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爆倉是什麼意思
所謂爆倉是在某些特別條件下,出資者保證金賬戶中的客戶權益為負值的景象。在市場行情發作較大變化時,假如出資者保證金賬戶中資金的絕大部分都被買賣保證金佔用,並且買賣方向又與市場走勢相反時,因為保證金買賣的杠桿效應,就很簡單呈現爆倉。假如爆倉導致了虧空且由出資者的原因引起,出資者需求將虧空補足,不然會面對法令追索。
爆倉大多與資金辦理不妥有關。為防止這種狀況的發作,需求特別操控好持倉量,合理地進行資金辦理,切忌象股票買賣中或許呈現的滿倉操作;並且與股票買賣不同,出資者有必要對股指期貨行情進行及時盯梢。因而股指期貨實際上並不合適一切出資者。
(1)韓國人爆倉什麼情況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投資者為了減少爆倉的情況發生,投資者應順勢而為,即在上漲的過程中,進行做多操作,在下跌的過程中進行做空操作,合理控制好倉位,最好輕倉買入,設置好止損、止盈位置。
比如投資者的保證金為50萬元,在極端行情下,股票行情出現跳空情況,使投資者虧損55萬資金而爆倉,則投資者需要賠償平台5萬資金。
❷ 爆倉和穿倉是什麼意思
爆倉一般指行情變化較快,用戶在較短的時間內不能完成保證金的追加,這時被強行平倉所導致的保證金「歸零」,甚至短期內為負的情況。穿倉就是將開倉前賬戶上的保證金全部虧掉,同時還倒欠期貨公司或者銀行的錢。
爆倉和穿倉之間相差不大,但是擁有一定的區別,一般爆倉都是相對於保證金而言的,而穿倉是相對於賬戶權益來說的;同時穿倉會導致投資者欠錢,而爆倉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一般為投資者節省了錢。
爆倉和穿倉是投資期貨中常見的術語,需要注意的是,期貨屬於高風險的理財產品,需要用戶承擔較大的風險,隨時會有本金的虧損。而且在購買期貨時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讓用戶作出正確的判斷。
用戶投資期貨時最好擁有期貨方面的知識,如果自己不具備這方面的知識,一定不能買賣期貨。期貨在交易時採用t+0交易制度,投資者在買進後可以隨時賣出,沒有時間的限制,只要盈利就可以賣出。
(2)韓國人爆倉什麼情況擴展閱讀:
期貨,英文名是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
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
買賣期貨的合同或協議叫做期貨合約。買賣期貨的場所叫做期貨市場。投資者可以對期貨進行投資或投機。
初始保證金是交易者新開倉時所需交納的資金。
它是根據交易額和保證金比率確定的,即初始保證金=交易金額*調保證金比率。我國期貨保證金制度現行的最低保證金比率為交易金額的5%,國際上一般在3%~8%之間。
當保證金賬面余額低於維持保證金時,交易者必須在規定時間內補充保證金,使保證金賬戶的余額)結算價x持倉量x保證金比率,否則在下一交易日,交易所或代理機構有權實施強行平倉。
結算是指根據期貨交易所公布的結算價格對交易雙方的交易盈虧狀況進行的資金清算。
交割是指期貨合約到期時,根據期貨交易所的規則和程序,交易雙方通過該期貨合約所載商品所有權的轉移,了結到期末平倉合約的過程。
主要特點
1. 期貨合約的商品品種、交易單位、合約月份、保證金、數量、質量、等級、交貨時間、交貨地點等條款都是既定的,是標准化的,唯一的變數是價格。期貨合約的標准通常由期貨交易所設計,經國家監管機構審批上市。
2. 期貨合約是在期貨交易所組織下成交的,具有法律效力,而價格又是在交易所的交易廳里通過公開競價方式產生的;國外大多採用公開叫價方式,而我國均採用電腦交易。
3. 期貨合約的履行由交易所擔保,不允許私下交易。
4. 期貨合約可通過交收現貨或進行對沖交易來履行或解除合約義務。
❸ 爆倉是什麼意思
1、爆倉就好比企業資不抵債破產一樣。黃金白銀跟股票有所不同,有點像期貨,可以用杠桿來擴大盈利倍數,當然虧損起來也是成倍的增加。假如賬戶里有100元保證金,使用5倍杠桿就可以買入500元的金銀,當市場價格下降20%以上時,你買的500元金銀價值縮水了100多元,超過了賬戶保證金的錢數,此時賬戶就爆倉了。交易規則規定你不賣是沒有用的,就在你的保證金不足以抵償虧損額度時,就被平倉了(就是強制性被賣出了)。
2、海運爆倉是通俗的說法:就是你本來訂了倉位,但是突然因為各種原因,船公司告訴你,對不起,現在船滿了請等下一班船。
❹ 中概股雪崩,史上最大的單日虧損
過去一周,雖然A股的抱團股在暴跌之後開始有止跌企穩反彈的跡象,然而大洋彼岸的中概股卻遭到了血洗。
根據一些媒體統計,美股市值前20的中概股在過去一周累計蒸發了1873億美元,折算成人民幣都1.2萬億元。
單純看數據我們可能還沒有直觀的感受。
比如騰訊音樂的走勢。
網路的走勢。
愛奇藝的走勢。
從上圖可以看到,這些熱門中概股上周的走勢普遍特點就是,前期一直漲,但連著3天暴跌,有的甚至3天直接腰斬跌了一半。
大家可能會有一個感受,就是這些中概股的走勢,跟A股抱團股春節前後的走勢很相似。
春節前一直漲,春節後就連續暴跌大半個月。
區別是A股因為有10%的漲跌幅限制,所以是大半個月持續下跌,普遍跌了超過30%,也有跌了一半的極端走勢。
而美股因為沒有漲跌幅限制,所以碰到這種崩盤式走法,直接3天就跌去一半,是一步到位。
我之前在分析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以及A股抱團股下跌的時候,曾經跟大家分析過這樣一種可能性。
那就是,這是雙方這種金融戰攻勢所造成的結果。
也就是A股抱團股如此極端下跌,是美國這些外資,勾連場內一些內資,來對我們金融市場進行攻擊。
這本來也只是某種可能性的猜測,並不一定如此。。
不過在A股抱團股崩盤式走完後沒多久,大洋彼岸的美股里的中概股也出現這樣的極端崩盤式走法,那這還是巧合嗎?
雖然媒體今天報道披露,本次中概股雪崩走勢里,損失最大的是一個韓國人管理的基金。
但這只是公開數據披露的明面上的損失里能找到的最大單一實體,究竟誰才是本次中概股雪崩的砸盤元兇,目前還不得而知。
不過,雖然不知道具體誰是資金面的砸盤元兇,但毫無疑問美國才是主導這次中概股雪崩的真正兇手,因為導致這一波中概股大幅度下跌的,就是美國近期出台的一個法案。
3月24日美國SEC通過了《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最終修正案。
而就是在這一天,騰訊音樂大跌27%、唯品會跌21%,愛奇藝跌20%,小鵬 汽車 跌15%,理想 汽車 跌13%,迅雷跌12%……
也是從這一天開始,中概股開啟連續3天大跌的走勢。
所以,我們即使先不考慮是誰在集中砸盤的情況下,基本也可以推導出一個明面上合理的一個脈絡。
美國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引發中概股拋售潮,導致市場資金出現集中踩踏。
在踩踏過程中,一些基金出現高杠桿運行的風險放大現象,進一步加劇踩踏。
最終一位韓國人管理的明星基金在周五齣現爆倉,導致市場出現天量砸盤,創下罕見的成交量,進而讓中概股里出現一批短短3天就跌去一半的走勢。
並且再這位韓國人管理的基金爆倉後,中概股在上周五才出現探底回升的走勢,出現一波反彈。
在不做進一步猜測的情況下,基本上這就是整個事情的明面脈絡。
即使是公開的事情,毫無疑問美國通過的《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是這場中概股暴跌的元兇。
那麼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外國公司問責法案》。
在去年瑞幸咖啡財務造假的事情轟動美國資本市場後,當時特朗普政府是迅速提出《外國公司問責法案》。
去年5月份,美國參議院是通過了《外國公司問責法案》,並且特朗普是在去年12月18日簽署了該法案。
之後,《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的最終修正案在今年3月24日才被美國SEC正式通過。
所以這個《外國公司問責法案》仍然是特朗普遺留下來的中美關系的負面資產之一,就是奔著破壞關系來的。
《外國公司問責法案》之所以威力這么大,因為裡面內容規定,若美國PCAOB(美國會計監督委員會)連續3年無法對在美上市外國公司進行審計核查,公司也無法證明其不受外國政府控制,可能被要求退市。
這個法案的懲罰力度,就是可以按照其認定的標准,讓特定企業強制從美股市場里退市。
可能有的人認為,既然要在美股上市,那麼接受美國會計監督委員會審計也很正常吧,特別是瑞幸咖啡造假的事情出來後,這樣的聲音也挺多的。
然而問題在於,不同國家的公司,要接受哪家會計公司審計本來應該是企業自身的自由,美國現在要求在美國上市的公司都要接受美國會計監督委員會的審計,本就是比較霸道的事情。
而且最關鍵,這跟我國的法律是有沖突的,涉及到執法權的問題。
此外,最關鍵是在去年7月13日,特朗普政府計劃單方面終止我們和PCAOB簽署的執法合作備忘錄,這意味著進一步打擊美國信披規定下的中概股。
除此之外,這份法案最險惡的地方,就是要求在美股上市的企業證明其不受外國政府控制,並且這也給美國這種「主觀認定」的空間,也就是美國可以單方面認定某個企業是外國政府控制的,就不允許其在美股上市。這給了美國很大這種主觀惡意發揮的空間。
所以這個法案首先最直接打擊的就是在美股上市的國企,而對其他中概股的影響本來照理說應該也沒那麼大。
然而,從過去幾天中概股的崩盤走勢看,市場的解讀似乎要顯得更加悲觀。
市場這種崩盤式走法,完全就是把這些中概股都當作潛在退市對象,才會走得如此極端。
雖然明面上消息沒有表明,中概股可能出現大面積退市的現象。
然而,場內大資金總是先知先覺的,總有一些「聰明資金」是消息比較靈通的。
所以當前中概股這種崩盤式走法,確實已經是某種「金融戰」的表現形式結果。
(2)進一步猜測
我們再來做進一步的猜測。
如果我們把當前中概股的崩盤式走法,只是市場資金自發因為《外國公司問責法案》這個利空而出現的踩踏式崩盤下跌。
但這樣一種說法,解釋不了幾個疑點。
1、《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是去年5月份就提出的,並且再去年12月就被特朗普簽署的,其內容早就被人們廣泛所知。照理說,這樣一個大家早有預期的事情,應該產生不了這么大的效果。
去年12月份《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被特朗普簽署的時候,也沒看到有中概股出現這樣崩盤式下跌,反而出現大幅度上漲。
2、基金踩踏,出現多殺多走勢,只能是一個結果,而不是原因。也就是只有股價連續大幅度下跌後,才會出現基金爆倉而出現踩踏式崩盤。這屬於火上澆油,但不能把股價一開始大跌的原因,歸結於基金踩踏,或者場內大戶爆倉。
3、找不到最早集中砸盤的神秘資金元兇。
按照美股以往經常出現的一些操作套路來說,通常都是場內資金會利用一些消息面的信息,來對股市做人為操控,屬於資金和消息面的配合。
所以,中概股這次慘遭血洗,除了消息面上的誘因之外,也必然是有場內大資金集中砸盤,才能出現這樣極端走勢的結果。
那麼究竟是誰砸盤呢?
(3)誰在砸盤
下面這個報道,有提到一些關於誰在砸盤的信息。
這篇報道引用彭博和金融時報的一些報道稱,在周五美股開盤之前,市場就有傳言稱一股龐大的拋售資金集中攻擊美國的中概股,這些神秘拋售的資金總額高達190億美元,上千億人民幣。
其中僅僅高盛一家,就賣了105億美元。
當然,不能這樣就說是高盛在砸盤,因為高盛只是作為一個通道,據說是因為周三和周四兩天中概股普遍跌了30%後,有大量這種基金出現大面積爆倉,需要被強平,所以周五中概股才創下一個成交天量。
也就是被強平的這些基金,很多是通過高盛來進行拋售的。
然而問題在於,這篇報道也只是說明周五這種成交天量的來源,但並沒有說明周三和周四這波下跌開始之始,究竟誰是最早在集中砸盤的,這個我是沒有看到有相關報道。
但不管是誰在砸盤,既然是在美國市場,那肯定是美國大資本是最早集中砸盤的,這個想都不用想。
A股的抱團股崩盤式下跌,因為外資還能勾連一些內資,有這些金融木馬當掩護,所以一說起外資在砸盤抱團股,還比較有爭議,很多人不信。
但在美股市場里,中概股這樣崩盤式下跌,砸盤的肯定是美國大資本,這個是毫無疑問的。
在這次暴跌之前,中概股在過去一年裡,普遍都出現大幅度上漲,有的甚至漲了好幾倍,本來就有龐大的獲利籌碼,所以一些大資本砸盤起來,絲毫不手軟。
這種惡意大幅度拉漲形成泡沫化資產,然後藉助利空消息來集中砸盤收割韭菜。
這樣的收割手法,其實跟A股里的抱團股是一模一樣的。
(3)受害者
本次中概股遭血洗,最大的受害者自然是上市公司自己還有一直持有的股東和投資者們。
本文開頭所列舉的,市值最大的前20家中概股,過去一周就蒸發了1.2萬億元的財富,這其中包括上市公司自己,還有上市公司的股東們。
在暴跌前把股票賣掉,或者暴跌第一天就參與集中砸盤的資金,才能把過去這一年暴漲的利潤給賺走。
大大小小的受害者很多,不過今天被媒體廣為報道的時一名韓國人。
這名韓國人叫做Bill Hwang,他也是一名比較有名的基金經理,他以前是老虎證券的亞洲基金創始人。
2010年,Bill Hwang就曾經因為涉嫌內幕交易,被禁止在港股交易。
後來Bill Hwang就在2012年轉戰美股,並以2億美元的自有資金創立自己的基金,隨後只用了8年的時間,Bill Hwang就將其規模擴大到了150億美元。
Bill Hwang是一個激進的杠桿愛好者,一般都是用五倍杠桿在常態化操作,也就是他管理的150億美元的基金,影響著750億美元的市場資金,已經算是體量比較大的一家基金。
然而成也蕭何敗蕭何。
Bill Hwang靠杠桿積累了大量財富後,卻也因為杠桿而一夜爆倉,血本無歸。
本來Bill Hwang在這次中概股暴跌之前,今年因為高杠桿運作,已經有了200%的收益率。
但他並沒有選擇落袋為安來獲利了結,而是選擇繼續高杠桿運行。
然而他重倉的股包括網路、唯品會、騰訊音樂,都是本次暴跌的個股。
除此之外,他還重倉ViacomCBS與Discovery,這兩只非中概股。
而由於Bill Hwang爆倉,ViacomCBS與Discovery這兩只非中概股的純美股,也在最近這3天出現跟中概股一致的暴跌走勢。
Bill Hwang也因為150億美元的資金被一夜強平爆倉,被人們稱為史上單一個體單日虧損最多的人。
不過嚴格來說,他並不是一天虧了150億美元,是3天虧了150億美元,當然,這也是相當多了。
然而,今天報道Bill Hwang的很多外媒,我覺得有點問題。
那就是他們居然把本次中概股砸盤的元兇,把這個黑鍋扣在了Bill Hwang身上。
我覺得這是比較滑稽的甩鍋。
你們見過哪個收割韭菜的大資金,砸盤把自己給砸死的?
Bill Hwang是屬於被收割掉的超級大韭菜,屬於被砸死的對象。
至於誰砸死他的,其實才是真正導致這波中概股暴跌的元兇。
回到本文開頭的結論,雖然我們基於信息的不對等,沒辦法知道在3月24日集中砸盤的這個華爾街大資金究竟都有誰。
但毫無疑問,主導推動《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出來的美國政府才是真正血洗中概股的幕後元兇。
而且發生在美股市場上的事情,多多少少基本都會扯到那些華爾街大資本身上,隨便砸個石頭下去,沒有一個資本的屁股是干凈的。
這就是美國有組織、有預謀、有目標的一次針對中概股的血洗劫掠行為,將其引申出來,我們春節後的A股抱團股閃崩走勢,這些華爾街之狼的嫌疑毫無疑問就更大了。
如果我們把視野和格局再放到更高的位置,從當前中美兩國的博弈里去分析的話,就會發現,過去一周針對中概股的血洗,實際上只是中美兩國過去一周激烈博弈交鋒中的一環。
也是我們上周五在阿拉斯加跟美國攤牌式會談之後,雙方更加激烈針鋒相對的其中一個戰場。
所以我是一直說,在當前這個多事之秋,我們一定不要貿然去在雙方激烈交鋒的戰場上隨便晃悠,不然是很容易變成炮灰的。
美股的這些中概股,其實是有很多國內的散戶購買,並且有一些這種追蹤美股的國內基金也是因此損失慘重。
這都是這場宏觀戰場上,被當成炮灰給收割走的。
所以為了我們自己的財富安全,為我們自己的錢包負責,我還是建議大家近期做這種投資決策的時候,還是能夠把風險意識放在第一位,謹言慎行、三思而後行,謀定而後動。
這樣才能避免自己成為炮灰,才有機會成為守株待兔的獵手。
本文來源於「大白話時事」。
作者:星話大白。
我每天都會寫分析文章,歡迎關注!
❺ 爆倉是什麼意思
爆倉一般指強行平倉,強行平倉也叫強制平倉,又稱被斬倉、被砍倉、爆倉。是指在某些特殊條件下,投資者保證金賬戶中的客戶權益為負值的情形。
爆倉就是虧損大於你的賬戶中的保證金。由公司強平後剩餘資金是總資金減去你的虧損,一般還剩一部分。在現貨黃金、期貨交易中經常使用。
(5)韓國人爆倉什麼情況擴展閱讀:
爆倉類型:
1、因未履行追加保證金義務而強行平倉。根據交易所規則,期貨交易實行保證金制度,每一筆交易均須交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當市場發生不利變化,也就是說,市場發生行情逆轉,朝相反方向變化時,以及進入交割月時,會員或客戶還應根據交易規則和合約的約定,存入追加保證金。
如果會員或客戶未在被要求的時間內履行追加保證金的義務,交易所就有權對會員,經紀公司就有權對客戶所持有的倉位實施強行平倉。
2、因違規行為被強行平倉。會員或客戶違反交易所交易規則,交易所有權依交易規則的規定,對其違規持倉部分實施強行平倉。主要包括:違反頭寸限制超倉;違反大戶報告制度未作報告,或報告不實;為市場禁入者進行期貨業務;經紀公司從事自營業務;聯手操縱市場;以及其他須強行平倉的違規行為。
3、因政策或交易規則臨時變化而強行平倉。在前幾年,這種情況經常出現,交易規則也經常因政策或監管部門的臨時規定而修改,或臨時不能正常執行。
❻ 爆倉是什麼意思
爆倉是指在融資融券交易中,損失超過保證金,賬戶收益為負的情況。通常是由於投資者增持倉位和市場重大變化而未採取措施造成的情況。股票市場的倉位爆炸發生在保證金交易和股指期貨交易中。當市場看漲時,市場暴跌,導致交易失誤。如果沒有停止損失,則會發生位置爆炸。
爆倉是指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客戶在投資者保證金賬戶中的權益為負的情況。一般來說,持倉量爆炸意味著投資者的損失大於個人賬戶的保證金。一般來說,在公司強制關閉後,剩餘資本是總資本減去損失,通常還有一部分剩餘。爆倉還有另一種解釋,這意味著杠桿股票下跌到臨界點,並被平台強制平倉。強制關閉是指公司幫助投資者以市場價格處置上市公司。
例如,由於倉位過重,抗風險能力變差;再比如,如果市場變化太快,投資者沒有時間增加保證金,這將導致爆倉。
❼ 請問爆倉了,是什麼意思啊
1、爆倉:爆倉就是虧損大於你的帳戶中的保證金。由公司強平後剩餘資金是總資金減去你的虧損,一般還剩一部分。
2、期貨爆倉:
爆倉有兩種情形,一種情形是指期貨客戶平倉了結頭寸之後,還欠期貨交易所錢,即達到:帳戶浮動盈虧≥賬戶總資金,也即客戶權益≤0
由於行情變化過快,投資者在沒來得及追加保證金的時候,帳戶上的保證金已經不能夠維持原來的合約了,這種因保證金不足而被強行平倉所導致的保證金「歸零」,俗稱「爆倉」,「穿倉」的含義跟「爆倉」一樣。
目前國內基本上不可會出現爆倉現象,國內有漲跌停限制,在維持保證金以下時,期貨公司即自動平倉了。在香港的恆生指數期貨中,恆指是4小時交易制,第二天可能出現大幅跳空或跳高現象,導致倉位做反,一開市即爆倉,甚至為負數。負數即是欠期
爆倉(2張)
貨公司的錢,因為期貨經紀公司是貼了錢給期交所,替客戶平的倉。 舉例說明一:資料如例4,8月11日開盤前,客戶沒有將應該追加的保證金交給期貨公司,而9月股指期貨合約又以跳空下跌90點以1060點開盤並繼續下跌。期貨經紀公司將該客戶的15手多頭持倉強制平倉,成交價為1055點。
3、外匯爆倉:外匯交易爆倉是指在某些特殊條件下,投資者保證金賬戶中的客戶權益為負值的情形。在市場行情發生較大變化時,如果投資者保證金賬戶中資金的絕大部分都被交易保證金佔用,而且交易方向又與市場走勢相反時,由於保證金交易的杠桿效應,就很容易出現爆倉。如果爆倉導致了虧空且由投資者的原因引起,投資者需要將虧空補足,否則會面臨法律追索。
❽ 外匯交易中的爆倉是什麼意思
爆倉,是指在某些特殊條件下,投資者保證金賬戶中的客戶權益為負值的情形。
爆倉就是虧損大於你的賬戶中的保證金。由公司強平後剩餘資金是總資金減去你的虧損,一般還剩一部分。
在市場行情發生較大變化時,如果投資者保證金賬戶中資金的絕大部分都被交易保證金佔用,而且交易方向又與市場走勢相反時,由於保證金交易的杠桿效應,就很容易出現爆倉。如果爆倉導致了虧空且由投資者的原因引起,投資者需要將虧空補足,否則會面臨法律追索。
(8)韓國人爆倉什麼情況擴展閱讀
爆倉的出現一般都有幾種情況:
1、經常重倉操作:對於這種情況,一般是由於交易者的急功近利造成的。可以採取輕倉操作,多次少量,將風險均攤,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爆倉。
2、執迷不悟:由於個人性格的原因,很多的交易者在危險時刻也沒有做到及時平倉,反而抱著僥幸的態度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3、不設止損:在交易之前沒有設置止損點位或者在交易的過程中沒有嚴格的執行止損操作,都有爆倉的可能。這也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你也可以將止損和頭寸管理想結合,利用技術條件來進行止損。
4、頻繁交易:以為抱著想盈利或者想把虧損的再贏回來的想法,看到可能的交易機會就隨手操作,這樣遇到危機的幾率就大大增加,爆倉的可能性也一直在增加。
❾ 一個韓國男人引發的中概股血案!「雷曼事件」還會重演嗎
Bill Hwang是誰?
一位名叫Bill Sung Kook Hwang、對外簡稱Bill Hwang的韓國人,Tiger Cub Archegos Capital Management(本次對沖爆倉的基金)創始人。重倉股都以中概股為主,其中包括Viacom、騰訊音樂、網路、跟誰學、Discovery。
有知情人士稱,該基金收到某一投行要求補交保證金的要求,但是他卻來不及籌措新的資金,因此該基金的部分持股就被強制平倉。
據悉,Bill Hwang的150億美金里100%是自己朋友的,因為他曾在2012年被SEC勒令不得管理基金,只能通過家族辦公室的形式炒股。
這張圖,或許可以讓大家對Bill Hwang有更多了解:
大家目前更關心的是:風波結束了嗎?現在可以趁低位買入這些股票嗎?
Bill Hwang爆倉事件發生後,多家券商遭遇沖擊波
3月29日,野村控股發布公告表示,2021年3月26日發生的事件可能會使其美國子公司在與美國客戶的交易中遭受重大損失。
同日,瑞士信貸也警告稱,其第一季度業績將受到「非常重大」的打擊,原因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的大型對沖基金,在瑞信和某些其它銀行上周發出的追加保證金通知中違約」。
風險似乎還在加劇擴散,這讓我想起了2008年的「雷曼危機」
雷曼兄弟公司倒閉時賬面上的次貸資產比例不大,直接拖垮雷曼的是商業不動產。一直讓我困擾的是,美國政府當時為什麼沒救雷曼...
處於行情極度不穩定的市場狀態,不多說了,整理了一些關於雷曼兄弟的資料,大家看看。
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簡稱雷曼)是為全球公司、機構、政府和投資者的金融需求提供服務的一家全方位、多元化投資銀行。其 歷史 最早可以追溯到1850年,雷曼三兄弟亨利、伊曼紐、麥爾在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成立「雷曼兄弟」,專營貿易與干貨買賣,1858年在紐約開立辦事處,1870年協助創辦了紐約棉花交易所,1887年獲得紐交所交易席位,隨後進軍股票與債券買賣。
雷曼曾經是全球最具實力的股票和債券承銷和交易商之一,公司還擔任全球多家跨國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財務顧問,並擁有多名業界公認的國際最佳分析師。由於雷曼的業務能力受到廣泛認可,因此它的客戶群涵蓋了眾多世界知名公司,如阿爾卡特、美國在線時代華納、戴爾、富士、IBM、英特爾、美國強生、摩托羅拉、NEC、百事、殼牌石油、住友銀行及沃爾瑪等。這個擁有一個半世紀的投資銀行是華爾街的「巨無霸」之一,同時還享有「債券之王」的美譽。
發展過程中,雷曼經受了很多次挑戰:1930年的大蕭條、兩次世界大戰、1994年從美國運通獨立出來之後的資本短缺以及1998年的俄羅斯債務違約,雷曼都安然度過。盡管從前幾次的危機中全身而退,雷曼卻倒在了美國次貸危機中。當年毫不猶豫的一頭扎進次級貸款市場被證明是災難性的決定。
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後,雷曼公司因持有大量抵押貸款證券,資產大幅縮水,公司股價在次貸危機後的一年之內大幅下跌近95%。為籌集資金渡過難關,雷曼公司被迫尋找收購方。但與韓國開發銀行的收購談判無果而終,而美國銀行和英國巴克萊銀行也在美國政府拒絕為收購行動提供擔保後宣布放棄收購。2008年9月15日,擁有158年悠久 歷史 的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公司正式宣布破產。
Richard Fuld在1993即成為雷曼的最高領袖,他對公司的發展始終持有樂觀的態度,是華爾街任期最長的CEO,多次帶領雷曼避免破產的命運,一次次走向輝煌。正因為如此,公司上下在其領導下難免也產生了盲目自滿和樂觀的情緒。
公司業務拓展速度過快,不僅將風險管理擱置在了一邊,管理層還對未來形勢產生了嚴重的判斷失誤,使得雷曼在房產市場出現危機苗頭的2007年還在繼續拓展業務。次貸危機初期的雷曼損失很小,甚至還一度被業界贊揚為能在非常時期成功處理危機的典範,這更使得管理層忽視了風險。然而,所有的一切都為雷曼後來的危機埋下了伏筆。
雷曼高層在危機發生時,優柔寡斷錯失良機。在2008年3月,貝爾斯登倒下的時候雷曼就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可是雷曼管理高層多次出面辟謠,試圖向市場證明自己情況良好,一直盲目樂觀地宣稱自己不是貝爾斯登,但又斤斤計較於和韓國產業銀行談判時的要價。雷曼錯過了一次又一次機會,等到它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時,只能坐等美聯儲來拯救。在這外部的最後一線希望也破滅的時候,雷曼自身已無力回天。
雷曼兄弟破產的原因
雷曼的破產倒閉有著眾多的原因,有次貸危機的外部經濟環境影響,也有公司內部控制的過失因素。
20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固定收益產品、金融衍生品的流行和交易的飛速發展,雷曼也開始大力拓展這些領域的業務,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更是獲得了華爾街上「債券之王」的美稱。
「債券之王」的稱號固然是對它的褒獎,但同時也暗示了它的業務過於集中。過於集中與固定收益部分,為之後被收購埋下了隱患。同樣處於困境的美林證券可以在短期內迅速將它所投資的彭博和黑岩公司的股權脫手而轉換成急需的現金,而過於集中於固定收益業務的雷曼就沒有這樣的應急手段。
倒閉前幾年,雖然雷曼也在其他如兼並收購和股票交易業務上有了進步,但仍遠低於其它競爭對手所具有的業務多元化水平。
自從2000年後,由於房地產和信貸這些非傳統的投資銀行業務蓬勃發展,雷曼兄弟和其它華爾街上的銀行一樣,著手嘗試該類業務。業務拓展本無可厚非,問題是雷曼的擴張速度太快。雷曼迅速成為住宅抵押債券和商業地產債券業務的頂級承銷商和賬簿管理人。即使是在房地產市場下滑的2007年,雷曼的商業地產債券業務仍然保持高達13%的增長率。這使得雷曼面臨的系統性風險十分巨大。在市場情況好的年份,整個市場都在向上,市場流動性泛濫,投資者被樂觀情緒所蒙蔽,巨大的系統性風險給雷曼帶來了巨大的收益。可當市場行情反轉、恐慌情緒泛濫、市場瀕臨崩潰的時候,如此的系統風險必然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2008年9月15日雷曼申請破產保護時,其杠桿率高得令人咋舌,而且它的資產價值暴跌,其他銀行也緊隨其後。雷曼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報告顯示,2007年年底之前,其杠桿率為30.7倍。這個比率在之前的幾年持續攀升——2006年為26.2倍,2005年為24.4倍,2004年23.9倍——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使銀行處於經營險境,尤其是在與住房相關的市場中,因為存在大量的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
作為高風險的行業,投資銀行的財務狀況很容易受到無法預知的市場變化的影響,因此對雷曼這樣的投行,其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公司對風險的識別和評估能力,以及將風險與其潛在收益進行匹配的平衡掌控能力。
事實上雷曼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流程和方法來對公司的風險進行管理,例如每年年初針對當年能夠承擔的風險建立限額,使用一系列的壓力測試來確定經濟環境對其資產和投資組合產生的不利影響可能導致的損失等等。然而這些風險管理措施卻沒有真正落實,也就是管理層在認為合適的情況下,可以突破一些「限額」或者改變部分流程,例如雷曼在商業地產和杠桿貸款[4]兩類投資上面臨著投資過於集中的風險,在破產時商業地產超過風險限額70%,而杠桿貸款更是超限100%。更嚴重的是,在計算壓力狀態下公司資產可能產生的損失時,公司甚至在很長時間內沒有將上述高風險的資產納入到計算范圍內,當發現公司的風險敞口已經超過了設定的警戒線時,管理層沒有盡量降低風險,而是通過提高公司的風險限額來處理這些可能帶來過度風險的投資業務。尤其是在激進戰略的指導下,雷曼的高管們依賴自己的經營經驗和成功記錄,將增加利潤放在優先考慮的地位,而不是將公司的風險水平控制在根據風險管理制度和計量工具確定的限額以內,這使得公司的風險管理制度和流程被輕易凌駕。
在雷曼逐步走向破產的過程中,雷曼管理高層負有相當大的責任。
2007年夏美國爆發了次貸危機,這一響徹全球的金融風暴為雷曼的倒閉帶來了無法迴避的影響。2000年到2006年,美國房價指數上漲了130%,達到歷次上升周期最高漲幅。這一階段利率大幅下跌,房價大幅上漲,借貸雙方在高收益催使下風險意識日趨薄弱,次級貸款和衍生出的次級債券[1]、CDO[2]與CDS[3]等金融衍生品在美國快速增長。但從2004年中期開始,美國連續加息17次。2006年起,房地產價格開始回落,僅一年內房價平均下跌高達3.5%。
雷曼持有巨大規模的次級貸款和以次級貸款為背景的金融衍生品,一旦市場利率上升和房價下跌,其本身蘊含的高風險頃刻爆發,迅速產生巨額的虧損。
次貸危機持續不斷地對市場形成沖擊,市場異常脆弱,市場參與者產生恐慌情緒的後果是人們對旋渦中心的銀行或者券商產生信用危機。
危機之下,雷曼的眾多客戶將業務迅速轉往相對安全的對手,進而被債權人停止提供銀行間市場拆借,造成流動性危機。客戶的大量轉移資金,形成「擠兌」現象,同時評級機構大幅調低信用等級,造成雷曼的融資成本大幅上升,最終無力繼續維持。
做空的機理是在高點將借來的證券賣掉,期待其價格下降,然後在低點買進。這中間的價差就是做空者獲利的空間。隨著市場表現對雷曼越來越不利,眾多的資本開始做空雷曼,信用違約互換的基點越來越高,造成雷曼的信用評級下調,融資的成本大幅上升,公司沒有辦法融資,運營就越加困難,進而加深市場的懷疑,導致業務停頓,惡化事態的發展。大量的做空導致雷曼股價呈自由落體狀下跌,極大增加了市場上的恐慌情緒。
最後給大家推薦一部相關電影:《雷曼兄弟三部曲》
橫跨近二百年延續子孫三代,《雷曼兄弟三部曲》講述了改變世界的家族企業雷曼兄弟的傳奇史詩。1844年九月的一個寒冷的早晨,一位來自巴伐利亞的年輕人站在紐約的碼頭邊,夢想新世界的新生活。他的兩個兄弟加入了他,一段美國奮斗史就此拉開序幕。163年後,他們建立的公司慘遭破產,並引發 歷史 上最嚴重的金融危機……該劇原作由義大利人斯蒂法諾·馬西尼創作,被翻譯成11國語言並被搬上歐洲多個國家的舞台
❿ 虛擬貨幣40萬人爆倉,幣圈大佬千億財富蒸發90%,這背後反映了啥現象
虛擬貨幣40萬人爆倉,幣圈大佬千億財富蒸發90%, 這背後不僅反映了虛擬貨幣其實沒有價值可言,所以其價格可以暴跌,同時也告訴我們投機行為終究會因為市場的高風險而將個人的財富夢破裂。
虛擬貨幣40萬人爆倉,不少的人因為虛擬貨幣的投機而虧得一干二凈,就連許多持有大量虛擬貨幣的幣圈大佬也不例外。虛擬貨幣從去年年初開始,其實就已經開始調整在新冠疫情對製造業和消費行業的高要求下,許多資金都已經開始轉移,沒有價值的虛擬貨幣自然也就會迅速暴跌,更何況韓國加密幣交易所推出的虛擬貨幣本身就信用不足,而且企業沒有信用價值,自然暴跌也就超過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