國的10大銀行就有8家在韓國開設了分行,其次為日本和西歐國家。
韓國的金融市場分為有組織的金融市場即以銀行為中心的短期貨幣市場,非組織的金融市場即以非銀行機構為中心的長期資本市場。韓國政府認為金融業的開放首要的是資本市場的開放,因此於80年代開始實施資本市場國際化計劃。第一階段(1981至1984年)有限度地允許外國投資者通過韓國證券公司管理的開放型國際信託基金和由外國證券公司管理的封閉型基金間接參與投資。第二階段(1985年至1987年)加速韓國投資者間接投資外國證券的活動。第三階段(1988年以後)擴大海外基金的規模,以便利外國投資者間接投資韓國證券市場,准許韓國機構和企業投資外國股票,逐步邁向資本市場的國際化。金融業的發展已成為韓國政府管理經濟、加速資本積累和促進經濟繁榮的重要手段。
縱觀韓國經濟發展的演繹過程,可資研究和借鑒的基本經驗:一是從韓國經濟體制運行情況來看,實行市場調節與政府調控相結合,以政府調控為主,眾多國外經濟學家認為當前韓國仍屬「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體制」。它通常實施集中的宏觀經濟決策,並通過指示性計劃和控制經濟參數,藉助經濟立法和行政手段,規定產業和企業發展方向,調節國民經濟的運行,以推動主要經濟決策的實施。這對於發展中國家在資金、技術、管理人才均極端匱乏以至無法依靠民族資本的積累來迅速發展國民經濟的情況下,具有普遍指導意義。二是從韓國政府宏觀決策的選擇來看,特別注重從本國的國情出發,適應世界經濟形勢發展變化的需要,抓位有利時機,及時調整經濟政策和策略。韓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能夠根據本國經濟發展的各個階段,推行不同的貿易政策、產業政策和金融政策,較早的使國民經濟通過計劃手段,從粗放型發展及時轉變為集約化發展,因此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這里關鍵是抓住機遇,加快發展。三是從韓國經濟發展格局來看,實行以貿易為導向,以工業為基礎,以金融為後盾的三元經濟發展戰略,推進市場經濟國際化,形成國民經濟投入和產業的良性循環,為韓國經濟高速發展創造了高能化的結構。對外開放不僅有助於促進各項生產要素在國際范圍內進行交流,達到互補互利的目的,而且有助於適應國際競爭機制,促進技術進步,提高勞動效率,進一步發展社會生產力。金融對外開放是市場經濟走向成熟的標志,但恰恰是中國對外開放、與國際市場接軌的薄弱環節,中國政府要加大開放力度,重點似應在金融開放上大做文章。誠然,目前韓國市場經濟體制仍處於不斷完善之中,政府調控與市場機制的協調,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的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保障的配套等還存在發展失衡的問題,尚有待於進一步改進。
『捌』 韓國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韓國是通過聯合日美之後發展工業起來的。
1962年,韓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宗旨為提高糧食等必需品的自產比例,通過投資第二產業來調整國家經濟結構,五年計劃期間,韓國電力、煤炭等能源行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也為後續的五年計劃提供了基礎的能源保障。
韓國不僅僅薅了美國的羊毛,同時也在薅日本的羊毛。1965年,日韓簽訂《日韓基本條約》,日韓關系正常化。日本像韓國提供了8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及低息貸款。韓國也將從日本獲得的資金援助主要用於大型基礎設施的建設,例如浦項制鐵、昭陽大壩、京釜高速等。這也為韓國持續的工業升級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越戰的結束,美國對韓國的援助越來越少及大量日本低端產業湧入韓國,為了保證韓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1973年,韓國宣布發展重化工業。
重化工業不是任何企業都可以參與的,有資格參與的也就在之前就已經完成原始資本累積的各行業龍頭企業,例如三星、現代、韓進、大宇等企業。韓國為這些企業提供政策保護、政府擔保、進出口政策、低息貸款、地稅收等政策扶持。在政府的護航下,韓國大型企業的實力迅速得到了提升,化身財閥。
隨著三星、SK、現代等財閥的發展壯大,韓國產業也逐漸進入國際相關產業鏈的上游。例如三星從80年代就開始死磕晶元,通過持續的高強度投入及抓住美國打壓日本半導體行業的機會,順利占據了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大半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