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寒食節的由來和風俗簡介大全
寒食節在每年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後的105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一般在清明節的前一到兩天,又有「禁煙節」、「冷節」、「百五節」之稱。以下是我給大家收集的關於寒食節的由來和風俗簡介大全,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目錄
寒食節的由來
寒食節習俗
寒食節傳說故事
寒食節的由來
春秋初期的晉國,內亂不已,晉國公子重耳為避禍,出國逃亡19年,嘗盡了人世間的艱辛。在這顛沛流離的逃亡途中,介子推一直追隨重耳,不離左右。有一次,他們斷炊絕糧,陷入困境,介子推割下了自己腿上的肉,供重耳食用充飢。後來重耳回國,做了晉國國君,史稱晉文公。接著,晉文公對一直跟隨自己逃亡的臣僚論功行賞,唯獨把介子推給忘了。介子推也不向晉文公邀功請賞,而且更不恥與那些挾功求祿的勢利之人同朝為臣,就帶著母親隱居到今山西介休縣內的綿山。晉文公知道後,追憶起介子推的忠誠,十分後悔,就親自去請介子推下山。介子推卻躲起來,堅決不肯與晉文公見面。為了逼介子推出山,晉文公就下令火焚綿山。不料介子推守志不移,寧願被火燒死,也不肯出山,結果他與母親雙雙抱樹而死。文公見燒死了救命愛臣,疼痛不已,就把介之推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於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後相沿成俗。
寒食節從春秋起,距今已有兩千六百多年的歷史,比端午節的發生還要早358年。雖經東漢周舉、三國曹操、後趙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斷,卻屢禁屢興,蔓延全國。
唐玄宗順應民意,頒詔將寒食節拜掃展墓編入《開元禮》中,並定為全國法定長假。「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跡古無鄰。魂魄山河氣,風雷御宇神。光煙榆柳火,怨曲龍蛇新。可嘆文公霸,平生負此臣。」唐代詩人盧象這首《寒食》詩,所言即是寒食節的來歷「之推綿山焚身」的故事。
>>>返回目錄
寒食節習俗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郊遊、斗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直到後來改為在清明節。但韓國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節進行春祭的傳統。寒食節是山西民間春季一個重要節日,山西介休綿山被譽為「中國寒食清明文化之鄉」,每年舉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介子推)儀式活動。
山西民間禁火寒食的習俗多為一天,只有少數地方仍然習慣禁火三天。晉南地區民間習慣吃涼粉、涼面、涼糕等等。晉北地區習慣以炒奇(即將糕面或白面蒸熟後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塊,曬干後用土炒黃)作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區這一天全家吃炒麵(即將五穀雜糧炒熟,拌以各類乾果脯,磨成面)。
寒食節,民俗要蒸寒燕慶祝,用麵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飛燕、鳴禽及走獸、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後著色,插在酸棗樹的針刺上面,裝點室內,也作為禮品送人。
禁煙冷食
寒食節古代也叫「禁煙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著,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並參與。蘇軾的《望江南 超然台作》中的「且將新火試新茶」說的就是寒食之後詩人煮茶的行為。
拜掃祭祖
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為「野祭」。唐代編入《開元禮》「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掃(寒食拜掃附)」中,成為官方認同並倡導的吉禮之一。後演變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後將子推燕、蛇盤兔撒於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於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寒食飲食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麵、寒食漿、青精飯及餳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盤兔、棗餅、細稞、神餤等;飲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數十種之多。其中多數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盤兔,俗有「蛇盤兔,必定富」之說,意為企盼民富國強;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風亮節……。
寒食插柳
柳為寒食節象徵之物,原為懷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荊楚歲時記》就有「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的記載,安徽、蘇州等地還盛行戴芥花,佩麥葉來代替柳枝。據各地史籍記載:「插柳於墳」、「折柳枝標於戶」、「插於檐插柳寢灶間」、「亦戴之頭或系衣帶」、「瓶貯獻於佛神」、「門皆插柳」,故民間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紅顏成白首」之說。
寒食節 踏青
而後與兄弟、妻子、親戚、契交放情地游覽,盡歡而歸」。明代《帝王景物略》記京效踏青場景為:「歲(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輿者,騎者,步者,遊人以萬計。」可謂盛極。
寒食鞦韆
鞦韆原為古代寒食節宮廷女子游樂項目。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彥博詩《寒食日過龍門》,詩中描寫為 「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鞦韆掛彩繩。」
寒食蹴球
盛行於唐,宋《文獻通考》載:「蹴球,蓋始於唐。植兩修竹,高數丈,絡網於上,為門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勝負。」史載:唐德宗、憲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州府元龜》載:「唐德宗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節帝御麒殿之東亭,觀武臣及勛戚子弟會球,兼賜宰臣宴饌。」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圖》。
寒食詠詩
寒食節時,文人們或思鄉念親,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靈感頓生,詩興大發,詠者甚多。據查,僅《全唐詩》就有唐玄宗、張說、杜甫、韓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詩詞三百餘首,宋金元詞曲也有一百餘首,成為中國詩歌藝術中一枝奇葩。此外,寒食節時期還有賜宴、賞花、斗雞、鏤雞子、牽鉤(拔河)、鑽木取火、放風箏、鬥百草、拋堶(瓦石器玩物)等許多活動,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古代的社會生活。
春天凈腸
一般來說,野外的狗熊在冬眠結束後,春天第一件事情就是找點青草吃。因為青草富含纖維素,吃了以後容易腹瀉。狗熊清理下自己腸胃中積攢了一個冬天的廢物,接下來才好吃東西。據動物學家說,狗熊在春季腹瀉前,往往都蔫頭蔫腦的,但一旦調理順了,接下來就歡實了。這寒食節的食品結構安排,是不是和狗熊的腹瀉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呢?比如說涼皮吧,好多醋,加上好多豆芽菜黃瓜絲之類的,富含纖維素,用來清理腸胃最合適不過了。從中國人的飲食結構來看,春節期間吃了不少大魚大肉,等到了天開始暖和的時候,確實也應該像狗熊一樣清理一下腸胃。不僅可以健體,還能讓頭腦清醒清醒,解決下春乏的問題。
寒食節去野外採集野菜,不僅鍛煉身體,而且也滿足了人體所必須,一舉兩得。最後,還要說說春季養生中的精神調節問題。
前面說過,女子傷春,在寒食節期間出來散散心,勾搭勾搭小伙,能夠預防精神上的疾病。男子雖然不傷春,但在春季肝氣過盛,容易精神失常的時候,緬懷下先人,寄託哀思,起到了悲克怒的作用。對肝的調理是相當有好處的。經過了五千年的文化滋潤,寒食與清明合二為一,成為緬懷故人,激勵生人的節日。
>>>返回目錄
寒食節傳說故事
重耳辜負介之推
相傳此俗源於紀念春秋時晉國介之推。當時介之推與晉文公重耳流亡列國,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割肉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派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文公見燒死了救命愛臣,疼痛不已,就把介之推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於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後相沿成俗。
寒食節從春秋起,距今已有兩千六百多年的歷史,比端午節的發生還要早358年。雖經東漢周舉、三國曹操、後趙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斷,卻屢禁屢興,蔓延全國。
唐玄宗順應民意,頒詔將寒食節拜掃展墓編入《開元禮》中,並定為全國法定長假。「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跡古無鄰。魂魄山河氣,風雷御宇神。光煙榆柳火,怨曲龍蛇新。可嘆文公霸,平生負此臣。」唐代詩人盧象這首《寒食》詩,所言即是寒食節的來歷「之推綿山焚身」的故事。
>>>返回目錄
『貳』 寒食節的由來
寒食節起源,據史籍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
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禁煙冷食:寒食節古代也叫「禁煙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著,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並參與。
拜掃祭祖: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為「野祭」。唐代編入《開元禮》「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掃(寒食拜掃附)」中,成為官方認同並倡導的吉禮之一。後演變為皇家祭陵。
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後將子推燕、蛇盤兔撒於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於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叄』 寒食節的來歷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xml:namespace
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里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肆』 「寒食節」是怎樣來的
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歷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斗卵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跡古無鄰。魂魄山河氣,風雷御宇神。光煙榆柳火,怨曲龍蛇新。可嘆文公霸,平生負此臣。」唐代詩人盧象這首《寒食》詩,所言即是寒食節的來歷「之推綿山焚身」的故事。相傳此俗源於紀念春秋時晉國介之推(姓介名推,又稱介子推,之為虛詞,子為敬稱)。當時介之推與晉文公重耳流亡列國,割股肉供文公充飢。文公復國後,之推不求利祿,與母歸隱綿山。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堅決不出山,抱樹而死。文公葬其屍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於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後相沿成俗。 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直到後來改為清明節。但韓國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節進行春祭的傳統。 山西介休綿山,被譽為「中國寒食清明文化之鄉」,每年舉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介子推)儀式活動。 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煙節、冷節。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節相傳是源於春秋時代的晉國,是為了紀念晉國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外國19年,介子推護駕跟隨,立下大功,重耳返國即位,即晉文公。介子推便背著老母,躲入綿山。晉文公前往尋找,卻怎麼也找不到。於是他放火燒山,想把介於推逼出來。不料介子推卻和母親抱著一株大樹,寧願燒死,也不出山。晉文公傷心地下令把綿山改稱介山(即山西介休縣境內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定為寒食節,以後年年歲歲,每逢寒食節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 其實,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是源於古代的鑽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是當時的一件大事。《周禮·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可見當時是搖著木鋒,在街上走,下令禁火。這司煊氏,也就是專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時,人們就准備一些冷食,以供食用,這樣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風俗了。以後,才與介子推的傳說相聯系,成了寒食節,日期長達一個月。這畢竟不利於健康,以後便縮短日期,從七天、三天逐漸改為一天,唐之後便融合在清明節中了。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郊遊、斗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後來因與三月上已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唐書》記雲:「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宋庄季裕《雞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錢掛於塋樹。其去鄉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於空中,謂之掰錢。而京師四方因緣拜掃,遂設酒撰(zhuan,飯食),攜家春遊。」 《荊楚歲時記》:「(寒食)斗雞,鏤雞子(雞蛋),斗雞子。」可見南朝時就有斗雞與斗雞蛋之戲了。斗雞今多見,斗雞蛋多是鄉間小兒互相撞碰雞蛋作為游戲。在古代,用作碰撞爭斗的雞蛋多是染色、雕鏤(lou,雕刻)過的,十分精美。畫蛋。鏤蛋之俗,源於《管子》中所記的「雕卵」。無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術發展而來,成了寒食的節俗。今天民間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 寒食打秋干,據《藝文類聚》中記,北方山戎於寒食日打鞦韆。但這恐怕只是傳說而已。劉向《別錄》記打鞦韆是在春時,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宮詞》:「寒食宮人步打毯。」牽鉤與打毯等戲,也不一定在寒食舉行。 由於清明節氣在寒食第三日,後世隨著時間的遷移,逐漸把寒食的習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後,寒食掃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遊、盪鞦韆等俗也只在清明時舉行。清明節便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上升為重要的大節日了,寒食節的影響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變形的方式卻傳承下來了,並保存於清明節中。 [編輯本段]【寒食節由來】 如果不是那天晚上看了中央電視台《走遍中國》,聽了主持人介紹中原晉文化時說了「寒食節」與「介子推」。我還真的不太清楚,在清明節之前還有一個「寒食節」。更不知道這個節日,就是專門為紀念那位剜股侍君,不求名祿的古代名士介子推的。 介子推生於何年,史學家也無法考證,但他死於公元前637年則是鐵定的。相傳在春秋時代,晉國的君主晉獻公,被年輕漂亮的妃子驪姬所迷。驪姬為了能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承皇位,就用毒計逼迫太子申生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避免重蹈他哥哥的悲慘命運,就帶上一些追隨者踏上了流亡之路。 當時的重耳在政治上,惶惶如喪家之犬,在經濟上,幾乎是一無所有。在流亡之始,隨從中有一位叫頭須的人,他吃不了途中的奔波之苦,並看到重耳大勢已去,就將錢款卷而逃之。只有介子推等小部分忠心不二的隨從,與他一起在外流亡了十九年。 有一天,重耳餓的不行眼看就要暈過去了,他看見有一個農夫,正在田邊吃著他的那些粗茶淡飯,他就饞得流口水,於是就叫隨從去向農夫討要一些飯菜來充飢。沒想到他們遇到的也是一個勢利小人,他看到重耳如喪家之犬的樣子,不但不施捨一點飯菜給他,而是拿起一塊泥巴去糊弄他。 重耳遇人戲弄火冒三丈,狠不得親自動手揍死這個農夫,有會說話的隨從就安慰重耳說:「你不用著急上火,泥巴就是土地,百姓送給我們土地,這就是一個好兆頭,說明我們最後一定會擁有自己的國家與土地的!」 介子推則不會說好聽的話,他看在眼裡,記在了心裡。到了晚上他剜下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煮成一碗肉香撲鼻的鮮肉湯,端到了重耳的面前。過去重耳在當公子哥時,山珍海味也不一定就看得上眼,但現在看到了有這么一碗肉湯,兩眼都冒出了綠光。他端起肉湯三下五除二就將那肉湯喝了個精光,當他咂著嘴巴,正意猶未盡時,才突然想起他們根本沒錢,那能買到這樣的好肉。於是他就問介子推,這肉是哪來的?介子推只好實話實說:「這是小臣剜了大腿上的肉做的湯。」重耳一聽當時就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對介子推剜肉侍君,歷代君王與很多文人都將此視為忠義的楷模,在「君為臣綱」的封建時代,這不難理解。因為他們巴不得所有的臣民都成為介子推。 在重耳61歲的時候,他終於走了桃花運,秦穆公把女兒懷嬴嫁給了他。在秦穆公的大力幫助下,第二年,他就回國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成了皇帝老兒後,他對跟隨他一起流亡的人大加賞賜與提拔。就連那個對他落井下石捲款而逃的頭須,他如變色龍般地一番花言巧語,就哄得重耳盡釋前嫌,笑逐顏開,並也給予他賞賜。他惟獨忘記了,那個給他剜肉做湯喝的介子推。 我想那重耳,並非是真忘了賞封介子推,而是他有意不賞封他,這樣做自有他的道理。你想啊,他坐上了龍椅,那就是九五之尊了。如果天天在他面前站著一位,吃過他身上的肉的有恩與他的人,那將是什麼樣的心情與滋味啊? 如果你介子推也不識相,到時動不動就用那塊肉來壓他,那他這九五之尊的心裡能好受吧?哪倒不如就不給你賞封,落了個眼不見為凈。你要罵就罵幾句得了,被罵那隻是一時的短痛,幾天就過去了。而天天讓介子推站在他的面前則是長痛,他無法承受那個壓力。天下君王那個不是只能同甘,決不可共享的主啊? 介子推看到重耳對頭須這樣的人都會給予賞賜,而他則是兩手空空,於是他心灰意冷對重耳是徹底地絕望了,思前想後他痛下決心,帶上他的母親歸隱山林。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過介子推歸隱前,與其母的一段對話:介子誰說:「晉獻公九子,只有重耳在位當政,這是天意。個別小人自以為是他們把重耳扶上了王位,真是不自量力。偷竊他人東西即是盜賊。那麼貪天之功的人又是什麼呢?」 母親就問他:「你為什麼不和他們對質論理呢?」 介子推答道:「我要再與他們爭辯,罪孽更重。我不願享受厚祿」。 母親進一步問他:「那你為什麼不把你的意思告訴他們呢?」 介子推答:「語言,是心志的外衣。既然我一心想歸隱,何必用語言來表述呢?」 母親試出兒子真的不求名祿後說:「你能有如此境界,我與你一起去隱居。」 於是他們母子倆就這樣隱入了綿山。綿山,北距介休縣四十里,山勢綿延,溝壑縱橫,東抵沁源,南跨靈石,那山水風光倒是一個很不錯的隱居之地。介子推與母親隱入山中後就再不露面了。 世上總有那些好打抱不平的人,介子推的鄰居解張就是這種人。他看到那些鼠輩們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了,而唯有介子推兩手空空背起老母親隱入山中。於是他就寫了一首《龍蛇怨》的詞,貼在了宮殿的前門:「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雲,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怒,終不所見處所!」 重耳被解張貼了這張「大字報」後就坐不住了。因為天下人都知道你重耳吃了介子推身上的一塊肉。別人都論功行賞了,而介子推則背起了老母隱進了深山。身為君王不知恩圖報,那就是忘義小人的行為啊。 如果你重耳不找出介子推,並給他封個一官半職,他就無法向國人交待,那樣就會直接危及到他的皇權統治。於是他就發起了規模盛大的上山「尋介」活動。但在那麼大的一座綿山中,要找到有心躲起來的兩個人,那簡直就是大海撈針,那能找到他們母子的蹤影。 此時有一位最能理解重耳心思的謀臣,給他出了個絕好主意,說:「我們找不到他,那就三面放火,他們被煙火烤的不行了,就會從沒有點火的那一面跑出來了。」 其實稍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人如果吸入了大量的濃煙,他還能跑的出來吧?放火燒山,表面上是逼介子推出來做官受賞,實質就是採用對付野獸的方法,將介子推給收拾了,這樣就一勞永益了。 據說那大火是燒了三天三夜,也不見介子推背著他的老母親跑出來。火滅後人們上山才發現,介子推與他的老母親緊緊地抱著一顆老柳樹,已經活活被大火燒死了。 介子推抱著那棵柳樹,是為了保護他放在柳樹洞里的,那首臨死前寫下的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如果介子推死前真的寫過這樣一首血詩,那倒是一位倡導勤政廉潔的先驅者。只可惜千百年來那些腐敗貪官,一個個都是「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勝於藍」。想當年青山、子善他們才貪污了那麼一點錢,就被毛澤東處決了。如果現在也按哪樣的標准來殺貪官,中國就沒有必要再執行「計劃生育」這一基本國策了。 規模盛大的上山「尋介」的秀做了,重耳對國人有個交待了。介子推也被燒死了,他的心事也就此一了百了了。接下來那就是進一步展示,他是一位深明大義的明君形象的時候了。於是,他下令將綿山改名為介山,並在柳樹下建墓立祠。並召令天下,從那時起在介子推被燒死的這個月,全國不許生火,所有的人都只能吃冷食。你想啊,那太原的清明節是多冷的天啊,不生火吃冷食,這不害苦了咱老百姓吧? 據《汝南先賢傳》記載:「太原舊俗,以介子推焚骸,一月寒食。」無論帝王,還是百姓,都不得舉火,只能吃一月冷食,以示哀悼和敬重。可是太原等郡地處寒冷地帶,冬天吃一個月的冷食極易生病,甚至凍死人。倒是後來的魏武帝善解人意,據《鄴中記》:「魏武帝以太原、上黨、西河、雁門皆嚴寒之地,令人不得寒食」。最終解決這一問題的,還是周舉任並州刺史時,「他乃作吊書置子推廟,言盛冬去火,殘損民命,非賢者之意,宣示民還溫食。於是眾惑稍解,風俗頗革。」由此晉人寒食一月的習俗才稍有改觀。後世置「寒食節」在清明節的前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