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志願軍遺骸怎麼在韓國
因為當年抗美援朝時,有的志願軍戰士在韓國陣亡,當時的條件並不能把遺體帶回中國,所以中國人民志願軍有一部分遺骸在韓國。
延伸:
抗美援朝戰爭是朝鮮戰爭的一部分,僅指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的階段。朝鮮戰爭原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韓之間的戰爭,後分別支持朝韓雙方的美國、蘇聯、中國等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這場戰爭。在經歷了長期矛盾和沖突積累後,1950年6月25日朝鮮得到蘇聯支持不宣而戰進攻韓國,歷時三年的朝鮮戰爭爆發。8月中旬,北朝鮮人民軍將韓國軍驅至釜山一隅,攻佔了韓國90%的領土。9月15日,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法國、土耳其、泰國、菲律賓、希臘、比利時、哥倫比亞、衣索比亞、南非、盧森堡)在仁川登陸,直接介入朝鮮戰爭,並將戰火擴大至中國鴨綠江邊。1951年7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方面與聯合國軍代表開始停戰談判,經過多次談判後,1953年7月27日簽署《朝鮮停戰協定》。
㈡ 志願軍為什麼沒過38線
志願軍打過了38線,在第三次戰役中志願軍打到了韓國首爾。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為打破美國政府「先停火,後談判」,爭取喘息時間,卷土重來的陰謀,突破「三八線」,對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韓國國軍進行的進攻戰役。
志願軍集中6個軍,在人民軍3個軍團協同下,對依託「三八線」既設陣地進行防禦的「聯合國軍」發起全線進攻,將其從「三八線」擊退至北緯37°線附近地區,佔領韓國首都漢城(今首爾),並適時停止了戰役追擊。第三次戰役共殲敵19000多人。
(2)朝鮮戰爭志願軍最遠打到韓國哪裡擴展閱讀
志願軍作戰成果:1953年8月14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聯合公布的戰績中記載:共計斃傷俘敵數為109萬。韓國防部編寫的《韓國戰爭史》記載:美軍損失17.98萬(美國公布14.2萬),南朝鮮損失98.84萬,總計為113萬(均不包括非戰斗減員)。
志願軍犧牲人員:根據2010年10月中國抗美援朝紀念館全國走訪查實資料,朝鮮戰爭期間志願軍戰士陣亡共183108人。代軍長,副軍長4名,師長3名,副師長1名,師參謀長3名。2014年10月29日,中國民政部、總政治部確認抗美援朝烈士共有197653名。
㈢ 朝鮮三八二是朝鮮什麼地方朝鮮當年被韓國打到了哪裡
大約一個世紀前的1910年,日本吞並了朝鮮。在1945年2月,日本把部署在朝鮮半島的日軍以「三八線」為界,劃分為兩部分,北部歸關東軍指揮,南部歸大本營直接指揮。日本派駐朝鮮總督的府邸設在首爾(舊稱漢城)。
真正把「三八線」作為分界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的時候。1945年8月10日,美國竊聽到日本軍方的密電,知道日本已經准備投降。同時,兩百萬蘇軍已對日宣戰,摧枯拉朽般的橫掃號稱百萬的日本關東軍(實際約有70萬),並正准備大舉擁進朝鮮半島。如何解決美蘇分別在朝鮮半島對日本軍隊實施受降和軍事佔領問題,已是迫在眉睫之事。美國為確保其在太平洋和遠東的利益,於8月10日深夜在五角大樓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在朝鮮半島如何接受日軍投降的問題。會議上兩名上校提出的以「三八線」為界的方案,得到了美、蘇、英三國的認可。9月2日,美蘇兩國聯軍最高司令部發布命令,宣布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接受日本投降和對朝鮮半島實行軍事佔領。從此,朝鮮半島被人為分裂。
3年後,北南各自成立獨立政府,南方成立的是大韓民國,總統是李承晚(他曾在我國的上海成立流亡政府,後隨國民政府遷至陪都重慶,得到國民政府和美國的支持)。北方成立的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相是金日成(長期在我國東北和前蘇聯,得到前蘇聯的支持)。南北兩方誰都不承認對方是一個「國家」,且都認為對方是本國的一部分。
雙方各自建國後,宣傳戰就不斷,都揚言要解放對方,最後北方打響戰爭,一度把南方的軍隊包圍在最南端的釜山一線,幾乎就要取得全勝了,這時,美國及聯合國軍參戰,美國一面協助韓軍固守釜山,一面又冒險在中西部的仁川登陸,切斷朝軍的給養供應和斷掉退路,最後南北夾擊,把朝軍打得丟盔卸甲,聯軍乘勝推向北部,佔領了北方的大部分地區。這時中國派出志願軍援助北朝鮮,幾經大戰,又打回了三八線,甚至逼近三十七度線。雙方均已傷亡慘重,無力決出勝負,經過談談打打、打打談談的反復較量,終於在1953年的7月27日,簽定了《關於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確定三八線為臨時軍事分解線。
補充;現在南北之間的臨時軍事分界線並不是原來的「三八線」,而是朝鮮戰爭停戰時的實際軍事控制線,走向與原來的「三八線」有些不同,東部向北偏移,西部向南偏移
㈣ 朝鮮戰爭打到離中國邊境多少公里
幾乎是零公里!
1950年10月26日,南韓第6師第7團的美軍顧問弗萊明率領一個加強排進入了位於中朝邊境的楚山鎮。
當時弗萊明激動萬分,欣喜若狂。因為他可能是美軍中第一個看到鴨綠江的人。他甚至還跑到結冰的江面上散了一會兒步。接著,又命令他的部隊架起槍炮向中國方向射擊,一度囂張至極!
可與此同時,我志願軍第40軍118師353團正在向他們奔襲而來。這支剛剛打完出國第一仗的部隊在海拔2000多米的山林中經過了兩晝夜急行軍,走了近300公里崎嶇山路的部隊,於10月28日到達龍谷洞以南地區。
弗萊徹獲悉,趕緊指揮韓軍第6師第7團退守龍谷洞,但他的隊伍還沒找到宿營地,就遭到了我志願軍的迎頭痛擊!全團3552名官兵,只有875名僥幸逃脫。而弗萊明本人則在此戰中渾身上下15處中彈,最後只能奄奄一息的躺在冰冷的地上,做了志願軍的俘虜。
被俘後的弗萊明,不僅當初在鴨綠江畔耀武揚威的「神勇形象」盪然無存,反倒是不斷的搖尾乞憐起來。他對志願軍的翻譯說,他很想念他在美國的妻子和屬於他的那座有180英畝土地的農場。並且還聲明他上過大學,是個「文明人」~
三年後的1953年秋季,弗萊明作為交換的戰俘回到了美國。
㈤ 五十幾年前,中國的志願軍還佔領過現在韓國的首都,這是真的嗎
是真的。朝鮮戰爭的時候,金日成向南進攻,韓國政府後退到釜山一角。美國在釜山登陸之後,把金日成打回北朝鮮。接著中國出兵朝鮮,一直打過36線去,佔領了漢城【首爾】。之後美國的將領更換,由麥克阿瑟換為李奇微,李奇微利用中國的【禮拜攻勢】弱點,(中國軍隊每人帶的干糧炒麵彈葯等只能維持一個星期,發動攻勢的一個星期之後,中國軍隊都會不得不停止進攻補充後備)。李奇微用強大火力在中國軍隊禮拜攻勢結束的時候反攻,中國軍隊退回38線,雙方在38線附近僵持。而且中國新投入的王牌部隊約十萬精良部隊,被李奇微一夜之間全部殺光。結果導致中國政府態度大轉變。雙方談判之後確定38線分朝鮮南北兩國。
中國與美國在朝鮮之戰後,可以說徹底怕了美國的強大裝備火力,之後炮擊金門等等,都要事先調查有沒有美國部隊,而且一定先拉蘇聯做後台,才敢動手攻擊國民黨。毛在之前認為無敵於國內的大兵團作戰,結果在朝鮮被美國部隊堵在山溝里一頓炸彈直接炸死了十萬精銳部隊,之後對美國態度大轉變。
㈥ 1951年朝鮮戰爭,中國佔領了韓國首都漢城(今首爾)關鍵是出兵時的身份和歷史背景不同。 抗美援朝
關鍵是出兵時的身份和歷史背景不同。
抗美援朝時期,中國出兵朝鮮,是幫助北朝對付美、韓。攻擊和佔領漢城,是戰爭形勢的需要。但無論是後來的對印還是對越自衛反擊作戰,中國出兵所代表都只是自己。再佔領它國首都就顯得沒有必要了。
其次,從出兵規模來說,中國抗美援朝,兵力總計達數百萬之多,而對印和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兵力相對較少。攻擊作為敵國正治、經濟中心的首都城市,有些力不從心。
第三,從出兵的性質來說,中國出兵朝鮮和對印、對越自衛反擊作戰也不一樣。中印、中越戰爭都是因邊界爭端而起,如果因此就攻擊並佔領對方的首都,輿論及影響皆於我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