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韓國電影為什麼都是激人勵志的,感覺很陽光大韓民族是怎麼樣的民族,他們什麼特點
韓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很強,有強烈的拼搏精神。他們喜歡接受挑戰,樹立遠大的目標,努力向他人證明自身的價值。為了達到目的,他們往往能做出極大的犧牲。
在韓國,個體與群體的關系,與西文國家不同。在組織管理上,韓國基本上是一種自上而下的領導形態,青年人多受「軍事模式意識」影響,具有超強的忍耐力。在企業中,長者可以有效地實施家長式的權威,從而在和諧的氣氛下建立起合適的等級制度。
韓國人一貫尊重知識,崇尚學識,把學者放在最高的社會地位。舊的輕商傾向逐漸在發生變化,商人的地位在上升。韓國商人不但個性較強,而且還具有團隊精神,善於合作、協調。
韓國的人際關系體現儒教的倫理道德精神。朋友之間要求相互信任;晚輩對長者應該尊敬;夫妻各自的地位和責任應該有區別;父子之間應該親密無間。這些傳統的倫理道德標准仍影響著許多韓國人的行為方式,違反它們就會招致指責。
還有韓國演員是相當的敬業的!再加上韓國人幽默,風趣,友好,所以他們比較更能夠體現劇情的要求,所以才那麼搞笑吧!!
在韓國藝人無限風光的背後,有著我們無法想像的凄涼和悲慘!
韓國藝人要忍受經濟公司的: 暴力重壓 ,經濟壓榨 等等。
也許也因如此,所以韓國藝人更能吃苦!佩服``!!
B. 韓國電影能發展如此好,有哪些因素
因為真實,不誇張的說,當下韓國部分電影的思想性、展示出的話題性及對社會良知、人性的省思和拷問,已經不是電影流水線化作業日趨嚴重的好萊塢願意包容和挖掘的。 我也確實無法在近三四年來的好萊塢電影里看到接近於韓國電影那樣的整體發展態勢、那股一鼓作氣的拼勁、那樣精雕細刻的嚴謹、那種努力將生活的點滴啟示融入每一部小成本生活電影的誠意和不止步的創新意識,所以哪怕是一部題材不起眼的愛情片、喜劇片,你也能感受到韓國電影工作者給予它的溫度和份量,一種完全不同於同類型好萊塢爛俗爆米花商業電影的樸素、真實和東方生活氣質。
C. 韓流文化被批是快餐文化,為何韓國的電影卻可以拍的這么好
因為韓國電影大多都講述的是真實發生的事情。沒有哪個編劇寫出來的劇本能有真實故事來的震撼。
對比我們國家的電影,我們在選材上就沒有韓國電影的大膽、真實、直觀。像我們很多涉及到國家政治方面的電影,或者一些社會黑暗的電影,都是不被允許上映的,就算已經拍好了成品也會被打回來。所以我們是很難能看到自己國家會上映這種非常有抨擊現實意義的電影,但往往是那些描寫真實故事的電影或涉及到社會黑暗的電影才更吸引人。
D. 戴錦華采訪中談到韓國電影近年來的崛起,韓國電影有哪些特點
戴錦華在采訪中談到韓國電影近年來的崛起,韓國電影有很多是商業類型片,而且創造力很強,野心很大,在國際上的發展越來越好,確實比好萊塢電影更加精彩。很多國家都會根據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化以及人民生活生產方式創造各種精彩的影視劇本,然後再邀請一些優秀的演員,將他們拍攝成精彩的影片。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特色。
無論是從內容方面還是從形式方面,韓國影視的發展逐漸走向世界級層面,這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甚至他們想要將好萊塢電影取而代之。之前有消息稱好萊塢電影會翻拍韓國的一些電影,只有優秀的電影才能夠讓其他人有想要翻拍的慾望。中國影視行業的發展時間並不是很久,出名導演不是很多,需要繼續努力加油。
E. 奉俊昊為韓國電影豪奪4座小金人,有什麼不服的
2月10日,第92屆奧斯卡圓滿落幕(點擊查看獲獎名單),最終結果相信大家都已經聽說了。
韓國電影《寄生蟲》在導演奉俊昊的帶領下 ,從9部強勢提名片中脫穎而出, 一舉拿下4座小金人:
頒獎典禮上,早在奉俊昊和韓進元為韓國拿到 歷史 上第一座小金人的時候,奉俊昊內心的歡喜已經掩蓋不住了。
然而,最佳外語片和最佳編劇都在情理之中,當宣布最佳導演是奉俊昊、最佳影片也是《寄生蟲》的時候,全場沸騰。
不光奉俊昊高興得坐不住了,網友們也坐不住了……
一股濃濃的檸檬酸味兒瞬間涌了上來:
「奧斯卡怎麼回事?」
「韓國人的公關能力真強大」
「《寄生蟲》是好,但也不至於拿4項吧」
……
一部韓國電影,在美國本土最高電影獎項上狂攬4項大獎,在 歷史 上絕對是第一次。也著實不怪網友們坐立不安。
大部分中國影迷為《寄生蟲》拿獎開心,但是也為心疼老馬丁而質疑奧斯卡的評獎制度。
不過對於《寄生蟲》兩極化的評論依然存在, 一種聲音是「寄生蟲沒好到能拿最佳的地步」,另一種聲音是「實至名歸」。
馬丁·斯科塞斯為《寄生蟲》獲最佳影片而感到高興
所以, 《寄生蟲》包攬4項大獎到底憑什麼? 奧斯卡為何今年對亞洲電影如此慷慨? 而這件事又給了我們什麼警示?
01 奉俊昊的「四冠王」意味著什麼?
《寄生蟲》奪得最佳影片之後,全體劇組成員登台在線表演「難以置信」。而奉俊昊在頒獎結束後還在後台蹲了一會兒說, 「我要冷靜一下,不敢相信這一刻」 。
更驚人的是,《寄生蟲》獲獎創下的世界記錄,恐怕比它拿到的小金人還要多。
首先, 《寄生蟲》是奧斯卡92年 歷史 上第一部斬獲最佳影片的 非英語片 ;
也是 第一部 同時獲得 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和最佳影片的電影 ;
還是 自1955年的《君子好逑》之後第二個同時獲得戛納金棕櫚和奧斯卡最佳的電影 。
《寄生蟲》也是 首創韓影史的第一個奧斯卡 ,更是 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亞洲電影 。
奉俊昊也是 歷史 上首位在 單屆奧斯卡 上包攬最多獎項的亞洲導演。
這樣看來,稱之為 「亞洲電影之光」 ,就毫無爭議了。
02 小金人憑什麼頒給《寄生蟲》?
有趣的是,小金人頒給《寄生蟲》更像是一次奧斯卡的逆襲和翻身,也是一次成功的國際化推廣。
如果你說韓國人的公關做得好,奧斯卡的公關也不差。 組委會成功借用《寄生蟲》,完成了「自我救贖」。
縱觀這幾年的奧斯卡獎,總被人詬病 太過「政治正確」了 。
單從去年名單中看, 黑人超英電影《黑豹》獲得最佳影片提名,黑人題材電影《綠皮書》獲得最佳影片。 前年獲獎的《月光男孩》也是黑人電影 。
2020年,奧斯卡又做了一次勇敢的突破: 將最佳影片給了非英語片和黃種人電影作品。 奉俊昊成為李安之後第二個獲得最佳導演的亞裔電影人。
如果你覺得這些不過只是浮於表面的玩笑之詞,但要知道: 今 年的奧斯卡是由 1萬名 評委投票選出來的。
組委會最初為今年設定的評委是8000多位國際電影人,而後在2019一年的時間里,又增加了將近2000名更為年輕的國際投票電影人。
早在2019年4月奧斯卡官方將「最佳外語片」改成「最佳國際影片」時表示:
「我們已經注意到,在全球電影製作的環境下,『外國』的說法已經過時了。 我們相信『國際電影』可以更好的代表這個獎項,並且可以促進更積極和包容的電影製作視角,以及電影藝術更普遍的經驗。 」
而設立最佳國際影片獎項的第一年,就讓一部國際電影得到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想必奧斯卡國家化的大局已經暗示得足夠明顯了。
而《寄生蟲》電影本身也是足具實力讓奧斯卡評委青睞。
最大的原因,就是 電影題材和 社會 價值的普世性 。
奉俊昊的自我調侃
奉俊昊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將貧富差距打破了國家種族等地域的壁壘。
畢竟貧富差距哪裡都有,但表現方式也各有不同。很多美國媒體解讀稱:
的確,能從寓言層面挖到如此深刻地步的實屬少見, 甚至奉過人的表現手法讓觀眾理解得太輕松而誤以為是電影表達過於直接……
而真的是奉俊昊表達過於直白嗎?
還記得文牧野曾在訪談時說過好電影的定義,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是「 娛樂 性」也就是商業型,
第二是「靈魂性」也就是電影的作者表達,
最後,是「 社會 性」也就是現實題材,這種題材也就是最能拿獎的類型題材。
而這三個層次在一部電影中一般都是此消彼長的,很難完美平衡, 而這一點卻被奉俊昊做到了 。 甚至大多數好萊塢導演都難以完成這點。
此時,才真正展現了奉俊昊卓越的導演技能與才華,以及他對類型片和商業電影駕輕就熟的變現形式,又能從中完美詮釋個人表達風格和思想內涵的能力。
同時也側面反映了奉作為韓影領軍人物 對韓國電影工業成熟的價值體系 所做出的貢獻。這也是為何《寄生蟲》能備受熱捧的原因。
03 韓影崛起,是給中國電影的一次覺醒
然而《寄生蟲》的大獲成功,絕非奉俊昊一人的努力。
在領獎台上,站在宋康昊旁邊的還有一位神秘女嘉賓,她的名字叫 Miky Lee(李美敬) ,是韓國CJ Group的現任副主席,她手上掌握著價值41億美元的韓國最大 娛樂 產業帝國。
且 曾參與投資了奉俊昊的《殺人回憶》《母親》《雪國列車》直到《寄生蟲》 ,除此之外還幫助過一大批除奉俊昊之外的韓國電影人。
李美敬在推廣韓國電影方面就像是傳播宗教福音一樣具有某種狂熱感,她在拜訪華納、環球、福克斯等國際電影公司的時候她一定會拿出隨身攜帶的她心中優秀的韓國電影DVD做推薦。總之,《寄生蟲》的獲獎絕對離不開這位大佬在背後的努力。
此時你可能會說,原來《寄生蟲》獲獎背後是資本運作搞的鬼啊。我們可以懷疑有這方面的因素,但也絕不能以偏概全。
而廠長想說的是,韓國人對文化輸出的重視以及他們的民族凝聚力。
在奉俊昊上台領最佳國際影片獎的時候,振臂高呼: 「我准備好今晚喝酒啦! 」
沒過多久,就聽聞韓國的燒酒脫銷了……
可見,一部電影的獲獎, 給這個國家的民眾帶來了多麼大的激勵,而這個國家的人民又對他們的電影產業和文化輸出是多麼的重視。
得知獲獎消息後,連韓國總統文在寅,也第一時間發來賀信:
此外,他本人也非常期待奉俊昊的下一部作品。(廠長一直覺得這是總統在提醒奉導別飄了,我在看著你
)
說白了,韓國總統就是說: 支持韓國電影人努力創作,政府為你們做好後勤保障!
這樣的文化創作氛圍,無疑給了中國電影人一記重拳。我們與其在網上酸韓國人獲獎,倒不如酸的是韓國留給電影人們的創作空間和發揮餘地!
熟悉韓國影史的,一定都聽說過著名的 「光頭運動」 。
1998年,為了抗議韓國加入WTO世貿組織,開放外國電影配額,韓國影視界幾乎動員了所有的從業者,發起了大規模示威遊行。以韓國電影界泰斗林權澤打頭,姜帝奎、金基德、李滄東等7位韓國知名導演,帶領大家剃光頭在漢城國廳、光華門等地靜坐抗議。
光頭運動讓韓國導演士氣大振,成為韓國電影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而光頭運動剛剛成功不久,一個頭發蓬亂的韓國小子,放棄了畫漫畫和賣甜甜圈,走出電影研究院。
懷著一腔理想,拍攝了他的第一部反映 社會 殘酷現實和年輕人生活的長片處女作 《綁架門口狗》。
20年後,這個小子成為了 歷史 上 第一個黃色皮膚的奧斯卡四冠王 。
你說,他此時最該感謝誰呢?
F. 韓國災難電影《流感》,不僅拷問人性,更凸顯韓國人的什麼
韓國著名災難電影《流感》上映於2013年,在2020初年這個特殊的時期,這部電影再次引起了廣泛關注,片中那個美國駐軍代表的話即使放在在現在也非常適合。
4、美軍地位焦慮
片中政客財閥是一大反派,美軍代表則是另一個大反派。美軍指揮了韓國政府的一切工作,甚至敢於不經過韓國政府同意就下令向民眾射擊以及轟炸盆塘。
而美軍代表也在韓國總統面前頤指氣使,儼然一副太上皇的面孔。這種描寫當然有些誇張,但也正體現了韓國民眾對駐韓美軍的厭惡態度和 內心焦慮。
5、炮彈襲擊焦慮
《流感》中有個突兀的情節,美軍代表居然命令美軍轟炸機轟炸盆塘市民,這劇情明顯有點兒誇張了。
筆者看的電影版本中將戰斗轟炸機攜帶的導彈翻譯成炮彈,將轟炸翻譯成炮擊。不知道韓語原文是不是就是炮彈和炮擊。但筆者認為,炮彈比炸彈和導彈合適。
這里的炮彈應該是代指首爾附近金城川一帶的大炮,首爾大部分繁華地段都在鄰國的幾千門大炮射程之內,一旦出事,首爾半個小時內就會變成瓦礫堆。這種時刻被當成「人質」的現實也一直是韓國人尤其是首爾居民的焦慮來源之一。
6、倒霉總統焦慮
有些網友戲稱,韓國總統可能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流感》中的韓國總統則不光展現了危險,還展現了尷尬。
在指揮防治疫情關鍵時刻,以韓國總理為代表的財閥政客居然將韓國總統給架空了,而在美軍代表面前,韓國總統更是毫無話語權。
直到影片結尾,韓國總統才正面硬剛了財閥政客和美軍代表,其下令防空導演擊落美軍轟炸機一幕很燃。
但影片最後韓國總統血紅的眼睛也預示了,這又是一個將來會倒霉的總統,因為他同時得罪了財閥和美軍。總統的尷尬,也是民間精英們的焦慮。
綜上,正是由於存在這種無處不在的焦慮,因此韓國電影普遍在反映現實問題上比較用力,片中各種極端躁動的戲份也比較多,這是一種文化的折射。《流感》的評分沒有超過8分,也和這些由於焦慮而有些誇張的劇情有關。
當然,對於外國觀眾尤其是我國觀眾來說,只看電影本身,韓國電影還是優點多多,值得我國的電影人學習。
此外,《流感》雖然只是把傳染病當成一個故事的載體,不論是發病、傳染、防疫和治療各個階段敘述的都比較簡單粗暴。但我們依然能從電影的緊張和恐怖的氣氛中感受到傳染病的可怕。
相信看完這部充滿了韓國式焦慮的《流感》,很多中國觀眾都會有一個感想,慶幸我們生在了一個負責任有實力的大國。
G. 韓國作為一個小國,為何電影可以拍的這么好
因為韓國的電影演的都比較真實,他們大部分電影都是根據社會現實改編的。而且也有人專門給他們遞這種真人真事的稿件,所以他們在拍攝的過程中不需要自己編故事,都是社會上真實的事,所以給大家的感覺就非常真實。韓國的電影最好看的一部就是《熔爐》。當時這部電影不僅在韓國國內收視率超高,在每個國家收視率都特別高。
但是韓國的電影他會把真實的大結局演出來,會狠狠的揭露現在人的人性。大家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也會覺得非常真實,有的人甚至看了幾遍,也會給各位家長普及一下這個劇情裡面的知識,所以韓國的電影每一部票房都非常高。韓國的劇本一點都不誇張,都是按照真實的故事情節去演的,所以大家更喜歡看。
H. 為什麼韓國的明星及影視作品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你怎麼看這個現象
韓國正在通過韓劇的輸出傳播了一個美化的韓國形象,這對於韓國而言無論是經濟效益還是文化傳承都是有著很重要的意義,韓國的古裝電視劇跟中國又有著十分明顯的差異,韓國他們在演員角色的造型上面把握的十分精準,還有畫面的感覺真的是十分的美好,深得小編的喜歡。
I. 韓國電影市場的前景如何哪些電影直抵心底
直抵心底的電影有很多,比如《熔爐》、《七號房的禮物》、《季春奶奶》等電影。
我覺得南韓也拍了非常好的暖心題材的電影,比如《七號房的禮物》和《季春奶奶》,讓觀眾被電影中主角之間的感情深深打動。其實這類電影幾乎都不涉及愛情,可能是生活中一些平淡無奇的感情,比如友情,親情,甚至是陌生人之間的感情。但是,它們在被拍成電影後依然能走進每個人的內心,這完全大於愛情電影對每個人的震撼。韓國還有很多懸疑電影,比如《捉迷藏》,我覺得無論是在劇情發展節奏的把控上,還是在拍攝手法上,都非常好,但主要還是劇本非常好。韓國電影值得看很多遍,因為背後的東西值得不斷思考。
J. 談一談對於韓國電影發展現狀的認識
韓國電影現狀
??? 1999年,整個90年代一直在低谷徘徊的韓國電影業在悲壯的「光頭運動」之後,終於迎來了一次新的發展姿態,而這一股新浪潮一直延續至今。
韓國電影委員會(KOFIC)發表的《2002年電影市場回顧》中顯示:2001年韓國電影產業的市場銷售額為10350億韓元,電影觀眾超過1億人次,觀看韓國電影的觀眾達4469萬名,韓國電影的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創紀錄的46.7%,而這種旺盛的態勢一直延續到今年,甚至取得了更大的成績。
韓國每年引進的外國影片有300部之多,而國產影片僅60部左右。可是數量雖少,含金量卻高。據統計,近幾年來,韓國的年度票房冠軍多數都是國產片,甚至出現了2001年票房前四名全是韓國本土電影的局面。《生死諜變》、《我的野蠻女友》、《朋友》、《武士》等等,大量製作精良的商業電影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本土的票房佳績。
同時,韓國電影在海外市場的開拓也大獲成功,在國際各大電影節上韓國藝術電影也是大放異彩,《醉畫仙》、《綠洲》、《共同警備區》、《薄荷糖》等等影片都是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
韓國電影在短短幾年時間內獲得了突飛猛進的增長,令全世界電影人刮目相看,這個「世界第一發展速度」從何而來呢?韓國電影的動力從何而來呢?下文會為你一一道來。
2 電影振興委員會
該會前身是1973年成立的電影促進會。1999年5月重組為電影振興委員會,是韓國非官方性質的最高電影主管機構。
委員會主要資金來源含電影票稅收及政府預算,每年約有4200萬美金的預算。振興協會下設秘書處、漢城綜合影城和韓國電影學院3個主要單位,其下再分成9個委員會,主要執掌有政策擬定、提振產業、輔導金審核執行、人才培育、教育研究和國內外行銷推廣等業務。
90年代初,委員會以協調政府和電影人之間的矛盾而威望大漲,韓國獨立導演金東園、趙成豐因為放映電影《紅色》被抓,正是其出面協調才得以出獄並促成了韓國取消電影審查制度。
3 電影輔助金
該項資金是政府交給電影振興委員會分配的用於輔助電影的資金。其輔助金主要發放對象是電影學院學生和進行獨立電影製作的導演,用以進行實驗短片、紀錄片和藝術獨立電影的製作,最高可申請4億韓元(摺合人民幣約270萬)或製作費30%的輔助金,資金無須歸還,也無需以獎項和內容上的附和為回報,主要的目的是增加年輕的電影人成長學習的機會。一般商業電影則無輔助金可拿,但可以申請無息或低利率融資貸款的方式「借」錢。
4 屏幕配額制
screen quota:即屏幕配額制,又叫義務上映制度。
韓國政府為保護本國電影所進行的政府行為,強制規定韓國電影院每年每個廳都必須上滿148天的本土電影;全國電視台也必須播放一定時數比例的國產電影。韓國政府內部對此制度一直存有爭議,文化部堅持其配額比例,而經濟部要求取消或者降低比例。
金大中當年在競選綱領中曾明確表示:「我們會通過強制手段來保證韓國國產電影在上映檔期上的配額,並給予專門發行韓國國產電影的發行公司和專映韓國國產電影的影院以稅收上的優惠政策,這些政策將持續到韓國國產電影的市場佔有率達到40%。」
現在screen quota制度仍然維持既定比例。盡管在全球化日益迫近的今天,取消配額的危機隨時可能落在韓國電影業頭上,但韓國電影人已經通過自己的努力突破40%的市場份額達到49%的高度,全面抵抗好萊塢的入侵已經不再是幻想的神話。
5 《生死諜變》
韓國特工組織奉命調查多宗政府官員被殺案件,懷疑焦點集中在一名朝鮮女特工身上。在另一起事關液體炸彈的案件中,發現朝鮮特別部隊正准備偷去液體炸彈作為統一韓國的武器。韓國特工忽然發現自己的女友就是多年來尋找的朝鮮女殺手……
韓國導演姜帝奎1999年根據南北分裂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是一部描述韓國與朝鮮特工的間諜動作片,盡管該片從動作、場面、特技上講都是當年韓國電影中的最強製作,但影片所描述的民族之痛、家國之情,以及題材解禁之後的新奇感導致了影片的瘋狂賣座。
影片上映22天後打破韓國電影有史以來最賣座紀錄,上映57天後,打破《泰坦尼克號》在韓國的電影票房紀錄和226萬人進場觀看的紀錄。影片最終吸引了超過600萬名觀眾,賺進了3500萬美元的票房,約相當於七倍的製作費用,為韓國電影注入一支強心劑,吸引了國人對本土電影的熱情,此片使得進入韓國電影院看國產電影的觀眾從原來的15%增加到37%,直接導致了韓國電影重整旗鼓。
由於影片是光頭運動之後第一部大型製作影片,被視為「帶動了韓國百年影業邁向新里程」,也被看成是光頭運動勝利的標志,是screen quota制度繼續存在下去的動力。
李昌東:
「五十而知天命」,年近半百的李昌東2003年3月在韓國文化界的共同推舉之下,出任韓國文化部部長,成為韓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導演身份出任文化部長的人。他的上任,被看成是韓國電影的勝利,肩負著維護screen quota制度和比例的重任。
李昌東原本以小說成名,出版多部著作,1992年曾獲得韓國日報的文學創作獎,其作品甚至被選入韓國大學的教材。直到後來成為著名導演,他還是拍攝電影的間歇擔任著韓國藝術綜合大學電影學院教授的職務。
今年八月曾率韓國藝術團來到北京慶祝中國抗擊非典成功。
大企業投資電影業
韓國國家政策對電影事業的傾斜,還有一個重要結果,那就是通過以大幅減稅為主的種種政策鼓勵國內大公司大企業對電影事業進行直接投資。大企業把電影事業當作一種「准製造行業」,並採取了一種精明而漸進的投資方式,從最初的錄影帶版權經營,到投資電影院建立院線,再到直接對電影作品投資,穩妥的方式和政府的支持使大投資商們逐漸看到了良好的前景。盡管90年代中後期由於好萊塢電影大規模入侵一度導致韓國電影業的萎靡,但很快恢復強勁走勢的韓國電影給了所有投資人更強烈的信心。
光頭運動:1999年,為了抗議韓國加入WTO世貿組織,開放外國電影配額,韓國影人發起大規模示威遊行,幾乎所有的電影人都動員起來,不少男性影人甚至剃光頭在漢城國廳、光華門等地靜坐抗議。因為剃光頭在韓國是極強烈的抗議形式,而此活動又為全韓國影人集體參加,所以被世界輿論高度關注,給韓國政府造成極大壓力,遂決定繼續韓國每家電影院的每個放映廳一年必須放映滿148天的本國電影的政策。光頭運動成功之後,韓國導演士氣大振,成為韓國電影發展的一個契機。
電影等級制度:
1998年韓國取消「電影剪閱制度」,以電影等級制度代替。
該制度在法律上規定電影分為5個等級:
全民可以觀看
12歲以上可以觀看
15歲以上可以觀看
18歲以上可以觀看
限制放映
每部電影的等級由民間組成的「影像物等級委員會」進行評級,對色情、恐怖、政治等題材也不再限制。
釜山電影節:
1996年,金大中競選韓國總統的施政綱領中提出「支持發展韓國電影的宣言」,並將之列入競選白皮書中,其中第五條便是「籌備釜山等各式國際影展,爭取國際認同、促進交流」。釜山電影節到今年已經舉辦了第8屆,雖然名義上是「國際」電影節,實際上是為本國電影的向外擴張搭建良好平台。釜山電影節為韓國獨立電影等發展都作出了重要貢獻,其附帶的Pusan Promotion Plan活動也是亞洲重要的電影市場交流活動。
獲獎紀錄:
2002年憑借《綠洲》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語錄:
我一直認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如果說韓國社會存在問題,那每個韓國人都逃脫不了這種責任。尤其是我這一代人,我們造成了現在社會這個樣子,現在我老了,我開始思考這些奇怪和不可信的事情,所以我在想要批判社會首先得批判我們自己。
韓國人有這樣一種特徵,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爆發出力量,而在平時則比較安靜;看上去過著輕松的日子,但是,當困難來臨的時候,韓國人就會涌現出越來越大的凝聚力。這些特徵構成了韓國文化的獨特魅力。
我寫小說、創作電影的時候,對韓國人的生活狀態、觀念比較關注,要表現出韓國人的獨特情趣和經常發生的思想變化。我的作品力圖表現韓國文化的獨特性或者是整體性,反映出韓國人生活的本質。我的作品也可以算是「韓流」吧。
韓國社會經歷了很多變化,在深刻快速的變化裡面,變化的趨向是什麼?怎樣變化才是對的?我想這是非常重要的。在韓國的文學作品、電影或者是電視連續劇里,一直都保持著這樣的反思或者是意識。
拍攝電影不能說就是變身。不論是寫小說還是當導演,都是在講述故事。只是因為媒體的不同,表現方式不一樣而已。我依然是在講故事,我們都要通過故事學習並認清現實。我把故事搬到電影上的原因是現在是「日常時代」,因為在日常,小說失去了同更多人講故事的魅力,對於表現日常,電影更占優勢,更方便。
好萊塢電影總在說一些遠離生活的故事,越來越讓觀眾忘記現實,電影應該有反映現實的一面。我的電影則希望提供一種平衡,所以我寧願更多關注現實而不是忘掉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