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韓國人知道他們以前是我們國家的附屬國嗎
當然知道,但是他們不提這個茬了。現在已經沒有附屬國這個詞了。中國和朝鮮脫離宗主國和藩屬國關系是中日甲午戰爭的結果之一,隨後朝鮮不久就被日本吞並,二戰後獨立,又按照雅爾塔會議分為南北,北朝鮮是蘇聯陣營,南韓是美國陣營。直到現在,也是北朝鮮和中國走得近,南韓一直和美國好。
B. 韓國和朝鮮以前是中國的附屬國。是從什麼朝代開始不是的,為什麼不是了
韓國和朝鮮本來是一個國家,因為1950年的朝鮮戰爭,就出現了兩個國家,在1935年前朝鮮半島叫高麗國,到了1935年後朝鮮統一變成了朝鮮王朝。
韓朝是從漢武帝時期進入中國的統治的,後來一度獨立。直到清代朝鮮也一直是中國的臣屬。直到甲午戰後,《馬關條約》中明確規定朝鮮獨立,終止了中朝的藩屬關系。
(2)韓國為什麼不承認藩屬擴展閱讀:
中朝宗藩關系
公元300年至7世紀的朝鮮,史稱「三國時代」,三國間戰亂頻繁。新羅得到中國唐朝的幫助先後滅了高句麗等國,於676年統一朝鮮半島。此後,新羅與唐朝建立了友好關系,雙方經濟文化交流十分頻繁。公元962年,高麗王朝迅速遣使到宋朝進行朝貢,實行「事宋」政策。
而在高麗成宗時期,契丹人建立遼朝的勢力越加強大,高麗向遼聖宗稱臣納貢,高麗國王從此接受遼帝冊封,使用遼年號,割斷和宋朝的宗藩關系,金朝興起後,繼承了這種關系。
元朝與高麗的關系更加密切,在明清兩代,朝鮮是中國頭等的朝貢國,以朝鮮定期朝貢為例,朝鮮歷來被中國人看作中國北部極重要的「外藩」。
朝鮮李朝(1392年―1910年)每年派三次正式貢使前往明廷進貢,派四次正式貢使前往清廷進貢,另外還有許多小規模的遣使。1592年,日本大肆入侵朝鮮,應朝鮮的請求,中國明朝政府派兵援朝抗日,取得「壬辰衛國戰爭」的偉大勝利。從此,在明清時期,朝鮮便一直成為中國的藩屬。
在清興起以前,朝鮮與明朝保持著傳統的親密關系(明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遣使至朝鮮賜璽書,從而確立起兩國間的宗藩關系)。
1636年,皇太極率兵新征朝鮮,攻佔朝鮮京都漢城,朝鮮國王李棩在國家存亡之際,迫於無奈,接受了清軍的條件投降,停用明朝年號,斷絕與明朝的一切交往,並奉清朝為宗主。清朝定都北京以後,雙方使節每年往來不斷。
朝鮮方面,每年除有賀冬至、賀正朔、賀聖節、納歲幣的四次固定朝貢使節外,還有多種不定期使節來華。
日本明治維新之後,把侵略予頭指向朝鮮。1876年1月,日本一方面派遠征從對朝鮮進行侵略,脅迫朝鮮訂約通商。另一方面派人來華交涉。當時總理衙門答稱:中國向來不幹預朝鮮的內政外交。
日本趁此借題發揮說,中國既不過問朝鮮事務,所謂「屬國」只是空名,日本決心以「自主之邦」對待朝鮮,遂於1876年2月26日迫使朝鮮簽訂了朝日「江華條約」。「江華條約」明顯暴露了日本排斥中國在朝鮮「宗主權」的野心。
此後,日本加快了侵略朝鮮的步伐,先後釀造了1882年「壬午兵變」和 1884年的「甲申政變」。「雖然由於清軍的迅速行動平息了這兩次事變,但日本還是趁此迫使朝鮮簽訂了1882年的《仁川條約》和1885年《漢城條約》,擴大了日本在朝鮮的侵略權益。
袁世凱始終認為日本是中國最大的敵人。他在擔任駐朝通商大臣期間,在上李鴻章的《朝鮮大局論》中,主張堅決同日本力爭朝鮮。
光緒八年(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兵變」,日本乘機派遣軍艦進抵仁川,吳長慶奉命督師支援朝鮮平定叛亂,以阻止日本借機發動侵略戰爭。張謇隨吳長慶軍隊奔赴漢城,為吳長慶起草《條陳朝鮮事宜疏》,同時張謇還撰寫了《朝鮮善後六策》向清廷建議,廢除朝鮮王國,設置郡縣。
與此同時,朝鮮大院君也秘密建議,清朝政府應效仿元朝,在朝鮮設行省、派監國,「則國自保,民自靖」,朝鮮大院君就是朝鮮國王的生父。清流黨人鄧承修、張佩綸等主張對日本採取強硬政策,以維護琉球、朝鮮等藩屬,乘機完結琉球案。
從此,中國開始在朝鮮駐軍,重申「朝鮮永列藩封」,幫助朝鮮訓練新軍、開展「洋務運動」,加強了宗主國的權力。但是對於朝鮮是否仿效新疆和台灣設立行省一事,清廷則猶豫不決,李鴻章痛斥張謇的建議是「多事」。
後來中國對朝鮮政策,採用的是將朝鮮問題國際化、中立化的「和平發展」政策,一方面極力維護自己的宗主國地位,另一方面在朝鮮半島施行「以夷制夷」的方針。希望通過軟性的手段緩解朝鮮半島的危機。
無疑這種保守的政策,事實上使清政府錯失了解決朝鮮半島問題的最佳時機,吞噬了自己本來充裕的外交迴旋餘地。
此後的對朝政策實際上使得清政府陷於兩難的境地,一方面,朝鮮作為藩屬國,清政府處理朝鮮事務之時,地位等同於其它列強,在朝鮮人看來,中國也是列強之一,他們甚至還設法引入俄國人和美國人的勢力來牽制清政府。
由於日本並不滿足於這些利益。在其准備就緒之後;就發動了侵略朝鮮繼而侵華的甲午戰爭。清軍戰敗,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確認朝鮮「獨立」,清朝與朝鮮的宗藩關系結束。
C. 有人說韓國的王室後裔還存在,為何韓國沒有實行君主立憲制
如果沒有日本入侵,韓國可能就是施行君主立憲了,根據韓國民調顯示,現在半數以上韓國人都同意恢復君主
公元1392年,高麗大將李成桂廢除了高麗末代國王王瑤,自己則取而代之成為國王。此後李成桂派人入明,他將自己擬定的兩個國號「和寧」和「朝鮮」交給朱元璋,請求明太祖朱元璋為其選定國號。
經過挑選,朱元璋認為「朝鮮」是古國名,更為雅緻和有內涵,因此選定「朝鮮」為新國號,韓國 歷史 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朝鮮王朝就此誕生了,李氏家族也從此開啟了對半島長達五百年的統治。
朝鮮建國後一直奉行「事大主義」,長期臣服於明王朝。明末後金崛起後,清太宗皇太極通過兩次對朝鮮的戰爭徹底征服朝鮮,迫使朝鮮國王放棄於明朝的關系,轉而向清朝稱臣,此後朝鮮作為清朝的屬國一直持續到1895年。
由於在甲午戰爭中慘敗,清帝國在於日本簽訂的《馬關條約》中承認了朝鮮完全獨立,此後朝鮮改國號為「大韓帝國」,朝鮮國王也升格為皇帝。
到1902年時,朝鮮王國已經建國500年了,李氏家族也已經統治半島500年了,這個時間已經是非常長了。做個對比,中國自秦朝以後就沒有一個朝代壽命超過300年,當然兩漢和兩宋加起來是超過300年了,但北宋和南宋加起來只有300年,東漢和西漢加起來也不過才400多年,相比之下,朝鮮王朝真的算是長壽了。
不過到1910年了,李氏家族的統治終於迎來了終結的那一刻。1910年8月22日,韓國總理李完用與日本代表寺內正毅簽訂《日韓合並條約》,當月29日條約生效,大韓帝國亡於大日本帝國,朝鮮半島成為日本國領土的一部分,朝鮮末代國王,也是大韓帝國第二代皇帝李坧退位。
為了拉動人心,李坧退位後被日本天皇封為「昌德宮李王」,李氏王族也被並入日本皇族行列。
由於李坧無子,在繼位之初曾將當時年僅10歲的弟弟李垠立為「皇太子」,之後李垠被送往日本學習。在日韓合並之時,李垠年僅13歲,鑒於國家都沒了,他的皇太子頭銜也就作廢了,日本政府將他降封為「昌德宮李王世子」,並為他娶日本皇族女子梨本宮方子為妻。1926年李坧去世,李垠襲昌德宮李王爵位。 (韓國末代皇太子李垠和其夫人)
在日本統治時期,李垠和李氏家族的生活還算是不錯,李垠所在的昌德宮是日本皇族12宮之一,也是唯一的一個異姓皇族成員。作為皇族,李垠按慣例被安排到軍隊任職,到日本戰敗前期,李垠已經官至第一航空軍的司令官。 (在軍中的李垠)
1945年日本戰敗,李垠作為皇族成員參加了最後一次御前會議,但他沒有發表言論。對於日本的戰敗,他的內心更加復雜。
出於種種考慮,美軍進駐日本後保留了日本天皇,但日本「皇族階級」卻被美軍取消,李垠因此淪為平民。而戰爭的結束也使得朝鮮半島恢復了獨立,李垠的身份也變得模糊起來。
經過再三的思量,李垠最後選擇重新成為韓國人,他前往美軍駐日司令部將自己登記為「在日韓國人」,之後他准備攜家人返回韓國。
作為末代皇太子,李垠在韓國的影響力還是非常巨大的,這一點非常讓當時的韓國當權者忌憚。時任韓國總統李承晚非常懼怕李垠回國爭權,因此堅決不同意授予李垠韓國國籍,始終不讓李垠回國,直到朴正熙上台後,李垠才以普通國民的身份返回韓國。
李垠返回國內後受到了許多韓國民眾的熱烈歡迎,也得到了朴正熙政府的禮遇,畢竟作為末代皇太子,如果不是日韓兼並,李垠或許早已經成為韓國的君主了。
1970年5月9日李垠在漢城的醫院過世,韓國政府以「懿愍皇太子英親王李垠殿下」的稱號為李垠舉行了國葬。李垠下葬之時有數十萬漢城市民在道路兩旁為他送行,在靈車所到之處,人群中常有人大聲哭喊道:「英親王殿下離去了!朝鮮時代終結了!」。
李垠去世後,為了凝聚王族團結,李氏家族成立了「全州李氏大同宗約院」,李垠之子李玖成為李氏家族首領。
2005年7月16日李玖過世,李氏家族為其上謚號「懷隱皇帝」,廟號「哀宗」。 (李玖是李垠和梨本宮方子的長子,他出生於日本,二戰後隨父母返回韓國,他生前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只是一個恰巧叫李玖的人,如果有來世,我不願意再重復這種身份和這種生活」)
由於李玖膝下無子,在他去世後,李氏家族推舉李玖族侄李源為家族首領。但是李源的繼任卻遭到了姑母李海瑗和叔父李錫的堅決反對。
2006年9月29日,李海瑗在50多名族人的支持下自封為李氏朝鮮家族首領,並登基自稱「文化大韓帝國女皇」。 (李海源)
對於李氏家族的行為,韓國政府和國民都保持了高度的寬容,對於李海瑗的「稱帝」舉動,韓國政府也沒有進行干涉。而根據《韓民族報》在2008年做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有54.4%的受訪民眾同意恢復君主,認為這樣有利於保存傳統文化,對此韓國政府並沒有作出任何回應。
並非還有王室後裔就要施行君主立憲制,即便是二戰以後,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推翻了君主制,比如尼泊爾、寮國,甚至是西方的希臘也是1974年才結束君主制度 ,希臘王室至今在歐洲都相當有知名度。
韓國 歷史 上最後一個王室就是朝鮮王朝的李氏宗室。當年日本入侵以後, 朝鮮王朝改號「大韓帝國」,但李朝宗室凋零幾乎斷絕,《日韓合並條約》簽訂以後,李朝被日本降格為藩,而本來就不多的李朝後嗣也都差不多被趕盡殺絕 。
2005年,李朝宗室嫡裔李玖離世,當年 高宗的兒子李堈的子孫——二女兒李海瑗自稱李朝正統,號「大韓帝國女皇」,宣布朝鮮王朝復辟 。並且還從電視台借了道具,在首爾的旅館進行了一場「加冕登基儀式」。
李朝宗室後裔在韓國是個非常特殊的存在, 歷史 上李朝王室的影響力並沒有那麼強大, 一直受制於外戚與兩班貴族,近代又深受日本凌辱,所以韓國民眾對宗室後裔還是非常同情尊重的。超過54%的韓國人也希望恢復君主制,不過前提是象徵性的君主,利於傳統文化的保護 。
如今世界上仍舊施行君主制的國家,都是 近代資本主義發展比較早,本身就提前進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資產階級與封建王室互相妥協,使得君主得以保留;或者就類似於中東、東南亞眾多王室,在近代服務於殖民統治,又有宗教文化影響而得以保留 。
雖然君主王室等的確利於傳統文化繼承,然而韓國的君主已經被推翻了很多年,就算不反對,實際恢復也不太現實——可有可無的話那就沒有絕對的必要。
在國家還沒有新思想、新政體的時候,很多國家實行的是獨裁的帝制,可是隨著民眾思想的開化,隨著民眾尋求自由、富強和權利的渴望慢慢提升,於是一種新的思想便在這個群體中發酵,這種思想便是民主和共和。有的國家對於自己過去的 歷史 很是決絕,直接推翻了以往的帝制,開始實行民主、自由且共和的國家,可有的國家卻沒有那麼的果斷,只是將原來的帝制,稍稍進行的改變,則變成了現代所謂的「君主立憲制」,其本意便是約束了君主的權力,從而使得國家變成了理想上的非獨裁體。
朝鮮王朝的覆滅
在朝鮮半島上曾經有一個延續了27代君主的王朝、2任國王的帝國,這便是統治了該地幾百年的李氏王朝。在這樣的一個王朝中,它的最後一個統治者叫做李拓。他是朝鮮王朝的最後一代皇帝,是朝鮮王朝的亡國之君,而此人的下台便是該國的老鄰居在搗鬼,這個鄰居便是後來企圖吞並我中華大地的日本。朝鮮高宗是朝鮮王朝第26代的統治者,是純宗的父親,他是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從朝鮮王族李氏後裔的偏支中繼承的王位,成為了這個國家,這個半島的君主;要知道,他的政治野心是非常大的,這從後來他改的國號和國家名稱中,我們就能看出來;其在十九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也就是在他繼位的三十多年後,將國家的國號和名稱改為了「大韓帝國」,也正是這個國號的改變,使得他成為了「大韓帝國」的第一任國王,也正是這樣的張揚,使得他這個「大韓帝國」的國運只綿延了兩代,等傳到他兒子手裡後,這個所謂的帝國便開始走了下坡路。
與此同時在十九世紀九十年末的時候,這個本來只是王太子的李拓,卻因為父親改年號的關系,成為了這個帝國的皇太子,在二十世紀初的時候,高宗退位,這位曾經的皇太子李拓搖身一變,成為了帝國的皇帝,成為了半島的皇帝。
可是在三年後,日本侵略者強迫這位皇太子簽訂了一份不平等的條約,這個條約便是 歷史 上較為有名的《日韓合並條約》,也正是因為條約,使得這個只是生存了兩朝的帝國轟然倒塌。
為何韓國沒有實行君主立憲制?
這是因為多種多樣的關系和原因。日本在純宗在位的時候,就已經積極加強了對於朝鮮的文化控制,以及滲透。在純宗在位期間,日本開始對大韓帝國不斷施壓,在加上當時一系列的原因,使得當時的韓純宗將自己的弟弟,也就是高宗的第三個兒子送到了日本進行學習,在那個時候這位弟弟的年齡不過只有十歲,雖然朝鮮對日本來說不足恐懼,但因為他是朝鮮皇室的貴族,為了能夠從這位皇子開始,對大韓帝國人民進行親日思想的培養,使得李垠在日本學習期間很是關照,他不僅在這里成為了日本的軍官,還娶下了日本皇室的一個公主,正是如此,使得他在日本軍界扶搖直上,只是在年紀輕輕的年紀便已經成為了日本的中將。
純宗的死爆發了一系列影響頗大的愛國運動,但是因為日本人血腥的鎮壓,使得該獨立運動破產,當時的日本人就想從皇室中將朝鮮人奴役,將他們吸收。也正是因為如此,使得當時韓國皇室,成為了名義上的「日本的皇室」。
在二戰結束後,朝鮮民眾的心中已經種上了共和的種子,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國家,再加上當時的政體已經在韓國運轉了一段時間,猛然的改變成「君主立憲制」,會使得很多高位者吃不到蛋糕,也正如此,才使得君主立憲在韓國實現不了。
王室後裔存在和實現君主立憲制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從這個意義上這個問題無從談起,不過單純回答韓國為何沒有實行君主立憲制還是可以的。
從政治學的意義上,實現君主立憲制其實有一個隱含的前提,君主要麼具有該國民眾普遍尊奉、信仰的傳統或宗教賦予的一定的神聖性,要麼被民主程序法理推舉,又或者具有特殊的人格魅力,我們來看韓國,這些都不具備。
1、李朝王室缺乏必要的神聖性,王室後裔紛爭不斷使得其更加鬧劇化:
2005年7月16日,朝鮮王室家族首領懷隱皇太孫李玖去世——李玖是高宗李熙的孫子、純宗李坧的侄兒、懿愍皇太子英親王李垠(高宗第三子)和李方子的兒子——李玖的堂侄兼養子(高宗第五子義親王李堈的第九子李鉀的長子,過繼給了李玖)李源稱嗣皇孫,成為李氏朝鮮王室後裔的族長,但是這個族長身份沒有受到公認,2006年9月29日,義親王李堈的第二個女兒李海瑗以王室近支中在世最年長者的身份被不認同李源的家族成員推舉為『女皇』,還搞了一個『加冕儀式』,坐上了從電視台借來的道具『龍椅』。義親王李堈第十子李錫也一直保持著君主情結,夢想恢復王室,搞過百萬人簽名,給現存君主制國家王室寫信等諸多活動。
也就是說,李海瑗和李源血緣上是姑侄,但在爭名分上是對頭。李錫號稱只是為了恢復對 旅遊 業有利的因素,沒有復辟想法,但也是攪局者。
2、韓國的 歷史 進程已經走到了現在的狀態,重起爐灶打造王室不現實。
韓國已然採取了目前的政統法統,重新恢復君主立憲制在制度設計上也不現實。事實上,李錫自稱只是為了恢復對 旅遊 業有利的因素,李海瑗和李源雖然有『復辟』的動作或想法,但說到底也是因為所謂的『王位』或者『王室回歸』背後是價值巨大的文化、 旅遊 、地產等利益,改變現狀和既得利益格局,讓這一幫子戲精各個變身億萬富翁,韓國大眾這里估計也通不過——說到底,或許還是沒有神聖性的問題。
這個問題有點牽強了,如果說有王室後裔存在就要實行君主立憲的話,中國的滿清後裔貌似也沒有滅絕吧
韓國本是中國的屬國,那時候的朝鮮半島上沒有韓國朝鮮之分,只有一個統一的朝鮮王國。從明朝開始,朝鮮臣服中國。清朝末年,滿清腐敗無能,不能震懾東亞,朝鮮被日益強大的日本帝國佔領。
二戰結束後,日本戰敗,韓國獨立,支持韓國獨立的,是美國。
其實君主立憲制僅僅英,日等少量發達國家實施的,他們剛開始就是靠這個准則發展起來的,那時候很多國家還是封建制呢,就像韓國,我國,等二戰完畢了,又由於美國的支撐,天然要和美國相同了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韓國王室確實還有後裔,但經過一個世紀,早已經與平民無異,後來弄出來一些復辟、登基也都是跳樑小丑,淪為笑柄。
雖然朝鮮(高麗)自古以來是中國的藩屬國,但是朝鮮王室的覆滅卻與日本人有莫大的關系。日本帝國對朝鮮王室的政策很明確:要麼被同化,要麼被殺害。同化就是把繼承人弄到日本,強迫接受日式教育洗腦;如果反抗就要被殺害,而且殺害通常是下毒。
朝鮮王宮
大韓帝國的末代皇帝純宗李坧於1910年退位,但是在1905年高宗李熙簽署《日韓議定書》時國家就已經失去了主權。在條約簽署時,數十名日本士兵全副武裝盯著高宗和官員,韓國外交部的印章被搶走蓋在日本人早就准備好的文件上。
根據該條約,韓國成了日本的「保護國」,實際上已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失去了外交權。日本政府後來成立了韓國統監府來統治韓國,當時的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為第一任統監。
高宗李熙
高宗不甘受制,派了三位使臣去參加海牙的第二次國際和平大會,不但無功而返還惹惱了日本人。伊藤博文早就想廢掉高宗,海牙密使事件正好給了他機會。他於是逼迫高宗退位,讓高宗和明成皇後所生的兒子李坧繼位。李坧也就是末代皇帝純宗。
三位特使
高宗後來於1919年去世,據說是被毒死的。
純宗繼位後,高宗最年幼的兒子李垠被立為皇太子,10歲就被當成人質送到日本「學習」,成為日本軍隊的軍官,後來與日本皇族公主方子結婚。日本人對他的同化做得非常徹底。1922年,李垠夫婦帶著半歲的長子回到韓國,結果兒子被毒死,10年後他和妻子才再次生了次子。
年幼的李垠與伊藤博文
1910年,日本強迫韓國簽訂《日韓合並條約》,純宗在日本脅迫下退位,結束了李氏家族600年的統治。純宗被降為昌德宮李王,李垠由皇太子降為昌德宮李王世子。韓國王室整體成為日本貴族。
二戰日本戰敗後,李垠和所有日本貴族一起被廢除貴族身份。但他身份尷尬,在日本他又不是真正的日本公民,想回韓國,當時的韓國總統李承晚礙於他皇太子的身份禁止他回國。於是,他成了一個沒有國籍的人。
韓國為李垠舉行國葬。
直到李承晚倒台,朴槿惠的父親朴正熙上台,病弱的李垠才回到韓國。1970年,末代皇太子李垠病逝,韓國為他舉行了國葬,李氏王朝徹底結束了。
題目中所說的韓國王室指的是 「李氏朝鮮」 王室,為李姓。
李氏朝鮮建國於1392年,在很長的時間內為明朝和清朝的屬國,因受到宗主國的保護,李氏朝鮮才得以延續近500多年 歷史 。
甲午戰爭後朝鮮脫離清朝獨立,朝鮮高宗李熙於1896年改國號為 「大韓帝國」 ,但實際上卻是日本的保護國。1910年《日韓合並條約》簽訂,朝鮮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其王室成員被納入日本皇族之列。
為進一步控制朝鮮,日本將皇室之女方子嫁給了朝鮮王世子李垠,兩人育有一子 李玖。 日本戰敗後,李垠雖然逃過了戰爭處罰,但卻從皇族變成了平民,受到日本人的歧視。李垠本想回到祖國,但李承晚政府卻擔心李垠回國後影響他的權力地位,所以極力阻止,甚至不承認李垠一家子是韓國人。
李垠無奈之下去美國生活了一段時間,因病重在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回到日本。韓國總統朴正熙得到消息後將他們接回了韓國,李垠最終在韓國去世,朴正熙還給他舉行了「國葬」,以示尊崇。
不過對於王室繼承人李玖,韓國人並不認同。因為李玖是個韓日混血,所以他在韓國處處受到歧視,無奈之下的他返回日本居住,並於2005年在日去世,廟號哀宗。
其實李玖對於韓國是沒有什麼感情的,他更像是個日本人。
由於李玖沒有留下後代,所以韓國王室嫡系一脈就此中斷。不過韓國王室還有旁支後裔,李玖死後,部分韓國王室成員選擇李玖的侄子李源為族長。但李源的姑姑李海瑗和叔叔李錫卻極力反對,李海瑗甚至自封為 「大韓帝國女皇帝」, 上演了一幕家族內部鬧劇。
由於韓國王室在近代史上並沒有為國家獨立解放做出貢獻(一度被定性為韓奸),再加上現在的韓國王室內部如此混亂,所以他們在韓國人心目中並沒有多少存在感。
這樣一個威嚴掃地的王室,是根本沒資格被君主立憲的。不過在影視作品中,這種情況倒是出現過。
認真的講,是日本的殖民統治終結了韓國的君主立憲制。
朝鮮半島上的最後一個統一封建王朝朝鮮王朝,於1392年李成桂取代王氏高麗而建國。傳至第26代國王 朝鮮高宗李熙 (1864年即位),朝鮮王朝已經整整走過了四個多世紀。1897年10月12日,朝鮮高宗李熙在祭天壇的祭天儀式上宣布自稱皇帝,改國號為 「大韓帝國」, 這是朝鮮半島 歷史 上建立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帝國,但由於高宗李熙是李朝宗室的身份,因此大韓帝國普遍被認為是朝鮮王朝 歷史 的一部分。在大韓帝國成立前,朝鮮王朝結束了與中國清朝持續了兩百多年的宗藩關系。
大韓帝國的成立,使得朝鮮上下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得到空前滿足。自古以來,朝鮮半島的各個政權都長期稱臣於中原王朝,其歷代君主的頭銜都是王。歷朝歷代從未有人敢於公開自稱皇帝,明清以來,朝鮮與中原政權的宗藩體系更加穩固,朝鮮歷代王也恪守外藩郡王之道。朝鮮高宗以解除與清朝的宗藩關系,建立一個獨立的帝國,使得朝鮮半島掀起了一股狂熱的民族自豪感和優越感,臨朝稱帝,建立一個新興的獨立的君主制國家,讓 開化黨和閔妃集團都興奮不已。
但是,在封建王朝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大韓帝國,卻並沒有向西方看齊行君主立憲制。大韓帝國的前身朝鮮王朝的 歷史 已達505年,高宗李熙對於已經衰弱了上百年的君主權利,必欲使其重新成為自己的「家天下」。因此,高宗李熙從稱帝之初,即大權獨攬,大力加強中央集權。不僅廢除成立不久的內閣責任制,還恢復了李朝時期的議政制,試圖重新把大韓帝國變成一個君主專制國家。光武三年(1899年)8月17日,大韓帝國政府頒布憲法《大韓國國制》,確立大韓帝國是君主制國家,明確規定了君主的「無限君權」。至此標志著韓國的君主專制達到頂峰。這顯然與西方新興的君主立憲制是背道而馳的。
朝鮮王朝的 歷史 確實很長,開國五百多年,對於當時的普通的朝鮮王朝臣民來說,且不說君主專制有多厲害,但單純的從一個藩國變成與清朝及西方列強平起平坐的帝國,這已經是一個足以名垂青史的 歷史 性跨越。從藩國變成帝國,從藩王成為皇帝,這種身份地位的大大提高,使得當時的朝鮮王朝百姓民族自豪感空前膨脹,盡管大韓帝國的建立,是在國家內憂外患不斷的基礎上,但高宗李熙的這一 歷史 性改變,卻反而使君主制在朝鮮半島更加穩固。
大韓帝國的最大外患就是日本。早在高宗李熙稱帝之時,日本的勢力已經在朝鮮王朝耕植多年,大韓帝國的建立本身就是危機重重。中日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日本先後打敗強大的清朝和沙俄,使得日本在朝鮮的話語權大大加重,吞並朝鮮的野心越發明顯。1910年8月22日,韓國總理李完用與日本代表寺內正毅(後出任首相)簽訂《日韓合並條約》,規定大韓帝國將朝鮮半島的主權永久讓與日本,朝鮮半島遂淪為日本殖民地。一周後,《條約》正式生效,存在了13年的大韓帝國宣告滅亡。
大韓帝國從1910年滅亡到1945年日本徹底結束在朝鮮半島的殖民統治,在長達35年的時間里,日本所實行的高壓統治和奴化教育,都使得君主制在半島的存在感越來越低。但是,李氏朝鮮畢竟在半島統治了長達五個多世紀,影響了十幾二十代的朝鮮人民。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韓國人民希望能恢復君主制,而不少散居世界各地的韓國王室後裔也在努力恢復李家的故國河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自稱 「大韓帝國女皇」的李海瑗。
李海瑗是朝鮮高宗,大韓帝國首位皇帝光武帝李熙的孫女,義親王李堈的第二個女兒,目前是朝鮮王朝王室近支中在世最年長者。她被部份朝鮮王朝王室成員推舉為第三十任李氏朝鮮家族首領。2006年9月29日,李海瑗被義親王李堈的大約50名後人推舉為女皇,在首爾的一家旅館舉行了加冕儀式, 自稱「大韓帝國女皇」,並宣布李氏朝鮮復辟,當然這在今天看來只能算是一場鬧劇。因為自日本對朝鮮半島進行長達近半個世紀的殖民統治以來,君主制早已經是強弩之末,難成氣候。
他要恢復君主立憲制,也得來中國給他冊封。
韓國的王室雖然還在,但那是一夥韓奸,角色跟偽滿洲國的溥儀一樣,屬於助紂為虐的存在,沒有拉回來槍斃就算好的了,還試圖君主立憲?怕不是欺負韓國沒人?
(1)不大的大韓帝國
自中日甲午戰爭之後,日本擊敗了朝鮮的宗主國大清之後,就開始慫恿朝鮮那嘎達稱帝。於是朝鮮高宗在1897年從朝鮮駐俄公使館回到德壽宮稱帝,宣布不大的大韓帝國成立了。然後這個韓國高宗還把年號叫做光武,這個名字就太德不配位了,然後朝鮮還開始了改革,這個時候朝鮮是受到了俄羅斯和日本的影響,誰也沒有能夠徹底掌控朝鮮,於是朝鮮就在兩個國家之間搖擺。
不過好景不長,到了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日本慘勝俄羅斯,導致日本最終掌握了東北亞,朝鮮也落入了日本的手中,於是在1905年11月17日,朝鮮被迫承認日本是朝鮮的保護國,伊藤博文成為日本在朝鮮的第一任統監。
(2)日本人手中的傀儡
李氏朝鮮自然不願意成為日本的附庸,於是韓國高宗就派人去海牙國際法庭告日本,不過強權就是公理,誰也不願意為李氏朝鮮出頭,還給日本打小報告,於是伊藤博文就讓韓國高宗做了太上皇,讓純宗繼位。後來朝鮮義士安重根在哈爾濱火車站把伊藤博文給宰了,不過伊藤博文的死絲毫不影響日本吞並韓國這件事,在1910年,朝鮮被迫簽訂《日韓合並條約》。這份條約中說,「韓國皇帝陛下將關於韓國之一切統治權,完全永久讓與日本國皇帝陛下。日本國皇帝陛下允受前條所舉之讓與,且允韓國全然合並於日本帝國。」
既然朝鮮被日本吞並了,這個時候的韓國皇帝就不是皇帝,改名叫做李王了,而原來的朝鮮高宗叫做李太王,這伙人就成為了日本的華族了,然後每個月可以從日本政府那裡領錢過日子,不過日子過得也不是很寬裕就是了。
而且這伙人還得跟日本的貴族的聯姻,當然有些李氏皇族覺得還行,畢竟他們在朝鮮當皇帝的時候也不是過得很爽,反正都是受氣。後來這些李氏王族越混越差,一度每月就只有幾十日元來打發叫花子。不過有些人為了謀個出身,掙點小錢,就去參加日軍,還混得不錯。在日本統治朝鮮期間,日本甚至要求這伙人去參拜靖國神社。
(3)落難鳳凰不如雞
在日本人手中原本伏低做小還能混個溫飽,結果日本這玩意自不量力發動了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結果戰敗了,朝鮮也被分為兩半。自顧不暇的日本人在戰敗後的第一年,也就是1946年廢除了王公族制度,第二年李氏王族一家就被開除皇室籍貫,順便還被開除日本國籍。
這個時候李氏王族打算溜回韓國,當時韓國的執政是李承晚,但是這個李承晚跟王族關系太遠了,攀不上。李承晚非但不歡迎這伙李氏王族回來,甚至害怕這伙人陰謀復辟,試圖推翻老李的政權,於是老李就開始整這伙李氏王族,在1954年出台了一部叫做《舊王室財產處置法》,把韓國王室的財產通通劃歸國有,順便把王室趕出王宮,王室成員頂多給點小錢打發,甚至王室遺孀一度流落街頭,根本沒了氣候,這就是落難鳳凰不如雞。不過朴正熙上台之後,多少給了點待遇,雖然沒多好,但是好歹混得下去。
(4)結語
朝鮮王室在朝鮮被日本統治期間的表現是跟溥儀差不多的,當然他們的主觀惡意比溥儀輕,但是帶來的影響確實非常糟糕,所以他們在韓國重建之後的悲慘也實屬正常,沒啥值得同情的,畢竟無情自是帝王家。
D. 韓國首都改名,不想和中國扯上關系,為何越南卻一直用中國皇帝的賜名
清朝在歷史上雖然飽受國人們的詬病,但實際上清朝為中國整體的發展,也是做出很大貢獻的,並且在清朝時期我國也是非常有名氣的宗主國,和周邊很多國家都保持著宗主國之間的關系,比如說韓國,朝鮮,寮國等等。
不過很顯然,韓國可能不想承認國中國曾經有過一段藩屬國的關系。大概十多年前,韓國就將自己的首都名稱從漢城改為了首爾,僅僅只是為了和中國撇清關系。但其實歷史是客觀的,不可能因為主觀上的原因就直接被抹去。韓國的這種行為無疑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太過幼稚。
中國古人非常懂得避諱二字。雖然此南越非比南越,但是既然同為南越,就是罪過。嘉慶帝直接表示你沒有資格叫南越,雖然喜歡南越二字,那就賜名越南吧。而越南二字,越南一用就是200年。可見,清朝時期嘉慶皇帝對越南影響,還是頗為深遠的。
名稱改不改對於歷史的公正,和客觀性並無太多的影響,所以韓國也大可不必,畢竟中國古代如此強大,能夠成為中國的藩屬國也是一種榮幸,而就更別提如今現代的中國國力更是遠超韓國了,說不定哪天韓國遇到麻煩,中國一看韓國首爾叫漢城就幫忙了,你們覺得呢?
E. 為啥韓國在歷史上一直都在納貢稱臣
說到韓國,就讓我們想起韓國的泡菜,韓國的歐巴、韓國的美女等,這些都是以前韓國文化戰略輸出的一部分。為了加強韓國文化的影響,韓國對自身文化,也投入了巨大的財力物力開發與宣傳。作為朝鮮半島的一部分,韓國在古代,始終是中國藩屬國的一部分,但韓國並不認為,因為他們知道,這是一個恥辱的存在。但韓國人也別忘記了,不把你變成一部分就已經不錯了。從古至今,韓國的歷史是離不開中國的。
一:韓國古代歷史
在中國的歷史書記載,韓國的歷史也是整個朝鮮半島歷史的一部分。朝鮮半島最早出現的國家是:箕子朝鮮,由中國人建起的一個國家,武王伐紂,商朝滅亡,一支貴族遷移到朝鮮半島,在朝鮮半島建立國家。漢朝時期,燕國人進入朝鮮半島,推翻箕子朝鮮,建立衛滿朝鮮。後來漢朝勢力進入朝鮮半島,推翻衛滿朝鮮,設漢四郡。而朝鮮半島南部,出現三韓,分別是辰韓、馬韓、弁韓。這才是韓國歷史真正出現的時候。
許多中國古代人物,都被韓國追捧為他們的祖先,比如:蚩尤。在改歷史的時候,還不忘黑一下中國的歷史人物,比如在影視中,唐太宗被韓國人射瞎一隻眼。改歷史,廢漢字,是脫離中國文化的步驟,讓韓國人見證古代輝煌的歷史。在古代沒有的歷史,韓國根據我國的歷史,製造出了他們所以的古朝鮮歷史,那個版圖也畫的特別大。
上個世紀末,韓國文化興起,韓國制定了許多文化輸出措施,而且是成功的。憑著強大的影視輸出,娛樂圈掀起一股哈韓族,造成的轟動非常大。在民族主義需要加強的時候,韓國可謂下了不少的功夫。作為一個有野心的國家,是不可能接受有藩屬國這個污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