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上,韓國跟哪些國家打過仗
他自己
Ⅱ 韓國近代史
朝鮮時代(1392-1910)
1392年,李成佳將軍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朝鮮。朝鮮早期的統治者為了抵銷在高麗時間占統治地位的佛教影響,用儒教代替了佛教。
朝鮮統治者以老成持重的中庸政治制度治理國家,利用科舉制度作為選拔官吏的主要途徑。這一時期,科舉考試成為社會運動狀態和文化活動的重要因素。當時社會高度重視研究學問,而鄙視工商業。
朝鮮在第四代國王世宗統治時期(1418-1450),國家的文化與藝術空前繁榮。在世宗大王的倡導下,王室學術機構的學者創造了韓語字母「訓民正音」。
世宗大王非常重視天文學。日晷、水漏、天文圖和天球儀等都是在他的鼓勵下創制出來的。後來他將王位傳給兒子文宗(1450--1452在位)。文宗於1452年駕崩,年僅11歲的太子接替了王位,是為端宗。
1455年,端宗的叔叔首陽大君篡奪了年青國王的王位,成為世祖國王(1455-1468年)。他通過崇尚儒教來提高他的統治地位。此後,儒教便支配了韓國人的生活方式。
1592年,日本入侵朝鮮王國,准備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在海上,李舜臣將軍(1545-1598)——一位在韓國歷史上最受尊敬的人物,指揮「龜船」與日本人作戰,並取得了一系列輝煌勝利。這種「龜船」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鐵甲戰船。
在陸上,自願參戰的農民和僧侶軍隊也奮勇殺敵。1598年,隨著日本軍閥豐臣秀吉死亡,日本軍隊開始撤退,戰爭終於結束。但這場戰爭卻給朝鮮和中國明朝留下了災難性後果。在戰爭中,朝鮮大量的工匠,包括陶瓷工匠被劫往日本。
17世紀初,韓國的「實學」運動在思想開明的士大夫中開始盛興起來。他們想借「實學」來建設一個現代化國家。
他們極力建議改良工、農業,主張大刀闊斧地對土地分配製度進行改革。但不幸的是,保守的貴族統治者尚無適應這種巨大變革的准備。
朝鮮王朝後期,政府內部和上層社會中不斷產生傾軋。為了糾正這種不良的政治局面,朝鮮國王英祖(1724-1776在位)採取了不偏不倚的策略,成功地鞏固了王權,並取得了政治上的穩定。
正祖(1776-1800在位)繼位後繼續實行中庸政策,建立了王家藏書樓,收藏王家文件、實錄。他還推動了其他一系列政治與文化改革。這一時期,是「實學」運動蓬勃發展時期,一些傑出的學者撰寫了大量有關工、農業改革的文章,但政府並沒有採納他們的建議。
日本侵略及獨立運動(1910-1945)
19世紀,韓國依然是一個「閉關自守之國」,堅決反對與西方建立外交與貿易關系。此後,一些具有帝國主義野心的亞洲和歐洲國家競相對韓半島施加影響。1910年,日本強佔了韓國,開始對韓國實行殖民統治。
日本的殖民統治激發了韓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日本人甚至禁止韓國人在學校使用韓語授課的同化政策激怒了韓國知識分子。1919年的3月1日,韓國人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抗議活動,數千人為此犧牲了生命。
盡管「三一獨立運動」失敗了,但卻加強了韓民族的團結,激發了愛國主義精神。這次運動促成在中國上海成立了韓國臨時政府,並在滿州開展了有組織的反抗日本殖民主義者的武裝斗爭。韓國人民至今仍每年紀念「三一獨立運動」,並將其確定為國家假日。
在1945年日本在二戰中戰敗以前,韓國人民在日本的殖民統治下一直過著悲慘的生活。在殖民統治期間,日本統治者對韓國和其人民實施經濟掠奪。當日本靠從韓國掠奪的財富暴富起來時,韓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卻日趨惡化。
大韓民國的誕生(1945)
韓國人民歡欣鼓舞地迎來了日本人在二戰中的失敗,但他們並沒有高興多久。光復所帶來的並不是韓國人民為之英勇奮斗的國家獨立。
相反,出現了一個意識形態沖突的分裂國家。美國佔領韓半島南方和蘇聯佔領韓半島北方,使韓國人民為建立一個獨立政府所作出的努力付之東流。聯合國大會於1947年11月通過一項決議,要求韓國在聯合國一個委員會的監督下舉行大選。
然而,蘇聯卻拒不執行聯合國決議,並且不準許聯合國這個委員會進入韓國北方。於是聯合國大會又通過一個新決議,要求在這個委員會能夠到達的地方進行選舉。韓國首次選舉於1948年5月10日在三八線以南地區舉行。這條線終於將韓半島分成南方與北方。
1948年,李承晚當選為大韓民國第一任總統。與此同時,北方成立了在已故的斯大林式獨裁者金日成領導下的共產黨政權。
在李承晚政府領導下的韓國繼續面臨著嚴重的社會騷亂問題。當時韓國民主制度尚不成熟,國家經歷了巨大磨難。李總統於196O年4月下台。1960年8月,民主黨成立了第二共和國,標志著張勉政府開始執政。
但這屆政府壽命不長, 1961年5月 16日,朴正熙發動了軍事政變。由朴正熙領導的國家再建最高會議接管了政府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權力。
社會與經濟方面的飛速變化使朴正熙總統選擇了建立強大中央集權政府的道路。朴正熙政府的目標是要在總統強有力的領導下,通過社會經濟進步來實現政治穩定和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朴正熙當時領導了被稱之為「漢江奇跡」的經濟發展。
在1979年10月朴總統遇刺身亡後,出現了以崔圭夏總統為首的實行戒嚴的過渡時期。崔總統於1980年8月辭職。全斗煥於1980年8月由統一主體國民會議(選舉團)選為總統。在1987年12月的總統大選中,盧泰愚當選為總統。全斗煥與盧泰愚均為將軍出身的總統。
盧泰愚政府執政期間,韓國的民主有了長足發展,這為在大韓民國32年來選舉出第一位非軍人出身的總統打下了基礎。金泳三於1992年被選舉為總統,他稱他的政府是「文人政府」。
1997年12月,韓國第一大反對黨——新政治國民會議(NCNP)總裁金大中當選為總統。他於1998年2月25日宣誓就職。金大中稱他的政府為「國民政府」。它是韓國憲法史上第一個由執政黨向反對黨和平移交政權而產生的政府。
Ⅲ 韓國近代歷史
韓國(確切的說應該叫朝鮮)
多災多難的韓國歷史
韓國傳說中的始祖-檀君在公元前2333年在平壤定都,國名叫朝鮮(古朝鮮)。之後經歷了三國(新羅,高句麗,百濟)時期-公元1世紀-公元667年、統一新羅時期(668-935)、高麗王朝時期(918-1392)、李氏朝鮮時期(1392-1910)、日本統治時期(1910-1945)、大韓民國時期(1945,8-現在)。
在這個歷史進程中韓國作為弱小國家,受到了列強的數百次侵略,其中給當時的老百姓帶來深重災難的戰爭是從1592年至1597年日本侵略韓國(朝鮮)的壬辰倭亂。通過韓國的歷史發展進程我們可以感覺到其歷史發展特點中形成的民族性。多災多難的歷史和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韓國人。
高麗王朝時期(918-1392)
盡管韓半島經常遭受外來入侵,但自公元668年由新羅統一後一直由一個單一的政府治理,並保持了政治獨立,以及文化和民族傳統。無論是高麗王朝(918—1392年),還是朝鮮王朝(1392一1910年),它們都鞏固了政權,發展了文化,驅逐了契丹、蒙古、和日本人等外來國家的入侵。高麗王朝的開國君主王建是新羅一位反叛王子手下的將軍。他選擇自己的家鄉松岳(即現今的開城)作為都城,並宣稱要收復高句麗在樂浪的失地。他將他的王國定名為高麗,韓國現在的名稱「Korea」就是由此而來。盡管高麗王朝末能實現收復失地的心願,但卻取得了輝煌的文化成就,其青瓷的發明和佛教的興盛則廣為人知。具有同等重要意義的是,早在1234年,即比德國谷登堡早兩個世紀,韓國人便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屬活字印刷。大約也在這一時期,韓國的工匠還完成了在大塊木版上雕刻全部佛經的艱巨任務。這些雕刻佛經的木版有8萬塊之多,目的是祈求佛祖保佑擊退蒙古人的入侵。這些被稱為《高麗大藏經》的木版現珍藏在歷史悠久的海印寺內。
高麗王朝末期,士大夫和武士之間的沖突,儒教信徒與佛教信徒之間的爭斗,這些矛盾使高麗王朝走向衰敗。蒙古人入侵高麗始於1231年,高麗人民雖然與蒙古人進行了英勇斗爭,但高麗仍淪為蒙古的附庸國長達近一個世紀之久.。
李氏朝鮮時期(1392-1910)
1392年,李成桂將軍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朝鮮。朝鮮早期的統治者為了消除在高麗時期占統治地位的佛教影響,用儒教代替了佛教。朝鮮統治者以老成持重的中庸政治制度治理國家,利用科舉制度作為選拔官吏的主要途徑。這一時期,科舉考試成為社會運動狀態和文化活動的重要因素。當時社會崇尚研究學問,鄙視工商業。
朝鮮在第四代國王世宗統治時期(1418-1450),國家的文化與藝術得到了空前繁榮。在世宗大王的倡導下,王室學術機構的學者創造了韓國文字即「訓民正音」。世宗大王非常重視天文學。日晷、水漏、天文圖和天球儀等都是在他的鼓勵下創制出來的。後來他將王位傳給兒子文宗(1450--1452在位)。文宗於1452年駕崩,年僅11歲的太子接替了王位,是為端宗。1455年,端宗的叔叔首陽大君篡奪了年青國王的王位,成為世祖國王(1455-1468年)。他通過崇尚儒教來提高他的統治地位。此後,儒教便支配了韓國人的生活方式。
李舜臣將軍
1592年 ,日本入侵朝鮮王國 , 准備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在海上,李舜臣將軍(1545-1598),一位在韓國歷史上最受尊敬的人物,指揮「龜船」與日本人作戰,並取得了一系列輝煌勝利。這種「龜船」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鐵甲戰船。在陸上,自願參戰的農民和僧侶軍隊也奮勇殺敵。1598年,隨著日本大臣豐臣秀吉的死亡,日本軍隊開始撤退,戰爭終於結束。但這場戰爭卻給朝鮮和中國明朝留下了災難性的後果。在戰爭中,朝鮮大量的工匠 , 包括陶瓷工匠被劫往日本。
日本統治時期(1910-1945)
19世紀,韓國依然是一個「閉關自守之國」,堅決反對與西方建立外交與貿易關系。此後,一些具有帝國主義野心的亞洲和歐洲國家競相對韓半島施加影響。1910年,日本強佔了韓國,開始對韓國實行殖民統治。
日本的殖民統治激發了韓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日本人禁止韓國人在學校使用韓語授課的同化政策激怒了韓國知識分子。1919年的3月1日,韓國人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抗議活動,數千人為此犧牲了生命。
三一獨立運動
盡管「三一獨立運動」失敗了,但卻加強了韓民族的團結,激發了愛國主義精神。這次運動促成在中國上海成立了韓國臨時政府,並在當時的滿州一帶開展了有組織的反抗日本殖民主義者的武裝斗爭。韓國人民至今仍每年紀念「三一獨立運動」,並將其確定為國家節日。
1945年日本在二戰中戰敗以前,韓國人民在日本的殖民統治下一直過著悲慘的生活。在殖民統治期間,日本統治者對韓國和其人民實施經濟上的瘋狂掠奪。當日本靠從韓國掠奪的財富暴富起來的時候,韓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卻日趨惡化。
大韓民國時期(1945,8-現在)
1945年8月15日,韓國人民歡欣鼓舞地迎來了國家的光復,但他們並沒能高興多久。因為光復並沒有帶來韓國人民英勇奮斗渴望實現的目標,那就是國家獨立。相反,出現了一個意識形態沖突的分裂國家。由於美國進控制了韓半島南方,蘇聯控制了韓半島北方,韓國人民為建立一個獨立國家所作出的努力又付之東流。聯合國大會於1947年11月通過一項決議,要求韓半島在聯合國一個委員會的監督下舉行國家大選。
然而,蘇聯卻拒不執行聯合國決議,並且不準許聯合國這個委員會進入北方。於是聯合國大會又通過一項新決議,要求在這個委員會能夠到達的地方進行選舉。韓國首次選舉於1948年5月10日在三八線以南地區舉行。這條線無情地將韓半島分成了南方與北方。
Ⅳ 韓國曾經跟哪個國家有過戰爭
中國、朝鮮
韓國沒有和日本發生過戰爭
韓國一建立(甲午戰爭之後),就是日本的附屬國,後來被吞並,然後發生侵華戰爭
二戰結束
朝鮮半島分裂為朝鮮和韓國,,後發生朝鮮戰爭
。
在韓國建立前,與日本發生戰爭的是「朝鮮國」而不是「韓國」
Ⅳ 韓國近代戰爭1950左右
他們打過仗嗎?
好像是在偉大的金日成將軍光輝指引下,人民軍指揮志願軍打敗了以美帝國主義為首的聯合國軍,沒有大寒民國啥事。
Ⅵ 近代以來圍繞著朝鮮半島發生了哪四次戰爭
沒有四次「戰爭」,倒是有四次「危機」。
第一次危機:朝鮮俘獲美軍間諜船
1968年1月23日,美軍間諜船「普韋布洛」號被朝鮮俘獲(俘獲前的交火中,美方部分人員受傷,1人死亡)。美國對此大為泄氣。權衡利弊後,美國與朝鮮在板門店進行了28次談判,最終承認侵犯了朝鮮領海。12月23日,美國第七艦隊悄然撤離。緊接著,被扣留了236天的「普韋布洛」號船員被遣返,而「普韋布洛」號則一直被扣留在朝鮮至今。
第二次危機:朝鮮擊落美軍偵察機
1969年4月15日,美軍派遣一架大型間諜飛機「EC-121」侵入朝鮮領空進行偵察,不料卻遭到重創。朝鮮出動米格21,並用空空導彈發動攻擊。「EC-121」當即墜入大海,機上30餘名美軍人員全部喪生。事件結果:美國不得不吃下啞巴虧,取消對朝鮮實施報復性打擊的計劃,在接下來的多年中,美軍偵察機飛行都特別謹慎。
第三次危機:板門店事件
根據1953年停戰協定有關條款,朝、韓雙方在三八線上建立了一個共同警備區,屬非軍事區。區域內有棵約30米高的白楊樹。由於感覺這棵大樹擋住了視線,1976年8月18日,「聯合國軍」方面派了一隊人帶著斧頭去砍樹。朝鮮方面派人來到現場,要求他們停止砍樹。隨即雙方發生了沖突,當場造成兩名美軍軍官死亡。這就是著名的「板門店事件」,又稱「砍樹風波」。
第四次危機:第一次朝核危機
第四次危機也就是所謂的第一次朝核危機。1992年,美國根據間諜衛星照片指控朝鮮正在研製核武器,要求朝鮮接受IAEA特別核查,並於10月底停止執行美軍從韓國撤離的第二階段計劃。1993年1月,美韓舉行以朝鮮為假想敵的聯合軍事演習。1993年5月,朝鮮向日本海試射導彈,緊張局勢進一步加劇。1994年上半年,美國宣布將在韓國部署「愛國者」導彈,秘密計劃對寧邊實施海空聯合打擊。到了6月,朝核問題引發的緊張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危機之際,有關方面積極推動朝、美重返對話,美國前總統卡特也對朝進行「私人訪問」。10月,朝美核框架協議在日內瓦簽署,終於才為這次危機畫上了句號。
PS:最後補充一點,如果說近代跟朝鮮有關的四次戰爭的話,應該是: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其實日俄戰爭後,朝鮮就已淪為日本的殖民地)以及朝鮮戰爭(中國抗美援朝)。
Ⅶ 韓國近代史的主要事件
光武改革(韓語:광무개혁)是指1896年到1904年期間朝鮮王朝(大韓帝國)所實行的一系列旨在獨立自主與富國強兵的改革政策,由於這一時期韓國主要使用的年號是「光武」,因此被稱為「光武改革」。1896年以後,隨著日本和俄國兩大勢力在朝鮮半島趨向均衡,朝鮮所受的外部壓力也相對減輕,在這一背景下,以朝鮮高宗李熙為首的朝鮮王朝統治者為了實現富國強兵、維護國家獨立,開始主導繼甲午更張後的新一輪的近代化改革——光武改革。
光武改革以「舊本新參」(以舊制為根本,參酌新事物)為基本路線,在政治上趨向復古與保守,在經濟和軍事上推進近代化。具體表現為在政治上宣布成立大韓帝國,構建獨立自主的國家形象,頒布《大韓國國制》,強化君主專制政體;在軍事上引進近代軍事制度,全力建立一支新式軍隊——大韓帝國軍;在經濟上殖產興業,開港招商,整頓財政與金融,並實行「光武量田」等國土開發政策。同時在社會等方面也實行了改革。
1904年,隨著日俄戰爭的爆發,大韓帝國逐漸被日本控制,許多改革措施被迫中斷,光武改革以失敗告終。 1945年日本投降,以北緯38度線(三八線)為界,分別由蘇聯紅軍和美國陸軍接收。三八線以南成立了美國軍政廳,以北則由蘇聯軍事政府統治。因此,1947年秋,美國在聯合國提出朝鮮半島問題,聯合國通過一項決議,要求朝鮮半島舉行自由大選,選出政府後,佔領軍撤軍。1948年,選舉僅在南部舉行。在選舉結果的基礎上,8月15日,大韓民國宣布成立。北部反應迅速。9月9日,在蘇聯的支持下,金日成宣布成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1950年6月,在蘇聯的支持下,金日成部隊發動了針對大韓民國政府的朝鮮戰爭,朝鮮人民軍剛開始一路勝利,將南韓軍壓制到釜山一帶,於是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部隊在仁川登陸,朝鮮人民軍面臨被攔腰斬斷之勢,被迫撤退,並被美軍一路壓制到鴨綠江一帶。此時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協商後介入,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幫助朝鮮向南發動戰爭。經過反復的拉鋸戰以後,雙方最終決定1953年7月27日以臨時分界線(三八線)為界,「中國人民志願軍—朝鮮人民軍聯軍」與美國主導下的「聯合國軍」簽定停戰協定,並由聯合國指派永久中立國瑞士及瑞典駐軍於共同警備區域,以監察兩國在邊境的軍事行動。 1953年7月27日韓朝雙方在板門店簽訂休戰協議後,雙方不時都有小規模沖突,而雙方的社會、經濟發展亦迥異,至今仍然處於分治狀態。
Ⅷ 韓國歷史來打過哪些戰
就韓國本身而言,他的歷史僅僅從朝鮮戰爭開始,所以打過的仗實際上只有朝鮮戰爭。
如果你說的是整個朝鮮,那歷史上打過的仗可多。比較著名的是隋煬帝征高麗,失敗;唐太宗征高麗,也失敗(實際上是贏了,但是不是全面勝利);元朝也有過征伐,從此高麗王室成為元朝的駙馬。朱元璋時期,李成桂兵變,建立朝鮮李氏王朝。而後是豐臣秀吉入侵朝鮮,大明王朝抗日援朝。到了萬曆年,朝鮮被皇太極打敗,約為兄弟。後來甲午戰爭日本人侵略朝鮮,朝鮮至此可以算亡國了。然後得戰爭就是朝鮮戰爭了,中國抗美援朝
Ⅸ 韓國(朝鮮)近代史介紹
大韓帝國:
1896年,朝鮮高宗在俄國的支持下,「升級」為偽政權大韓帝國,從此李氏朝鮮改國號為「韓」。1904年,日俄戰爭俄國戰敗,朝鮮政權徹底被日本控制。1905年,簽訂《乙巳保護條約》,朝鮮成為日本的「保護國」,日本的勢力控制整個半島。
1906年,日本在朝鮮設立日本派出的「統監」政權。1907年,日本強迫高宗退位,由皇太子繼位,即朝鮮純宗。1909年,日本第一任駐朝統監伊藤博文在哈爾濱被朝鮮愛國志士安重根刺殺。
大韓民國:
1945年9月2日,根據盟國協議,盟軍最高司令官麥克阿瑟在第一號指令中,以北緯38度線為界作為美蘇兩國軍隊分別受理駐朝日軍的投降事宜和對日開展軍事活動的臨時分界線,以北為駐朝蘇軍受降區,以南為美軍受降區。日本投降後,美、蘇軍隊分別進駐三八線南北地區。
1948年8月和9月,朝鮮半島南北地區先後成立大韓民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0月,蘇聯把三八線以北的行政權移交朝鮮人民,到12月蘇軍全部撤離。半年以後,美軍也宣布從南部撤軍,但留下了文官和「軍事顧問團」。
當時朝鮮半島總人口為3000萬人,三八線以南人口約2100萬,三八線以北為900萬人口,北南雙方各占面積為朝鮮半島總面積的56%和44%。1950年6月25日歷時3年的朝鮮戰爭爆發。27日,美國正式參戰。至8月中旬,朝鮮人民軍將美韓軍驅至釜山一隅,攻佔了韓國90%的土地。
9月15日,聯合國軍在朝鮮半島西海岸仁川港登陸,開始大舉北犯。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0月25日赴朝,與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把敵軍從鴨綠江邊逐回三八線附近,1951年7月10日美國政府被迫同意在開城舉行停戰談判,並於1953年7月27日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
漢初,燕國人衛滿(衛國宗室後裔)率千餘人進入朝鮮,並成為箕子朝鮮的博士。衛滿於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帶建立政權,推翻了箕子朝鮮,史稱「衛氏朝鮮」,建都王險城,高句麗(貊)、真番、臨屯(穢)、沃沮、夫餘五國也都歸屬衛氏朝鮮,方圓數千里。
被衛滿驅逐的箕准渡海南逃馬韓自立為韓王,跟著他來的子女和親戚冒充韓姓,在他之後滅絕,馬韓人又自立為辰王。西晉時韓國人還祭祀箕准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