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戰國七雄的首都分別是哪裡
戰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很有名的期間了,然而在這個期間里就有戰國七雄相互戰爭。說到戰國七雄,那他們的首都在哪裡,我們來看看吧。
首先是齊國。齊國的首都在臨淄(現在山東省淄博東北)。齊國是周代諸侯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還被周天子封為侯爵,分為姜姓呂氏齊國和田齊兩個時代。
還有就是魏國。魏國的首都在大梁(現在河南省開封市西北)。魏國(從公元前403到公元前225年),是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屬於戰國七雄之一。姬姓,魏氏。從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冊封為侯、前344年稱王、至前225年為秦國所滅,一共是一百七十九年。
最後就是秦國。秦國的首都在咸陽(現在陝西省咸陽市東北)。秦國是周朝時華夏族在中國西北建立的諸侯國,始祖秦非子是商紂王手下名將飛廉之子惡來之後。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已經是鎮守西戎的好助手,也受商朝重視,為商朝貴族並遂為諸侯。
⑵ 古代韓國是現在哪裡
韓國國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陽翟(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滅鄭國後遷新鄭(今河南鄭州新鄭)。
《史記》記載秦吞並韓國時韓的疆域范圍:「九年,秦虜王安(韓最後一個王),盡入其地,為穎州郡。」以上資料說明,韓的領土范圍大致應是黃河以南,故不包括河北,在穎水之濱,故在河南界內,鄭州、洛陽之間,西北與山西接壤,南不過淮河一線(當時是楚地)。
韓國(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諸侯國之一,是戰國七雄之一,與魏國、趙國合稱三晉,國君為姬姓韓氏,是晉國大夫韓武子(晉武公叔父)的後代。公元前453年,晉國的韓、趙、魏三家大夫滅智伯荀瑤,瓜分晉地,是為晉陽之戰。
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認,正式位列於諸侯,韓國建立,建都於陽翟(今河南禹縣)。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國,遷都新鄭(今河南鄭州)。前325年魏惠王與韓宣惠王(韓威侯)在巫沙會面,並尊為王。前230年韓國被秦國所滅,所在地設置潁川郡。
中國古代史中,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的韓國,中原地區晉三分為韓、趙、魏三家。約公元前11世紀武王滅商後的西周時期,周朝實行分封制,大封諸侯。周成王時,周公旦攝政,平息了商紂王子武庚和管叔、蔡叔的叛亂。
周成王再次分封,封其弟於韓,國在燕國之西,即今山西河津縣東北。這就是中原的韓國,也就是後來有名的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的故國。韓國的先人春秋時為晉國大夫,受封於韓原(今山西河津縣東北)。春秋末年,韓貞子遷於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西南)。
⑶ 《戰國七》雄韓國首都是哪裡
戰國七雄韓國首都:初都陽翟(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滅鄭國後遷新鄭(今河南鄭州新鄭)。
在戰國時期的七個勢力中,韓國的存在感是最低的,而且在史書上也沒有很多文字用來描述韓國這一個微小的政權。
戰國七雄,是當時的七個不同的政權,在這七股勢力中,不管從哪些層面進行排序,韓國都是排在最後一名的,在記述戰國時期歷史事件的史書中也難以尋覓到韓國的身影。
衰微
由於地處黃河中游地區,韓國東部和北部都被魏國包圍、西有秦國、南有楚國、以及有當時已很薄弱的東周(洛陽),完全沒有發展的空間。在昭侯時的短暫強盛之後,韓國迅速衰落。屢遭列強欺凌。早年已經為魏齊之間的爭霸資本,於公元前341年的馬陵之戰是圍魏救韓的結果。秦楚爭霸時,秦又要挾韓魏共同伐楚。
戰國末期,韓國成了秦國和齊國之間戰爭的緩沖地,苟延殘存;公元前265年,秦國大舉進攻韓上黨,上黨不願被秦佔有,改降於趙,引發了長平之戰。兩場決定霸主局勢之戰都由韓國而起,充分體現了韓國被列強圍欺魚肉的困境。最終於在公元前230年,韓國被秦所滅,成為六國中第一個被秦所滅的國家。
⑷ 韓國首都原來是哪
首爾
韓國首都首爾(Seoul,舊譯「漢城」)是韓國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也是全國陸、海、空交通樞紐。位於朝鮮半島中部、地處盆地,漢江迂迴穿城而過,距半島西海岸約30公里,距東海岸約185公里,北距平壤約260公里。全市南北最長處為30.3公里,東西最長處為36.78公里,總面積605.5平方公里,人口1027.7萬(2003年)。
(英:Seoul,韓:�1�9�3�5.舊譯「漢城」英:Hansong,韓:�6�3�1�0)
2005年1月,首爾(舊譯「漢城」)市市長李明博在市政府舉行記者招待會,宣布把漢城市的中文譯名改為「首爾」,「漢城」一詞不再使用 。首爾歷史悠久,古時因位於漢江之北,得名「漢陽」。14世紀末朝鮮王朝定都漢陽後,改名為「漢城」。近代朝鮮半島受日本殖民統治期間,漢城改稱「京城」。1945年朝鮮半島光復後,更名為朝鮮語固有詞,羅馬字母標記為「SEOUL」,語意為「首都」。
首爾全市被海拔500米左右的山和丘陵所環繞,市區的40%是山地和河流。整座城市北部地勢較高。北漢山、道峰山、鷹峰構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東北部有水落山、龍馬峰,南部有官岳山、三聖山、牛眠山等,東南部和西部是百米左右的丘陵,形成了首爾的外廓。城市的西南部為金浦平原。城中部由北嶽山、仁旺山、鞍山等環繞成內廓,中間形成盆地。
韓國第一大江——漢江自東向西穿城而過,把首爾分為南、北兩部分,流經市區的河流長度約41.5公里,寬度為400—1000米,水深達6—10米。江中由沖積而形成的兩個島嶼——汝矣島(約7平方公里)和蠶島上建有韓國最大的汝矣島廣場和全市最高的建築物、63層的國會議事堂及使館區。
首爾作為首都已有近600年的歷史,相傳公元前18年,百濟始祖溫祚王南下在今城址上修築慰禮城定都,後改稱首爾。公元392年—475年高句麗佔領這一地區,將漢江南北地區稱為北漢山州,把現在首爾附近稱為南平壤。7世紀中葉,新羅統一朝鮮後,將此地編入漢山州。高麗成宗(公元960—997年)將此地升格為楊州牧(高麗12牧之一),1068年又將其升格為三小京(西京、東京、南京)之一的南京,成為城市。1104年建成南京新宮,1308年升格為漢陽府。李氏王朝李成桂1393年在此大興土木,1394年遷都此,稱首爾府。1910年日本強占時,改稱京城府。1945年朝鮮半島光復後,更名為朝鮮語固有詞,羅馬字母標記為「SEOUL」,語意為「首都」。1949年8月,韓國將首爾定為「首爾特別市」。
首爾的經濟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迅速發展,60年代初,韓國實行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扶植大企業,大力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實現了經濟起飛。此外,首爾還大力發展旅遊業,首爾與日本、東南亞及歐美各國有航線相連,各國遊客可方便地自由來往首爾與歐美各國之間。在國內,首爾同釜山、仁川等主要城市也有高速公路相通,交通十分方便。首爾—仁川線是韓國第一條現代化高速公路。首爾—釜山高速公路途經水原、天安、大田、龜尾、大邱和慶州等工業中心城市,標志著韓國在擴建其交通運輸網路使其現代化的努力邁出了重要的一大步。首爾地下鐵路有5條線,鐵路體系總長度達125.7公里,居世界第7位。地下鐵路擁有最先進的設施,售票和收費系統全部實現自動化。
首爾還是韓國的文化、教育中心,設有首爾大學、高麗大學等大專院校34所。
市內保留著許多名勝古跡,主要景福宮、昌德宮、昌慶宮、德壽宮和秘苑(御花園)等。市區內的濃蔭下,古老的宮殿、廟宇等同直入雲霄的現代建築群交相輝映,顯示了首爾既古老又現代的歷史和時代風貌。
首爾也是遊客購物的理想天地,可以在市中心的新世界、樂天、美都波、東邦廣場等大型百貨商場購買免稅商品,首爾的免稅商品均為統一規定的價格。
2003年12月,韓國國會通過《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決定將行政首都從首爾遷往中部地區。2004年8月,韓國政府最終確定並正式公布了新行政首都的地址,位於韓中部地區的燕歧—公州將成為新的行政首都。韓國政府定於2007年7月在燕歧-公州動工建設新行政首都,在2020年和2030年分別形成擁有30萬和50萬人口的城市。自2012年至2014年,韓國主要國家行政機關將遷往新行政首都。2004年10月,韓國憲法法院裁決,韓國國會2003年12月通過的《新行政首都特別法》違反憲法。韓國政府制訂的將行政首都從首爾遷往中部地區的計劃將因此被迫停止執行。
2005年1月19日,韓國漢城市市長李明博舉行記者招待會,宣布把漢城市的中文名稱改為「首爾」,「漢城」一詞不再使用。李明博解釋說,絕大多數國家都將「Seoul」按照與英文標記相似的發音來稱呼,隨著韓中兩國的往來與交流日益頻繁,「漢城」名稱造成的混亂越來越多。
漢城市經過一年多的意見徵求,確定用新的中文名稱「首爾」取代「漢城」。
韓國為何改稱本國首都「漢城」的中文名字?韓國漢城市市長李明博等韓國官方人員的解釋比較牽強。因為即使改換了「漢城」漢語的名稱為「首爾」,也存在著翻譯上及使用習慣上的混亂問題。況且,漢語中的外國地名也不都是以發音為根據翻譯的,如英國的牛津、劍橋等並非完全是音譯,美國的鹽湖城(SsltLakeCity)、阿肯色州的小石城(LittleRock)等完全是意譯。
「漢城」的稱呼則沿用了韓國古代歷史王朝的用法。1394年,李成桂將都城從開京遷移到了漢陽,正式命名為漢城(Hansung)。這一名稱在漢語中至今已經使用了六百多年。二戰結束以後,韓國將漢城稱為韓國語的「首都」(Sieur),英文音譯為Seoul,但是韓國的書面漢字仍然寫作漢城。因此,可以說,韓國這次改換首都的漢語名稱絕非像表面上解釋的那樣簡單,而是包含深刻的原因和其他方面復雜的考慮。
隨著19世紀末民族主義的崛起,韓國國內就出現了不能正確認識本民族文化和客觀評價中國文化對韓國民族文化影響,而擺脫漢語文化影響的思潮。韓國在二戰以後,民族主義思潮進一步發展,曾以法律規定,以韓國的表音字為專用文字。從1970年起,韓國小學、中學教科書中的漢字被取消,完全使用表音文字。
隨著韓國經濟的崛起,這種極端的民族主義情緒進一步發展,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召開之前,韓國政府曾經下令取消所有牌匾上的漢字標記,以強調韓國的民族文化。
只是到了1999年2月,金大中總統才下令部分解除對漢字使用的限制。但對於這種解禁措施,韓國國內也存在著激烈的反對勢力,他們擔心這種措施將導致漢字的泛濫與韓國文字的消亡。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韓國改稱「漢城」的中文名字是本國民族主義在新形勢下的延續和發展的表現。
另外,「漢城」是中國人幾百年前至今一直習慣稱謂的名字。雖然它由韓國古代的先人所起,但現代的韓國人總覺得不是本國的名稱,容易讓人聯想到中國的漢朝。對於漢朝,一些韓國人又缺乏正確的歷史觀,認為漢武帝在朝鮮(專題,圖庫)設立的四個郡是對朝鮮半島的侵略。
因此,一些韓國人對這一名稱有不良的心理情結,有意更改譯名。
所以,從這種意義上來說,韓國官方為這次改名的解釋,僅僅是表面的,這是以國際慣例和便於國際交往來掩蓋更加深層的心理情結,努力擺脫漢字文化對韓國深厚影響的一種嘗試。
對此,我們應該持一種比較平和與理解的態度。朝鮮民族在歷史上深受日本侵略者的奴役之苦,大力弘揚朝鮮本民族的文化,加強自身民族文化的優勢地位,努力擺脫外來文化影響等措施,有可以理解的一面,不應該隨意扣上狹隘的帽子。
但是,另一方面,韓國自身在保持和發揚本民族文化的同時,對外來文化,特別是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也應該採取揚棄的態度,不應該不分好壞一概拒絕。其實,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對朝鮮民族文化的產生、發展都起到了巨大的貢獻作用。
在具體對待這次改名的問題上,韓國有權利更改本國首都的漢語譯名,但是中國以及其他漢語權的國家也有權接受或不接受這個新譯名。接受與不接受,這也是中國與其他漢語國家應有的權利,韓國應當予以尊重。因為對中國等這些國家來說,不僅僅是一個譯法上的問題,而涉及了歷史習慣、經濟費用等多方面的問題。
⑸ 朝鮮王朝的都城是平壤還是首爾
首爾。
1392年定都在開京,也就是現在的開城;1395年定都於漢城,也就是現在的首爾。1398年,第一次王子之亂後再度遷都開京;1400年,第二次王子之亂後最終定都漢城。
朝鮮王朝(朝鮮語:조선왕조,1392年—1910年),又稱李氏朝鮮,簡稱李朝,是朝鮮半島歷史上最後一個統一封建王朝 。
經過對北方的開拓,到15世紀中葉,朝鮮王朝的國土基本定型,大致相當於當今朝鮮和韓國的總和,北方以鴨綠江和圖們江同中國為界。
(5)古代韓國首都在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朝鮮王朝治國理念:
朝鮮王朝以儒教治國,儒家思想取代佛教成為國家統治理念。朝鮮文的發明也為朝鮮平民的文化普及提供了條件。對外則對中國明、清兩代採取事大主義,建國後便向中國朝廷稱臣納貢,自太宗李芳遠至高宗李熙,歷代國王均接受中國皇帝冊封;對日本等周邊國家或部族則採取交鄰政策。
⑹ 韓國以前的首都是哪裡呢
以前叫漢城2004年改為首爾
韓文是서울
英文是Seoul
⑺ 秦楚燕韓趙魏齊,當時的都城都是現在哪裡呢
戰國時期,戰國時期從晉朝三大支系開始,接著田氏家族取代齊國,形成了秦、楚、齊、燕、漢、趙、魏七大戰國,而只有楚國是南方的霸主,因此,七個國家的都城基本集中在北方。
首都臨淄
戰國時期的齊國與春秋時期不同,但齊國的都城沒有變化。春秋時期,齊國都城位於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胡公時期,齊國遷至臨淄市西北50里的博古。公元前386年,田氏取代齊國,遷都臨淄。此後,齊國一直以臨淄為都城。
韓國首都:揚寨和新鄭
韓國也是三晉以後建立的,是戰國時期七大強國中最弱的一個。公元前230年被秦國摧毀。韓國首都原位於揚子寨(今河南禹州)。公元前375年,漢艾侯爵在摧毀鄭國後,將都城從楊寨遷至新鄭(今河南新鄭)。
楚都:嘉都、成都、壽春等地
楚國是戰國七大強國中南方唯一的大國。楚國歷史悠久。周成王時期,楚國首領熊義被封為子爵,建立了楚國。楚國的首都原位於丹陽。後來,楚文王遷都至英都(今湖北京沙西北)。楚昭王年間,都城又遷了(今湖北省宜城市東南部)。楚懷王年間,遷都鹽都(今湖北宜城)。楚慶祥王於20年遷到成都(今河南淮陽)。楚國考烈王十年遷居陽(今安徽省阜陽市以北)。22年,楚王考烈遷到壽春(今安徽壽縣)。
秦國首都:秦城、永城、咸陽等
戰國七大強國的最終贏家秦國,也幾經易都。秦朝先祖,因其養馬有功,被周孝王封為封國。從那時起,在不斷的外部擴張過程中
⑻ 戰國時的韓國都城
公元前403年,韓國建立,建都於陽翟(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市)。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國,遷都新鄭(今河南省鄭州市)。
韓國國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中原地區晉三分為韓、趙、魏三家。韓國北臨魏趙,東有齊,南有楚,西有秦,四面受敵。
韓國是戰國七雄之一,起源於三家分晉:春秋末年,公元前453年,晉國的韓、趙、魏三家大夫滅智伯荀瑤,瓜分晉地,是為晉陽之戰。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認,正式位列於諸侯,成為三個諸侯國。後世歷史學家將韓、魏、趙三國與秦、楚、燕、齊合稱戰國七雄。
(8)古代韓國首都在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1、陽翟,即今河南省禹州市。為史記記載中夏啟的都城。據傳夏啟曾經在此會盟諸侯進行鈞台之享。
禹州之地,屬暖溫帶氣候,溫和宜人。其地形有山區、丘陵、平原,且各佔三分之一。更有潁水穿境而過,潁水之大小支流遍布全境,優越的地理環境,豐富的物產,使禹州成為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尤以此地曾為夏禹之故都,有鈞台古跡之遺存而著聞,故後來又改稱鈞州、禹州。
2、鄭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八大古都之一 、國家六個大遺址片區之一 。鄭州歷史上曾五次為都 ,為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故里 ,擁有不可移動文物近萬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4處80項。
西周滅殷後,周武王將其弟叔鮮封於管(今鄭州市管城區)建立管國,當時周朝在鄭州地區的封國,除管國外,還有鄶國、東虢國、祭國、密國等。西周滅亡後,平王東遷洛陽,是為東周。
但此時周天子己名存實亡,代之是諸侯興起、互相爭霸兼並的局面,而新鄭則在「『亂世」之際,作為一個重要都邑而興起,並開始成為鄭州地區的政治中心。
春秋初年,鄭國向東遷都於新鄭(今鄭韓故城遺址),國勢強盛,在各諸侯國中地位顯赫。韓哀侯二年(公元前375年),韓國滅鄭國,將國都自陽翟遷至新鄭(今鄭韓故城遺址)。直到公元前230年秦國滅韓國,新鄭作為鄭、韓國都長達500多年。
⑼ 戰國史韓國的都城在哪裡
韓國故城,曾經戰國七雄之一韓國國都,位於現宜陽縣韓城西25公里的韓城鎮東關鎮。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滅智伯三家分晉,建立三個封建政權。《戰國策·秦策二》高誘註:「宜陽,韓邑,韓武子所都也。」即公元前424年,韓武子自封地將國都遷往宜陽,到公元前408宜陽被秦攻陷止,建都共16年,此時的韓國並未被周棘封為諸侯,史書上記載韓景侯先建都陽霍(公元前408年,今河南省禹州市),傳位於韓哀侯時(公元前375年),又遷都新鄭。史書記載韓國的國都在禹州、新鄭,是以周天子正式承認韓國為諸侯國為準的。
⑽ 戰國時期韓國首都在哪!
初都平陽(今山西臨汾),滅鄭國後則遷新鄭(今河南鄭州新鄭)。
平陽,古代地名,一說古帝堯所都,今山西臨汾市,春秋晉羊舌氏邑,另一說春秋魯邑,在山東新泰縣西北。
新鄭市是中國河南省鄭州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新鄭位於位於河南省中部、鄭州南部,為河南省18個改革開放發展特別試點縣之一, 1994年5月16日撤「新鄭縣」建市。全市總面積873平方公里,市區面積15平方公里,轄3個街道、9個鎮、3個鄉。總人口60萬人。
一、起源
曲沃桓叔庶子韓萬,因協助曲沃武公的曲沃克晉,被武公封於韓地(韓原,山西稷山,其東鄰襄汾西鄰河津。襄汾為陶寺遺址所在),繁衍氏族,在晉成為門閥名卿,韓獻子韓厥在「下宮之難」後幫助趙武復興趙氏。
傳至韓康子,韓康子與魏桓子奉執政正卿智伯之命,討伐趙襄子。最後韓、魏倒戈,與趙國合作,三家滅智,瓜分了智伯所有食邑。從此韓、趙、魏三卿世族獨霸。然後三卿再將晉的領地瓜分,經過三晉伐齊之戰後,在周天子的同意下,成為三個諸侯國,是為三家分晉,故中國歷史將韓、魏、趙合稱為三晉。
二、強盛
韓國地居中原,北臨魏、趙,東有齊,南有楚,西有秦,四面受敵。幸而韓國以其著名的兵器--弩,為各國所畏懼。所謂「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韓國的弩能射800米之外,「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
除此以外,韓國的劍也異常鋒利,皆「陸斷牛馬,水截鵠雁」,「當敵則斬堅甲鐵幕」。前375年,韓便曾以其厲兵滅了中原傳統古國鄭國。而韓國國勢最強要數韓釐侯在位之時。他用法家的申不害為宰相,內政修明,國成小康之治。
三、衰微
由於地處黃河中游地區,韓國東部和北部都被魏國包圍、西有秦國、南有楚國、以及當時已很薄弱的東周(洛陽),完全沒有發展的空間,國土在七國之中最小,屢遭列強欺凌。早年已經成為魏齊之間的爭霸資本,於前341年的馬陵之戰是圍魏救韓的結果。秦楚爭霸時,秦又要挾韓魏共同伐楚。
末期的韓國成了秦國和山東六國中其它國家爭霸的緩沖地,苟延殘存;前262年,秦國大舉進攻韓國上黨,上黨不願被秦佔有,降於趙國,引發了長平之戰。兩場決定霸主局勢之戰都由韓國而起,充分體現了韓國被列強圍欺的困境。前230年,韓國軍隊屢戰屢敗,成為山東六國中第一個被秦所滅的諸侯國。
(10)古代韓國首都在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大事年表
前403年:周命晉大夫韓虔、魏斯、趙籍為諸侯。
前400年:韓聯同魏趙伐楚,至桑丘。鄭圍韓陽翟。
前394年:韓救魯於齊。
前391年:秦伐韓宜陽,取六邑。
前385年:韓伐鄭,取陽城;伐宋,執宋公。
前380年:齊伐燕,取桑丘。韓聯同魏、趙伐齊,至桑丘。
前378年:韓聯同魏、趙伐齊,至靈丘。
前376年:韓聯同魏、趙三家廢晉靜公,分其地。
前375年:韓滅鄭,徒都新鄭。
前366年:秦敗韓師、魏師於洛陽。
前362年:魏敗韓師、趙師於澮。
前358年:秦敗韓師於西山。
前353年:韓伐東周,取陵觀、廩丘。
前351年:韓昭侯以申不害為相。
前341年:韓被魏伐。齊救韓,馬陵之戰。
前337年:韓申不害卒。
前335年:秦伐韓,拔宜陽。
前333年:合從。
前323年:韓、燕皆稱王。
前318年:楚、趙、魏、韓、燕同伐秦,攻函谷關。秦人出兵逆之,五國之師皆敗走。
前317年:秦敗韓師於脩魚,斬首八萬級,虜其將麿、申差於觀澤。
前316年:侵秦,敗北。
前314年:被秦敗於岸門,韓太子倉入質於秦以和。
前312年:秦、韓、魏南襲楚,至鄧。
前308年-307年:秦將甘茂破韓國宜陽,斬首六萬。
前306年:秦以武遂復歸之韓。楚王與齊、韓合從。
前303年:秦復取韓武遂。齊、韓、魏以楚負其從親,合兵伐楚,秦救楚,三國引兵去。
前301年:秦會韓、魏、齊兵伐楚,敗楚。
前296年:齊、韓、魏、趙、宋同擊秦,至鹽氏而還。
前293年:韓、魏伐秦。秦白起擊敗魏師、韓師,斬首二十四萬級,拔五城。
前291年:秦伐韓,拔宛。
前290年:韓入武遂地二百里於秦。
前286年:秦敗韓師於夏山。
前284年:樂毅領燕、秦、魏、韓、趙聯合伐齊。
前275年:秦相國穰侯伐魏。韓暴鳶救魏,穰侯大破之,斬首四萬。
前273年:魏趙聯合伐韓華陽。秦救韓,殺魏趙兵十四萬。秦王欲令韓、魏與秦一起伐楚,未行。
前265年:齊趙聯合伐韓,取注人。
前264年:秦伐韓,拔九城,斬首五萬。
前263年:秦武安君伐韓,取南陽;攻太行道,絕之。
前262年:秦伐韓,拔野王。上黨路絕,韓獻上黨與趙。
前256年:秦伐韓,取陽城、負黍,斬首四萬。
前254年:韓王入朝於秦。
前249年:秦伐韓,取成皋、滎陽,成為秦國的三川郡。
前246年:韓使水工鄭國為間於秦。
前244年:蒙驁伐韓,取十二城。
前241年:楚、趙、魏、韓、衛合從以伐秦,楚王為從長,春申君用事,取壽陵。至函谷,秦師出,五國之師皆敗走。
前233年:韓王向秦納地效璽,請為藩臣,使韓非聘秦。
前231年:韓向秦獻南陽地。
前230年:秦滅韓,虜韓王安,以其地置穎川郡。韓亡。
楚漢爭霸時期,韓國曾復國,後被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