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韓國資訊 > 韓國公祠建在哪裡

韓國公祠建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12-14 14:05:46

1. 韓文公祠的藝術範例

韓文公祠確實可以作為潮州古代建築藝術的一個範例。
唐元和十四年(819),刑部侍郎韓愈因為諫迎佛骨,觸怒唐憲宗,被貶為潮州刺史。韓愈治潮八個月,對潮州文化的發展,影響至為巨大。他的名字在潮州婦孺皆知,對他的廟祀也發生得很早。《永樂大典》卷5343引《三陽志》說: (潮)州之有祠堂,自昌黎韓公始也。公刺潮凡八月,就有袁州之除,德澤在人,久而不磨,於是邦人祠之。
潮州的第一座韓文公祠,是北宋真宗咸平二年(999),通判陳堯佐在金山麓創建的韓吏部祠。元祐五年(1090),知州王滌把韓祠祠址遷徙到潮州城南,蘇軾為他撰寫了《潮州韓文公廟碑》,這是一篇很有名的文章。隨著文章的廣泛傳播,潮州韓文公祠也廣為人知。
韓文公祠遷到潮州城東韓山西麓,在南宋。具體時間,元朝人已經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在淳熙十六年(1189),由知州丁允元遷來(何民先《重建水東韓廟記》)。一說知州李邁已經將韓祠建在韓山(趙孟仆《重建潮州韓文公廟記》),李邁任潮州知州,在紹興六年到八年(1136—1138),比丁允元要早50年。後人卻大多採用前一種說法。自元代以後,韓山的文公祠曾經多次毀廢,又多次維修或重建。清代最後一次大修,在光緒十三年(1887)。現在韓文公祠的主體建築,大致還保留著當時的形態。 韓文公祠從宋代就被列入潮州的祀典,潮州歷朝方誌,記載不斷。然而韓祠畢竟是地方性的祠祀,它的建築,並不像廟學那樣,要被國家根據不同的等級嚴格限制,因而也就有了自由發揮的餘地。事實上,這座朴質而端莊的祠宇建築,決不會給人以逾禮越制的感覺,卻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它的個性是通過選址和空間組織的完美結合來體現的。
韓山和潮州城中間,橫著一道大江。丁允元建祠時,江上已有了橋梁,交通十分方便。韓祠建在韓山的半山腰,倚山而臨水。一出城,祠宇便在望中。 韓文公祠面寬18.7米,前牆以水磨青磚砌成。祠門上有石匾古隸書「韓文公之祠」。祠前有庭,進僅丈許,外砌石欄。祠分前、後兩進,頭進門廳,後進是三開間大堂,共深31.8米。中間小院,左右廡廊。祠內環壁嵌有明清以來碑刻40面。廳堂多牌匾,近年重修,由劉海粟重書的「百世師」,林若重書的「三啟南雲」,許滌新重書的「尊賢有祠」,饒宗頤重書的「泰山北斗」,周培源書「百代文宗」,王力書「名以文傳」,陳大羽書「今古同仰」,並保留民國二十四年潮安縣長劉侯武所書的「吾潮導師」等。後堂中央塑韓愈像。整座建築,古樸少飾,肅穆端莊。
千餘年來,韓愈一直是潮州文教的象徵。在絕大多數潮人的心目中,韓文公的地位遠遠高於孔夫子。韓祠的建築,同樣必須體現出政教的庄嚴與鄭重,必須讓拜謁者感覺到韓文公地位的崇高。這種效果是如何被創造出來呢? 出城,過江,沿山徑逶迤,一路視聽開闊,眺韓祠於山林中,心與景,同幽清。來到祠下,空間感覺驟然收斂。利用山坡天然高台建起的祠堂,必須經過51級台階上攀。台階迫使謁祠者視線上仰,於是,祠堂數米青牆,卻讓人產生高樓傑閣般的感受。隨著腳步的前移,建築的細部接連進入視野:「韓文公之祠」門額,前廳樑上懸掛著的「三啟南雲」、「百世師」匾,接著,是後堂的「尊賢有祠」、「百代文宗」匾,踏上外庭平台,可以瞻見後堂的韓愈像。祠前外庭的小跨度,使視線很自然地被引向祠內。後堂依山勢闢建在更高的一層平台上,自內庭上後堂,又是12級台階。內庭也很小,建築師似乎有意抹殺它的空間存在,使人一跨過門廳,就又得抬頭仰視。後堂上的韓文公像,在上仰的視角里,剎那間顯得特別高大。
韓祠的空間,是一個陡然迭起的高潮。它以高度上的氣勢,強制性地讓謁祠者感受到韓文公使「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新唐書,韓愈傳))的那種崇高。
韓祠選址的巧妙,也通過相反視角得以體現。當你從祠里回眸,或者在祠外憑欄,與謁祠的感覺相反,視野變得如許寬闊。韓江舟楫,湘橋車馬,隆崇城郭,撲地閭閻,萬種風流畢呈於眼前。偌大一個潮州城,竟就像韓文公祠的外庭。這是一種「由庄嚴變為平凡的反高潮作風」(李約瑟語)。在這種視角里,韓愈形象的崇高反轉為親切。這就是韓祠與廟學的不同。在廟學建築空間中,孔子示予人的,是一種高深莫測的神秘。而韓祠,使人感覺到韓文公的崇高,也使人感受到韓文公與潮州人的接近。
韓文公祠的平面結構很簡單,但由於巧妙地利用於祠址的地勢,便使得這簡單的建築,獲得了不尋常的視覺效果。它顯示了潮州古代建築師高超的設計水準。
1984年,對韓祠進行全面修繕,並新建「韓文公祠」坊。此後,陸續創建侍郎閣於祠後,新修允元亭於祠右,在祠宇的前側增闢「天南碑勝」廡廊,使韓文公祠成為潮州旅遊的主要景區之一。與新修的廟學一樣,祠宇建築在被重新利用的過程,文化功能也轉換了。例如,游覽者沿著碑廊,慢慢欣賞著當代名家的書法,不知不覺從側門進入韓祠。這時,更吸引他的,可能是四壁那石花斑斕的古碑刻,而不是堂上的塑像。瞻仰聖賢的崇高感被懷古的幽情所替代,結果是,祠宇本原的功能消失。

2. 韓湘子的祖籍在哪

韓湘子是韓愈的侄孫.而韓愈祖籍昌黎.昌黎是韓氏一族的望郡,且韓愈也自稱為」昌黎先生」
所以,韓湘子祖籍昌黎.
中新社石家莊十月十日電(肖英傑張鳳民)最近,在河北省昌黎縣荒佃庄鄉韓營村發現《韓氏家譜》,證實「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祖籍在該縣。這一發現引起新聞媒體和史學界的關注。近日,國內一些新聞單位的記者和文史專家前去采訪和考證。
韓愈(公元七六八——八二四年),字退之,號昌黎,唐德宗貞觀八年(公元七九二年)考中進士,是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關於韓愈的祖籍究竟在哪裡?國內史學界一直有爭議。一說為河南省孟州,一說為河北省昌黎縣,還有一說是遼寧省義縣。《辭海》中解釋說,韓愈之所以稱「韓昌黎」,是因為遼寧省義縣的「昌黎」在唐代時為韓氏郡望。
新發現的這本《韓氏家譜》的序言寫道,韓愈的本源之地是現在的河北省昌黎縣,但因其上幾代先人都埋葬在河南省,他便歸柩河南,而他的後世子孫卻留在了昌黎。明朝的翟鑾在《重修韓文公祠堂碑記》中也寫道,韓愈的高祖以上先人實葬於現今的昌黎縣,因而祠堂自然也建在昌黎縣。明朝時昌黎境內曾修建兩座韓文公祠,一座在縣城裡,一座在縣城北三公里的五峰山上,後來都因為自然原因而毀壞了。目前,在五峰山上有一座新中國成立後重新修復的「韓文公祠」。

3. 潮州韓文公祠的介紹

潮州韓文公祠,始建於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最初建在金山,後來遷到州南七里,韓祠現存有歷代官員文人所留下的37塊石刻。

4. 韓文公祠的歷史文化

韓文公祠,簡稱韓祠。韓祠約建於公元999年,距今千年有餘,是中國現存紀念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的一座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祠宇。其存在,對於中華文學文化都具有巨大研究意義。
韓文公祠石牌坊,位於韓祠正門石甬道起端,為四柱三間式白石坊。坊文韓文公祠四個大字系曾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手書。站在坊前放眼望去,韓祠的青綠色藏於青山綠葉之間,給人清淡端肅的感覺,而屋脊高峻,居高臨下卻又讓人感到雄偉巍峨。
韓文公祠的建築古樸典雅,在祠址的選擇和整個建築布局上,尤為成功。曾楚楠先生在《韓愈在潮州》一書中對韓文公祠的建築藝術和布局有非常好的論述: 「其一,(韓祠)獲得了水色山光護古祠的良好景觀;其二,主體建築正處於 筆架山主峰的中軸線上,蓋建時又讓主座後退緊靠山峰,使左右的象山、獅山現得前突,成拱衛環抱之勢,從而增添了祠宇肅穆幽深的環境氣氛;其三,是把高 度定在海拔四十米左右,恰到好處地構成了令瞻仰者肅然起敬的仰視角度;……」
祠後乃兩層侍郎閣,第二層門口有石刻韓愈半身雕像。與正座塑像不同的 是石像給人一種堅毅、挺拔的感覺:一絡胡須隨風飄起,兩道劍眉直挑發鬢,眼光深邃傲視長空。細細的看了很長時間,總覺得石像更能體現韓愈愛民的形 象,換言之,侍郎閣的石像更能刻畫韓愈在潮時風塵僕僕的親民性。所以,也可以這么說,正座的韓愈是屬於整個中華的韓愈,而侍郎閣的則是屬於潮州自己的韓愈。
不可否認,歷史不會因人而改變,但人對歷史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一種精神乃至一種文化會因著人的傳承而百世未衰。在潮州文化發展史上,韓愈確實有過獨特的不可低估的貢獻,江山易姓為韓的事實 就是韓愈在潮人心中崇高威望的最好證明。一座名勝抑或一個地方,不是因為歷史塵埃的厚重而顯得深厚,而是有可供研讀的歷史的文化遺留下來,有歷史的巨人定格某一時代的精神,追根溯底就是有時代的精神影響一代代人的思想,成其所謂的古、名。韓文公祠、潮州就是這樣,有一位象徵意義的韓愈入潮八月,加深了潮州文化的底蘊,澆灌得潮州文化根深葉茂,從而給後世潮學研究留下永遠參不完的學問。
而韓愈的這種精神,不是膚淺的停留在具體的辦了多少事,構築了多少形象工程。在韓祠的碑刻中有一篇祖植椿撰寫的《重修韓祠碑》,跟其他的記載重修韓祠的碑文一樣,包括蘇軾寫的《潮州昌黎伯韓文公廟碑》,都無不是對韓愈進 行了歌功頌德,對重修韓祠的有心人進行了追捧贊頌。但是,這一篇中有一段寫的非常好,可以大概的概括韓愈的這種精神:
「夫人一生事業,不在於得意有為而後為之。即死生患難中,其關於國計民情 者,未始不可為也;……,當其諫迎佛骨來潮也,所謂不得於君,刁然以憂懼之 身,遠竄荒陬之地,宜人將痛哭罔暇,自信患難有不可解,死生有不可必之時。 而公則義命安之,不鄙頑俗,師屬趙天水首鐸文教,……」
韓愈之所以比其他歷代入潮官員尤值稱頌,不是因為其他官員毫無建樹,而最重要的是韓愈在短短八個月的時間里,順應歷史潮流,棄個人切膚之痛於不顧,把儒家積極入世的精神付諸於實實在在的為民辦實事的行動中去,延師興學、驅鱷除害、關心農桑、贖放奴婢等等,言傳身教,對潮州的物質、精神文明的發展起到史無前例的拉動。
唐代的潮州是一處相對較荒涼偏僻的蠻煙瘴地,是懲罰罪臣的流放場所。五 十一歲的韓愈因諫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是其一生中最大的政治挫折,按照當 時的人均壽命來說,五十一歲已經是離死不遠了,再加上一路山水跋涉,這時的韓愈已然心力交瘁,差不多走到了人生的終點。於是在赴任途中對前來送行的侄兒留下了遺書般的詩句:
雲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邊。
政治前途眼看已成泡影,挫折帶來的家庭不幸,也一齊降臨到這個已知天命的封建官員身上。在這樣一種凄涼的心境下,和這樣一個遠京師的荒蠻之地,我們還能指望韓愈在漩渦中造福一方嗎?而韓愈還能期望讓封建君主看到自己斐然的政績嗎?還是置身世外,度過一個平安、坦然的晚年!文起八代之衰文章已經足夠讓你名垂千古。中國文化會記得你,歷史會記得你。但是韓愈不是的。儒家文化中那些關於為人、處事、治國的思想早已刻在韓愈心中,並在潛移默化中支配著他的為官、立身,大膽進諫是這樣,因為進諫而被貶潮州後仍是這樣。儒家學說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里,一直被奉為正統,從西漢初年,漢武帝接受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到上升為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一直到隋唐,成了傳統知識分子進仕的指定教材,其價值觀在整個社會的影響被提升到空前的高度。作為知識分子的韓愈,從小就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儒家積極入世的精神,包括憂患精神、篤行精神,在其身上體現為奮發進取、自強不息和憂國憂民、實現自身價值的精神。骨子裡頭的這個東西,促使他不管是居廟堂還是處江湖,都在追求儒家積極入世精神的價值實現。所以,他到任後即以振興文教為首務,化腐朽為神奇,在潮七、八個月間,開啟了邊遠州郡的一代文風,開創了潮州文明不老的傳說。
孤臣羈旅,獨占江山。正是韓愈積極入世的精神影響了其身後潮州千年文化,促進潮州愛國愛家、勤勞善良、艱苦奮斗的淳樸民風的形成,受到歷代的景仰和後世的標榜,以至潮州江山易姓為韓。
一座建築物,一個名勝景點,或者一座名城,讓人們留戀的不是其可觀性有多大,或者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有多高,更重要的是因著文化,探求文化的根源,讓我們從中找到一種人格的精神、文化的精神,告慰故去的精神的傳承者,激勵後來的精神的發揚者。

5. 解析對聯「憑欄望韓夫子祠,如此江山

解析對聯「憑欄望韓夫子祠,如此江山,已讓前賢留姓氏」

憑欄望韓夫子祠,如此江山,已讓前賢留姓氏;
把酒吊馬將軍墓,奈何天地,竟將殘局付英雄。

出自《清聯三百副》,作者是邱逢甲,題於金山酒摟。
金山酒樓:在廣東潮州。此聯乃作者在潮州講學時所題。
丘逢甲 ,字仙根,號倉海,廣東省嘉應[今梅州市]人,出生於台灣省彰化。清光緒十五年 進士。讀〝憑欄望〞語,正象讀岳飛滿江紅詞:〝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但此聯出語以平。韓夫子祠是指祭祀韓愈的「韓文公祠」 ,亦即韓山書院,地址在廣東省潮州市。唐憲宗元和十四年(,韓愈因諫佛骨,貶為潮州刺史,所作《祭鱷魚文》傳誦至今。在任期間,他置辦鄉校,開啟潮州興學育才之風,深得地方百姓擁戴。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潮州興建韓文公祠,祀賢傳道,以紀念這位偉大的先賢。南宋淳熙十六年 移建河東筆架山(後改稱韓山),於是有了韓山書院。「潮人以思韓之故,而有廟祀,而有書院,扁以韓山。」(《永樂大典》卷5345第19頁)。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又遷回原址。之後元、明、清三代均有修葺拓建。〝如此江山〞當指韓江韓山,韓愈治潮頗有德政,潮人對他極端崇敬,於是將〝江山易姓〞,惡溪改稱韓江,筆架山易名韓山。〝已讓前賢留姓氏〞一句,作者有無窮感慨;然而讓前賢留姓氏的也不僅是韓愈。
下聯借憑吊馬將軍墓開頭。馬將軍墓當指東漢時的伏波將軍馬援墓。據《後漢書》卷24馬援傳:東漢光武帝建武16年(公元40年),交趾郡(現越南境內)首領征側、征貳反叛,占據了九真、日南及合浦(雷州半島在內)等郡6/5城。光武帝劉秀命馬援出師南伐交趾,封馬援為伏波將軍。馬援身經百戰,平息了叛亂,保衛了祖國統一,功垂史冊。後人為了紀念馬援,伏波將軍墓遍及嶺南。
韓愈、馬援一文一武,旗鼓相當,而事跡都在嶺南,不是生拉古人作襯,這就是切。然而上下聯各寫一人,其氣易散;之所以不散,正是聯中的〝昔賢〞一句。一副對聯如果起句平,則收句須出以奇,因此有〝奈何天地,竟將殘局付英雄〞,此句直如奇峰凸起,生出無數景象。
或認為此是夫子自道。邱逢甲一生經歷自有其驕人處:文事有推行新學,其教化之功類韓愈;武事有抗倭保台,其維護國家統一之功類馬援。然而韓愈有祠,馬援有墓,於是有〝奈何天地,竟將殘局付英雄〞之嘆。聯語述史寄慨,傷時感懷,一詠三嘆,表達出作者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作者此聯發之於胸臆,噴薄而出,抒之於筆端;此正是大手筆所為,無一絲小家子氣。全聯豪放,不屑於雕詞琢句,不屑作花拳綉腿狀,更不作大言欺世狀;這正是此聯最傑出的地方。對於一副15字以上的對聯,強調起句,強調中間的鋪陳,強調結構上的起承轉合;尤其強調收句,要給人更上一層樓的感覺,要有新的意境,而不止是語句新奇。當然最難得的是上、下聯收句相稱;此聯上聯〝已讓前賢留姓氏〞己經激發起讀者無限暇想的空間;下聯〝竟將殘局付英雄〞更耐人咀嚼,回味無窮。

另:也有人認為,這里的馬將軍應為潮州的宋末民族英雄馬發!
馬發,潮州海陽人(今潮安縣),宋末潮州摧鋒營副將,臨危之際挺身而出,以孤城堅拒元兵。終因叛徒出賣,潮州城破,復退守金山子城,浴血戰至最後一人,舉家殉國。潮州是宋朝最後一座淪陷的州城,城破之後元兵屠城,是潮州歷史最慘重的記憶之一。
後人在金山頂建廟祭祀(廟今已廢),並有馬發衣冠冢,是為丘聯中的「馬將軍墓」。金山瀕臨韓江,對岸可遙望韓文公祠。潮州八景中之「金山古松」便在墓邊,其實是專門紀念馬發一個景點。
丘逢甲此聯,其實是專為祭馬發而作!上聯提到的韓愈並不是重點。

6. 韓文公祠的介紹

韓文公祠是中國現存最早紀念唐代文學家韓愈的祠廟。位於城區東面的韓江東岸、筆架山中峰「雙旌石」下。筆架山或稱東山,又因韓愈而稱韓山。韓祠主體建築分前後二進,古樸典雅,肅穆端莊。祠內梁間遍掛名家題寫匾額,沿壁則環列歷代碑刻40面,其中不乏書法珍品和研究專訪文史的珍貴資料。2006年05月25日,韓文公祠作為明至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7. 游潮州,訪《羞羞的鐵拳》取景地韓文公祠,「你過來啊」在此拍攝

前幾年電影《羞羞的鐵拳》收獲了高票房,再次締造了開心麻花的電影神話。在這部電影中,沈騰不像《夏洛特煩惱》一樣擔當男主角,不過卻以男配角的身份搶戲,比該片的男主角艾倫更加出「圈」。

沈騰在電影中那個撲通跪地的造型和「你過來啊」場景讓觀眾忍俊不禁,直到最近,我才知道這些場景都是在廣東省潮州市拍攝的,取景地就在韓江東岸,廣濟橋斜對面的韓文公祠。

韓文公祠位於筆架山麓,為了紀念韓愈為潮州作出的貢獻,這座山也叫韓山。

很多遊客來到韓文公祠想要尋找電影里出現的卷簾門,卻發現沒有這個標志,但韓文公祠內的建築物看起來卻很熟悉,這個問題很好理解,因為卷簾門牌匾是電影公司為了效果特地製作的,在現實中並不存在,但建築背景是真實的。

韓文公祠在潮州的地位很高,到潮州 旅遊 ,不走一遍不算圓滿。

這片依山面江建造的古典建築群始於公元999年,迄今已有1000多年,是國內現存的最早紀念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的祠宇。

韓愈當年到潮州當官並非自願,而是因為諫迎佛骨觸怒皇帝無奈被貶謫到此,雖然在潮州待的時間不到一年,卻大興水利、懲治韓江鱷魚災患,並傳導文化,開啟潮地民智,為潮州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被稱為「吾潮導師」,歷朝歷代受到萬民景仰和懷念。

韓文公祠原栽有橡木一株,「韓祠橡木」還成為潮州八景之一,不過這里更加迷人的是春季的木棉景觀。當木棉開至最盛時,映襯古典祠宇,更顯這片建築群的庄嚴肅穆和聖潔高雅。

在電影《羞羞的鐵拳》中,韓文公祠出現的頻率很高,貫穿艾倫和馬麗上山求藝的過程,沈騰的笑點基本都是在這里出現的,盡管觀眾笑得開心,表演者卻是一臉正經的模樣,這就是成功喜劇演員的造詣,換一個人來演,效果就大打折扣。

《羞羞的鐵拳》成功之後,韓文公祠也成為新晉網紅景點,不過比起廣濟橋和潮州古城內的開元寺等景點,這里還是相對清幽的。

原來到韓文公祠游覽需要購買門票,現在可以免費進入。

這座古典祠宇被各種植物所環繞,一年四季綠意盎然,即使在冬天也能看到花卉。

韓祠內有明清以來的碑刻40通,正座則是韓愈的坐像,上面有「百代文宗」和「泰山北斗」字樣的牌匾。

旅遊 小貼士:韓文公祠就在廣濟橋斜對面,可以游完廣濟橋後走路前往。潮州104、110、602公交車經過韓文公祠站。

8. 韓文公和韓公是一個人嗎

韓文公祠,即韓愈紀念館。北宋咸平二年(999年)由潮州通判陳堯佐於金山麓夫子廟正室東廂闢建「韓吏部祠「。蘇軾為此寫下了著名的《潮州韓文公廟碑》,稱韓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遂成天下定論。元佑五年(1090年)潮州知州王滌徙至州南七里,蘇軾為他撰寫了《潮州韓文公廟碑》,及至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潮州知州丁允元認為韓公嘗游於筆架山並手植橡木, 刻遂將原本在城南七里的韓文公祠遷建於此。
韓文公即韓愈,韓文公遇雪是說韓愈謫官潮陽,是一個人。

9. 為什麼廣東揭陽樓,原址卻在潮州

據我所知,如今的廣東揭陽樓並不是遺址,而是仿造的。

揭陽、廣東的青年城市,20世紀90年代剛成立市,以前歸潮州府管轄,歸汕頭管轄。

雖然是新城市,但揭陽還有很多揭陽學宮、城廟、進賢門等具有悠久歷史的旅遊資源。 這幾年有新晉的旅遊勝地揭陽樓。

露陽樓雄偉地站在露陽市的東入口,整個廣場看起來像出水蓮,暗指露陽榕城是出水蓮之地,永遠浮在水面上,不被淹沒。

從外面看,暴露陽樓是典型的漢代風格,這種風格的建築現在只能在各大電影城和西安等城市找到。

從上面的引用可以看出,揭陽樓是韓愈在潮州留下的不可或缺的文化遺產,之後揭陽樓只留下遺跡,人們在其上蓋了思韓亭,在淳熙十六年(1189 )丁允元把韓文公祠轉移到了那個地方。 現在韓文公祠位於韓山山腳下,不斷關注潮州的發展。

韓祠的橡木成林期待著潮州的文化興盛。

在西湖公園,景韓亭內留下了韓愈手寫王維的《白鸚鵡賦》首詩的石刻。

叩齒庵留下了韓愈和大搖大擺的印記。 但是韓愈在筆架山麓建的揭陽樓還沒有建成。

作為韓愈留給潮州的文化遺產,我後悔沒有真誠地建設揭陽樓。

暴露陽樓本身,她記述了真實的歷史,潮州禹功屬於揚州的南系、商南越、周海陽、周末百粵。

秦屬於南海郡的揭陽。

只有正視歷史,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認識歷史。 筆者認為,在韓文公祠景區內,有必要計劃重建露陽樓。

第一,揭陽樓是韓愈留給潮州的文化遺產,告訴人們她的位置在韓山。

第二,揭陽樓與韓木相匹配,更互利,能更好地充實韓祠景區的建設。

第三,向人們傳達歷史真相,幫助人們在學習潮州的歷史文化中正確理解潮州的前世。

10. 潮州八景的具體位置在哪裡

潮州八景(外八景)的具體位置

1、湘橋春漲

湘子橋即廣濟橋,在潮州城東門外,橫卧在滾滾的韓江之上,東臨筆架山,西接東門鬧市,南眺鳳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壯麗迷人。

2、韓祠橡木

跨過廣濟橋,迎面便是蜿蜒起伏的筆架山,山上岩石層疊,蒼松翠柏,濃蔭蔽日,沿中峰石階直上山腰,庄嚴靜肅的韓文公祠便聳立在眼前,這里便是「韓祠橡木」的勝地。

筆架山原名雙旌山,因形似筆架遂稱筆架山。韓文公祠位於筆架山中峰的雙旌石下。

3、金山古松

金山屹立於城北韓江之濱,高約金黃四十餘米,狀如覆釜,為潮州古城後枕,與西面的葫蘆山,東面的筆架山形成潮城的三面屏障。

4、鳳凰時雨

鳳凰台位於潮州城南郊的老鴉洲(後稱沙洲島或鳳凰洲)北端,明隆慶二年(1568)潮州知府候必登倡建。鳳凰台是鳳凰洲公園的主體建築,該台因立於洲頭,歷史上屢遭洪水猛浪之厄。重建的鳳凰台由台體和閣亭兩部分組成,坐南朝北,高達四丈多。台體中首層石座為高台,高達丈八。

5、龍湫寶塔

原指潮州城北面韓江河面的小沙洲上,建於宋代的石塔。塔下有蔥郁繁茂的樹林,有雅緻幽靜的寺院,與車周的景物相輝映,構成一幅美妙綺麗的風景。

6、鱷渡秋風

在潮州城外韓江北堤中段,有個古渡口,叫鱷渡。古時候潮州鱷魚為患,故韓江原稱之為鱷溪(惡溪)。

7、西湖魚筏

西湖魚筏是秀麗壯觀的西湖景色中最富有詩意和惹人慾醉的絕妙景緻,因魚筏出沒於瀲灧空濛,變幻無窮的湖光水色之中而得名。

8、北閣佛燈

北閣原是金山東面山下的一組樓閣的總稱。這里東臨急水直下的韓江流水,登臨北閣,北堤上的「鱷渡秋風」,隔江相望的「韓祠橡木」,韓江下游的「湘橋春漲」。相傳閣前佛燈,夜間金光四射,江面上從韓江上游十五里的鹿湖,下游至急水塔,陸路東從饒平的南武棟,南至潮州市浮洋,均可望見燈光,為韓江夜航的標志。

北閣景區,闢建於宋,形成於明,歷代均有興廢,解放前夕已盡遭毀塌。新的建設時期,通政人和,百廢俱興,這一湮沒已久的勝景又得到重建。

閱讀全文

與韓國公祠建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