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韓國資訊 > 韓國為什麼叫儒家文化

韓國為什麼叫儒家文化

發布時間:2022-12-22 19:24:45

1. 為什麼日本和韓國也自稱華夏文明繼承者

日本和韓國都是屬於東亞漢字儒家文化圈,在古代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在很長一段時間也納入中華朝貢體系,在日本韓國隨處可見華夏文明的痕跡,因此也可以作為華夏文明的繼承者。

2. 韓國儒教的起源請回的具體點,內容上具體些

這是為了把儒教當作學問來研究,當作思想來發展而組織的儒教研究團體。1985年由立志發展儒教的學者發起.把儒教當作學問來研究,當作思想來繼承和發展,實現儒教的系統化、現代化、大眾化做出貢獻是這個學會的宗旨。辦公室在成均管大學內,設有總會和理事會。進行組織儒教思想學術會議、學術發表會、儒教思想講演會、學術講座,辦理發放儒教思想學術研究費、補助費及獎學金,聽取匯報,發行研究雜志及其他工作。每年主持召開儒教思想學術會議,以培養有利於現代社會的價值觀,提高儒教思想講座水平和道義精神為目的而召開的儒教思想全國巡迴講演會,為儒教的大眾化及確保儒教思想的地位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從1986年開始每年發行學會雜志《儒教思想研究》。

3. 為什麼韓國是儒家思想比較興盛的國家,但是最近這些年

韓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有著深遠的儒教傳統。韓國儒學是韓國哲學研究的重要內容。在中國古代,漢武帝時定儒學以一尊,儒學從此取得了官方正統的地位,儒學的一些基本觀念和價值標准與國家宗法制度密切地連結在了一起,具有了絕對的權威性。在韓國,當統治者們將儒學的思想引入自己的國家並將其制定為國民的行動准則參照標准時,在一定意義上,不可否認他們看到了權威統治這一點。

4. 如何看待「儒家文化,韓國第一」

刨去繁瑣的學術話語,簡單地說,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一個是在社會倫理方面,一個是社會秩序方面。在社會倫理方面,儒家規定了一整套適用於社會的倫理觀念,比如仁義禮智信孝悌。在社會秩序方面,儒家規定了一個統治者——士——民這樣的金字塔型秩序結構。這種秩序制定是含有比較濃的等級暗示的,所以,無論哪個時代,可能有儒家知識分子多麼關心民間疾苦關愛老百姓,甚至對統治者的驕奢淫逸感到憤怒,但是,沒有一個儒家知識分子會覺得自己跟普通老百姓是一個等級的,沒有哪一個儒家知識分子會覺得自己是普通老百姓的一分子,更不可能有某個儒家知識分子說他「是人民的兒子」,他們在骨子是把自己定位於居於普通老百姓地位之上的,所有有「愛民如子」沒有「愛民如父」,有「父母官」沒有「子女官」,從統治者到一般官員,面臨老百姓時候的這種「老子心態」不革除,中國就不可能邁入現代文明。(實際上,宣揚了這么多年,很多人腦子裡面這種心態還是根深蒂固的,曾經一度,這種思想的革新可能比較深入人心,但現在某些東西又有回來的趨勢)當今中國需要怎樣的社會形態思想呢?在社會倫理方面,仁義禮智信孝悌等倫理道德思想是需要的。但還需要帶有濃厚等級暗示的社會秩序結構思想么?我認為不需要,相反,更需要的是人人平等思想的落實。從這個角度講,儒家思想顯然不適合當今中國。所以,還是那句老話,「批判性地繼承」。

5. 韓國電視劇上為什麼都學論語,四書五經之類的看韓劇的

韓國或者歷史上的朝鮮同咱們一樣,傳統文化是儒家文化。盡管其很久以前就力圖以各種方式擺脫中國的影響,比如創造朝鮮文字取代漢字、搞脫漢運動、將漢城更名首爾。但這些改變不了其文化基因,就象咱們無論將頭發染成什麼顏色都還是黃種人一樣。事實上,傳統也是很難拋棄和改變的,盡管千方百計迴避,但仍然會在不知不覺中曝露出來。

6. 作為中華文化的代表,孔子在韓國歷史上有何種影響

作為中華文化代表的孔子,在韓國歷史中很大程度上成為韓國的社會民族的一種精神,使得韓國擁有孔子的儒家理念。而儒家理念在韓國仍然是保留到至今,在韓國社會生活里的許多方面也還都充滿了儒家思想。孔子也是最有影響的一位思想家,是具有非常大影響力的公認人物。他的思想理念不僅是社會生活中堅實的精神支柱,還是支配著政治、教育和社會上的氛圍

7. 儒家文化分別與中國和韓國有什麼區別和影響

暈,端午節不是儒家文化啊!
具體影響:
中國:已經沒有影響了。儒家在中國已經完全沒有地位了。中國現在也基本沒有儒家的人。
韓國:儒家影響一直沒有中斷,現在韓國還在傳承儒家文化。雖然不如古代中國(明朝以及明朝以前),但比現在中國,強很多很多。

8. 儒家思想對韓國的影響

在韓國,孔子的名字家喻戶曉。日前,記者到韓國儒教最權威的教育機構「成均館」進行采訪。「成均館」館長崔昌圭說:「孔子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韓國有將近80%的人信奉儒教或受過儒教思想的熏陶。」時至今日,儒教在韓國仍占據主導地位,孔子「為國盡忠,敬信節用,愛民如子,人倫之中,忠孝為本」的思想已融入韓國人的血液,成為國家發展和人生道路的精神能源。

在兩次「文化對決」中,儒教使韓國受益

在韓國歷史上,儒教曾與日本的「殖民文化」和近現代的「歐美文化」進行過兩次「對決」。1910年,朝鮮半島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在35年的殖民統治中,日本大力推行「皇民化運動」,要求當地人全體學日語、「改姓更名」、崇拜日本天皇,這反復沖擊著當地人的精神家園。為反抗「殖民文化」,有識之士舉起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大旗,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馬上席捲了這個苦難深重的國家。正是在這一儒家思想的鼓舞下,1919年3月1日,朝鮮半島人民掀起了全國性的抗擊日本殖民統治的「三·一獨立運動」,它極大地激發了人們的愛國熱情,為抗日斗爭的勝利奠定了群眾基礎。

1945年以後,隨著美軍進駐朝鮮半島南部,儒教在韓國迎來了與「歐美文化」的尖銳對立。在這次「對決」中,韓國借鑒了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的多元化文化觀,在大力引進西方市場經濟和先進技術的同時,盡量摒棄西方文化中個人至上、金錢萬能、人情淡薄等弊病,倡導儒教的敬業樂群精神,創造了家庭和諧穩定、道德風氣良好的社會。韓國把孔子尊為「萬師之表」,並每年舉行紀念孔子的「釋典大祭」,正是緣於儒學對韓國作出的貢獻。

從小進行儒教道德教育和熏陶

不可否認,在現代韓國社會,昔日儒教的統治地位正在受到嚴峻挑戰。韓國為繼承傳統,傳承儒教,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從教育入手已成為其成功的根本。1960年以來,韓國為傳承儒教,正式把儒教的道德倫理列入大、中、小學的教育科目。

韓國小學道德倫理教育的科目名為《正經的生活之道》。在這一科目中,設有「個人生活」、「社會生活」和「國家生活」三大部分。「個人生活」中,主要進行「端正、誠實、節制、創造、深思」的教育。「社會生活」中,主要對學生進行「寬容、愛家庭、和睦、親切、公益精神、責任意識、團結合作以及公正」教育。在「國家生活」中,向學生進行「三愛」教育,即愛國家———忠誠、愛民族———繼承傳統文化、愛人類。

中學道德倫理教育科目中,分初中「道德」科目和高中「國民倫理」科目。初中道德科目主要是關於「人際關系與各種禮節」:它以家庭內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為起點,提倡學生之間相敬互愛和協作精神,同時培養學生敬老孝親思想。在高中的「國民倫理」科目中,主要對學生進行尊重人的生命與價值,「誠」與「敬」的修養以及「以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等教育。

大學里設「國民倫理」科目,過去是必修課,現改為選修課。科目中設有「韓國傳統思想的源流(儒學部分)」、「實學思想」、「近代化與開化思想」等課程,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把吸收近代科學技術與自立自主意識結合起來,奠定為國家發展作貢獻的精神基礎。

韓國著名儒教學者宋榮陪認為,當代多元價值社會面臨價值混亂的危機,使個人在做人處事上難以找到標準的生活規范,在傳統精神文化與現代物質文明的沖突中,傳統的儒家倫理仍然具有現代意義。韓國把儒家倫理與現代生活結合起來,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儒家的性本善論,肯定了人存在的價值和道德意義。提醒人們不要為追求物質文明而忘掉人性的尊嚴。韓國最近有不少高官因涉嫌腐敗而跳江自殺,自殺後社會還為其舉行隆重葬禮。不少人覺得納悶,問其原因,原來是犯罪嫌疑人覺得自己失去了人性,沒有臉面再活在世上,自殺是對人性尊嚴的反思。二、儒家的「君子」與「推己及人」思想,明確地闡明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在利己主義叢生的現代社會里,兩者均不可偏廢。三、儒家的家庭倫理,如夫妻之間的相敬互愛,父子之間的仁慈孝順,兄弟之間的友愛恭敬,是社會穩定的基本要素。盡管現代家庭不可能像過去那樣同居共處,但和睦溫暖的家庭仍對整個社會的和諧極為重要。

「文化立國」與「孝子產業」

亞洲金融風暴過後,韓國提出了「文化立國」的國策。韓國認為,西方文明在鼎盛期過後,開始顯露出一系列弊端,為探索和創建新文化,不僅要挖掘儒教等傳統文化的精髓,而且要把文化產業發展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1997年韓國設立了「文化產業基金」,1999年制定了《文化產業振興基本法》,隨後陸續對《演出法》、《唱片錄像及游戲製品法》進行修改,為文化產業的振興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巨大的發展空間。據統計,韓國僅在2002年就向文化產業提供了5000億韓元的資金(約4.5億美元)。

韓國在推行「文化立國」的國策中,最成功的經驗之一,是挖掘儒教的精髓,把傳統文化的背景融入到現代生活之中,闖出了一條具有韓國特色的「韓流」新路。韓國電視劇以生動細膩地反映現代家庭生活和人際關系而見長,在有著相似文化背景的亞洲國家和地區贏得了大批觀眾的喜愛。劇中的情節之所以讓人感動、產生共鳴,其靈魂所在便是儒教的八德核心:忠、孝、誠、信、禮、義、廉、恥。不久前,記者與一位韓國朋友聊天談起電視劇。他說,有一次到中國出差,看了一部關於愛情的電視劇,使他迷惑不解的是,劇中出現的第三者,不僅沒有破壞他人家庭的羞恥感,反而感到自豪。在書店裡的暢銷書排行榜上,一些描寫「一夜情」的書竟然排在前幾位。他說,在韓國也有反映第三者的作品,但這種人受到社會的鄙視,根本不敢囂張,「你們可要提高警惕,防止西方頹廢文化的入侵啊!」

以儒教文化為背景的韓國文化產業近幾年喜獲豐收。韓國電影異軍突起,《共同警備區》、《我的野蠻女友》、《實尾島》等作品,在韓國的上座率遠遠超過了歐美大片,甚至給亞洲電影市場也帶來了巨大沖擊。有人預計,韓國電影和電視劇的出口創匯很快將超過汽車產業。韓國的游戲產業在世界的佔有率節節上升,其「天堂」、「傳奇」、「千年」等游戲也處處可以看到儒教倫理的影子。有趣的是,韓國把這些出口創匯的文化產業均稱為「孝子產業」。儒教的「孝」在韓國已被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

目前,韓國已計劃到2007年,把文化產業產值在世界市場上的份額提高到5%,使韓國進入世界五大文化產業強國的行列。

1.和衷共濟的團隊精神

儒家思想注重「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的群體意識和團隊精神,認為人類社會靠的是有社會組織的群體力量,認為個人的命運與群體息息相關,整體高於個人,個人應倡導「苟利國家,不求富貴;苟利社稷,則不顧其身」[2]的整體主義原則。在韓國企業文化中,集體主義和團隊精神是一個道德原則,在強調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尊重個人利益的同時,反對極端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

儒家文化從人的群體性出發,主張和為貴,「愛人者人常愛之,敬人者人常敬之」,[3]它要求人們以「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外平成」[4]的「五典」維持企業成員之間的和諧,以「禮」和「仁」來協調公共人際關系,主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5]以體現對他人的尊重和友善。因此韓國企業文化不強調個人主義,注重群體和諧、關心人、敬業樂群、勤奮和諧、互相合作、上下同心等等。

另外,韓國曾是以種植稻米為主的農業國,「稻耕文化」孕育了以家庭為基礎的共同體意識。企業作為傳統家庭的變形與擴大,構成了新的共同體,這一點也對形成和衷共濟的團隊文化起到了一定影響。

2.家長權威的從屬關系

儒學強調「三綱五常」(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婦綱、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並將其作為整個社會的道德標准和劃分社會等級的標准。「三綱五常」的核心是「君為臣綱」,即「忠君」,是封建傳統階級意識的「至理」,強調下級對上級絕對的忠誠和服從。因此,韓國企業中對經營業主的尊敬和對上司的服從被評價為美德,同時經營業主和上司以權威和慈愛帶動著員工和下屬。這些反映了儒教社會的兩面性存續要素即權威與和睦。同時,在君師父一體的傳統理念中,通過對君師父的人倫性禮儀和義務的忠實履行來達到三者間的均衡,但實際上人們在忠孝間更傾向於後者,將孝評價為優先價值,這在近代以後對韓國企業文化的形成具有深遠影響。

另外,在韓國家庭里,父親作為家庭的長輩,要成為夫人和子女效仿的典範,並以其權威來治家。而韓國企業多為家族式管理,企業創始人非常重視家庭的血緣關系,認為具有血緣關系的親屬能夠幫助自己鞏固企業,所以在韓國企業主多為家長,企業管理者多為親屬。於是,家庭中家長式的權威管理被傳遞到企業中去,形成了下屬必須服從上級的垂直式從屬關系和服從意識。

3.務實勤勉的勞動意識

儒家教育思想推崇「名必有實,事必有功」[6]的務實作風和「克勤於邦,克儉於家」[7]的勤勉態度,主張要「謹於言而慎於行」。[8]在儒學基礎上形成的實學更是保留了這種思想,實學主張面向現實,不尚空談,在儒學和性理學的基礎上尋求更加切合現實的實際性,提出務實踏實和實事求是的價值觀和生活觀。20世紀70年代初韓國誕生了「新生活運動」,「新生活運動是改善農民生活和在農民中提倡新的勞動道德的全國性運動的一部分,其指導方針概括為『勤奮、自立和合作』這樣一個口號。」[9]不管是傳統思想還是現實運動都折射出韓國國民務實勤勉和經世致用的思想意識。

另外,韓國的企業多為私人創辦,成功的創業者大都經歷過白手起家、歷經磨難、頑強拼搏、創造巨額財富的實踐活動,而且由於韓國民族在歷史上一直背受欺壓,所以韓國人又有著振興本民族的民族志向。吃苦耐勞、勤勉敬業的傳統美德,與振興經濟、效忠祖國之志相結合,迸發出巨大的生產力,創業者的奮斗史深深地激勵著企業的後來人。於是,在韓國就形成了務實勤勉的勞動意識和工作風格。

4.重教尚賢的人才觀念

在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的影響下,韓國民眾也具有重視教育和人才的傳統。中古以前的孔子在韓國更多地是作為教育聖人的形象,古代韓國人接受了儒家「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10]「學而優則仕」[11]等思想,主要在人性倫理上重視對人的教育,他們視受教育高低與否來論人的高下。儒家重視教育,更重視學習,把學習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直接聯系起來。在學習化時代的今天來理解儒家的這種思想,就是將學習放在首位,樹立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觀念並付諸實踐。

新儒教倫理強調人的學習、修養和教育,強調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教育賦予了極高的價值。接受過良好教育是通向較高社會地位的途徑,全社會都形成了尊師重教、崇尚人才的風氣,在企業也不例外。企業錄用新職員時,非常注重學歷,高學歷意味著良好的資質,能獲得較高職位。並且十分推崇終生學習的思想,十分重視員工的在職培訓,使企業擁有了高素質的人力資源,「人才第一」的思想滲透在企業的經營活動中。

正是堅持以人為本,培養、凝練成一種向上的企業精神,樹立起強大的精神支柱,才使員工有了一種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從而產生了強大的向心力和感召力。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思想,已成為韓國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9. 韓國為什麼受儒家學說影響

首先韓國離中國比較近。中國的文化在當時世界上是處於絕對領先地。而韓國當時的還沒有自己的文字語言。當中國的儒家文化進入韓國的時候,對韓國產生了絕對的影響力。中國的語言文字同時也傳到了韓國。所以說韓國受儒家學說影響。

閱讀全文

與韓國為什麼叫儒家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2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0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2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4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3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6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2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19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1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1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2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6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6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8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27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