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燕國韓國趙國齊國楚國魏國哪個國最厲害
不同時期不一樣。
楚國在整個戰國都很強大,但是個人認為始終沒有成為最強大的國家。雖然滅國無數,地盤很大,但是在中原沒有突出表現。不過楚國始終是一股像磁場一樣的力量,而且秦國最後伐楚動用了幾乎全部武裝,且最後楚國也實現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誓言。所以綜合評價,個人認為楚國在整個戰國時期實力平衡,可以說是秦國以外最強大的國家。秦國如果是一流國家,楚國應該算是二流了。
戰國前期,魏國最盛。魏國最早採用李悝變法,隨即四面擴張。東南西北沒有他沒打過的,戰國前期就看魏國折騰得最歡,也是楚國以外,第一個稱王的諸侯。但是到梁惠王的時候盛極而衰,自此一蹶不振。綜合評價,屬於三流。
戰國中期是齊國。其實齊國在桓公死後,國力很弱了。戰國的田齊,是在威王、宣王兩代經營,到泯王時期極盛,當時齊國號東帝、秦國號西帝,是當時的兩強,但是不久就被燕國打得僅剩兩城,此後齊國基本就默默無聞了。綜合評價,屬於三流。
戰國後期則數趙國,趙國軍事實力的倍增,從武靈王開始。戰國後期,趙國實際上起著山東盟主的作用。綜合評價,屬於三流。
燕國只是在昭王時期非常耀眼,韓國的申不害變法時期煥然一新,這兩個國家顯然屬於四流,韓國是四流的四流。
⑵ 從地理位置、李悝吳起變法角度,分析為何魏國國力遠超韓國、趙國呢
戰國七雄中,竟然有三個國家是從春秋時期晉國分離出來的,也就是歷史上所說的三家分晉;之後中原的升此老牌諸侯國晉國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魏國、趙國和韓國這三個新興的諸侯國。本來它們並非是周朝正統分封的諸侯國,只不過那時周天子對各大諸侯國的控制已經衰弱到了極致,已經無力再去控制諸侯的行為,所以不得不承認這三個國家的諸侯國地位,自此,中原地區才有了戰國七雄,這七個諸侯大國。
相比於領土面積比較小的韓國來講,是有著先天方面的優勢的。韓國的佔地面積很小,幾乎是被各大諸侯國包圍在夾縫當中的,沒有戰略縱深,所以無論是版圖拓展,還燃笑滲是農業經濟和商業經濟的發展,都會受到極大程度上的阻礙。
雖然魏國也是一個各大諸侯國環繞的一個國家,可是因為領土面積的擴大,佔有一定的山川險阻,擁有一定的縱深,在戰爭中有迴旋的餘地,因此在這方面受到的影響就會相對減小。所以說,在三家分晉的過程當中魏國占據了較大面積的土地是它能夠發展的一個基礎。
⑶ 韓、趙、魏三家分晉之後,三國的實力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
在春秋戰國歷史上,三家分晉是一件影響深遠的事件。公元前453年,趙氏協同韓﹑魏消滅了智氏,晉國公室名存實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刮分了晉國公室。在三家分晉後,構成了戰國七雄中的格局。其中,就韓國而言,不但變成三晉中最弱小的諸侯國,也是戰國七雄中實力墊底的一個。那麼,三國的實力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韓國所佔有的領土疆域是最少的,但是在科技和交通並比較落後的年代裡,國土面積少代表著人口總數少,而人口總數少就決定著所可以創造的生產主力不太高;這種國家在自身發展的時候就穩居缺點。
終究那一個時代里,大部分工作中都是需要人來實現的,人口數量都是各國所一定要角逐資源,因而,三家分晉之中,韓國是得益最少的我國,而它佔有的領土將面積也決定著它的增長速度不如其它的兩個國家。
而韓國地理位置對於自身而言也並不是有利的;我們從整體來看,韓國是穩居中原的關鍵區域的,這是一個非常具備戰略地位地理位置,但那是針對富強的國家而言的,針對魏國和秦國這種我國而言,韓國位置是很優越的,占據著韓國也就等同於占據了中原的關鍵,不論是南進或是北進都有著純天然帶來的好處,針對它們我國推動是非常有利的。
但是對於韓國而言卻並不這般,韓國自身的高速發展實力柔弱,這種部位取決於它一定會被其它的我國所垂涎,北方地區有趙國和魏國,西方國家有秦國,南方地區有楚國,這些國家都要將他的領土占為己有以方便自已的發展,在這些諸侯王的虎視耽耽下,韓國又怎麼會有著安定的發展態勢呢?
因而,那個時候的韓國,可謂在縫隙之中謀發展,而且缺少山川險阻和關隘用於防禦,而它的影響力是其它的國家要想利用的,這自然不會讓韓國有著過於興盛實力,不然便不便以後的佔領,因而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地位,針對韓國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兒。
而相對來講,趙國和魏國則不具有這種缺點,自身這倆時代的發展實力較為發展壯大,好像魏國,它雖然也懼怕中原區域的關鍵,但因為自身實力的富強,那樣地理位置反而更加優異於它的心思縝密。趙國坐落於西北部地區,戰略意義不太關鍵,更為可以繞開其他國家的光芒,明哲保身。因此大家說所在位置和領土將和面積的缺點卻讓韓國在發展的過程中有心無力。
韓國的國家發展實力,之所以不如趙國和魏國,是通過很多因素導致的。在其中客觀方面,韓國遭受本身領土疆域面積小的牽制,在發展上受到的阻攔,會比其他國家更高,而人口少,更為牽制了它對於社會生產力的提升,因此在發展的過程中,它的起點就很低。以上就是全部內容了,感謝大家的閱讀。
⑷ 韓國,趙國,齊國,魏國,楚國,秦國,燕國那一個最厲害
秦國最強 韓燕兩國太弱且不提 魏國比較秦國 可抵擋幾回合 趙國比較秦國 實力相當 若不是趙王用趙括 齊國不借軍糧 最起碼 秦趙兩敗俱傷 楚國略強於魏 齊國 幾十年沒打仗 休養生息 雄兵數十萬 但朝中小人當道 國策失誤 戰鬥力太弱 遜於趙國 因此 秦 趙 齊 楚 魏 韓 燕
⑸ 七國秦齊楚燕趙韓魏哪國更強盛。。。個人看法加理由
戰國初期,七雄中魏國最強;楚國次之,其次是齊國、趙國,再次是秦國,最後兩個是韓國和燕國。另外其他諸侯國中宋國也是實力較強的,略強於當時韓國和燕國。齊國、秦國在戰國初期較弱,主要是因為兩個在這一時期長期政治動盪。進入戰國中期,魏國開始衰弱,而東方的齊國、西方的秦國、北方的趙國開始強盛起來。齊、秦兩國在與魏國的交手中屢次擊敗魏國,尤其是秦國。燕、韓仍然墊底。燕國的主要注意力仍然在其北方和東方,佔有了遼東廣大地區,東境甚至到了朝鮮半島,與朝鮮接壤。韓國的運氣不好,他滅鄭國的過程中,差點反被鄭國所滅。好在鄭國及時的出現了內亂,韓國趁鄭國內亂才艱難的滅掉了鄭國。南方的楚國則進一步衰落,在與周邊國家交手時都吃了不虧,好在他的架子大,楚國仍然是比較強的國家。中後期宋國曾突然一度強大起來,與周邊國家交手屢屢取勝,擴大了宋國的版圖。可是宋國的這些僅是迴光返照,周邊的幾個國家害怕宋國崛起,於是聯合起來滅掉並瓜分了宋國。之前齊國還曾一度滅了燕國。進入戰國後期的標志是齊國的突然敗亡。齊國在中期一度成為與秦國並肩的強國。當時能滅六國統一天下非秦即齊。兩國曾一度稱西帝和東帝。但是滅了宋的齊國引起了其他諸侯國的不安,而燕國更是想報當年的亡國之仇。秦國瞧准了機會,通過外交活動,以燕國為首組織了起了五國(燕、魏、秦、趙、楚)伐齊。齊國迅速敗亡,僅剩下了即墨和莒兩個地方。齊閔王被楚將淖齒所殺,淖齒自立為齊王。而齊閔王的兒子法章在莒地即位,是為齊襄王。而即墨在齊國宗室遠屬田單的努力下堅持下來。之後五國之中僅剩下了燕國一個國家,而適逢燕昭王去世,新的燕王不信任伐齊主將樂毅。於是田單不失時機趁燕軍換將時一舉擊敗燕軍,齊國復國。復國後的齊國失去了往日的雄心壯志,僅希望偏安一隅,而且國力也大不如前。這時僅剩下了秦國一枝獨秀。秦國在戰國中期滅掉了巴、蜀兩國,並佔領了楚國的漢中地區和魏國的西河之地,而秦武王時期伐取韓國的三川郡,秦昭襄王即位,宣太後採取下嫁戎王的手段,趁戎王不備滅掉了他的國家,徹底解決了秦國內部所有的游牧民族政權。昭襄王初期,宣太後及其弟魏冉用事。尤其魏冉,可以說就是他基本上奠定了秦國在戰國中後期一家獨霸的地位。昭襄王後任用范雎鞏固了王權,繼續打擊六國。公元256年,西周君與六國合縱攻秦,結果沒成功,昭襄王派軍隊攻打西周。西周君害怕,趕緊帶著周赧王到咸陽向秦王請罪,秦昭襄王廢掉了西周君和周赧王,周朝滅亡。公元250年昭襄王去世,戰國進入了晚期。安國君即位,是為孝文王,但很快安國君就死了,其子異人即位,是為庄襄王。庄襄王即位後,丞相呂不韋為了立功,首先擊滅了苟延殘喘的東周國。到了秦王政即位後,初期由於內部政治動盪,秦國暫緩了對六國的進攻。當秦王政一親政,立即著手滅六國的戰國。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國幾乎一年滅一國。公元前221年齊國投降,秦國統一了全國,僅餘下了一個微不足道的衛國。
⑹ 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強國你認為哪個國家最有能力主宰歷史
魏 楚 齊 秦
戰國七雄中最有優勢的是齊國,楚國,秦國戰國中期,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爭雄的格局逐漸形成。最初,魏在各大國中實力最強,但在後來居上的齊、秦夾擊下逐漸衰落下去。楚國任用吳起變法,國勢頗振,稱雄江南。趙、韓亦攻滅周邊小國,並於公元前367年,乘周內亂,把周分裂為西周(以王城為都)和東周(以鞏為都)兩個小國,逐漸佔領周的外圍地區。各國中只有燕實力仍較弱。由於國內變法的成功,秦、齊成為西、東兩大強國。雖然魏惠王在公元前344年稱王,但在桂陵之戰(前353)和馬陵之戰(前341)中兩次負於齊國,遂被迫在公元前334年,與齊威王「會徐州相王」。公元前察磨山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稱為王。隨後韓、趙、燕、中山和敗中宋也都先後稱王。各大國紛紛拉攏新興諸侯國,出現合縱連橫的高潮。合縱連橫的實質是秦與齊、楚這東西兩大對峙集團的斗爭。秦在這一期間基本上居上風,先後制服韓、魏,重創楚國,攻滅巴蜀。齊因未與秦直接交鋒,仍保持東方霸主地位。趙亦實力較強,趙武靈王曾實行「胡服騎射」,圖滅中山和攻略胡地。
戰國時期的254年,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首先是魏國獨佔中原。公元前445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實行變法,較早地實行了社會改革,使魏國成為最先強盛的國家。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將龐涓率兵進攻趙國。魏軍橫沖直闖,如入無人之境,很快逼近趙都邯鄲。在這形勢危急的情況下,趙成侯忙派使者前往齊國求救。齊威王派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帥,出兵救趙。孫臏說:要想解開紛亂的絲線,不能用手強拉硬扯;要勸解兩個打架的人,不能直接參加進去打。派兵解圍,應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採取避實擊虛的策略,造成敵人的後顧之憂。田忌接受孫臏的意見,領兵殺向魏國都城大梁。龐涓聽說大梁吃緊,領兵回救,星夜趕路。孫臏、田忌將齊軍埋伏在桂陵(今山東菏澤東北),靜等魏軍前來決戰。魏軍長途行軍,疲於奔命,人困馬乏。雙方一經交戰,魏軍全游悄線崩潰,齊軍獲得全勝。這就是以「圍魏救趙」的戰法著名於世的「桂陵之戰」。
事隔不久,魏國聯合韓國打敗齊國,挽回了敗局。魏國在中原又成為第一強國。公元前342年,魏國進攻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國仍派田忌、孫臏率軍解救韓國。孫臏採取退兵減灶、誘敵深入的戰術。齊軍佯敗後退,第一天留下了10萬人做飯的鍋灶,第二天減少到5萬人的鍋灶,第三天減少到3萬人的鍋灶。龐涓以為齊軍逃亡嚴重,窮追不舍。這時,孫臏在馬陵設下埋伏,等龐涓帶兵追到馬陵,孫臏一聲令下,齊軍金鼓齊鳴,萬箭齊發,大敗魏軍,龐涓自殺,魏太子申被俘。這就是著名的「馬陵之戰」。此後,魏惠王和齊威王會盟徐州,雙方妥協,均分東方的霸權地位。
後來,魏國逐漸衰弱,齊國和秦國成為東西對峙的兩個霸主,進入了齊、秦爭強時期。
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一躍成為七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
這時,東方的齊國與秦國旗鼓相當,雙方在不斷兼並周圍弱國、擴大勢力范圍的同時,又進行著所謂「合縱」、「連橫」的外交斗爭。「合縱」就是指弱國聯合起來,阻止強國進行兼並。「連橫」就是強國迫使弱國幫助它進行兼並。實際上「合縱」和「連橫」都是爭取暫時同盟者的外交手腕,其目的是進一步兼並土地,擴張領土。
齊秦斗爭的焦點在於爭取楚國。楚國的國力開始很弱。
戰國初期,楚悼王任用吳起為令尹,實行變法,國勢富強,一舉打敗了魏國並出兵伐秦。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吳起的新法被廢除,楚國一天天走下坡路。楚懷王在位時,秦國派張儀入楚鼓吹「連橫」,勸楚絕齊從秦,並口頭許願,以歸還楚國商於(在今河南淅川縣西南)600里地方為代價。楚懷王信以為真,就和齊國斷交。當楚國派人向秦國討取土地,秦相張儀狡猾地說:「我和楚王商定是六里,沒聽說是六百里。」楚懷王十分惱火,發兵攻秦。結果吃了敗仗,楚兵被殺800人,楚將屈匄被俘,漢中地方被案國佔去。楚懷王又調動所有兵力與秦軍戰於藍田。魏國乘楚國空虛,襲擊楚國。齊國卻不支援楚國。楚國吃了大虧,從此一蹶不振。
這時,秦齊斗爭趨於白熱化。公元前298年,齊、韓、魏、趙、中山等五國聯軍攻入函谷關。秦國被迫退還奪去韓、魏的一些地方,五國才退了兵。齊國成為關東各國的盟主。公元前288年,秦昭王自稱西帝,尊齊愍王為東帝,用遠交近攻的策略拉攏齊國,破壞了關東的「合縱」聯盟。
公元前286年,齊國滅掉宋國,一時威勢很盛,引起各國的不安。秦國聯合了燕、楚、韓、趙、魏等國共同伐齊,於公元前284年,在濟西(今山東聊城南)大敗齊軍。燕國自昭王即位後,招納賢能,任用樂毅為將,決心報齊國入侵之仇。這時,趁勢攻下齊的國都臨淄,連下七十餘城,並入燕國版圖。後來,齊將田單利用燕國內部矛盾,驅逐燕軍,收復了失地。然而,齊國已經喪失了與秦國抗衡的能力。
秦國在「合縱」斗爭中削弱了齊國,開始向東方大發展。
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率軍攻破楚國都城鄢郢(今湖北江陵西北),楚遷國都於陳(河南淮陽),秦國奪得巫郡和黔中郡。楚又遷都到壽春。楚國更加削弱了。
公元前260年,秦將白起率軍進攻韓國的上黨郡,郡守投降趙國。趙國派著名大將廉頗率大軍鎮守長平(山西高平),築壘堅守,以逸待勞,與秦軍相持三年,不分勝負。秦國丞相范雎派人到趙國行施「反間計」,散布廉頗壞話。趙王信以為真,就派那個只會「紙上談兵」的的趙括替換廉頗。趙括驕傲輕敵,一到前線,下令傾巢出擊。秦將白起採取了誘敵深入、迂迴包抄的戰術,迫使趙軍在極為不利的情況下作戰。在一次突圍中,趙括被秦軍亂箭射死,趙國40萬大軍被俘,白起把他們全部活埋。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
秦軍乘勝前進,包圍了趙都邯鄲。趙向魏求救,魏派晉鄙率兵救趙。因怕秦軍,半路上逗留觀望。公元前257年,魏國公子信陵君無忌盜出魏王的虎符,假傳軍令,挑選八萬精兵援救趙國。同時,楚國援軍趕到,聯合打敗秦軍,解除邯鄲之圍。這就是「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歷史事件。
秦國雖然暫受挫敗,但實力雄厚,六國沒有一個能單獨抗秦。秦國統一六國的形勢完全成熟了。
從公元前231年開始,秦國開始統一全國的戰爭,至公元前221年,消滅了其他六國,統一了中國。從此,中國由一個諸侯割據稱雄的封建國家轉變為一個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⑺ 戰國時期七國強弱順序是什麼
戰國初期:魏、趙、韓、齊、楚、秦 、燕。
戰國中期:秦、齊、楚、趙、魏、韓、燕。
戰國後期:秦、趙、齊、楚、魏、韓、燕。
春秋末年,列國兼並,剩下的大國主要有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晉,東方的齊、燕,南方的楚、吳、越。戰國早期,上述大國,除吳於公元前473年被越所滅以外,其餘的全都保存了下來。秦國和燕國實力較弱,比較強大的是晉、齊、楚、越四國。其中晉國經過六卿之間的兼並,於公元前453年形成趙、魏、韓「三家分晉」「滅四卿」的局面,號稱「三晉」。三晉在戰國初期最強大,常常聯合兵力進攻其他國家。
戰國中期,秦、齊、楚、趙、魏、韓、燕七國爭雄的格局逐漸形成。最初,魏國在各大國中實力最強,但在後來居上的齊、秦夾擊下逐漸衰落下去。楚國任用吳起變法,國勢頗振,稱雄江南。趙國與韓國亦攻滅周邊小國,並於公元前367年,乘周內亂,把周分裂為西周(以王城為都)和東周(以鞏為都)兩個小國,逐漸佔領周的外圍地區。各國中只有燕實力仍較弱。
戰國晚期,各國之間的兼並更加激烈。楚違背縱約,與秦結盟,但在齊、韓、趙以及背盟的秦國的兩面夾擊下,一蹶不振。趙滅中山。國力強盛。齊雖挾韓、魏與秦相抗衡,但卻難以阻止秦對韓、魏的蠶食進攻。
(7)韓國和魏國哪個更厲害擴展閱讀
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國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
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國、巴國、蜀國、宋國、中山國、魯國等大國。小國尚有鄭國、衛國、滕國、鄒國、費國等,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為七雄所滅。在這七雄之中,後期以秦國國力最強。除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因此該六國又稱「山東六國」。
⑻ 三家分晉後的魏國、趙國都能稱霸,韓國為何不能
春秋戰國時期晉國非常強大,但是晉國內部斗爭非常激烈,最後韓趙魏三家分晉,導致晉國分成了三個國家。其中魏國開國君主魏文侯重用了李悝變法,起用了吳起,訓練了當時非常強大的魏武卒,佔領了秦國很多地方。趙國在趙武靈王之後胡服騎射使趙國非常強大,只有韓國從分家開始就沒有強大過。那麼為什麼趙國和魏國能夠稱霸,韓國卻不能呢?我個人認為韓國面積太小,無法對外戰爭,韓國變法不徹底,者喚搜沒有使國家更強大,加上秦國的崛起,韓國沒有崛起機會。
一、三家分晉韓國的面積最小,被其他幾個大國包圍,國力不強無法對外用兵。
韓趙魏三家分晉,當時他們各自有自己領地,韓國位於中原的位置,雖然很繁華但是領地比較小。他們各自以自己領地為主瓜分了土地。韓國西面是秦國,南面是楚國,東北面是趙國和魏國,韓國處在中央的位置,他沒有辦法和這些大國競爭,國力不強無法對外用兵,打下這些國家的土地。因此韓國一直非常弱小。
⑼ 同樣是晉國的家臣,為什麼魏國國力遠超韓國、趙國
進入戰國時代,魏國首先崛起成為了戰國初期最為富強的國家,整個國家實力發展趨勢都將趙國和韓國遠遠地甩到了後面,但是當這三個家族同樣是晉國的家臣的時候,它們之間的實力實際上是差不多的,差距並不像成立諸侯國之後那麼大。那麼為什麼同是晉國的家臣,魏國國力遠超韓國、趙國呢?
小編認為,三家分晉之後,魏國技術領先趙國和韓國強盛起來並非是沒有原因的,他在政治體制變法里的改革創新、在國防變法里的自主創新,及其它對於自身發展優勢的運用,全是這趙、韓兩國之間遠遠不及的。
由此可見,一個時代的發展一定要具備憂患意識,一定要意識到了人類的歷史時尚潮流,才可以作出對應的解決,在韓、趙、魏這三個國家剛成立的時候,它們實力是差不多的,但是魏國選擇放棄變法自主創新,而趙國和韓國選擇放棄墨守陳規;因此,在戰國初期它們地位也就大不相同。以上就是全部內容了,希望能幫助到對歷史感興趣的小夥伴,如果大家還有什麼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⑽ 齊國、楚國、趙國、魏國、燕國、韓國 哪個國家厲害
楚國。
【六十萬大軍攻楚】(可見楚之強)
秦國橫掃六國,勢如破竹,滅三晉,數破楚軍,燕王逃亡。秦始皇欲滅楚,傾心於年少壯勇的秦將李信,認為他賢能果敢。李信曾領兵數千,追擊燕太子丹至衍水,終破燕軍虜獲太子丹。秦始皇曾問李信欲破楚,須多少人馬?李信表示二十萬即可。秦始皇又問王翦,王翦道:「非六十萬不可。」始皇說:「王將軍老矣,何怯也!李將軍果勢壯勇,其言是也。」(《史記·王翦白起列傳》)於是派李信及蒙武將兵二十萬南伐楚。王翦因秦王不用其話,就託病辭官,歸頻陽養老。這時的秦軍在李信的率領下攻平與(今河南平與北),蒙恬攻寢丘(今河南臨泉),大破楚軍。李信又乘勝攻鄢、郢,均破之。於是引兵向西與蒙恬軍會師城父(今河南平頂山市北)。項燕率領的楚軍乘機積蓄力量,尾隨秦軍三天三夜,終於大破李信軍隊,攻下兩個營壘,殺死七名都尉,秦兵敗逃。
秦始皇聞秦軍失敗,大怒。使他知道王翦確有遠見,於是親自到頻陽向王翦謝罪,說:「我沒有聽從將軍的話,李信終使秦軍受辱,如今楚軍逐日西進,將軍雖有病在身,怎能忍心背棄寡人?」王翦辭謝說:「老臣疲弱多病,狂暴悖亂,希望大王另擇良將。」始皇堅持要王翦領兵,王翦說:「若非要用老臣,必給我六十萬大軍。」始皇允諾。於是王翦率六十萬秦軍伐楚,始皇親自送將軍至灞上。王翦行前多求良田屋宅園地,始皇說:「將軍既已出兵,何患貧窮?」王翦說:「為大王部將,雖立戰功卻終不得封侯,所以趁大王親近臣下之時,多求良田屋宅園地,為子孫置業。」始皇大笑。王翦的軍隊行至關口後,又五度派使者回朝求良田。有人認為將軍求賞太過分,王翦卻說:「秦王粗暴又不信任人,如今傾盡全國兵力,交付給我,我只有以多請田宅作為子孫基業的方法來穩固自家,打消秦王對我的懷疑。」
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年)王翦領兵伐楚,楚軍聽說王翦集六十萬大軍前來,也盡發國中兵力以抗秦。王翦大軍抵達楚國國境之後整整一年堅壁不出,六十萬士兵都囤積起來休養生息,堅壁而守,不肯出戰。楚軍屢次挑戰,秦軍始終不出。王翦每日要求士兵休息洗沐,安排美好飯食安撫他們,同時與士卒同飯同食,意在養精蓄銳,消耗敵軍,以待最後殊死一戰。不久,王翦打聽士兵以什麼來娛樂,有人回答說:「投擲石頭,跳遠比賽。」於是王翦發令出兵。楚軍數次挑戰而秦軍不出,楚軍引兵向東,王翦趁此遣兵擊,大破楚軍,追至蘄南(今安徽宿州東南),斬殺將軍項燕(一說項燕自殺),楚兵敗逃。秦借勝勢,一年就平定了楚國城邑,俘虜楚王負芻,楚地終成秦的一個郡縣。王翦於是又率兵南征百越,取得勝利。因功著而晉封武成侯。