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韓國資訊 > 韓國dram為什麼這么好

韓國dram為什麼這么好

發布時間:2023-02-22 02:48:23

A. 電子器件製造業 哪個國家最厲害

日本和韓國雖然都不喜歡,但是確實這兩個國家確實電子業非常的先進!

B. 存儲晶元是什麼怎麼沒有聽說存儲晶元被卡脖子

存儲晶元主要包括DRAM晶元和NAND晶元,這個行業確實是拼製造,但並不意味著我們不會被卡脖子。我國投資370億元之巨的福建晉華,主要製造DRAM晶元,在2018年10月30日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至今前途未卜。今天我到晉華的官網去逛了逛,發現「大事記」的時間線停在了2018年10月20日,也就是試產運行之日,至今1年半過去,就沒有量產的消息傳出。


半導體設備基本被日美壟斷,成為套在國產存儲晶元企業頭上的緊箍咒。下圖是網上流傳的晉華存儲器生產設備采購清單,可以看出,清一色的日本、美國企業。實際上,全球前10大半導體設備公司,美國佔了5個,日本有4個,歐洲1個。這就意味著,人家一斷供,沒有生產設備,錢再多,你也生產不了先進存儲晶元。總之,看起來沒有CPU等邏輯晶元復雜的存儲晶元,對目前的我國來說,仍然是一塊硬骨頭,還需要多多努力。

C. 日美晶元戰往事

僅僅30餘年,已經少有人記得那場在日美之間爆發的晶元戰爭。

這一戰,日本人輸得乾乾凈凈,從高峰時占據全球近80%的DRAM(俗稱電腦內存)份額,跌到現在的零。這場晶元戰爭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國際政治經濟學,亞當.斯密的自由市場競爭理論在大國產業PK中,只是一個美好的童話。

1980年代前五年是日本半導體晶元企業的高光時刻。

矽谷的英特爾、AMD等 科技 創業公司在半導體存儲領域,被日本人追著打,然後被反超,被驅離王座,半導體晶元領域(當時主要是半導體存儲占據主流)成為日本企業後花園。

美國的 科技 公司敗在了模式上。

矽谷的發展模式是,通過風險投資為創業公司注入資金,創業公司獲得資金支持後,進行持續的技術創新獲得市場,提升公司估值,讓後上市,風險資本賣出股票獲利退出。這種模式以市場為導向,效率高,但體量小,公司之間整合資源難,畢竟大家都是一口鍋里搶飯吃的競爭對手。

日本人的玩法截然不同:集中力量辦大事。1974年,日本政府批准「超大規模集成電路(俗稱半導體晶元)」計劃,確立以趕超美國集成電路技術為目標。隨後日本通產省組織日立、NEC、富士通、三菱和東芝等五家公司,要求整合日本產學研半導體人才資源,打破企業壁壘,使企業協作攻關,提升日本半導體晶元的技術水平。

日本的計劃也差一點兒夭折,各企業之間互相提防、互相拆台,政府承諾投入的資金遲遲不到位。關鍵時刻,日本半導體研究的開山鼻祖垂井康夫站了出來,他利用自己的威望,將各懷心思的參與方們捏合到一起。

垂井康夫的說辭簡單明了:大家只有同心協力才能改變日本晶元基礎技術落後的局面,等到研究成果出來,各企業再各自進行產品研發,只有這樣才能扭轉日本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孤軍奮戰的困局。

計劃實施4年,日本取得上千件專利,一下子縮小了和美國的技術差距。然後,日本政府推出貸款和稅費優惠等措施,日立、NEC、富士通等企業一時間兵強馬壯,彈葯充足。

一座座現代化的半導體存儲晶元製造工廠在日本拔地而起。隨著生產線日夜運轉,日本人發起了飽和攻擊。

美國人的噩夢開始了。1980年,日本攻下30%的半導體內存市場,5年後,日本的份額超過50%,美國被甩在後面。

矽谷的高 科技 公司受不了市場份額直線下跌,不斷派人飛越太平洋到日本偵察,結果讓人感到絕望。時任英特爾生產主管的安迪.格魯夫沮喪地說:「從日本參觀回來的人把形勢描繪得非常嚴峻。」如果格魯夫去日本參觀,他也會被嚇壞的:一家日本公司把一整幢樓用於存儲晶元研發,第一層樓的人員研發16KB容量,第二層樓的人員研發64KB的,第三層人員研發256KB的。日本人這種研發節奏簡直就是傳說中的三箭齊發,讓習慣了單手耍刀的矽谷企業毫無招架之力。

讓美國人感到窒息的是,日本的存儲晶元不僅量大,質量還很好。1980年代,美國半導體協會曾對美國和日本的存儲晶元進行質量測試,期望能找到對手的弱點,結果發現美國最高質量的存儲晶元比日本最差質量的還要差。

而且,日本人還拍著胸脯對客戶保證:日本的存儲晶元保證質量25年!

在日本咄咄逼人的進攻下,美國的晶元公司兵敗如山倒,財務數據就像融化的冰淇淋,一塌糊塗。

1981年,AMD凈利潤下降2/3,國家半導體虧損1100萬美元,上一年還賺了5200萬美元呢。第二年,英特爾被逼裁掉2000名員工。日本人繼續擴大戰果,美國人這邊繼續哀鴻遍野,1985年英特爾繳械投降,宣布退出DRAM存儲業務,這場戰爭讓它虧掉了1.73億美元,是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在英特爾最危急的時刻,如果不是IBM施以援手,購買了它12%的債券保證現金流,這家晶元巨頭很可能會倒閉或者被收購,美國信息產業史可能因此改寫。

英特爾創始人羅伯特.諾伊斯哀嘆美國進入了「帝國衰落」的進程。他斷言,這種狀況如果繼續下去,矽谷將成為廢墟。

更讓美國人難以容忍的是,富士通打算收購仙童半導體公司80%的股份。仙童半導體公司是矽谷活化石,因為矽谷絕大部分 科技 公司的創始人(包括英特爾和AMD)都曾經是仙童半導體的員工。在矽穀人心中,仙童半導體神一般的存在,現在日本人卻要買走他們的「神」,這不是恥辱么?有一家美國報紙在報道中寫道:「這筆交易通過一條消息告訴我們,我們已經很落後了,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對此做出應對。」

幾年前,矽谷的 科技 公司成立了半導體行業協會(簡稱SIA)來應對日本人的進攻,經過幾年游說,成果如下:將資本所得稅稅率從49%降低至28%,推動養老金進入風險投資領域。政府不願出面施以援手。

苦捱到1985年6月,SIA終於炮製出一個讓華盛頓不淡定的觀點,一舉扭轉局面。

SIA的觀點是:美國半導體行業削弱將給國家安全帶來重大風險。

日本不是美國的盟友么,日本半導體崛起,美國半導體衰落,看著就是左口袋倒右口袋的 游戲 ,怎麼會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安全呢?

SIA的邏輯鏈是這樣的:

此前,SIA游說7年,得到政府的回應總是:美國是自由市場,政府權力不應染指企業經營活動。

這次,SIA的「國家安全說」一出,美國政府醍醐灌頂,從原來的磨磨唧唧變成快馬加鞭,效率高的驚人:

1986年春,日本被認定只讀存儲器傾銷;9月,《美日半導體協議》簽署,日本被要求開放半導體市場,保證5年內國外公司獲得20%市場份額;不久,對日本出口的3億美元晶元徵收100%懲罰性關稅;否決富士通收購仙童半導體公司。

美國人這一波操作至少開創了兩個記錄:第一次對盟友的經濟利益進行全球打擊;第一次以國家安全為由,將貿易爭端從經濟學變成政治經濟學問題。

負責和日本交涉的美國在亞洲地區的首席貿易代表克萊德.普雷斯托維茨,一面指責日本的半導體晶元產業政策不合理,一面又對它贊嘆不已,「所以我對美國政府說我們也要採取和日本相同的政策措施。」

對這種雙重標准,曾在日立製作所和爾必達做過多年研發的湯之上隆在自己的書中氣憤地說:「這人實在是欺人太甚!」

隨著《美日半導體協議》的簽署,處於浪潮之巔的日本半導體晶元產業掉頭滑向深淵。

日本半導體晶元產業從1986年最高40%,一路跌跌不休跌到2011年的15%,吐出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其中的DRAM受打擊最大,從最高點近80%的全球市場份額,一路跌到最低10%(2010年),回吐近70%。

可以說,和美國人這一戰,日本人此前積累的本錢基本賠光,舉國辛苦奮斗十一年(從1975年到1986年),一夜被打回解放前。

但日本人吐出的肉,並沒有落到美國人嘴裡,因為矽谷超過7成的 科技 公司砍掉了DRAM業務(包括英特爾和AMD),1986年之後,美國人的市場份額曲線就是一條橫躺的死蚯蚓,一直在20%左右。

那麼,這70%的巨量市場進了誰的肚子?

答案是韓國。

在日本被美國胖揍的1986年前後,韓國DRAM趁機起步,但體量猶如蹣跚學步的嬰兒,在全球半導體晶元業毫無存在感。而且和日本相比,以三星為代表的韓國半導體晶元企業完全是360度無死角的菜雞:根本打不進日本人主導的高端市場,只能在低端市場靠低價混飯吃;市場體量上,兩者就是螞蟻和大象的區別。

但三星深諳所有的貿易摩擦問題都屬於政治經濟學范疇,借機干翻了日本大象。

1990年代,三星和面臨美國發起的反傾銷訴訟,但其掌門人李健熙巧妙利用美國人打壓日本半導體產業的機會,派出強大的公關團隊游說柯林頓政府:「如果三星無法正常製造晶元,日本企業占據市場的趨勢將更加明顯,競爭者的減少將進一步抬高美國企業購入晶元的價格,對於美國企業將更加不利。」

於是,美國人僅向三星收取了0.74%的反傾銷稅,日本最高則被收取100%反傾銷稅,這種操作手法簡直是連樣子都懶得裝。

三星抱上美國的大腿,等於從背後給了日本一刀,讓日本徹底出局。

如果沒有三星補刀,日本半導體晶元尚有走出困境的希望。

美國人用《美日半導體協議》束縛日本人,並揮動反傾銷大棒對其胖揍,但日本半導體存儲晶元產業受的只是皮肉傷,因為矽谷的企業超過七成退出了半導體存儲晶元行業,市場仍然牢牢掌握在日本人手中,熬過去後,又是一群東洋好漢,畢竟在全球半導體晶元產業鏈上,日本還是一支難以替代的力量。

三星加入戰團並主動站隊美國後,難以替代的日本人一下子變的可有可無,韓國人由此成為新寵。隨後,三星的DRAM「雙向型數據通選方案」獲得美國半導體標准化委員會認可,成為與微處理器匹配的內存,日本則被排除在外。這樣,三星順利搭上微處理器推動的個人電腦時代快車,領先日本企業。

從上面的DRAM份額圖中可以發現,日本的份額呈斷崖式下跌,韓國的則是一條陡峭的上升曲線,一上一下兩條線形成一把巨大的剪刀,剪掉的是日本半導體晶元的未來。

此後,即使日本政府密集出台半導體產業扶持政策,並投入大量資金,但也無力回天,日本半導體晶元出局的命運已定。

直到今天,仍有觀點認為,韓國半導體晶元的崛起,日本半導體晶元的衰落,是產業轉移的結果。這是不準確的,因為產業轉移是生產線/工廠從高勞動力成本地區向低勞動力成本地區遷移,日本的半導體晶元企業並沒有向韓國遷移生產線,而是直接被替代。美國人實際上聯手韓國,重組了全球半導體產業供應鏈,將日本人從供應鏈上抹去,使一支在全球看起來不可或缺的產業力量消失得乾乾凈凈。

縱觀日美晶元戰,是否掌握重組全球產業鏈的能力,才是貿易戰中決勝的關鍵,市場份額的多寡不構成主要實力因素,這也是日本輸掉晶元戰爭的關鍵原因之一

主要參考資料:

《失去的製造業:日本製造業的敗北》,作者:湯之上隆;

《日本電子產業興衰錄》,作者:西村吉雄;

《芯事》,作者:謝志峰;

《矽谷百年史》,作者:阿倫.拉奧,皮埃羅.斯加魯菲。

D. 華為晶元即將斷供50年前,韓國曾為了晶元拼盡所有

1、晶元危機

前幾天,「華為沒有晶元了」登上熱搜,牽動億萬民心。

華為業務總裁余承東在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上表示,華為手機上半年發貨1.05億台,銷售額高達2558億元。本來可以超過三星,但在美國的制裁下未能如願。

與此同時,他還發布了一個壞消息。由於美國的第二輪制裁,華為高端的麒麟系列晶元只能支撐到9月15日,這可能是最後一代麒麟。

▲ 余承東

美國的制裁,事實上非常精準。華為可以設計晶元,但是無法生產。5nm高端晶元,目前只有兩家公司擁有成熟的技術,那就是台積電和三星。

台積電的停止代工,確實是一場災難。

而三星作為對手,當然更指望不上。然而,三星的發家史,卻可能帶給我們幫助。

在以晶元為核心的半導體行業,有兩個讓人震驚的事實。

一是當今的霸主竟然不是美國,而是我們的鄰居韓國。早在2017年,三星就在半導體領域問鼎世界第一,推翻了穩佔25年龍頭的英特爾。不僅如此,SK海力士還占據了第三名。

二是半導體產品比石油還要暴利。同樣在2017年,中國進口了2601億美元的晶元,竟然比石油還多。而晶元,占據了大約80%的半導體市場份額。

如此頂尖的產品,天下三強有其二,小小的韓國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

更恐怖的是,韓國在半導體領域的起步比美國晚了20年,他們為什麼能夠後發先至呢?

我們不妨從韓國的代表企業三星身上尋找答案,也許這個答案能夠為中國的企業帶來啟示。

2、始於足下

三星的發家史,比韓國的 歷史 更加曲折悠長。1938年,李秉喆在大邱市創建了三星商會,主要往中國東北出口乾魚、水果和蔬菜。

為什麼叫三星呢?這里包含一個遠大的志向。

「在中國,一為最大,在韓國,三為最大。太陽有冷熱之變化,而星辰卻永恆不變,我就是要建立一個龐大而永恆的企業。」

▲ 當年的三星商會

亂世之下,企業連生存都是難題。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為了應對美國的反擊,三星95%的產品被收為軍餉,商會搖搖欲墜。

好在福禍相倚,二戰後日本被迫歸還了朝鮮半島,同時把產業轉讓給了韓國人。李秉喆也憑借政治上的關系,購買日方產業成為了崛起的財閥勢力。

後來韓鮮戰爭的爆發,再一次讓三星夢碎。但在韓國政府的強力扶持下,戰後的三星迅速恢復了元氣,在製糖、毛紡和肥料方面成為了韓國的龍頭。

▲ 三星創始人李秉喆

對於雄心遠大的李秉喆來說,韓國被殖民與吞並的 歷史 ,一直是心頭的大痛。他時刻不忘實業報國,尋找著適合韓國發展的高附加值道路。

有一次,他前往日本東京電子工業團地參觀,三洋電機會長井植歲男的話讓他豁然開朗。

「電子工業從以沙子為原料的矽片到錄像機,都是從無到有的產業,其附加值高達99.9%。」

1969年1月,他回國就建立了三星電子,把電子產業的心臟——晶元,當成了畢生的事業。

▲ 韓國首爾1960年代街頭

對於起步落後美國20年的三星來說,要發展晶元談何容易。高端產品早就發展為城堡,有層層專利築起來的堅固壁壘,對方可以輕易地擊殺攻城者。

在當時的晶元界,美國的仙童、鎂光、摩托羅拉,日本的三菱、東芝、夏普,早就搶佔了制高點,哪裡還有新手的位置?

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李秉喆大膽地邁出了第一步,默默地積蓄著力量。

3、血虧不棄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油價狂漲兩倍多,引發了嚴重的經濟危機,美國的工業產值下降了14%。

李秉喆卻在一片混亂中看到了機會,他無視管理層的警告,竟然在第二年自掏腰包,入股瀕臨破產的美國半導體公司Hankook。

這一冒險至極的舉動,為公司推開了晶元的大門。1978年,他又成立了三星半導體,決心進軍晶元領域。

原先忠告「韓國經濟水平低、不適合發展半導體」的日本企業,見此情形後立刻警覺起來,盡一切手段防止技術的流失。

70年代,三星的電視機暢銷世界,但只是些邊緣的技術,李秉喆對晶元仍魂牽夢縈。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在等待了十幾年之後,他終於等到了機會。

1982年,他前往美國考察時,敏銳地發現了美日關系的裂痕。日本的256K DRAM內存晶元已經批量生產,美國的256K DRAM才研製出來。

美國感到了威脅,於是上升到了政治層面,美國商務部決定調查日本晶元的廉價傾銷。

李秉喆趁著美國對日本的敵意,在1983年建立了首個晶元廠,並在年底研發出了64K DRAM,成功在第二年出口到了美國。

64K DRAM在技術上落後了4年,屬於最低端的晶元,本身沒有多少競爭力。日本企業更如群狼,他們聯合起來降低價格,從每片4美元降到了0.3美元,企圖消滅一切對手。

▲ 日本夏普

當時三星的成本為每片1.3美元,每賣一片就要血虧1美元。面對著巨額的虧損,李秉喆並沒有後退,反而加大了賭注,以逆周期投資的方法研發更大容量的晶元。

1986年底,他已經賠了3億美元。但形勢正如他的預判,英特爾等廠商因為持續掉血退出了DRAM市場,誰能夠撐下去誰就有可能贏得未來。

美日的半導體戰爭持續升級,三星則靜待時局的變化。恰如猛虎卧荒丘,潛伏爪牙忍受。

4、漁翁得利

由於日本廠商DRAM的低價策略,眼看著就要成為半導體行業的王者。力不從心的美國在1987年3月,宣布對日本產品實施反傾銷關稅。

面對美國的制裁,日本只能減少產量以提升價格,結果導致了美國市場的供不應求。三星生產的256K DRAM則趁機填補了空缺,一舉擺脫了虧損,站穩了腳跟。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美日的半導體大戰,笑到最後的卻是韓國。在扭虧為盈之後,三星繼續全力研發更大容量的DRAM存儲晶元。

到1992年,三星已經和美日並駕齊驅,並搶先研究出64M DRAM,成為了行業引領者,從此晉升為世界第一大DRAM製造商。

▲ 時至今日,三星自研的5G基帶晶元,同樣為世界頂級

從1969年的晶元夢,到1983年的首個晶元廠,三星用了23年時間實現了夢想。

它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首先,當然是美國的大力扶持。 美國不僅僅在技術上幫助了韓國,更拱手把美國市場讓給了韓國。

當美國對日企徵收100%反傾銷關稅時,對三星的關稅只有0.74%。如此大的差別對待,使原本處於劣勢的三星反敗為勝,攻陷了原本日企佔領的美國市場。

其次,三星重金吸收全世界的頂尖人才。 1986年,三星就挖走了日本東芝的生產部部長。

等到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後,他們更是以3倍的工資挖日本的技術人員,配備4室1廳的公寓,還安排了秘書、廚師和司機。

然後,三星還建立了情報機構,專門收集美國和日本的技術動向,並秘密拉攏兩國的技術人員。

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後,三星通過情報知曉了東芝在快閃記憶體晶元方面的突破,果斷向東芝發出了合作邀請。經濟窘迫的東芝為了續命,只得答應了請求。

▲ 日本東芝

正是東芝的快閃記憶體技術,幫助三星趕超了競爭對手,最終問鼎了DRAM和快閃記憶體領域的世界第一。

不得不感慨三星的深謀遠慮,這完全是一場經典的戰役。從全局出發,不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待時機成熟時,不僅全面收復失地,而且發起了反攻。

5、技術至上

當然,三星晶元的成功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韓國政府的鼎力支持。

比如1982年到1987年的「半導體工業振興計劃」,韓國政府提供了3.46億美元貸款,極大地刺激了行業的發展。

在研究4M DRAM時,直接由政府部門牽頭,聯合了六所大學,配合企業界的三星、LG、現代共同技術攻關。在三年的研發里耗資1.1億美元,政府承擔了57%的費用。

許多人看到三星時,會下意識地輕蔑,覺得三星不過是依靠美國的全力扶持,才走向了崛起的道路。

但是,世界上許多國家或公司,正是以這種方式發家。日本也是得到了美國大量的經濟援助,美國獨立更是多虧了法國的幫忙。

關鍵在於,當機會來臨時,你有沒有準備好,能不能抓住它。

比起運氣來,三星崛起更大的原因是對技術的尊重:冒險收購先進企業、重金吸收頂級人才,哪怕多年虧損也不改初衷。

因為有了這些充足的准備,韓國才抓住了美國賜予的良機。

正如同李秉喆所說: 「技術的支配者將支配全世界。」

李秉喆去世於1987年,並沒有看到韓國晶元的稱霸,但他的兒子李健熙帶領三星實現了他的夢想:

「擺脫個人企業的范疇,為了通過技術的先進化,給後世留下一個富裕的祖國,向最尖端的半導體事業進軍。」

從一片荒蕪,發展成為枝葉葳蕤的森林。三星的霸業,成就了無數韓國人心中的世界第一。

任何一個國家想要擺脫貧困,都必須藉助技術。而發展技術離不開唯才是舉、知已知彼,還有實業報國的志向、破釜沉舟的勇氣。

不管前路有多麼危險,發展技術是華為唯一的出路,也是每一家有遠大志向公司的出路。

作者:令狐空

E. 晶元技術如此難搞如此復雜,韓國人是怎麼會的

本來是路過,但看了前面的回答有許多錯誤,我就不請自來湊湊熱鬧了。我們熟知的晶元主要分為兩大類:處理器和存儲,處理器是美國人為王,存儲則是韓國人稱霸,代表有三星和海力士,這兩家主要是做DRAM(用作手機的運存和電腦的內存)和快閃記憶體(用作手機的內存和電腦的固定硬碟),其中三星最能代表韓國的半導體存儲產業在全球的影響力。

三星半導體在李健熙手裡完成超越對手的目標後來的故事大家就比較熟悉了,三星在前面跑,陸續超越對手,日本半導體企業逐漸從老大位置退居吃土專業戶,一大波日本半導體企業開始走上變賣家產的沒落生活。簡單總結一下,三星在半導體領域麻雀變鳳凰的秘訣:

向行業第一名持續不斷發起挑戰,同時制定配套的落地措施,包括組織調整、業務分工以及詳細實施計劃,並設定超出員工現有能力的目標,迫使從管理層到普通員工產生危機意識,帶動工作積極性和效率;逆周期戰法,在行業不景氣對手縮頭過冬時,三星逆勢加大投資於設備和工藝研發,當行業復甦時,三星可以領先對手早早投入新品搶占市場;為學到技術,不在乎路子野不野。

典型的做法是,想辦法(各種姿勢都有,能學到就行)把供應商的技術經驗學到手,消化吸收改良後變成自己的技術,然後想辦法申請專利;產品開發有自己的一套,通常的做法是購入對手產品,仔細分析三星產品和對手產品的差距,找出差距產生的原因、背景,制定解決差距的方案,確定超越的方法,然後推出產品超越對手。

F. 好消息:中企長江存儲128層快閃記憶體晶元量產出貨!正式打破韓企壟斷

我國晶元製造領域傳來了一個重大好消息。

我國晶元代工商「嘉合勁威」日前官宣,該司已經通過旗下品牌——阿斯加特發布新品AN4 PCle4.0 SSD,這款內存晶元的基於長江存儲128層技藝。7月29日當天,觀察者網聯系長江存儲代表人士確認了這個消息。 而這樣就意味著,長江存儲128層快閃記憶體晶元,順利實現量產並完成出貨,填補了我國高端存儲市場的空白。

一直以來,高端存儲晶元市場都是SK海力士、三星這2家韓國巨頭的天下。 當前市面上的存儲晶元主要分為DRAM和NAND兩大類,而在DRAM領域,三星和SK海力士就占據了超過70%的市場份額,NAND的市佔率也高達45%。

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1季度,三星一家企業就佔領了將近41%的內存晶元市場,SK海力士則分走了約29%的份額。 而在韓國幾乎壟斷了全球內存晶元市場之際,2020年10月,SK海力士還決定,斥資90億美元(摺合約582億元人民幣)買下美國巨頭英特爾的快閃記憶體(NAND)業務。

SK海力士此舉的意圖也很簡單,就是想擴大自身的內存晶元版圖,從而對三星世界第一的位置發起沖擊。 截至今年7月22日,已有新加坡、美國、韓國、巴西、英國等在內的7個國家和地區同意了SK海力士和英特爾的這筆生意,目前還剩下中國的監管機構沒有「點頭」。

要知道,靠著發展半導體產業,韓國的貿易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 就在剛剛過去的6月,韓國貿易出口規模達到549億美元,同比大增了近40%,創下有史以來6月最高的出口增幅;而這個已是韓國連續8月實現出口增長。

其中,半導體在5-6月已經連續兩個月,實現100億美元以上的出口業績。 據韓國有關部門的數據,2021年上半年,該國在信息通信技術(ICT)領域突破了1030億美元(摺合約6657億元人民幣),為有史以來第二高的出口水平。

就6月的表現而言,韓國總計賣出了111.6億美元半導體,存儲晶元的出口佔比接近70%,約達75.4 億美元。 而中國還是韓國半導體的重要出口市場,6月自韓國手裡購買了近70億美元晶元(摺合約45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幅超過37%,在我國自韓國進口的商品總額佔比約達75%。

雖然目前韓國沒有在晶元領域追加出口限制,我國還可以自韓國市場進口晶元,但是美國那邊卻不好說。 就在7月上旬,有美國官員發出呼籲,希望美國商務部將我國企業長江存儲列入觀察的「黑名單」中。隨後,在7月16日,長江存儲也對此事官方回應稱,該司的晶元產品均應用在民用領域,同時嚴格遵守WTO等國際組織的貿易規則,美國方面的說法失實。

要知道,長江存儲於2020年4月成功研發的這款128層存儲晶元,具備業界最高的IO速度,工藝水平在全球領先。 而據有關機構公布的數據,2020年中國的存儲晶元規模已經達到183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將迎來500億美元的里程碑。

文 |廖力思 題 | 曾藝 圖 |盧文祥 審 |呂佳敏

G. 為什麼都說半導體幾年內能幹掉韓國

修改了2018年的個別用詞,現在雖然國際環境大變,沒太多時間修改,先這樣了。。。

我是韓國半導體博士,回國985高校教師,個人認為,說半導體幾年內幹掉韓國純粹是給自己人希望而已,當然也要看怎麼說。下面我簡單的分析幾點,詳細的內容只有上我的課才會說^_^:

  1. 半導體產業做的好,最重要的是防震的實驗室、高端設備、人才。韓國歷史上沒有自然災害,也沒地震,自稱「上帝是韓國的」,國內難以找到這種地方;就算找到了,高端設備國外對中國禁運,中國能自己研發的話,那國產發動機早比國外牛了;國外的半導體人才都是學生親自上手做實驗,國內因為設備少且質量差,學生還多,所以乾脆都是聘的工程師,碩士博士生很難親自動手,設計的晶元很多都是紙上談兵,也就搞個理論,真用的話沒法用。還有個問題,韓國各大半導體公司基本免費給高校的學生代工,政府按照代工量給他們降稅,這樣,學生們設計的很復雜的晶元,不想自己動手的(有時一個工序自己做要10個月,最後可能還發現設計失誤了),可以拿到與設計高度吻合的便宜晶元(2013年,0.18um工藝,5000元人民幣左右),當然,這個政府支持在日本、中國台灣、歐洲都有,但大陸沒有。

  2. 半導體產業如果真要大力發展,國家要做好既費錢又沒成效的階段,有好的團隊且運氣好的話,這個階段大概十年,也就是找到了國外做的並不很好而且自己還有很巧妙可用的idea才行,半導體行業,在產品領域,一種產品基本只有一個公司是掙錢的,剩下的是懷著希望投錢干,但是,十年的過程中,領導2個任期都過了,這個工作沒給他產生任何政績,領導會大力支持么?

  3. 個人認為有一個解釋方法是可以說馬上超過韓國的,那就是中國台灣。韓國半導體卧薪嘗膽20多年,終於在2000年後乾死了日本,原因是日本地震厲害,實驗室的造價是韓國的四倍(韓國的實驗室價錢基本與所有設備之和持平),所以日本晶元成本高,被韓國的價格戰乾死了,臨死前,日本首席經濟大臣跟韓國進行了談判,希望保留不到10分之一的半導體晶元公司,讓韓國給個生路,因為他們希望技術能夠延續下去。韓國答應了,結果日本隨手就賣給了台灣,讓台灣去報仇,正好趕上在2012年12月,韓國半導體領域發生了一件事,在濟州島開了個半導體全國會議(我也去了,我其實每年都去),這次會議成了一個里程碑,因為這次會上半導體相關的公司、高校、研究所聚在一起討論了一個問題「10nm以下半導體工藝還繼續研究不?」,主要是因為這個尺度量子效應漸漸明顯,經典物理基礎上的模擬計算都不能保證晶元可靠性了,需要從頭研發的內容太多,造價太高,討論結果是不幹了。結果2015年,台積電10nm晶元一出,打了韓國棒子一個響亮的耳光,彎道超車了。當然,這只是工藝部分,在拓撲結構,存儲,IC等設計領域,棒子依舊堅挺。

總的來說,希望不能丟,差距還是客觀對待。很多科研大佬肯定要這么說,不然國家對這個絕望了的話,怎麼給科研經費?反過來講,科研經費不足,就更不可能追上了,最後晶元成為棒子的暴利產品。所以這些大佬這么說,也是為了國家發展不得已,我們還是要理解、諒解、支持。

H. 韓國躋身世界第十大經濟體,韓國是怎樣逆襲的呢

韓國科技部公布創立元宇宙/NFT安全委員會,以查驗元宇宙概念和NFT等虛似結合經濟發展散播所形成的新安全難題,並尋找領域協作。與此同時,韓國互聯網與安全局(KISA)也打算在今年底以前制訂NFT應用規范。但在資金扶持方面,韓國政府部門已然宣布逐漸對外直接投資元宇宙概念新項目。依據科學與信息通信技術部長LimHyesook的申明,將投入超出1.77億美金來運行元宇宙概念的大國產業和企業。值得關注的是,韓國是第一批向元宇宙概念資金投入的國家之一。

由弱國躍居資本主義國家

韓國的總面積僅有10.3萬公頃,與我國江蘇省總面積尺寸非常。在G20經濟大國中,韓國領土面積最小一個,可是經濟水平卻早已位居前十。韓國的經濟繁榮肇始於上個世紀60時代,一直到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這30多年時間里,韓國經濟的狂飆突進,經濟發展增長率基本上維持在8%上下,造就了著位的「漢江驚喜」。亞洲金融風暴後,韓國經濟增速放緩,但是並沒有步拉美巴西、阿根廷等國的覆轍,經濟發展依然保持了一定提高。今日,韓國的車、家用電器、半導體材料工業製品,手機上、計算機等IT商品銷往世界各地。

I. 內存條品牌

內存條品牌有:茂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華邦電子、Hynix 海力士晶元、爾必達、鎂光。

1、茂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DRAM)設計、研發、製造及行銷為主營業務的公司。

內存條的作用和功能:

內存條是電腦的必要組成部分之一,除少量操作系統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常駐內存外,我們平常使用的程序,如Windows Linux等系統軟體,包括打字軟體,游戲軟體等在內的應用軟體。

雖然把包括程序代碼在內的大量數據都放在磁帶、磁碟、光碟、移動盤等外存設備上,但外存中任何數據只有調入內存中才能真正使用。

J. 為什麼面積不大的韓國卻經濟發達

據我所知韓國玩大財團主義,把資源集中在幾個財團身上,利用量大去擠壓對手,使得三星,LG,現代的技術和品牌都躋身國際一流。韓國對面板,dram,半導體產業的細化投資扶植使得他們彎道超車,中國學習了這一點(我說的是學習扶植dram,半導體面板,不是說財團),所以我們現在半導體,面板產業就是玩國家隊,大力扶植,鐵路軌道企業也合並去世界上競爭。 韓國當年積極推動寬頻普及率,提升網速,政府在電信基礎設施上投入大批資金,因為信息化可以拉動經濟增長。如今, 韓國的寬頻網速全球排第一。中國前兩年也開始跟隨,推出寬頻中國,努力提高網路覆蓋率。 很多國家的網路覆蓋率和網速提升主要是市場和電信公司主導,只有中國和韓國是政府主導性的從戰略高度上去做這件事情。

閱讀全文

與韓國dram為什麼這么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8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7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8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2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4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7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0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5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4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4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7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3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5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