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想知道,韓國有沒有日本人說日語嗎韓國人能用英語交流嗎
韓國也有日本人,就像中國也有日本人一樣,極少數,韓國人講韓語
Ⅱ 日本人說話韓國人能聽的懂嗎
可以的先決條件:
1.日本人說的是韓國話.
2.韓國人說的是日本話.
3.他們用同一種語言交流.
4.如果他們說的是本國語言的話,那就要日本人懂韓語,韓國人懂日語.
Ⅲ 日本韓國通用語言是什麼
韓國語(朝鮮語)
한국어
Korean
【韓語(朝鮮語)的概況】
韓語(也有稱韓國語),在普通話中,其正式學名為「朝鮮語」,但在民間中,不正式場合下也可稱韓語或韓國語。朝鮮語(韓國稱韓語),是韓國的官方語言,而在朝鮮繼續稱為朝鮮語,二者本質相同。現在使用人數約7000萬名,主要分布在朝鮮半島。中國的東北三省,美國,日本,前蘇聯的中亞各國及遠東地區也有分布.韓語(朝鮮語)的詞彙分為固有詞,漢字詞和外來語借詞。
廣義上,「朝鮮語」與「韓語」並無區別,是同一種語言;狹義上,「朝鮮語」指朝鮮官方語言,「韓國語」指韓國的官方語言。
現代韓語是以首爾(即漢城)官方話為標準的「標准韓國語」,朝鮮使用的朝鮮語則為「標准朝鮮語」。
朝鮮語和韓國語是同一種語言,但由於長達半個多世紀南北交流的中斷,特別是普通百姓之間的交流極少,加上兩國發展情況不同,現代韓國語中某些新詞,特別是西式外來詞在現代朝鮮語中是沒有的或寫法不同,除了新詞,韓國語和朝鮮語僅僅是語音上的微弱區別,不存在互相聽不懂的現象。韓語、朝鮮語都使用音位文字朝鮮文書寫。
中國官方定義其正式名稱為「朝鮮語」而非「韓國語」或「韓語」,如中國最著名的北京外國語大學,其課程專業名稱即為「朝鮮語」。但實際所學的語法、習慣詞彙等,則多以首爾標准語〔標准韓國語〕為准。
但也有人其他方式查詢表示,在中國國內或海外,「韓語」稱呼的實際使用頻率要超過「朝鮮語」稱呼。
韓語(朝鮮語)的標記方法分為漢字和韓文,漢字是表意文字,而韓文(朝鮮文)是音素文字,古代韓民族長期沒有本民族的書寫文字,所以歷史上借用漢字記錄韓語,用音讀的方法使用漢字表述韓語(朝鮮語),但因為韓語(朝鮮語)同漢語語繫上的天然差異,加上漢字量的龐大,普通朝鮮人更沒有學習漢文化的機會.直到朝鮮王朝世宗大王創制民族文字韓文.韓文的發明並沒有排斥漢字,而且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韓文也不可能取代漢字的地位。在創制韓文的過程中,朝鮮學者先後13次前往遼東,向謫居在那裡的明代翰林學士黃瓚請教音韻和發音的表記。盡管如此,韓文一開始就受到來自各方的阻力,當時的崔萬里等學者提出:"放棄漢字使用諺文,違背了恭敬中國的思想,等於承認自己不開化。"有關韓文《訓民正音》在韓文發明後的第三年才得以正式頒布。在古代朝鮮古籍文獻基本都是使用漢字記錄的,朝鮮文創制以來長期遭到抵制,直到19世紀初才被民族主義者倡議下才真正屬於民族文字,當時也使用漢、韓混用的文字,在朝鮮叫國漢文.後來漢字逐漸退出朝鮮主流文字,目前朝鮮與韓國的主要書寫文字就是韓文(朝鮮文),漢字僅僅是輔助文字.韓語(朝鮮語)中漢字詞並非全部是中原漢字詞,韓語(朝鮮語)中的漢字詞包括三部分,第一就是中原漢字詞,在漢字引入半島以後,主要是單詞的借用,後來中國的影響擴大,引入了大量古漢字詞.一般認為時間在公元4-6世紀左右.雖然近代以來朝鮮文逐漸取代了漢字,但是朝鮮語中的漢字詞卻無法被取代。韓語中的漢字詞大部分來自古漢語,像車站稱為"驛",書稱為"冊",酒杯稱為"盞"。而且由於韓文發音比較少,幾個漢字只有一個韓文相對應,只用韓文(朝鮮文)經常不能將一些同音詞彙的意義區分出來,完全使用韓文(朝鮮文)容易產生混淆,有些詞彙不標明漢字就不知道確切的稱呼。所以在韓文創制之後的幾百年裡,朝鮮半島的語言書寫形式還是以漢字為主,後來漢字、韓文混合使用,漢字詞使用漢字,其餘使用韓文。這種混合型文字形態漸漸成為朝鮮半島通用的文字形式的主流。但在1910年日本佔領朝鮮半島以前,官方文書,典籍製作、科舉取士仍使用漢字。第二是日源漢字詞,近代東亞日本開化最早,日本人組合新造了不少新漢字詞,這些新生的漢字詞同時傳到中國和朝鮮半島, 另外朝鮮人在長期使用漢字過程中也自己音注或組合了一些漢字詞,這些漢字詞在中國日本都沒有使用.由於漢字文化的長期影響,現代韓語中仍然有近50%的漢字詞語.漢字雖然退出韓語(朝鮮語)主要書寫舞台,但漢字仍然是韓國的輔助文字,作為古代東亞通用文字的漢字仍然將影響韓語(朝鮮語).另外現代韓語也出現西式外來語增多的趨勢.這也符合韓語標音語言的特點.
【韓文(朝鮮文)的起源】
古代朝鮮族(韓國稱韓族)沒有自己的文字。語言猶如空氣一般,人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用到,沒有自己的文字的痛苦現代人很難想像。 如同拉丁語在中世紀歐洲是超越民族的共同語言,當時日本、越南及東南亞各國人民都廣泛地使用漢字。所以朝鮮半島使用漢字不足為怪。但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當時半島的民眾說的並不是漢語而是韓語,而且韓語同漢語也不是同一個語系的語言.僅僅是藉助漢字記錄本民族語言而已。 所以常常有漢字無法完整准確表達朝鮮語的現象。學過一些朝鮮語(韓語)的人都會發現朝鮮語(韓語)語雖然有大量漢字詞,但和漢語差別還是比較大,究其原因漢語是漢藏語系的獨立語,而(朝鮮語)韓語是阿爾泰語系的粘著語,兩者在語法上有巨大的差異。
起初,人們試圖用漢字表達朝鮮語,並出現了「借字標記法」等折中的方法。當時上層統治階層的漢文水平遠高於底層的官吏,因底層的官吏漢字水平有限,往往利用這種兩種語言結合的方式來表達公文正確的意思。這種方法的本質就是在漢字上加上組詞等虛詞,並調整語序的方式來表達。由於漢字是標記漢語而創造的文字體系,要標記和漢語完全不同的韓語(朝鮮語)則非常不恰當.因此從韓國的三國時代開始就不斷有人嘗試用漢字來標記韓語.最後發現用2種方法來標記.一種方法是拋棄漢字的表意功能,使用漢字的表音功能.比如借用"古"字,不管字的本身意義,來標記韓語發音"고".第二種方法是拋棄漢字的表音功能,只使用漢字的表意功能,利用漢字的表意特點來書寫韓語單詞.如在新羅時代,使用"水"字來表示韓語單詞"물".同樣用該方法可標記人名和地名.用漢字標記韓文的研究工作努力沒有停下來,最重要的一種方法就是誓記體表記法和吏讀,鄉札.誓記體表記法是把漢字的排列結合到新羅語的語順,即把漢字的新羅化.吏讀則是對誓記體表記法進行語法補充,讓文脈更加清楚.推測吏讀大約在公元7世紀左右形成完整的體系,從高麗,朝鮮一直使用到19世紀末.但是吏讀主要是吏胥專用的特殊書面語,還用於漢文書籍的翻譯.
雖然這種奇特的方式有一定生命力並繼續發展,但用漢字表達韓語難以保證完整性而且效率極低。因為韓語中有不少字很難用漢字的音或者意來正確描述,而且一個漢字有多種意思的情況也很普遍。同時統治階層的漢文水平逐步提高,導致「借字標記法」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小。
這種口語和書面語分離的情況使統治階層覺得十分不便,但對於維持統治地位卻有有利的一面。因為只有統治階層才能學會漢文並參加科舉考試,而科舉考試是確定政治地位並享受各種經濟利益的保證。所以,創造一個普通老百姓也能輕易學會的語言在當時是難以想像的事情而且也不是獲得主流社會認可的事情。 從這一點來看,世宗為了圖普通百姓的方便創造民族特有文字-韓文,創制韓文從政治角度來看也是一個劃時代的創舉。
在這種背景下,世宗知道創造新文字的舉措必定會引起統治階層的不滿和反對。所以他在暗地裡隱秘地開展這個偉大的項目。據說世宗對這個事情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很多史書上都說世宗本人創造了韓語,至少世宗本人親自參與了這個事情。世宗是朝鮮半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明君,當時有能力創造韓文的人中世宗也是首屈一指的學者。為什麼世宗如此熱衷於創造韓文呢? 也許是因為這是他親自主持的項目,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訓民正音》(即朝鮮文)創建於1443年(世宗25年)12月,在全國廣泛發布是1446年(世宗28年),在標記韓語方面有著獨創性和科學性。字母和音素上有著很強的關聯性。如字母「ㄴ」表示舌頭接觸口腔上壁。字母「ㄷ"和字母」ㄴ「都是舌音,但發音更強,所以在」ㄴ「上面加畫構成字母「ㄷ"。其他字母『ㄱ •ㅋ』, 『ㅁ •ㅂ •ㅍ』, 『ㅅ •ㅈ』, 『ㅇ •ㆆ •ㅎ』 也是根據這樣的語音原理創制。雖然韓國創建了自己的文字系統,但是在朝鮮的統治階層兩班中仍然偏好使用漢字。訓民正音的表音字母系統一直到20世紀才開始大量使用。
【世宗國王創制民族文字】
當時的朝鮮王朝還沒有自己的文字,而中國以漢字作為自己民族的文字,日本已經出現了平假名和片假名,越南以喃字作為自己民族的文字。
世宗國王認為一個堂堂的國家,沒有自己的民族文字,會對以後朝鮮王朝的發展,甚至對其後代都會極大的影響,所以他決定一定要為自己的國家創造一種簡單易學的語言。
「國之語音 異乎中國 與文字不相流通 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終不得伸其情者多矣 予為此憫然 新制二十八字 欲使人人易習 便於日用矣」
訓民正音中的母音則是按照天地人的原理來創造的
天ㆍ 天圓
地ㅡ 地平
人ㅣ 人直
衍生出ㅏㅓㅗㅜㅑㅕㅛㅠ
一共有17個子音、11個母音。共28個,目前其中現代朝鮮文(韓文)中已經沒有ㅿㆁㆆㆍ這四個字母了!
所以是24個!
韓文(訓民正音)在韓國被指定為第70號國寶,在1997年10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日語
概述
日語,全稱日本語,是日本國的官方語言。語言系屬有爭議,有人認為可劃入阿爾泰語系,也有日本學者認為是孤立語言(有些日本學者繼而提出韓日-琉球語族的概念、並認為日語從屬之)或日本語系。它是一種膠著語,而書寫體系中存在很多借用的漢字。日語有兩套表音符號:平假名(平仮名)和片假名(片仮名)、同時也可以使用羅馬字(ローマ字)書寫成拉丁字母。日常生活多使用假名和漢字,羅馬字多用於招牌或廣告,日語漢字的注音不用羅馬字而用平假名。和日語相近的有琉球語。概說日語主要使用於日本。在日本統治台灣、朝鮮半島、東南亞、大洋洲和中國部分地區的時候、當地人被強迫學習說日語、並且被強迫起日語名字、所以現在仍有人可以同時講日語和本地語或更熟練地使用日語。在很多定居於美國加州和巴西的日本移民中、有一些也會說日語。他們的後裔雖然有日語名、但是卻很少能熟練地使用日語。日語屬於黏著語、通過在詞語上粘貼語法成分來構成句子,稱為活用,其間的結合並不緊密、不改變原來詞彙的含義只表語法功能。日語極富變化、不單有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別、還有簡體和敬體、普通和鄭重、男與女、老與少的區別。不同行業和職務的人說話也不同。這個方面體現出日本社會森嚴的等級和團隊思維。日語中的敬語發達。敬語的使用使得公眾場合下的日語十分典雅。但過於繁復的語法使得學習敬語異常困難。即使土生土長的日本人也不能完全熟練掌握。同樣敬語發達的語言還有朝鮮語、蒙古語等。日語的發音很簡單、只有五個母音音素和為數很少的輔音。加上不常用的各種發音總共只有不超過100個。和日語發音類似的有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一般來說、這三種語言的發音中輔音和母音的比例接近1:1。日語的詞彙十分豐富、數量龐大、大量吸收了外來語。一般詞彙(不包括人名和地名)有3萬多個(1956年)。(參看日語#日語的詞彙)和阿爾泰語系、南島語系都有密切的關系,受漢語影響很大、吸收了本來作為漢藏語系特點的聲調和量詞、因此使日語的語言學歸屬變得十分復雜。語言學家對於日語的起源存在不同的意見。
從語言學上來說,日本近乎是一個單一的民族,99%以上的人口使用同一種語言。這就是意味著日語是世界第六大語言。然而,日語在日本以外的地區很少有人使用。
關於日本語的起源有多種理論。許多學者認為,從句法上說,日語接近諸如土耳其語和蒙古語之類的阿爾泰語言。日語在句法上與朝鮮語相似是得到廣泛認可的。也有證據表明,日語詞法和詞彙在史前受到南面的馬來-波利西亞語言的影響。
一般認為,當代日本的文字體系包括起源於中國的日本漢字、平假名和片假名三部分。其中,相對於表音文字的假名,表意文字的漢字曾被稱作「真名」。雖然中國人對漢字並不陌生,但遇到諸如:「峠」、「畑」、「辻」等漢字時,還是會感到困惑。這些字是日本人創造的漢字。也許很多人不知道現在中文中所使用的「腺」字,也是由江戶時代的日本人創造的。當然日語漢字的發音同中文不同,但是可以用假名來表示,而且一個漢字通常都有多個讀音。如「木」有「き、もく、ぼく」等多個讀音。這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漢字傳到日本後,這個漢字本身的漢語讀音也隨之傳入,這種讀音稱為「音讀」,如上例中的「もく、ぼく」;而日語中固有詞語假借漢字表示該意義時的讀音,成為「訓讀」。如上例中的「き」。
盡管日本人和中國人所講的語言完全不同,但日語的書寫系統卻是來自於漢語。漢語書寫在五、六世紀某個時候被介紹到日本去時,日本用從漢字改變而來的平假名和片假名這兩個語音書寫體對漢語書寫體進行了補充。
日本現仍有許多當地方言。在諸如廣播、電視和電影等大眾媒體的影響下,以東京話為基礎的標准日語已逐漸推廣到整個國家,但特別的是,京都和大阪人所講的方言繼續保持繁榮,並保留著其威望
Ⅳ 韓國人講話日本人聽得懂嗎
如果沒有學過的話,是聽不懂的。他們說的是兩種不同語言。
望採納,謝謝
Ⅳ 一個韓國人跟一個日本人在一起用各自國家的語言對話是否能互相聽懂
講話是聽不懂的~!
日語和韓語是有很大差距的
不過時間倒退100年以上
他們可以進行用中文筆談~
當年孫中山與日本的宮崎寅藏就曾經進行筆談
在朝鮮的春香傳中,你可以看到他們古代都是寫漢字的
由此可見他們可以進行筆談,但是現在日韓人懂的中文越來越少了,就有問題
Ⅵ 韓國被日本統治的時候,說什麼語言
殖民地學校教日語,這個跟中國東北那時期差不多。官方語言成為了日語,這個沒得說,畢竟是殖民地。但是平常生活之類的都是韓國語的,沒有什麼變化。所謂的正式場合只是那時的所謂知識分子(在中國叫漢奸)們聚會的時候用語。急眼了照樣蹦本土語言~~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