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韓國資訊 > 外國怎麼書寫韓國歷史的

外國怎麼書寫韓國歷史的

發布時間:2022-12-29 08:34:14

『壹』 我真想找本韓國歷史教科書看看!到底是怎麼編的,氣死我了…

韓國沒有歷史,他作了中國的一部分或者說屬國

有幾千年,接著就是被日本奴役,他們的歷史劇沒必要看,很

惡心,胡編亂造.更談不上有歷史游戲了.而在現代戰爭中,

他們在朝鮮戰場上,只要聽到志願軍的膠鞋聲,就會毫不猶

豫的撒腿就跑!!!不是我瞎說的,你可以看看朝鮮戰爭史,包

括美國人寫的.最後,也許是我多嘴,但還是要說一下,不管

你在哪裡,但請記住,自己是中國人,永遠要熱愛自己的

祖國.我相信你也一定是這樣想的.

『貳』 韓國的歷史

1910年8月,日本迫使大韓帝國簽訂《日韓合並條約》,正式吞並朝鮮半島。

1919年4月11日,「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中國上海成立。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輾轉杭州、嘉興、鎮江、長沙、廣州、柳州、綦江等地,於1940年到達重慶。今天的韓國政府以在上海成立臨時政府的1919年作為「大韓民國」開國元年。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美蘇軍隊分別進駐半島南北部。

1948年8月15日半島南半部建立大韓民國,李承晚出任首屆總統。

1960年李承晚下台,同年8月尹潽善任總統。

1961年朴正熙發動軍事政變,此後長期執政。

1979年朴正熙遇刺身亡,全斗煥發動政變,於1980年出任總統。

1987年韓國修改憲法,實行總統直選,同年盧泰愚當選第13屆總統。此後金泳三、金大中、盧武鉉、李明博、朴槿惠和文在寅先後當選第14屆至19屆總統。

韓國的國名由來:

韓國國名源於古時朝鮮半島南部的部落聯盟「三韓」(辰韓、馬韓、弁韓),在中國東漢、三國時代,三韓的政權即被中原稱為「韓國」,如《三國志·烏丸鮮卑東夷傳》中記載:「桓、靈之末,韓濊強盛,郡縣不能制,民多流入韓國」。

這是朝鮮半島政權被稱為「韓國」的最早記錄。此後朝鮮半島的許多政權雖然不以「韓」為國號,但仍以「韓」或「三韓」作為其別稱而沿襲下來。至1897年10月,朝鮮高宗建立大韓帝國,使「韓國」作為朝鮮半島國家的正式國名而登上歷史舞台。

1919年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於中國上海,雖然改變政體,但仍沿用「韓國」的國名。1948年8月15日起朝鮮半島南部的國名就被定為「大韓民國」,簡稱韓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韓國

『叄』 韓國的歷史

歷史

韓國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333年。據說,韓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檀君,是天神之子與一位以熊為圖騰的部落的女子所生。檀君建立了韓國歷史上第一個王國。歷史學家將韓國的這段早期歷史階段稱為「古朝鮮」時代。
古代韓國最初以組成小城邦的氏族社會為特徵,各小城邦又逐漸合並成政治結構復雜的部落聯盟,並最終形成了王國。
在這些部落聯盟中,位於鴨綠江中游的高句麗(公元前37-公元668)最先建國。高句麗富於侵略性的軍隊逐一征服了周圍的部落,並在公元313年甚至攻佔了中國的樂浪地區。百濟(公元前18-公元660)是由位於今天的漢城附近漢江南面的一個小城邦發展而成的類似高句麗的部落聯盟王國。百濟於近肖古王(346-375在位)統治時期發展成為一個由貴族統治的中央集權的國家。
新羅王國(公元前57-公元935)位於韓半島最南端,最初是三國中最弱小、最落後的國家。然而由於在地理上遠離中國的影響,它很容易接受非中國的外來習俗和思想。它的社會階級特徵明顯,後來產生了獨特的「花郎團」並發展了佛教。

統一新羅與渤海

6世紀中葉,新羅王國征服了臨近的伽倻王國(從1世紀中葉至6世紀中葉在韓半島南部地區發展起來的一批城邦國家)並與中國唐朝結成軍事同盟,征服了高句麗和百濟王國。當中國唐朝後來暴露出要將高句麗和百濟納入其帝國版圖時,新羅便以武力相抗。
公元676年,新羅將中國人逐出韓半島。其後,居住在滿洲中南部地區的前高句麗人於698年建立了渤海王國。
渤海王國不僅有高句麗人,還有眾多的靺鞨族人。渤海王國按高句麗王國的行政結構,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五京政權體系。渤海王國有著源於高句麗文化的先進文化。
渤海王國的繁榮和強大在公元9世紀上半葉達到鼎盛時期。它佔領了北至阿穆爾河,西至滿洲中南部開元的廣大地區,並同突厥和日本建立了外交關系。渤海王國於公元926年被契丹人滅亡,其統治階級中的很多人(大部分為高句麗人)遷移到南方,加入了新成立的高麗王國。
新羅在公元668年統一了韓半島,並在8世紀中葉進入繁榮強大的鼎盛時期。新羅一直想建立一個理想的佛教國家,佛國寺就是在統一的新羅時期所建立的。但因王公貴族沉溺於安逸奢侈的生活,王國對佛教的崇尚開始衰落。此外,和被佔領的高句麗和百濟聲稱有統治權的地區領袖間產生了沖突。公元935年,新羅國王正式向新建立的高麗王朝投降。

高麗

盡管韓半島經常遭受外來入侵,但自公元 668 年由新羅統一後一直由一個單一的政府治理,並保持了政治獨立,以及文化和民族傳統。無論是高麗王朝(918-1392 年),還是朝鮮王朝(1392-1910 年),他們都鞏固了政權,發展了文化,驅逐了諸如契丹、蒙古和日本的入侵者。高麗王朝的開國君主王建是新羅一位反叛王子弓裔手下的將軍。他選擇自己的家鄉松岳(即現今北韓的開城)作為都城,並宣稱要收復高句麗在中國東北的失地。他將他的王國定名為高麗,韓國現在的名稱「 Korea 」就是由此而來。盡管高麗王朝未能收復失地,但卻取得了以青瓷和佛教繁榮興盛為代表的輝煌的文化成就。具有同等重要意義的是,早在1234 年,即比德國古登堡早兩個世紀,韓國人發明的世界上最早的金屬活字印刷。大約也在這一時期,韓國的工匠還完成了在大塊木板上雕刻全部佛經的艱巨任務。
這些雕刻佛經的木版有8萬多塊,目的是祈求佛祖保佑擊退蒙古人的入侵。這些稱為 《高麗大藏經》的木版現珍藏在歷史悠久的海印寺內。
高麗王朝末期,士大夫和武士之間的沖突以及儒教信徒與佛教信徒之間的爭斗,使高麗王朝衰敗。蒙古人入侵高麗始於1231年,高麗人民雖然與蒙古人進行了英勇斗爭,但高麗仍淪為蒙古的附庸國長達近1個世紀之久。

朝鮮

1392年,李成桂將軍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朝鮮。朝鮮早期的統治者支持儒家學說作為王國的指導哲學,以抵銷在高麗時代占統治地位的佛教影響。
朝鮮的統治者以良好的中庸政治制度治理國家。科舉制度是選拔官吏的主要途徑。這一時期,科舉考試成為做官的重要途徑。以儒家學說為導向的社會高度重視研究學問,但鄙視工商。
朝鮮在第四代國王世宗大王統治時期(1418-1450),國家的文化與藝術空前繁榮。在世宗大王的倡導下,王室學術機構的學者創造了韓語字母「訓民正音」。
世宗大王非常重視天文學。日晷、水漏、天文圖和天球儀等都是在他的要求下造出來的。後來他將王位傳給兒子文宗(1450-1452在位)。文宗於1452年駕崩,年僅11歲的太子接替了王位,是為端宗。
1455年,端宗的叔叔首陽大君篡奪了少年國王的王位,成為世祖國王(1455-1468年在位)。他公布了一部名為《經國大典》的法典,這部法典成了王朝治國的基石。
1592年,日本入侵朝鮮王國,准備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在海上,韓國歷史上最受尊敬的人物李舜臣將軍(1545-1598),指揮「龜船」與日本人作戰,並取得了一系列輝煌勝利。這種「龜船」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鐵甲戰船。
在陸上,自願參戰的農民和僧侶軍隊也奮勇殺敵。隨著日本軍閥豐臣秀吉的死亡,日本軍隊開始撤退,戰爭於1598年結束。但這場戰爭卻給朝鮮和中國明朝留下了災難性後果。在戰爭中,朝鮮大量的工匠,包括陶瓷工匠被劫往日本。
17世紀初,韓國的「實學」運動在思想開明的士大夫中開始興盛起來。他們想借「實學」來建設一個現代化國家。
他們極力建議改良工業、農業,主張大刀闊斧地對土地分配製度進行改革。但不幸的是,保守的貴族統治者尚無適應這種急劇變革的准備。
朝鮮王朝後期,政府內部和上層社會中不斷產生傾軋。為了糾正這種不良的政治局面,朝鮮國王英祖(1724-1776在位)採取了不偏不倚的策略,成功地鞏固了王權,並取得了政治上的穩定。
正祖(1776-1800在位)繼位後繼續實行不偏不倚的政策,建立了王家藏書樓,收藏王家文件、實錄。他還推動了其他政治與文化改革。這一時期,是「實學」運動蓬勃發展時期,很多傑出的學者撰寫了大量有關工農業改革的進步文章,但政府並沒有採納他們的建議。

日本佔領和韓國獨立運動

19 世紀,韓國依然是一個「閉關自守之國」,堅決反對西方關於建立外交與貿易關系的要求。此後,一些具有帝國主義野心的亞洲和歐洲國家競相對韓半島施加影響。日本在戰勝了中國和俄國後,於 1910 年強行吞並韓國,並開始對其實行殖民統治。
日本的殖民統治激發了韓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日本人甚至禁止韓國人在學校使用韓國語授課。這樣的同化政策激怒了韓國知識分子。1919 年3月1日,韓國人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了抗議活動,數千人為此而犧牲。
盡管「三 · 一獨立運動」失敗了,但卻加強了韓民族的團結,激發了愛國主義精神。這次運動促成了在中國上海成立韓國臨時政府,並在滿洲開展了有組織的反抗日本殖民主義者的武裝斗爭。韓國人民至今仍每年紀念「三 · 一獨立運動」,並將其確定為全國性的假日。
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前,韓國人民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日本在實行殖民統治期間對韓國不斷進行經濟剝削。

大韓民國的成立

韓國人民對日本在二戰中的失敗感到歡欣鼓舞,但他們並沒有高興多久,光復沒有立即給他們帶來他們為之英勇奮斗的國家獨立。
相反,由冷戰引起的意識形態的分歧造成了國家的分裂。韓國為建立一個獨立政府的努力,因美軍佔領半島南部和蘇軍控制半島北部,而遭到失敗。
聯合國大會於1947年11月通過一項決議,要求韓國在聯合國一個委員會的監督下舉行大選。
然而,蘇聯卻拒不執行聯合國決議,並且不準許聯合國這個委員會進入韓國北方。於是聯合國大會又通過一個新決議,要求在這個委員會能夠到達的地方進行選舉。韓國首次總統選舉於1948年5月10日在三八線以南地區舉行。這條線終於將韓半島分成了南方與北方。
1948年,李承晚當選為大韓民國第一任大總統。與此同時,三八線以北建立了金日成領導下的共產黨政權。
北韓於1950年6月25日無緣無故向南方發動大規模入侵,引發了一場持續3年,由美國、中國和其他外國軍隊介入的戰爭。整個半島遭到破壞。1953年7月簽訂了停火協議。
韓國人民在這場戰爭中傷亡人數幾乎達到300萬,成百萬人流離失所,骨肉離散。李承晚政府領導時期嚴重的社會騷亂不斷。
當時韓國的民主並不成熟,國家經歷了巨大的政治和經濟困難。李承晚總統最終因一次學生領導的起義而於1960年4月下台。民主黨的張勉於1960年8月組成政府,建立了第二共和國。
但是,新政府卻被朴正熙少將於1961年5月16日發動的政變所推翻。以朴正熙為首的國家再建最高會議,接管了政府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權利。
朴正熙於1963年的一次選舉中當選為總統。朴正熙政府致力於快速實現工業化,並於20世紀60、70年代實現了被稱為「漢江奇跡」的高速經濟增長。但是,朴正熙的統治伴隨著對人民政治權利和公民自由的嚴格限制。
朴正熙總統於1979年10月遇刺身亡後,出現了實行戒嚴的過渡時期。代總統崔圭夏於1980年8月辭職,強有力的軍官集團的領袖全斗煥由統一主體國民會議(選舉團)選為總統。
20世紀80年代民主運動高漲。1987年修改了憲法,恢復了直接選舉總統的制度。
在新憲法下,另一位將軍出身的人——盧泰愚當選為總統。盧泰愚執政期間,民主有了長足的發展,為32年來選舉第一位文人總統打下了基礎。
長期從事民主運動的活動家金泳三以執政黨候選人的資格於1992年當選為總統。
1997年,主要反對黨新政治國民會議領袖金大中當選為總統。金大中政府被稱為「國民政府」,是韓國憲法史上第一個由執政黨向反對黨和平移交政權而產生的政府。
盧武鉉政府,即「國民參與政府」,成立於2003年2月25日,是韓國歷史上第十六屆政府。盧武鉉政府提出了3項目標:「國民共建民主主義」、「建立國民共享,均衡發展的社會」和「迎接和平與繁榮的東北亞時代」。
盧武鉉政府是國民力量的產物。珍視原則和情理的公民自願籌集資金開展選舉活動,從而使盧武鉉在總統競選中獲得勝利。
最為重要的是,盧武鉉政府是在國民普遍參與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因此,一如在其誕生時一樣,在政府未來的運作過程中,國民的參與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肆』 韓國歷史書怎麼記載的

高麗(lí)(公元918年~1392年),又稱高麗王朝、王氏高麗,是朝鮮封建王朝之一。高麗人就是指今天的朝鮮族,即我們的朝鮮族和韓國與朝鮮中的主要民族新羅末年,新羅王族弓裔建立泰封國,尚州土豪甄萱建立後百濟國。918年泰封部將王建殺弓裔自立,建立高麗國,935年滅新羅,936年滅後百濟,基本統一朝鮮半島。首都開京(今開城),1392年被朝鮮王朝取代。李氏朝鮮(�3�3�2�5�3�5�1�3,公元1392年~1910年),韓國稱為朝鮮王朝(�3�5�1�3�2�6�3�5),是以朝鮮族為主體,統一朝鮮半島的封建社會君主制國家。 在東亞,因朝鮮國君主姓李,故中國,日本,朝鮮的歷史學界一般習慣稱呼朝鮮國為李氏朝鮮,簡稱李朝(在中國也有「趙宋」、「李唐」、「朱明」等這樣在君主姓氏加上國號的稱呼)。1368年高麗將軍李成桂政變上台,改國號朝鮮。1401年其子李芳遠被冊封為朝鮮國大王。1896年朝鮮大王李熙登基稱帝,改國號「大韓帝國」。成為韓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1945年2月,根據雅爾塔會議的安排,朝鮮半島由美蘇英中4國共同託管;8月15日,日本投降,美國和蘇聯隨即改變計劃,商定以北緯38°為在朝鮮半島接受日軍投降的分界線(三八線,即北緯38°)。在美蘇的各自支持下於1948年8月成立大韓民國,1948年9月成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伍』 韓國歷史概況

韓國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333年。據說,韓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檀君,是天神之子與一位以熊為圖騰的部落的女子所生。檀君建立了韓國歷史上第一個王國。歷史學家將韓國的這段早期歷史階段稱為「古朝鮮」時代。
古代韓國最初以組成小城邦的氏族社會為特徵,各小城邦又逐漸合並成政治結構復雜的部落聯盟,並最終形成了王國。
在這些部落聯盟中,位於鴨綠江中游的高句麗(公元前37-公元668)最先建國。高句麗富於侵略性的軍隊逐一征服了周圍的部落,並在公元313年甚至攻佔了中國的樂浪地區。百濟(公元前18-公元660)是由位於今天的漢城附近漢江南面的一個小城邦發展而成的類似高句麗的部落聯盟王國。百濟於近肖古王(346-375在位)統治時期發展成為一個由貴族統治的中央集權的國家。
新羅王國(公元前57-公元935)位於韓半島最南端,最初是三國中最弱小、最落後的國家。然而由於在地理上遠離中國的影響,它很容易接受非中國的外來習俗和思想。它的社會階級特徵明顯,後來產生了獨特的「花郎團」並發展了佛教。

統一新羅與渤海

6世紀中葉,新羅王國征服了臨近的伽倻王國(從1世紀中葉至6世紀中葉在韓半島南部地區發展起來的一批城邦國家)並與中國唐朝結成軍事同盟,征服了高句麗和百濟王國。當中國唐朝後來暴露出要將高句麗和百濟納入其帝國版圖時,新羅便以武力相抗。
公元676年,新羅將中國人逐出韓半島。其後,居住在滿洲中南部地區的前高句麗人於698年建立了渤海王國。
渤海王國不僅有高句麗人,還有眾多的靺鞨族人。渤海王國按高句麗王國的行政結構,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五京政權體系。渤海王國有著源於高句麗文化的先進文化。
渤海王國的繁榮和強大在公元9世紀上半葉達到鼎盛時期。它佔領了北至阿穆爾河,西至滿洲中南部開元的廣大地區,並同突厥和日本建立了外交關系。渤海王國於公元926年被契丹人滅亡,其統治階級中的很多人(大部分為高句麗人)遷移到南方,加入了新成立的高麗王國。
新羅在公元668年統一了韓半島,並在8世紀中葉進入繁榮強大的鼎盛時期。新羅一直想建立一個理想的佛教國家,佛國寺就是在統一的新羅時期所建立的。但因王公貴族沉溺於安逸奢侈的生活,王國對佛教的崇尚開始衰落。此外,和被佔領的高句麗和百濟聲稱有統治權的地區領袖間產生了沖突。公元935年,新羅國王正式向新建立的高麗王朝投降。

高麗

盡管韓半島經常遭受外來入侵,但自公元 668 年由新羅統一後一直由一個單一的政府治理,並保持了政治獨立,以及文化和民族傳統。無論是高麗王朝(918-1392 年),還是朝鮮王朝(1392-1910 年),他們都鞏固了政權,發展了文化,驅逐了諸如契丹、蒙古和日本的入侵者。高麗王朝的開國君主王建是新羅一位反叛王子弓裔手下的將軍。他選擇自己的家鄉松岳(即現今北韓的開城)作為都城,並宣稱要收復高句麗在中國東北的失地。他將他的王國定名為高麗,韓國現在的名稱「 Korea 」就是由此而來。盡管高麗王朝未能收復失地,但卻取得了以青瓷和佛教繁榮興盛為代表的輝煌的文化成就。具有同等重要意義的是,早在1234 年,即比德國古登堡早兩個世紀,韓國人發明的世界上最早的金屬活字印刷。大約也在這一時期,韓國的工匠還完成了在大塊木板上雕刻全部佛經的艱巨任務。
這些雕刻佛經的木版有8萬多塊,目的是祈求佛祖保佑擊退蒙古人的入侵。這些稱為 《高麗大藏經》的木版現珍藏在歷史悠久的海印寺內。
高麗王朝末期,士大夫和武士之間的沖突以及儒教信徒與佛教信徒之間的爭斗,使高麗王朝衰敗。蒙古人入侵高麗始於1231年,高麗人民雖然與蒙古人進行了英勇斗爭,但高麗仍淪為蒙古的附庸國長達近1個世紀之久。

大韓民國的成立

韓國人民對日本在二戰中的失敗感到歡欣鼓舞,但他們並沒有高興多久,光復沒有立即給他們帶來他們為之英勇奮斗的國家獨立。
相反,由冷戰引起的意識形態的分歧造成了國家的分裂。韓國為建立一個獨立政府的努力,因美軍佔領半島南部和蘇軍控制半島北部,而遭到失敗。
聯合國大會於1947年11月通過一項決議,要求韓國在聯合國一個委員會的監督下舉行大選。
然而,蘇聯卻拒不執行聯合國決議,並且不準許聯合國這個委員會進入韓國北方。於是聯合國大會又通過一個新決議,要求在這個委員會能夠到達的地方進行選舉。韓國首次總統選舉於1948年5月10日在三八線以南地區舉行。這條線終於將韓半島分成了南方與北方。
1948年,李承晚當選為大韓民國第一任大總統。與此同時,三八線以北建立了金日成領導下的共產黨政權。
北韓於1950年6月25日無緣無故向南方發動大規模入侵,引發了一場持續3年,由美國、中國和其他外國軍隊介入的戰爭。整個半島遭到破壞。1953年7月簽訂了停火協議。
韓國人民在這場戰爭中傷亡人數幾乎達到300萬,成百萬人流離失所,骨肉離散。李承晚政府領導時期嚴重的社會騷亂不斷。
當時韓國的民主並不成熟,國家經歷了巨大的政治和經濟困難。李承晚總統最終因一次學生領導的起義而於1960年4月下台。民主黨的張勉於1960年8月組成政府,建立了第二共和國。
但是,新政府卻被朴正熙少將於1961年5月16日發動的政變所推翻。以朴正熙為首的國家再建最高會議,接管了政府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權利。
朴正熙於1963年的一次選舉中當選為總統。朴正熙政府致力於快速實現工業化,並於20世紀60、70年代實現了被稱為「漢江奇跡」的高速經濟增長。但是,朴正熙的統治伴隨著對人民政治權利和公民自由的嚴格限制。
朴正熙總統於1979年10月遇刺身亡後,出現了實行戒嚴的過渡時期。代總統崔圭夏於1980年8月辭職,強有力的軍官集團的領袖全斗煥由統一主體國民會議(選舉團)選為總統。
20世紀80年代民主運動高漲。1987年修改了憲法,恢復了直接選舉總統的制度。
在新憲法下,另一位將軍出身的人——盧泰愚當選為總統。盧泰愚執政期間,民主有了長足的發展,為32年來選舉第一位文人總統打下了基礎。
長期從事民主運動的活動家金泳三以執政黨候選人的資格於1992年當選為總統。
1997年,主要反對黨新政治國民會議領袖金大中當選為總統。金大中政府被稱為「國民政府」,是韓國憲法史上第一個由執政黨向反對黨和平移交政權而產生的政府。
盧武鉉政府,即「國民參與政府」,成立於2003年2月25日,是韓國歷史上第十六屆政府。盧武鉉政府提出了3項目標:「國民共建民主主義」、「建立國民共享,均衡發展的社會」和「迎接和平與繁榮的東北亞時代」。
盧武鉉政府是國民力量的產物。珍視原則和情理的公民自願籌集資金開展選舉活動,從而使盧武鉉在總統競選中獲得勝利。
最為重要的是,盧武鉉政府是在國民普遍參與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因此,一如在其誕生時一樣,在政府未來的運作過程中,國民的參與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歷史沿革】

起源
韓國起源於三家分晉,春秋末年,晉國大夫趙襄子、魏獻子和韓宣子於公元前433年先行暗殺智伯,然後再將晉的領地瓜分,成為三個諸侯國。後世歷史學家將韓、魏、趙合稱為三晉。
強盛
韓國北臨魏趙,東有齊,南有楚,西有秦,四面受敵。幸而韓國以其著名的兵器--弩,為各國所畏懼。所謂「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韓國的弩能射800米之外,「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除此以外,韓國的劍也異常鋒利,皆「陸斷牛馬,水截鵠雁」,「當敵則斬堅甲鐵幕」。前375年,韓便曾以其厲兵滅了中原傳統古國鄭國。而韓國國勢最強要數韓昭侯在位之時。他用法家的申不害為相,內政修明,國成小康之治。
衰微
由於地處黃河中游地區,韓國東部和北部都被魏國包圍、西有秦國、南有楚國、以及有當時已很薄弱的東周(洛陽),完全沒有發展的空間,國土在七國之中最小,屢遭列強欺凌。早年已經為魏齊之間的爭霸資本,於前341年的馬陵之戰是圍魏救韓的結果。秦楚爭霸時,秦又要挾韓魏共同伐楚。晚年韓國成了秦國和山東各國的緩沖地,苟延殘存;前265年,秦國大舉進攻韓國上黨,上黨不願被秦佔有,改降於趙,引發了長平之戰。兩場決定霸主局勢之戰都由韓國而起,充分體驗到韓國被列強圍欺魚肉的困境。最終於前230年,韓國軍隊在屢戰屢敗下,成為第一個被秦所滅的山東六國。

【大事記】

前403年:韓聯同趙魏三家滅知。周初命晉大夫韓虔、魏斯、趙籍為諸侯。
前400年:韓聯同魏趙伐楚,至桑丘。鄭圍韓陽翟。
前394年:韓救魯於齊。
前391年:秦伐韓宜陽,取六邑。
前385年:韓伐鄭,取陽城;伐宋,執宋公。
前380年:齊伐燕,取桑丘。韓聯同魏、趙伐齊,至桑丘。
前378年:韓聯同魏、趙伐齊,至靈丘。
前376年:韓聯同魏、趙三家廢晉靜公,分其地。
前375年:韓滅鄭,徒都新鄭。
前366年:秦敗韓師、魏師於洛陽。
前362年:魏敗韓師、趙師於澮。
前358年:秦敗韓師於西山。
前353年:韓伐東周,取陵觀、廩丘。
前351年:韓昭侯以申不害為相。
前341年:韓被魏伐。齊救韓,馬陵之戰。
前337年:韓申不害卒。
前335年:秦伐韓,拔宜陽。
前333年:合從。
前323年:韓、燕皆稱王。
前318年:楚、趙、魏、韓、燕同伐秦,攻函谷關。秦人出兵逆之,五國之師皆敗走。
前317年:秦敗韓師於脩魚,斬首八萬級,虜其將麿、申差於觀澤。
前316年:侵秦,敗北。
前314年:被秦敗於岸門,韓太子倉入質於秦以和。
前312年:秦、韓、魏南襲楚,至鄧。
前308年-307年:秦將甘茂破韓國宜陽,斬首六萬。
前306年:秦以武遂復歸之韓。楚王與齊、韓合從。
前303年:秦復取韓武遂。齊、韓、魏以楚負其從親,合兵伐楚,秦救楚,三國引兵去。
前301年:秦會韓、魏、齊兵伐楚,敗楚。
前296年:齊、韓、魏、趙、宋同擊秦,至鹽氏而還。
前293年:韓、魏伐秦。秦白起擊敗魏師、韓師,斬首二十四萬級,拔五城。
前291年:秦伐韓,拔宛。
前290年:韓入武遂地二百里於秦。
前286年:秦敗韓師於夏山。
前284年:樂毅領燕、秦、魏、韓、趙聯合伐齊。
前275年:秦相國穰侯伐魏。韓暴鳶救魏,穰侯大破之,斬首四萬。
前273年:魏趙聯合伐韓華陽。秦救韓,殺魏趙兵十四萬。秦王欲令韓、魏與秦一起伐楚,未行。
前265年:齊趙聯合伐韓,取注人。
前264年:秦伐韓,拔九城,斬首五萬。
前263年:秦武安君伐韓,取南陽;攻太行道,絕之。
前262年:秦伐韓,拔野王。上黨路絕,韓獻上黨與趙。
前256年:秦伐韓,取陽城、負黍,斬首四萬。
前254年:韓王入朝於秦。
前249年:秦伐韓,取成皋、滎陽,成為秦國的三川郡。
前246年:韓使水工鄭國為間於秦。
前244年:蒙驁伐韓,取十二城。
前241年:楚、趙、魏、韓、衛合從以伐秦,楚王為從長,春申君用事,取壽陵。至函谷,秦師出,五國之師皆敗走。
前233年:韓王向秦納地效璽,請為藩臣,使韓非聘秦。
前231年:韓向秦獻南陽地。
前230年:秦滅韓,虜韓王安,以其地置穎川郡。韓亡。 添加評論
.評論讀取中...請登錄後再發表評論!
取消
.此貓不怕開水澆 | 2009-08-17 16:26:10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不錯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沒有幫助
國家名:韓國
英文名:korea
主要城市:首爾、釜山

韓國歷史-概述
史前時代

經人類學研究發現, 在70萬年前, 韓半島就有人類居住。

古朝鮮

據傳, 神話人物檀君於公元前2333年建立了韓國第一個王國- 古朝鮮。 此後, 幾個部族由滿州南部地區移到韓半島。

三國時代( B.C. 57~A.D. 676)

高句麗, 百濟, 新羅建於一世紀。 這期間古代國家的政治體系, 宗教(佛教和儒教) 文化得到發展。

統一新羅時代( A.D. 676~A.D. 935)

新羅的統一促進了文化的發展, 佛教也在這一時期得到了最大的普及。 統一新羅因貴族的霸權爭斗而衰退, 935年歸屬高麗。

高麗王朝(A.D. 918~1392)

高麗建於918年。

佛教在這一時期被定為國教, 給政治和文化帶來巨大的影響。 著名文物有高麗青瓷和《高麗大藏經》。 高麗時代發明了直指。 直指是世界歷史上最早出現的金屬活字本,比古騰堡發明的金屬活字本早了78年。14世紀中期後,高麗衰退。

朝鮮王朝(1392~1910)

朝鮮王朝建於14世紀末, 儒教成為國教, 對全社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1443年發明了韓文字母。 由於日本的侵略(1592年, 任辰倭亂)和外國勢力的侵略使朝鮮開始走向衰退。

『陸』 韓國歷史概況

韓國歷史可分為古代史、統一新羅與渤海、高麗、朝鮮、日本佔領和韓國獨立運動、大韓民國的成立、近現代史七個歷史階段。

一、古代史

韓國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333年。據說,韓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檀君,是天神之子與一位以熊為圖騰的部落的女子所生。檀君建立了韓國歷史上第一個王國。歷史學家將這段早期歷史稱為「古朝鮮」時代。古代韓國最初以組成小城邦的氏族社會為特徵,各小城邦又逐漸合並成政治結構復雜的部落聯盟,並最終形成了王國。

二、統一新羅與渤海

6世紀中葉,新羅王國征服了臨近的伽倻王國並與中國唐朝結成軍事同盟,征服了高句麗和百濟王國。當中國唐朝後來暴露出要將高句麗和百濟納入其帝國版圖時,新羅便以武力相抗。公元676年,新羅將中國人逐出韓半島。其後,居住在滿洲中南部地區的前高句麗人於698年建立了渤海王國。

渤海王國於公元926年被契丹人滅亡,其統治階級中的很多人(大部分為高句麗人)遷移到南方,加入了新成立的高麗王國。新羅在公元668年統一了韓半島,並在8世紀中葉進入繁榮強大的鼎盛時期。公元935年,新羅國王正式向新建立的高麗王朝投降。

三、高麗

盡管韓半島經常遭受外來入侵,但自公元 668 年由新羅統一後一直由一個單一的政府治理,並保持了政治獨立,以及文化和民族傳統。無論是高麗王朝(918-1392 年),還是朝鮮王朝(1392-1910 年),他們都鞏固了政權,發展了文化,驅逐了諸如契丹、蒙古和日本的入侵者。

高麗王朝的開國君主王建是新羅一位反叛王子弓裔手下的將軍。他選擇自己的家鄉松岳(即現今北韓的開城)作為都城,並宣稱要收復高句麗在中國東北的失地。他將他的王國定名為高麗,韓國現在的名稱「 Korea 」就是由此而來。

四、朝鮮

1392年,李成桂將軍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朝鮮。朝鮮早期的統治者支持儒家學說作為王國的指導哲學,以抵銷在高麗時代占統治地位的佛教影響。

1592年,日本入侵朝鮮王國,准備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在海上,韓國歷史上最受尊敬的人物李舜臣將軍(1545-1598),指揮「龜船」與日本人作戰,並取得了一系列輝煌勝利。這種「龜船」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鐵甲戰船。

五、日本佔領和韓國獨立運動

19世紀,韓國依然是一個「閉關自守之國」,堅決反對西方關於建立外交與貿易關系的要求。此後,一些具有帝國主義野心的亞洲和歐洲國家競相對韓半島施加影響。日本在戰勝了中國和俄國後,於1910年強行吞並韓國,並開始對其實行殖民統治。

1919年3月1日,韓國人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了抗議活動,數千人犧牲。盡管「三 • 一獨立運動」失敗了,但卻加強了韓民族的團結,激發了愛國主義精神。這次運動促成了在中國上海成立韓國臨時政府,並在滿洲開展了有組織的反抗日本殖民主義者的武裝斗爭。韓國人民至今仍每年紀念「三 • 一獨立運動」,並將其確定為全國性的假日。

六、大韓民國的成立

聯合國大會於1947年11月通過一項決議,要求韓國在聯合國一個委員會的監督下舉行大選。然而,蘇聯卻拒不執行聯合國決議,並且不準許聯合國這個委員會進入韓國北方。於是聯合國大會又通過一個新決議,要求在這個委員會能夠到達的地方進行選舉。

韓國首次總統選舉於1948年5月10日在三八線以南地區舉行。這條線終於將韓半島分成了南方與北方。1948年,李承晚當選為大韓民國第一任大總統。與此同時,三八線以北建立了金日成領導下的共產黨政權。

七、近現代史

1950年6月25日,朝鮮進攻韓國,朝鮮戰爭爆發。在蘇聯等共產主義國家缺席下,當時由美國等主導的聯合國決議發動聯合國軍支援韓國。聯合國軍支援的韓國同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抗美援朝支持的朝鮮最終在1953年7月27日簽署停火協議,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與大韓民國沿三十八度線非軍事區分界而治。

朝韓分治後,韓國經歷民主與獨裁統治的反復交替:第一共和國處於李承晚的獨裁統治之下,直至1960年統治崩潰流亡夏威夷,民主的第二共和國建立並以尹潽善為總統,卻在不久後被朴正熙軍隊推翻。之後從第三到第五共和國,韓國都處於朴正熙及全斗煥軍政府的威權統治之下。

1987年之後,第六共和國開始逐漸建立起一個自由民主的政府。

(6)外國怎麼書寫韓國歷史的擴展閱讀:

箕子朝鮮(約前1122 ~前194 ) 。在中國西漢歷史學家司馬遷的名著《史記》中記載,商代最後一個國王紂王的叔父箕子(商朝人華夏族)在周武王伐紂後,帶著商代的禮儀和制度率五千商朝遺民東遷至朝鮮半島北部,被那裡的人民推舉為國君,建立「箕氏侯國」,史稱「箕子朝鮮」。

武王伐紂成功後,曾經去尋找箕子,後來在武王勸說下,箕子同意歸附周王室。諸侯分封時,箕子被封為諸侯,其封國位於朝鮮半島北部,向西與燕國接壤,此後的八百年裡,箕子朝鮮一直以周朝的諸侯國存在。

王氏高麗和李氏朝鮮時期,由於儒學興盛的關系,箕子朝鮮受到極大的推崇與贊賞。朝鮮人時常以「箕聖」來稱呼箕子,而稱自己的國家叫「箕聖國」。

野史《三國遺事》造謠說,檀君的後人在箕子來到朝鮮半島之後,帶著人民南遷,以免和箕子帶來的人形成沖突。這些人後來成為了三韓的始祖。

箕子朝鮮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被認為是韓國歷史上最早的國家,現代韓國人否認箕子朝鮮的存在。但是無論如何,箕子朝鮮是中國歷史范疇,既非韓國人的祖先,也不是韓國的歷史政權。

『柒』 韓國的歷史起源是什麼

韓國的歷史起源:

韓國歷史上曾是中原王朝的藩屬國,清末,清朝於甲午戰爭中戰敗,韓國脫離與中原王朝的藩屬關系,後成立「大韓帝國」,1910年被日本吞並,二戰後光復取得獨立。1950年爆發朝鮮戰爭,南北分裂,北方國家稱朝鮮,南方國家稱韓國。

大韓民國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占朝鮮半島面積的45%),主體民族為韓民族,通用韓語。首都為首爾。

韓國文化簡介:

1、宗教

韓國50%左右的人口信奉基督教、佛教等宗教。

2、服飾

韓服是韓國的傳統服裝。近代被洋服替代,一般只有在節日和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裡穿。女性的傳統服裝是短上衣和寬長的裙子,看上去很寬松;男性以褲子、短上衣、背心、馬甲顯出獨特的風情。白色為基本色,根據季節、身份,所選用的材料和色彩都不同。

在結婚等特別的儀式中,一般平民也穿戴華麗的衣裳和首飾。

3、飲食

韓食以泡菜文化為特色,一日三餐都離不開泡菜。韓國傳統名菜燒肉、泡菜、冷麵已經成了世界名菜。韓國有各種飲食,由於其過去處於農耕社會,因此從古代開始主食就以米為主。韓國飲食與各種蔬菜、肉類、魚類共同組成。

『捌』 韓國的古籍都是漢文,普通韓國人是怎麼學歷史的

就跟其他國家的普通人一樣,韓國的普通人也是在學校通過老師的教導和翻閱歷史教科書來學習的韓國的歷史。
從三國時代一直到朝鮮時代為止,韓國古人都是用漢文寫的書,因此在韓國有一隻受過嚴格訓練、精通漢文和韓文的隊伍在進行將漢文翻譯為韓文的工作,這個工作在韓國被稱為「漢文古典飜譯」。
在韓國有很多水平很高的研究所在進行這項崇高的工作,這其中又有許多受訓於有著600年儒學傳統的成均館大學的「儒學科」或者該校的跨學科培訓項目「漢文古典飜譯協同課程」。

『玖』 尋求關於韓國歷史,日本歷史的完整資料!

朝鮮半島約從七十萬年前開始已有人類定居。大約三千年前傳入的青銅器文化就是今日朝鮮半島文明的起源。

三國時代(-676年)

公元前2333年,檀君王儉創建了古朝鮮之後,從中國東部到朝鮮半島先後建立了許多部落王國。約公元前一百年左右,半島上形成了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鼎立的局面。到公元676年,新羅定都於慶州並統一了三國。而高句麗後裔在新羅無法統治的中國大陸東北部地區建立了渤海王國。

渤海與統一的新羅(676-935年)

6世紀中葉,新羅王國征服了鄰近的伽倻王國(從1世紀中葉至6世紀中葉發展起來的一批城邦國家)並與中國唐朝結成軍事同盟,征服了高句麗和百濟王國。當中國唐朝後來暴露出要將高句麗和百濟納入其帝國版圖時,新羅便以武力相抗。

公元676年,新羅將中國人逐出韓半島。其後,居住在滿州中南部地區的前高句麗人於698年建立了渤海王國。

渤海王國不僅有高句麗人,還有眾多的靺鞨族人。渤海王國按高句麗王國的行政結構,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五京政權體系。渤海王國有著源於高句麗文化的先進文化。

渤海王國的繁榮和強大在公元9世紀上半葉達到鼎盛時期。它佔領了北至阿穆爾河,西至滿州南部開元的廣大地區,並同突厥和日本建立了外交關系。渤海王國於公元926年被契丹人滅亡,其統治階級中的很多人(大部分為高句麗人)遷移到南方,加人了新成立的高麗王國。

新羅在公元668年統一了韓半島,並在8世紀中葉達到繁榮強大的鼎盛時期。新羅一直想建立一個理想的佛教國家,佛國寺就是在統一的新羅時期所建立的。但因王公貴族沉溺於安逸奢侈的生活,王國對佛教的崇尚也開始衰落。此外,貴族之間產生了沖突,一些反叛勢力的領袖聲稱對被佔領的高句麗和百濟有統治的權力。公元935年,新羅國王正式向新建立的高麗王朝投降。

高麗時代(918-1392年)

盡管韓半島經常遭受外來入侵,但自公元668年由新羅統一後一直由一個單一的政府治理,並保持了政治獨立,以及文化和民族傳統。無論是高麗王朝(918—1392年),還是朝鮮王朝(1392一1910年),它們都鞏固了政權,發展了文化,驅逐了諸如契丹、蒙古、和日本人。高麗王朝的開國君主王建是新羅一位反叛王子手下的將軍。他選擇自己的家鄉松岳(即現今的開城)作為都城,並宣稱要收復高句麗在樂浪的失地。他將他的王國定名為高麗,韓國現在的名稱「Korea」就是由此而來。盡管高麗王朝末能實現收復失地的心。但卻取得了輝煌的文化成就,其青瓷的發明和佛教的興盛則廣為人知。具有同等重要意義的是,早在1234年,即比德國谷登堡早兩個世紀,韓國人便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屬活字印刷。大約也在這一時期,韓國的工匠還完成了在大塊木版上雕刻全部佛經的艱巨任務。

這些雕刻佛經的木版有8萬塊之多,目的是祈求佛祖保佑擊退蒙古人的入侵。這些稱為人《高麗大藏經》的木版現珍藏在歷史悠久的海印寺內。

高麗王朝末期,土大夫和武士之間的沖突,儒教信徒與佛教信徒之間的爭斗,使高麗王朝衰敗。蒙古人入侵高麗始於1231年,高麗人民雖然與蒙古人進行了英勇斗爭,但高麗仍淪為蒙古的附庸國長達近一個世紀之久。

朝鮮時代(1392-1910)

1392年,李成佳將軍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朝鮮。朝鮮早期的統治者為了抵銷在高麗時間占統治地位的佛教影響,用儒教代替了佛教。

朝鮮統治者以老成持重的中庸政治制度治理國家,利用科舉制度作為選拔官吏的主要途徑。這一時期,科舉考試成為社會運動狀態和文化活動的重要因素。當時社會高度重視研究學問,而鄙視工商業。

朝鮮在第四代國王世宗統治時期(1418-1450),國家的文化與藝術空前繁榮。在世宗大王的倡導下,王室學術機構的學者創造了韓語字母「訓民正音」。
世宗大王非常重視天文學。日晷、水漏、天文圖和天球儀等都是在他的鼓勵下創制出來的。後來他將王位傳給兒子文宗(1450--1452在位)。文宗於1452年駕崩,年僅11歲的太子接替了王位,是為端宗。

1455年,端宗的叔叔首陽大君篡奪了年青國王的王位,成為世祖國王(1455-1468年)。他通過崇尚儒教來提高他的統治地位。此後,儒教便支配了韓國人的生活方式。

1592年,日本入侵朝鮮王國,准備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在海上,李舜臣將軍(1545-1598)——一位在韓國歷史上最受尊敬的人物,指揮「龜船」與日本人作戰,並取得了一系列輝煌勝利。這種「龜船」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鐵甲戰船。

在陸上,自願參戰的農民和僧侶軍隊也奮勇殺敵。1598年,隨著日本軍閥豐臣秀吉死亡,日本軍隊開始撤退,戰爭終於結束。但這場戰爭卻給朝鮮和中國明朝留下了災難性後果。在戰爭中,朝鮮大量的工匠,包括陶瓷工匠被劫往日本。

17世紀初,韓國的「實學」運動在思想開明的士大夫中開始盛興起來。他們想借「實學」來建設一個現代化國家。

他們極力建議改良工、農業,主張大刀闊斧地對土地分配製度進行改革。但不幸的是,保守的貴族統治者尚無適應這種巨大變革的准備。

朝鮮王朝後期,政府內部和上層社會中不斷產生傾軋。為了糾正這種不良的政治局面,朝鮮國王英祖(1724-1776在位)採取了不偏不倚的策略,成功地鞏固了王權,並取得了政治上的穩定。

正祖(1776-1800在位)繼位後繼續實行中庸政策,建立了王家藏書樓,收藏王家文件、實錄。他還推動了其他一系列政治與文化改革。這一時期,是「實學」運動蓬勃發展時期,一些傑出的學者撰寫了大量有關工、農業改革的文章,但政府並沒有採納他們的建議。

日本侵略及獨立運動(1910-1945)
19世紀,韓國依然是一個「閉關自守之國」,堅決反對與西方建立外交與貿易關系。此後,一些具有帝國主義野心的亞洲和歐洲國家競相對韓半島施加影響。1910年,日本強佔了韓國,開始對韓國實行殖民統治。

日本的殖民統治激發了韓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日本人甚至禁止韓國人在學校使用韓語授課的同化政策激怒了韓國知識分子。1919年的3月1日,韓國人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抗議活動,數千人為此犧牲了生命。

盡管「三一獨立運動」失敗了,但卻加強了韓民族的團結,激發了愛國主義精神。這次運動促成在中國上海成立了韓國臨時政府,並在滿州開展了有組織的反抗日本殖民主義者的武裝斗爭。韓國人民至今仍每年紀念「三一獨立運動」,並將其確定為國家假日。

在1945年日本在二戰中戰敗以前,韓國人民在日本的殖民統治下一直過著悲慘的生活。在殖民統治期間,日本統治者對韓國和其人民實施經濟掠奪。當日本靠從韓國掠奪的財富暴富起來時,韓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卻日趨惡化。

大韓民國的誕生(1945)

韓國人民歡欣鼓舞地迎來了日本人在二戰中的失敗,但他們並沒有高興多久。光復所帶來的並不是韓國人民為之英勇奮斗的國家獨立。

相反,出現了一個意識形態沖突的分裂國家。美國佔領韓半島南方和蘇聯佔領韓半島北方,使韓國人民為建立一個獨立政府所作出的努力付之東流。聯合國大會於1947年11月通過一項決議,要求韓國在聯合國一個委員會的監督下舉行大選。

然而,蘇聯卻拒不執行聯合國決議,並且不準許聯合國這個委員會進入韓國北方。於是聯合國大會又通過一個新決議,要求在這個委員會能夠到達的地方進行選舉。韓國首次選舉於1948年5月10日在三八線以南地區舉行。這條線終於將韓半島分成南方與北方。

1948年,李承晚當選為大韓民國第一任總統。與此同時,北方成立了在已故的斯大林式獨裁者金日成領導下的共產黨政權。

在李承晚政府領導下的韓國繼續面臨著嚴重的社會騷亂問題。當時韓國民主制度尚不成熟,國家經歷了巨大磨難。李總統於196O年4月下台。1960年8月,民主黨成立了第二共和國,標志著張勉政府開始執政。

但這屆政府壽命不長, 1961年5月 16日,朴正熙發動了軍事政變。由朴正熙領導的國家再建最高會議接管了政府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權力。

社會與經濟方面的飛速變化使朴正熙總統選擇了建立強大中央集權政府的道路。朴正熙政府的目標是要在總統強有力的領導下,通過社會經濟進步來實現政治穩定和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朴正熙當時領導了被稱之為「漢江奇跡」的經濟發展。

在1979年10月朴總統遇刺身亡後,出現了以崔圭夏總統為首的實行戒嚴的過渡時期。崔總統於1980年8月辭職。全斗煥於1980年8月由統一主體國民會議(選舉團)選為總統。在1987年12月的總統大選中,盧泰愚當選為總統。全斗煥與盧泰愚均為將軍出身的總統。

盧泰愚政府執政期間,韓國的民主有了長足發展,這為在大韓民國32年來選舉出第一位非軍人出身的總統打下了基礎。金泳三於1992年被選舉為總統,他稱他的政府是「文人政府」。

1997年12月,韓國第一大反對黨——新政治國民會議(NCNP)總裁金大中當選為總統。他於1998年2月25日宣誓就職。金大中稱他的政府為「國民政府」。它是韓國憲法史上第一個由執政黨向反對黨和平移交政權而產生的政府

blog.sina.com.cn/u/4a5d2442010005rp 25K 2006 -10-22

據日本最古老的歷史書籍《古事記》與《日本書紀》記載,日本的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國即位,即位日相當於現在的公歷2月11日,因此就把這一天定為「建國紀念日」。

實際上,直到公元11世紀,日本各地有100多個小國。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到了公元4世紀,這些小國逐漸得到統一,在關西地方建立了大和王朝。按日本官方的說法,當今的明仁天皇是大和王朝「萬世一系」的第125代天皇。此時中國已進入兩晉時期。

5世紀初,大和國發展到鼎盛時期,勢力曾擴大到朝鮮半島南部。6世紀,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傳入日本。公元645年發生大化革新,建立起以天皇為絕對君主的中央集權國家體制。7世紀時,推古女皇的侄子聖德太子仿效隋唐,銳意政治革新,實行「大化改新」,試圖仿照唐朝律令制度,建立一個以天皇為絕對君主的中央集權國家。只可惜聖德太子壯志未酬身先死,其革新大業也因之付諸東流。傳說聖德太子曾派遣特使小野妹子遠赴中國,捎去一封「東天皇敬白西天皇」的國書,結果讓天下獨尊的隋煬帝大怒,不過小野妹子成了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駕橋鋪路的先驅。

公元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現奈良市及近郊),標志著日本皇室開始從古墳時代進入了奈良時代,同時也迎來了律令國家的興盛時期。奈良時代與此前的古墳時代,基本上是男女天皇分掌天下,18位天皇中女性佔了8位,而在此之後900年中,都是男性天皇,直到1633年德川幕府時期明正女皇登基。8世紀末,日本將都城移至「平安京」(現在的京都),開始了在日本歷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平安時代。10—11世紀時,皇室的外戚藤原氏壟斷政權長達200年,皇權開始旁落。幾位天皇禪位後被迫退隱寺院,與青燈古佛相伴。這一時期被史學家們稱為「院政時代」。

12世紀末進入由武士階層掌握實權的軍事封建國家,史稱「幕府」時期。13世紀後期,幕府的武士統治開始面臨困難,鐮倉幕府逐漸走上滅亡的道路。應仁元年(1467年),「應仁之亂」爆發,日本進入長達100年的戰國時代。戰國時代的日本群雄四起,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亂世爭雄,最終德川家康於慶長五年(1600年)發動關原合戰,建立德川政權。

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戰國時代結束。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將軍,在江戶建立了幕府政權。此後260多年,德川家統治日本全國,這段時期被稱作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嚴格控制天皇、貴族、寺院神社,統治著支撐幕藩體制的農民。元和九年(1623年),德川家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就職,下令鎖國,除開放長崎作為對外港口外,一律禁止外國人來日本,也禁止日本人遠渡海外。由於閉關自守,幕藩體制迎來了安定時期。但是隨著產業的發達、商品經濟的發展,農民自給自足的經營體系崩潰,18世紀起幕藩體制開始動搖。

江戶幕府末期,天災不斷,幕府統治腐敗,民不聊生。且幕府財政困難,使大部分中下級武士對幕府日益不滿。同時,西方資本主義列強以堅船利炮叩開鎖國達200餘年的日本國門。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壓力下,日本人逐漸認識到只有推翻幕府統治,向資本主義國家學習,才是日本富強之路。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倒幕運動展開了。

1868年1月3日,維新強國的「倒幕派」成功發動政變,迫使德川幕府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交出政權,並由新即位的明治天皇頒布「王政復古」詔書,這就是日本歷史上的「明治維新」。日本從此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揭開了近代史的帷幕。

明治維新後,明治天皇遷都江戶,並改名為東京,之後從政治、經濟、文教、外交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日本國力逐漸強大,但也開始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要與西方列強爭奪東亞資源控制權。日本1894年發動甲午中日戰爭(日本方面稱「日清戰爭」),打敗了中國北洋艦隊,侵佔了台灣和澎湖列島。1904年進行了日俄戰爭,全殲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1910年侵佔朝鮮半島,日本成為帝國主義列強之一。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借機對德宣戰,將德國在青島和山東的權益攫為己有。1929年爆發世界性經濟危機,日本走上了通往軍國主義的道路。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軍侵佔中國東北。1937年7月7日,日軍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941年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這一時期是日本歷史以及中日關系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國發表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8月6日和9日,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8月9日,蘇聯紅軍正式參戰,迅速擊潰日本關東軍;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9月2日在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日本簽字無條件投降。

戰後日本致力於恢復和發展經濟,實行「國民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福利的增長」的「新政策」,從20世紀50年代末進入經濟高速發展時期,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1966年超過法國,1967年超過英國,1968年超過聯邦德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經濟大國」。

1972年9月25日,日本總理大臣田中角榮和外務大臣大平正芳訪問中國。9月29日,中日兩國總理和外長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兩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建立和平友好關系,結束兩國之間的戰爭狀態,正式恢復邦交。

日本經濟在1973年受到國際性石油危機的沖擊,增長速度放慢,轉入「穩定增長」時期,但增長率仍然是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最高的。20世紀80年代,日本出現泡沫經濟,90年代初日本經濟泡沫破滅,日本進入長達十幾年的經濟低迷和停滯期。2003年,日本經濟出現明顯復甦勢頭。

閱讀全文

與外國怎麼書寫韓國歷史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