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韓國資訊 > 鹽城在韓國什麼地方

鹽城在韓國什麼地方

發布時間:2023-01-03 14:35:49

❶ 求一段江蘇鹽城的介紹,急!!!!

歷史:
鹽城市,位於北緯32.85°~34.2 ° 、東經 119.57°~120.45° ,東臨黃海,南與南通市接壤,西南與揚州市,泰州市為鄰,西與淮安市相連,北隔灌河和連雲港市相望。是江蘇省省轄市中面積最大的市。市轄區面積1779平方公里;市轄區158.65萬人(亭湖區83.90萬,鹽都區74.75萬)。全市地勢平坦,河渠縱橫,交通發達,物產富饒,素有"漁米之鄉"的美稱。鹽城大多數人口是歷朝江南移民後裔,因而傳統文化和民眾的心理狀態都屬於傳統的江南文化范疇。鹽阜大地人傑地靈,名人數不勝數,有過南宋丞相陸秀夫,也是和《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的故鄉鹽城從西漢 漢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鹽瀆縣,當時這里遍地皆為煮鹽亭場,到處是鹽河, 「瀆」就是運鹽之河的意思。東晉安帝義熙7年(公元411年)時更名為鹽城縣,以 「環城皆鹽場」而得名。鹽城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澱,處處散發著濃郁的海鹽文化。古代以盛產「淮鹽」而享譽華夏,古稱「淮夷地」。早在戰國時期即「煮海為鹽」,《史記》載「東海有海鹽之饒」。秦漢時則「煮海興利、穿渠通運」,已成為漁鹽興旺之地。唐時,「甲東南之富、邊餉半出於茲」的淮南鹽場,僅鹽城就有「鹽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寶應年間,境內設有海陵監、鹽城監,每歲煮鹽百餘萬石,其時鹽城已成為東南沿海重要的鹽業生產中心鹽城從西漢 漢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鹽瀆縣,當時這里遍地皆為煮鹽亭場,到處是鹽河, 「瀆」就是運鹽之河的意思。東晉安帝義熙7年(公元411年)時更名為鹽城縣,以 「環城皆鹽場」而得名。鹽城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澱,處處散發著濃郁的海鹽文化。古代以盛產「淮鹽」而享譽華夏,古稱「淮夷地」。早在戰國時期即「煮海為鹽」,《史記》載「東海有海鹽之饒」。秦漢時則「煮海興利、穿渠通運」,已成為漁鹽興旺之地。唐時,「甲東南之富、邊餉半出於茲」的淮南鹽場,僅鹽城就有「鹽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寶應年間,境內設有海陵監、鹽城監,每歲煮鹽百餘萬石,其時鹽城已成為東南沿海重要的鹽業生產中心。

鹽城10景:
金灘珍鹿- -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董情動天- -東台市董永與七仙女文化園
枯枝奇艷- -鹽城枯枝牡丹園
縱湖秋色- -鹽都區大縱湖風景區
九龍戲珠- -建湖縣九龍口
鐵軍豐碑- -鹽城新四軍紀念館
施公遺蹤- -施耐庵紀念館
西溪古韻- -東台市泰山寺
迎賓集賢- -鹽城市迎賓公園
濕地公園--東台市黃海森林公園、永豐林生態園、鹽瀆公園
鹽城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中華麋鹿園(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鹽城串場河海鹽文化風貌區
大縱湖旅遊度假區
歷史遺跡
郝柏村故里與鄭板橋讀書處(鹽城歷史遺跡)
革命遺址(鹽城歷史遺跡)
華中工委舊址(鹽城歷史遺跡)
西溪泰山護國禪寺(鹽城歷史遺跡)
荷葉亭(鹽城歷史遺跡)
開庄遺址(鹽城歷史遺跡)

地方特產:

東台魚湯面 原系宮廷食品,其湯濃稠如乳,點滴成珠,面白細勻,鮮而不膩,為傳統名點。1924年曾獲巴拿馬博覽會金獎。
建湖藕粉圓子 已有百年歷史。以上等藕粉為原料,用白糖、棗泥、芝麻粉拌以葷素油脂及桂花為餡丸,在開水中多次氽制而成。形如彈丸,呈淡紫色,嬌嫩肥澤,柔軟豐滿,甜而不膩,桂香滿口,享譽中外。
生熗條蝦 條蝦是鹽城沿海地區的特產。製法獨特:將生蝦先加鹽、曲酒殺菌去腥後,再加入腐乳汁、白醬油、白糖等輔料,即可食用。此菜尤以清明前食用最佳。
白燉鯔魚 鯔魚是鹽城名特海產,肉肥味美,配以豬油丁、火腿片、香菇片、筍片等,上籠以旺火蒸熟。燉熟的鯔魚肉呈蒜瓣狀,湯清味濃,色澤美觀,鮮嫩可口。
燴素魚皮 相傳為清初鹽城兜率寺廚師首創。將山芋粉放入沸水鍋中凝成粉皮,切成長方塊,呈魚皮狀,輔以雞湯、火腿、雞脯肉等下鍋燒沸,味道鮮美,清爽可口。
鹽城奇園蟹黃包 已有300多年歷史,以個大膘肥黃多的活母蟹和精面為原料製作,味道極鮮美,尤以奇園菜館的蟹黃包為佳,故名。
首烏糕 用濱海縣特產何首烏粉製成,味道鮮美,色質透明,可養生,可治白發,已成宴席佳品。
四鰓鱸魚 產於響水縣的灌河。嘴大、鱗細、體側扁。菜花時節魚體有黑白相間的花紋,又稱「菜花鱸魚」。魚頭部有重疊的鰓紋,看似四鰓。肉質細嫩,魚湯味鮮,可與雞汁媲美,舊時曾為貢品。
鹽城糖麻花 又名油繩,相傳已有2000多年歷史。特點是:香、甜、酥、脆,油而不膩,美味可口。被載入《中國風味特產指南》。
楊五香腸 生產歷史悠久,最早為東台台城楊五熏燒店製作經營,故名。楊五香腸色澤鮮艷,味道鮮美,被列入《中國名食指南》。
阜寧大糕 已有2000多年歷史,糕片白如雪,柔如雲,上口香甜、滋潤。主要以糯米粉精製而成。
伍佑醉螺 又名糖泥螺,始於清乾隆年間,其特點是:香、甜、脆、嫩,為助餐佐酒的佳餚。
大縱湖醉蟹 大縱湖蟹個大黃多。洗凈後,配以鹽城曲酒、米酒、淮鹽、花椒等原料醉制。該品具有外觀似活、肉質細嫩、味醇濃郁、醉氣惹人、佐酒品鮮、營養豐富、不需烹調、攜帶方便八大特色,為宴席、旅遊、饋贈的佳品。
龍岡茌梨 產於鹽都縣龍岡鎮北的沙崗地帶,該梨形似紡錘,味似嫩菱,平均單果重200克,最大達800克,果肉厚,含糖量在15以上,在省有關評比會上曾三次奪魁。
嫩薑片 特點是鮮甜脆嫩、形如薄紙、美味可口。其製法是精選寒露前三天採收的鮮嫩生薑,經過13道工序製作而成。

❷ 鹽城到底是個什麼地方

鹽城概況
面積 1.5萬平方千米
河湖面積 2700多平方千米(萬河之都)
人口 815萬(2008年底)
語言 鹽城話
郵編 224000
機動車牌號 蘇J
區號 0515
拼音 Yancheng Shi
區劃 轄兩個市轄區,5個縣及兩個縣級市。
市樹 : 冬青、銀杏
市花 : 紫薇、枯枝牡丹
經緯度: 北緯32.85°~34.2 ° 、 東經 119.57°~120.45°
註:鹽城的標志是丹頂鶴(仙鶴)和麋鹿(神鹿)
鹽城,江蘇省中部沿海的一座新興城市,與日本隔海相望,地域得天獨厚,珍禽異獸與人和諧共生,是國家沿海大開發戰略的重要一環。鹽城設市較晚,民營與縣域經濟實力不俗,產業結構豐富,生態優美。鹽城大多數人口是歷朝江南移民後裔,因而傳統文化和民眾的心理狀態都屬於傳統的江南文化范疇。鹽阜大地人傑地靈,名人數不勝數,有過南宋丞相陸秀夫,也是和《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的故鄉。
地理位置
鹽城的標志-仙鶴鹽城市位於江蘇省中部偏東地域,東臨黃海,南與南通市接壤,西、西南與揚州市,泰州市為鄰,北、西北與淮陰市相連,東北隔大淮河與灌河和連雲港市相望。總面積14983平方公里(老海堤內),是江蘇省地級市面積最大的一個市。其中城區面積210平方公里;總人口798.28萬人(2004年底),其中城區152萬人(亭湖區81萬人,鹽都區 71萬人)。全市地勢平坦,河渠縱橫,交通發達,物產富饒,素有"漁米之鄉"的美稱。
經過建市20多年的發展,鹽城的經濟發展迅速,並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江蘇正在將經濟重心從沿江轉移到沿海上,而鹽城正處於江蘇沿海的中心位置,擁有優良的深水港。並且,作為距離上海很近的城市,在蘇通大橋開通後,鹽城進入了上海2小時經濟圈,再加上杭州灣大橋的建立,鹽城與上海以及浙江的關系更加緊密,市政府提出了「做上海的後花園」正是著眼與鹽城的巨大發展潛力和優良的生態環境。並且,未來青島到上海的高速鐵路的開通,更將進一步促成鹽城的飛躍。鹽城的交通頗為發達,擁有國內一流的南洋機場,與國內各地聯網的高速公路通向沿海及內陸各省。而且隨著近年港商到鹽投資,鹽城近幾年與香港貿易往來頻繁,最近又開通了與香港之間的兩小時航線直達,更加速了兩地的交流與發展。
地名探究
因鹽得名,歷史悠久
鹽城從西漢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鹽瀆縣,當時這里遍地皆為煮鹽亭場,到處是鹽河,「瀆」就是運鹽之河的意思。東晉安帝義熙7年(公元411年)時更名為鹽城縣,以「環城皆鹽場」而得名。鹽城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澱,處處散發著濃郁的海鹽文化。古代以盛產「淮鹽」而享譽華夏,古稱「淮夷地」。早在戰國時期即「煮海為鹽」,《史記》載「東海有海鹽之饒」。秦漢時則「煮海興利、穿渠通運」,已成為漁鹽興旺之地。唐時,「甲東南之富、邊餉半出於茲」的淮南鹽場,僅鹽城就有「鹽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寶應年間,境內設有海陵監、鹽城監,每歲煮鹽百餘萬石,其時鹽城已成為東南沿海重要的鹽業生產中心。
鹽城是名副其實的「鹽」城。在各地地名當中,至今仍保留著「團」、「灶」、「總」、「丿」「倉」等與鹽業生產管理相關的名稱。「團」,是鹽區生產組織,灶戶「聚團共煎」的生產形式。每個鹽場設幾個團,每團設若干灶戶,舊時以「團」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鹽區的東台、大豐,如南團、西團、卞團等。目前,仍保留大豐的西團鎮,全市還有18個村、48個自然村組的地名與「團」有關。「灶」,是灶民煎鹽的重要設施,境內因「灶」稱名的有頭灶、三灶、四灶等6個鄉鎮,另有85個村及368個自然村組也是因「灶」而得名。「總」,是鹽場灶民聚居的單位。明初大規模的「洪武趕散」,移民來到荒漠的海濱燒鹽,為了對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實施管理,各場設總若干,以次為序。清嘉慶時,東台富安鹽場就設有30個總。今天沿海鄉鎮地名中仍保留有一總、二總、三總等地名,境內還有7個村和37個自然村組以「總」命名。「倉」,即鹽倉,以枯枝牡丹名揚天下的亭湖區便倉鎮當年就是伍佑鹽場的便倉所在地。境內還有東台三倉鎮以及11個村和18個自然村組因「倉」設名。「丿」是明後期及清代灶民煮鹽的主要生產工具之一,其形同鐵鍋,略比鍋淺,徑園三尺,深3-4寸。境內以「丿」命名的鄉鎮,有東台的曹丿鎮、大豐的潘丿鎮,市內還有6個村和13個自然村組亦是以「丿」為地名的。
歷史沿革
鹽城,周以前為淮夷地;周時屬青州,春秋時屬吳,後屬越。戰國時屬楚。秦代屬東海郡;西漢初為射陽侯劉纏封地,漢武帝元狩四年建鹽瀆縣,這是鹽城置縣的開端;三國時屬魏,廢縣制;西晉又復縣制;東晉義熙七年改名鹽城,此為現名之始;南北朝稱鹽城郡;隋初仍為縣,屬江都郡;隋末,韋徹據鹽稱王,分為新安、安樂兩縣,唐初復置鹽城縣;宋代屬楚州;元朝屬淮安路;明代屬淮安府;清初為江南省的一部分,康熙六年劃歸江蘇省,屬淮安府;民國初屬江蘇省第十行政督察區。1946年鹽城一度改名為葉挺市,後仍恢復原名。其它縣的設置:清朝雍正九年建阜寧縣;乾隆三十三年建東台縣;抗日戰爭中期,建台北、鹽東、阜東、建陽4縣;1966年新建響水縣。1983年撤銷實行市管縣新體制,下轄城區、郊區和響水、濱海、阜寧、射陽、建湖、大豐、東台等7縣。1987年後,東台、大豐先後建市,1996年,郊區撤銷,建鹽都縣。2003年,城區更名為亭湖區;撤銷鹽都縣,設立鹽城市鹽都區。以原鹽都縣潘黃、大縱湖、北龍港、樓王、學富、義豐、尚庄、葛武、北蔣、秦南、龍岡、郭猛、大岡13個鎮的行政區域為鹽都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潘黃鎮。亭湖區轄原鹽城市城區以及原鹽都縣的步鳳、伍佑、便倉3個鎮,區人民政府駐人民中路。
2007年,江蘇省政府批復,同意將鹽城市亭湖區張庄街道辦事處劃歸鹽都區管轄. 這就是鹽城歷史變遷的輪廓。
鹽城在遠古代是陸地,後陸沉變為濱海平原。建國後,大豐西團一帶出土的古陸生物化石可以考定,鹽城至少在二、三萬年前即已成陸。阜寧縣羊寨一帶的石器、骨器的發現,表明至遲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鹽城境內就有靠漁獵為生的原始部落群活動的蹤跡。遠在西周初年,魯侯伯禽令奄民南遷,途中有部分奄民留在鹽城一帶定居,他們可以說是鹽城早期的開拓者。
鹽城歷史上鹽、漁、農業較為發達,尤以產淮鹽著名。先秦時期開始零星煮鹽,從西漢至清代中葉,淮鹽一直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財源之一。在唐代,鹽城還是我國主要出活海口之一,據新、舊《唐書》記載,高麗僧人封大聖、新羅國王了金士信、日本國使者粟田真人、小野石根以及阿倍仲麻呂,都是經鹽城登陸轉赴長安或出海的。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為了恢復沿海經濟,從蘇州、松江等地大規模移民來鹽屯墾,鹽城人口大增。鹽城的手工業也頗為發達,明清時期的建湖周氏冶鐵、李氏花炮,東台曹氏木雕、唐氏羽扇以及濱海的泥彩塑,大豐的西團發綉和東台安豐的木芙蓉織品等,在江淮之間是負有盛名的。
文化的發達是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鹽城也是「人文薈萃」之地。在鹽阜大地上,哺育過文雄海內的「建安七子」之一陳琳;南北朝產生過名醫徐道度,清代有治水專家馮道立;明清出現過詩人吳嘉紀 陳玉澍、書法家宋曹、畫家萬嵐以及評書的開創者柳敬亭等。建湖的「百戲」在唐代即享有盛譽,慶豐十八團是我國雜技三個半發源地之一。明代中葉還出現過東台安豐人王艮為代表的具有全國影響的泰州學派。近、現代鹽城出現的學者名流甚多。
鹽城歷史上出現過不少仁人志士、民族英雄。元末,草堰場鹽民張士誠起兵於白駒場。南宋末年的陸秀夫是鹽城長建鄉人,與文天祥同榜進士,官至左丞相,抗元於崖山,背負幼帝投海殉國。明末清初的王之楨,是抗清名將史可法的得力幕僚。近代的馬玉瑗在三河、寶坻等縣任上,反抗洋人入侵,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和尊嚴。
生態資源
鹽城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市。全市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積7737平方公里,河湖水面2700多平方公里。
海洋和灘塗資源十分豐富。沿海灘塗總面積4550平方公里(含輻射沙洲),其中潮上帶1677平方公里,潮間帶1610平方公里,分別佔全省的75%、64.6%、60.8%。隸屬於東台、大豐、射陽、濱海、響水等縣(市)的沿海灘塗,近期可供開發利用的面積達1300平方公里。目前,射陽河口以南沿海地段還以每年1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大海延伸,被稱之為「黃金海岸」,是江蘇最大、最具潛力的土地後備資源。
岸線港口資源得天獨厚。鹽城市海域位於江蘇沿海中部,海岸線總長582公里,占江蘇省的56%。海域面積18897平方公里,其中內水面積12144平方公里,領海面積6753平方公里,沿海海域是中國唯一無赤潮的內海水域。沿海陳家港距連雲港27海里、日照港59海里,集、疏、運條件比較優越,為二級航道,國家二類開放口岸。大豐港北距青島港210海里、連雲港120海里,東距日本長崎港460海里、韓國釜山港465海里,南距台灣基隆港620海里、上海港280海里,已被國家規劃為對外開放一類口岸。濱海港地處江蘇沿海中部、連雲港與長江口之內,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10米等深線離岸最近處為1.215海里,深水直通大海,可建5-10萬噸級碼頭泊位,是江蘇沿海水深條件最好的岸段之一。射陽港現擁有千噸級碼頭5座,並開通了集裝箱內河支線,港口年吞吐能力可達530萬噸,目前,射陽港已同沿海24個港口通航。
石油天然氣資源蘊藏較多。已探明石油天然氣蘊藏量達800億立方米,預計總儲量達2000億立方米,為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陸上最大的油氣田。沿海和近海有約10萬平方公里的黃海儲油沉積盆地,居全國海洋油氣沉積盆地第2位,有著廣闊的勘探開發前景。
農產品資源優勢突出。鹽城是江蘇最大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已建成8個全國商品糧基地縣、1個優質油料基地縣和6個優質棉基地縣,海洋及動植物資源豐富。糧棉油、桑果菜和禽蛋魚等主要農產品的種養規模和總量均位居全省首位。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居全省之首,全市有4個縣列入省級農產品產地認證;通過省級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種植業產地有212個、面積223萬畝,畜牧業產地87個、畜禽規模1799萬頭(只)。新建國家和省級農業標准化示範區5個,省級外向型農業生產基地6個。通過認定的有機食品基地2個10.2萬畝、綠色食品基地6個2.2萬畝。全市獲得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稱號的產品共有179個。
生態旅遊資源獨具特色。全市現有對外開放景點40多個,其中省級文保單位15個,3A級景區2個,2A級景區1個,省級風景名勝區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市域東部擁有太平洋西海岸、亞洲大陸邊緣最大的海岸型濕地,被列入世界重點濕地保護區,正在規劃建設鹽城濕地生態國家公園,打造「東方濕地之都」。濕地保護區內建有世界上第一個野生麋鹿保護區和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為聯合國人與自然生物圈成員。大豐野生麋鹿保護區目前麋鹿種群600多頭,其野生種群總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有國家重點保護的一類野生動物12種,國家二類重點保護野生動物67種,每年來此越冬的丹頂鶴達到1200多隻,佔世界野生種群的60%以上。市域西部地處里下河地區腹地,大縱湖、九龍口、馬家盪等湖泊水域面積近百平方公里,為典型的瀉湖型湖盪濕地。面積10多萬畝的海濱林場和遼闊的海濱草原,集藍天、大海、海塗、森林、草原、珍稀動植物等於一體,具有與基岩海岸和砂質海岸迥然不同的海濱風光。鹽城不僅資源豐富、生態獨特,民俗文化特色也很鮮明。鹽城是淮劇的發源地,素有「淮劇之鄉」、「小戲之鄉」、「現代戲之鄉」的美稱。歷史上名人和名勝古跡較多。市區有南宋丞相陸秀夫祠堂、明末書法家宋曹故居等人文景觀,大豐市白駒鎮是《水滸》作者施耐庵的故里,東台西溪有北宋宰相范仲淹的「讀書堂」,亭湖便倉有北宋宰相卞濟手植的「枯枝牡丹」。現代著名外交家喬冠華、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胡喬木的故鄉也在鹽城市境內。
電力、煤炭是鹽城的兩大主要能源。鹽城現有鹽城、濱海、射陽港等電廠,總裝機容量已達140萬千瓦;另有陳家港、王港大型電廠已列入國家規劃,至2010年,總裝機容量可達300萬千瓦。目前,全市城鄉通電率達100%。鹽城現有淮北劉東、微山昭陽、徐州利國等煤礦,礦井設計能力近100萬噸。
鹽城天然氣田為東部沿海地區陸上最大的油氣田,其圈密儲量為2100億立方米,含氣面積200平方公里左右;其品質名列全國天然氣前列,平均熱值9250大卡,甲烷含量為96.7%,不含硫。鹽城天然氣田的建設開發已進入實質性階段。
經濟概況
2008年鹽城全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600億元,比上年增長13.6%,人均首次超過3600美元;財政總收入達到216.1億元,增長45.7%,實現了兩年翻一番,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0.3億元,增長38%;出口總額21.7億美元,增長53%,增幅列全省第二;注冊外資實際到賬突破10億美元,增長23.3%;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20億元,增長35.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投資610億元,增長40.3%;新發展私營企業1.4萬戶,新增私營個體經濟注冊資本300億元,增長63.9%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6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790元,分別增長14.5%、11.5%。

❸ 鹽城在那裡

鹽城市,位於北緯32.85°~34.2 ° 、東經 119.57°~120.45° ,東臨黃海,南與南通市接壤,西南與揚州市,泰州市為鄰,西與淮安市相連,北隔灌河和連雲港市相望。是江蘇省省轄市中面積最大的市。市轄區面積1779平方公里;市轄區158.65萬人(亭湖區83.90萬,鹽都區74.75萬)。全市地勢平坦,河渠縱橫,交通發達,物產富饒,素有"漁米之鄉"的美稱。鹽城大多數人口是歷朝江南移民後裔,因而傳統文化和民眾的心理狀態都屬於傳統的江南文化范疇。鹽阜大地人傑地靈,名人數不勝數,有過南宋丞相陸秀夫,也是和《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的故鄉。
鹽城,周以前為淮夷地;周時屬青州,春秋時屬吳,後屬越。戰國時屬楚。秦代屬東海郡;西漢初為射陽侯劉纏封地,漢武帝元狩四年建鹽瀆縣,這是鹽城置縣的開端;三國時屬魏,廢縣制;西晉又復縣制;東晉義熙七年改名鹽城,此為現名之始;南北朝稱鹽城郡;隋初仍為縣,屬江都郡;隋末,韋徹據鹽稱王,分為新安、安樂兩縣,唐初復置鹽城縣;宋代屬楚州;元朝屬淮安路;明代屬南直隸(南京)淮安府;清初為江南省的一部分,康熙六年劃歸江蘇省,屬淮安府;民國初屬江蘇省第十行政督察區。1946年鹽城一度改名為葉挺市,後仍恢復原名。其它縣的設置:清朝雍正九年建阜寧縣;乾隆三十三年建東台縣;抗日戰爭中期,建台北、鹽東、阜東、建陽4縣;1966年新建響水縣。1983年實行市管縣新體制,下轄城區、郊區和響水、濱海、阜寧、射陽、建湖、大豐、東台等7縣。1987年後,東台、大豐先後建市,1996年,郊區撤銷,建鹽都縣。鹽城行政區劃圖
2003年,城區更名為亭湖區;亭湖區轄原鹽城市城區以及原鹽都縣的步鳳、伍佑、便倉3個鎮,區人民政府駐人民中路。撤銷鹽都縣,設立鹽城市鹽都區,以原鹽都縣潘黃、大縱湖、北龍港、樓王、學富、義豐、尚庄、葛武、北蔣、秦南、龍岡、郭猛、大岡13個鎮的行政區域為鹽都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潘黃鎮。2007年,江蘇省政府批復,同意將鹽城市亭湖區張庄街道辦事處劃歸鹽都區管轄. 這就是鹽城歷史變遷的輪廓。2010年,隨著鹽城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故將亭湖區、鹽都區部分區劃做調整,亭湖區撤銷伍佑鎮,設立伍佑街道辦事處,將南洋鎮西半部鄉鎮組建新城街道辦事處,鹽都區撤銷潘黃鎮,設潘黃、鹽龍兩街道辦事處。 1、亭湖區:亭湖區是鹽城市的中心城區之一,同時也是鹽城市對外展示的窗口。亭湖區是鹽城市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建設鹽城大市區的重要區域,亭湖區的城市化水平,經濟發展水平,教育水平,文化水平,消費水平,交通通達度均居鹽城地區各縣市區首位。 2、鹽都區:鹽都區位於鹽城市區西南部、是鹽城南部西南片新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鹽城未來發展高地之一。鹽都區行政中心暫駐城南新區新都街道。今日的鹽都,是一個初具特色後勢強勁的新興工業發展高地。 3、城南新區(註:城南新區轄區分屬亭湖區、鹽都區所有,城南新區設行政管委會,負責城南新區實際運行):鹽城市城南新區是鹽城市的中心城區之一,也是鹽城市對外展示的新窗口。城南新區是鹽城市政府所在地,城南新區規劃建設范圍為:東至通榆河,西至西環路,北至青年路,南含伍佑街道,總面積102平方公里。是鹽城市南部新城區,鹽城市另一城市中心,與亭湖區老城中心兩翼呼應。 4、開發區(註:開發區轄區屬亭湖區所有,開發區設行政管委會,負責開發區實際運行):江蘇省鹽城經濟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8月,全區面積84.72平方公里,設有8個社區和7個行政村,常住人口5.48萬人。2010年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5、大豐市:大豐地處中國東部沿海開放帶,屬上海經濟區和長江三角洲地區,多次躋身全國縣域經濟百強,區位優勢十分突出。近年來,大豐城市居民經濟持續發展,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各項改革全面突破,發展活力得到激發,項目推進成效顯著,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城鄉面貌變化顯著,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質量有了全面提高。大豐擁有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大豐港,隨著江蘇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大豐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6、東台市:東台位於蘇中沿海,地處南通、泰州、鹽城三個省轄市交界處。素有「黃海明珠金東台」的美譽,東台的西溪古鎮是神話傳說「天仙配」的發祥地,屬於長江三角洲沿江經濟開發帶。境內一馬平川,氣候溫和濕潤。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生態示範市,江蘇省文明城市,江蘇省最安全地區之一,是2008年度長江三角洲地區最具投資價值的城市,是江蘇長江以北唯一的縣級中等城市,連續十一屆躋身全國縣域經濟百強。 7、建湖縣:建湖縣位於江蘇省中北部地區,鹽城市區西北。建湖縣是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全國文明縣城,國家火炬計劃建湖石油裝備特色產業基地,中國產業發展能力百強縣,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最具競爭力20強,中國承接產業轉移投資環境十佳縣,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潛力縣,中國縣域經濟商標發展百強縣,中國石油裝備製造業基地,中國節能電光源製造基地,中國石油石化裝備製造業卓越貢獻獎,中國金融生態縣(市)區,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科技實力百強縣,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全國文化工作先進縣,全國體育工作先進縣。 8、射陽縣:縣人民政府駐合德鎮,射陽縣位於蘇中沿海中部,相傳因精衛填海而成陸,由後羿射日而得名。世界珍禽丹頂鶴有90%在境內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越冬,故射陽又有「鶴鄉」之譽。射陽區位條件凸現,1988年,射陽縣被國務院列為首批沿海對外開放縣。縣內國家二類口岸—射陽港,目前已開辟了上海港、連雲港、青島港等集裝箱內支航線,開通了韓國、日本及港澳地區等國際航線。縣城距鹽城機場40公里,距新長鐵路鹽城站50公里。縣內等級公路網路健全,瀋海高速公路縱貫射陽全境。 9、阜寧縣:阜寧位於江蘇省鹽阜平原北部,清雍正九年(1731)始設阜寧縣建制。阜寧是全國新能源產業百強縣、全國糧食產量百強縣、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食品工業強縣、全國肉類產量百強縣、國家星火技術密集區、國家一類生態區,獲得蘇商投資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城市等稱號。 10、濱海縣:地處蘇北平原,位於鹽城東北部,黃海之濱,與日本相望,距鹽城80公里。因東瀕黃海而得名。縣政府駐地東坎鎮。縣內濱海港是江蘇沿海建設10—15萬噸級碼頭條件最好、投資最省的深水良港。特產主要有何首烏、濱海縣八灘鎮的五醍漿酒、濱海香腸、海蜇絲等等。 11、響水縣:江蘇省響水縣地處鹽城、淮安、連雲港三個省轄市的交匯處。縣政府駐響水鎮,東臨黃海,與日本、韓國、朝鮮隔海相望。總面積1378平方公里,總人口56萬人。下轄12個鄉鎮和一個省級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著名景點有新灌河八景等,古跡雲梯關經修葺後已向遊人開放,四腮鱸魚更是享譽全球,全國只有松花江入口和灌河入海口可得一嘗。
鹽城市的氣候,屬於北亞熱帶氣候向南暖溫帶氣候過渡的地帶。一般以灌溉總渠為界,渠南為北亞熱帶氣候帶,渠北為南暖溫帶氣候帶。由於東臨黃海,海洋調節作用非常明顯,也可屬於濕潤的季風氣候區。 主要特點是:季風盛行,四季分明,雨水豐沛,雨熱同季,日照充足,無霜期長。這種氣候,既有利於稻、麥、棉的生長,又有利於大豆、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以及蔬菜和果樹的種植;也有利於魚、蟹、對蝦、貝類等水產品的養殖。濕地
鹽城地處里下河水網地區,市區河流縱橫交錯,蜿蜒曲折,數量眾多,水鄉特色顯著,號稱「百河之城」。流經市區的主要河流有新洋港、蟒蛇河、串場河、皮岔河、小洋河與通榆河等,是鹽城主要的生態水脈和生態走廊。亭湖區的大洋灣作為城市中心最主要的濕地,正在規劃建設包括大洋灣森林公園和水上公園在內的大洋灣休閑旅遊度假區。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完成後,鹽城將以快速幹道和主要河流為界劃分六個片區,構成比較典型的水網城市格局。通過濱水地區的開發與景觀建設,增加親水性場所,「人、水、城」相伴而生,和諧生長。 翻開江蘇省地形圖,可清楚地看到,鹽城市域是一塊綠色的平原,絕大部分地區海拔不足5米,廢黃河兩岸為地勢最高處,海拔4-6米。蘇北灌溉總渠以南,到斗龍港以北地區為低窪地帶,平均海拔在2米以下。整個鹽阜大地,根據成因差異可分為里下河平原區、黃淮平原區和濱海平原區。
里下河平原區
位於灌溉總渠以南,串場河以西。地勢東高西低,整個里下河地區是一個大的碟形窪地,但窪中有高,內有若干小的碟形窪地。鹽阜人民在漢代以前已能利用沼澤灘地種植水稻了。處於范公堤西側的小"海灘",明代時是一處瀉湖區鹽灘,叢生蒲葦,可通鹽船。春冬季節灘露出,經開墾後成為農田。清康熙年間,鞍湖曾是一片汪洋,如今是沃壤平衍,良田阡陌。勤勞的鹽阜人民為防止洪澇災害,在地勢相對高起的部位,就地取土培高,修成四周環水的小塊高地,種植莊稼,可以旱澇保收。今天的里下河地區,物產豐饒,為著名的商品糧、油料和水產品基地之一。
濱海平原區
位於灌溉總渠以南,串場河以東,直至黃海之濱。這里形成平原是2000-3000年以來的事,至今仍在不斷向海延伸。這里也是因黃河和淮河搬運來的泥沙沉積而成。整個濱海平原地勢低平,其中有一些是由海灣、古瀉湖、古河道的遺跡形成的地勢相對低落的窪地,當地居民稱之為窪、盪、灘、洋。一些由於受海潮頂托泛濫形成的自然岸堤地勢相對高起,當地居民稱之為坎、墩、圩等。目前濱海平原正在開發為農、林、牧、副、漁、工綜合發展基地。
黃淮平原區
位於灌溉總渠以北,因受黃河和淮河合力沖積而形成,故稱黃淮平原區。鹽城市地處淮河尾閭,原為淮河三角洲,後因黃河南徙,帶來巨量的泥沙,使三角洲逐漸擴大而形成的。黃淮平原目前正在開發中,已列為果樹和糧食生產基地,今後必將對鹽城市的經濟發展起推動作用。 鹽城市有美麗的河流和湖泊,給人們帶來航行灌溉之利,也把家鄉點綴得分外妖嬈。市域內河流分屬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水系,廢黃河以南地域屬淮河水系,流域面積13275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91.4%;廢黃河及其以北屬沂、沭、泗水系,流域面積1709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8.6%。
主要湖泊
大縱湖又名大湖(《明史·河渠志》)、太湖(《行水金鑒》),位於鹽城大市區西南,與泰州的興化市交界處,因地處蜈蚣湖以北,又名北湖或後湖。原由古瀉湖演變而來,約形成於南宋以前。湖畔呈圓形,東西長6公里,南北寬5.5公里,面積33平方公里,水深1.5米,蓄水量4.95萬立方米。主要進水河道為南部和西部的鯉魚河、大溪河,主要排水河道為東北部的蟒蛇河。湖中多鯉、鯽、草、青、鰱、鱅等魚類水產。尤以河蟹、河鰻為著,特產「大縱湖醉蟹」更馳名中外。 射陽湖位於鹽城大市區西部與揚州、淮安二市交界處。此地湖盪交錯,水網縱橫。建湖縣的九龍口、恆濟、顏單和阜寧縣的馬盪等鎮盪面尤多。射陽湖為最大的湖盪,盪面24平方公里。盪區蘆葦叢生,蓮藕飄香,魚蝦豐美。
海岸
岸線港口資源得天獨厚,海岸線總長582公里,占江蘇省的56%。海域面積18897平方公里,其中內水面積12144平方公里,領海面積6753平方公里,沿海海域是中國唯一無赤潮的內海水域。沿海陳家港距連雲港27海里、日照港59海里,集、疏、運條件比較優越,為二級航道,國家二類開放口岸。大豐港北距青島港210海里、連雲港120海里,東距日本長崎港460海里、韓國釜山港465海里,南距台灣基隆港620海里、上海港280海里,已被國家規劃為對外開放一類口岸。濱海港地處江蘇沿海中部、連雲港與長江口之內,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10米等深線離岸最近處為1.215海里,深水直通大海,可建5-10萬噸級碼頭泊位,是江蘇沿大豐港
海水深條件最好的岸段之一。射陽港現擁有千噸級碼頭5座,並開通了集裝箱內河支線,港口年吞吐能力可達530萬噸,目前,射陽港已同沿海24個港口通航。農產品資源優勢突出。鹽城是江蘇最大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已建成8個全國商品糧基地縣、1個優質油料基地縣和6個優質棉基地縣,海洋及動植物資源豐富。糧棉油、桑果菜和禽蛋魚等主要農產品的種養規模和總量均位居全省首位。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居全省之首,全市有4個縣列入省級農產品產地認證;通過省級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種植業產地有212個、面積223萬畝,畜牧業產地87個、畜禽規模1799萬頭(只)。新建國家和省級農業標准化示範區5個,省級外向型農業生產基地6個。通過認定的有機食品基地2個10.2萬畝、綠色食品基地6個2.2萬畝。全市獲得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稱號的產品共有179個。
編輯本段氣候資源
鹽城地處北亞熱帶向暖溫帶氣候過渡地帶,一般以蘇北灌溉總渠為界,渠南屬亞熱帶氣候,渠北屬溫帶季風氣候,具有過渡性特徵。氣候受海洋影響較大,與同緯度的江蘇省西部地區相比,春季氣溫低且回升遲;秋季氣溫下降緩慢且高於春溫;年降水量也比本省西部明顯偏多。季風氣候明顯,冬季受歐亞大陸冷氣團影響,盛行偏北風且多寒冷天氣;夏季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影響,盛行偏南風且多炎熱天氣,空氣溫暖而濕潤,雨水豐沛。 光能資源 全市太陽年輻射總量為116.2-121.0千卡/cm2,一年當中以七、八、九月為最多,一、二、十二月為最少。全年光照時間平均在2280小時左右,其中春季佔25%,夏季佔29%,秋季佔24%,冬季佔22%。 熱能資源 全市年平均氣溫為13.7℃~14.5℃,全市極端最高氣溫為37.2℃。 降水資源 全市年降水總量為785.2毫米~1309.5毫米,全市年總雨日數為96天~113天。 風能資源 年平均風速2.8-3.4米/秒,春季最大,秋季最小。若以日平均風速≥4米/秒作為風能利用的起始值,則全市日平均風速≥4米/秒的年平均日數為63.3-156.8天。

鹽城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省轄市。全市總面積16972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積7737平方公里,河湖水面2700多平方公里。截止2008年,市區建成區面積125平方公里。 海洋和灘塗資源十分豐富。沿海灘塗總面積4550平方公里(含輻射沙洲),其中潮上帶1677平方公里,潮間帶1610平方公里,分別佔全省的75%、64.6%、60.8%。隸屬於東台、大豐、射陽、濱海、響水等縣(市)的沿海灘塗,近期可供開發利用的面積達1300平方公里。目前,射陽河口以南沿海地段還以每年1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大海延伸,被稱之為「黃金海岸」,是江蘇最大、最具潛力的土地後備資源。 岸線港口資源得天獨厚。鹽城市海域位於江蘇沿海中部,海岸線總長582公里,占江蘇省的56%。海域面積18897平方公里,其中內水面積12144平方公里,領海面積6753平方公里,沿海海域是中國唯一無赤潮的內海水域。沿海陳家港距連雲港27海里、日照港59海里,集、疏、運條件比較優越,為二級航道,國家二類開放口岸。大豐港北距青島港210海里、連雲港120海里,東距日本長崎港460海里、韓國釜山港465海里,南距台灣基隆港620海里、上海港280海里,已被國家規劃為對外開放一類口岸。濱海港地處江蘇沿海中部、連雲港與長江口之內,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10米等深線離岸最近處為1.215海里,深水直通大海,可建5-10萬噸級碼頭泊位,是江蘇沿海水深條件最好的岸段之一。射陽港現擁有千噸級碼頭5座,並開通了集裝箱內河支線,港口年吞吐能力可達530萬噸,目前,射陽港已同沿海24個港口通航。 石油天然氣資源蘊藏較多。已探明石油天然氣蘊藏量達800億立方米,預計總儲量達2000億立方米,為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陸上最大的油氣田。沿海和近海有約10萬平方公里的黃海儲油沉積盆地,居全國海洋油氣沉積盆地第2位,有著廣闊的勘探開發前景。 農產品資源優勢突出。鹽城是江蘇最大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已建成8個全國商品糧基地縣、1個優質油料基地縣和6個優質棉基地縣,海洋及動植物資源豐富。糧棉油、桑果菜和禽蛋魚等主要農產品的種養規模和總量均位居全省首位。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居全省之首,全市有4個縣列入省級農產品產地認證;通過省級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種植業產地有212個、面積223萬畝,畜牧業產地87個、畜禽規模1799萬頭(只)。新建國家和省級農業標准化示範區5個,省級外向型農業生產基地6個。通過認定的有機食品基地2個10.2萬畝、綠色食品基地6個2.2萬畝。全市獲得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稱號的產品共有179個。 生態旅遊資源獨具特色。全市現有對外開放景點40多個,其中省級文保單位15個,3A級景區2個,2A級景區1個,省級風景名勝區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市域東部擁有太平洋西海岸、亞洲大陸邊緣最大的海岸型濕地,被列入世界重點濕地保護區,正在規劃建設鹽城濕地生態國家公園,打造「東方濕地之都」。濕地保護區內建有世界上第一個野生麋鹿保護區和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為聯合國人與自然生物圈成員。大豐野生麋鹿保護區目前麋鹿種群600多頭,其野生種群總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鹽城是淮劇的發源地,素有「淮劇之鄉」、「小戲之鄉」、「現代戲之鄉」的美稱。歷史上名人和名勝古跡較多。市區有南宋丞相陸秀夫祠堂、明末書法家宋曹故居等人文景觀,大豐市白駒鎮是《水滸》作者施耐庵的故里,東台西溪有北宋宰相范仲淹的「讀書堂」,亭湖區便倉鎮有北宋宰相卞濟之手植的「枯枝牡丹」。現代著名外交家喬冠華、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胡喬木的故鄉也在鹽城市境內。 電力、天然氣是鹽城的兩大主要能源。鹽城現有鹽城、濱海、射陽港等電廠,總裝機容量已達140萬千瓦;另有陳家港、王港大型電廠已列入國家規劃,至2010年,總裝機容量可達300萬千瓦。目前,全市城鄉通電率達100%。 鹽城天然氣田為東部沿海地區陸上最大的油氣田,其圈密儲量為2100億立方米,含氣面積200平方公里左右;其品質名列全國天然氣前列,平均熱值9250大卡,甲烷含量為96.7%,不含硫。鹽城天然氣田的建設開發已進入實質性階段。

❹ 鹽城韓國館在哪裡

韓國會館類的場所尚沒有. 正在建設中的韓國街在解放南路(市廣電中心南側). 建軍西路、華興步行街、亨達步行街有韓國用品專營店。 鹽城師范學院附近、市區及開發區、新區有韓國料理或風味的飲食。

❺ 鹽城離韓國有多遠

鹽城與韓國隔黃海相望,距離不是很遠,從地圖上丈量,直線距離在1000公里左右。

❻ 鹽城在哪

簡介
鹽城市地處江蘇東部,東臨黃海,面積1.5萬平方公里,人口815萬,具有2100多年的悠久歷史,生態環境優美,文化底蘊豐厚,交通便捷,以「東方濕地、水綠鹽城」而聞名。
鹽城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自漢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縣以來,2100多年歷史,給古老的鹽阜大地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跡。鹽城是《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宋臣相陸秀夫、明代著名書法家宋曹的故鄉,是全國著名的雜技之鄉、淮劇之鄉、煙花之鄉,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鹽城還是我國重要的革命老區之一,曾有「西有延安,東有鹽城」之說,擁有全國規模最大、資料最全、最具代表性的新四軍紀念設施。
鹽城生態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沿海灘塗面積683萬畝,占江蘇省灘塗總面積的75,全國的1/7。灘塗濕地擁有丹頂鶴、麋鹿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個在建的中華鱘自然保護區和一個國內面積最大的岸外沙洲——東沙。這裏海天相接,草木茂盛,鶴舞鹿鳴,一派原始生態風光,是近百種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和近千種動植物棲息生長地,世界野生丹頂鶴和麋鹿種群數的60和25生活在這里,被列入世界重點濕地保護區。鹽城西部地處里下河地區腹地,大縱湖、九龍口、馬家盪等湖泊水域面積近百平方公里。這里物產豐饒,風景如畫,民風淳樸,民俗文化淵遠流長、豐富多彩,原始生態環境保存較好,被人們譽為「金灘銀盪」、「魚米之鄉」。

區劃/人口
鹽城下轄3區、5縣,代管2個縣級市:
市區2006年年末人口152.64萬,土地面積1720平方公里
響水縣2006年年末人口59.55萬,土地面積1461平方公里
濱海縣2006年年末人口111.28萬,土地面積1915平方公里
阜寧縣2006年年末人口107.38萬,土地面積1439平方公里
射陽縣2006年年末人口104.79萬,土地面積2997平方公里
建湖縣2006年年末人口80.82萬,土地面積1160平方公里
東台市2006年年末人口115.35萬,土地面積3221平方公里
大豐市2006年年末人口72.92萬,土地面積3059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
鹽城,周以前為淮夷地;周時屬青州,春秋時屬吳,後屬越。戰國時屬楚。秦代屬東海郡;西漢初為射陽侯劉纏封地,漢武帝元狩四年建鹽瀆縣,這是鹽城置縣的開端;三國時屬魏,廢縣制;西晉又復縣制;東晉義熙七年改名鹽城,此為現名之始;南北朝稱鹽城郡;隋初仍為縣,屬江都郡;隋末,韋徹據鹽稱王,分為新安、安樂兩縣,唐初復置鹽城縣;寧代屬楚州;元朝屬淮安路;明代屬淮安府;清初為江南省的一部分,康熙六年劃歸江蘇省;民國初屬江蘇省第十行政督察區。1946年鹽城一度改名為葉挺市,後仍恢復原名。其它縣的設置:清朝雍正九年建阜寧縣;乾隆三十三年建東台縣;抗日戰爭中期,建台北、鹽東、阜東、建陽4縣;1966年新建響水縣。1983年撤銷實行市管縣新體制,下轄城區、郊區和響水、濱海、阜寧、射陽、建湖、大豐、東台等7縣。1987年後,東台、大豐先後建市,1996年,郊區撤銷,建鹽都縣。2003年,城區更名為亭湖區;撤銷鹽都縣,設立鹽城市鹽都區。以原鹽都縣潘黃、大縱湖、北龍港、樓王、學富、義豐、尚庄、葛武、北蔣、秦南、龍岡、郭猛、大岡13個鎮的行政區域為鹽都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潘黃鎮。亭湖區轄原鹽城市城區以及原鹽都縣的步鳳、伍佑、便倉3個鎮,區人民政府駐人民中路。
2007年,江蘇省政府批復,同意將鹽城市亭湖區張庄街道辦事處劃歸鹽都區管轄. 這就是鹽城歷史變遷的輪廓。
鹽城在遠古代是陸地,後陸沉變為濱海平原。建國後,大豐西團一帶出土的古陸生物化石可以考定,鹽城至少在二、三萬年前即已成陸。阜寧縣羊寨一帶的石器、骨器的發現,表明至遲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鹽城境內就有靠漁獵為生的原始部落群活動的蹤跡。遠在西周初年,魯侯伯禽令奄民南遷,途中有部分奄民留在鹽城一帶定居,他們可以說是鹽城早期的開拓者。
鹽城歷史上鹽、漁、農業較為發達,尤以產淮鹽著名。先秦時期開始零星煮鹽,從西漢至清代中葉,淮鹽一直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財源之一。在唐代,鹽城還是我國主要出活海口之一,據新、舊《唐書》記載,高麗僧人封大聖、新羅國王了金士信、日本國使者粟田真人、小野石根以及阿倍仲麻呂,都是經鹽城登陸轉赴長安或出海的。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為了恢復沿海經濟,從蘇州、松江等地大規模移民來鹽屯墾,鹽城人口大增。鹽城的手工業也頗為發達,明清時期的建湖周氏冶鐵、李氏花炮,東台曹氏木雕、唐氏羽扇以及濱海的泥彩塑,大豐的西團發綉和東台安豐的木芙蓉織品等,在江淮之間是負有盛名的。
在中國革命現代史上,鹽城是革命老根據地之一,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1926年春,鹽城建立了黨的組織。1932年間,胡喬木同志在鹽城加入地下黨,辦報宣傳革命。1940年10月,東進北上的新四軍與南下的八路軍在白駒獅子口會師,成立了華中總指揮部。皖南事變後,新四軍在鹽城重建軍部,陳毅為代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從此鹽城成了蘇北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的心臟。華中局黨校、抗大五分校、魯藝華中分院,在鹽城為黨培養了大批抗日幹部。劉少奇、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留下了戰斗足跡。1947年10月底鹽城獲得解放,1948年上半年全鹽阜區回到了人民懷抱,又成為解放戰爭的大後方,為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的勝利,為解放全中國作出了貢獻。
文化的發達是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鹽城也是「人文薈萃」之地。在鹽阜大地上,哺育過文雄海內的「建安七子」之一陳琳;南北朝產生過名醫徐道度,清代有治水專家馮道立;明清出現過詩人吳嘉紀 陳玉澍、書法家宋曹、畫家萬嵐以及評書的開創者柳敬亭等。建湖的「百戲」在唐代即享有盛譽,慶豐十八團是我國雜技三個半發源地之一。明代中葉還出現過東台安豐人王艮為代表的具有全國影響的泰州學派。近、現代鹽城出現的學者名流甚多。
鹽城歷史上出現過不少仁人志士、民族英雄。元末,草堰場鹽民張士誠起兵於白駒場。南宋末年的陸秀夫是鹽城長建鄉人,與文天祥同榜進士,官至左丞相,抗元於崖山,背負幼帝投海殉國。明末清初的王之楨,是抗清名將史可法的得力幕僚。近代的馬玉瑗在三河、寶坻等縣任上,反抗洋人入侵,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和尊嚴。

風景旅遊
鹽城,風光秀麗,生態環境獨具特色,生態旅遊資源十分豐富。582公里的海岸線對應著廣闊的海洋。沿海灘塗面積683萬畝,占江蘇省灘塗總面積的75%,全國的1/7,且每年以5萬畝的成陸速度增長。綿延數百公里的灘塗濕地擁有丹頂鶴和麋鹿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一個在建的中華鱘自然保護區。這裏海天相接,草木茂盛,鶴舞鹿鳴,一派原始生態風光,是近百種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和近千種動植物棲息生長地。

鹽城西部地處里下河地區腹地,地勢低平、河流縱橫、湖泊眾多,大縱湖,九龍口,馬家盪等湖泊水域面積近百平方公里,是典型的瀉湖型湖泊。這里物產豐饒,風景如畫,民風淳樸,民俗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原始生態環境賦存較好,被人們譽為金灘銀盪、魚米之鄉。

鹽城的奇花異樹獨樹一幟。便倉枯枝牡丹花艷,以奇、特、怪、靈著稱於世,與瓊花、並蒂蓮一道被譽為江蘇三絕、花中奇葩。建湖五穀樹,結五穀、預天災,兆豐年,令人叫絕。鹽城是觀光農業,林業 生態資源大市,田園人家、漁家風情別有情趣。

鹽城十景

海天鶴鄉- -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

金灘珍鹿- -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枯枝奇艷- -鹽城枯枝牡丹園

縱湖秋色- -鹽都縣大縱湖風景區

九龍戲珠- -建湖縣九龍口

鐵軍豐碑- -鹽城新四軍紀念館

施公遺蹤- -施耐庵紀念館

西溪古韻- -東台市泰山寺

金塔流輝- -鹽城市農行大廈

迎賓集賢- -鹽城市迎賓公園

特產
東台魚湯面 原系宮廷食品,其湯濃稠如乳,點滴成珠,面白細勻,鮮而不膩,為傳統名點。1924年曾獲巴拿馬博覽會金獎。

建湖藕粉圓子 已有百年歷史。以上等藕粉為原料,用白糖、棗泥、芝麻粉拌以葷素油脂及桂花為餡丸,在開水中多次氽制而成。形如彈丸,呈淡紫色,嬌嫩肥澤,柔軟豐滿,甜而不膩,桂香滿口,享譽中外。

生熗條蝦 條蝦是鹽城沿海地區的特產。製法獨特:將生蝦先加鹽、曲酒殺菌去腥後,再加入腐乳汁、白醬油、白糖等輔料,即可食用。此菜尤以清明前食用最佳。

白燉鯔魚 鯔魚是鹽城名特海產,肉肥味美,配以豬油丁、火腿片、香菇片、筍片等,上籠以旺火蒸熟。燉熟的鯔魚肉呈蒜瓣狀,湯清味濃,色澤美觀,鮮嫩可口。

燴素魚皮 相傳為清初鹽城兜率寺廚師首創。將山芋粉放入沸水鍋中凝成粉皮,切成長方塊,呈魚皮狀,輔以雞湯、火腿、雞脯肉等下鍋燒沸,味道鮮美,清爽可口。

鹽城奇園蟹黃包 已有300多年歷史,以個大膘肥黃多的活母蟹和精面為原料製作,味道極鮮美,尤以奇園菜館的蟹黃包為佳,故名。

首烏糕 用濱海縣特產何首烏粉製成,味道鮮美,色質透明,可養生,可治白發,已成宴席佳品。

四鰓鱸魚 產於響水縣的灌河。嘴大、鱗細、體側扁。菜花時節魚體有黑白相間的花紋,又稱「菜花鱸魚」。魚頭部有重疊的鰓紋,看似四鰓。肉質細嫩,魚湯味鮮,可與雞汁媲美,舊時曾為貢品。

鹽城糖麻花 又名油繩,相傳已有2000多年歷史。特點是:香、甜、酥、脆,油而不膩,美味可口。被載入《中國風味特產指南》。

楊五香腸 生產歷史悠久,最早為東台台城楊五熏燒店製作經營,故名。楊五香腸色澤鮮艷,味道鮮美,被列入《中國名食指南》。

阜寧大糕 已有2000多年歷史,糕片白如雪,柔如雲,上口香甜、滋潤。主要以糯米粉精製而成。

伍佑醉螺 又名糖泥螺,始於清乾隆年間,其特點是:香、甜、脆、嫩,為助餐佐酒的佳餚。

大縱湖醉蟹 大縱湖蟹個大黃多。洗凈後,配以鹽城曲酒、米酒、淮鹽、花椒等原料醉制。該品具有外觀似活、肉質細嫩、味醇濃郁、醉氣惹人、佐酒品鮮、營養豐富、不需烹調、攜帶方便八大特色,為宴席、旅遊、饋贈的佳品。

龍岡茌梨 產於鹽都縣龍岡鎮北的沙崗地帶,該梨形似紡錘,味似嫩菱,平均單果重200克,最大達800克,果肉厚,含糖量在15以上,在省有關評比會上曾三次奪魁。

嫩薑片 特點是鮮甜脆嫩、形如薄紙、美味可口。其製法是精選寒露前三天採收的鮮嫩生薑,經過13道工序製作而成。

資源
岸線港口資源得天獨厚,海岸線總長582公里,占江蘇省的56%。海域面積18897平方公里,其中內水面積12144平方公里,領海面積6753平方公里,沿海海域是中國唯一無赤潮的內海水域。沿海陳家港距連雲港27海里、日照港59海里,集、疏、運條件比較優越,為二級航道,國家二類開放口岸。大豐港北距青島港210海里、連雲港120海里,東距日本長崎港460海里、韓國釜山港465海里,南距台灣基隆港620海里、上海港280海里,已被國家規劃為對外開放一類口岸。濱海港地處江蘇沿海中部、連雲港與長江口之內,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10米等深線離岸最近處為1.215海里,深水直通大海,可建5-10萬噸級碼頭泊位,是江蘇沿海水深條件最好的岸段之一。射陽港現擁有千噸級碼頭5座,並開通了集裝箱內河支線,港口年吞吐能力可達530萬噸,目前,射陽港已同沿海24個港口通航。
石油天然氣資源蘊藏較多。已探明石油天然氣蘊藏量達800億立方米,預計總儲量達2000億立方米,為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陸上最大的油氣田。沿海和近海有約10萬平方公里的黃海儲油沉積盆地,居全國海洋油氣沉積盆地第2位,有著廣闊的勘探開發前景。
農產品資源優勢突出。鹽城是江蘇最大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已建成8個全國商品糧基地縣、1個優質油料基地縣和6個優質棉基地縣,海洋及動植物資源豐富。糧棉油、桑果菜和禽蛋魚等主要農產品的種養規模和總量均位居全省首位。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居全省之首,全市有4個縣列入省級農產品產地認證;通過省級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種植業產地有212個、面積223萬畝,畜牧業產地87個、畜禽規模1799萬頭(只)。新建國家和省級農業標准化示範區5個,省級外向型農業生產基地6個。通過認定的有機食品基地2個10.2萬畝、綠色食品基地6個2.2萬畝。全市獲得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稱號的產品共有179個。
人力資源十分充裕。鹽城是江蘇第二人口大市。目前城鄉勞動力供給總量為392.44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272.02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28.9萬人,其中勞務輸出79萬人,出國勞務2.05萬人。現有富餘勞動力84萬人,可供輸出50萬人,其中有一技之長的21萬人。可供輸出的勞動力資源中,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2.6萬人,高中(含中專、技校、職高)文化程度的26.5萬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0.9萬人;具備中級以上職業技能的有5.8萬人,初級職業技能的專業人員14.8萬人。

生態與民俗
鹽城不僅資源豐富、生態獨特,民俗文化特色也很鮮明。鹽城是淮劇的發源地,素有「淮劇之鄉」、「小戲之鄉」、「現代戲之鄉」的美稱。鹽城也是全國三個半雜技故鄉之一,在雜技資源、教育培訓、人才隊伍等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歷史上名人和名勝古跡較多。市區有南宋丞相陸秀夫祠堂、明末書法家宋曹故居等人文景觀,大豐市白駒鎮是《水滸》作者施耐庵的故里,東台西溪有北宋宰相范仲淹的「讀書堂」,亭湖便倉有北宋宰相卞濟手植的「枯枝牡丹」。現代著名外交家喬冠華、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胡喬木的故鄉也在鹽城市境內。
全市現有對外開放景點40多個,其中省級文保單位15個,3A級景區2個,2A級景區1個,省級風景名勝區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市域東部擁有太平洋西海岸、亞洲大陸邊緣最大的海岸型濕地,被列入世界重點濕地保護區,正在規劃建設鹽城濕地生態國家公園,打造「東方濕地之都」。濕地保護區內建有世界上第一個野生麋鹿保護區和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為聯合國人與自然生物圈成員。大豐野生麋鹿保護區目前麋鹿種群600多頭,其野生種群總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有國家重點保護的一類野生動物12種,國家二類重點保護野生動物67種,每年來此越冬的丹頂鶴達到1200多隻,佔世界野生種群的60%以上。市域西部地處里下河地區腹地,大縱湖、九龍口、馬家盪等湖泊水域面積近百平方公里,為典型的瀉湖型湖盪濕地,這里民風淳樸,民俗文化源遠流長,原始生態環境保存較好,被譽為「金灘銀盪」。鹽城海濱濕地還有長200公里、寬140公里近岸淺海區的輻射沙洲,面積10多萬畝的海濱林場和遼闊的海濱草原,集藍天、大海、海塗、森林、草原、珍稀動植物等於一體,具有與基岩海岸和砂質海岸迥然不同的海濱風光。

經濟
2006年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2006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 1174.2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5%,增幅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創「九五」以來的新高。全市人均GDP達到1.52萬元。三次產業協調發展,全市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45.65億元,可比價增長5.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36.18億元,增長19.6%;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92.43億元,增長15.6%。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三次產業結構由2005年的22.7∶44.0∶33.3調整為20.9∶45.7∶33.4,第二產業比重上升了1.7個百分點。

❼ 鹽城在哪

歡迎來鹽城!

鹽城地處蘇北平原中部,東臨黃海,西襟淮揚,南與南通市接壤,北與連雲港市毗鄰。1983年由地區改市,實行市管縣體制,下轄東台、大豐2個縣級市和建湖、射陽、阜寧、濱海、響水5個縣,市區下設鹽都、亭湖兩個區和鹽城開發區,市轄區面積1696平方公里,人口151.36萬。全市有138個鄉鎮,6個街道辦事處,1927個村民委員會,554個居民委員會,796.51萬人口,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是江蘇面積第一、人口第二的市。基本特點是:
因鹽得名,歷史悠久
鹽城從西漢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鹽瀆縣,當時這里遍地皆為煮鹽亭

場,到處是鹽河,「瀆」就是運鹽之河的意思。東晉安帝義熙7年(公元411年)時更名為鹽城縣,以「環城皆鹽場」而得名。鹽城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澱,處處散發著濃郁的海鹽文化。古代以盛產「淮鹽」而享譽華夏,古稱「淮夷地」。早在戰國時期即「煮海為鹽」,《史記》載「東海有海鹽之饒」。秦漢時則「煮海興利、穿渠通運」,已成為漁鹽興旺之地。唐時,「甲東南之富、邊餉半出於茲」的淮南鹽場,僅鹽城就有「鹽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寶應年間,境內設有海陵監、鹽城監,每歲煮鹽百餘萬石,其時鹽城已成為東南沿海重要的鹽業生產中心。
鹽城是名副其實的「鹽」城。在各地地名當中,至今仍保留著「團」、「灶」、「總」、「丿」「倉」等與鹽業生產管理相關的名稱。「團」,是鹽區生產組織,灶戶「聚團共煎」的生產形式。每個鹽場設幾個團,每團設若干灶戶,舊時以「團」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鹽區的東台、大豐,如戚家團、南團、西團、新團、北團、卞團等。目前,仍保留大豐的西團鎮,全市還有18個村、48個自然村組的地名與「團」有關。「灶」,是灶民煎鹽的重要設施,境內因「灶」稱名的有頭灶、三灶、四灶、六灶、沈 灶、南沈灶等6個鄉鎮,另外還有85個村及368個自然村組也是因「灶」而得名。「總」,是鹽場灶民聚居的單位。明初大規模的「洪武趕散」,移民來到荒漠的海濱燒鹽,為了對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實施管理,各場設總若干,以次為序。清嘉慶時,東台富安鹽場就設有30個總。今天沿海鄉鎮地名中仍保留有一總、二總、三總等地名,境內還有7個村和37個自然村組以「總」命名。「倉」,即鹽倉,以枯枝牡丹名揚天下的亭湖區便倉鎮當年就是伍佑鹽場的便倉所在地。境內還有東台三倉鎮以及11個村和18個自然村組因「倉」設名。「丿」是明後期及清代灶民煮鹽的主要生產工具之一,其形同鐵鍋,略比鍋淺,徑園三尺,深3-4寸。境內以「丿」命名的鄉鎮,有東台的曹丿鎮、大豐的潘丿鎮,市內還有6個村和13個自然村組亦是以「丿」為地名的。另外,煎鹽用的盤鐵,點鹵成鹽用的皂角等均在地名中有所反映,如濱海縣有自然村鐵盤洋、天盤,響水縣有自然村皂角樹、皂角等。
資源豐富,生態獨特
鹽城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市。全市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積7737平方公里,河湖水面1300多平方公里。
海洋和灘塗資源十分豐富。沿海灘塗總面積4550平方公里(含輻射沙洲),其中潮上帶1677平方公里,潮間帶1610平方公里,分別佔全省的75%、64.6%、60.8%。隸屬於東台、大豐、射陽、濱海、響水等縣(市)的沿海灘塗,近期可供開發利用的面積達1300平方公里。目前,射陽河口以南沿海地段還以每年1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大海延伸,被稱之為「黃金海岸」,是江蘇最大、最具潛力的土地後備資源。
岸線港口資源得天獨厚。鹽城市海域位於江蘇沿海中部,海岸線總長582公里,占江蘇省的56%。海域面積18897平方公里,其中內水面積12144平方公里,領海面積6753平方公里,沿海海域是中國唯一無赤潮的內海水域。沿海陳家港距連雲港27海里、日照港59海里,集、疏、運條件比較優越,為二級航道,國家二類開放口岸。大豐港北距青島港210海里、連雲港120海里,東距日本長崎港460海里、韓國釜山港465海里,南距台灣基隆港620海里、上海港280海里,已被國家規劃為對外開放一類口岸。濱海港地處江蘇沿海中部、連雲港與長江口之內,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10米等深線離岸最近處為1.215海里,深水直通大海,可建5-10萬噸級碼頭泊位,是江蘇沿海水深條件最好的岸段之一。射陽港現擁有千噸級碼頭5座,並開通了集裝箱內河支線,港口年吞吐能力可達530萬噸,目前,射陽港已同沿海24個港口通航。
石油天然氣資源蘊藏較多。已探明石油天然氣蘊藏量達800億立方米,預計總儲量達2000億立方米,為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陸上最大的油氣田。沿海和近海有約10萬平方公里的黃海儲油沉積盆地,居全國海洋油氣沉積盆地第2位,有著廣闊的勘探開發前景。
農產品資源優勢突出。鹽城是江蘇最大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已建成8個全國商品糧基地縣、1個優質油料基地縣和6個優質棉基地縣,海洋及動植物資源豐富。糧棉油、桑果菜和禽蛋魚等主要農產品的種養規模和總量均位居全省首位。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居全省之首,全市有4個縣列入省級農產品產地認證;通過省級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種植業產地有212個、面積223萬畝,畜牧業產地87個、畜禽規模1799萬頭(只)。新建國家和省級農業標准化示範區5個,省級外向型農業生產基地6個。通過認定的有機食品基地2個10.2萬畝、綠色食品基地6個2.2萬畝。全市獲得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稱號的產品共有179個。
人力資源十分充裕。鹽城是江蘇第二人口大市。目前城鄉勞動力供給總量為392.44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272.02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28.9萬人,其中勞務輸出79萬人,出國勞務2.05萬人。現有富餘勞動力84萬人,可供輸出50萬人,其中有一技之長的21萬人。可供輸出的勞動力資源中,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2.6萬人,高中(含中專、技校、職高)文化程度的26.5萬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0.9萬人;具備中級以上職業技能的有5.8萬人,初級職業技能的專業人員14.8萬人。
生態旅遊資源獨具特色。全市現有對外開放景點40多個,其中省級文保單位15個,3A級景區2個,2A級景區1個,省級風景名勝區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市域東部擁有太平洋西海岸、亞洲大陸邊緣最大的海岸型濕地,被列入世界重點濕地保護區,正在規劃建設鹽城濕地生態國家公園,打造「東方濕地之都」。濕地保護區內建有世界上第一個野生麋鹿保護區和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為聯合國人與自然生物圈成員。大豐野生麋鹿保護區目前麋鹿種群600多頭,其野生種群總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有國家重點保護的一類野生動物12種,國家二類重點保護野生動物67種,每年來此越冬的丹頂鶴達到1200多隻,佔世界野生種群的60%以上。市域西部地處里下河地區腹地,大縱湖、九龍口、馬家盪等湖泊水域面積近百平方公里,為典型的瀉湖型湖盪濕地,這里民風淳樸,民俗文化源遠流長,原始生態環境保存較好,被譽為「金灘銀盪」。鹽城海濱濕地還有長200公里、寬140公里近岸淺海區的輻射沙洲,面積10多萬畝的海濱林場和遼闊的海濱草原,集藍天、大海、海塗、森林、草原、珍稀動植物等於一體,具有與基岩海岸和砂質海岸迥然不同的海濱風光。 鹽城不僅資源豐富、生態獨特,民俗文化特色也很鮮明。鹽城是淮劇的發源地,素有「淮劇之鄉」、「小戲之鄉」、「現代戲之鄉」的美稱。鹽城也是全國三個半雜技故鄉之一,在雜技資源、教育培訓、人才隊伍等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歷史上名人和名勝古跡較多。市區有南宋丞相陸秀夫祠堂、明末書法家宋曹故居等人文景觀,大豐市白駒鎮是《水滸》作者施耐庵的故里,東台西溪有北宋宰相范仲淹的「讀書堂」,亭湖便倉有北宋宰相卞濟手植的「枯枝牡丹」。現代著名外交家喬冠華、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胡喬木的故鄉也在鹽城市境內。
革命老區,百河新城
鹽城是革命老區。「皖南事變」爆發後,中共中央立即在鹽城重建新四軍軍部,此後,又相繼在鹽成立了中共中央華中局、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華中黨校、抗大五分校、魯藝華中分院、江淮銀行等組織,鹽城迅速成為華中敵後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時有「陝北有個延安、蘇北有個鹽城」之說。劉少奇、陳毅、黃克誠、粟裕、葉飛、張愛萍、洪學智、曾山等一大批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這里戰斗過。擁有全國規模最大、資料最全、最具代表性的新四軍紀念設施,現在市區有新四軍紀念館、紀念塔和重建軍部舊址泰山廟,大豐白駒建有新四軍、八路軍會師紀念碑。
鹽城地處蘇北里下河水網地區,市區河流縱橫交錯,蜿蜒曲折,數量眾多,水鄉特色顯著,號稱「百河之城」。流經市區的主要河流有新洋港、蟒蛇河、串場河、皮岔河、小洋河與通榆河等,是鹽城主要的生態水脈和生態走廊。亭湖區的大洋灣作為城市中心最主要的濕地,正在規劃建設包括大洋灣森林公園和水上公園在內的大洋灣休閑旅遊度假區。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完成後,鹽城將以快速幹道和主要河流為界劃分六個片區,構成比較典型的水網城市格局。通過濱水地區的開發與景觀建設,增加親水性場所,「人、水、城」相伴而生,和諧生長。

閱讀全文

與鹽城在韓國什麼地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2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0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2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4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3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6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2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19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1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1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25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6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6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8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27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