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韓國的中學有哪些科目
因為升學考試的關系,韓國的科目里,語文,英文,數學是最重要的 語文分文學,文法,語文.韓國雖然和日本一樣同屬漢字圈.但政府從80年代開始主張單單使用韓國字母.現在漢字在韓國越來越少被使用,所以教育也不重視漢字.在韓國,第一外語是英語.從中學開始學習,高中開始可以選擇第二外語,男孩子選德語較多,女孩子選法語較多.也有的學校有開設日語.在商業高中和工業高中的話,則選日語的比例較高. 韓國的高中分一般高中,商業高中,工業高中和農業高中.商業高中是以女孩子為對象,工業高中是以男孩子為對象.
B. 韓國的初中課程都有哪些 和中國的相比哪個難呢
當前國際中學生物課程改革的特點李 紅 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20世紀中葉以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使現代社會生活出現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科技的發展,國際間競爭的日趨激烈,對全體公民科學素養的要求大大提高,使科學教育成為國際基礎教育改革的一個熱點,許多國家把科學課列為學生必學的一門核心課程。 在科學課程中,生物學內容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例如,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准》,從幼兒園至高中的12個年級,都安排有生物學的教學內容。英國《科學課大綱》對全國學校課程中的科學課程確定了4個目標,第2個目標就是「生命與生命過程」。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高中生物課,授課時數為240學時,實踐課為80學時。韓國的第6次國家科學課程文件規定,在高二和高三開設生物課。各國不僅重視中學生物課的教學,而且在中學生物課程中做了許多重大改革。從美、英、澳、韓、日和新加坡等國有關課程標准和教材可以看出,國外中學生物課程改革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1 科學教育的目標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學素養 今天的社會是科學產物比比皆是的社會,科學和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科技成果不僅迅速提高了人類的生活質量,也以令人眩目的速度沖擊著人類的思維。人們經常會遇到需要運用科學知識做出決策的事情。對於現代人而言,科學素養正日益顯現出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許多國家都把培養具有科學素養的人作為科學教育的主要目標。美國在《國家科學教育標准》中,明確提出其教育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良好的科學素養。加拿大大西洋省的科學課程也描述了具有科學素養的人的6個特徵。 目前國際上比較認同的科學素養的含義包括理解科學技術的性質、概念、原理、方法和過程,理解科學、技術、社會三者的關系,樹立科學的態度、精神和價值觀,具備運用科學技術解決日常生活及社會問題的能力等。科學素養的內涵除了重視科學、技術、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外,還強調了人的發展,包括人的探究意識、創新意識、價值觀、審美情趣和社會責任感等方面的發展。科學教育通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學素養來促進人的發展。 2 把科學探究作為學習科學的中心環節 探究是指學生用以獲取知識、領悟科學的思想觀念、領悟科學家研究自然界的科學方法以及進行的各種活動。探究需要做觀察;需要提出問題;需要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以便弄清什麼是人們已知的東西;需要設計調研方案;需要用實驗來檢驗人們已知的東西,發現人們未知的東西;需要運用各種手段來收集、處理和分析數據;需要提出答案、解釋和預測;需要把研究結果告訴他人。 探究是能動地學習科學的過程,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探究來學習科學,可以使學生把科學知識的學習與科學方法的訓練結合起來,將所學知識用於解決新的問題;可以使學生對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科學的性質等問題有切身的認識和體驗;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因此,許多國家不斷加大探究活動在教學內容中的比例。 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准》把科學內容分為8類,第2類就是作為探究過程的科學。英國北方考試與評價委員會制定的1998年《生物學教學大綱》,提出要對學生的科學探究方法進行評價。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1999年公布的《生物學大綱》,韓國1993年公布的第6次國家科學課程文件,日本文部省1998年發布的初中學習指導綱要(理科部分),對探究的內容和進行探究的方法都做了具體規定。返回頁首 3 滲透科學、技術與社會(STS)思想 科學技術促進了社會的進步,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如環境污染、基因工程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不僅需要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也需要社會的協調,教育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從20世紀中期開始,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如英、美、澳等率先開始STS教育的研究,後來逐漸擴展到世界范圍,到20世紀80年代,STS教育已經成為世界性的潮流。 STS教育強調參與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人,將來應該以各種形式參與到社會生產和生活的決策中,承擔起社會發展的重任。國外生物課程改革十分重視這一點。從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的中學生物學大綱列出的主題,如「人口及人類對生態系統的影響」、「人類與環境」、「生物學的發展與人類」等,可以看出國外生物課程中大量滲透了STS教育思想。 4 重視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結合 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高度的物質文明,人類精神領域的發展卻相對滯後,造成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失衡,導致科學文化的異化。科學文化只能滿足人們物質上的需求,而在現代社會,人的情感、道德方面的需求同樣十分迫切。只有在科學教育中把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養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發展。 生物課程在人文精神的培養方面具有獨特作用。例如,通過生物學教學,教育學生愛護生物、保護環境,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正確看待生物學的發展和生物技術對人類社會的作用和影響,體驗生物界的多姿多彩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賞心悅目的美,等等。國外中學生物學課程文件,一般都要求把生物學和生物技術的教學置於社會和文化的廣闊背景中。重視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結合,已經成為當代生物學教育的重要特點。 5 生物學教育呈現綜合化趨勢 國外中學生物學教育的綜合化分為兩個層次,一個層次是初中生物學與物理、化學、地球科學等課程綜合成科學課,如美國、英國、日本、韓國等國的初中教學都採取這種模式。另一個層次是生物學科內的綜合。學科內的綜合表現在打破植物、動物、人體等分塊的形式,採用綜合的知識體系;把學生的知識、能力、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綜合考慮;把科學、技術與社會聯系起來進行教學;體現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緊密結合。 6 高度重視實驗 國外生物課高度重視實驗。實驗在教學內容中佔了較大比例,例如,英國1996年出版的《GCSE生物學》,全書分為83節,每節都有「動手做做」欄目。美國1993年出版的《現代生物學》,全書分為53章,每章都有一個實驗。英、美等國的初中實驗貼近學生生活,簡便易行;高中實驗學術性較強,實驗的形式多種多樣、如觀察、實驗、模擬、調查,等等。驗證性實驗比例較小,探究性實驗比例較大。 國外生物教育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對於綜合體系如何構建尚有分歧,在全面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態度和價值觀方面處理得不夠完善,把學生發展、學科發展、社會需要綜合考慮也不是很成熟,從先進的課程理論到具體的教材編寫和教學實踐,還有一定距離。
C. 有誰知道韓國中學的課程有什麼啊簡單說一下教的是什麼,謝謝!!
初中還是高中?韓國的中學可以自己選擇課本。所以課本會有些不一樣。不一樣的學校某些課程也不一樣。比如公立學校小學6年級開始學習外語。私立的一年級就有。到了中學課程安排也不一定一樣。而且韓國的孩子天天上補習班。我小姑的孩子初一。現在補習班在學我的孩子(韓國海外學校)的高二的課程。還據說已經學得太晚了。韓國一般語文數學。外語(到了一定年級再選修一門)體育,音樂。美術社會。科學等等都是必修的。體育音樂初中需要筆試。高中文理分科。有點課程不一樣。
D. 韓國那裡初中都教什麼課,有沒有中文和英文
韓國的初中有英語課,中文好像是到高中可以選修的第二外語。其他課程設置和中國差不多。在中國的韓國學校有比較多的中文課。
E. 韓國初中和中國的課程分布區別 韓國的都有哪些科目
韓國的有,數學,語文,科學,社會,道德,家庭,音樂,美術,體育,漢字,英語
中國的有,數學,語文,英語,歷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化學,體育,音樂
F. 韓國初中生有多少門科目
我知道的有數學,國語,英語,科學,社會,道德,漢文,美術,音樂,體育,大致就是這些了
G. 韓國料理初中學生都有什麼課程
拌飯,壽司,三明治
H. 在韓國,中學生們都學什麼,在韓國他們好像3:00多就放學,我想他們都學啥而且作業還少
他們的課程跟咱們差不多,韓國中學生的課程有數學,英語,國語(韓語文),科學(物理化學),社會(地理歷史),漢語,還有非主科的美術,體育和音樂。
中學放學每天都不一樣,看下午有幾節課,早的話3點多,晚的話4點多,但是千萬不要羨慕他們放學早,因為幾乎所有的韓國學生下課後都會去各種培訓班或者補課班,一天甚至要上三個左右各種學院,哪怕是家庭條件很差,每個月都會拿出固定費用用在學院的費用上,因為別人家的孩子都上學院,自己孩子不上肯定就輸了,除非是完全不想讓孩子上大學的,那麼孩子的中學時代會相對很輕松。
所以比較起來我還是喜歡中國中學的模式,下課晚作業多,也就沒時間去上那麼多培訓班,韓國三四點放學,直接養活了一大批各種學院,極大了加重了家長的經濟負擔。
I. 韓國初中和中國的課程分布區別 韓國的都有哪些科目
11門必修課,2門選修課。
難度沒有中國的大,但相當重視學生的思考創造能力!
J. 韓國是怎樣的學習制度
韓國的學制是這樣構成的: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學院或附有旨在培養博士的研究生課程的大學4年,另外還有兩年制的專科大學及職業大學。 1997年,韓國有5,721所小學,在校學生有378萬名,教師總數則達到138,670名。小學的基礎課程由8個主要科目組成:倫理學、國語、社會學、算術、科學、體育、音樂、美術和實用美術。在一、二年級時,有些課程混合編排教授,從三年級起增設英語和實用美術。小學教師必須是四年制的師范院校的畢業生。 小學畢業後,年齡在12歲至14歲的少年允許進入初級中學,學習七年級至九年級的課程。在過去的30年中,小學畢業後進入初中學習的學生比率大幅度增加,從1969年的61.8%增至1997年的99.9%。至1997年為止,全國有2,720所初級中學,在校學生總數達218萬名。 自1969年廢除初中入學考試以來,初級中學招生便改為按區域抽簽分配的制度,不給學生選擇學校的餘地。這一改變旨在消除重點中學和普通中學之間的差別,從而使所有的初級中學都能給學生提供同等質量的教育,並免除學生入學考試的壓力。 初中課程包括11門基本的或必修的科目,若干選修科目,以及課外活動。技術及職業課程包括在選修科目之內,以供那些畢業後准備謀職的學生學習。 高中入學制度也於1974年加以修訂,經國家會考合格的學生可以按區域通過抽簽辦法決定自己就讀的高中。這種修訂廢除了每個學校自己主持的考試,以使高中教育具有同等的質量。結果初中畢業後升入高中學習的學生比率也隨之增加。 1997年,有234萬名學生在1,892所高級中學上學,在職教師總數為104,404名。高級中學大部分分為兩類: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截至1997年,全國共有774所職業高中。 申請進入職業高中就讀的學生必須具備初中畢業條件,並須參加道一級的預試。職業高中的課程通常是普通課程佔40一60%,職業課程佔60一40%而且理論與實踐並重。 韓國有很多各種類型的高等院校:有四年制的學院和大學(醫學院和牙醫學院則為六年制),四年制的師范學院,兩年制的專科,廣播函授大學,電視大學,以及二至四年制相當於大學的各類學校,諸如護士學院和神學院等。 到1997年,韓國共有908所高等院校,其中包括大學和學院161所,在校學生人數為138萬人;研究生院592所,在校學生151,358人;初級職業學院155所,在校學生724,741人。這些院校80%是私立的。 根據韓國教育法及有關法令,不論公立或私立的高等院校都必須接受教育部的監督。教育部負責處理如控制學生名額,審核師資,課程設置及批准學位授予條件以及規定統一課程等事務。 韓國的高等院校的在校學生的人數受到嚴格限制,由於招生人數與報考人數之間的差異,每學年又增加了許多重考的考生,因此造成了入學競爭。自1981年起,大學的入學制度經歷了激烈的變革。1993年採用了新的制度,對考生高中的學業成績及國家會考的分數進行通盤考慮後確定其入學資格。目前,約有30所高等院校仍然舉行附加的人學考試。在決定考生是否被錄取時,其高中畢業成績佔一定的比率,這個比率根據每所大學和學院各自的錄取標准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