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首爾在韓國嗎
首爾在韓國。
首爾(諺文:서울;英文:Seoul),全稱首爾特別市,舊稱漢城。韓國首都,是世界第十大城市、朝鮮半島最大的城市,亞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韓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首爾為英文Seoul的音譯。
注:完全沒有問題,希望幫助到您。請及時點擊採納。
Ⅱ 韓國首爾在什麼地方
漢城,剛改的名字,韓國不願意
Ⅲ 首爾 在什麼地方
首爾就在韓國啊,韓國的首都
首爾是音譯的,seoul
Ⅳ 韓國首都是漢城還是首爾!首爾是哪!
漢城就是首爾,只不過千百年來,中國人一直叫漢城,說的那個一點,是大漢中心主義的產物,「首爾」更符合韓語的發音,像英語就是seoul。在韓國的要求下,中國政府將「漢城」修改為「首爾」,換言之,僅僅是在漢語中這么改,其他語言中沒有變化。
Ⅳ 首爾在哪兒
首爾(서울)是韓國的首都,大中華地區過去稱之為漢城。2005年1月18日,首爾市議會正式通過把中文名稱定為首爾。
城市名稱問題
大中華地區過去一直沿用這個城市在李氏朝鮮時的舊稱"漢城",但是其他語言都翻譯成"SEOUL"或類似的發音。這使日常溝通出現不少混亂,因為首爾市內有不少建築物分別使用"首爾"或"漢城"為名稱,但翻譯成中文之後,這些地方名稱會變得很相似。一個例子是:首爾市內同時有"漢城大學"及"首爾大學",但由於兩者的漢譯都變成了"漢城大學",使後者被逼在其中文名稱加上"國立"二字。但其實,首爾大學在韓國的知名度比漢城大學高很多。
韓國政府從1992年起就一直在進行"서울"的中文名稱的制訂工作,擬訂的對應中文包括"首爾"和"首午爾"。2005年1月18日,서울市議會通過使用與"SEOUL"發音相近的"首爾"作為這個城市的中文名稱,並要求韓國政府公文、出版物、網站、機場和車站、公路路標的中文版本都使用"首爾"來代替"漢城"。但是迄今為止,在中文裡使用最多的還是具有500餘年歷史的"漢城"這個名稱,"首爾"的名稱對於大多數中文使用者來說還是很陌生的。
歷史
首爾(서울)又稱南京(남경)、漢陽(한양)、漢城(한성)、京城(경성)。自獨立以後,改稱為Seoul(首爾),就是韓語"首都"的意思。
今天的首爾東南在古代曾經是百濟王國的都城。百濟亡國之後被新羅佔領,名字由漢城改名漢山州、漢陽郡。在高麗時期,漢陽是王京(開京)之外的"小三京"之一,為南京(另外兩京是東京慶州和西京平壤)。
李成桂建立李氏朝鮮之後,覺得高麗的王京(今朝鮮開城)王氣已經十分薄弱,於是由權仲和、鄭道傳等人擇定佳地,在1392年開始在漢江之北的漢陽營建新都。這里山環水抱,北有北漢山、北嶽山,東有洛山和龍馬山,西有仁王山,南有南山和漢江以南的冠岳山,漢江自東向西環抱城南,呈龍、砂、水、穴"山水襟帶"的上好風水格局。城內大興土木,營建宮殿、宗廟、社稷、衙署、道路,1394年,李成桂將都城從開京遷移到了漢陽,正式命名為漢城(Hansung,한성)。在朝鮮時期,漢城又稱"都城"。日據時期,將漢城的名字改為京城(Kyeongseong,경성;Keijo,けいじやう),其地位也由朝鮮中央直隸府降低到了京畿道的一個郡。韓國獨立後,於1945年將漢城的名字改為Seo-Ul(Seoul)。
需要說明的是,Seoul在朝鮮語中是"首都"的意思。高句麗的Seoul是平壤,新羅的Seoul是慶州,高麗的Seoul是開京(開城),朝鮮王朝的Seoul是漢城。直到韓國光復之後,才將Seoul作為特指大韓民國首都的固定專有名詞。
首爾城牆長18公里,有八門,包括四大門和四小門。它們的名字分別是:崇禮門(南大門)、興仁之門(東大門)、敦義門(西大門)、肅靖門(北大門);惠化門(東小門)、昭德門(西小門)、光熙門(水口門)和彰義門(北小門)。城內有5部52坊,李朝前期漢城的人口為11—12萬。壬辰倭亂之後漢城的人口曾經減少到4萬以下。漢城城外為四軍門防禦區。環繞漢城的四山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在城內偏西,營建了李朝的正宮——景福宮。景福宮東南為宗廟,西方為社稷,這是和周禮"左祖右社"的規制相吻合的。城內中心部分,為網格狀區域分隔和道路劃分,但是城內大部分地區的道路都是迂迴曲折的,而且有很多死胡同。這是和中國的都城不同的。城外曾經有迎接中國使者的"迎恩門",韓國獨立後改名獨立門。城中還有招待中國使臣的慕華館。城東有文廟(現成均館),祭祀孔子,城東南有朝鮮王朝中期修建的武廟,祭祀關羽。此外,在城內的小公洞還有朝鮮王室祭天的地方——圜丘壇。用於祭祀土地的方壇則在社稷壇內,這和中國的規制有些區別。祭祀神農氏和後稷氏的先農壇在東大門外的龍頭洞。經過100多年的精心建設,漢城成為一座壯觀恢弘的東方王都。
1592年,日本入侵朝鮮。壬辰戰爭爆發。5月2日,留都大將金命元向北逃竄,加藤清正率領日本軍隊度過漢江攻佔漢城。日軍入城前後,漢城遭到很大的破壞。城中宮殿、宗廟、社稷、衙署、城門全部被焚毀。李朝宣祖國王返京後,將宗廟和宮殿擇要修復。之後漢城又經歷了清軍的兩次入侵。清將阿敏(四大貝勒之一)羨慕朝鮮宮殿城闕壯麗,不願返回滿洲苦寒之地,被皇太極疑有異圖而猜忌。隨著清朝剿滅南明勢力,日本德川幕府頒布鎖國令,東亞的政局平定,漢城得以回復昔日的繁榮。在英祖、正祖年間,漢城的人口已經發展到了30多萬。正祖曾經計劃把首都遷到南方新營建的水原城,但是最終由於條件的限制,最終沒有實現遷都計劃。
朝鮮在1896年的"甲午更張"之後,擬訂了一個皇都振興計劃。迎恩門被改名獨立門,在城內修築了道路、交通、照明設施和新的政府辦公機構。1899年修建了明洞聖堂。1900年,在德壽宮內修建了韓國最早的西洋式建築。1907年拆除了漢城南部和西部的城垣。日本吞並朝鮮後,對漢城的市政建設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變更。日本對李朝原有的歷史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破壞。首先在景福宮內興建了朝鮮總督府的附屬建築群。其次在1911年2月,由朝鮮總督府管轄圜丘壇,1913年將其拆毀,在該地建立朝鮮總督府鐵路飯店(現朝鮮飯店)。再次,日本在漢城市內興建了一批行政建築。1922年將社稷壇改為公園,1925年修建了漢城火車站,在漢城南山興建了"朝鮮神宮"。
在韓戰中,漢城再次遭到交戰雙方毀滅性的摧毀。昔日繁華的市區成為一片廢墟。光化門和政府大樓(前朝鮮總督府)被完全摧毀,市政設施全部被破壞。隨著戰爭的結束,漢城又在廢墟中重新站立了起來。在1988年奧運會後,漢城已經發展成為擁有一千多萬人口的世界超級大都市。
Ⅵ 韓國的首都在哪
中文名稱:首爾特別市,簡稱「首爾」(Seoul).
曾用名;漢城
2005年1月17日,被當時的漢城市長,也就是現在的韓國首相,李明博更名為「首爾」。
以下是關於首爾的全部介紹:
http://ke..com/view/4005.htm
Ⅶ 首爾是哪裡
首爾是韓國的首都,英文名是seoul,中國原來叫漢城,後來在2004年,時任漢城市市長的李明博提出把「漢城市」的中文譯名改為「首爾」。隨後2005年1月,韓國政府通過決議,「漢城」一詞不再使用 ,改稱「首爾」。
Ⅷ 韓國首爾在韓國的什麼位置`~為什麼我在地圖上找不到啊`
你學過地理嗎。。。。。。上北下南左西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