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韓國資訊 > 在韓國哪些島是屬於中國的

在韓國哪些島是屬於中國的

發布時間:2023-01-21 23:46:48

Ⅰ 間島問題是什麼

所謂「間島」,是圖們江北岸吉林省延邊地區和龍縣光霽峪前的一處灘地,自古以來都是中國領土。遼寧社科院邊疆研究所主任呂超表示,清政府時曾將這片灘地租給朝鮮農民耕種。上世紀初,日本獲得對朝鮮半島的統治後,曾捏造所謂「間島懸案」,將這片灘地范圍擴大,在當時清政府表示強烈反對後,最後日本同意該地區屬於中國,並於1909年9月4日與中國簽署了《圖們江中韓界務條款》,又稱「間島協約」,確定間島為中國領土。一直以來,中韓政府對此協議也沒有異議。今年是「間島協約」100周年,個別韓國民間團體打起「間島問題」牌,稱「間島是當年佔領朝鮮的日本人賣給中國的」。呂超表示,韓國一些民間組織的聒噪,只能是歪曲歷史,使兩國國民之間產生裂痕,阻撓中韓兩國關系的正常發展。 該地區在歷史上曾有過主權爭議,1909年9月4日中日雙方代表在北京簽訂《中韓界務條款》,又稱「間島協約」,確定間島為中國領土。目前,朝鮮和韓國政府都承認間島是中國的領土。

Ⅱ 現在的朝鮮(半島)和韓國的領土歷史上是中國的么

現在的朝鮮(半島)和韓國的領土歷史上是中國的么

元朝時,朝鮮北部是中國領土,朝、韓兩國在很長的歷史階段內,是中國的附屬國。

朝鮮半島歷史上是中國的一部分嗎?好奇ing

朝鮮半島是我國的近鄰,同我國山水相連,唇齒相依。我國同朝鮮半島的聯絡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半島的局勢變化對於我國和東北亞地區,進而對整個亞太地區都會產生重大影響.
朝鮮在歷史上是中國的附屬國,戰國時朝鮮北部大多在燕國的管轄下,秦統一後,設定了遼東和遼西郡,原燕國人衛滿流入朝鮮,聚集燕國亡人,後來自稱為王,到漢朝,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漢滅衛氏朝鮮設定樂浪等四郡,在包括朝鮮半島中部以北地區實行了和中原地區相同的統治方式。
,到南北朝時半島相繼出現一些部落政權,在《隋書》第八十一卷《東夷傳》中記載了位於隋東部的高句麗、百濟、新羅、靺鞨、琉球、倭奴等六國具體的情況。這里提到的高麗即為高句麗。國土范圍從朝鮮半島北部到中國大陸東北地區的南部。東夷傳記載道:「自稱為高句麗國……高祖授予湯『大將軍』之稱,並未重新冊封他為高麗王。」這里的高祖指的是隋文帝,湯即為當時的高句麗國王。總之,從此開始就把高句麗稱為高麗。
高麗和隋之間的關系起初是友好的。但是,在湯王去逝之後,元王繼承王位開始就發生了糾紛。先動手的是高麗一方,開皇十八年(公元五九八年),元王出動一萬多騎兵越過國境,打敗了掌管營州的隋朝將軍韋沖。被激怒的文帝編成了三十萬大軍討伐高麗,但這次軍事行動受到了宰相(當時稱僕射)高熲的反對,由於後勤補給供應不足,一度出現無法再戰的窘況,但當進軍到遼水(現在的遼河)一帶,恰好這時元王害怕了,派來使臣來認罪,本來就知道士氣不足的文帝正好借機下台。從此以後兩國友好親善達十多年之久。
有關元王為什麼要入侵隋的原因,《隋書》並沒有記載。但依當時的情形推斷來說,恐怕是以此展現實力。在隋之前,中國一直是處於南北分裂相互對抗的狀態,隋統一全國後,強大的帝國對高麗國威脅很大,高麗怕用會對他們採取高壓政策。出兵隋可能是想顯示一下自己的實力,使自身在外交上處於有利地位。當然,也不排除高麗有侵佔隋領土的慾望。
煬帝在大業三年(公元六○七年),巡視北方時訪問了游牧民族王國——突厥,受到突厥國可汗啟民的友好接待。從突厥王那裡知道了高麗使者曾拜訪過啟民可汗,煬帝為此心中不安,雖然現下啟民可汗對隋仍極友好,但如果高麗和突厥這兩個兵力強大的國家一旦結成同盟,一起對抗隋,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
煬帝為了安撫自身內心的慌亂,動員了一百多萬名男女,大力整修萬里長城,在工程還沒完工的時候,新羅的使者來拜訪煬帝,請求「討伐高麗國」。朝鮮半島的南半部有新羅和百濟兩個國家,他們因領土問題和高麗國長年戰爭不絕,這其實是一種很簡單的互動,高麗國與隋相比是小國,受隋的壓迫,但與新羅和百濟比則是大國,又去欺壓新羅和百濟。 煬帝這時是怎麼想的呢?「如果討伐高麗的話,就能和百濟和新羅結為盟友。」那麼隋圍攻高麗時,新羅、百濟從其背後相助,則可實行大規模的夾擊戰。 南朝大臣中有贊同遠征高麗的主戰派,其中代表人物為黃門傳郎裴矩。 「倘若突厥與高麗聯合起來對付我們,中國北部邊疆將永無安定之日。本來高麗就是漢朝時設定的樂浪郡,我們不如一日用兵,永絕後患。」
隋煬帝三征高句麗。動員始於大業七年(611)。第一征612年正月兵出,七月敗沒,九月還東都。第二征613年三月發,六月楊玄感反於黎陽,帝班師。第三征614年二月兵出,七月帝至懷遠(遼陽市),高句麗請降。十月還東都,隋朝開始民不聊生,導致了四處的農民起義。最終被唐取代。
公元668年,高句麗終於為唐朝統一。高句麗的轄境最初完全由唐朝安東都護府(治所最早在今平壤)管轄,幾十年後有一部分轄境為我國歷史上的另一個地方政權渤海占據,一部分劃歸了興起於朝鮮半島南部的新羅政權,一部分仍然由安東都護府管轄。高句麗族則絕大部分被唐朝遷徙到了內地,後與漢族融合,小部分融入周圍各族之中,後其王族也絕嗣,立國7個世紀之久的高句麗最終消失在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
大唐滅亡高句麗、百濟後,新羅亦漸衰。新羅末年,朝 *** 敗,土地兼並盛行,農民起義連綿不斷。892年梁吉領導的江原道起義,規模較大。901年,新羅王族出身的弓裔篡奪起義軍領導權稱王,國號摩寰,後改泰封。918年,弓裔部將王建殺裔稱王,定都開城(松岳),改國號高麗,建立高麗王朝(918—1392年)。936年,重新統一朝鮮半島。王建在臨死時親授的《十訓要》中,並未言自己是高句麗後裔,而是說自己出身平民,同時稱「賴三韓山川陰佑」,統一了馬韓、辰韓和弁韓「三韓」,其後代也多以擁有「三韓」自居。以常理分析,如果王建是高句麗後裔,出於統治的需要,定當會大肆宣傳。也可反證王氏不是高句麗的後裔。
宋朝時面臨北部的強敵遼,然後是金,接著是元,無力顧及朝鮮半島,

歷史上朝鮮半島是不是中國的地方?

自古以來,中國為屬國朝鮮出兵不知凡幾,但中國歷朝歷代都沒有想過要將朝鮮半島作為自己的領土,每次都是打嬴即退,在小小的朝鮮半島上灑下無數中國將士的熱血。
而歷代的朝鮮王室,也就不像其他屬國對中國忽冷忽熱、忽近忽遠,而一直是中國最忠實的屬國,與中國一直關系極為良好

朝鮮現在還是中國的領土嗎?

朝鮮在清以前是我國藩屬,屬於聯邦性質,擁有獨立外交,我國只是擁有宗主權,甲午戰爭後,日本為了殖民朝鮮半島,逼我國簽定承認朝鮮對等、放棄對朝宗主權、割讓土地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從此朝鮮脫離我國的控制,故嚴格意義朝鮮從來都不屬於我國領土,類似情況的越南、寮國、緬甸、泰國等,蒙古在1947年以前是我國領土,被蘇聯分裂。

越南歷史上是中國的領土嗎?是哪個朝代?

1 秦
象郡。秦在嶺南所置郡,轄今廣西西部、越南北部中部。
2南越
象郡。轄今廣西西部、越南北部中部。
3漢
日南郡。 漢武帝元鼎六年開。轄朱吾(治今越南廣平省美麗),比景(治今越南廣平省箏河口),盧容(治今越南承天省順化市北),西卷(治今越南廣治省東河),象林(治今越南廣南省會安西南)5縣。郡治西卷。地域在今越南中部地區。
九真郡。即今越南之河內以南順化以北清華又安等處。故治在今越南北部。
交趾郡。轄越南北部紅河流域。
4(三國)吳
5 晉
6(南朝)宋
7(南朝)齊
8(南朝)梁
9(南朝)陳
10 隋
11 唐
12 明
交趾承宣布政司(即相當於交趾省)。永樂五年(1407年)置,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廢。
自公元前214年至公元939年,越南北部一直受中國中央政權或者中國南方的割據政權的直接統治,而中部在公元前214年至東漢末年也是受中國中央政權的直接統治,與這一時期中國其他的地方的郡縣無別,這一時期被越南稱為郡縣時期。而在明朝的永樂五年至宣德三年也曾是明王朝的一個行省,受明王朝的直接統治。此外在其他時候,越南的國王也曾經受中國的冊封,為中國的臣藩。

柬埔寨在歷史上是不是中國的領土

太遠了
人家也是文明古國

歷史上朝鮮是中國的一部分嗎?

明朝時期朝鮮和今天韓國叫高麗曾對明朝稱臣,那個時期算是中國的一部分吧。

緬甸在歷史上以前是中國的領土嗎

16世紀50年代至17世紀初,即相當於我國明代嘉靖末年到萬曆年間,緬甸東吁王朝的軍隊入侵我國雲南邊境,引起了一場持續了數十年的戰爭。這場曠日持久的區域性戰爭對雙方的歷史發展都有一定的影響,並直接牽涉到兩國邊境的沿革史。因此,有必要對之作一個比較全面、系統的研究,澄清一些不正確的或不準確的說法,恢復其歷史的本來面目。
公元1531年,緬甸東吁王朝的莽瑞體繼承王位後,即開始了統一緬甸的戰爭,到1551年莽瑞體死時,東吁王朝已經統一了緬甸中南部的廣大地區。1551年莽應龍繼位東吁國王,1553年起進兵上緬甸。1555年(明嘉靖三十四年),莽應龍的軍隊攻佔阿瓦,滅阿瓦王朝,接著繼續北進,給中國雲南邊境造成了威脅。
明初,明 *** 在雲南極邊之地設有六宣慰使司,即孟養軍民宣慰使司(轄境相當今緬甸八莫、開泰以北,伊洛瓦底江以西,那伽山脈以東地區,治所在今緬甸孟養)、木邦軍民宣慰使司(轄境相當於今緬甸撣邦東北部地區,治所在今緬甸興威)、緬甸軍民宣慰司(即阿瓦王朝,曾臣屬於明王朝,其地在木邦以西,孟養以南,今緬甸曼德勒為中心的伊洛瓦底江中游地區)、八百大甸軍民宣慰使司(其地在今緬甸撣邦東部和泰國清邁地區)、車里軍民宣慰使司(轄境相當於今我國雲南西雙版納)、寮國軍民宣慰使司(其地在今寮國境內)。當時明 *** 授與當地上層分子以宣慰使的職銜,這些土司則接受明王朝的封號,服從雲南三司(即都揮司、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但是,由於這些地區皆在西南極邊,明王朝的統治常常是鞭長莫及,當地土司有相當大的獨立性。由於經濟、政治的發展變化,一些宣慰使司如緬甸、八百、寮國,實際上成了獨立國家。由於東吁王朝的侵襲,到1575年,木邦、蠻莫都已處於在緬甸控制之下。萬曆四年(1576),緬甸又大舉進攻孟養。面對緬軍的入侵,孟養土司思個一面積極准備抵抗,一面向明王朝的地方政權告急。金騰屯田副使羅汝芳得到報告,要求思個堅守待援,同時准備部署軍事行動。他用重金招募往來於中緬邊境的商人,派他們深入緬人控制地區,偵察其山川道路、兵馬糧響等情況,又傳檄鄰近的各土司依期增援孟養。在摸清緬軍方面的情況後,即發兵前往增援。十二月,官軍到達騰越(今雲南騰沖)。思個得知援軍即將趕到,極為振奮,命令手下頭目烏祿刺率一萬多人馬深入緬軍後方,絕其糧道。他自己則率兵埋伏在戛撒(在今緬甸傑沙)地勢險隘之處,引誘緬軍深入。緬軍果然進攻戛撒,思個堅壁固守,不與之戰。緬軍欲進不能,糧道又被截斷,陷入了困境,"飢甚,以攝金易合米,始屠象馬,既剝樹皮,掘草根,軍中疫作,死者山積"。走投無路的緬軍只得向思個求和,遭到拒絕。思個派出使者,要求援兵迅速趕來,殲滅緬軍。但是,當時的雲南巡撫王凝"防邊將喜事,遂一切以鎮靜待之"。他根本不諳邊情,對於抗擊緬軍入侵採取了消極的態度,害怕"兵興禍速",急忙傳羅汝芳,不準他發兵增援思個。"汝芳接檄憤恨,投債於地,大罵而罷",只得撤兵。思個久等而不見援兵來,大為失望,又得知陷於困境的緬軍逃跑,"率兵追之,且追且殺,緬兵大敗,生還者什不一二"。緬軍這次進犯孟養雖然遭到慘敗,但是,由於明王朝的 *** 軍未能增援思個,全殲入侵的緬軍,"一時士民以為大失機會"。盡管緬軍不斷入侵,已經控制了雲南邊境的許多地區,但是明王朝對於雲南邊境的軍事形勢卻昏昏然,既沒有支援邊境地區積極抗擊緬軍進犯的土司,也沒有採納有識之士的建議。萬曆五年(1577),陳文遂出任雲南巡撫,鑒於邊境的嚴重局勢,提出"檄諸夷,撫三宣,設將領,築城垣"等十策,"銳意請上經營","然與時見相抵悟,事亦寢"。萬曆六年(1578)明王朝又"遣使將迄西(孟養)所俘瑞體(按:這時的緬甸國王應為莽應龍,這里記載有誤,下同)兵象,俏以金幣諸物還瑞體",還"好言慰諭之"。但是,緬王卻不領明王朝的這番情,"使回,緬不稱謝"。由於明王朝對東吁勢力的擴張採取了姑息政策,又不加強邊防,這就使雲南邊境的抗緬愛國土司陷於孤立無援的不利處境,而緬軍則得以卷土重來,乘虛而入。萬曆七年(1579),緬軍再次進攻孟養,"思個以無援敗,將走騰越,中途為其下斷執,送瑞體","不屈遇害"。於是,緬甸"盡並孟養地"。至此,孟密、木邦、孟養等大片土地都淪於東吁王朝統治之下,盡管如此,明王朝還是沒有採取積極的反擊措施,相反,萬曆八年(1580),雲南巡撫饒仁侃又派人去招撫緬甸,但是緬王不予理睬。明萬曆九年(1581),緬王莽應龍死去,其子莽應里繼承王位。他繼承王位後,繼續竭力向北擴張。

歷史上朝鮮半島與中國的戰與和?拜託各位了 3Q

隋朝煬帝三佂高麗 ,殘敗,導致人民起義。 唐太宗親征,幫助新羅統一朝鮮,結束前三國時代。 元朝,強令朝鮮臣服,並兩次聯合朝鮮入侵日本,因為台風失敗。 明朝萬曆援朝戰爭是四百年前發生在朝鮮半島的一場國際戰爭。日本史書把萬曆朝鮮之役分為兩次戰爭,分別叫作文祿之役和慶長之役。朝鮮史書則稱之為壬辰衛國戰爭。整個戰爭從萬曆二十年(1592年)開始至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結束,歷時七年。這場戰爭,明朝「幾舉海內之全力」,前後用兵數十萬,費銀近八百萬兩,歷經戰與和的反復,最終異常艱苦的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戰爭大致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日軍戰略進攻階段,在短短的時間日軍迅速佔領朝鮮全境。第二階段是明軍的反攻階段,明軍通過一系列戰役,最終收復了平壤、開城等地。第三階段是相持和議和階段。第四階段是日軍再次入侵,明軍和朝鮮展開戰略總反攻,最終日本軍隊被全部趕出了朝鮮。 清太宗也曾征服過朝鮮 1894的甲午戰爭, 1894年春,朝鮮爆發「東學黨」農民起義,朝鮮 *** 於6月3日請求清 *** 派兵協助鎮壓。清軍首批部隊於6月8日抵朝。早在6月2日,日本內閣就作出入侵朝鮮,進而直接與清軍開戰的決定。日方先以欺騙手段誘使清軍入朝,繼則以清軍入朝為借口,大批調遣日軍赴朝,迅速搶占從仁川至漢城一帶各戰略要地。同時設立戰時大本營,作為指揮侵略戰爭的最高機構。7月19日,日本駐朝公使大鳥圭介據其外相陸奧宗光訓令,強逼朝鮮 *** 廢除中朝通商條約,並驅逐清軍出境。23日,日軍悍然攻佔朝鮮王宮,成立以大院君李昰應為首的傀儡 *** 。25日,大鳥令大院君宣布廢除中朝兩國間的一切商約,並「授權」日軍驅逐屯駐牙山的清軍。當天,日本聯合艦隊發動豐島海戰,在豐島附近海域對中國運兵船及護航艦只發動突然襲擊。日本陸軍第5師之混成第9旅也於29日向由牙山移駐成歡的清軍葉志超部發動進攻,清軍敗退平壤。8月1日,清 *** 被迫對日宣戰。同一天,明治天皇也釋出宣戰詔書。 雙方戰略方針 日本戰時大本營在挑起這場戰爭之前,制定了海陸軍統籌兼顧的「作戰大方針」。其戰略目標是在中國直隸(約今河北)平原與清軍進行主力決戰,打敗清軍,壓迫清 *** 屈服。認為能否達此目標,關鍵在於海軍作戰之勝負。為此,提出了兩期作戰計劃:首先派陸軍一部進入朝鮮,以牽制清軍;海軍則尋機與中國海軍主力決戰,迅速奪取黃海制海權。爾後作戰則視海軍勝敗情況而定:如海軍取勝,掌握了黃海制海權,陸軍便由渤海灣登陸,實施直隸平原決戰;如海上決戰勝負未分,則以艦隊控制朝鮮海峽,協助陸軍主力佔領整個朝鮮;如艦隊決戰失敗,制海權歸於中國,則以陸軍主力實行本土防禦,海軍守衛本土沿海。並以爭取實現第一案為基本戰略方針。 清軍方面,戰前沒有明確的戰略方針和作戰計劃。由於統治集團主戰、主和意見分歧,相互掣肘,事先既未組成專門的作戰指揮機構,更無統籌全域性的戰略指導。始寄希望於俄、英等國的「調停」,繼則在海陸戰端已啟的情況下倉促宣戰,並命令北洋大臣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沿江、沿海「遇有倭人輪船駛入各口,即行迎頭痛擊,悉數殲除」。(《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十六)實際上是實行海守陸攻的作戰方針。據此,清廷決定增調陸軍赴朝,先在平壤集中,然後南下驅逐在朝日軍;以海軍各艦隊分守各自防區海口,北洋艦隊集結於黃海北部,扼守渤海海峽,確保京畿門戶安全,並策應在朝清軍。 戰爭程序 整個戰爭持續近9個月,依據戰場轉換及雙方作戰態勢的變化,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清軍陸軍自平壤敗退鴨綠江,日海軍奪得黃海制海權 8月上旬,總兵衛汝貴、馬玉昆、左寶貴和副都統豐升阿等四部援朝清軍萬餘人先後抵達平壤。其時占據漢城之日軍為混成第9旅,共8000餘人。 8月中旬,日本大本營根據海軍主力決戰時間難以預料,並以年內已無法實行直隸平原決戰,乃修改其「作戰大方針」第一期作戰計劃,除已派第5師余部赴朝外,又增遣第3師參戰,兩師合編為第1集團軍。將陸軍在朝鮮的牽製作戰改為攻勢作戰,由第1集團軍執行平壤之戰,相機進攻奉天(今沈陽)的任務。同時,決定組建第2集團軍,待機攻佔遼東半島,為爾後直隸平原決戰建立前進基地。 9月初,日軍第5師和第3師一部由漢城等地出發,分四路向平壤推進,對平壤清軍取包圍之勢。新近由成歡敗退的提督葉志超奉命總統平壤各部清軍,因其戰守無策,各部心志不齊。9月15日,日軍分三路總攻平壤,戰斗至為激烈。午後,玄武門失守。入夜後,葉志超等棄城而逃,至26日全部退至鴨綠江以北中國境內。 在陸軍爭奪朝鮮半島的同時,日本海軍聯合艦隊亦前出至黃海西部,甚至闖到威海衛和旅順軍港挑戰,企圖尋機與北洋艦隊進行主力決戰。北洋艦隊在豐島海戰後拘於「保船制敵」之令,主要巡弋於威海、旅順之間,將黃海制海權讓給日本海軍。9月上旬,清廷鑒於平壤將有大戰,擬由海路迅速運兵赴援,北洋艦隊奉命護航。9月17日,北洋艦隊在完成護航任務後正准備由大東溝口外返航,突與搜尋前進的日聯合艦隊遭遇,隨即爆發了著名的黃海海戰。戰斗歷時5個多小時,北洋艦隊沉毀5艦,傷4艦,日本聯合艦隊傷5艦。 日軍在第一階段作戰中,適時調整作戰計劃,海陸同時出擊。平壤之戰不但擊敗在朝清軍,且一舉將戰線推進至鴨綠江邊,直接威脅中國本土。清軍由於平壤迅速敗退,不僅使「海守陸攻」的總計劃歸於失敗,且來不及在鴨綠江一線組織堅固防線,以致在第二階段作戰中仍然陷於被動。在海戰方面,北洋艦隊實力被嚴重削弱,日本聯合艦隊達到了控制黃海制海權的目的,使爾後的戰局能朝著其二期作戰計劃的第一案方向發展。 第二階段,日軍突破清軍鴨綠江防線,並在花園口登陸 平壤之戰和黃海海戰後,日本為實施「作戰大方針」中直隸平原決戰的計劃,決定以陸軍第2集團軍向中國遼東半島進行登陸作戰,突破渤海灣門戶。陸軍第1集團軍則向鴨綠江清軍防線發起攻擊,造成對清朝祖宗陵寢之地奉天的巨大壓力,掩護第2集團軍的登陸作戰。清廷則採納李鴻章之議,實行「嚴防渤海以固京畿之藩籬,力保沈陽以顧東省之根本」(《李文忠公全書》奏稿卷七十八)的平分兵力方針。在實際兵力部署方面,由於對日軍主攻方向判斷失誤,以及過分眷顧祖宗陵寢,集重兵於鴨綠江一線和奉天、遼陽之間。同時,為保衛北京,又令各省抽調兵力,駐守山海關至秦皇島之間,以及天津、大沽、通州(今北京通縣)等地。致使地處渤海門戶正面的遼東半島兵力不足,又多系臨時填防部隊,加之黃海制海權已被日軍所得,失去海軍掩護,防禦極其空虛。 鴨綠江江防之戰開始於10月24日。駐守鴨綠江北岸的清軍共82營約3萬人,四川提督宋慶為諸軍總統。防線分中、東、西三段,以九連城一帶為主防禦陣地。兵力成一線部署,各部之間缺乏協同,縱深內又無強大預備隊。日軍第1集團軍先於九連城上游的安平河口突破成功,繼於虎山附近的鴨綠江上搭浮橋搶渡並攻佔虎山。其他各部清軍聞虎山失陷,不戰而逃。26日,日軍未遇抵抗即佔領九連城和安東(今丹東)。清軍鴨綠江防線崩潰。 在日軍第1集團軍進攻鴨綠江清軍防線的同一天,大山岩上將指揮日軍第2集團軍2.5萬人在日艦的掩護下,開始在旅順後路的花園口登陸。日軍的登陸活動歷時十餘天,清軍竟坐視不問。11月6日,日軍攻佔金州(今屬大連)。7日,分三路向大連灣進攻,發現清軍早已潰散,唾手而得大連灣。17日,日軍開始向旅順口進逼。駐守旅順口地區清軍7名統領互不統屬,1.4萬余名官兵軍心渙散。18日,日軍前鋒進犯土城子,只有總兵徐邦道指揮拱衛軍奮勇抗擊。22日,日軍陷旅順口,並血洗全城。 在戰爭的第二階段,清軍節節敗退,不可收拾。清廷內部的主和主張漸占上風。旅順口失陷後,日本海軍在渤海灣獲得了重要的前方基地。從此,渤海灣門戶洞開,北洋艦隊深藏於威海衛港內,戰局更加急轉直下。 第三階段,清軍在山東半島和遼東兩個戰場全面潰敗 日軍攻佔旅順後,大本營鑒於渤海灣冬季封凍,登陸困難,決定暫時擱置直隸平原決戰方案,代之以進攻威海衛,消滅北洋艦隊,為爾後直隸平原登陸決戰進一步提供安全保證的新計劃。為此,以陸軍第2集團軍為基礎組建「山東作戰軍」,大山岩上將任司令長官,共2.5萬餘人。又令聯合艦隊協同山東作戰軍作戰,並以陸軍第1集團軍在遼東戰場進行佯攻,繼續吸引清軍主力。 清廷對日軍主攻方向再次判斷失誤,以為日軍第1、第2集團軍將並力攻取奉天,以主力打通錦州走廊,進逼山海關,然後與從渤海灣登陸之部隊會攻北京。因此以重兵駐守奉天、遼陽及天津至山海關一線,關內外總兵力達10萬以上,而於日軍的主攻方向山東半島則僅部署官兵3萬餘人,其中駐守榮成(今舊榮成)的僅1400餘人。至於北洋艦隊,則根據李鴻章「水陸相依」的防禦方針,龜縮於威海衛港內。 1895年1月20日,日「山東作戰軍」在榮成龍須島 登陸,占榮成。隨即分南北兩路向威海南幫炮台進行抄襲。30日,南幫炮台陷落。2月1日,日軍佔領威海衛城。此後,日軍水陸配合,攻擊劉公島和港內北洋艦隊。北洋艦隊提督丁汝昌等先後自殺殉國。17日,威海衛海軍基地陷落,北洋艦隊覆滅(見威海衛之戰)。 遼東之戰持續時間較長。自日軍突破清軍鴨綠江防線之後,連占鳳凰城(今遼寧鳳城)、岫巖、海城等地。清 *** 調任兩江總督劉坤一為欽差大臣,賦以指揮關內外軍事的全權,並任命湖南巡撫吳大澄和宋慶為幫辦,以期挽回頹勢。1895年1月17日起,清軍先後數次大規模反攻海城,皆遭挫敗(見海城之戰)。2月28日,日軍從海城分路出擊,3月4日佔牛庄(今海城西北),7日取營口,9日陷田莊台(今大窪南)。10天之內,清軍百餘營6萬餘人便從遼東全線潰退。 甲午戰爭中國的失敗,使半殖民地化速度進一步加快,民族危機愈益深重,同時也促使中華民族日益覺醒,資產階級維新運動和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迅速高漲。清 *** 也在更加艱難的處境下,開始變革軍事制度,中國近代軍事改革開始進入實質性階段。 還有就是1950年的抗美援朝了 抗美援朝戰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 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請求,為粉碎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侵犯,保衛中國安全,派出志願軍於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赴朝進行的戰爭。

朝鮮古代是中國的領土嗎?

呵呵,你和我的同桌很像,因為他也認為朝鮮古代是中國的領土,你可以看看它的歷史:ke../subview/6395/14766704.htm

Ⅲ 黃岩島屬於中國還是菲律賓還是日本還是韓國

黃岩島屬於中國!!!黃岩島是中國神聖的領土!!!
中國對黃岩島的領土主權擁有充分法理依據:中國最早發現、命名黃岩島,並將其列入中國版圖,實施主權管轄;中國一直對黃岩島進行長期開發和利用。

Ⅳ 獨島(竹島)到底是日本還是韓國領土

獨島(日稱:竹島)是位於日本海的2個島嶼和礁岩群,坐標為北緯37度15分、東經131度52分,現日本、韓國及朝鮮均宣稱擁有主權。日本政府自1905年後通過《竹島閣議決定》宣稱對竹島(韓稱:獨島)擁有主權,後日本戰敗,於1951年締結《舊金山和平條約》宣布放棄韓國領土,但其中並未包含竹島。1952年韓國的洪淳七以及一些漁民及退役軍人總共40餘人強行以武力奪取竹島,目前由大韓民國實際控制,屬於大韓民國慶尚北道郁陵郡;而日本及朝鮮也宣稱對其擁有主權,日本將其編入島根縣隱岐之島町,日本對竹島的實質統治一直延續到1952年。雖然日本和韓國均宣稱最早勘探該島,但兩國之間仍存在較大的領土爭議。
該島西北偏西89公里達韓國郁陵島,東南161公里達日本隱岐之島、西之島。
韓國稱該島為「獨島」,歐美國家稱該島為「利揚庫爾岩」法語:Rochers de Liancourt),源於法國皮卡第大區瓦茲省克萊蒙區(Clermont)的利揚庫爾。日本稱該島為「竹島」(日語:竹島/たけしま)。1903年日本出版的《韓海通漁指針》稱其島為「揚庫島(ヤンコ島)」。
雖然韓國、朝鮮和日本都宣稱擁有對獨島的主權,但是毫無疑問的竹島目前的控制權是韓國於1952年時由武力奪取而來的。 二戰後劃定日本與韓國領土的舊金山和約中並沒有記載竹島是韓國領土,然而時任總統的李承晩卻在合約生效前派取武裝部隊奪取竹島,並強行逮捕射傷毫無武裝的日本漁民。 韓國主張在韓國的舊地圖上,竹島被稱為予山島並且被標記為韓國領土,然而經過比對可以發現予山島應該是郁陵島西北方的附屬島嶼竹嶼,竹嶼無論在外型與地理位置上都符合韓國古籍記載的予山島,而不像今天的竹島。 舉例來說,竹島是由兩塊主要的岩石所組成的,但是韓國古籍記載上的予山島其外型則是非常明顯的蛋形單一島嶼,而不似今天的竹島,且地理位置更是與今天的竹島相差甚遠。 另一方面,日本的古籍里也明確記載了有關竹島的位置與外型,經過比對之下發現日本古籍中所記載的竹島無論是外型或地理位置都相當符合今天的竹島,在日本古籍里竹島的確是兩塊由礁岩所組成的一系列島嶼。

Ⅳ 濟州島是中國的嗎

濟州島不是中國的,是韓國的島嶼。
濟州島是韓國最大的島嶼,是一座典型的火山島,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觀之一。

Ⅵ 朝鮮半島(包括韓國)原來是中國領土嗎什麼時候脫離中國的

現在的朝鮮半島在三國時代屬於三韓和高句麗共同管轄的地區,它一直是作為中國抵禦東北的防禦屏障出現的,很早就有了自己的王室,屬於依附於中國的小國。當然趁中國虛弱趁火打劫的事情也沒少干

Ⅶ 中韓爭議島嶼是哪個

蘇岩礁
蘇岩礁是中國東海上的一個礁石。處於中國東海大陸架上,屬於中國領土.

Ⅷ 威化島和黃金坪島是屬於中國還是朝鮮

威化島、黃金坪島是屬於朝鮮的,但是黃金坪島的主權是中國的。

威化島(朝鮮語︰위화도),隸屬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安北道義州郡新義州市,鴨綠江上,位其西北。在丹東與新義州的鴨綠江江心,有個大島——威化島,面積約為60平方公里。

該島有少量居民,向以農業為生。明朝初期,才有了朝鮮族種。1388年,左軍都不統使李成桂反對高麗國王辛口和宰相崔瑩出兵進攻中國遼東,未被採納,便從鴨綠江的中國威化島回軍京師,發動政變,廢辛口,放逐崔瑩,控制高麗軍政大權,擁立恭讓王。

1392年廢恭讓王自立。定國號為朝鮮,1394年從開京遷都漢城,此即是朝鮮封建社會由鼎盛到衰落時期的李氏朝鮮,簡稱李朝。

黃金坪島(朝鮮語︰황금평도),又稱黃金坪,隸屬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平安北道薪島郡,處鴨綠江上,位其國西北,面積約為11.94平方公里。北界中國丹東。

明清兩代都曾受中國政府的管理,1943年,水豐水庫竣工後,由於朝鮮境內地勢低被淹,為了保持平衡,日本人將鴨綠江下游偽滿洲國的幾個江心島劃歸了朝鮮作為補償。

(8)在韓國哪些島是屬於中國的擴展閱讀:

1、2011年5月1日朝鮮國防委員長金正日的妹夫、勞動黨行政部部長張成澤將計劃於2011年5月底訪問中國丹東,與中國高層就鴨綠江上的黃金坪島開發問題達成協議,朝鮮願意將該島租期期限延長至100年。

2、朝鮮將把鴨綠江下游的黃金坪島租給中國,且租期從原議的50年延長至100年。除了黃金坪,同位於鴨綠江上的威化島也是朝鮮准備租給中國的島嶼。如今張成澤計劃前往中國與中國政府高層達成協議,顯示雙方就此商談已達關鍵時刻。

3、張成澤於2011年5月28日至29日訪問中國遼寧省邊境城市丹東,簽署「50年加50年」的租借協議,將黃金坪島的開發權轉讓給中國。面積近12平方公里的黃金坪島位在鴨綠江下游,土地肥沃,是朝鮮新義州地區最大的糧倉。

共同開發

1、朝鮮將與中國共同開發位於鴨綠江入海口處的黃金坪島,中朝兩國計劃2011年5月28日舉行開工儀式,正式啟動對黃金坪島的開發。報道中稱,中朝兩國的中央政府級高層官員將會出席開工儀式。

2、朝鮮的合營投資委員會和中國商務部2010年12月曾在北京締結《合作發展黃金坪的諒解備忘錄(MOU)》,向中方租借黃金坪並轉讓開發權,租借期為50年,可延長50年。

3、黃金坪島、威化島的合作開發均歸口丹東邊境經濟合作區(丹東臨港產業園區)管理,合作區還單獨設立了「兩島」開發辦公室具體負責合作開發。

4、朝鮮政府已經制定了一項特別法律允許在黃金坪島上設置自由貿易區。此外,為了配合黃金坪島開發朝鮮政府還計劃在鴨綠江上新修建一條連接中國的大橋。

5、根據規劃黃金坪島將被開發成為一個物流、旅遊和製造業中心。報道中稱這項開發計劃是朝鮮打開國門的一項重要行動,有利於朝鮮早日回到「六方會談」的談判桌上來。

Ⅸ 韓國叫做「間島」的地方是中國的哪塊領土

韓國叫做「間島」的地方是中國的吉林省延邊州。

間島是韓國人對圖們江以北,海蘭江以南的中國延邊領土的單方面擅自稱呼,包括延吉、汪清、和龍、琿春四縣市,在中國從未使用過「間島」一詞。日本帝國主義扶植的偽滿洲國曾在這一地區設立間島省,省會是龍井。所謂的間島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國固有領土,現隸屬於中國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清末韓日單方面挑起領土主權爭議,1909年9月4日中日雙方代表在北京簽訂《圖們江中韓界務條款》 ,韓國單方面又稱「間島協約」,確定間島為中國領土。當前各國政府,包括朝鮮、韓國都承認間島是中國領土。

(9)在韓國哪些島是屬於中國的擴展閱讀

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當時的清政府放寬了對朝鮮的邊禁,結果有大量朝鮮平民渡過圖們江來到中國東北的荒地開拓。朝鮮王國一開始要求清政府將這些人驅回朝鮮,但很快詭稱,這些人只是渡過了豆滿江(指今天的圖們江),而沒有越過中朝界河土門江(指今天中國的海蘭江)。這就是歷史上「間島」之爭的源頭。

南北朝鮮都承認間島是中國的領土,但是也有部分韓國民眾和社會團體認為間島應該是韓國的領土。他們把間島擴大為中國東北毗鄰朝鮮的大片領土以及俄羅斯遠東濱海地區 ,分為北間島、西間島及東間島三部份,並把每年的9月4日定為間島之日,而且打算在2009年9月4日時發起行動,紀念間島「被中國侵佔一百周年」。

「間島」問題很可能成為中韓關系的不定時炸彈。

Ⅹ 中國的領海是怎樣劃分的

中國領海海域有四大海,分別是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

渤海是我國的內海,三面環陸,面積約為7.7萬平方千米,在遼寧、河北、山東、天津三省一市之間,其與黃海的分界線為遼東半島南部老鐵三岬與山東半島蓬萊角之間。

黃海的西區是中國領海,黃海的東區是朝鮮半島的領海。黃海的海域面積約38萬平方千米。南以長江口北岸到韓國濟州島一線同東海分界,西以渤海海峽與渤海相連。長江口北岸的啟東角與韓國濟州島西南角的連線是黃海與東海的分界線。

東海有中國區域、琉球國(日本託管而非日本領土)區域、日本區域、韓國區域。東海北起中國長江口北岸到韓國濟州島一線,南以廣東省南澳島到台灣省本島南端(一作經澎湖到台灣東石港)一線同南海為界,東至日本琉球群島。東海海域面積77萬多平方千米,多為200米以下的大陸架。

南海的九段線內是中國南海,線外有很多國家。因位於中國南邊而得名。從東海往南穿過狹長的台灣海峽,就進入洶涌澎湃的南海。南海海域面積約350萬平方千米,是我國最深、最大的海,也是僅次於珊瑚海和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陸緣海。

閱讀全文

與在韓國哪些島是屬於中國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2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0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2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4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3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6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1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19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1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1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25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6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6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8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26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