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闡述中國處理與鄰國及發展中國家關系的政策有哪些
世界及亞太地區形勢正經歷復雜而深刻的變化,中國的周邊外交戰略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中國一直秉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外交方針,努力與鄰國一道營造和平穩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贏的地區環境。
一、 中國與鄰國關系
1、中國在北邊與歐亞多國合作建立上海合作組織;在南邊與東盟進行了有效的協調;在東邊與韓日等國開展了符合實際的外交。整體而言,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對周邊國家以及全球產生積極且重要的影響。
2、從歷史角度看,中國與俄羅斯以及中亞國家較好地解決了領土問題,雖然與東南亞一些國家還存在領土和領海爭議,但也在相互合作上取得了一些進展。在東亞,中日兩國間還存在歷史問題,但兩國基本上是致力於構建面向未來的日中關系,在這一前提下建設性地解決歷史問題。
3、中國與日本、韓國、俄羅斯、印度、東盟國家等鄰國的貿易快速增長,是鄰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與中國發展關系不僅有助於許多鄰國解決國內經濟問題,也有助於其解決國內政治問題。中俄、中日以及中印之間經貿關系的發展有助於政治關系的改善。比如,隨著中國和印度經貿關系發展,雙方越來越意識到通過談判和平解決領土爭端的重要性。雖然兩國尚未徹底解決邊界問題,但在處理地區和國際事務時觀點往往是一致的。中國現在已經是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隨著兩國接觸增多,互信增加,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更加開放,雙方也會有更多積極的合作。
二、如何處理國家間的領土爭端
1、解決爭端必須通過和平談判,而不是使用戰爭和軍事手段。領土爭端是兩國之間的問題,第三國介入無助於問題的解決,不會帶來好結果。東海問題、南海問題是中國與其鄰國之間的事情,第三國不應該介入。
中國與鄰國在南海問題上存在的領土爭端與摩擦,應當嚴格遵守2002年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通過雙邊途徑,如談判、協商等方式,尋求和平解決爭議。
2、開展合作、共同使用海域或者島嶼符合各方利益,共同開發油氣礦產資源則可惠及所有各方。合作會帶來和平與穩定,對抗則會導致戰爭與毀滅。
三、怎樣看待大國在亞太地區角逐
中國是一個不斷發展的經濟體,泰國等大多數東盟國家把中國崛起看做是機遇而非威脅。尤其是自貿區建成以來,東盟國家與中國的經濟往來更加密切,中國在經濟上的崛起使其更容易與周邊鄰國發展友好的外交關系。美國「重返亞洲」政策將無助於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對於美國這一政策,亞太國家並不完全持歡迎態度,而是更多顯現出小心謹慎。
把一個國家的崛起當作威脅是錯誤的看法。日本與美國是同盟國家,但日本最大的出口國已經變成中國。日本經濟上與中國關系密切,安全保障上與美國合作,韓國的情況也類似。對於日韓等國來說,如何處理這種經濟和安全保障分別與不同國家依存的現狀,如何避免軍事上的競爭和對立影響經濟關系發展,是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
美國「重返亞洲」戰略對各國的影響不盡相同。從歷史經驗可以得出結論,政治中充滿變數,唯一不變的是各國自身利益。因此,美國的「重返亞洲」對本地區國家間關系有何影響,應拭目以待。如果美國和中國能夠共同維護亞太地區安全,整個世界將因此受益。
四、如何深化亞太區域合作
在地區合作機制方面,有必要開展傳統和非傳統的安保合作。但是,由於東亞地區存在的歷史記憶和體制差異,需要秉持尊重主權、求同存異的姿態,而不是苛求完全的整齊劃一。
東盟各國已經與中國建立了多種經濟合作機制,這些機制使東盟國家與中國之間、東盟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逐漸增加。中國-東盟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仍需大力推進。首先應當改進的是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交通系統建設。此外,雙方還應加大在高科技領域的合作。
地區經濟一體化是不容迴避的趨勢,中國可以通過購買其他國家產品,幫助這些國家創造就業機會。
B. 中國與朝鮮.韓國有哪些貿易往來
韓國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70、80年代其發展速度之快是有目共睹的。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國內工資成本也快速上升,某些一般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逐漸削弱,部分勞動密集型工業及部分重化工業(如水泥)也逐漸歸入了夕陽產業之列。韓國政府為了鼓勵新興產業如電子、生物工程、航空等產業的發展,加快產業結構的升級,積極採取措施促進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海外轉移。而中國與韓國地域相近,經濟發展相對落後,勞動力成本又低,農礦資源豐富,自然成為韓國進行該類產業投資的首選對象。
中國與朝鮮的雙邊貿易在2005年增長14%。2005年的貿易額已接近16億美元,中朝貿易領先朝韓貿易。朝鮮從中國進口了10億多美元的商品,包括石油和玉米,向中國出口了5億美元的商品,主要是煤炭和鐵礦石。韓國貿易協會說,中朝雙方貿易額的增加得益於雙方經濟關系的迅速擴展和中國對朝鮮礦產業投資的持續增加
C. 怎樣與韓國人進行貿易談判
韓國商人在長期的對外貿易實踐中積累了許多經驗。他們在參照國際慣例的基礎上,根據本國的國情採取了一些獨特的做法,常在已不利的貿易談判中戰勝對手,被西方發達國家稱為「談判強手」。
韓國商人十分重視貿易談判。談判之前,他們通常都要通過海外咨詢機構了解對方底細,以及有關商品行情等,做好准備後才會與對方坐到談判桌前。韓國商人喜歡談判內容條理化。所以,談判開始後,他們往往先與對方商談談判主要議題。談判主要議題雖然每次各有不同,但一般包括各自闡明意圖、叫價、討價還價、協商、簽訂合同等5個方面內容。
韓國商人常用的談判方法:
橫向協議法。即在進入實質性談判時,先把需要討論的條款統統羅列出來,然後逐條逐款磋商。從頭到尾商議一遍後,再從第一條款開始檢查有無分歧或需要補充的內容,直至最後一款。在此基礎上,就分歧或補充內容進行磋商,尋找共同點。
縱向協商法。即對共同提出的條款,逐項進行磋商,在出現的問題或爭議得到解決後,才轉入下一條款的磋商。
此外,有的韓國商人在談判中將「橫向協議法」和「縱向協商法」結合使用,即在磋商前後兩部分條款時分別採用縱、橫兩種協商方法。這主要視條款內容而定,以選擇有利於自己的談判方法為前提。
韓國商人常用的技巧與策略:
聲東擊西。即在談判中利用對自己不太重要的問題吸引和分散對方注意力。假如在談判中韓國商人最關注運輸問題,而對方把注意力放在價格上,韓國商人就會提出付款問題,把對方注意力引到這一問題上來,以圖迷惑對方,並相應給對方一點好處,以誘迫對方在關鍵條款上作出讓步。同時,也可協商最重要條款爭取准備時間,並緩解爭議,以變換手法,採取新的對策等等。
先「苦」後樂。即在談判中以率先忍讓的假象換取對方最終讓步。如韓國商人打算要求對方降低價格,但已探明不增加購貨量對方很難接受,而自己又不願增加購貨量,這時,他們會先在產品質量、運輸條件、交貨期限、付款條件等問題上向對方提出嚴格要求,然後在磋商上述條款時,極力讓對方感到他們是在冒受損風險作出讓步,這時再提出降價問題,對方大多會給予考慮的。
此外,韓國商人還針對不同的談判對象,經常使用「疲勞戰術」、「限期戰術」等。
D. 中國對韓國出口貿易
韓國的社會消費水平比較高。國民人均月收入至少要2500美金上下。 由於不是典型的農業國和礦源國,韓國所需的農產品和礦產資源全部依賴進口。中國和韓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一般被山東壟斷,因為山東與日本,韓國在地緣上比較接近;韓國在1992年沒與中國正式建交之前就一直多方面,多渠道與山東溝通和交流,最初可以追朔到韓國人通過香港和山東做轉口貿易。韓國對山東的投資主要得益於韓國華裔山東籍僑民的大力推動!
E. 中韓關系的經貿合作
目前,中國是韓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和最大的投資對象國,韓國是中國的第四大貿易夥伴和第三大進口來源地。據統計,中韓雙邊貿易額由1992年的50.3億美元增長到2004年的900億美元,增長了近17倍。據韓國的調查,2002年~2004年韓國銷往中國的手機達3300萬部,佔中國全部手機進口的62%。近年來,兩國貿易產品的品種正在逐漸轉變為高附加值產品,以電腦等IT產品為主的貿易取代以服裝等紡織品為主的貿易,占據兩國進出口的第一位。中韓確定的在2008年將兩國貿易額提高到1000億美元的目標,已於2005年提前實現。韓國在中國投資的企業已達3萬多家,投資總額達到270億美元。雙方目前已完成《中韓經貿合作中長期發展規劃聯合研究報告》,作為指導兩國經貿合作的指針,確定了17個重點合作領域。2005年11月,韓國總統盧武鉉在首爾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舉行會談後宣布,韓國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中韓雙方將採取措施,使2012年的雙邊貿易額達到2000億美元。
F. 中國韓國商會的主要職責
增進韓中經濟交流和友好往來
1) 促進韓中投資貿易
2) 加強與中國有關機構的交流
3) 加強與中國內各國商會間的交流
經濟政策資料等的收集與傳播
1) 舉辦說明會:講解中國經濟領域的法律政策,解答各種疑難問題。
2) 中國經濟分析資料及刊物(韓文版,內部發行,非賣品):通過網站和E-mail向會員企業發送國內重要經濟及法律信息;
3)定期發行在華韓國會員企業名錄。
促進會員企業間的交流
1) 通過舉辦各種會議和活動,促進會員企業間交流
2) 舉辦旨在促進會員交流的體育活動(如高爾夫比賽等)。
問卷調查及企業咨詢服務
1) 問卷調查:調查會員社在經營中所遇到的困難或難題,並把結果提交到有關部門,尋求解決方案。
2) 企業經營相關政策咨詢:提供各種韓國企業在華經營相關的咨詢服務。
G. 中俄、中韓貿易迅速發展的原因
中韓貿易發展的簡要回顧
中國與韓國為友好近鄰,交往歷史淵源流長,文化背景極其相似,這為中韓貿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並且,目前兩國經濟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結構互補,各有所需,也為兩國的經貿合作提供了必要性和現實性。自1992年8月中韓兩國正式建交以來,貿易形式從間接貿易轉為直接貿易,貿易額迅速增加。中國成為繼日、美之後韓國的第三大貿易夥伴,而韓國也保持了繼日、港、美之後中國第四大貿易夥伴的地位。與之相伴隨,雙方在投資領域的合作也取得了驚人的發展,特別是韓國企業在華的投資,從1992年正式起步至今,已形成了遍地開花的局面,占其海外總投資的20%以上。1992~1998年七年間,中國累計實際利用韓國直接投資75.7億美元,成為韓國的第一大投資對象國,而韓國在所有來華進行直接投資的國家中,也占據了第七大投資來源國的地位。雙方在投資領域的合作,帶動了大量原材料、技術設備及產成品的進出口,從而大大促進了雙邊貿易的發展。
二、中韓貿易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中韓貿易的發展,是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快速發展過程,取得這些成就當然可賀,但也屬正常。隨著中韓貿易基數越來越大,發展漸趨成熟,其間暴露出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因此有必要找出問題,分析原因,以便在此基礎上有的放矢地採取應對之策。
(一)中韓貿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中韓雙邊貿易在宏觀層面上存在較直觀的問題有:
1.貿易增長乏力直至為負
1992年兩國正式建交後的四年中,雙方貿易可謂是大踏步前進,每年貿易增長率均在40%以上。但到1996年,由於我國出台了一系列外經貿政策法規,加上國際市場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使我國企業的出口積極性下降。韓國作為我國的第四大出口市場,對其出口必然受到影響。同時,在雙方貿易中擔當重要角色的韓資加工貿易型企業,在出口利潤下降的情況下,進口積極性也受到波及,從而使中國從韓國的進口貿易也有所放緩,致使雙邊貿易增長率從1995年的44.8%下降至1996年的17.7%。1997年,局勢有所好轉,雙邊貿易出現恢復性增長,增幅達20.3%,但已與1996年以前的增長勢頭不可同日而語。1998年,雙邊貿易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越來越大,特別是韓國還是當事國之一,這樣,中韓貿易的增長步伐戛然而止。從1998年年底的統計數字看,雙邊貿易出現了史無前例的負增長,降幅達11.6%。1999年上半年,雙邊貿易雖有所恢復,但增長速度並不快。
2.貿易不平衡趨勢漸大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中韓雙邊貿易中中方逆差是越來越大的,到1997年已達到58.1億美元,佔到從韓國進口商品總值的38.9%。尤其是1997年下半年韓國發生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對韓國的出口大幅下挫,一些大宗商品如纖維製品、農礦產品、電子零部件等跌幅更為突出,1998年中國對韓出口額僅為61.7億美元,比上年下降31.3%。同時,韓國對中國的出口也不及預料的好,半導體、汽車、機床、船舶、通訊設備等工業品及家電等一般消費品的對華出口上半年還有大幅增長,下半年就逐步萎縮,到年底,對華出口總計149.9億美元,增長僅0.4%。1998年全年雙邊貿易中中方逆差達87.2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1999年上半年,中方的貿易逆差仍有擴大的趨勢,為44.6億美元。筆者認為,兩國貿易不平衡的存在是難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若是這種不平衡持續存在並一味擴大,終將會影響雙邊貿易的健康發展。
3.韓國對華投資出現「縮水」
1997年以前,韓國對華投資的整體規模每年都在擴大。正當中韓兩國努力促進雙方經濟合作向更高層次邁進時,金融危機的爆發使這一演進急速凍結。1998年韓國企業對華直接投資項目僅為1309個,實際投入資金18.03億美元,分別比上年減少了25.3%和15.9%,特別是一些回收期長、規模較大的項目都面臨壓縮投資、延期投資或予以撤資的情況。此外,大量韓企的駐華分支機構、商社等紛紛撤離。由於中韓雙邊貿易中有相當部分是通過在華的韓資企業承擔的,投資的大規模「縮水」勢必會影響目前乃至今後一段時期雙邊貿易的發展。
(二)對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上述比較直觀的、表象化的問題必然有其產生和存在的原因,這些原因概括起來大體有這么幾個方面:
1.亞洲金融危機是造成目前困境的罪魁禍首
1997年8月一場以韓元加速貶值和股指深幅下瀉為表徵的金融危機開始席捲整個韓國,使韓國國內經濟一片混亂:許多大企業集團相繼倒閉或陷入困境;資金周轉困難;失業人口激增;銀行拒開進口信用證。在此形勢下,韓國企業當然無法進行正常時日的進口。而我國在這次亞洲金融危機中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相對增加了出口成本。韓國企業給中國的訂單明顯減少,而轉向從東南亞國家進口,這樣就造成了我國對韓國的出口大幅下挫的局面。另一方面,韓國政府為了增加外匯儲備,借韓元貶值之機,加大力度增加出口,貿易盈餘由負變零,越來越大。中國作為韓國的第一大出口市場,必然受到韓國進口產品的沖擊,這樣就使雙邊貿易的不平衡局勢更加嚴峻。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理論上韓國對中國的出口應保持強勁增長勢頭,但由於擔負雙邊貿易的相當多企業是在華從事進出口加工貿易的韓資企業,所以在出口受阻的情況下其進口積極性也有所降低,進口增幅還小於出口降幅;再加上我國國內需求萎糜,導致進口需求減弱,使韓國的對華出口並未出現大幅攀升,故雙邊貿易額總體上出現下滑局勢。
上述同樣的原因,使韓國企業到中國投資的成本增加,而多數韓資企業都把「降低成本」作為來華投資的首選動機,這樣,韓國的對華投資必然會大幅減少。況且,韓國企業面臨國內經濟蕭條的情況下,缺少資金來源,也無暇進行海外投資,從而使對華投資出現了「縮水」現象。
2.進出口商品結構差異是貿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於兩國經濟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按照國際貿易比較優勢原理,中韓傳統貿易在宏觀層面上確實符合這一理論的要旨,即中國向韓國出口初級產品或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工業製成品,如原材料、農礦產品、紡織服裝、皮革等,而韓國則向中國出口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工業製成品,如化工產品、電子通訊設備、機電產品等,即使中國向韓國出口一些電子產品,也多以零部件為主。正是這種較單純建立在技術層次差異基礎上的商品結構,使中韓雙邊貿易本身就存在不平衡的因素。再者,從總體上看,中國向韓國出口的商品與從韓國出口的商品相比,其價格彈性相對要高。在國際市場發生波動時,前者更易受到沖擊或影響。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後,大量廉價商品充斥國際市場,中國出口商品價格的相對提高必然會喪失較大份額的市場。換言之,即使在韓國不是危機當事國之一的情況下,這種貿易結構的差異也會使貿易差額更加擴大,不平衡局勢更加嚴峻。總之,這種以垂直分工為基本特徵的進出口商品結構是造成雙邊貿易不平衡並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之一。
3.韓國在華投資的特徵因素也是雙邊貿易下滑的原因之一
韓國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70、80年代其發展速度之快是有目共睹的。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國內工資成本也快速上升,某些一般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逐漸削弱,部分勞動密集型工業及部分重化工業(如水泥)也逐漸歸入了夕陽產業之列。韓國政府為了鼓勵新興產業如電子、生物工程、航空等產業的發展,加快產業結構的升級,積極採取措施促進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海外轉移。而中國與韓國地域相近,經濟發展相對落後,勞動力成本又低,農礦資源豐富,自然成為韓國進行該類產業投資的首選對象。據統計,韓國對華投資中有60%以上集中於紡織服裝業、電器組裝業、木傢具及鞋類、皮革等勞動密集型製造業。這是韓國在華投資的產業特點。
再從單項投資規模看,韓國對華投資項目多為中小型項目,投資金額在100萬美元以下的約佔70%。1998年所吸引的1309項韓國直接投資平均規模僅為137.8萬美元,不僅低於韓國海外投資的平均規模,也低於所有來華投資的平均規模(229.6萬美元)。
由於中韓貿易中有相當部分是由在華韓資企業承擔的,上述兩大特徵的存在,導致雙邊貿易增長的後勁明顯不足,也導致在華韓資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較差。目前,國際市場上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竟爭越來越激烈,多數中小韓資企業不堪重擊,普遍面臨經營困境。由於在華韓資企業所表現的這種脆弱性,使由投資所帶動的原材料、生產設備及產成品的進出口受到很大影響。此外,由於韓國對華投資的行業及規模特點的存在,必然會出現許多韓資企業在管理中一味強調降低成本的情況,從而導致勞資雙方矛盾的激化,這也影響了雙方貿易及投資的發展。
三、知難而進,積極應對
從長遠看,中韓貿易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雖然目前兩國貿易受到重創,但其發展的基礎如文化類似、地域相近、經濟互補等依然存在。特別是韓國經濟,目前雖受一時之困,但那些曾創造經濟奇跡的諸多因素如健全的基礎設施、高素質的勞動力、強烈的進取精神、開放的貿易體系等等並未喪失,並將為韓國走出危機發揮積極作用。因此,我們決不能忽視或放棄韓國這一重要市場。並且,兩國在彼此對外貿易中所奠定的地位是雙方長期努力的結果,因而要本著積極的態度,知難而進,採取相應措施以扭轉目前的被動局面。當然,要長期穩定地發展中韓貿易,關鍵還是要擴大中國對韓國的出口市場,為此應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雙方進出口商品結構的調整
中國對韓國出口的傳統產品多屬資源密集型或勞動密集型產品,在目前的國際環境下,這類產品的競爭最激烈,受沖擊最大,因此加快我國對韓國出口商品的結構調整不僅是必然的。近兩年對韓出口商品結構雖有所改善,但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的勞動密集型特徵仍很明顯。為此,一是要拓寬貿易范圍,實現出口商品的多元化。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一些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日益受到國際市場的青睞,故可加大這類產品如機電產品零部件及產成品(電視機、電話機等)對韓國的出口。二是要提高出口商品的質量,盡快從『『以廉取勝」和「以量取勝」轉向「以質取勝」,只有這樣才能適應國際形勢的變化,在競爭中保住乃至擴大市場份額,使出口產品真正成為高創匯產品。同財,也希望韓國方面結合我國工業化建設及產業結構升級的需要,更多地向中國出口原材料、石化產品及成套設備等。總之,雙方既要注重眼前利益,又要考慮長遠利益,促進雙邊貿易健康發展。
(二)大力發展中韓兩國的技術貿易
70年代,韓國側重於發展資本密集型工業如重化、汽車等工業,故其在許多領域的應用技術已具相當水平。若能從韓國引進該類技術,對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改造都相當有益。而中國在航空航天、微電子技術、生物工程等尖端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上具有自己的優勢。因而雙方在技術合作中的發展潛力很大,雙方可加強技術領域的合作,共同開發研製新產品,提高兩國產品的競爭力,從而帶動雙方商品貿易的發展。
(三)推動兩國在投資領域的合作向更高層次邁進
在韓國的對華投資方面,一是應注意調整韓國企業的投資方向,使韓國企業依據《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增加對高新技術產業、能源、交通、農業開發等領域的投資;二是改善韓資企業的規模結構,提高大企業集團來華投資的積極性,這就需要中國在改善投資環境特別是搞好政府服務方面多下功夫。這樣,韓國大企業集團也會從長遠、全球眼光認真研究中國市場的投資價值,繼續加快來華投資的步伐。此外,中韓兩國也要注意加強在中國中西部地區的合作,從而使韓國的對華投資呈現全方位、多層次的發展格局。此外,中國也要加快向韓國投資的步伐。目前,雙方的資金流動更多地表現為韓國對中國的單向流動,不利於雙方合作的持久穩固發展。隨著中國多層次、多方位、多形式的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走出國門到海外投資辦廠定會成為中國企業的必然選擇。而韓國作為中國地緣相近、文化背景類似的友好國家,也會成為中國進行海外投資的首選地區之一。故中國企業應盡快改變那種僅在韓國設立貿易辦事處的作法,加大對韓國的生產性投資,這樣不僅可以使雙方合作更加深入均衡,而且可以帶動對韓國的出口,減少中方逆差,從而促進貿易的均衡發展。目前,韓國政府正積極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要求開放本國的資本市場,放寬對外商投資的限制,為中國企業進入韓國資本市場提供了時機。特別是韓幣貶值及工人工資水平下降,使外商投資成本降低,也為中國的對韓投資提供了現實性。
(四)加強政策扶持力度,防止中韓貿易繼續滑坡
一方面,中國企業除了積極利用已有的優惠政策如紡織品退稅率由9%提高到11%等等外,國家也應給傳統市場的出口更多的扶植:增加出口信貸規模;簡化出口退稅手段;為來華投資的韓國大企業集團提供資金支持等等。另一方面,希望韓國政府從雙方長遠利益出發,減少對中國進口商品的貿易壁壘。值得欣慰的是韓國政府已開始著手這方面的工作,如韓國財政經濟部宣布自1999年1月1日起將徵收調節關稅的中國38種產品減少為19種,大幅下調對鱔魚等10種產品的調節關稅率,對生鐵等不再徵收配額關稅。相信,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貿易滑坡的局面會得以扭轉。
H.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韓民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項下進出口貨物原產地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正確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韓民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以下簡稱《中韓自貿協定》)項下進出口貨物原產地,促進我國與韓國的經貿往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簡稱《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貨物原產地條例》、《中韓自貿協定》的規定,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我國與韓國之間的《中韓自貿協定》項下進出口貨物的原產地管理。第三條進口貨物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其原產國為韓國:
(一)在韓國完全獲得或者生產的;
(二)在韓國境內全部使用符合本辦法規定的原產材料生產的;
(三)在韓國境內非完全獲得或者生產,但是符合《中韓自貿協定》項下產品特定原產地規則規定的稅則歸類改變、區域價值成分、製造加工工序或者其他要求的;
(四)《中韓自貿協定》簽署前在朝鮮半島上已運行的工業區(以下簡稱「已運行工業區」)生產的《特別貨物清單》項下符合本辦法第四條規定的;
《中韓自貿協定》項下產品特定原產地規則和《特別貨物清單》是本辦法的組成部分,由海關總署另行公告。
原產於韓國的貨物,從韓國境內直接運輸至中國境內的,可以按照本辦法規定申請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以下簡稱《稅則》)中的《中韓自貿協定》協定稅率。第四條《特別貨物清單》中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貨物,應當視為韓國原產貨物:
(一)使用韓國出口材料在已運行工業區完成加工後再復出口至韓國用於向中國出口;
(二)非韓國原產材料的價值不超過貨物船上交貨價格的40%;
(三)貨物生產中使用的韓國原產材料價值不低於全部材料價值的60%。第五條本辦法第三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在韓國完全獲得或者生產的」貨物是指:
(一)在韓國境內出生並且飼養的活動物;
(二)從上述第(一)項所述活動物中獲得的貨物;
(三)在韓國境內種植,並且收獲、採摘或者採集的植物以及植物產品;
(四)在韓國陸地領土、內水、領海內狩獵、誘捕、捕撈、水產養殖、採集或者直接捕獲而獲得的貨物;
(五)從韓國領土、領水、海床或者海床底土提取的,未包括在上述第(一)項至第(四)項的礦物質以及其他天然資源;
(六)根據《中韓自貿協定》,在韓國領海以外的水域、海床或者底土得到的貨物,只要該方有權開發上述水域海床或者底土;
(七)由韓國注冊或者登記並且懸掛其國旗的船舶在韓國領海以外的水域、海床或者底土捕撈獲得的魚類以及其他海洋產品;
(八)由韓國注冊或者登記並且懸掛其國旗的加工船上,完全用上述第(七)項所述貨物製造或者加工的貨物;
(九)在韓國境內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並且僅用於原材料回收或者用做另一貨物生產材料的廢碎料;或者在韓國境內收集的僅用於原材料回收的舊貨;
(十)在韓國完全從上述第(一)項至第(九)項所指貨物獲得或者生產的貨物。第六條本辦法第三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的稅則歸類改變是指使用非原產材料在韓國進行製造、加工後,在《稅則》中的稅則號列發生改變。第七條本辦法第三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的區域價值成分應當按照下列公式計算:
區域價值成分=貨物價格 - 非原產材料價格× 100%貨物價格
其中,「貨物價格」是指按照《海關估價協定》,在船上交貨價格基礎上調整的貨物價格。「非原產材料價格」是指按照《海關估價協定》確定的非原產材料的進口成本、運至目的港口或者地點的運費和保險費,包括不明原產地材料的價格。非原產材料由生產商在韓國境內獲得時,按照《海關估價協定》確定的成交價格,不包括將該非原產材料從供應商倉庫運抵生產商所在地過程中產生的運費、保險費、包裝費以及其他任何費用。
根據本條第一款計算貨物的區域價值成分時,非原產材料價格不包括在生產過程中為生產原產材料而使用的非原產材料的價格。第八條原產於中國的貨物或者材料在韓國境內被用於生產另一貨物的,該貨物或者材料應當視為韓國原產貨物或者材料。第九條適用《中韓自貿協定》項下稅則歸類改變要求的貨物,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非原產材料不滿足稅則歸類改變要求,但是符合本辦法所有其他適用規定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視為原產貨物:
(一)《稅則》第15章至第24章、第50章至第63章以外的貨物,在貨物生產中所使用的未發生規定稅則歸類改變的全部非原產材料按照本辦法第七條確定的價格不超過該貨物船上交貨價格的10%;
(二)《稅則》第15章至第24章的貨物,在貨物生產中所使用的未發生規定稅則歸類改變的全部非原產材料按照本辦法第七條確定的價格不超過該貨物船上交貨價格的10%,並且所使用的上述非原產材料與最終貨物不屬於同一子目號;
(三)《稅則》第50章至第63章的貨物,在貨物生產中使用了未發生規定稅則歸類改變的非原產材料,只要全部上述非原產材料的重量不超過該貨物總重量的10%,或者全部上述非原產材料按照本辦法第七條確定的價格不超過該貨物船上交貨價格的10%。
I. 中韓貿易時常發生逆差的原因
我本身就是學貿易的,我認為應該從這些方面考慮:
一,兩國出口商品的比較優勢:
中韓貿易仍是以商品貿易為主,故應先從比較優勢這個原理出發。由於中韓兩國經濟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按照比較優勢原理,中韓傳統貿易是中國向韓國出口初級產品或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工業製成品,如原材料、農礦產品、紡織服裝、皮革等,而韓國則向中國出口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工業製成品,如化工產品、電子通訊設備、機電產品等,即使中國向韓國出口一些電子產品,也多以零部件為主。我國在對韓貿易中,在工業製成品領域與韓國產品存在較大差距。
二,韓國對華直接投資引致的對韓國產零部件的進口增加:
韓國國內市場相對狹小,在完成工業化進程後,隨著國內生產成本的上升,企業需要通過投資開拓海外市場,保持或提高國際競爭力,而中國為加快工業化進程,需要引進國外的資金、技術和管理。韓國對華投資有利於擴大雙邊貿易和提升貿易結構,韓國對華投資不僅增加了資本的出口,而且帶動了化工、塑料、化纖、電子零部件等產品的出口。2001年韓國對華貿易順差超過100億美元,其中有一部分與在華投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有密切的關系。由於中國國內市場潛力巨大,一類韓國企業在華投資是以開拓中國市場為目標的,也有一類韓國企業把中國作為加工基地,而產品的最終市場在第三國,如美國、歐盟。這兩種類型的投資雖然都會擴大韓國對華貿易順差。
三,韓國政府鼓勵出口限制進口的政策:
在關稅保護方面,韓國措施名目繁多,形形色色,韓國政府政策只注重向海外出口產品,而限制從國外進口商品,也是造成我國貿易逆差迅速增加的原因。他們的民族主義很強烈,韓劇近幾年在亞洲的蓬勃發展與政府的鼓勵電視劇出口措施是分不開的。
四,香港中轉功能的變化
近年來中韓兩國貿易往來頻繁,而經香港再出口(re-export)的比重逐漸減少。根據韓國方面統計,1992—2001年期間對中國的直接出口增加了6.9倍,而同期經香港再出口只增加了2.3倍。另外,韓國經中轉香港出口的比重由1992年的69.8%降到2002年的22.2%,10年間下降到原來的1/3。韓國對華出口的這種由「隱蔽」到「公開」的變化,是雙方在統計上都反映出來的韓國對華出口的迅速增加以及作為其結果的中方貿易逆差劇增的一個技術方面原因。
呵呵,不知道能不能算是還湊合的答案。
J. 中國和韓國經濟貿易上有什麼問題
韓中兩國的經濟合作是從貿易方面開始的。通過資本的貿易,我覺得韓國是有對華進行投資任務的。綜合性的合作形式是有必要的,韓中關系過去18年來,因為中國和韓國是不同的社會形態,所以沒法談社會分工的問題。但是在亞洲國家,在東亞國家,中國和韓國如果不參加亞洲分工的話,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原來是垂直性的合作,現在應該發展成橫向的合作。我們同等的對待,像高附加值的產業、技術性產業,還有像資本的合作,通過這樣的關系實現產業的分布,通過共同的研究來實現分工。這種環境下,韓國和中國過去依靠了美國和日本的市場,但是將來由於地區貿易的擴大,我們應該改善一下我們的戰略。21世紀,從地理的角度來講,我們也應該重視中國和韓國、美國和日本的市場,共同創造新的經濟模式的框架,這是非常重要的。
中韓兩國經貿合作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現在中國已成為韓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在中國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資中,韓資位居第三,比重由1992年的1.1%上升到目前的10%。一些韓國大企業在中國市場表現突出,例如三星集團去年在中國的銷售額達240億美元,占其海外營業額的22%,LG在中國的銷售額也達100億美元。
中韓雙方應該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妥善解決。比如承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問題,經過27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經建立和完善了市場經濟的體系,不然中國的市場也不可能成為世界所有跨國公司所矚目的大市場。據中方保守的統計,在中韓雙邊貿易中,中方貿易逆差累計已達到1500億美元,特別近年來,中方貿易逆差在不斷擴大,差不多每年要增長100億美元以上。韓國已經成為中國目前最大的貿易逆差來源國,這表明在世界范圍內,韓國是最成功的以中國為市場來拓展本國經濟的國家。中方願與韓方加強協調與配合,深化雙邊經貿合作,推動東亞地區形成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合作局面。中韓合作,還會具有很多新的特點和機會,還會有更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