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韓國資訊 > 戰國韓國首都哪裡

戰國韓國首都哪裡

發布時間:2022-12-28 14:48:05

⑴ 戰國七雄的首都分別是哪裡

戰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很有名的期間了,然而在這個期間里就有戰國七雄相互戰爭。說到戰國七雄,那他們的首都在哪裡,我們來看看吧。

首先是齊國。齊國的首都在臨淄(現在山東省淄博東北)。齊國是周代諸侯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還被周天子封為侯爵,分為姜姓呂氏齊國和田齊兩個時代。

還有就是魏國。魏國的首都在大梁(現在河南省開封市西北)。魏國(從公元前403到公元前225年),是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屬於戰國七雄之一。姬姓,魏氏。從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冊封為侯、前344年稱王、至前225年為秦國所滅,一共是一百七十九年。

最後就是秦國。秦國的首都在咸陽(現在陝西省咸陽市東北)。秦國是周朝時華夏族在中國西北建立的諸侯國,始祖秦非子是商紂王手下名將飛廉之子惡來之後。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已經是鎮守西戎的好助手,也受商朝重視,為商朝貴族並遂為諸侯。

⑵ 「秦、楚、燕、韓、趙、魏、齊」戰國七雄當時的都城,都是現在哪

秦國的都城就是咸陽,楚國都城就是郢都(湖北省宜城東南)韓國的都城新鄭(河南省新鄭市)趙國的都城邯鄲,魏國的都城有兩個, 安邑(今山西夏縣)大梁(今河南開封)齊國的都城臨淄(山東臨淄)燕國的都城薊城(北京)

⑶ 戰國時的韓國都城

公元前403年,韓國建立,建都於陽翟(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市)。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國,遷都新鄭(今河南省鄭州市)。

韓國國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中原地區晉三分為韓、趙、魏三家。韓國北臨魏趙,東有齊,南有楚,西有秦,四面受敵。

韓國是戰國七雄之一,起源於三家分晉:春秋末年,公元前453年,晉國的韓、趙、魏三家大夫滅智伯荀瑤,瓜分晉地,是為晉陽之戰。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認,正式位列於諸侯,成為三個諸侯國。後世歷史學家將韓、魏、趙三國與秦、楚、燕、齊合稱戰國七雄。

(3)戰國韓國首都哪裡擴展閱讀:

1、陽翟,即今河南省禹州市。為史記記載中夏啟的都城。據傳夏啟曾經在此會盟諸侯進行鈞台之享。

禹州之地,屬暖溫帶氣候,溫和宜人。其地形有山區、丘陵、平原,且各佔三分之一。更有潁水穿境而過,潁水之大小支流遍布全境,優越的地理環境,豐富的物產,使禹州成為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尤以此地曾為夏禹之故都,有鈞台古跡之遺存而著聞,故後來又改稱鈞州、禹州。

2、鄭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八大古都之一 、國家六個大遺址片區之一 。鄭州歷史上曾五次為都 ,為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故里 ,擁有不可移動文物近萬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4處80項。

西周滅殷後,周武王將其弟叔鮮封於管(今鄭州市管城區)建立管國,當時周朝在鄭州地區的封國,除管國外,還有鄶國、東虢國、祭國、密國等。西周滅亡後,平王東遷洛陽,是為東周。

但此時周天子己名存實亡,代之是諸侯興起、互相爭霸兼並的局面,而新鄭則在「『亂世」之際,作為一個重要都邑而興起,並開始成為鄭州地區的政治中心。

春秋初年,鄭國向東遷都於新鄭(今鄭韓故城遺址),國勢強盛,在各諸侯國中地位顯赫。韓哀侯二年(公元前375年),韓國滅鄭國,將國都自陽翟遷至新鄭(今鄭韓故城遺址)。直到公元前230年秦國滅韓國,新鄭作為鄭、韓國都長達500多年。

⑷ 戰國時期韓國都城在哪

公元前403年,韓國建立,建都於陽翟(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市)。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國,遷都新鄭(今河南省鄭州市)。

韓國國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中原地區晉三分為韓、趙、魏三家。韓國北臨魏趙,東有齊,南有楚,西有秦,四面受敵。

韓國是戰國七雄之一,起源於三家分晉:春秋末年,公元前453年,晉國的韓、趙、魏三家大夫滅智伯荀瑤,瓜分晉地,是為晉陽之戰。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認,正式位列於諸侯,成為三個諸侯國。後世歷史學家將韓、魏、趙三國與秦、楚、燕、齊合稱戰國七雄。

(4)戰國韓國首都哪裡擴展閱讀:

晉國韓氏的第一位為韓萬,本為晉君之後,姬姓,生卒年不詳,生活在公元前679年前後。韓萬是曲沃桓叔的庶子,曲沃武公奪得晉君之位後,將韓原(今陝西韓城)封給韓萬作為采邑。

因而以韓為氏。韓萬生韓賕伯,韓賕伯生韓簡,韓簡生韓輿,韓輿生韓厥,韓厥生韓起,韓起生韓須,韓須生韓不信,韓不信生韓庚。以上為春秋時歷代韓氏家主。

戰國時期的開始年代,公元前475年的韓氏家主為誰,由於史書記載的缺失,已不可考。公元前514年,韓宣子(韓起)去世,之後至公元前455年之前,韓氏家主有:韓貞子(韓須)、韓簡子(韓不信)、韓莊子(韓庚)。

韓須在公元前541年之時已為成熟的政治家,公元前514年繼其父為韓氏家主,在位時間當不長。韓莊子在位時間已不可考,以韓莊子之子韓康子為戰國時期韓氏第一位家主。

⑸ 戰國七雄中的韓國現在在哪個位置。

韓國國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陽翟(今河南省 許昌市 禹州),滅鄭國後遷新鄭(今河南鄭州新鄭)。

《史記》記載秦吞並韓國時韓的疆域范圍:「九年,秦虜王安(韓最後一個王),盡入其地,為穎州郡。」

以上資料說明,韓的領土范圍大致應是黃河以南,故不包括河北,在穎水之濱,故在河南界內,鄭州、洛陽之間,西北與山西接壤,南不過淮河一線(當時是楚地)。

(5)戰國韓國首都哪裡擴展閱讀:

春秋末年,經列國兼並,剩下的大國主要有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晉,東方的齊、燕,南方的楚、吳、越。戰國早期,上述大國,除吳於公元前473年被越所滅,全都保存下來。秦、燕國實力較弱。比較強大的是晉、齊、楚、越四國。

其中晉國經過六卿之間的兼並,公元前453年,形成趙、魏、韓「三家分晉」的局面,號稱「三晉」。三晉在戰國初期最強大,常常聯合兵力進攻其他國家。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策命三晉為諸侯。

齊國自公元前481年田氏子殺齊簡公,專齊政,形成「田氏代齊」的局面。但戰國初期,齊實力暫時弱於三晉。楚國雖向東方略地擴展,但其北上與三晉爭奪鄭卻遭受失敗。越國滅吳後曾強盛一時,進入戰國後因長期內亂,勢衰。

⑹ 韓國的首都到底是新鄭嗎

戰國時期韓國首都是新鄭。
參考《大秦帝國》
「韓國都城新鄭座落在洧水北岸。城池不大,歷史卻是悠久得很。相傳這里曾經是黃帝的都城,留下了一個有熊氏城墟。周宣王時封了他的弟弟姬友做諸侯,國號「鄭」,封地在華山以東,史稱鄭桓公。這鄭桓公眼光頗為遠大,在周幽王時見西周國運大衰,便將封地中心城池遷徙到華山以東近千里之外的穎水洧水之間,遠遠躲開了災難即將來臨的鎬京。到了第二代,鄭武公率領臣民,將黃帝廢墟一帶的荒蕪土地全部開墾出來,並在黃帝廢墟上建立了一座大城,定名為新鄭。從此,小小鄭國日益強大。到了鄭庄公時,鄭國竟是稱霸一時,天下呼之為「小霸」。誰想自鄭庄公之後,鄭國便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戰國初期,鄭國第四百二十一年的春天,也就是公元前三百七十五年,終於被新諸侯韓國消滅。韓國原都城在黃河西岸的韓原,滅鄭後便將韓國都城南遷新鄭,遠遠離開咄咄逼人的魏國安邑。到韓昭侯時期,韓國已經南遷新鄭二十餘年了。」

⑺ 韓國的都城是

戰國時代的韓國,都城在河南新鄭

鄭韓故城——新鄭
新鄭本是春秋時期的鄭國都城,公元前375年韓襄侯滅鄭後遷都於此。因為鄭、韓兩國先後在這里建都,所以被稱為「鄭韓故城」。城址位於雙洎河與黃水河交會的地方,現存城垣殘高15~18米,牆基夯土殘跡范圍40米以上,是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夯築的。城的平面很不規則,東西最長5公里,南北最寬4.5公里 ,又有南北向的隔牆將其分成東西兩半,所以其形制與燕下都武陽相似,但東西城的性質差別更近於臨淄。

⑻ 戰國時期韓國首都在哪!

初都平陽(今山西臨汾),滅鄭國後則遷新鄭(今河南鄭州新鄭)。

平陽,古代地名,一說古帝堯所都,今山西臨汾市,春秋晉羊舌氏邑,另一說春秋魯邑,在山東新泰縣西北。

新鄭市是中國河南省鄭州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新鄭位於位於河南省中部、鄭州南部,為河南省18個改革開放發展特別試點縣之一, 1994年5月16日撤「新鄭縣」建市。全市總面積873平方公里,市區面積15平方公里,轄3個街道、9個鎮、3個鄉。總人口60萬人。

一、起源

曲沃桓叔庶子韓萬,因協助曲沃武公的曲沃克晉,被武公封於韓地(韓原,山西稷山,其東鄰襄汾西鄰河津。襄汾為陶寺遺址所在),繁衍氏族,在晉成為門閥名卿,韓獻子韓厥在「下宮之難」後幫助趙武復興趙氏。

傳至韓康子,韓康子與魏桓子奉執政正卿智伯之命,討伐趙襄子。最後韓、魏倒戈,與趙國合作,三家滅智,瓜分了智伯所有食邑。從此韓、趙、魏三卿世族獨霸。然後三卿再將晉的領地瓜分,經過三晉伐齊之戰後,在周天子的同意下,成為三個諸侯國,是為三家分晉,故中國歷史將韓、魏、趙合稱為三晉。

二、強盛

韓國地居中原,北臨魏、趙,東有齊,南有楚,西有秦,四面受敵。幸而韓國以其著名的兵器--弩,為各國所畏懼。所謂「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韓國的弩能射800米之外,「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

除此以外,韓國的劍也異常鋒利,皆「陸斷牛馬,水截鵠雁」,「當敵則斬堅甲鐵幕」。前375年,韓便曾以其厲兵滅了中原傳統古國鄭國。而韓國國勢最強要數韓釐侯在位之時。他用法家的申不害為宰相,內政修明,國成小康之治。

三、衰微

由於地處黃河中游地區,韓國東部和北部都被魏國包圍、西有秦國、南有楚國、以及當時已很薄弱的東周(洛陽),完全沒有發展的空間,國土在七國之中最小,屢遭列強欺凌。早年已經成為魏齊之間的爭霸資本,於前341年的馬陵之戰是圍魏救韓的結果。秦楚爭霸時,秦又要挾韓魏共同伐楚。

末期的韓國成了秦國和山東六國中其它國家爭霸的緩沖地,苟延殘存;前262年,秦國大舉進攻韓國上黨,上黨不願被秦佔有,降於趙國,引發了長平之戰。兩場決定霸主局勢之戰都由韓國而起,充分體現了韓國被列強圍欺的困境。前230年,韓國軍隊屢戰屢敗,成為山東六國中第一個被秦所滅的諸侯國。

(8)戰國韓國首都哪裡擴展閱讀:

大事年表

前403年:周命晉大夫韓虔、魏斯、趙籍為諸侯。

前400年:韓聯同魏趙伐楚,至桑丘。鄭圍韓陽翟。

前394年:韓救魯於齊。

前391年:秦伐韓宜陽,取六邑。

前385年:韓伐鄭,取陽城;伐宋,執宋公。

前380年:齊伐燕,取桑丘。韓聯同魏、趙伐齊,至桑丘。

前378年:韓聯同魏、趙伐齊,至靈丘。

前376年:韓聯同魏、趙三家廢晉靜公,分其地。

前375年:韓滅鄭,徒都新鄭。

前366年:秦敗韓師、魏師於洛陽。

前362年:魏敗韓師、趙師於澮。

前358年:秦敗韓師於西山。

前353年:韓伐東周,取陵觀、廩丘。

前351年:韓昭侯以申不害為相。

前341年:韓被魏伐。齊救韓,馬陵之戰。

前337年:韓申不害卒。

前335年:秦伐韓,拔宜陽。

前333年:合從。

前323年:韓、燕皆稱王。

前318年:楚、趙、魏、韓、燕同伐秦,攻函谷關。秦人出兵逆之,五國之師皆敗走。

前317年:秦敗韓師於脩魚,斬首八萬級,虜其將麿、申差於觀澤。

前316年:侵秦,敗北。

前314年:被秦敗於岸門,韓太子倉入質於秦以和。

前312年:秦、韓、魏南襲楚,至鄧。

前308年-307年:秦將甘茂破韓國宜陽,斬首六萬。

前306年:秦以武遂復歸之韓。楚王與齊、韓合從。

前303年:秦復取韓武遂。齊、韓、魏以楚負其從親,合兵伐楚,秦救楚,三國引兵去。

前301年:秦會韓、魏、齊兵伐楚,敗楚。

前296年:齊、韓、魏、趙、宋同擊秦,至鹽氏而還。

前293年:韓、魏伐秦。秦白起擊敗魏師、韓師,斬首二十四萬級,拔五城。

前291年:秦伐韓,拔宛。

前290年:韓入武遂地二百里於秦。

前286年:秦敗韓師於夏山。

前284年:樂毅領燕、秦、魏、韓、趙聯合伐齊。

前275年:秦相國穰侯伐魏。韓暴鳶救魏,穰侯大破之,斬首四萬。

前273年:魏趙聯合伐韓華陽。秦救韓,殺魏趙兵十四萬。秦王欲令韓、魏與秦一起伐楚,未行。

前265年:齊趙聯合伐韓,取注人。

前264年:秦伐韓,拔九城,斬首五萬。

前263年:秦武安君伐韓,取南陽;攻太行道,絕之。

前262年:秦伐韓,拔野王。上黨路絕,韓獻上黨與趙。

前256年:秦伐韓,取陽城、負黍,斬首四萬。

前254年:韓王入朝於秦。

前249年:秦伐韓,取成皋、滎陽,成為秦國的三川郡。

前246年:韓使水工鄭國為間於秦。

前244年:蒙驁伐韓,取十二城。

前241年:楚、趙、魏、韓、衛合從以伐秦,楚王為從長,春申君用事,取壽陵。至函谷,秦師出,五國之師皆敗走。

前233年:韓王向秦納地效璽,請為藩臣,使韓非聘秦。

前231年:韓向秦獻南陽地。

前230年:秦滅韓,虜韓王安,以其地置穎川郡。韓亡。

楚漢爭霸時期,韓國曾復國,後被滅。

閱讀全文

與戰國韓國首都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