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朝鮮光海君兒女
三男一女
倆兒子小時候死了名字不明,有個女兒名字也不明,只知道嫁給了朴氏。
還有一個廢世子:李祗 1598~1623 權力爭奪的犧牲羊,被流放時試圖逃脫被抓後自殺。
2. 仁祖反正的光海君李琿
光海君李琿,萬曆三年乙亥(朝鮮宣祖八年,1575)四月生。生母為恭嬪金氏。初封光海君。李琿自幼足智多謀,其長兄臨海君李珒(李琿同母兄)雖為長子,但是不為宣祖所愛。身為庶次子,李琿自幼便被視為王位繼承的合理人選,似乎表現出了更多的本領和野心。
萬曆二十年(1592),壬辰倭亂爆發,臨海君李珒被俘,宣祖倉皇出奔平壤,命令十七歲的李琿攝國事。李琿收集流散的軍隊和義兵,號召通國勤王,以圖恢復。李琿的這個舉措振奮了朝鮮民心軍心,對全國團結一致打擊倭寇很有作用。萬曆二十一年,日本撤出漢城,退守釜山,並將虜獲的臨海君和順和君兩位王子送還,倭亂暫時告一段落。
萬曆二十三年,宣祖冊封光海君為世子,並上表明朝請求批准。明朝答復:「繼統大義,長幼定分,不宜僭差」,遂不許。光海君由是對明朝暗有怨言。萬曆二十四年、三十三年,朝鮮再次上表請求易儲,其時明朝也正為立儲的事情鬧得雞飛狗跳,遂均不許。宣祖末年,宣祖仁穆王後已經生有一子(永昌大君,1606年生),棄嫡立庶,與儒家宗法觀念不合。朝廷中的北人黨因此分裂為以李爾瞻為首、主張擁立光海君的大北派和柳永慶為首、主張擁立嫡子的小北派。小北派在光海君即位後受到打擊,柳永慶被賜死,小北派分裂成清小北和濁小北,而大北派則又分裂成骨北、肉北和中北三派。
萬曆三十六年,宣祖大王病逝,事實上的世子光海君嗣位。並上表明朝,自稱權署國事,請求冊封。萬曆皇帝惡其專擅,不予理睬。但是當時東北亞的國際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新興的女真勢力對明朝構成了威脅。為了確保東北邊疆無虞,需要拉攏朝鮮,所以明朝在拖延了幾個月之後,於是年十月乃冊封李琿為朝鮮國王。李琿即位後,按照朝鮮官方史書的說法,是「昏亂日甚,幽廢母後,屠兄殺弟」。從事實來看,後兩條倒也確實。李琿即位後,宣布仁穆王後為廢妃,囚禁在西宮(慶雲宮)內,自己則搬到新修復的昌德宮(東闕)去住。而對其王位威脅最大的兩個人——其同母兄宣祖長子臨海君,和年僅兩歲的弟弟,宣祖嫡子永昌大君,則分別於1609年和1614年被害。
光海君在位期間,經常舉辦的特選科及第者們造成了對土地的迫切需求,同時,兩班地主們不登記擁有土地的做法使國家的歲入大量流失。由於一些兩班利用免稅的學校土地來逃避稅收租賦,僅僅在17世紀私立學校的數目就增加了三倍,使學校房地產成倍增加,它們所蔭庇的文人學士和學生數目也不斷增加。競爭官職變得激烈起來,因為擔任一任官職很容易在經濟上撈到好處。
1616年,努爾哈赤(朝鮮史書稱老酋、老乙可赤)基本統一女真各部,即位稱汗,建立後金政權。1618年,他正式與明朝決裂,發兵襲破遼東重鎮撫順。面對努爾哈赤的挑戰,明朝經過近一年的准備,於1619年春發動了大規模的圍剿,出兵10萬,號稱47萬,分4路夾擊後金,志在必取。戰前,明朝令朝鮮出兵助剿。朝鮮私下認為「老酋桀驁,雖以中朝兵力,未能必其一舉而剿滅」,但又不敢拒絕明朝的要求,於是採取敷衍、拖延之策,建議明軍「但當陳兵練武,以作虎豹在山之勢,更觀伊賊之作為,相機而動」,並且只答應將軍隊開到義州等邊境地區。但是,在明軍主帥、20年前有恩德於朝鮮的遼東經略楊鎬的嚴厲申斥下,朝鮮還是不得不派出了1.3萬軍隊,由都元帥姜弘立統領,前往助戰。3月,明軍在薩爾滸被努爾哈赤擊敗。由於光海君「實無戰功之意」,在戰前密諭朝鮮軍隊「觀勢向背,使虜勿為移兵先擊之」,所以只有左營將軍金應河力戰而死。努爾哈赤對朝鮮致書籠絡,稱「爾朝鮮以兵助明,吾知非爾意也,迫於其勢有不得已。且明曾救爾倭難,故報其恩而來耳」。
如前所說,在即位問題上,光海君於明朝心有不滿,因此主張在盡量不得罪明朝的情況下開展靈活外交。在光海君堅持下,朝鮮致書後金,稱自己臣服明朝是「大義所在,固不得不然」,而與後金的「鄰好之情,亦豈無之?」,希望雙方「各守封疆,相修舊好」。朝鮮與後金的往來引起了明朝的警惕,大臣徐光啟奏稱:「鮮、奴之交已合」,建議派官員「監護其國」。光海君聞訊又驚又怕,連忙遣使至北京「辯誣」。
實際上光海君自即位起,勵精圖治,對內實行改革,為穩定民生而努力,迫於國力對外則雙向外交,爭取實際利益,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他頒布大同法,免除沒有土地的人民向國家交納糧食,從此只有地主才必須向政府繳納糧食,因此,大同法是一項救濟貧民的革新法案。
但是,當時的朝鮮是一個深受儒學影響的國度,光海君在後金和明政權之間的游離,以及在政治上的過於殘酷,使受儒家愚忠思想影響的朝鮮大臣、王室成員受到覬覦王位的其他貴族蠱惑,使光海君處於眾叛親離的境地,最終導致了朝鮮歷史上的「仁祖反正」,使自己遭到被廢黜幽禁的下場。
朝鮮舉國上下都感激於明朝的「再造之恩」,不能容忍對天朝不忠的事情出現。天啟三年(1623,光海君十五年,朝鮮仁祖元年)春天,在李琿左右任事的親侄綾陽君李倧見李琿身患疾病,於是令心腹陪臣建議將西人黨的平山節度使李貴教練兵馬五百人調入京城「防禦」。三月十二日,朝鮮發生宮廷政變。李貴、李適、金自點等人在仁穆王後和新崛起的南人黨勢力的協助下,召集軍隊在綾陽君(後來的仁祖)的別墅內會合。當晚,仁穆王後手下在慶雲宮內舉火為號,李倧率領李貴等人以救火為號打入慶雲宮,發動宮廷政變,將李琿綁縛,押到仁穆王後面前接受訓斥,然後宣布廢黜其王位。史稱此次政變為「仁祖反正」。
宮廷政變後的第二天,即三月十三日晨,二十八歲的綾陽君李倧即位於慶雲宮之別堂,是為李朝仁祖。大北派的李爾瞻、鄭仁弘等被賜死。被廢黜的光海君則被石灰燒瞎雙目,流放於江華島的喬桐,在後金再次入侵朝鮮(丙子胡亂)之後,於崇禎十年(1637)轉移到南方的濟州島。崇禎十四年(1641)七月朔日卒,壽六十七。墓在朝鮮楊州赤城洞。
光海君被廢,新朝廷公布其發動政變的宗旨在撥亂反正而非篡權,指責光海君囚母殺弟兇殘暴虐,在訴說光海無人君資望時,其中強調光海君辜負明廷,為人不忠。仁祖打出親明旗號,以顛覆式的姿態,欲全面否定光海君,重新回到以名分為本的「事大主義」外交路線上來。仁祖時代對光海君外交政策的批判,事實上是為了服從於其反正斗爭的政治需要及輿論需要。因此,他們帶著個人情緒和政治偏見來評價光海君外交,難免給歷史留下謎團。這也是以後一些朝鮮史家所傾向堅持的觀點,而且其中當時的一些檔案文書也是人為處理過的,因為這樣可以淡化以宮廷政變形式獲取王位非法性的影響。朝鮮和韓國學者由於受史料觀點的影響,在研究中高揚了朝鮮王朝時代外交的道德理想型特點,又難免缺乏歷史客觀性分析。但從此李氏朝鮮又背上了名節外交的沉重包袱。
光海君的繼承者則是其侄子仁祖。為了表示自己的正統,仁祖為其父親定遠君另外加上一個尊號位定遠大院君,不久又追尊其為國王,上廟號為元宗,即朝鮮元宗。
朝鮮仁祖李倧(1595 – 1649),字和伯,號松窓。李氏朝鮮第十六代君主,廟號仁祖,謚號憲文烈武明肅純孝大王,萬曆二十三年(宣祖二十八年,1595)十一月七日出生於黃海道的海州城。父親為宣祖大王第五子,定遠君李琈。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封綾陽都正,尋封綾陽君。
當時的明朝是一個根深蒂固的崇尚綱常倫理的政權,與朝鮮一直沿襲著中國古代傳統宗藩關系的模式。朝鮮人擅自發動政變廢除一個合法且與明有交的君主,絕對是一件忤逆不道的大事,是明朝所不能接受的。負責節制朝鮮的登萊巡撫袁可立第一個就表示了明確的反對意見:「看得廢立之事,二百年來所未有者,一朝傳聞,豈不駭異。」(李民宬《敬亭集》)。袁可立馬上上疏明熹宗:「李琿襲爵外藩已十五年,於茲矣,倧即系親派,則該國之臣也。君臣既有定分,冠履豈容倒置。即琿果不道,亦宜聽大妃具奏,待中國更置。奚至以臣篡君,以侄廢伯,李倧之心不但無琿,且無中國,所當聲罪致討,以振王綱。」(《明熹宗實錄》卷三十三 )。 在這道奏疏中,袁可立的觀點很鮮明,他著重強調了政變這種形式的非法,這關乎到綱常倫理的「普世價值」,他認為「即琿果不道」也應該「待中國更置」。袁可立甚至主張派兵「聲罪致討」。
既然仁祖李倧的合法性得不到明朝政府的承認,朝鮮只好派出使團前往登州拜見登萊巡撫袁可立,祈求他代為轉奏辨明原委。朝鮮使團在當年六月十一日(庚午)一大早便來到登州城外的廟島。袁可立心情很不好,馬上分付下去:「朝鮮來者勿許入水城門」,並命令對朝鮮船隻「査訪各船格軍軍器,要開數書給,軍器則收貯船中,勿令帶去」。閑來無事的朝鮮使團書狀官李民宬對袁可立治下的登州水城門勝景做了生動描述:「水城門乃外北城舟楫出入之門也,粉郭矗立,水漱城趾。飛閣據增厓,俯臨滄海,實一勝槩也。」在他的筆下,登州城外的廟島也透著勃勃生機:「峰戀縈於,圍抱左右。其間沙汀橫亘數十里,又有二島浮出其外,若障空補缺者然。其他海嶠之可望者無數,但晴而愈暗,不得瞭然耳。峰頂通望處,逐設煙墩。屯田農幕,處處相望。商船戰艦之拋泊近岸者,不知其數。」這也令朝鮮使團對袁可立的軍政吏治不怒而威。
三天後,軍門袁可立接見了朝鮮國使團。使團「升自東階再拜」,向袁可立「呈申文」遞交國書。
(袁可立)撫院立語曰:「你國舊王在否?」
(使)答曰:「在矣」。
(袁可立) 曰:「有子否?」
(使)答曰:「有一子」。
(袁可立)軍門曰:「在哪裡?」
(使)答曰:「同在一處」。
(袁可立)曰:「聞舊王三月十三日已死雲,是乎?」
(使)答曰:「無此理」。
(袁可立) 軍門曰 :「十三日動兵雲是耶,抑舊君自退耶?」
(使)答曰:「其失德,詳在申文中,老爺見之則可以詳悉矣。一國大小臣民,不謀而同,推戴新君。昭敬王妃令權署國事,天命人歸,從容正位,豈有動兵之事乎?」
(袁可立) 軍門(曰:「然則燒宮室雲者,何故耶?」
(使)答曰:「宮妾所居之處,點燈失火,而正殿則依舊矣。」
(袁可立)軍門曰:「你國定乎?」
(使)答曰:「反正之日,市不易肆,朝野晏然,有何不定之事乎?且總鎮毛駐扎敝邦,如有可疑之端,則豈有掩護小邦,欺瞞朝廷之理哉!」
(袁可立)軍門曰:「曉得」
仍命茶,謝拜而退。(李民宬《敬亭集》)
這次見面後,袁可立的態度緩和了許多,「而今觀來文,乃悉顛末。效順之誠,既不異於疇昔。優待之禮,應不減於從前。一切款宴,犒賞夫馬等項,已移檄促辦矣。合行諭知雲雲。」(李民宬《敬亭集》)更主要的情況是當時明與後金正用兵,明朝國力受限,客觀上也不允許明朝在這件事情上太較真。袁可立從全局和當時的實際出發退而求其次,「請正詞質責之,以濟師助剿為券,與廷議合。」(黃道周《節寰袁公傳》)。袁可立上疏道:「亦當令其退避待罪,朝廷徐頒赦罪之詔,令其祗奉國祀,如國初所以待李成桂者,此又不得已之權也。」(《明熹宗實錄》卷三十三 )。一個主權國家的內政,還要跑到中國來百般解釋游說求得承認,在今天看來已經是很不容易了,從中也可以看出中國大明天朝的影響力之大。
但這件事情也遠沒有這樣簡單就會被忽悠過關,對一個綱常倫理道德至上的中國,歷史一直對這件事情耿耿於懷,甚至於經過朝代更替也沒有抹平。直到五十年後的清朝時期,朝鮮君臣對明登萊巡撫袁可立「致討」的主張仍然記恨在心,在清廷開館延修《明史》之際派出專使來中國進行「辯冤」,在清朝康熙皇帝面前大告前朝袁可立的御狀,並交通說服清朝高官讓其改寫前史。因為畢竟政變和篡權是分不開的,這是不好忽悠的大不道,是朝鮮歷史的軟肋,中國清朝的《永憲錄》和《池北偶談·朝鮮疏》等書對這件事情都留下了詳細而真實的記錄,這可能是朝鮮史家們所始料未及的。
用朝鮮肅宗李焞的話說,他康熙十五年(1676年)的奏疏是為了卻先王的宿憾,為祖先洗雪冤屈,請求在編修明史時按照他的意思記錄這段歷史,替自己的祖先「正名」,並宣示天下。朝鮮國王為自己的先祖不厭其煩地辯解,並強調說當時袁可立等明朝官員所看到的情況是不全面的,自己先曾祖父所發動的政變是光明正大的,並沒有陰謀在裡面。但這種要求和說法即使在今天看來也有點勉強,因為中國記錄這段歷史自有他自己的消息來源和渠道,沒有必要非要按照朝鮮篡君及其繼承者的意思來書寫,因為在中國明朝之前秉筆直書國史是其最基本的傳統價值觀。
不過,審視當今美朝、美韓關系的國際新秩序,我們簡單翻一下舊案,倒是對如今的中朝關系、朝貢體系有一點有益的認識。對於當今時代大國如何行使自己的權力和影響力有一個比較之後的認識。 無論是古代中華的朝貢格局,還是當前民族國家的主權獨立格局,維系這樣一種體系的核心力量,首先是經濟軍事力量。過去中國與朝鮮通過朝貢貿易使得朝鮮受到恩惠,中國以其強大的軍事力量幫助朝鮮消除日本的威脅,從而對朝鮮具有一種強制的號召力。更為重要的是,中國通過自己的文化力量,通過綱常倫理這種中華文化圈內具有「普世價值」的核心價值觀,從而具有對屬國的一種文化號召力。無論明朝、清朝,只要他們具有這種基於儒家文化的價值觀,並通過經濟和軍事的力量確立了當時「普世價值」下的國際秩序,那麼就會使其畏懼,使其感化,使其被牢籠其中,不得不尊奉這種價值觀下所統御的一切,這就是「軟實力」。
古代中國曾經擁有這種力量,當前這種力量的擁有者卻是美國,美國有著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有著以基督教文化為基礎的民主、自由的「普世價值」,所以他能夠擁有強大的號召力和威懾力,左右逢源,游刃有餘。中國要重新擁有這種力量,還要走很長的路。不過,不管名詞怎麼變化,古今的情況是一理。日本人曾經驚呼,中國經濟力量的崛起,最終會使中國恢復古代東亞的朝貢體系。
後金努爾哈赤為避免兩面作戰,多次派遣使臣赴朝鮮投書,希望朝鮮與明朝脫離關系,與後金結盟。但是朝鮮不為所動,仍然支持明朝,反對後金。
1636年丙子(明崇禎九年,朝鮮仁祖十四年,後金崇德元年),皇太極正式由汗改稱皇帝,改國號大清,族名滿洲。他事先將此事通報朝鮮,希望朝鮮參與勸進。朝鮮聞訊大嘩,積累近10年的憎惡、羞辱情緒一並迸發。朝鮮臣僚紛紛痛切陳詞,「使彼虜得知我國之所秉守,不可以干紀亂常之事有所犯焉。則雖以國斃,可以有辭於天下後世也」。在一片慷慨激昂的氣氛下,仁祖拒不接見後金使團,不接受其來書。後金使團憤然離開漢城,沿途百姓「觀者塞路,頑童或擲瓦礫以辱之」。
該年四月,皇太極在沈陽正式舉行稱帝大典,朝鮮使臣羅德憲、李廓拒不下拜。皇太極非常氣憤,認為這是朝鮮國王有意構怨,決定舉兵再征朝鮮。該年十二月二日,皇太極親自統帥十萬大軍親征朝鮮。清軍渡江後,揚野戰之長,舍堅城而不攻,長驅而南,僅僅十二天便抵達王京城下。京畿之內「上下惶惶,罔知所為,都城士大夫,扶老攜幼,哭聲載路」。仁祖再次將王妃、王子和大臣妻子送往江華島避難,自己則率領文武百官退守南漢山城等待各路勤王軍的到來,同時派出崔鳴吉等人赴清營談判。皇太極見朝鮮君臣求和之切,乃對其迫降,下令清軍包圍南漢山城,伐木列柵,繞城駐守,山城內糧草斷絕,不得不殺馬充飢。各路勤王軍隊也被清軍擊敗,朝鮮君臣只有坐困孤城。仁祖曾經爬到南漢山城的南門,看到城下清軍黑壓壓一片,不禁長嘆。清軍在望月峰上升白旗書招降二字。仁祖則復書「重圍未解,帝怒方盛」,所以不能出城請降,「古人有城上拜天子者,蓋以禮有不可廢,而兵威亦可怕也……」。見朝鮮方面還在糾纏於出城投降的細節,不耐煩的皇太極下令用火炮攻城,同時清軍又攻佔了江華島,俘虜王妃、王子、宗室76人,消息傳來,見大勢已去,仁祖只好求和。最終朝鮮王國奉清朝為正朔,使稱「丙子之亂」
3. 臨海君李珒簡介 朝鮮歷史上臨海君是怎麼死的
導讀:近日,隨著韓劇《火之女神井兒》的熱播,劇中臨海君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臨海君,1572年出生,本名李珒,朝鮮王朝第十四代國王宣祖的庶長子,為恭嬪金氏所生,是光海君的胞兄。因光海君在各方面都有著卓越的表現張士誠簡介,為了超越他,不惜使用各種卑劣手段。性格暴虐的他,仗著自己是王子的身份胡作非為,強奪人田。於1609年逝世,朝鮮歷史上臨海君是怎麼死的呢?
臨海君簡介:
姓名:李珒
出生日期:1572年
父親:朝鮮宣祖
母親:恭嬪金氏
弟弟:光海君
逝世:1609年
臨海君怎麼死的?
臨海君(1572年-1609年),本名李珒,朝鮮王朝第十四代國王宣祖的庶長子,為恭嬪金氏所生,是光海君的胞兄。
朝鮮宣祖的正妃懿仁王後沒有生育男嗣。而臨海君雖為宣祖長子,但他性格暴虐張士誠簡介,仗著自己是王子的身份胡作非為,強奪人田,因此宣祖很討厭他,遲遲沒有立世子。直到1592年豐臣秀吉入侵朝鮮之際,宣祖才冊立臨海君的弟弟光海君為世子,並且讓光海君管理朝鮮國內之事。在這場戰爭中,臨海君奉命前往咸鏡道徵兵,但在當地與順和君李一同被叛軍扣押,移交日軍加藤清正部,成為俘虜。在講和後獲釋。
1608年,臨海君的胞弟光海君即位之後,將其視為眼中釘,以私藏軍器、陰養死士、密謀篡位、私攜武器入宮等四條逆反罪名,剝奪爵位,流配外地。翌年光海君密令李廷彪將其殺死,享年三十八歲(虛歲)。
1623年,光海君被仁祖推翻,是為朝鮮歷史上的仁祖反正。仁祖即位後,恢復李珒的臨海君爵位,並過繼慶昌君李珘次子陽寧君李儆為後嗣。
4. 李琿的人物生平
1575年,恭嬪金氏誕下光海君,為宣祖的庶二子。兩年後金氏辭世,光海君與其大2歲的同母兄長臨海君由嫡母懿仁王後撫養長大。由於懿仁王後不育,直到她在1600年過世前,宣祖沒有任何嫡子。大臣們一再上書請求宣祖冊立世子,宣祖卻遲遲沒有應許。萬曆二十年(1592),壬辰倭亂爆發,豐臣秀吉領兵由釜山登陸大規模侵略朝鮮,來自大臣和各地儒生的奏摺層出疊現,紛紛要求即刻立儲,穩固國本,宣祖在壓迫下終於同意冊封光海君為世子。
相對於宣祖的其他庶子,光海君最有資格成為儲君。長子臨海君,第五子定遠君以及第六子順和君都曾犯下敲詐、殺戮等罪行。 其中以臨海君最是聲名狼藉,如果按照無嫡立長的繼承次序,本來臨海君應該是世子之位的最佳人選,但他不僅搶占官婢與私人土地,更利用王子的身份巧取豪奪,動用私刑,招至不少彈劾。 而光海君年少之時,品行端正 ,聰慧好學、仁孝兼備,因此他受封為東宮,群臣一致贊好。
因戰事告急,光海君受封翌日便隨宣祖離開漢陽北下,而立儲一事,8日後才在平壤公告天下。臨海君李珒被俘,宣祖倉皇出奔平壤。當敵軍迫近平壤之際,宣祖心虛膽怯,欲渡鴨綠江逃往遼東,表示寧願死在天子疆土(明朝境內)也不願成為日本人刀下亡魂 ,但只得都承旨李恆福一人支持。大多數官員,如領議政柳成龍、左議政崔興元、右議政尹斗壽(李恆福與尹斗壽同為西人巨頭,柳成龍為南人首領,崔興元黨派不詳)皆反對宣祖的提議。商議之下,決定將朝廷一分為二(分朝),一部分人隨宣祖渡江,其他人則在光海君的領帶下駐守朝鮮。十七歲的光海君李琿受命權攝國事 ,擔任撫君司代替宣祖赴前線撫軍,表現出色,得到許多義軍領袖和百姓的支持。李琿收集流散的軍隊和義兵,號召通國勤王,以圖恢復。李琿的這個舉措振奮了朝鮮民心軍心,對全國團結一致打擊倭寇很有作用。萬曆二十一年,日本撤出漢城,退守釜山,並將虜獲的臨海君和順和君兩位王子送還,倭亂暫時告一段落。此時,宣祖已經屬意於光海君了。 然而,分朝卻使得宣祖和光海君的關系越發生疏。原因有兩個:其一,光海君做為世子最主要的任務便是在侍講院學習與一日兩次向宣祖問安以示孝道(1593年3月,由於明兵的介入,宣祖的朝廷暫在開山落腳,光海君則駐守定州,9個月後才回到漢陽)。但是由於光海君頻頻卧病在床,因此辜負了宣祖的期望,導致宣祖對光海君多有不滿。其二,分朝直接讓光海君分享了一部分宣祖的王權。宣祖在戰爭時貪生怕死的表現讓自己失盡民心,受到台諫(即司憲府、司諫院之合稱)不留顏面的指責,更有大批儒生上疏要求宣祖退位於光海君。如此,宣祖致力收復王權,打壓世子。壬辰倭亂期間(1592-1598),他18次提及禪讓王位或讓光海君攝政,但其目的只不過是在考驗世子和群臣對自己的忠心,以便除去任何威脅。為了限制光海君的權利,宣祖在分朝時,以光海君還沒有受到大明冊封為借口,不願頒發世子印。 宣祖甚至禁止光海君入殿請安,讓光海君的世子之位岌岌可危。
自懿仁王後過世後,宣祖對待光海君的態度每況愈下,從他重視選繼妃而有意阻擾遣使臣要求大明冊封世子來說,宣祖似乎考慮到了廢世子。雖然按照宗法(宗法規定,兩班在確立繼承人(庶子或繼子)之後,即使有嫡子降生,繼承人也不會更改),光海君的世子地位不會因為永昌大君的誕生而有所動搖。況且永昌大君年齡太過幼小,廢長立幼也太不合理,但由於宣祖對光海君的冷淡和缺乏明朝的正式冊封,讓光海君坐立不安,擔心宣祖會不顧宗法,改立永昌大君為世子。朝中讀懂宣祖心意的人趁機結黨營私,其中以柳永慶(柳永慶本是東人黨,後來變卦投奔北人,之後又加入小北。1602年任戶曹判書,兩年後其孫迎娶翁主,升任領議政,與其他外戚勾結,被稱為「柳黨」,在宣祖的最後四年一時權傾朝野。「柳黨」在宣祖病重期間私藏宣祖欲退位讓賢的教旨,後被光海君問罪)的「柳黨」風頭最盛。「柳黨」擁立永昌大君,常常挑撥離間,使光海君更覺地位不保,迫使他無論如何都要鏟除永昌大君。
萬曆二十三年,宣祖冊封光海君為世子,並上表明朝請求批准。明朝答復:「繼統大義,長幼定分,不宜僭差」,遂不許。光海君由是對明朝暗有怨言。萬曆二十四年、三十三年,朝鮮再次上表請求易儲,其時明朝也正為立儲的事情鬧得雞飛狗跳,遂均不許——似乎光海君是受了鄭貴妃和福王的連累。宣祖末年,朝鮮國內在立儲問題上也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因為當時宣祖仁穆王後已經生有一子(永昌大君,1606年生),棄嫡立庶,與儒家宗法觀念不合。朝廷中的北人黨因此分裂為以李爾瞻為首、主張擁立光海君的大北派和柳永慶為首、主張擁立嫡子的小北派。小北派在光海君即位後受到打擊,柳永慶被賜死,小北派分裂成清小北和濁小北,而大北派則又分裂成骨北、肉北和中北三派。 李琿即位後,按照朝鮮仁祖後史書的說法,是「昏亂日甚,幽廢母後,屠兄殺弟」。從事實來看,後兩條倒也確實。光海君即位後,宣布仁穆王後為廢妃,囚禁在西宮(慶雲宮)內,自己則搬到新修復的昌德宮(東闕)去住。而對其王位威脅最大的兩個人——其同母兄、宣祖長子臨海君,和年僅兩歲的弟弟,宣祖嫡子永昌大君,則分別於1609年和1614年被害。
李琿即位後不久,即有三司官員彈劾臨海君。雖然光海君表示不忍,但是就在同一天,光海君未經推鞠審問,便採納三司(即弘文館、司憲府、司諫院)的提議,以私藏軍器、陰養死士、在宣祖殯天當日密謀出兵篡位、私協武器入宮等四條逆反罪名將臨海君流放,關押圍籬。 官員們沒有對此提出異議,雖然此事由北人打頭,但是南人和西人也不約而同地支持除去臨海君。
之後,不斷有上疏要求處死臨海君,光海君沒有首肯。1609年,臨海君被流放地守衛李廷彪殺死。 表面雖傷心欲絕,光海君卻沒有下令追查,也沒有懲罰李廷彪,只讓其呈上一份報告書。 光海君為了避免背負殺兄的道德污點,以甸人殺害(指示守衛或地方官員秘密將流放的罪人處死,指示人通常為在位者,以此避免公開處死想要除去的人,保證自己公義正直的形象)的方式秘密處死了臨海君。 解決永昌大君之後,下一個問題就是怎麼處置仁穆大妃(仁穆大妃被指參與了金悌男謀逆一案,但缺乏確鑿證據),為此,從1613到1617年,朝政爆發了三次大規模的爭議。首先是大北人名儒鄭蘊上疏言詞犀利指責光海君不義(借守衛之手殺害永昌大君)不孝,點破光海君借刀殺人一事 ,後牽扯出七庶獄事一案中的各種疑點,引發軒然大波。雖然因此事光海君與群臣起了摩擦,但經光海君故技重施,以數度撤換台諫官員,成功堵住悠悠眾口。第二輪爭議始於南人巨頭李元翼的上疏,懇求光海君不要頒布對七庶獄事宣判的教旨。 光海君震怒下流放了李元翼 引起儒林不滿,成均館儒生們聯名上疏抗議。光海君以殺害或流放帶頭者結束了這一次的危機。直到2年後的冬天(1617年),朝廷才為仁穆大妃的去留展開才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激烈的辯論。
1610年,追封生母恭嬪金氏為「恭聖王後」,並將其靈位移置太廟(生前為後宮者,死後靈位不能放置於太廟,而是別廟 )。1617年9月,在朝鮮方面多次懇求下,明朝賜冕服於恭聖王後 ,象徵著恭聖王後正式成為宣祖的第二任王妃。如此一來,造成了兩個後果:1、仁穆大妃象徵性地降位成為第三位王妃,2、光海君的身份順理成章變成了嫡子。這意味著即使光海君處置仁穆大妃,也不會違反母子天倫,令光海君成功消滅了鏟除仁穆王後的最後一重道德枷鎖(朝鮮國王稱嫡母為「母後」或「慈殿」,稱王妃以外的生母為「聖母」或「慈親」。光海君最後一次稱仁穆大妃「母後」是在1614年6月。一個月後,使臣帶來明廷同意追封恭嬪金氏的消息。從那時候開始,光海君改稱仁穆王後「大妃」;支持廢黜仁穆王後的人稱她為「西宮」)。
成功追封恭聖王後的20日後,光海君差捕盜廳秘密捉拿仁穆王後的叔叔金季男 , 製造的讓有心人攻擊仁穆王後的機會。第三輪辯論的導火線便是儒生韓輔吉的上疏,要求光海君廢黜仁穆王後 ,受到領議政奇自獻的反對。於是光海君召開收謚要求群臣表態,在1100名兩班(包括王室成員)之間,大多數人不願表態,只有7個人,即小北派奇自獻、西人李恆福(1556-1618)、西人金德誠(?-1636)、西人金權(?-1622)、李慎儀、權士恭(1564-1624)、西人吳允謙(1559-1636)公開表示反對任何不利於仁穆王後的政策,將近50人表示支持,多為大北黨(此時,反對廢黜仁穆大妃的大北派脫離黨派,組成新黨「中北」)。光海君殺雞儆猴,流放了反對者。餘下的群臣在左議政韓孝純帶領下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庭請。受光海君壓迫,台諫彈劾了不出席的人,一時間人人自危。當同情仁穆大妃的聲音徹底消失以後,光海君下教旨,軟禁仁穆王後,但並沒有把大妃廢掉,而是拿掉了她大妃的地位,改稱西宮。 在這種文武官員只顧私利不顧國家的風氣下,朝鮮國勢日頹。尤其雪上加霜的是,此時的朝鮮還面臨後金的軍事威脅。
1616年,努爾哈赤(朝鮮史書稱老酋、老乙可赤)基本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後金國稱汗,定都赫圖阿拉(興京),年號天命,並於1618年正式與明朝決裂,向大明宣戰,發兵襲破遼東重鎮撫順。除了遼東,整個東北落入後金掌控之中。夾在大明與後金之中的朝鮮左右為難,一方面要對宗主國大明盡忠,另一方面又要盡力與後金和平相處。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一心求和的光海君和親明的士大夫之間不可避免地起了矛盾,從1618年到光海君下台,朝鮮宮廷上演了了長達5年的倫理斗爭。
面對努爾哈赤的挑戰,明朝經過近一年的准備,於1619年春發動了大規模的圍剿,出兵10萬,號稱47萬,分4路夾擊後金,志在必取。戰前,明朝令朝鮮出兵助剿。1618年夏季,朝鮮收到3封來自遼東指揮使丘坦和廣寧指揮使汪可受的信函,要求朝鮮出兵支援。大多數官員提議立刻出兵,光海君則表示反對,卻只得到7人的支持(黃中允,故台諫,大北派,仁祖反正時遭流放;趙纘韓,承旨,本是西人但與大北交好,因為所屬黨派的關系,仁祖反正時並沒有受影響;朴鼎吉,承旨,大北派,仁祖反正時被殺;李偉卿,承旨,大北派,仁祖反正時被殺;朴自興,參判,小北派,朴承宗之子,光海君外戚,仁祖反正時自盡;任兗,處置仁海君時期的功臣,大北派,七庶獄事時遭流放,1620年死去;尹暉,西人,西人巨頭尹斗壽之子,仁祖反正時遭流放,因家境顯赫,不久便回到漢陽),但後來這7人禁受不住政治壓力,紛紛變卦,轉投親明陣營。在光海君的堅持下,直到大明皇帝降詔書,朝鮮才勉強出兵。
壬辰倭亂期間,在前線的光海君累計了許多作戰經驗,並曾和明將合作,對朝鮮與明朝的軍力相當熟悉。憑借軍事情報與對明軍的了解, 光海君早已預見明軍的失敗,因此不願出兵相助,為保國家社稷,則欲討好努爾哈赤。相反,士大夫們對明朝充滿信心,大明與朝鮮之間的君臣之義,加上壬辰倭亂時大明對朝鮮的再造之恩,群臣皆願意無條件支持大明,亦反對與努爾哈赤有任何書信往來。
雖然光海君私下認為「老酋桀驁,雖以中朝兵力,未能必其一舉而剿滅」,懼怕努爾哈赤報復,但又不敢拒絕明朝的要求,於是採取敷衍、拖延之策,建議明軍「但當陳兵練武,以作虎豹在山之勢,更觀伊賊之作為,相機而動」。,並且只答應將軍隊開到義州等邊境地區。但是,在明軍主帥、20年前有恩德於朝鮮的遼東經略楊鎬的嚴厲申斥下,朝鮮還是不得不派出了1.3萬軍隊,由都元帥姜弘立統領,前往助戰。1619年3月,薩爾滸之戰爆發,13000名朝鮮士兵度過鴨綠江到達遼東,卻在深河之戰中慘敗,由於光海君「實無戰功之意」,在戰前密諭朝鮮軍隊「觀勢向背,使虜勿為移兵先擊之」,所以只有左營將軍金應河力戰而死,指揮使姜弘立(之後姜弘立(1560-1627)背叛朝鮮,入女真陣營)與3000名倖存士兵被俘。努爾哈赤幾番致信朝鮮,表示願意和睦相處,並要求朝鮮協助後金共同對抗大明,甚至要朝鮮在大明與後金中二選其一。特別是1621年後,後金攻陷沈陽與遼陽,阻斷了大明與朝鮮之間的通路,努爾哈赤開始以更高的姿態對朝鮮致書籠絡,稱「爾朝鮮以兵助明,吾知非爾意也,迫於其勢有不得已。且明曾救爾倭難,故報其恩而來耳」,對朝鮮表現出寬容,意在要求朝鮮的合作。對此,光海君與備邊司(壬辰倭亂之後,備邊司代替了議政府的角色)為代表的群臣起了很大的意見分歧,前者一意孤行主張順從努爾哈赤,後者反對並主張無視努爾哈赤的信件。最後雙方各讓一步,達成協商,終於暫時緩和了與後金之間的沖突。
對於1619年的戰事,大明方面則派出了詔書,不但沒有責怪,反而對朝鮮的支援表示感謝,並送上1萬兩白銀安撫, 至此之後,大明即使頻繁送禮送銀子, 但凡要求增兵,光海君都執意不肯,以各種借口搪塞,使得明使空手而歸。到後來,光海君甚至將傳達大明皇帝聖旨的朝鮮使臣關在漢陽城外 ,公然拒絕接旨,形同背棄大明。此時光海君的外交政策可以說是從欺瞞明朝變成了公然抵抗。備邊司不齒光海君的行為,於是經常陽奉陰違,無故缺席,阻擾朝政正常運行,公然反抗光海君。1622年11月,備邊司不顧光海君的抗議,強迫光海君上尊號:「建義守正彰道崇業」,「義」、「正」、「道」代表了朝鮮對大明應有的道義,藉此警告光海君身為大明之臣的立場。 9日後,禮曹奏請再次上尊號 ,意在羞辱光海君,群臣紛紛廷請逼宮,直至多日後仁祖反正。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正月,李琿上奏:「敵兵八月中攻破北關,金台吉自焚,白羊出降。鐵嶺之役,蒙古宰賽亦為所滅。聞其國謀議以朝鮮、北關、宰賽皆助兵南朝,今北關、宰賽皆滅,不可使朝鮮獨存。又聞設兵牛毛寨、萬遮嶺,欲略寬奠、鎮江等處。寬奠、鎮江與昌城、義州諸堡隔水相望,孤危非常。敵若從叆陽境上鴉鶻關取路繞出鳳凰城裡,一日長驅,寬鎮、昌城俱莫自保。內而遼左八站,外而東江一城,彼此隔斷,聲援阻絕,可為寒心。望速調大兵,共為掎角,以固邊防。」如前所說,在即位問題上,光海君於明朝心有不滿,因此主張在盡量不得罪明朝的情況下開展靈活外交,「善殫事大之誠,勿為小弛,羈縻方張之賊,善為彌縫」。在光海君堅持下,朝鮮致書後金,稱自己臣服明朝是「大義所在,固不得不然」,而與後金的「鄰好之情,亦豈無之?」,希望雙方「各守封疆,相修舊好」。其時遼鎮塘報稱朝鮮與後金講和,朝鮮與後金的往來引起了明朝的警惕,明朝朝議遂謂李琿陽衡陰順,宜遣官宣諭,或命將監護,其說紛拿。大臣徐光啟奏稱:「鮮、奴之交已合」,建議派官員「監護其國」。 李琿聽到這種傳言後自覺受到天大的冤枉,又驚又怕,連忙遣使至北京上疏「辯誣」道:「二百年忠誠事大,死生一節」。明朝於是要求朝鮮派兵協助攻打後金。但是朝鮮軍隊一戰即潰,光海君不得不試圖與後金議和。
在儒教思想根深蒂固的朝鮮王朝,士大夫奉五倫為正論,視大明天子為君為父。 光海君雖頗有遠見(除了預見大明在與後金戰爭中的劣勢,光海君也意識到了朝鮮本身的嬴弱,因此登基後提議組建正規軍隊,但因為財政困難以及威脅到了士大夫自身的利益,遭到全盤否決),其「不背明,不怒金」的外交政策也可以避免朝鮮被戰火蹂躪,卻違背了當時的主流思想,因此被形容為:不義或邪論,至朝鮮王朝滅亡,也無人提出異議。在延續5年的外交紛爭中,光海君完全被孤立,群臣不分黨派對光海君群起而攻之,甚至表示寧得罪光海君也不願得罪明朝。光海君背叛大明,又與士大夫交惡,同時失去這兩股支撐朝鮮君王王權的力量,光海君的廢黜已成定局。
5. 這是電影 雙面君王 里的一幕,為什麼我把這部電影看了四五遍,還是看不到這一幕呢
《雙面君王》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2mB53qB-rOZhVYs-2Z9H-Q
《雙面君王》是由秋昌民執導,李秉憲、柳承龍、韓孝珠領銜主演的古裝電影。
6. 朝鮮第15代王光海君簡介 光海君李琿怎麼死的
朝鮮歷史上有名的光海君。原名:李琿。
出生在:1575年,於1641年逝世,而在位時間為:1608年--1623年。在位時間為十五年。
是朝鮮王朝第十五代君主。朝鮮宣祖庶次子。
而我們來看看,這位歷史上頗具爭議的王,究竟在歷史上所記載的時候,都幹了些什麼事。
萬曆二十年(1592年),壬辰倭亂爆發,臨海君李珒被俘,宣祖倉皇出奔平壤,命令十七歲的李琿攝政國事。李琿收集流散的軍隊和義兵,號召通國勤王,以圖恢復。
李琿的這個舉措振奮了朝鮮民心軍心,對全國團結一致打擊倭寇很有作用。
萬曆二十一年,日本撤出漢城,退守釜山,並將虜獲的臨海君和順和君兩位王子送還,倭亂暫時告一段落。此時,宣祖已經屬意於光海君了。萬曆二十三年,宣祖冊封光海君為世子,並上表明朝請求批准。明朝答復:「繼統大義,長幼定分,不宜僭差」,遂不許。光海君由是對明朝暗有怨言。萬曆二十四年、三十三年,朝鮮再次上表請求易儲,其時明朝也正為立儲的事情鬧得雞飛狗跳,遂均不許——似乎光海君是受了鄭貴妃和福王的連累。宣祖末年,朝鮮國內在立儲問題上也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因為當時宣祖仁穆王後已經生有一子(永昌大君,1606年生),棄嫡立庶,與儒家宗法觀念不合。朝廷中的北人黨因此分裂為以李爾瞻為首、主張擁立光海君的大北派和柳永慶為首、主張擁立嫡子的小北派。小北派在光海君即位後受到打擊,柳永慶被賜死,小北派分裂成清小北和濁小北,而大北派則又分裂成骨北、肉北和中北三派。
萬曆三十六年,宣祖大王病逝。事實上的世子光海君嗣位。並上表明朝,自稱權署國事,請求冊封。萬曆皇帝惡其專擅,不予理睬。但是當時東北亞的國際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新興的女真勢力對明朝構成了威脅。為了確保東北邊疆無虞,需要拉攏朝鮮,所以明朝在拖延了幾個月之後,於是年十月乃冊封李琿為朝鮮國王。李琿即位後,按照朝鮮仁祖後史書的說法,是「昏亂日甚,幽廢母後,屠兄殺弟」。從事實來看,後兩條倒也確實。李琿即位後,宣布仁穆王後為廢妃,囚禁在西宮(慶雲宮)內,自己則搬到新修復的昌德宮(東闕)去住。而對其王位威脅最大的兩個人——其同母兄、宣祖長子臨海君,和年僅兩歲的弟弟,宣祖嫡子永昌大君,則分別於1609年和1614年被害。
光海君在位期間,朝鮮誕生了像《東醫寶鑒》這樣的醫學論著。該書於1610年完成。在這個時期,李朝選拔官吏任人唯賢的制度早已受到破壞,因為遴選文武官員的考試已變成有權勢的官員和當權派手中的工具。經常舉辦的特選科及第者們造成了對土地的迫切需求,同時,兩班地主們不登記擁有土地的做法使國家的歲入大量流失。由於一些兩班利用免稅的學校土地來逃避稅收租賦,僅僅在17世紀私立學校的數目就增加了三倍,使學校房地產成倍增加,它們所蔭庇的文人學士和學生數目也不斷增加。王親國戚和掌權的官吏積累了戰時遺棄的土地,把它轉為免稅的財產。競爭官職變得激烈起來,因為擔任一任官職很容易在經濟上撈到好處。
在這種文武官員只顧私利不顧國家的風氣下,朝鮮國勢日頹。尤其雪上加霜的是,此時的朝鮮還面臨後金的軍事威脅。萬曆四十八年正月,李琿上奏:「敵兵八月中攻破北關,金台吉自焚,白羊出降。鐵嶺之役,蒙古宰賽亦為所滅。聞其國謀議以朝鮮、北關、宰賽皆助兵南朝,今北關、宰賽皆滅,不可使朝鮮獨存。又聞設兵牛毛寨、萬遮嶺,欲略寬奠、鎮江等處。寬奠、鎮江與昌城、義州諸堡隔水相望,孤危非常。敵若從叆陽境上鴉鶻關取路繞出鳳凰城裡,一日長驅,寬鎮、昌城俱莫自保。內而遼左八站,外而東江一城,彼此隔斷,聲援阻絕,可為寒心。望速調大兵,共為掎角,以固邊防。」其時遼鎮塘報稱朝鮮與後金講和,明朝朝議遂謂李琿陽衡陰順,宜遣官宣諭,或命將監護,其說紛拿。李琿聽到這種傳言後自覺受到天大的冤枉,上疏辯解道:「二百年忠誠事大,死生一節」。明朝於是要求朝鮮派兵協助攻打後金。但是朝鮮軍隊一戰即潰,光海君不得不試圖與後金議和。
朝鮮與後金的往來引起了明朝的警惕,大臣徐光啟奏稱:「鮮、奴之交已合」,建議派官員「監護其國」。光海君聞訊又驚又怕,連忙遣使至北京「辯誣」。朝鮮舉國上下都感激於明朝的「再造之恩」,不能容忍對天朝不忠的事情出現。光海君在後金和明政權之間的游離,以及在政治上的過於殘酷,朝鮮大臣、王室成員受到覬覦王位的其他貴族蠱惑,使光海君處於眾叛親離的境地。1623年,李倧發動宮廷政變,將李琿綁縛,押到仁穆王後面前接受訓斥,然後宣布廢黜其王位。史稱此次政變為「仁祖反正」。宮廷政變後的第二天,綾陽君李倧即位。為朝鮮仁祖。大北派的李爾瞻、鄭仁弘等被賜死。被廢黜的光海君則被石灰燒瞎雙目,流放於江華島的喬桐,於(1637)轉移到南方的濟州島。(1641)七月朔日卒,壽六十七。墓在楊州赤城洞,位於今日南楊州市真乾邑松陵里,2002年後改名烈陵。
7. 朝鮮第15代王光海君簡介 光海君李琿怎麼死的
光海君(朝鮮語:광해군;1575—1641),名李琿(朝鮮語:이혼),1608-1623年在位。朝鮮王朝第十五代君主。他是前任君主朝鮮宣祖與其愛妃恭嬪金氏(공빈 김씨)所生的第二位兒子。葬於楊州赤城洞(位於今日南楊州市真乾邑(진건읍)松陵里(송릉리))。
詳情見網路:http://ke..com/link?url=bhGgklmtfoPDwPoI0-vhcBo4Q8vr09tPzeO_fe--Myed3a
8. 朝鮮第15代王光海君簡介 光海君李琿怎麼死的
朝鮮第15代王光海君簡介 光海君李琿怎麼死的?火之女神光海君簡介
李琿(1575—1641),1608-1623年在位。朝鮮王朝第十五代君主。朝鮮宣祖庶次子。
光海君,朝鮮第15代君王,1575年出生,名李琿。前任君主朝鮮宣祖與其愛妃恭嬪金氏所剩的第二個兒子,公元1608年至1623年在位。於1641年死後葬於楊州赤城洞,位於今日南楊州市真乾邑松陵里。
第十五代君王光海君簡介
姓名:李琿
出生日期:1575年
封號:光海君
職業:朝鮮第15代君王
父親:朝鮮宣祖
母親:恭嬪金氏
王後:廢妃柳氏
在位時間:1608年-1623年
逝世:1641年
陵墓:楊州赤城洞松陵里
年號:萬曆、泰昌、天啟(沿用明朝年號)
光海君怎麼死的
在即位問題上,光海君於明朝心有不滿,因此主張在盡量不得罪明朝的情況下開展靈活外交。朝鮮與後金的往來引起了明朝的警惕,大臣徐光啟奏稱:「鮮、奴之交已合」,建議派官員「監護其國」。光海君聞訊又驚又怕,連忙遣使至北京「辯誣」。朝鮮舉國上下都感激於明朝的「再造之恩」,不能容忍對天朝不忠的事情出現。光海君在後金和明政權之間的游離,以及在政治上的過於殘酷,朝鮮大臣、王室成員受到覬覦王位的其他貴族蠱惑,使光海君處於眾叛親離的境地。
《火之女神井兒》影視劇版光海君圖片
1623年,李發動宮廷政變,將李琿綁縛,押到仁穆王後面前接受訓斥,然後宣布廢黜其王位。史稱此次政變為「仁祖反正」。宮廷政變後的第二天,綾陽君李即位。為朝鮮仁祖。大北派的李爾瞻、鄭仁弘等被賜死。被廢黜的光海君則被石灰燒瞎雙目,流放於江華島的喬桐,於(1637)轉移到南方的濟州島。(1641)七月朔日卒,壽六十七。墓在楊州赤城洞,位於今日南楊州市真乾邑松陵里,2002年後改名烈陵。
9. 《綠豆傳》綠豆的真實身世是什麼
綠豆傳男主身世一直都是大家很好奇的一個點,可能是因為翻譯的原因,很多人表示有點弄不清男主的身份到底是什麼,男主到底是王的兒子還是侄子?王為什麼要殺了男主?後來繼承王位的人又到底是誰?
《綠豆傳》綠豆到底是王的兒子還是侄子?綠豆傳後來成為王的人是誰?
韓劇《綠豆傳》更新第7大集之後,之前的主線劇情總算是捋清楚了,原來男主、男二和女主之間一直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男二一直都是壞的,想要謀反,而男主的身份也正式曝光,男主是現在的王王海君的兒子,而男二是光海君的侄子,也就是後來歷史上的仁祖。為了追劇,很多人還專門去查了韓國歷史,也是不容易呢。
被殺的永昌大君是光海君即現階段的朝鮮王的弟弟。但這個弟弟是後來先王的王後所生唯一嫡子,是最有資格繼承王位的。而光海君雖不是嫡子,但確是先王的第二個孩子,早期因為有才華又好學被朝堂請求立為世子(太子)。那時候朝鮮確立世子和王登基都需要向明朝報告,並請求賜封,才具有合法性,是一個正統世子或王。但是明朝當時一直拖著,沒有批准,直到先王去世才給批准,這也導致了非嫡子非長子光海君的王位爭議很大,不穩固,所以屠殺了其他能威脅自己王位的兄弟。
而綠豆,是王的兒子。在朝鮮歷史中,光海君也只有一位兒子。
王的侄子是男二,綾陽君,也就是後來的仁祖。仁祖當皇帝可不是繼承的,而是發動政變推翻了光海君才成王的。並不是翻譯暴露了男二的身份,有一個場景是王和男二在吃點心,王清楚的稱男二為「綾陽君」
男二就是以後的仁祖,會推翻目前在位的王,也就是光海君;綠豆應該是光海君的私生子;密詔內容是先王要廢除光海君,立永昌大君(就是那個小孩,他是光海君的同父異母的第弟)為新王。
那為啥王當年要殺自己的兒子呢?
之前一直猜測綠豆可能是王的侄子,會威脅到王位,所謂被殺害,但最新劇情表示,綠豆就是王的兒子,甚至還是王唯一的兒子,那王當年為什麼要殺了他呢大?目前的主流猜測是當時的王害怕綠豆的出生會影響自己的王位,本身光海君就是庶出當的大王地位不穩,再加上是因為綠豆出生的時間不吉利,怕被人抓到把柄就派人把他殺了。也有人懷疑是王自己恐懼所有威脅他王位繼承人的存在,所以殺了綠豆。
在13、14集電視劇中,綠豆(張東潤 飾)聽到了律武(姜泰武 飾)和東珠(金所炫 飾)的對話,東珠說離開寡婦村只是為了利用自己而已,這讓綠豆備受打擊。綠豆和東珠隱藏著彼此的心意,這也讓兩人備受折磨。在准備離開時,東珠因為想留在綠豆身邊而與綠豆產生矛盾,綠豆也因為擔心東珠消失而感到不安。律武得知東珠對綠豆的心意後,心中燃起了怒火,使劇情發展更加扣人心弦。
在後面的劇情中,東珠正准備離開,卻發現寡婦村成了一片火海。情急之下,東珠向盜賊發起了攻擊,但是力量還是太弱小,緊急關頭,東珠呼喚著綠豆的名字。此時,綠豆奇跡般地出現了並救了東珠。東珠和綠豆的真情告白讓人揪心,一個是王隱藏著的兒子,一個又誓死向王報仇,二人錯綜復雜的關系預示著他們的感情終將充滿挫折。
此外,律武表現出了對王位的野心,他以王的兒子還活著的理由企圖說服許允,而許允認為律武沒有成為王的才幹,想扶持綠豆上位。綠豆的命運將會朝著什麼方向發展,令觀眾好奇心爆棚。
網友表示,男二這波黑化真的是來的猝不及防,上一集還是好好的母女日常,下一集就變國仇家恨,所以編劇是一心想走正劇路線?之前的搞笑真的都只是煙霧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